劉宜庭相關文章

中國封逾30城 逼近上海北京

中國封逾30城 逼近上海北京

〔編譯劉宜庭/綜合報導〕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延燒,中國境內五日累積確診超過二.四萬例,湖北省單日增加六十五起死亡病例;與此同時,包括浙江省杭州市、河南省鄭州市、江蘇省南京市等宣布「封閉式管理」,中國至少三十四座城市已採取程度不等的人員進出管制,全面加強防疫措施。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RFI)分析,隨著溫州市、杭州市、台州市、寧波市等上海周邊城市的封閉,已讓大上海地區猶如陷入一個封閉的包圍圈,也顯示出危險已逼近中國經濟首都。 中國各地目前採取程度不等的人員進出管制措施,可概括為「硬封城」和「軟封城」;硬封城以湖北省武漢市為代表,機場、車站和市內大眾運輸全部停運,並暫停聯外大眾運輸,作法旨在防止疫情對外擴散,湖北黃岡、鄂州等多個城市的封城都屬此類;軟封城以實施「封閉式管理」、「社區防控」為主,作法旨在防止疫情在城市內擴散,溫州、杭州、南京都屬此類。與此同時,北京、上海近日也都已跟進採取嚴格的社區管理。 浙江省杭州市嚴格控管外來人員和車輛進城,關閉部分高速公路出入口,關閉全市公共場所,人員通行必須出具有效證件並量測體溫;江蘇省南京市全面實施社區「封閉式管理」,關閉社區內非涉及居民生活必需的公共場所,規定居民進出一律戴口罩、測體溫,並禁止非居民進出重點疫區。 廈門買口罩要抽獎 黑龍江散播疫情死刑 除了「封城」外,地方積極加強防疫措施,各出奇招應變。廣東省梅州市梅江區三角鎮公告,民眾及時提供線索協助審查從湖北省進入的人口,每核實一人可獎勵三十枚口罩。福建省廈門市要求民眾透過政務服務平台「i廈門」軟體實名預約購買口罩,再透過「搖號」制每天抽出有權購買六片口罩的幸運民眾。 黑龍江高級人民法院日前發出「緊急通知」,強調編造和故意散播與疫情有關的虛假訊息,故意傳播新型冠狀病毒病原體、生產與銷售偽劣防疫用品者,最高可判處十五年監禁至死刑不等。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延燒,中國境內至少三十四座城市已採取程度不等的人員進出管制,包括首都北京也實施嚴格的地毯式社區管理,除了詢問居民近兩週的外出狀況,對於近十四天從湖北等疫情集中地和其他地區返家者,也必須登記資訊,並居家觀察十四天。(歐新社)
劉宜庭 2020-02-06
挺台入世衛請願達標 白宮須回應

挺台入世衛請願達標 白宮須回應

武漢肺炎疫情擴散,不滿處於防疫第一線的台灣被排除在世界衛生組織之外,美國白宮請願網站「我們人民」(We the People)上月三十日提出的連署案,呼籲美國支持台灣加入世衛,已有逾十六萬網友響應。(歐新社資料照)   〔編譯劉宜庭/綜合報導〕不滿處於防疫第一線的台灣因政治因素被排除在世界衛生組織(WHO)之外,美國白宮請願網站「我們人民」(We the People)上月三十日提出的連署案,呼籲美國支持台灣加入世衛,已有逾十六萬網友響應。按照網站規範,請願案若在三十天內獲得十萬人連署支持,白宮將在六十天內做出回應。 這項署名「C.C」的網友提出的請願案指出,台灣具有高品質醫療科技和豐富醫療經驗,且不斷對醫療議題做出貢獻,卻因中國的反對和施壓,始終被排除在世衛之外,包括過去爆發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疫情時,無法獲得即時防疫資訊;如今武漢肺炎疫情蔓延,為確保台灣和全球的安全,不該讓台灣再因政治干預而無法加入世衛組織。   卜睿哲:中國企圖迫台政治談判   華府智庫「布魯金斯研究所」資深研究員、前美國在台協會(AIT)理事主席卜睿哲(Richard Bush)告訴中央社,若兩千三百萬台灣人民無法受益於世衛的工作,世衛就不是真正的「世界」衛生組織;基於人道主義考量,台灣加入世衛應可成為北京對於開放台灣國際空間的特例,北京顯然企圖透過限制台灣的國際能力,迫使台北當局同意政治談判。 華府智庫「美國企業研究所」(AEI)研究員馬明漢(Michael Mazza)認為,相較於救命,中共更優先考慮的是政治利益;中國切斷台灣與世衛組織等機構的往來,是拿台灣人與全世界的人命在賭博;台灣被排除在國際組織之外,已可視為美國的國家安全議題。   逾10萬人連署 要世衛秘書長下台   與此同時,民間公益請願網站「Change.org」日前也發起請願活動,號召網友施壓世衛秘書長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請辭下台,三天便吸引超過十一萬人參與連署。該項請願批評譚德塞不該輕信中國政府提供的感染及死亡人數,錯失在第一次緊急委員會宣布「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的時機,並抨擊世衛未能維持行政中立,基於政治因素將台灣排除在外。
劉宜庭 2020-02-03
中國海外央視 被美撤銷國會記者證

中國海外央視 被美撤銷國會記者證

〔編譯劉宜庭/綜合報導〕就在美國福斯財經新聞網女主播黎根(Trish Regan)與中國中央電視台(CCTV)旗下英語頻道「中國環球電視網」(CGTN)主播劉欣針對美中貿易戰隔空交火引發熱議後,香港《南華早報》二日報導,美國廣播和電視記者協會(RTCA)執行委員會主席歐格(Paul Orgel)證實,中國環球電視網北美分台三月底向該協會提出的國會記者證更新申請,已遭到拒絕,該電視台的記者無法再進入國會聯邦參議院、眾議院記者席。 中國央視旗下英語頻道「中國環球電視網」(CGTN)主播劉欣(右)、美國福斯財經新聞網主播黎根(左),五月三十日就美中貿易戰隔空辯論。(法新社檔案照) 歐格表示,中國環球電視網二月已依循司法部認定,完成「外國代理人」相關登記,「我們按照既有準則和任務行事。根據國會記者席規範,外國代理人不得持有記者證」。美國國會一九三八年首次通過外國代理人註冊法(FARA),要求在美國為外國實體進行遊說或公關等活動的個人或企業,向司法部登記為「外國代理人」,且須定期呈報活動情形。 國務院和白宮可能跟進 據報導,中國環球電視網北美分台計有一八○名員工,在美國約有三千萬戶觀眾。該台駐華府記者表示,過去國會記者證的申請過程堪稱順利,但今年分台沒有人成功取得證件;儘管沒有記者證對工作不會造成重大影響,但會傷害該媒體的公信力;隨著美中關係近來急轉直下,國務院和白宮可能也將拒絕對中國環球電視網核發記者證。 此前,參議院程序委員會已要求RTCA不得核發記者證予「外國代理人」,但與中國環球電視網同樣隸屬中共中央宣傳部的新華社,目前仍保有進入國會記者席的資格。歐格指出,新華社並非登記在案的「外國代理人」,因此今年仍可獲准進入國會記者席。司法部則拒絕證實是否已要求新華社登記為「外國代理人」。
劉宜庭 2019-06-03
中研院陳慶士 論文涉造假

中研院陳慶士 論文涉造假

任教的美俄亥俄州大 調查發現 〔編譯劉宜庭、記者林曉雲/綜合報導〕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OSU)三月三十日發布長達七十五頁的報告,指台灣中研院前生化所所長、癌症學者陳慶士在二○○六年至二○一四年發表的八篇研究論文,被查出十四項「蓄意竄改數據、圖像處理及圖表生成偏離常規做法」實例。陳慶士被證實犯下多項「不當行為」後,去年九月已辭去俄亥俄州立大學教職;陳慶士亦於去年八月請辭中研院生化所所長,造假事件曝光後,昨請辭特聘研究員職務,中研院也火速同意。 中研院前生化所所長、癌症學者陳慶士的8篇研究論文,被查出涉造假。(取自俄亥俄州立大學官網) 中研院前生化所所長 辭特聘研究員 報告指出,相關調查源自二○一六年初,當時有六篇論文被指控涉及不當行為,未料進一步調查後,發現包括「在某些案例中,陳慶士表明實驗室成員沒有共同撰寫的實驗紀錄簿,僅由個別成員每週報告實驗進度,但他們也未透過實驗日誌記錄下所進行的實驗」。報告並建議相關期刊將有問題的八篇論文「立即撤回」。 俄亥俄州立大學表示,已將「相關調查交給聯邦有關當局」,其中包括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HHS)的學術倫理辦公室(ORI);一旦學術倫理辦公室證實陳慶士確有「不當」情事,可能祭出制裁處罰。 美方可能制裁處罰 陳:負全部責任 陳慶士的專長為癌症研究,二○○一年加入俄亥俄州立大學,任教期間年薪超過二十萬美元(約五百八十五萬台幣),並曾於二○一○年獲頒該校「年度創新者獎」。陳慶士從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獲得超過八百萬美元(約二.三四億台幣)補助,發表近兩百篇研究論文。陳慶士擁有多項癌症治療藥物專利,還有兩項藥物正在臨床試驗階段。 陳慶士昨發出公開信表示,關於他在俄大任職期間,在國際期刊發表論文遭指控造假一事,經查證發現確有「數據結果未按規定逐日記錄」以致不利舉證,他願意為督導不周負起全部責任。
劉宜庭 2018-04-01
谷歌砸88億 向假新聞宣戰

谷歌砸88億 向假新聞宣戰

〔編譯劉宜庭/綜合報導〕為了避免網路平台淪為散播造假新聞或不實資訊的宣傳媒介,搜尋引擎龍頭Google(谷歌)二十日推出《谷歌新聞倡議(Google News Initiative)》,計畫未來三年內投注三億美元(約八十八億台幣)實現三大目標,包括開發能支援媒體的新技術工具;推動可長可久的商業模式幫助媒體發展營利;強化優質新聞,在選舉及重大事件發生期間,加強查緝不實及誤導資訊,力求以突出正確新聞來打擊造假新聞。 為打擊假新聞,搜尋引擎龍頭Google(谷歌)二十日推出《谷歌新聞倡議》。(法新社檔案照) 約六十家媒體加入 這項倡議是Google和英國金融時報、美國華盛頓郵報、法國費加洛報、義大利共和報、巴西環球傳媒等媒體夥伴共同研擬,已有約六十家媒體加入該倡議。Google商務長辛德勒二十日強調:「新聞和新聞專業對我們而言是第一優先要務。Google與合作夥伴的發展共存共榮,如果你沒有成就,我們也不會有成就。」 辛德勒指出,未來將提倡付費訂閱,利用「透過Google訂閱」功能,讓使用者更方便地獲取特定媒體提供的新聞資訊,同時也將協助新聞出版業者鎖定可能有興趣成為訂戶的目標讀者群,推出為他們量身打造的訂閱促銷優惠。近十多年來,傳統媒體受到網路衝擊,已因訂戶流失而面臨生存危機。 打擊造假新聞方面,Google表示將改善現有的演算公式,特別是在出現突發新聞時,會讓「權威消息來源」在計算過程獲得加重計分,優先呈現在搜索結果當中,並會在YouTube影音網站的「熱門新聞」區塊強調「來自經過查證新聞消息來源」的相關內容。
劉宜庭 2018-03-22
川普閃鍘國務卿提勒森

川普閃鍘國務卿提勒森

透過推特宣布 未說明原因 〔編譯劉宜庭/綜合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十三日透過「推特」宣布撤換國務卿提勒森,由中央情報局局長龐皮歐(Mike Pompeo)接任,中情局長職務則由現任副局長哈斯佩爾(Gina Haspel)接任。川普僅以一句話感謝提勒森的付出,並未說明撤換提勒森的原因,卻特別恭賀哈斯佩爾即將成為首名出任中情局局長的女性。 美國總統川普十三日宣布,撤換國務卿提勒森。(路透檔案照) 美國總統川普十三日宣布,由中央情報局局長龐皮歐接任國務卿。(法新社檔案照) 由中情局長龐皮歐接任 稍後,川普在白宮僅輕描淡寫地向提勒森致謝,表示「過去十四個月完成許多工作,我祝福他和他的家人一切順利」。後來,川普在搭機前往加州前,終於透露提勒森丟官的真正原因:「我們的相處沒有問題,但對事情的看法不同……我覺得很糟的事,他覺得還好。我想要有所行動時,他又有意見。我們的想法總是不同。」 川普聲明 大肆讚揚龐皮歐 國務次卿高德斯坦(Steve Goldstein)表示:「國務卿上午沒有和總統通電話,他不知道自己被解職的原因,但他很感謝能有機會為國家服務。」不少外交官則替提勒森抱不平,指稱從來沒有總統敢在國際情勢緊張之際對國務卿下手。 川普在聲明中大肆讚揚龐皮歐和哈斯佩爾,「我很榮幸能提名中情局局長龐皮歐出任國務卿,……過去十四個月我對龐皮歐所知甚多,在這個關鍵時刻,我有信心他是擔任國務卿的合適人選,他將繼續恢復美國的全球地位,加強美國與盟友的關係,並尋求朝鮮半島無核化。」 諸多重大議題 川、提齟齬 紐約時報等重要媒體引述白宮官員報導,川普一直認為提勒森和他「不合拍」,為了因應日後的貿易談判,以及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的會談,才決定撤換提勒森,籌組一支新的外交團隊。此前,提勒森和川普在諸多重大議題上多有齟齬,包括是否撤銷伊朗核協議、退出巴黎氣候協定、與北韓展開外交談判而非揚言動武等。提勒森也曾多次傳出請辭消息,在去年十月外傳提勒森罵川普是「白痴」後,他將去職的消息更是甚囂塵上。
劉宜庭 2018-03-14
平壤釋棄核善意 南北韓峰會4月登場

平壤釋棄核善意 南北韓峰會4月登場

北韓非核化訊息 川普:也許是假 但美願正面看待 〔編譯劉宜庭/綜合報導〕南韓特使團五日出訪北韓平壤,由北韓領導人金正恩親自會見,雙方並就兩韓領袖峰會、朝鮮半島無核化等議題進行磋商。南韓特使團六日返回南韓首爾,由青瓦台國家安保室室長鄭義溶正式宣布會談結果;鄭義溶表示,兩韓商定四月底在板門店的南韓「和平之家」舉行領袖峰會,兩韓對話期間北韓不會再進行核試和彈道飛彈試射等挑釁行為,金正恩並已表示有意就無核化磋商,恢復對美關係、與美國進行對話。 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右)五日在平壤接見南韓特使團,和青瓦台國家安保室室長鄭義溶(左)握手致意。(法新社) 文在寅金正恩 將在板門店會談 針對金正恩釋出棄核訊息,美國總統川普六日推文回應,「和北韓的談判出現了可能的進展,多年來第一次相關利害各方做出認真的努力,世界正在看、正在等待!也許是假希望,但美國願意朝任一方向努力」。稍早川普曾推文說:「我們走著瞧,自可見分曉」。 南韓總統文在寅指派的十人特使團五日抵達平壤,北韓並未沿襲以往「推遲接見」和「突然亮相」等作風,完全照商定日程,特使團落地後僅三個多小時就見到金正恩;雙方在北韓勞動黨總部金達萊館共進晚餐,過程達四小時十二分鐘,席間並有金正恩胞妹金與正、夫人李雪主作陪。此為金正恩二○一一年掌權以來,首次會見南韓特使團。 南韓特使團由國家安保室室長鄭義溶擔任首席特使,率領國家情報院院長徐薰、統一部副部長千海成等人出訪。鄭義溶會晤金正恩時,轉交南韓總統文在寅的親筆信。 北韓保證 會前不射彈不核試 特使團六日返國,宣布雙方商定四月底在板門店「和平之家」舉行領袖峰會;為緩解軍事緊張、加強協商,雙方決定開通領袖熱線,並將在峰會前進行首次通話;北韓明確表示,兩韓對話期間不會再進行核試和彈道飛彈試射等挑釁行為,北韓也承諾不會對南韓使用核武器和常規武器。這將是兩韓暌違逾十年後,第三次領袖峰會;上次領袖峰會是○七年,領袖為南韓前總統盧武鉉、金正恩的爸爸金正日。 金正恩明確表示「朝鮮半島無核化」是先輩的遺訓,若對北韓的軍事威脅消除、北韓的體制安全獲保障,北韓就沒有理由擁核。北韓表示有意與美國開誠布公地為無核化磋商,及恢復對美關係進行對話。
劉宜庭 2018-03-07
罹難32年 教師太空人遺願達成

罹難32年 教師太空人遺願達成

  〔編譯劉宜庭/綜合報導〕一九八六年一月二十八日美國「挑戰者號」太空梭,發射升空後七十三秒爆炸,造成包括首名「教師太空人」克莉絲塔.麥克奧立夫(Christa McAuliffe)在內七名太空人全數罹難。三十二年後,美國非營利教育組織「挑戰者號中心」(Challenger Center)十九日證實,太空人阿卡巴(Joe Acaba)和阿諾德(Ricky Arnold)即將完成麥克奧立夫的遺願,在國際太空站拍攝四項科學實驗的影片並公布於該組織網站,延續科學教育使命。 美國「挑戰者號」的太空人1986年1月28日在佛州甘迺迪太空中心準備登艙升空。(美聯社檔案照) 美國首名「教師太空人」克莉絲塔.麥克奧立夫。(美聯社檔案照) 阿卡巴和阿諾德將進行麥克奧立夫最初提出的六項科學實驗當中的四項,所拍攝的影片預定今年春季公開,這些主題分別是泡泡、牛頓定律、無重力狀態下的液體、層析法。阿卡巴表示,他們「希冀藉此啟發下個世代的教育工作者和太空探險家」。 阿卡巴目前已在國際太空站工作,預定二月底返回地球;阿諾德則預定三月出發。他們在二○一四年獲選成為航太總署「教育家太空人」之前,都曾在中學教授數學和科學;阿卡巴任教於美國佛羅里達州,阿諾德則任教於羅馬尼亞。 航太總署表示,這是「榮耀與紀念麥克奧立夫與所有挑戰者號太空人的不可思議方式」。當時卅七歲的麥克奧立夫原本是高中教師,教授歷史、法律和經濟,她參與一九八四年雷根政府創立的「教師太空人」計畫,提出在太空拍攝六項科學實驗的構想,表白「雖然我無法以職業太空人之姿重啟人生,但我能以教育工作者之姿,結合太空科學和歷史」,自一萬一千四百多名申請者當中脫穎而出,成為美國首名「平民太空人」暨「教師太空人」。
劉宜庭 2018-01-21
占領旺角案 黃之鋒再入獄

占領旺角案 黃之鋒再入獄

〔編譯劉宜庭/綜合報導〕香港二○一四年「雨傘運動」期間,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社民連副主席黃浩銘等社會運動人士「占領旺角」阻撓警方清場,遭控涉及藐視法庭罪,香港高等法院十七日裁定罪名成立,判處黃之鋒三個月徒刑,黃浩銘四個月又十五天徒刑,同日駁回暫緩執行刑期申請,兩人立即入獄。此為黃之鋒第二次因「雨傘運動」入監服刑,但他重申自己無悔爭取民主,且會繼續堅持信念,「囚禁我們的身體,囚禁不了我們的心靈」。 黃之鋒因二○一四年「佔領旺角」被控藐視法庭罪入獄。(路透) 黃浩銘也入獄、岑敖暉緩刑 與此同時,一起被控涉及藐視法庭罪的學聯前副秘書長岑敖暉,則遭判一個月徒刑、緩刑十二個月、罰款港幣一萬元,其餘十三名被告則被判處一個月至兩個月徒刑、緩刑十二個月至十八個月、罰款港幣一萬至一萬五千元不等。高等法院法官陳慶偉指出,黃之鋒在清場當天,擔當領導角色,並和黃浩銘主動阻礙清場行動,只有即時入獄才是合適的處罰。陳慶偉十七日並以「無權處理兩人的保釋申請」為由,收監黃浩銘和黃之鋒。 公開表示「無懼」判刑的黃之鋒和黃浩銘,十七日遭當庭收監時,向旁聽席的人揮手高呼「加油」、「再見」。亦有支持者激動落淚,高喊「我要真普選」。黃浩銘十七日在庭外等待緩刑裁決時,批評特區政府把法律作為工具,處理政治難題,政府才是真正藐視法庭和濫用司法的一方。香港眾志主席羅冠聰在庭外受訪時說,香港政府史無前例的以法庭解決政府解決不了的「政制問題」,他對判決結果非常失望。 此前黃之鋒向英國廣播公司表示,香港自去年起,已從半民主城市變成「半獨裁」城市,早就預料到今年會面對新一輪打壓,已有再度入獄的心理準備;他也指出,香港仍面對「國歌法」、中國「廣深港高速鐵路」實施香港西九龍總站「一地兩檢」等挑戰,呼籲港人團結,「沒有放棄的餘地」。
劉宜庭 2018-01-18
反制抵制者 以色列禁20個團體入境

反制抵制者 以色列禁20個團體入境

  〔編譯劉宜庭/綜合報導〕以色列七日公布一份旅行禁令名單,禁止全球二十個組織和團體入境以國,理由是他們支持巴勒斯坦、參與旨在以非暴力手段抵制以色列的「抵制、撤資和制裁運動」(BDS)。以國公安部長爾登(Gilad Erdan)表示:「我們已轉守為攻。抵制以色列的組織必須知道,以色列也能抵制他們,禁止他們入境,傷害以色列公民。」 以色列禁20個團體入境。(路透) 這項旅行禁令將於今年三月一日起正式生效,但近幾個月來已有許多相關人士被以國禁止入境。被列入黑名單的組織分別來自英國、美國、智利、法國、德國、愛爾蘭、義大利、挪威、瑞典、南非等地,其中包括擁有七十個分會、一萬五千名付費會員的美國猶太團體「猶太人和平之聲」(Jewish Voice for Peace),以及曾於一九四七年獲頒諾貝爾和平獎的「美國教友會」。 儘管相關禁令預定三月生效,去年七月間已有兩名「猶太人和平之聲」成員和三名同伴在前往機場搭機時,被航空公司告知遭以國當局禁止入境。據悉,以國的旅行禁令名單可能不只二十個組織。 以色列國會去年三月修訂入境法,明文禁止「抵制以國者」入境。當局聲稱,相關禁令不會針對特定宗教或種族,也不會禁止維權人士、政治異議份子入境,只會針對BDS組織當中的「核心人物」執法。不過,批評者認為,此舉侵害言論自由,有違人權。 BDS由民間組織在二○○五年發起,號召民眾以拒買以色列商品等非暴力手段抵制以國,藉此終止以色列對巴勒斯坦領土的占領。此前,紐西蘭歌手蘿兒(Lorde)才因不敵BDS支持者的壓力,決定取消上月底在以色列的一場演出。
劉宜庭 2018-01-09
川普承認 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

川普承認 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

以國稱讚 教宗籲尊重現狀 巴勒斯坦痛批「對中東宣戰」 〔編譯劉宜庭/綜合報導〕無視國際社會反對與警告,美國總統川普預定美東時間六日下午一時(台灣時間七日凌晨二時)在白宮發表重大聲明,承認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共同聖地「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並將美國駐以色列大使館自特拉維夫遷往耶城。此前川普已致電多個中東國家領袖,告知此決定,但遭逢一面倒的警告此舉將為和平與穩定帶來危險後果,巴勒斯坦駐英特使哈薩席安(Manuel Hassassian)更痛批這是「宣戰」。不過,美聯社引述美方官員強調,興建新大使館過程複雜,至少還要等三到四年才能搬遷。 不滿川普即將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巴勒斯坦示威者六日聚集在加薩,焚燒美國和以色列國旗。(法新社) 以色列與耶路撒冷位置圖 無視國際警告 美使館將遷耶城 一名高階美國政府官員匿名透露:「川普即將宣布,美國承認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他認為,這是既成事實,也是歷史事實」。過去美方對耶城地位一直態度審慎,不過,「承認耶城是以國首都」,則是川普的總統選舉政見之一,而川普女兒伊凡卡和女婿庫希納則是「正統派」猶太教徒。 川普在致電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巴斯時強調,他仍然致力以巴和平協議,阿巴斯則反批搬遷使館將威脅和平努力與區域穩定,外交特使哈薩席安(Manuel Hassassian)揚言此舉形同「對中東宣戰,向十五億穆斯林、成千上萬的基督徒宣戰」,重創中東和平,有違國際法。約旦、沙烏地阿拉伯、土耳其與埃及相繼警告此舉將「挑撥基督徒和穆斯林」,耶城地位是「穆斯林的紅線」。伊朗宗教領袖哈米尼稱這顯示美國的「無能與失敗」。 包括聯合國、歐盟、法、德、英與中國都相繼對美國提出警告。天主教教宗方濟各則呼籲美國尊重耶城現狀。 阿巴斯領導的巴解組織(PLO)警告,一旦美國大使館遷至耶城,可能考慮撤銷承認以國,並撕毀雙方協議。激進組織「伊斯蘭抵抗運動」(即哈瑪斯,Hamas)指出,遷移使館「踩到每個人的紅線」,揚言發動另一次「起義」。 對於川普的決定,以國表示讚許,耶城市長巴卡更稱美國使館搬家「只要兩分鐘」。不過,美國官員指出排除安全疑慮、籌措資金、設計及建造,可能耗時三至四年。
劉宜庭 2017-12-07
中國染紅大學 澳紐英美加反制

中國染紅大學 澳紐英美加反制

澳洲主導五眼聯盟 共同反制北京黑手入侵 〔編譯劉宜庭/綜合報導〕澳洲廣播公司(ABC)十五日報導,由澳洲、紐西蘭、美國、加拿大、英國共組的「五眼(Five Eyes)」情報聯盟,已展開外交和國安層面的討論,在澳洲政府主導下推動聯合反制中國勢力入侵大學校園的相關舉措,以因應北京對「開放價值及言論自由」的威脅。 針對澳洲發生多起中國勢力入侵大學校園舉措,澳洲外交部長畢紹普十六日強調澳洲以開放價值和言論自由為榮,不願留學生或外籍訪問學者被以任何方式侵犯言論自由。(歐新社) 中國以提供免費中文教學為名,在澳洲廣設宣傳官方意識形態的「孔子學院」,引發澳洲家長質疑。(取自網路) 澳洲外交官員指出,坎培拉任何反制中國干預的行動,都需要五眼聯盟夥伴步調一致、共同進退。澳洲資深國家安全官員表示,五眼聯盟已建立共識,即中國勢力無孔不入,且顛覆性影響已滲透到每個國家。 中方監控留學生 家長竟遭約談 ABC的調查報導節目「四角(Four Corners)」今年六月揭露中國政府干預留澳學生的現況,引發輿論關注。節目中,一名留學澳洲的中國學生透露,中國情報人員獲知他計畫在澳洲昆士蘭參與抗議一九八九年天安門事件的遊行,竟然直接派國安人員約談他在中國瀋陽的雙親。 澳洲外交部秘書長、前駐中國大使孫芳安(Frances Adamson)八日公開呼籲大學校園應奮起捍衛正確的價值觀,不能再漠視校園內試圖散播政治宣傳、打壓言論自由。此番說法引發關注,並被外界解讀成,中國勢力嚴重干預澳洲學術自由。 澳洲外交部長畢紹普(Julie Bishop)十六日公開替孫芳安背書,強調「澳洲以開放價值和言論自由為榮,在這就得尊重我們。我們期盼確保每個人的言論自由,也不想看到留學生或外籍訪問學人被以任何方式侵害言論自由」。畢紹普也抨擊中方就南海主權爭議要求澳洲在中國和菲律賓之間「選邊站」行為。 免費學中文為餌 孔子學院洗腦意識形態 中國試圖干預學術自由和他國主權的行徑早有先例。全球最古老出版社「劍橋大學出版社」八月證實,北京當局脅迫該社移除在「中國季刊」網站上刊登的三百多篇涉及天安門事件、文化大革命、香港爭取民主、台灣等敏感議題的文章。中國還以提供免費中文教學和教學資源為名,在澳洲廣設宣傳官方意識形態的「孔子學院」,引發家長質疑。 此前,為斷絕北京以金錢收買澳洲政黨,透過政治獻金堆築在政壇的影響力、干預國家政策、改變外交路線等,澳洲總理滕博爾(Malcolm Turnbull)六月也證實,將在年底前著手檢討間諜法及防止外國政府干預內政的法律,藉此反制北京黑手。
劉宜庭 2017-10-17
伊拉克庫德族925獨立公投

伊拉克庫德族925獨立公投

〔編譯劉宜庭/綜合報導〕無視鄰國和西方強權勸阻,伊拉克北部的庫德族自治區議會十五日以壓倒性多數,表決通過將於九月二十五日舉辦獨立公投。該決議甫通過數小時,美國白宮隨即發布公開聲明,首次直接要求庫德族自治政府取消公投,聲稱此舉恐引發新一波衝突,無助於區域穩定,並會削弱阿拉伯、庫德族逼退伊拉克和敘利亞境內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的聯合軍事行動。 敘利亞境內的庫德族人,十五日在東北部城鎮卡米什利集會遊行,支持伊拉克北部的庫德族自治區政府在九月二十五日舉辦獨立公投。(法新社) 暌違近兩年,庫德族自治區議會十五日在首府艾比爾(Erbil)開議。歷經反對派「變革陣營(Gorran)」的杯葛,第三勢力「庫德愛國聯盟(PUK)」的支持,全體一一一席中共六十八名議員與會,超過法定開議人數,最終以六十五票通過獨立公投決議。表決通過後,許多議員紛紛鼓掌高唱庫德族族歌、揮舞庫德族旗幟。和現任庫德族自治政府主席巴札尼(Massoud Barzani)同屬「庫德民主黨(KDP)」的議員括煦納爾(Omed Khoshnaw)表示,「我們為此已等待超過一百年」。 庫德族人是中東第四大族群,主要分布在土耳其、敘利亞、伊拉克、伊朗四國境內,從未建立一個獨立國家。在伊拉克,庫德族約佔總人口三千七百萬當中的十五%至二十%。過去三年,中東庫德族人紛紛投入對抗IS的軍事行動。 巴札尼受到美國施壓,此前曾表示有意延期舉辦獨立公投。美國十五日公開呼籲庫德族自治政府取消公投,指該公投會破壞打擊IS的努力和自治區的穩定,「在有爭議的地區舉行公投,富挑釁意義且無助於區域穩定」。白宮聲明指出,美國不會支持庫德族自治政府本月底舉辦獨立公投,同時敦促其和巴格達中央政府進行對話。 鄰國土耳其、伊朗擔憂掀起境內庫德族人骨牌效應,同樣反對這場獨立公投。此外,另項爭議點還有即將參與獨立公投的伊拉克吉爾庫克市(Kirkuk),該地區不屬於庫德族自治區,境內居住庫德族人、阿拉伯人、土庫曼人。伊拉克政府軍二○一四年遭IS擊潰時,庫德族「自由鬥士(Peshmerga)」曾協助保衛吉爾庫克市等地,避免油田落入好戰份子手中。
劉宜庭 2017-09-17
打壓宗教自由 中國強迫維族改名

打壓宗教自由 中國強迫維族改名

〔編譯劉宜庭/綜合報導〕伊斯蘭教齋戒月上月廿六日展開,全球穆斯林自日出起至日落間,必須力行禁食與祈禱。就在大部分人口奉行年度齋戒之時,中國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公布新規,強制十六歲以下的未成年人改掉「具宗教性」的名字。同時,當局要求餐廳正常營業,清真寺宣傳反對封齋。 中國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公布新規,強制十六歲以下的未成年人改掉「具宗教性」的名字。圖為中國新疆武警部隊。(美聯社檔案照) 當局繼四月明文禁止新生兒使用「具宗教性」的特定名字之後,再擴大強制力至十六歲以下的孩子,只要名字被認定「深具宗教性」就得改名;十六歲是他們可取得身分證的年齡。「自由亞洲電台」報導,包括伊斯蘭(Islam)、可蘭(Quran)、麥加(Mecca)、吉哈德(Jihad)、伊瑪目(Imam)、沙達姆(Saddam)、哈吉(Hajj)、麥地那(Medina)、阿拉法特(Arafat)等十五個名字被禁止使用。 中國國務院一日發表《新疆人權事業的發展進步》白皮書,聲稱新疆的宗教信仰自由得到尊重保護,正常宗教需求得到滿足。但根據「世界維吾爾大會」五月發表有關新疆地區二○一六人權情況的年度報告顯示,中國政府仍持續在此地區維持高壓政策,進一步壓制宗教和文化自由,維吾爾族的日常宗教和文化習慣被看成是非法活動,面臨懲罰。世界維吾爾大會前秘書長努爾穆薩巴依指出,新疆的宗教自由受到嚴重壓迫,現在的情況是近年來最壞的。 新疆是中國「一帶一路」計畫的核心地區,中國政府積極鼓勵漢族移民到此區域發展,漢族現已佔當地約四十五%的人口。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二○一二年上台後,進一步加強對維吾爾族管制,近來更沒收一二年八月前印刷的可蘭經,聲稱其中有「極端內容」。
劉宜庭 2017-06-04
馬克宏大勝勒班 成最年輕法國總統

馬克宏大勝勒班 成最年輕法國總統

  多家民調機構公布的最新出口民調結果,中間派「前進黨」候選人馬克宏領先。(歐新社) 2017-05-08  02:02 〔編譯劉宜庭/綜合報導〕法國當地時間7日舉行總統大選第二輪決選,根據調查機構Kantar公布的最新出口民調結果,中間偏左派的前經濟部長馬克宏(Emmanuel Macron)以65.5%得票率大贏代表極右派政黨「民族陣線」的勒班(Jean Marie Le Pen),勒班得票率為34.5%。開票工作仍在陸續進行當中,但民調結果顯示馬克宏勝券在握,將成為自拿破崙(Louis-Napoléon Bonaparte)以來法國最年輕的元首。 極右派政黨「民族陣線」勒班。(法新社) 各家出口民調 馬克宏大約領先3成 本次選舉是法國1958年成立現代共和國以來,左右兩派傳統政黨首次皆無候選人挺進總統選舉第2輪的決選。勒班已在稍早發表敗選感言,恭喜馬克宏當選法國總統,並感謝選民的支持。 英國《電訊報》報導,民調機構「Ipsos」、「Ifop」、「BVA」等出口民調結果顯示,馬克宏平均囊括64%得票率,領先勒班的36%得票率。最後投票結果仍待法國官方公布。 馬克宏親歐盟 下週敲定內閣人事 現年39歲的馬克宏,1977年12月21日出生於法國北部城鎮亞眠,2004年自法國「國家行政學院」畢業成為公務員並與較他年長廿四歲、其中學時期的老師布莉姬.托涅結婚。他於2016年4月創立中間派「前進黨」,同年11月16日宣布參選總統,政治路上崛起迅速。 親歐盟的馬克宏主張重振歐盟、加強歐元地區,他信仰自由經濟系統,在移民政策上欲加快庇護程序,外交政策強調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合作;他並曾於競選時誓言放寬勞工法律,加強貧困地區的教育。馬克宏5日接受歐洲第一電台訪問時透露,已有新政府的總理人選,並表示7日勝選後將隨即於下週敲定內閣人事。 法國是歐盟第二大經濟體,投票結果不僅攸關歐盟未來,也被視為英國脫歐與川普當選美國總統驅動的民粹浪潮是否仍洶湧,抑或已退潮的指標,選舉結果備受全球關注。
劉宜庭 2017-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