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獅說相關文章

信守一個一輩子的承諾

信守一個一輩子的承諾

【女王過世了】 #信守一個一輩子的承諾 1953年6月2日,在經過漫長的加冕典禮後,年輕的伊莉莎白公主正式繼位 成為伊麗莎白二世。當天晚上,新女王在廣播裡 對全大英國協人民莊嚴的承諾,自己將承擔起重任、為國家服務 「.....向上帝祈禱,賜與我智慧與力量,讓我能夠履行我接下來要許下的承諾:」 「我真誠地承諾為你們服務,正如你們中的許多人都承諾為我服務一樣。」 . 「在我未來的一生裡,我將全心全意,以不辜負你們的信任。」 而接下來她的一生,真的都在信守這個承諾….. . 〖父王駕崩〗 從她成為女王的那一瞬間起,她就一直努力在拉進自己與人民的關係。 當時,26歲的伊麗莎白正與丈夫菲利普訪問肯亞。雖然說是皇家別墅 但當時的條件顯然沒有很好,因為在某天晚上 一群猴子衝進他們的客廳,肆無忌憚地到處亂竄,還拆掉了他們的傢俱、然後扔出窗外。 . 幾天後當他們正在家裡陽台休息時,公主的秘書走了進來 向他們報告了壞消息:公主的父親喬治六世昨天在打完一場獵之後,當晚便過世了。 「國王陛下走的非常安詳.....」秘書安慰道。 伊莉莎白轉身對著牆壁,不由自主地哭泣了起來。菲利普輕輕的從後面扶住了她。 從那時候開始,帶領英國挺過二戰的國王駕崩,伊莉莎白時代 也就正式開始...... . 〖與德和解〗 伊莉莎白立刻飛回英國,各國代表也前來哀悼 而西德的代表正是當時的總理阿登納。對於德國人來說,這是一個有點尷尬的場合 畢竟在八年前,德國與英國才在二次大戰打的水深火熱, 但當阿登納總理走進哀悼會場後,伊莉莎白卻主動走向總理、交談了起來。 . 雖然她們從頭到尾都只有閒話家常。但這重要性非比尋常: 現場多達150名客人,全都見證了:女王與德國人談話。 . 〖史無前例的加冕〗 很快的,伊莉莎白就要在西敏寺舉辦加冕典禮。 這場典禮非常盛大,預計到時會有8千名賓客前來觀禮,而在外面更有超過300萬人 擠在倫敦的街道上目睹新國君。 儘管當時倫敦下著大雨,卻仍然沒有澆熄全國民眾的熱情 他們很多人甚至是從前一天晚上就睡在街上(請注意,當時下著大雨喔),就為了佔據最好的位置。 但這時,女王做了一個史無前例的決定: . 她要直接現場轉播加冕典禮! 有史以來第一次,全英國人民能坐在家中觀看君主的加冕典禮。這個消息一出,全英國的電視機全部銷售一空。 但所有宗教及政府官員則全面崩潰。坎特伯里大主教、首相邱吉爾還有一票內閣,全都出來反對:「女王~加冕典禮是非常神聖的啊~怎麼可以讓攝影機這種奇怪的東西進入呢?」 另外也有人擔憂,如果加冕典禮出了什麼意外,那可是對君主威信重大的打擊。 . 面對政府閣員的壓力,27歲的女王卻堅定的回應:「我已經做出了決定。」 背後的原因很簡單:她的加冕與自己的人民間,不該有任何距離。 . 因此,在加冕典禮當天的上午11點整,全英國人民都靜下來了 全都在觀看自己的女王走向西敏寺祭壇、觀看大主教為女王塗油 觀看聖愛德華王冠緩緩地落在伊莉莎白女王的頭上。 而在當天晚上,伊麗莎白二世也透過廣播,向全英國人民承諾:自己不會讓大家失望的。 . 這句承諾,很輕也很重。 讓我想到《王冠》裡,伊莉莎白剛剛當上女王時,她的祖母寫給她的信: 「親愛的莉莉白,我知道妳有多愛妳的爸爸,」 「但妳必須把這些情緒放在一邊,因為妳的責任在召喚妳」 「當妳哀悼妳的父親時,妳也必須哀悼另一個人:伊莉莎白・蒙巴頓,她現在已經被另一個人取代了,那就是伊麗莎白女王。」 . 「這兩個伊莉莎白將會經常發生衝突。但事實是, 王冠必須贏、永遠必須贏。」 . 在接下來漫長的70年裡,她其實一直都在拉近與人民的距離 而在這過去帝國漫長的沒落中,她也一直扮演一個安定人心的角色。 你從來都不會想到女王可能有什麼負面新聞,但你看其他王室成員 你就會發現要一輩子都要在那個角色裡,真的很不容易。 . 當我們從70年後,回望過去她的那個誓言, 我認為,她真的已經盡自己的全力來守住這個諾言了。  
海獅說 2022-09-09
70年前的德國雜誌,是怎麼看蔣介石撤守台灣的?

70年前的德國雜誌,是怎麼看蔣介石撤守台灣的?

【70年前的德國雜誌,是怎麼看蔣介石撤守台灣的?】 最近一直在翻老報紙,無意間也會看台灣有關的新聞 我只能說哇靠,以前的德媒這麼誠實的嗎? . 1949年8月,這時國民黨已經差不多撤守台灣 德國《明鏡週刊》在一篇〈帶金條的蝗蟲〉(Heuschrecken mit Goldbarren)寫道: 「毛澤東的武力攻勢,掐滅了蔣介石國民軍的最後一絲呼吸。在中國南部的攻擊,摧毀了蔣佔據一個或是多個沿海省份的最後希望。」 . 這時的蔣介石迫切需要一個反共基地,而福爾摩沙就是最後的希望。 接下來明鏡週刊一整個撿到槍: 「650萬福爾摩沙人斜眼看著前來準備的中國佔領勢力」 「根據《開羅宣言》,日本應該返還一切從中國侵佔的領土」 「但當時沒人去問福爾摩沙人。他們比較想獨立」 . 1945年日本投降後,國民政府接管治台工作 「就算沒有解體,福爾摩沙的經濟與繁榮也崩潰了」 「三天後,福爾摩沙人稱他們的解放者為『蝗蟲』」 . 到了1955年,明鏡週刊又登了篇〈幻覺之島〉(Insel der Illusionen) 描述政府那時的反共復國宣傳,這篇感覺更機掰、但也更能描述當時人們 尤其是外省人的集體幻覺: 「......當夕陽緩慢在福爾摩沙西邊下沉、並染紅天空的時候,國民黨的宣傳人員不會想到晨星,而是會說:『我們飛機的炸彈,正在大陸沿海熊熊燃燒!』而島上的人們都相信他們。(不知道真的假的)」 . 「因為整個島都是一個幽獄,上面困滿了中國災難的受害者---- 沒有權勢的將軍、沒有故國的部長、沒有群眾的詩人。等待著屬於他們的救贖。 這裡充滿一種集體的精神錯亂,有點像1944到45年 幾百萬中歐人都堅信『最後勝利』那樣。」 . 「不帶偏見的旁觀者越是清楚的看見,蔣介石這些流離失所的士兵永遠不可能重新踏上大陸;這些士兵就越是緊抱希望、堅信他們會很快以勝利者之姿返回失去的家園。」 這一句最靠杯:「但因為這些期望在現實中就跟『審判日』一樣遙遠。所以這些移民在觀察家眼中不是一個理性而鬥志堅定的群體、比較像一個宗教派別。」 . 說到底,這些老雜誌看到最後,總是會有種難以言喻的感覺 好像自己突然從熟悉的環境中被抽離出來、變成第三者來觀看這一切這樣。 尤其明鏡週刊又是那種畫面感很強的雜誌,比如說在描寫二二八事件時 記者就藉由一段在艋舺發生的事,清楚提到當時台灣的「米荒」現象: 「在這裏,福爾摩沙人有時會用淡水河骯髒的河水、淹死自己剛出生的女兒; 因為稻米在最近發生的事件中,已不夠所有人食用」 . 不曉得大家能不能理解我說的呢? 好啦這只是我在找麥卡錫主義時順便看到的小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一下啦 希望大家喜歡~ . #欸那麥卡錫的文章什麼時候出來呢 #哈哈哈哈哈哈 #書單有夠難找的 資料來源:德國《明鏡週刊》(Der Spiegel)1949年8月號、1955年2月號
海獅說 2020-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