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弘毅相關文章

希臘公投結果如何 都一樣

希臘公投結果如何 都一樣

《經濟學人雜誌》「歐洲的未來在希臘之手Europe’s future in Greece’s hands」一文指出,「希臘極左派反撙節政黨執政的政府與他們推動的荒唐公投,讓希臘債務危機爭議變得混淆不明。」因為希臘負債累累的現實,不會因為公投而有甚麼改變,希臘政府已經沒錢了,無論公投結果如何,不管要撙節或反撙節,他們都必須繼續借錢來度過難關。 希臘總理奇普拉斯在公投前表示,公投反對撙節將使他與債權銀行的手握得更有力,有助於希臘維持在歐元區。意思是,不管公投結果是甚麼,希臘政府都要歐盟國家繼續幫他們,去跟國際貨幣基金IMF借錢,這是耍賴的行為,所以歐盟領袖立刻打臉希臘總理奇普拉斯,說:「公投反對撙節,代表希臘人民公投離開歐元區。」如果希臘不打算撙節,IMF是不可能再拿錢出來紓困的,寧可讓希臘破產離開歐元區。 縱使公投結果是贊成撙節,《經濟學人雜誌》推測,推動反撙節公投的希臘總理奇普拉斯有可能緊握權力不放;縱使奇普拉斯下台,希臘還是可能會重新選出反撙節的政黨執政;但是無論那一種選項,希臘都必須為撙節而奮鬥。希臘賴帳、不想負起責任卻還想要錢的幼稚行為,讓《經濟學人雜誌》覺得,「這實在不是柏拉圖的國家該有的高度選擇。」因為柏拉圖是講究絕對理性的。 希臘公投結果出爐,反對紓困派大勝,摩根大通等外資券商指出,希臘退出歐元區的機率最高達85%。(法新社) 不論政客耍甚麼花招,一切的口號都抵不上現實-希臘的錢已經用完了。《經濟學人雜誌》指出,「歐洲央行拒絕提供希臘銀行更多流動資金,希臘的銀行如今步履蹣跚。如果希臘默認7月20日到期的39億歐洲央行債劵必須償還,即使公投反撙節,壓力也會立刻出現,希臘政府必須迅速開始支付借據。」 為什麼希臘會浪費時間在不切實際的公投上?當然是因為領袖無知無能,瞎子領路。知識就是力量,無知必然沒有力量,《經濟學人雜誌》說:「要讓希臘回歸常態需要更多的常識與本領,希臘總理奇普拉斯欠缺常識與本領是希臘這個國家為何如此失落的部分原因。」 台灣也是一樣,因為選了一個總統馬英九,造成經濟力衰退,產業與資金外流到中國、失業率飆高、薪資所得倒退15年、貧富差距擴大,軍公教退休金制度不合理,百姓相對剝奪感嚴重,台電、中油、退輔會拿百姓的納稅錢養肥貓,內政部營建署和交通部發包的建案圖利財團。最近馬政府變本加厲,為了攏絡軍公教,更進一步宣布要調高公務員薪水,完全不管財政已經瀕臨破產,國債逼近25兆。 最近五年希臘GDP萎縮25%,年輕人失業率超過50%,這是要度過難關必要走的道路,但是無知的政客,只想利用民怨獲得權力,煽動百姓反對債權銀行提出的紓困條件,不考慮希臘長遠的發展。 馬政府執政這幾年經濟力衰退,產業與資金外流到中國、失業率飆高、薪資所得倒退15年、貧富差距擴大,軍公教退休金制度不合理,百姓相對剝奪感嚴重。(記者方賓照攝) 《經濟學人雜誌》說:「反撙節黨強烈地幻想他們可以終結撙節帶來的痛苦,並且仍然受到歐盟的歡迎。希臘總理奇普拉斯認為,希臘已經排掉會增加經濟不穩定的因素,他以為希臘有力量可以討價還價。」這是錯估形勢,一切都要回歸基本面,希臘總理奇普拉斯若要執政順利,無論如何都必須借到更大筆的紓困金,但是希臘如何讓歐洲央行與國際貨幣基金IMF願意出借更多的錢? 第一、擬定幅度更大的刪減退休福利金計畫,明列執行步驟與完成的時間表。 第二、提出振興經濟與降低失業率的計畫,寫清楚紓困金的用途與效應。 第三、提出可吸引國外資金的投資希臘的政策。 只要經濟不好,政客就不可能有前途。如果馬政府讓六三三政見實現,產業蓬勃發展,失業率低,實質薪資史上最高,弱勢者都有社會住宅可以住,國立大學學術水準冠亞洲,小學教育水準跟北歐國家一樣,環境保護世界第一,就算死不歸還國民黨不義的黨產,陳水扁被虐死在監牢裡,馬英九還是會被公認是仁慈的英明聖主。 但如今國民黨總統候選人洪秀柱民調,遠不如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國民黨立委紛紛跳船逃生,主要的原因就是馬英九過去七年施政無能,台灣資金大舉外流,國際資金不願意投資台灣,百姓感覺到生活變差了,大多數百姓因此都不可能支持國民黨、馬英九與朱立倫。所以,希臘總理奇普拉斯若要保住權力,他一定要務實地向國際債權銀行提出具體可行的改善希臘財政與經濟的計畫。 (台灣教授協會會員)
徐弘毅 2015-07-06
嘲笑希臘? 馬政府更糟!

嘲笑希臘? 馬政府更糟!

在馬政府昏庸無能的低迷氣氛下,國民黨2016年選舉毫無氣勢,為了拉抬選情,國民黨再度喊出要讓軍公教加薪的主張,為的是要凝聚軍公教的心,政策買票的伎倆再度出現;但現在台灣的國債已逼近25兆,平均每人負債高達107萬元,軍公教再加薪下去,國家很快就要破產了。因此許多學者認為,馬英九總統使台灣的財政「希臘化」。但這是否太抬舉馬英九了?因為希臘雖被封為「歐豬」,但是希臘政客一直努力掙扎解決政府財政問題,相對之下,馬英九帶領的政府官員卻是拚命往財政懸崖衝刺。 《時代雜誌》25日一篇「為什麼歐洲不能讓希臘漂流出去Why Europe Can’t Leave Greece Adrift?」指出,雖然希臘人民選出反撙節政黨「激進左翼聯盟Syriza」來對抗國際債權國,看起來很失控,但是「為了滿足歐洲債權國的要求,希臘邁出許多非常了不起的步驟。在過去五年裡,希臘已經刪除的支出與增加的稅收達GDP的30%;歐盟區沒有任何政府可以做得這麼多,希臘養老金的福利被刪除,退休年齡提高到67歲。」 《時代雜誌》指出,歐盟給的紓困金,希臘政府只使用到低於20%的紓困金,其餘都跑到銀行家和債券持有者的手上,意思是80%的紓困金都拿去還債了。希臘這幾年撐過非常艱難的改革痛苦,《時代雜誌》說:「自從歐債危機爆發,西班牙、葡萄牙和愛爾蘭損失超過7%的GDP,而希臘損失26%。 大約每5個希臘人就有1個無法負擔食物支出,無家可歸的人數上升,2011年起的失業,導致更多青年吸毒,醫療經費被刪除,造成愛滋病毒感染率成長2倍。在挪威,兒童貧困率是5.3%,而在希臘,兒童貧困率是40.5%。英國醫學雜誌發現(希臘)自殺人數『顯著、急遽且穩定』攀升。」希臘正在拼命上岸求生存。 反觀近7年馬政府做了什麼呢?增加冗員,加速惡化財政,正往水裡跳。根據銓敘部統計,去年公務員人數創十年新高,比最低點的2006年增加一萬二千餘人。仔細比較,2004年民進黨扁政府時期,公務員為36萬8899人,因推動國營事業民營化,2005年降為33萬7261人,2006年再降為33萬5274人。到了國民黨馬政府時期,公務人員的人數開始往上攀升,去年公務員為34萬7816人,比2006年增加1萬2542人,其中地方機關增加9796人、中央機關2746人。 至於十職等以上的簡任官,三年來也增加120人,去年有8315人。公務員增加,造成人事與退撫支出的大負擔,今年中央機關的人事成本為4070億元,今年退撫支出近1416億元,創下新高,十年來已成長10%、118億元。 改革,一定會激起既得利益者的反彈。歐盟要求歐豬四國解決財政問題,激起各國既得利益者(主要是軍公教)的憤怒,因此出現一堆反撙節的左派和右派的新舊政黨:希臘的「激進左翼聯盟」和「金色黎明黨Golden Dawn」、西班牙的「我們可以黨Podemos」、英國的「獨立黨the U.K. Independence Party」、法國的「民族陣線the National Front」、「德國新選項黨Alternative for Deutschland」、義大利的「五星運動黨the Five Star Movement」等等。這些政黨的成長與大眾的憤怒,為歐盟進一步改革與完成歐盟重整計畫帶來嚴重威脅,可是目前看起來,德國總理梅克爾並沒有退縮。 相反地,馬英九則是遇事軟弱的人。2014年7月,行政院本來要推動一項財政改革政策,把軍公教月退俸從半年領改季領,每年為國庫省下3.83億元的利息錢,或者改月領,可為國庫省6.4億元,可是一遇到反彈,當時的行政院長江宜樺就縮手,認為「對國庫挹注有限」,放棄改革。 馬英九總統曾信誓旦旦要完成「年金改革」,十八趴逐年降到九趴及延後退休金起支年齡、降低計算基數等,讓財政公平正義化,但是最後仍因為國民黨立委在2014年10月力阻,而全部泡湯。國民黨立委當然是接受馬英九黨主席的指揮才敢這麼做,這事件再次證明馬英九是表裡不一的人,完全不在意承諾與信用度,導致政府的公信力崩解。 如果未來2年內財政制度再不改革,趕快撙節軍公教人事費用的支出,改革國營事業,那台灣未來必然會比希臘還要慘。因為台灣不是IMF的會員國,台灣若破產,唯一可以舉債的對象可能是中國。如果真的讓中國成為台灣最大的債權國,那台灣的主權就會喪失掉,兩岸實際上就統一了。這是不是馬政府故意導引出的財政方向? (作者為台灣教授協會會員)
徐弘毅 2015-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