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炳炎相關文章

「台灣論述」對「中國論述」

「台灣論述」對「中國論述」

這張寫真的主角是2個兒童,正在告訴我們,台灣經濟奇蹟是台灣人流血流汗的成果,不是那一個神賜給我們的。這張寫真,非常扣人心,2個童工正在為台灣經濟奇蹟而打拼。 現在,台灣已經忘記他們在美援時期的打拼,而相信神話。 今年是台灣大轟炸70年,而K正在大談「勝利70年」,忽視台灣大轟炸70年。這現象惹得日本名台灣史教授若林正丈寫一篇『2015年台湾の二つの「70周年」』,他引用台灣研究論文來論述他的看法。 這表示,2015年的台灣是「台灣論述」對「中國論述」之競逐,也是「台灣大轟炸70年」VS. 「勝利70年」之戰爭。 在台灣大轟炸70年下,很多人重新燃起戰時如何如何的回憶,不少台灣人死在那場戰爭。由於美軍的無差別空襲,不少人死於大轟炸下。 今年到現在,朋友中已有3人出書,都是在台灣大轟炸70年系列下。洪致文教授的《不沈空母:台灣島內飛行場百年發展史》、甘記豪兄的《米機襲來》及張維斌博士的《空襲福爾摩沙》,陸續出版。 大家都在回顧大轟炸70年。 但台灣竟然有K黨在推銷「勝利70年」,勝利70年跟敗戰之民有什麼關係?他們忘記狼狽逃亡來台灣,被台灣收養的影像。
林炳炎 2015-08-16
敗戰日與降伏日

敗戰日與降伏日

1945年的今天,台灣島上住民,不管是日本人,還是台灣人都從ラギオ(收音機)聽到玉音放送,意味著這日子是「こうふく=降伏=降服」。相信日本人與台灣人的「こうふく=降伏=降服」是一致的,不管是台語或日語的漢字表達是一致的。 2013年在第三屆戰爭史研討會上,我特別提出「台灣有終戰嗎?」這樣問題,請年輕朋友去思考。會說這句話的證據是「日本軍歌及昭和歌曲在台灣還是非常盛行」,用這種Culture Study的角度去看問題。習慣上寫歷史文章用「戰後」是錯誤,戰爭還在持續中。這是戰中派的我之私人的反省。 這天之後,台灣有無走向「戰後」,我是認為沒有。因為,台灣人沒有機會去思考二戰對台灣的意義。 二戰對台灣而言的真相是殘酷的。幾乎所有殖民地都獨立了,只有台灣沒有(巴勒斯坦已是聯合國的觀察員)。麥克阿瑟的第一號命令,派遣佔領軍來台,這個動作有沒文件說:第一號命令動作何時終止,答案是沒有。換句話說,台灣還在佔領軍佔領中。光這點,就很嚴厲的告訴我們真相,台灣沒有走向「戰後」。 從庶民的角度看,這是拿筆的人,看不到也不關心。為何庶民仍然熱愛日本軍歌及昭和歌曲?在日本幾乎聽不到昭和初期歌曲,因日本有過思考戰爭對日本的意義,進行反省。 大家不要以為我所講的「庶民」,離妳很遠,沒有的。在台電總公司服務,難免會有單位聚餐,會喝酒唱歌。嘿嘿,昭和歌曲就在這時候出現,台電有五燈獎小姐,她就會出來唱。她歌唱得好,升等也比一般人快,最後還成專總秘書。 她是所謂49族,1949年的新住民。專總秘書的庶民,妳能說她不高級嗎?當然不行。我提這例子,妳會認為偏頗嗎?在小小的120人單位左右,就有2~3人,妳能說沒有代表性嗎? 至於日本軍歌,我還曾在公共運輸的載具內聽到,台灣的放送台還是持續在播。到處存在的kara ok站或店,唱的是昭和歌曲。我們還是要實際去看台灣社會的聲音,才能說妳看到了。 別太輕易就說「戰後」。
林炳炎 2015-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