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承宗相關文章

一次「強化信賴」的完美出訪

一次「強化信賴」的完美出訪

副總統賴清德以特使身分出訪巴拉圭,並先後過境美國紐約與舊金山,本月十八日(五)完滿結束行程返台。自巴拉圭回程時抵達舊金山,美國在台協會(AIT)主席羅森柏格、駐美代表蕭美琴都親自登機迎接,完全打臉在野黨散播美方接待規格不如以往的謠言。 國民黨立委陳以信對於此行以「過度低調」予以評價。其發言本意雖在貶抑批評,卻又恰好且精準地反映了台美關係裡務實外交最細膩的一個領域:信賴關係。 副總統賴清德以特使身分出訪巴拉圭,並先後過境美國紐約與舊金山,自巴拉圭回程時抵達舊金山,AIT主席羅森柏格、駐美代表蕭美琴都親自登機迎接,打臉在野黨散播美方接待規格不如以往的謠言。(REUTERS)     如所周知,國際外交是充滿智慧機鋒的統治行為領域,倘若處理得宜,則兩國關係長久維繫;一旦魯莽行事破壞信任,則後果不堪設想。 回顧民眾黨主席柯文哲訪日失言事件,就是一個不忍卒睹的經典外交災難。當時柯文哲受訪時宣稱六月初遇到自民黨幹事長,對方告訴他,「台灣沒有辦法參加CPTPP,不可能,台灣要死那個心」等語,引發軒然大波。後來駐日代表謝長廷旋即駁斥,指出當時代表處洽排對象裡,並無自民黨幹事長茂木敏充在內。其後民眾黨聲明稱柯見到的是「自民黨參議院幹事長」世耕弘成等語。 在這裡退萬步言,姑且勿論柯文哲因不熟稔外交而把「自民黨幹事長」與「自民黨參議院幹事長」混淆而不自知,但是在將外交場合私下談話直接公諸媒體,是難以理解的低級錯誤。 這也莫怪謝長廷在事後的五點聲明提到「…如係朋友間的私下或酒後談話,不管是大臣或黨的高層,都不宜公開引用來選舉造勢,這會破壞彼此的信賴關係..」。坦白說,這句話相當善意,也充分蘊藏了老外交官的智慧。只是民眾黨發展到現在,或許柯文哲再也聽不進去這類的刺耳忠言了吧。 總之,柯文哲在國際場合上「喧嘩上等,夜露死苦」式的爆走舉動,大抵是網紅經濟下拼流量、賺點擊思維下的產物罷了,跟國家治理下的外交行為,謬以千里矣。 文末,再次回到對於副總統賴清德此次出訪的評價,國民黨立委陳以信批評的「過度低調」,尤其站在美方立場,恐怕就是對此行的最高的嘉許。 一場重視長期累積信任關係的低調出訪,一方面既可持續拓展臺灣的國際能見度,另一方面卻也不給境外敵對勢力過多挑釁的藉口。台美間的信賴關係就在賴清德此行「no surprise」原則而繼續強化信賴、深化兩國情誼。   羅承宗/南臺科技大學財經法律研究所特聘教授兼所長
羅承宗 2023-08-19
當了八年台北市長的預算素人

當了八年台北市長的預算素人

  行政院會昨拍板「拉近公私立學校學雜費差距及配套措施方案」,堪稱是近年政府層峰針對高教困境最明快且正面的決策之一。自宣布以來,頗受大學業界、學生乃至家長普遍好評。 但根據報載,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卻似不以為然,並稱「如有需要,今年九月就應開始了,拖到明年二月,難道沒有投給民進黨就沒有這項補助」云云;其實,政府預算編制與執行,有其規則章法。 預算法第四十六條規定,中央政府總預算案與附屬單位預算及其綜計表,經行政院會議決定後,交由中央主計機關彙編,由行政院於會計年度開始四個月前提出立法院審議。由此來看,政府為特別強化高教領域弱勢學生照顧而推動的政策,核其性質乃屬新增計畫,其所需配置的財源約二百一十九億元,自然應循預算程序,於此刻編列於二○二四年的政府預算案裡。若今年底經立法院審議通過後,其實施時間點,「最快」也要落在明年開學、繳學費的二月,以上乃政府預算的ABC常識。 所謂「今年九月應開始」之說,誠屬預算法上之無稽;好歹當了八年台北市長的柯文哲,居然對預算如此陌生,令人驚恐不已;至於「投給民進黨才享有這項補助」之說,更是不值一哂的政治口水。按任何學生只要符合法定補助要件,自會受惠於該政策,這跟政黨偏好與投票取向毫無連結,柯主席大可寬心。 (作者是南臺科大財法所特聘教授兼所長)
羅承宗 2023-06-30
如何從預算法看「超徵還民」?

如何從預算法看「超徵還民」?

2022年歲末將至,近日「超徵還民」主張,莫名地成了各界高度議論的政治話題。就法學分科而論,這題屬財政法的守備範圍。而且饒富趣味的是,在今年年初(111學年度)舉行的國立臺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班財稅法組招生考題,就有超前部屬的神預測。 這則配分50分的考題,茲恭錄如下: 財政部於今(2022)年1月中旬公布2021年12月暨全年稅收統計,我國2021年總稅收達2兆8,450億元,較預算目標數超徵逾4,000億元,總稅收及超徵數皆寫下歷史新紀錄。試分析稅收超徵的意義與法律效果。又,近來偶有論者提出「超徵還民」主張,從預算法觀點應如何評價? 111學年度舉行的國立臺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班財稅法組招生考題。(圖:作者提供)   基本上,這題作答方向要分兩個子題。首先考生要能在明辨司法院釋字391號解釋將預算誤解是一種「措施性法律」基礎上,進而就預算法教科書上對預算兼具法律性與計畫性雙重性質以及預算的法律拘束效力展開論述,尤其在稅入與稅出部分的差異,又是取分重點。 在這裡,所謂「預算兼具法律性與計畫性雙重性質」係指:就法律性而言,預算在程序上需經過國會審議成立,在實體效果上並生拘束各機關之法律拘束力;就計畫性而言,蓋預算者,從其文義即可窺知,乃「預予計算」之謂也。亦即國家就未來一年度運作所需之財政收入與支出之數額,事先予以估量計畫。計畫不管如何精密,既然係對於將來情勢的預估與先期反應,終究不免受限於人類預知將來能力的有限性,使得計畫與現實間恆存在落差。 政府要如何透過更良善且公平的社會福利政策,落實社會正義,是歲出預算分配課題。所謂「超徵還民」主張,是預算法上之無稽。(REUTERS) 如何正確地從財政法理解「稅收超徵」,本題關鍵就在於預算的計畫性,尤其在稅入部分,每會計年度的中央政府稅入預算,充其量就是前一年的預先估量,由於世事多變,景氣榮枯也沒有人能在事前全盤掌握。因此實際歲入跟先前的預算推估產生「超徵」或「短收」情形時,也是極為正常現象。是以反映在預算法上,無論「超徵」抑或「短收」,都沒有違反法定預算問題,更不至於進一步衍生出「返還於民」的法律效力。更簡單地說,政府要如何透過更良善且公平的社會福利政策,落實社會正義,此乃歲出預算分配課題。所謂「超徵還民」主張,堪稱預算法上之無稽。 本題出題時間點,研判為今年1月下旬。題目中『….近來偶有論者提出「超徵還民」主張…..』等語,根本不是什麼憑空想像的超前佈署神預測,實則隱約地呼應某稅改團體長年訴求而有感而發。豈料今年年初這題台大法研所拿來測試考生財政法觀念、駁斥「超徵還民」誤謬的基本題,到了年末之際居然成了諸多國會議員的政治訴求,不覺令人莞爾一笑。   羅承宗/南臺科大財法所特聘教授
羅承宗 2022-12-29
罷審預算 國民黨無聊政治秀

罷審預算 國民黨無聊政治秀

  正值二○二二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於立法院審議期間,根據報載,中國國民黨黨團以公投行政不中立為由,揚言即刻開始停審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從憲法乃至預算法來看,既荒唐又無聊。 首先,依憲法第六十三條規定,議決預算案乃立法院重要職權之一,其意義在於期待立委肩負起「國庫守護者」角色,幫納稅人看緊荷包,並防範行政部門預算浮濫編列。中國國民黨黨團立委諸君將嚴肅的預算審議職責當作兒戲,恣意拿跟預算審議無關的事由罷審預算,此舉顯屬「不當連結」,荒唐不已。 其次,從我國預算法制而論,前述罷審預算宣言,充其量不過無聊的政治秀而已。詳言之,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倘若未能於新的會計年度開始前審議完竣的話,並不會造成如美國聯邦政府預算僵局般造成政府運作機能麻痺的結果。根據預算法第五十四條規定,在支出部分,原則上仍依照依已獲授權的原訂計畫或上年度執行數,覈實動支,履行法定義務收支也不會受到影響,僅有新興資本支出及新增計畫才會發生「卡關」效應,俟本年度預算完成審議程序後始得動支。 在野的中國國民黨怠忽職守、罷審預算的結果,事實上等同於幫執政的民主進步黨在預算執行上大開方便之門。即便行政院有若干不合宜、編列浮濫支出,也能在前述「已獲授權的原訂計畫或上年度執行數」條款護航下,繼續動支。至於在另一方面,倘若被卡住的新興資本支出及新增計畫倘若又真是跟人民權益或地方公共建設息息相關的話,責任追究起來,肯定不會是算在執政黨頭上。試問中國國民黨黨團立委諸君們,真的把罷審預算的利弊得失想清楚了嗎? (作者是南臺科大財法所教授兼所長)
羅承宗 2021-11-30
清大欠民間社團一個道歉

清大欠民間社團一個道歉

中國清華海峽研究院,在清大校區內違法從事技術研發、攬才、投資,高度觸及國安疑慮,「再度」掀起輿論關注。雖然在第一時間,提供出租的自強基金會立刻提前中止與該單位租約,並宣稱「此機構不屬於清大,校方也未曾知悉或參與其中的業務運作」,但清大校方真能如此輕易卸責乎? 回想今年五月中旬,立法院在審議產學創新條例之際,經民連、台學聯等民間社團召開記者會,特別鎖定清華海峽研究院可能引起的國家關鍵技術外流課題,表達深刻疑慮。猶記當時清大校方不僅以「毫無事實根據」、「令人匪夷所思」回應,宣稱完全遵照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等相關法令辦理,甚至放話請相關人士停止「亂戴帽子的抹紅指控」、必要時對民團提告「以捍衛大學受憲法保障的自主空間」云云,立場相當強硬。豈料時隔僅半年,經由國安單位調查結果,清大將校內空間提供給中方設立辦公處所,並未報請教育部核准,事涉違法運作等情事,才得以揭露世人。 經濟民主連合及台灣學生聯合會等團體,在立法院群賢樓外舉辦「產學條例不應急就章,百年大計將毀於一旦」聯合記者會。(記者叢昌瑾攝)       從危機處理角度來看,清大處理速度還算明快,但對照半年前直指清華海峽研究院營運疑慮卻遭威脅提告的民團,校方是不是欠這些勇敢的吹哨者們,一個誠心誠意的公開道歉呢? (作者是南臺科大財法所教授兼所長)
羅承宗 2021-11-10
「陳水扁的好話」

「陳水扁的好話」

陳前總統日前公開稱「台灣不能只有一種聲音,我任內沒有關新聞台」,頗受國民黨人、中國政府高度嘉許。繼北市議員羅智強於十月十五日在臉書稱「這是我聽過,陳水扁說的最好的一句話」後,中國《環球時報》網站更接力大力宣揚,於是乎,在華文網路裡,「陳水扁說出『最好的一句話』」就此定調。 陳前總統這兩句被吹捧的話,實則問題重重。所謂「不能只有一種聲音」,似指「若中天不予換照,只會有一種聲音」。試問今日台灣的新聞自由,有如此不堪乎?權參美國國務院今年三月發布的《二○一九年度各國人權報告》,台灣部分即指出,憲法保障表達自由,其中包括新聞自由,台灣政府一般而言尊重這項權利。獨立的媒體、有效的司法體制,加上運作良好的民主政體,共同維護表達自由。由此觀之,台灣的新聞自由,獲高度評價。一家有線電視台的執照失效,怎會釀成「只會有一種聲音」?這個擔憂,顯屬無稽。 其次,關於「我任內沒有關新聞台」等語,也頗值得玩味。按NCC成立於二○○六年二月,雖隸屬行政院,當時卻因委員以政黨比例組成,在民進黨政府居國會少數席次下,首屆NCC屢屢與行政院立場相左,違失不斷。即便二○○六年七月經司法院釋字六一三號解釋,以「幾近完全剝奪行政院之人事決定權,逾越立法機關對行政院人事決定權制衡之界限,違反責任政治暨權力分立原則」為由,宣告通傳會組織法第四條違憲。只是,由於首屆NCC委員並未隨著釋憲結果去職,反而「忍辱負重」地當好當滿,直到二○○八年八月任期結束才告終。這個時點,已進入馬總統時期。所謂「任內沒有關新聞台」,箇中關鍵在於扁政府根本「管不動」,連想拿回的中廣頻道都遭抵制延宕,遑論介入新聞台執照換發。記憶力超凡的陳前總統,連這段往事都遺忘,令人擔憂。 以中國為首的境外勢力,利用民主國家開放社會進行「紅色滲透」,乃台灣自由民主憲政的最大威脅。法治國家一切講求證據,NCC屆時究竟用什麼理由、拿什麼證據來准駁中天執照換發,且讓國人靜候結果。只是在此時刻,向來為中國官方喉舌的《環球時報》,卻賣力引用陳前總統的「好話」來鼓吹新聞自由。二○二○年末目睹如此荒誕異象,怎不令人唏噓而苦笑? (作者為南臺科大財法所教授兼所長、凱達格蘭學校第十二期國策班學員)
羅承宗 2020-11-06
Google掀開中華民國的秘密

Google掀開中華民國的秘密

十月十日剛過。但Google搜尋引擎被發現若輸入「中華民國建國時間」,顯示出來的是「一九四九年十二月七日」。Google台灣公關表示因逢假日,與美國總部的時差,還需要一點時間進行內部調查(才能答覆)。生於中國的中華民國成立於一九一一年,Google的建國日期訊息的確弔詭;但若是指「在台灣」、這個台味十足的中華民國,則饒富歷史趣味。 Google搜尋引擎查詢中華民國建國日期,頁面顯示為1949年12月7日。(擷取自google)     話說一九五○年三月六日,蔣介石於台北市中山堂主持總理紀念週講演,先以「亡國之奴」自稱,對一般黨員及民意代表則稱為「亡國之主」。同月十三日,蔣介石在革命實踐研究院以「復職的目的與使命」為題,發表演講,又再次提及:「我們的中華民國到去年終就隨大陸淪陷而已經滅亡了!我們今天都已成了亡國之民…」等語,並進而表示復職的使命和目的就是「恢復中華民國,消滅共產國際」云云。 蔣介石自稱「亡國」的前一年,一九四九年,對台灣海峽兩岸來說,都是個關鍵的歷史轉捩點。在這一年,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毛澤東,於十月一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開國大典,中華人民共和國自始肇建,民國終焉。至於「轉進」台灣的中國國民黨總裁蔣介石,對這點也知之甚詳,才會有「中華民國到去年(一九四九年)終就隨大陸淪陷而已經滅亡」的感嘆。 我們是誰?以一九四九年作為原點,台灣名義上迄今為止雖仍以一九一一年成立、一九四九年已實質滅亡的「中華民國」作為裝扮性國號,並繼受來自中華民國的法律體制,但實質上是個嶄新的國度,尤其自始獨立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統治之外。而這個名義上與實質上呈現的巨大落差,則是數十年來台灣政治紛擾的重要根源之一。如何透過憲政改革,讓名實相副,則是台灣當下最重要的政治改革工程之首。 (作者為南臺科技大學財經法律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羅承宗 2020-10-12
金融黑歷史:央行財庫通黨庫

金融黑歷史:央行財庫通黨庫

繼「故宮國寶黨產說」後,日前國民黨立委葉毓蘭又加碼拋出「央行黃金黨產說」,稱黃金乃國民黨帶來台灣,並建議國民黨要求政府發還云云。從法律而言,這種建議毫無請求權基礎,不值一哂。但從歷史來看,中央銀行與國民黨間這段黑歷史,值得藉機溫習。 中央銀行曾以「無息透支」方式借給中國國民黨一案,於二○○○年一月前立委鄭寶清早已公開揭露。只是中央銀行不肯正面回應,並以查無「未了債權」來蒙混世人。延宕多年後,直到二○○七年三月間,中央銀行才坦承曾於一九六一至一九七○年間,陸續提供五筆無息貸款給國民黨中央委員會、財務委員會及大陸工作指導委員會,貸款額度合計一億六千五百萬元,實際動用一億六千四百六十五萬元。又這筆借款,除一筆有提供實質擔保外,其餘都以信用保證方式借貸。 行政院黨產會調查發現,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在戒嚴時期曾向央行「免息借貸」1.6億餘元。(黨產會提供)   中央銀行非一般銀行,依據中央銀行法第十二條規定,央行業務往來範圍,僅限於政府機關、銀行等金融機構、國際及國外金融機構。國民黨當時連法人資格都沒有,但卻能以內部委員會名義,從央行無息借出上億貸款,已顯然違法。只是當年決定放款的涉案公務人員乃至法律責任,迄今仍渾沌不明。 立委葉毓蘭對央行如此關心,令人欣慰。建議不妨開議時促請央行提出專案報告,徹查這段黨國威權體制下「央行財庫通黨庫」的金融黑歷史。 (作者為南臺科大財法所教授兼所長)
羅承宗 2020-09-12
黨國一體 老K自我認證

黨國一體 老K自我認證

中國國民黨自本月起無限期暫停讀者調閱紙本史料。針對二二八相關檔案移交一事,該黨文傳會代理主委程美華並表示「早年『黨國一體』,雖相關檔案列入目錄清單…許多實體資料可能早就移撥到國家檔案局」云云。對此,促轉會迅速發文回應「國民黨黨史館承認『黨國一體』是國民黨首度正視威權歷史的重要一步」,令人莞爾。只是從歷史來看,國民黨親自認證「黨國一體」,非始於今朝。 國民黨發出「黨史館實體史料暫停調閱公告」,宣布自5日起該黨實體史料調閱將無限期暫停。(資料照)   溯自一九八九年三月報載,不具名的國民黨高層人士即曾自認「原本執政黨與國家即『黨政不分』」、國民黨有「黨國一體的觀念,從未認為黨與國有何分野」等語。到了二○○三年十二月,曾任國民黨秘書長的宋楚瑜則宣稱「當時環境就是黨國一體」,甚至還進一步承諾「未來國親執政時,會繼續清查黨產」云云。最後,在當年同月,針對國民黨取得舊中央黨部用地案,國民黨秘書長林豐正更親自出馬認證「國民黨與政府過去『黨國一體』或有不當之處…」。這些歷史片段,只要翻閱舊報,便能明瞭。 無論是黨產追討抑或轉型正義,近三年來大眾關注重心,已漸從行政、立法部門轉到了法院。尤其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又是探究這些跨時代法律訴訟的最前線,備受矚目。「威權時期」、「黨國一體」是否為實為真?這些並非專業高深學問,而是公民基礎素養。法官們在審閱訴狀之餘,若能勤加閱報,許多真相當能豁然開朗。 (作者為南臺科大財法所教授兼所長)
羅承宗 2019-08-12
掌摑部長不算妨害公務?

掌摑部長不算妨害公務?

文化部長鄭麗君於今年一月出席關懷演藝人員春節餐會,遭藝人鄭惠中當眾掌摑,警方遂以妨害公務罪嫌送檢偵辦。豈料北檢昨日以「鄭麗君出席餐會無關公權力」為由不起訴,且法律見解相當詭異。 對於遭到鄭惠中掌摑,鄭麗君表示反對將轉型正義標籤化成撕裂族群,對於是否提告不作回應,但也結巴表示:「臉上一整天都麻麻的」。(圖翻攝自直播)   析言之,鄭麗君出席春節餐會,北檢自己也承認係「獲邀以部長貴賓身分與會」,亦即出席餐會乃基於文化部長此一公職人員身分,而非路人甲乙丙丁。當日陪同部長出席的員警隨扈,乃依法執行職務,自屬當然。若任何人對員警隨扈施暴掌摑,應以妨害公務罪論處,並無疑義。本此舉輕明重法理,假設對員警隨扈施暴即當以妨害公務罪相繩;則針對被保護對象,亦即出席與主管業務相關的政務官施以掌摑施暴之人,理當以同罪論處。如此淺顯易懂的簡單道理,北檢居然耗費了半年光陰仍無法參透,令人費解。 明知為有罪之人,而無故不使其受追訴或處罰者,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第一百二十五條定有明文。本案承辦檢察官似有觸犯此罪之嫌,不知道看到這則投書的檢方層峰,能否勇敢自動剪報分案偵辦? (作者為南臺科大財法所副教授兼所長)
羅承宗 2019-07-17
終極地皮王:中國國民黨

終極地皮王:中國國民黨

  國民黨先於幾十年間不花一毛租金無償使用國有財產,接著又不花一毛價金取得所有權,然後於數十年後再以高價轉手民間公司變現獲利,既「漂白」又獲巨利,套用馬英九總統於九月政爭的名言造句:「這不是終極地皮王,什麼才是終極地皮王?」(圖:民報合成)   「正毅連線」日前再度於立法院發功,諷刺蔡英文乃「穿著PRADA的地皮客」云云。這波「自曝其短」式的自殺攻擊頗富創意,於選舉不到一個月關鍵時刻,又讓台灣人民再度思想起中國國民黨過去數十年來利用戒嚴時期執政優越地位,將大批土地、房屋由國庫變入黨庫,變現套利的傳奇事蹟。 就拿頗具指標性的臺北市仁愛路精華地段帝寶豪宅基地來說,1945年日本敗戰,日人被迫放棄在台灣財產並遣返日本,中華民國政府成立「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接收政權及經濟權。中國國民黨來台成立台灣省黨部,公然接收為數可觀的日產。中廣公司前身為中國國民黨中央廣播事業管理處,在此背景下遂「代替國家」接收台灣放送協會包括位於臺北市仁愛路的「新放送會館」及在各縣市的廣播站,形成長期無償佔用狀態。後來更進一步,仁愛路土地並由中國國民黨中央財務委員會報經行政院轉奉前國防最高委員會決議核准「作價轉帳」,亦即以該土地價格抵銷中華民國政府「原應撥給黨營事業的補助預算」。簡單來說,就是「國家決定將土地移交黨,以抵償國家欠黨的補助款」。由於國家長期受中國國民黨一黨掌控,這種作價轉帳的抵銷關係相當荒謬。 嗣後,經交通部報經行政院以1956年1月16日台45財字第0228號令示:「…本案據財政部核復略以,中國廣播公司係由前中央廣播事業管理處改組而成,其接收台灣日據時期各電台產業,係由中央財務委員會報經本院轉奉前國防最高委員會常務會議核准作價轉帳,該項房屋價款…在40年度應撥該公司事業費項下扣抵轉帳在案,該公司以原奉令接管之文件于遷台時遺失請予證明以便申辦土地囑託登記一節,似可准予證明…」,交通部乃據以核發「接管證明文件」予中廣公司,就憑這兩份由財政部、經濟部核發的文件,該土地於1958年5月莫名其妙登記為中廣公司所有。此後這片價值連城的國有財產,就這麼不花一毛錢地淪入中國國民黨私囊。值得注意的是,該土地登記資料顯示,該地登記取得原因欄居然是「空白」。也因為這樣,2004年3月時任親民黨團政策中心主任、目前由中國國民黨提名競選立委的張顯耀也直指該地是中廣公司直接接收日產,所以「台北市政府將此筆土地訂為產權未定地,也就是國產」。 1990年代末期以來,迫於政治民主化與經濟壓力,中國國民黨著手「清理」黨產,亦即開始進行大量變賣黨產的工作。而關於包括中廣公司在內之黨營文化事業資產的處理,即從1998年底積極進行。在1998年中國國民黨先以「左手換右手」,由中廣公司將系爭土地出售予同是黨營事業的中央投資公司,旋即於隔年(1999年)10月把當時市值估計120億元的中廣土地以總價約88億元「賤賣」給宏盛建設。2005年年底豪宅帝寶落成,成為台灣頂級豪宅代名詞。 以上這段帝寶地皮的故事並非個案,類似案例族繁不及備載。1945年中華民國政府是代表盟軍接收台灣,接收的主體是「政府」而非「政黨」,而當時所謂「接收」亦應僅為代表盟軍「暫管」。因此,中國國民黨所接收日產,若係日本政府所有,已屬不當;若係民間日人財產,則形同侵佔。從黨營事業「接管」日產的荒謬劇情開始,國民黨先於幾十年間不花一毛租金無償使用國有財產,接著又不花一毛價金取得所有權,然後於數十年後再以高價轉手民間公司變現獲利,既「漂白」又獲巨利,套用馬英九總統於九月政爭的名言造句:「這不是終極地皮王,什麼才是終極地皮王?」
羅承宗 2015-12-26
司法求容取媚 賴神求仁得仁

司法求容取媚 賴神求仁得仁

十月三十日,去年以全國第一高得票率連任的臺南市長賴清德又多了項第一頭銜:第一位被公懲會記申誡的直轄市長。 回顧今年上半年臺南市議會運作實況,議長李全教身陷雙重賄選嫌疑,甚至導致市議會議長室遭檢方搜索,議長遭羈押五十二天等不堪情節接續發生。在臺南市議會民主運作上產生重大且明顯瑕疵情形下,受市民直接民主託付的賴市長以違反地制法備詢義務方式,藉以凸顯議長民主正當性實質欠缺,以及濫用議會保護傘延滯訴訟的在地民主困境。面對八月間監察院彈劾乃至日前公懲會申誡對待,賴市長堪稱「求仁得仁」。 這段「市長不進議會」插曲因監察院彈劾、公懲會申誡而大抵落幕。接下來則該回歸問題根源,審慎關注法院審理李全教案的異常遲緩傾向。詳言之,為達速審速結目的,以遏阻賄選歪風,公職人員選罷法第一百二十七條規定選舉訴訟「應於」六個月內審結。議長李全教賄選的當選無效訴訟早已在去年十二月底即由檢方起訴,惟迄今為止,相關案件卻仍處於臺南地院準備程序階段。一審判決勢必拖過今年,距二審定讞日恐更遙遙無期。 同樣是法院,公懲會能用不到三個月的超高效率將賴市長開鍘申誡;臺南地院卻又能將六個月速審速結的相關法令置諸腦後,坐視李議長當選無效案延宕迄今。我心如秤,司法不分藍綠,誰信? (作者為南臺科大財法所副教授)
羅承宗 2015-11-02
一次消費券 九年劉政鴻

一次消費券 九年劉政鴻

馬英九總統發表就職七週年演說,其中提及二○○九年消費券政策,選擇「報喜不報憂」,刻意隱匿。 先說成效檢討部分,二○一○年七月審計部「振興經濟消費券發放特別決算審核報告」裡即指出,該政策有「對經濟成長貢獻率不如預期」,「替代效果偏高,乘數效果有限」等顯著缺失。 再根據振興經濟消費券發放特別條例第四條規定,馬政府拿來發放消費券的八百四十多億公帑,並非政府藉由刪減不必要或無急迫性施政計畫、機關整併、公務員人力精簡等節流手段而來,而全數以舉借債務籌措。後代子孫既要還本,更要付息。 苗栗縣長劉政鴻執政九年,縣府負債從二百多億元飆升至六百四十餘億元。馬英九總統執政七年,發放一次消費券,就讓國家增加八百四十幾億元的沉重債務。「一次消費券,九年劉政鴻」,財政爛攤子就此轉嫁給新總統操煩憂心。莫怪總統先生得以夜夜安眠到天明! (作者為南臺科技大學財經法律研究所助理教授)
羅承宗 2015-05-21
「青發會」簡史

「青發會」簡史

 連勝文將接任財團法人青年發展基金會執行長一職。(中央社資料照,民報合成)參選台北市長失利的連勝文先生,其選後動向依舊備受社會關注。近有媒體報導,連勝文先生接任財團法人青年發展基金會執行長一職,未來並將提供資金給年輕人創業。此消息迄今似未經本人證實,但報導引述不具名「相關人士」說法,宣稱該基金會乃「由政府與民間推動成立」、「跟選舉、政黨無關」云云。上述說詞是否為真,當有從歷史觀點釐清之必要。首先就該基金會成立背景而言,1997年9月間最具爭議話題,就是當時「副總統兼行政院長」的連戰先生,「核准」青輔會動支第二預備金捐款1億元,給自己擔任董事長的青發會。而當時青輔會主委黃德福,也「恰為」青發會董事。此種「國庫通私庫」的離譜行徑,招致當時社會各界猛烈抨擊。逼得行政院於同月下旬火速註銷收回這筆經費,並尷尬地抽換之前已送立院備查的動支第二預備金數額表。身為21世紀台灣現代公民,上述這段「連院長捐公帑給連董事長」的歷史奇聞不可不察。是以所謂青發會乃「由政府與民間推動成立」之說,與史實有違。其次,青發會與「選舉、政黨」究竟有無關連?這個簡單問題翻閱報紙,便知分曉。1999年10月2日《聯合報》第18版一隅記述「…財團法人青年發展基金會獎助清寒大專學生,八十八年度獎助二百名,每名三萬元,即日起至月底受理申請,簡章和報名表可洽國民黨台南市黨部五組…」;2000年2月21日《聯合報》第5版的大選2000特別報導裡,也明白記述「…連戰成立的青年發展基金會及國民黨青工會也是校園動員主力…」。其後,2004年8月6日《聯合報》A4版一篇報導標題裡,更坦率地將青發會以「國民黨外圍基金會」稱之,報導指出「…國民黨在總統大選鎩羽,連帶也影響外圍的基金會。由於政治大環境已無往日榮景,再加上低利時代來臨,許多基金會都過著節衣縮食、省吃儉用的日子。具指標性的青年發展基金會….不是縮編,就是已遷出中央黨部…」等語。由此觀之,所謂青發會「跟選舉、政黨無關」等語,顯屬虛構。總的來說,這位受訪的「相關人士」若非屬資歷尚淺的新進人員,即有刻意隱瞞、試圖混淆輿論視聽之嫌。附帶一提者,連勝文先生以7年級生之姿,首次踏入政壇參選即挑戰高難度台北市長選舉,勇氣非凡。選舉結果雖告落敗,但也獲得超過60萬票,囊括4成選民支持。尤其受馬政府近年執政無能的拖累下,可謂雖敗猷榮。對於選戰時於青年選票大幅挫敗的連勝文來說,2015年選擇從青年事務出發,作為重返政壇起點,或許是個正確選項。不過依附在這個由老爸打造的舒適區(Comfort zone)基金會裡玩「天使基金」之類的金錢遊戲,究竟能否真能「苦年輕人所苦」,恐怕是個很大的問號!
羅承宗 2015-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