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伯芬相關文章

私校退場需財產清算的理由

私校退場需財產清算的理由

行政法學會日前舉辦座談會,理事長董保城指出私校停辦如同公司停業,沒理由必須強制解散清算;私校因招生不足而使營運陷入困境,要求退場清算,違反了制度存續性保障的原則。 過去私校是威權主義國家特許的公共服務業,獲得特許興學者多為與國民黨相關的黨政軍要,1950~1975年之間立設立的私立大專院校合計78家,扣除日治時期已經成立的稻江裁縫學校,總共有77家新設私校。原本私校辦學所需要的校地應由私校董事會自行「購入」,以捐助興學的方式進行,但是在1974年之前私校的興學幾乎都來自公有土地,包含來自軍方土地或者是由教育部向民間協調「撥贈」,或者地方縣市政府的捐贈。透過不同時期的地籍圖比對,筆者發現校地來自軍方土地釋出者達到27家;真正來自私人捐助興學的僅有教會學校、醫學院以及少數企業興學。而有不少學校興學時還曾獲得地方仕紳、農民無償捐地,這就是為什麼私校法第74條會規定私校退場之後校地要歸還地方政府的原因。 私校興學不僅得到國家校地無償撥用,1960年代的專科學校設備來源,除了接收日產及美援之外,也有不少是來自國防部或軍方的設備。教育部曾在1955年推動《文武教育技術合作》,讓八所省立工職汽修科直接利用軍方指定的工廠以及廢棄車輛實習,教材也由國防與教育兩部組織教材編篡委員會編篡。 此外,還有來自於學校週邊查獲的「敵偽工廠」,教育局中部辦公室曾經提到:「本省光復之初各類學校之設備簡陋不足,其校舍亦殘闕不全,為謀充實更新以利教學,嘗設法商請『撥贈』,如調查各職業學校附近性質相同之敵偽小型場廠,由教育當局交涉。」所以具有軍特警背景的私校創辦人,可以商請學校週邊的偽敵工廠撥贈,充作教學設備。 隨著教改之後廣設大學,原來的專科學校升格為科技大學,也轉成家族世襲的私人企業,但是私校本質仍屬非營利的財團法人,依《財團法人法》第30條規定,財團法人辦理業務不善或財務狀況顯著惡化,已不足以達成其設立目的,主管機關得予糾正,並命其限期改善;屆期不改善者則可廢止其許可。財團法人解散後,除因合併或破產而解散外,應即進行清算。賸餘財產之歸屬,應依其捐助章程之規定,而無捐助章程之規定者,則歸屬於法人住所所在地之地方自治團體。 公司的資本以及土地來自私人,停業自然歸屬私人所有。但教育做為威權主義的黨國意識形態機器,校地與設備不但不是私校董事會捐助興學,反而是來自接收日產以及查核學校週邊敵偽工廠而來。為什麼在解嚴民主化之後,還有法學專家會誤認私校如同公司企業,讓威權主義年代特許的教育財團法人仍持續享有威權時代「掠奪興學」的特權? 私校退場不僅是單純的教育問題,還涉及國家轉型正義、教育資源活化再利用。退場條例肩負守護教育公共財的任務,只要規定退場之後的校地可以「教地教用」,讓土地開發利益回歸教育使用,就能緩解教育資源不足的問題,就看政府如何拿出魄力進行私校退場財產清算。 (作者為輔仁大學社會系教授)
戴伯芬 2021-04-12
學位的三倍券效益?

學位的三倍券效益?

李眉蓁碩士論文疑似抄襲醜聞,使得政治人物學位造假的議題再次浮上檯面。事實上,學歷對於軍公教人員的重要性,以及對於公私立大學難以抗拒的吸引力,更值得探討。 國民黨高雄市長補選候選人李眉蓁昨天成立競選總部,黨主席江啟臣號召黨籍立委南下力挺,包含江自己及黨團幹部林為洲、蔣萬安,總共只有十五位立委響應。(記者黃佳琳攝)     首先,台灣基層公務人員來源之一為國家考試,通過特考、普考以及高考,可以捧個終身鐵飯碗,除了地方特考要求高中以上學歷,其他普考、高考都需大學以上文憑,學位是邁向公職的第一步。 取得公職後,依然需要文憑資歷或考試升官。公家機關經常鼓勵基層公務人員帶職進修,除了可享公假福利,更高的文憑有助於個人敘薪,亦有利於加官晉爵。台灣的大學承擔文官職訓的功能,過去以三民主義為名的研究所,製造公務人員進修的後門,時至今日,三民主義已不合時宜,頂尖大學紛紛改名為國家發展、政治研究所等,即使是名牌大學,依然保有文官晉升的文憑擴張管道。而招生艱困的大學亦可擴大生員,用政治或演藝名人為學校宣傳,提高招生效果。 學位是最容易提升個人社會聲譽的捷徑,名牌大學的文憑,對於缺乏文化資本的政界候選人特別重要,尤其是在各校研究所生員短缺下,交錢入學、花錢找「代書」寫論文已成常態,更是生態。 文憑主義也創造出「文憑產業」,每天打開學校電郵信箱,論文包套專業協助、論文小祕書、中英夾雜論文編修、各領域專業博士操刀、特急件可、版費學生六折等廣告塞滿信箱,代寫論文成為當前流浪博士新興的「文創產業」,不僅幫學生快速取得學位,甚至有助於焦頭爛額的年輕教師應付評鑑、升等要求。 學位授予已成為台灣學術界的黑洞,頂尖大學依然難改服務威權時代文官體制的陋習,經營困難的私校更無法抵抗招生的市場誘因。「學位三倍券」表面上具控管文官品質、提升文官學歷水平、創造過剩高教人才就業的三重好處,只不過學歷通膨的結果,不僅讓文官聘任成本提高,也讓學位喪失個人專業能力評斷的公信力—當掛滿證書卻無足夠專業能力的庸才卡在國家組織的重要位置,阻礙真正有能力者的進入與升遷,才是台灣社會無法進步的根源。 (作者為輔仁大學社會系教授)
戴伯芬 2020-07-27
疫情資訊公開的兩難

疫情資訊公開的兩難

早晨公園,平時運動的多個團體暫停活動,家中長輩說大家議論紛紛,懷疑電視上看到的第N號患者就是在公園運動者。幾天後又說不是,因為樹長得不一樣、欄杆顏色不對。老人家守著電視,像柯南一樣要找出患者背景特性。鑽石公主號確診康復返台「復陽」病例,也讓他擔心病患復原回社區會不會形成感染源?送他去醫院例行檢查時,又開始喃喃自語,醫院同一層病房的病患與家屬需不需要隔離? 隨著全球各地確診與死亡人數快速增加,民眾對於疫情的恐慌也節節高升。WHO將疫情全球風險級別由「高」上調為「非常高」,更增添恐懼。全球口罩缺貨,美國、日本、義大利、德國、韓國、香港都出現物資搶購潮,除了衛生紙之外,還有罐頭食品、麵條、米等食物,加州甚至有人出現搶購有機土壤風潮。 為了降低民眾恐慌,減少外交阻礙與觀光、產業損失,許多國家開始選擇低報確診人數,隱匿個人或組織資訊。澳音樂家下榻酒店、去過的酒吧、熱炒店都成為大眾焦點,衛福部長陳時中坦承面臨資訊公開兩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出公開資訊五大劣處,包含標籤化病患、病患隱匿病情、網路肉搜、公司歇業、醫療院所壓力與拒收病患。 確診個案資訊公開SWOT分析。(指揮中心提供)     公開資訊當然可能標籤化病患或使病患隱匿病情,但也可能透過病患成功復原的經驗分享,畢竟新冠肺炎的致死率不算高(何大一強調患者九十八%可治癒,且八十五%屬無須治療就能康復的輕症),BBC報導新加坡復原患者現身說法,有助於降低民眾恐慌;網路肉搜與資訊公不公開沒有絕對關係,不公開資訊時民眾更加草木皆兵。至於公司或醫院等組織污名也要視個案而定,公司如出現確診個案被迫歇業情非得已,但為了降低企業損失,或許以不公布公司行號為宜。至於醫院,本來就是高風險區,如果出現群聚感染,可能讓醫院從治病機構變成染病溫床,當然有義務向大眾公告詳情,提高大眾風險意識。 在專家與大眾之間的風險評估,不僅是專業者的任務,也是社會大眾的責任,需要透明的資訊才能了解現況。指責或憐憫,污名或加冕,關鍵在於政府如何拿捏資訊公開的內容與原則,打擊漫天飛舞的假新聞,群眾如何即時取得可信、有效的資訊,做為判斷個人趨吉避凶的依據。 (作者為輔仁大學社會系教授)
戴伯芬 2020-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