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資訊公開的兩難

早晨公園,平時運動的多個團體暫停活動,家中長輩說大家議論紛紛,懷疑電視上看到的第N號患者就是在公園運動者。幾天後又說不是,因為樹長得不一樣、欄杆顏色不對。老人家守著電視,像柯南一樣要找出患者背景特性。鑽石公主號確診康復返台「復陽」病例,也讓他擔心病患復原回社區會不會形成感染源?送他去醫院例行檢查時,又開始喃喃自語,醫院同一層病房的病患與家屬需不需要隔離?

隨著全球各地確診與死亡人數快速增加,民眾對於疫情的恐慌也節節高升。WHO將疫情全球風險級別由「高」上調為「非常高」,更增添恐懼。全球口罩缺貨,美國、日本、義大利、德國、韓國、香港都出現物資搶購潮,除了衛生紙之外,還有罐頭食品、麵條、米等食物,加州甚至有人出現搶購有機土壤風潮。

為了降低民眾恐慌,減少外交阻礙與觀光、產業損失,許多國家開始選擇低報確診人數,隱匿個人或組織資訊。澳音樂家下榻酒店、去過的酒吧、熱炒店都成為大眾焦點,衛福部長陳時中坦承面臨資訊公開兩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出公開資訊五大劣處,包含標籤化病患、病患隱匿病情、網路肉搜、公司歇業、醫療院所壓力與拒收病患。

確診個案資訊公開SWOT分析。(指揮中心提供)

確診個案資訊公開SWOT分析。(指揮中心提供)

 

 

公開資訊當然可能標籤化病患或使病患隱匿病情,但也可能透過病患成功復原的經驗分享,畢竟新冠肺炎的致死率不算高(何大一強調患者九十八%可治癒,且八十五%屬無須治療就能康復的輕症),BBC報導新加坡復原患者現身說法,有助於降低民眾恐慌;網路肉搜與資訊公不公開沒有絕對關係,不公開資訊時民眾更加草木皆兵。至於公司或醫院等組織污名也要視個案而定,公司如出現確診個案被迫歇業情非得已,但為了降低企業損失,或許以不公布公司行號為宜。至於醫院,本來就是高風險區,如果出現群聚感染,可能讓醫院從治病機構變成染病溫床,當然有義務向大眾公告詳情,提高大眾風險意識。

在專家與大眾之間的風險評估,不僅是專業者的任務,也是社會大眾的責任,需要透明的資訊才能了解現況。指責或憐憫,污名或加冕,關鍵在於政府如何拿捏資訊公開的內容與原則,打擊漫天飛舞的假新聞,群眾如何即時取得可信、有效的資訊,做為判斷個人趨吉避凶的依據。

(作者為輔仁大學社會系教授)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廣場〉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