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經濟4大崩壞

外資止步 投資台灣一路降

〔記者陳梅英、王孟倫/台北報導〕台灣經濟正陷入出口衰退、外來投資減少、台資大舉西進及投入研發落後等「四大崩壞」困境。學者指出,馬政府執政七年多來,積極發展兩岸經貿,無形中就降低對自己經濟發展的信心,造成外資不願投資台灣,且製造業在投入研發與產業升級上停滯不前,無法提升競爭力,最終經濟發展只能受制於中國。

大舉西進 養大紅色供應鏈

根據投審會統計,馬政府執政以來,核准僑外來台投資金額從扁政府每年上百億美元高峰,一路滑落到僅剩四、五十億美元;但核准赴中國投資金額,卻大幅成長到破百億美元、且創新高。

成功大學法律系教授許忠信指出,馬政府加速推展兩岸經貿,造成台灣業者不願在國內投資研發或推動產業升級,寧可到中國設廠降低成本,間接養大「紅色供應鏈」,反而對我國業者造成更大競爭壓力。

研發占GDP 中國快追上台灣

依經濟部公布的各國研發概況最新統計,二○一三年台灣研發支出年成長率僅五.五%,落後南韓的六.九%及中國的十五%;而研發支出占GDP比重,台灣僅二.九九%,不但落後南韓的四.一五%,且中國一路成長到二.○二%,即將追上台灣。

台大經濟系教授林向愷分析,台灣七○年代發展的「進口替代」策略,就有助於台灣產業發展,主因是推動進口替代就得加強投資與研發;但馬政府只強調出口、不重視自主研發,甚至國發基金只作股權投資,造成台灣產業附加價值越來越低,過去出口還可靠中國,現在中國產業起來了,台灣也就被替代了!

經濟依賴出口 薪資卻凍漲

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邱俊榮也認為,台灣經濟最大的問題在於過度依賴出口、過分強調出口數字,卻不重視出口品質,也就是產品附加價值率。

他批評,為了救出口、保經濟成長率,政府對部分產業採取補貼措施,且放任新台幣貶值,就算短期可提振出口,但長期不利廠商轉型及升級,且人民得付出許多代價,包括忍受薪資凍漲、工業污染等。

國發會今將向行政院提出短期景氣振興方案;邱俊榮直言,救經濟不應該「以短害長」;應該檢視救出口目標是什麼?什麼是好的出口?以台灣缺水、缺電、缺土地環境下,好的出口產品應是量少、質精與多樣化。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