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筱峰:美麗島事件參與者遭當時威權重判

和治警事件輕判相差太多
李書璇/台北報導
 
李筱峰在國際人權日進行專題演講,第二段重點講述美麗島事件對走向台灣自由民主化的重要影響。圖/郭文宏
李筱峰在國際人權日進行專題演講,第二段重點講述美麗島事件對走向台灣自由民主化的重要影響。圖/郭文宏

蔣渭水文化基金會、民報、彭明敏文教基金會選在國際人權日舉行文化講堂,請到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教授李筱峰進行專題演講,主題「從『治警事件』到『美麗島事件』」,講述這兩大影響公民覺醒和民主運動發展的重要事件。其中美麗島事件的發生和後續結果,更可看到日治時代民主運動者雖然後來被起訴,但皆被輕判;但美麗島事件的黨外人士卻紛紛遭到重判入獄,可看出兩大分別在日治時代和威權統治下進行的社會運動,帶來的竟是如此天差地遠的結果。

李筱峰說,治警事件的55年後,發生美麗島事件;1945年號稱光復,台灣人滿懷期待,期待想像中的祖國到來,但沒多久就發現祖國和想像的不同,因此光復後一年4個月就爆發二二八事件,1949國民政府全面撤退進入台灣,1950年起台灣進入威權統治時代,在漫長的這段時期裡,蔣氏父子實施白色恐怖統治,蔣介石說要反共抗俄,宣布台灣戒嚴,同時有所謂的動員戡亂體制的出現,知識分子動輒得咎,一黨專政的體制讓很多知識份子入獄,還得在綠島接受洗腦,連年輕女生也不例外;他說光是國民黨來台前10年,就有2千多人被處決,8千多人被判重刑,但這中間真正和共產黨有關的只有900多人,其他都是冤案錯案的犧牲者。

李筱峰說,1950年起,來了一批很有膽識的外省知識青年,以胡適,雷震,殷海光為首,創辦自由中國刊物,剛開始目的是反共,但進一步他們發現蔣政權違反民主自由,開始往內部檢討,但蔣政權開始無法容忍他們侮辱元首,1960年代中期,地方選舉產生的台灣本土菁英,包括省議員吳三連,郭國基、李萬居、郭雨新、李源棧以及許世賢等人,成為議會五龍一鳳,這些地方本土菁英和雷震等人結合,準備建立新的政黨叫中國民主黨,蔣介石無法忍受本省和外省結合建立新的政黨,因此出手。

李筱峰專題演講美麗島事件,吸引大批民眾前往仔細聆聽事件始末以及對台灣民主的影響。圖/郭文宏

1960年雷震案爆發,李筱峰說,當時警備總部以涉嫌叛亂的罪名,將雷震與劉子英、馬之驌、傅正等人逮捕,在軍事法庭上以「為匪宣傳」、「知匪不報」的罪名判處10年徒刑,傅正及馬之驌處感化3年,而會計劉子英甚至被以「匪諜」被判處12年徒刑;這也讓新的黨胎死腹中。

李筱峰說,雷震案的爆發,讓台灣民主運動跌入谷底,當時還發生很多白色恐怖案件,但都一一被打壓,民主的聲音出不來,像是當時彭明敏教授有感於台灣前途,和兩個學生發出台灣人民自救宣言,喊出立憲制憲,提出「一中一台」主張,結果未及發出,就遭逮捕入獄。

到了1970年代,情況開始改變,李筱峰說,當時黨外運動出來了,他說黨外運動產生的背景是工業化後中產階級的興起,國際貿易興起,認為政治要發展產業才能配合;再來是國際地位動搖,1971年蔣政權被趕出聯合國,外交處境挫敗,且蔣介石年紀大了準備培養接班人,兒子蔣經國準備接棒,形成一個變化的時代,他表示,這時政治變革的力量也開始醞釀,一條是透過選舉崛起的新一代地方自治人物,後來凝結成為黨外運動;另外還有一批知識份子,則透過黨外雜誌發聲。

李筱峰表示,1969年前台灣選舉最高選到省議員,行政首長最高選到縣長,立委監委國大代表都因為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凍結,國會不再改選,當時撤到台灣的老代表一直當下去;蔣經國此時上台,決定開放部分民代改選,第一次先補選了一些缺額,之後開放增額中央民意代表,儘管到1970年,台灣有了中央級的選舉,但對政策改變毫無幫助,但選舉卻也對台灣的民主運動提供了運動場,尤其平常人民沒有集會結社自由,選舉時則提供了可以民主發言的機會,所以當時選舉被黨外人士當成民主的假期,可以暢所欲言,只是有選上還好,落選的可能就會因為當時的發言被抓去關;李筱峰說,因此台灣的民主運動可以說是配合著選舉在進行,國民黨自己的選舉場都沒人,只要號稱黨外的人的選舉場則都是人山人海。

他說,當時出現了兩個重要人物,就是黃信介和康寧祥,都透過選舉崛起,成為重要的本土政治人物,不久後蔣經國組閣,李筱峰說,康黃兩人的崛起和在朝蔣經國的接班,分別為台灣政治埋下兩個伏筆,直到1979年爆發美麗島事件。

李筱峰說,1972年康寧祥也當選立委,此時他和黃信介都是立委,他們和張俊宏等人開始創辦《臺灣政論》雜誌,這次的雜誌除了民主政治的訴求,也開始注意到本土意識和本土文化,五期後雜誌停刊,擔任副總編輯的黃華被以叛亂罪判處有期徒刑10年。但李筱峰說,此時選舉動起來了。

李筱峰演講後和蔣渭水後代蔣理容(右1),蔣朝根(左2)等人以及白色恐怖時期一起創辦[八十年代]雜誌的陳永興醫師一起合照。圖/李書璇

他說,1977年縣市長選舉相當激烈,尤其在桃園和南投的一級戰區,張俊宏跳出來選南投縣,國民黨則提名林洋港反制;桃園則有從國民黨跳出來的許信良;而康寧祥和黃信介兩人在這次選舉跑遍全島,號稱黨外的他們都幫忙助選,所有人對於兩個超級助選員來了都很高興,結果全島串聯,黨外的人慢慢凝結成一個無形的政黨;但在激烈的選戰中,也爆發中壢事件。

李筱峰表示,投票當天晚上開票時,被發現中壢有兩個投開票所明顯舞弊,很多人去警察局檢舉,但警察局拖延不辦,群眾越來越多包圍警察局,有人翻了十幾部警車,警察開槍打死兩名青年,一發不可收拾;蔣經國得知消息後相當緊張,下令全國各投開票所不可作弊秉公處理,結果黨外人士紛紛當選,許信良也高票當選。李筱峰表示,這次選舉也逐漸讓兩大路線成形,分別是認為民心可用的群眾路線,以及也有人認為星火可燎原要小心,因此形成議會路線,康寧祥就是當時議會路線的代表。

隔年1978年又遇到中央級的選舉,號稱黨外的一群人,組成台灣黨外人士助選團;李筱峰說,這正是政黨醞釀的雛型,此時助選團巡迴各地助選,宣揚民主政治的幾項訴求,很多人投入,包括呂秀蓮,姚嘉文,王拓,陳婉真...等人都投入參選中央民意代表,但選舉到一半,美國宣布和中國建交,和國民黨當局斷交,這個宣布震撼台灣,蔣經國宣布停止選舉活動,此時黨外助選團召開黨外人士國是會議,余登發領銜有七十個人連署發表《黨外人士國是聲明》,要求恢復選舉,並主張由台灣人民自己決定自己的前途和命運。

但在1979年1月21日,余登發卻被以叛亂罪遭逮捕,當時任桃園縣長的許信良於是在次日領導20多名黨外人士,集結在余登發的故鄉橋頭,發動要求釋放余登發的橋頭遊行,這是國民黨在台灣執政以來民間所發起的第一次集會遊行事件;他說這次沒有人被抓,但許信良被以不假外出彈劾,遭勒令停職;許信良停職案爆發讓黨外人士更加抗議,不斷的高壓讓氣氛更熱烈,民心更反感,李筱峰說,這一年朝野對立更緊張。

李筱峰說,接著出現了兩本雜誌,一是[八十年代],由現任民報董事長的陳永興醫師和康寧祥醞釀籌辦,李筱峰則擔任執行編輯;另外一本叫[美麗島],社務委員相當多,都是當時檯面上的人物,各地都有分社,主要就是走群眾路線,這兩本雜誌也分別是議會路線和群眾路線的代表。

他說,兩本雜誌的政論內容都差不多,但國民黨很緊張,後來美麗島雜誌高雄分社成立,在1979年12月10日世界人權日,以「人權紀念委員會」名義申請集會,當時被國民黨要求不可以遊行,不可以點火把;結果開始活動時,群眾從美麗島的雜誌社才走到圓環,就被警總指出表示這就是在遊行,後來有人點了象徵人權的火把,馬上被警車憲兵隊鎮暴車包圍現場,一包圍後衝突發生,就打起來;但李筱峰表示,憲兵當時被要求要打不還手,罵不回口,結果隔天果然各媒體都"譴責暴力份子",兩天後警總逮捕美麗島雜誌重要幹部包括張俊宏,姚嘉文,陳菊...等50人通通被送軍事法庭,並查封美麗島雜誌,八十年代雜誌也連帶遭殃被查禁,林濁水和范巽綠等人被捕。

李筱峰說,隔天黃信介也由立院同意後抓走,後來又陸續逮捕十多人,當時施明德跳窗逃跑,輾轉在很多地方由長老教會的人收留他幫他,後來施明德被抓後,這些幫他的人通通被抓,但他們都說不後悔。

到了1980年2月28日,發生林義雄滅門血案,李筱峰說,這樣的政治案件台灣氣氛跌入谷底,也是他人生中很痛苦的時期;他說當時他每天抱著滿月的女兒掉淚,還說台灣如果沒有民主化,那他不要生小孩了,因為連小孩也要受苦難;而他女兒滿月時,正是林義雄的兩個女兒亮均和亭均被殺的時候。

李筱峰說,美麗島事件的爆發,國際上都認為是政治迫害,人權迫害,但蔣經國還是說不是,強調是法律案件;既然是依法審判就不可以秘密審判,因此美麗島案公開審判並開放給媒體,包括美日等國際媒體也都來了,包括各報和電視台都大幅報導美麗島事件,引起社會大眾對於台灣政治問題的思考,更有許多人因為這次事件醒過來。李筱峰也說,美麗島事件也刺激了文化界的反省,包括林雙不,苦苓等作家,都是在此事件後醒過來,寫的東西也不同了。

另外此時受矚目的,還有美麗島辯護律師團,包括陳水扁,尤清,蘇貞昌,張俊雄,謝長廷,江鵬堅,李勝雄....等人;李筱峰說,如果沒有美麗島,他們可能不會走出來;而美麗島事件也讓獨裁統治者知道,政治問題不能用算術來算。

然而,美麗島事件的軍事被告包括施明德遭判無期徒刑,黃信介判14年,林義雄,呂秀蓮,姚嘉文,張俊宏,陳菊,林弘宣等人都遭判12年,李筱峰說,這樣的重判,和以前蔡培火他們在日治時代的治警事件後被輕判,相差非常多;甚至有說本來美麗島事件中有5個人是要被槍斃的,是因為後來國際社會關注發聲而作罷。

美麗島事件後,1980年選舉恢復,李筱峰說,抓走了一個姚嘉文,太太周清玉出來選,抓走張俊宏,太太許榮淑出來選;抓走了黃信介,弟弟黃天福出來選,這些美麗島家屬通通當選,當中周清玉還創下超高票;尤清隔年當選監委。之後一次次選舉都是人山人海,1983年增額立委選舉,林義雄之妻方素敏從美國趕回來參選,在第一選區超高票當選,他表示這都代表人們用選票平反美麗島事件。

1984年黨外民意代表組成黨外公共政策研究會,李筱峰說,這也就是一個內造政黨正在醞釀,當時內政部長吳伯雄還說要依法取締這種組織,包括李鴻禧在內的許多學者都出來勸國民黨不要輕舉妄動;這時一堆雜誌也出來了,其中鄭南榕就是這時候創辦[自由時代]雜誌,李筱峰表示,鄭南榕為了爭取百分百言論自由毫不畏懼的態度影響他很大,他原本寫文章很溫和保守,在鄭南榕自焚後,他的文章風格才變得激烈,就是看到鄭南榕連命都不要了,他深受震撼。

到了1986年起,各種運動奔流而出,抗議示威請願層出不窮,1986年底碰到中央民意代表選舉,該年的9月28日,黨外候選人正式成立新政黨「民主進步黨」;李筱峰說,有人還因為成立民進黨而寫了遺書,因為當時成立政黨或許會被判死刑;後來到了10月5日,蔣經國主持國民黨中常會,會中有人問對民進黨怎麼處理,蔣經國回應:「時代在變、環境在變、潮流也在變,因應這些變遷,執政黨必須以新的觀念、新的作法,在民主憲政的基礎上,推動革新措施。」結果這句話成為隔天新聞頭版頭條,對此黨外人士知道新的時代來臨了,也代表蔣經國不再抓人了。

李筱峰表示,隔年1987年宣布解嚴,全世界的媒體也肯定,蔣經國終於開了窗,但卻在隔年去世,還好找了一個李登輝,繼續把窗子打開,更進一步的民主化;接下來包括1990野百合學運,終止動員戡亂時期,後來刑法一百條也廢除,立委選舉,最後總統也民選,接著政黨輪替;他說,台灣從1990年代開始正式被國際列入自由國家,可以看出美麗島事件是扮演何等重要的角色。

李筱峰說,檢視美麗島事件的訴求,包括解除軍事戒嚴,國會改選,開放報禁,軍隊國家化...等等,這些都只是民主國家的基本條件,但當時卻被罵混淆視聽,動搖國本,甚至是共匪同路人等等,還被當成叛亂;但時至今日,這些訴求已經大都被接受了,美麗島事件的這些人到底是先知先覺還是共匪同路人?大家應該都看得出來。他也說,相較於今天訴求以台灣民意加入聯合國,建立新而獨立的國家等等,這樣的民主潮流卻還是繼續被藍營阻擋,實在沒有道理。

< 資料來源:民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