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承諾 黨產歸還國家人民

 九合一中國國民黨敗選,從台灣頭輸到台灣尾,各方咸認該黨非痛下決心、真誠改革,不足以重拾公眾信任。連日來,國民黨主席、秘書長及內閣閣揆都已辭職,但從民調有過半民眾認為馬英九辭黨主席無助挽回民心,毛治國接任閣揆只獲十幾趴民眾認同,甚至內閣改組也被指「不換湯、也不換藥」,顯見執政黨選前大失民心,選後也尚未能妥為善後。不誠無物,該黨如今只有使出斷然作法,才能重建公信力,捐出黨產是最能表現改革真心誠意的一舉。

黨產不論帳面申報的二百六十多億元,或外界估計的超過一千億元,都使國民黨因此列為全球最有錢的政黨之一。有錢不是壞事,但黨產不論戰後接收日本人財產、「國庫通黨庫」的挪取、特權壟斷經營強取豪奪,都屬不義之財。取之非以正道,用之當然有愧。

錢多一度好辦事,黨產確曾長期有助該黨打贏選戰,鞏固政權,但近年在民主潮流中,不義之財顯已廣受質疑,進而轉變成政治負債。正因如此,連戰在二○○○年競選總統,宣稱要把黨產交付信託;四年後再謀總統之職,又揚言要歸還黨產。馬英九更進一步,九年前首任該黨主席,開出「黨產歸零」支票,且列出時間表,五年前再任黨主席時又掛保證。然而,不論在總統選戰二連敗的連戰,或已辭黨主席的馬英九,這些政治承諾顯然都是欺騙選民的芭樂票。

黨產禁不起民主潮流衝撞,卻曾長年阻礙政黨公平競爭,戕賊民主發展。從平日的基層民眾服務到選舉活動,黨產成為該黨與樁腳、派系、民間團體的黏著劑,選戰期間的文宣鋪天蓋地,巨資製作的大量媒體廣告之外,還有偽裝成新聞的「業配」。可以說,在經濟社會貧富不均惡化讓人民憤怒之前,國民黨一黨獨富、他黨苦哈哈的政黨貧富懸殊,以及連帶的政治極度不公平競爭,「黨產是台灣民主之癌」,早已為害多年。

九合一選戰為台灣民主開創嶄新的氣象與局面,特別是黨產吃癟,最值得大書特書。創造「二○一四台北政治奇蹟」,在「錢夠用」之後關閉捐款帳戶,矢言要讓「國民黨花兩百億元落選」的柯文哲,以「魔戒」形容競選經費,打了一場不一樣的選戰,證明了金錢在選戰並非萬能,打動人心才是勝選關鍵。他的競選過程,義工自動蜂擁而至;所辦有些活動,參與者不但沒有「走路工」可拿、免費餐飲可用,報名還要繳費。

選後,包括國民黨內有識之士,社會各方要求處理黨產的呼聲四起。然而,馬英九於選後所作所為,顯以自保為能事,寧與民意站在對立面,即使在他罄竹難書的政治跳票紀錄上,再增添「黨產歸零」一項,也在所不惜。

積極謀求國民黨再起的有識之士,不能坐視該黨慘遭拖垮。誠然,黨產已如「政治嗎啡」,牽扯極大既得利益,「沒黨產就不會選舉」的慣性也短期難改,但有如柯文哲所言,「錢不一定買到快樂,卻肯定帶來煩惱」。九合一已然證明,樁腳、鐵票、派系都已腐化生鏽,花大錢的權貴與政黨終以敗選收場;黨產在覺醒的廣大民意中,特別是年輕族群,反成爭取認同的沉重包袱。諷刺的是,馬英九所曾宣告的「選舉不靠黨產」,九合一竟靠廣大選民、柯文哲與在野黨,齊力幫他實現。

如今,國民黨面對全面潰敗危機,對於黨產也面臨嚴肅抉擇:繼續坐擁龐大的黨產,下次選舉引來更多撻伐,未來招致更大敗績,甚至最終遭到清算;還是此時斷然處理黨產,歸還國家與人民,也讓台灣民主逐步走向公平競爭的大路,如此一新黨的形象,或尚可挽回所剩無多的公眾信任。

權與錢都要能捨才能得,馬英九既已無如此智慧與胸襟,國民黨人要跟著一起沉淪嗎?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