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穹頂之下》在什麼穹頂之下

柴靜為中國霾害拍《穹頂之下》,引熱議。翻攝網路

《穹頂之下》非常傑出,但遠不完美。但比起敘事手法和動機揣測,真正值得拿出來討論批判的,是這部片子提出的解決方案:一是以資訊公開為基礎的「隨手檢舉做環保」;二是以嚴格執法、市場競爭為基礎的「邁向油氣時代」。這兩者當中,前者雖然很有點小確幸的味道,但另一頭已有「邁向油氣時代的」政策綱領壓陣,並且搭配了資訊公開和公民數位行動主義,已經是相當激進的行動方案。為民眾心中「我可以做什麼」的大問號,給出了明確而可行的方案。

反而是「邁向油氣時代」這個政策綱領,我認為大有問題。影片當中一再重申,中國的霾害污染是在走英國的老路,所以現在也要循英國棄煤就油、開採天然氣的解決方案。但如今歐美國家又已經看到過度倚賴古代生質能,必定會撞上短期間衝突頻仍、長期間能源短缺的問題,所以想辦法用永續能源另謀出路,為什麼中國還要繞這個冤枉路呢?

為保利益債留子孫

其實答案非常明顯,就如同柴靜所言,針對1952年倫敦大霾害的許多報告,最完整、最深入的版本出自天然氣公司。在某個意義下,《穹頂之下》正是中南海與油氣業者裡應外合的成果。消滅最惡質的高污染生質能產業是很好,但這部片與其說是在反省人類能源供應的未來,不如說是在替油氣產業的發展和利益鋪路。證據就是,這部片只談稽查執法、只談轉煤入油,卻絕口不提更優秀、更永續的能源解決方案。

為什麼不把資源用在這些永續能源開採裝置的研發和建設呢?主要的原因有三個:錢,錢,錢。人們為了保住自己眼前的生計和利益,就算要把環境成本、社會成本轉嫁到其他人身上,或甚至債留子孫,都不會手軟。這就帶領我們走到穹頂之下,「我們試圖在什麼樣的框架底下提出解決方案?」,也就是「《穹頂之下》在什麼樣的穹頂之下?」。

為了確保人們對這個「邁向油氣時代」的解決方案抱持信心,影片中反覆強調「油氣、檢驗產業,將會取代原本煤炭、鋼鐵產業的產值和就業」。但我們面對現實吧,這些就業機會不論在技術需求、地點區段、整體數量而言,都不會與過去一樣。自動化程度勢必更高的新興產業,肯定會帶來新一波的結構性失業。新舊產業之間在就業提供上的完美替換,只是人們用來自欺欺人的夢想而已。目前居高不下的失業率,以及更多掩藏在就業率底下的非典型就業,就是明證

而在另外一頭,我們的生產技術早已足夠供給人類的基本生活所需,卻因為大量的奢侈和虛耗,造成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鬧劇。明明有大量的能源和資源被消耗在完全沒有意義的地方(Google「賣不掉的車子就在這裡」),人們卻得要用工作來證明自己有資格活著。相對地,為了要確保自己的工作不會消失,而致力於彼此欺騙甚至傷害。《穹頂之下》揭露的許多惡行惡狀,說穿了都是被這種荒謬的體制給逼出來的,而這叫做結構性地殺人,甚至是結構性地教唆殺人。

讓我們想像另一個世界,人們的基本生活所需都靠著先進的生產技術、以真實需求為前提的分配,獲得充分滿足。沒有人為了生計而工作,人們為了自我實現、服務人群而工作。在那樣的世界裡,沒有人會為了捍衛自己的生計而欺騙或傷害彼此,什麼樣的解決方案對人類有幫助,就快速地轉移到新的解決方案。而對這個穹頂上的穹頂缺乏認知,並且對替代方案的想像完全匱乏,不只是《穹頂之下》面臨的困境,更是人類文明面臨的終極難題。

時代精神運動參與者

< 資料來源:《蘋果日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