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國慶 不同國旗

 

王金平作球,邀蔡英文出席「國慶」大典,國民黨法統藍可能暗喜,藉此可以將小英一軍,沒料到「時代在變」,小英欣然接受,反而暴露那一幫鷹派的虛偽。

中國辛亥革命「武昌起義」時,台灣既不屬清國,也不屬繼承大清的「中華民國」,「雙十國慶」和「國旗」是戰後國民黨移植來台,用教科書與宣傳強要台灣人民接受,與人民並沒有真實與熱情的聯結。

但時移世易,靠過時定義之「國慶」與「國旗」混飯吃的人已凋零,「反攻大陸」與「法統」早成笑柄。一九七一年,「蔣介石集團代表」被逐出聯合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奠定中國「正統」地位。

只是不知死活的國民黨殘餘,還困在國、共內戰思維,死抱「一個中國」,自稱「正統」,但年輕世代走向世界,面對中國的打壓,認清台灣與中國並「不同國」,對「國慶」與「國旗」已經有務實的不同定義:它只代表台灣這個國家。

年輕世代需要一個國家的象徵,在國際間表現他們的歸屬與榮耀感;老一輩的人台灣意識強烈,對外來的「國慶」與「國旗」並沒有好感,但在現實新定義下,它卻有凸出台灣與中國的「國慶」及「國旗」不同的妙用。

「兩岸」有兩個不同的「國慶」,兩面不同的「國旗」,不同的土地、不同的人民、不同的憲法、不同的政府,不同的護照。這不叫兩國,什麼叫兩國?

在台灣最需要亮出這一面國旗,歡迎中國官員來訪時,國民黨卻強制沒收國旗;在陳水扁執政時,他們拒絕參加與北京不同的「國慶」、或只去鬧場,這種人沒料到球被小英殺回來,驚慌獻醜,王金平恐怕又難逃串通作球之罪!

(作者王景弘,資深新聞工作者)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鏗鏘集〉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作者 王景弘

王景弘
王景弘曾任《聯合報》記者、選述委員、駐美特約撰述、紐約《世界日報》編譯、《經濟日報》駐美特派員、《聯合報》駐華府特派員,以及《台灣日報》主筆。著作有《採訪歷史:從華府檔案看台灣》、《杜勒斯與台灣命運》……。目前每週在《自由時報》撰寫〈鏗鏘集〉專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