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多數黨組閣是來亂的

新總統與新國會上任日期差3個半月,當大選結果出爐後,馬英九該否交由下月1日即上任國會的多數黨(或聯盟)組閣?這問題很簡單,問問所謂多數聯盟新閣揆未來要聽誰的?是聽總統還是聽國會的?還是一部分(外交國防兩岸)聽馬英九,一部分(非外交國防兩岸)聽多數黨黨魁?而這「一部分」起衝突時,誰說了算?若無法釐清上述問題,政局一定大亂。

《憲法》固然有「行政院對立法院負責」規定,但此規定在總統直接民選,以及取消閣揆副署權與立院閣揆同意權後,完全向總統制偏移。有稱舊總統任命新國會多數聯盟組閣是要建立「左右共治」憲政慣例云云;若真如此,國民黨先前黨版修憲案幹麼急著重新將國會閣揆同意權入憲?「憲政慣例」能大到讓被廢除的同意權復活?「憲政慣例」能侵犯將上任的新總統閣揆任命權嗎?

憲政權責失衡

退一萬步言,蔡英文迄今未回答選後是否續任民進黨主席(很奇怪,兩次辯論會居然沒人問這題)。若小英已是準總統兼國會席次過半的民進黨主席,為何要與將卸任的馬英九分享閣揆任命權?若小英想讓總統職位超然於政黨外,當選總統後宣布辭民進黨主席,那馬英九要找誰協商組閣?不正是剝奪小英閣揆任命權? 

一般而言,若是總統制,應搭配柔性政黨(無堅實黨紀),讓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制衡;內閣制則搭配剛性政黨(黨紀分明),讓行政與立法兩權合一、權責分明。台灣現今憲政問題非要不要尊重國會多數或左右共治,而在於它有總統制的腦卻是內閣制軀殼,導致權責失衡。 

當台灣總統透過民選與閣揆任命權,成國家最高行政首長之際,我們理應讓國會脫離總統控制,有完整職權制衡總統。但「多數黨組閣」概念,形同鼓勵總統透過黨機器掌握立院;當這超級大總統同時掌握行政、立法權,誰來節制他?馬英九敢發動「九月政爭」,以總統身分鬥爭國會議長,不就是黨主席權力讓他得意忘形所致? 

操作選舉議題

國民黨擺明把多數黨組閣當選舉議題操作,但馬英九仍保持緘默,顯示「多數黨組閣」與「左右共治」的憲政複雜性恐非三言兩語能道盡。其實,3個半月倏忽即過,該好好看守的,請敬謹受命,別再妄言亂行。 

< 資料來源:《蘋果日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