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南島民族意識」釋義

 

上週(7/31)我在本專欄發表〈原民血淚史豈是「道歉」了得?〉,引來前原民會副主委陳張培倫先生在臉書挖苦我說,「閩南沙文主義」正悄悄變身為「泛南島沙文主義」。我在拙文中是這樣說:「讓八十%以上混有南島民族血統的台灣人民拋開漢族優越感,普遍培養起『泛南島民族意識』」。我還來不及解釋『泛南島民族意識』,就被扣上「泛南島沙文主義」帽子,真是啼笑皆非。因此我有必要對『泛南島民族意識』加以解釋。

早先世居台灣數千年的原住民族屬「南島民族」(Austronesian)(或「南島語族」),被後來移入者以地緣區分為「高山」(高砂)與「平埔」族。平埔族因與外來者先接觸,開始產生混血與文化社會解組,其變化在清領時期為最。

打開十八世紀初的「康熙台灣輿圖」,台灣西部從北到南遍佈平埔族聚落,計有一百二十社,而漢語族聚落僅六十五個。可見此時西部居民仍以南島民族為主,遑論未被繪進地圖的花東地區。直到今天台灣各鄉鎮地名約有三分之二與南島民族有關。地名尚在,平埔族去哪了?

滿清不鼓勵其人民移民台灣,海禁時間長達百年(一八七五年才完全開放移民),因此移入者多單身漢,例如一七二一年今嘉義大埔的二五七名漢移民當中,只有一名女性。「陰衰陽盛」的移民勢必以平埔女子為擇偶對象,因此有俗語「有唐山公,無唐山嬤」、「台灣住久番仔款,娶某生仔一半番」。這樣的歷史背景,對照林媽利教授在分子遺傳實驗室從事台灣血緣分析的結論——「八十五%的台灣人都帶有台灣原住民(或東南亞族群)的基因」,正可相互參照。

清政府除了設「社學」,一七五八年下令平埔族「薙髮留辮」換服裝。同年又賜平埔族漢姓,一七八三年賜漢姓人數已達九十一萬人。一八六○年代英國海關員W.A.Pickering已發現台灣多數平埔族已剃髮穿漢服,並講漢語;一八七一年《淡水廳志》指出,從大甲至雞籠諸「番」,會講「番」語的,十人不到二、三人。一八八一年,通令台灣各府州縣於普通轄區內正式劃平埔族入漢籍,徹底漢化。

所以台灣人有著相當程度的南島民族成分。即使像我這樣不被歸屬「原住民族」的人,我仍意識到我與南島民族有著密切關係,我的祖先中有很多西拉雅族,有此意識才不至於數典忘祖。至於雙親都來自中國的人,也可想見他的子孫以後必會混到南島血緣,除非離開台灣。

有了這樣的意識,所有台灣人都不該視原住民為「他」者,而應是「我」們的一部分,大家都是南島鄉親。進一步讓南島文化與華人文化共存共榮,相得益彰,成為台灣多元文化的一大特色!我可以吟唱李白的清平調,也可以陶醉在布農族的八部合音,沒什麼沙文不沙文!

(作者為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文化研究所教授)

< 資料來源:《自由廣場》〈李筱峰專欄〉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作者 李筱峰

李筱峰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名譽教授、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董事。曾任《八十年代》雜誌執行主編,報社記者、編輯、主筆;世新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專任教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