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兒情結,主體意識

 

吳濁流(一九○○─一九七六)的小說《亞細亞的孤兒》可以說是對二戰後懷有祖國情懷的台灣人際遇的經典比喻,一直到二十一世紀進入第十六年的現在,仍然喻示台灣的情境。

經歷日本殖民,被所謂的祖國殖民─而這個祖國在國民黨中國和共產黨中國的傾軋中,夾殺著台灣的命運─台灣在民主化中出現國家重建、社會改造的契機,但也籠罩著未結算歷史的烏雲。

「亞細亞的孤兒」這樣的歷史際遇與情境是否在台灣國民養成歷史的教育、進入這個島嶼國家人們的心靈?讓人反思。或台灣人仍然惑於「中國人不打中國人」的意底牢結?或中國的工場、市場迷思?

中華人民共和國明明是無所不用其極打壓台灣的惡鄰,為何逐漸在自由、民主、人權享有比中國進步的台灣,仍然有人處處把矛頭指向自己?要自己乞饒?從前,人們為公義上街頭;現在,有人只為私利嗆聲!

仍然走不出「中國」迷障的一些台灣人,走不出亞細亞的孤兒的魔咒和困境。就如同二戰後,一些以中國為祖國,屈辱地冤死在中國的迷惘命運。

九月十七日,即將在台中演出的江文也(一九一○─一九八三)之夜,紀念八十年前(一九三六)第十一屈奧林匹克國際藝術競賽,代表日本脫穎而出的《台灣舞曲》榮光。在日本殖民時期,從日本去了中國,在大學任教。一九四五年終戰後,江文也被指控為漢奸(台灣人的原罪),文革期間也因被認為是台灣人而遭迫害(原罪)。如果江文也活在當下的現實,他還會迷惘在中國的迷障嗎?

因嚮往古典中國,音樂家也是詩人的江文也,除了音樂作品,更留下詩集《北京銘》。他的藝術成就對照著政治苦難,呈顯近現代歷史糾葛於台灣的牢結,一種出頭天的夢與憧憬面對的災難。

去聽聽指揮家簡文彬VS.江文彬(江文也本名),流露水牛、白鷺、竹林意象的《台灣舞曲》。既彰顯台灣音樂藝術的高度,也凝鑄了台灣歷史際遇與文化情境。出生於台北大稻埕,在謝里法筆下紫色大稻埕的江文也,見證了吳濁流的《亞細亞的孤兒》,但「我們不是孤兒/我們走著美麗之島的婀娜步履/輕搖舟子的歌/想著海洋我們的故鄉」。︿李敏勇詩:我們的島﹀

(作者李敏勇,詩人)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鏗鏘集》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