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什麼新模式

記者鄒景雯/特稿

從去年五二○以來,甚至應該說更早,中國當局就與蔡英文團隊持續在進行各種不同層次的對話,為的是什麼?掌握兩岸關係發展的主導權。馬英九主政階段,其所採取的扈從政策,讓胡錦濤與習近平先後足足打了八年的順手牌,但台灣變天了,北京總不能與國民黨一同陪葬,在兩岸發展的歷程中因此被打入敗部。

  • 國慶典禮昨於總統府前廣場舉行,總統蔡英文發表國慶演說。(記者羅沛德攝)

    國慶典禮昨於總統府前廣場舉行,總統蔡英文發表國慶演說。(記者羅沛德攝)

事實上,兩岸這樣的「波折」,佔據著歷史絕大部分時期,才是常態,馬英九提供給北京在對台工作上的方便,則是變態;也因為如此,台灣選民在經過嘗試與體驗之後,二○一六年以選票決定讓雙方不妨都冷靜一下,思索下一步還要不要、或是如何走下去。從這個角度看,該急的,不應該是民選的蔡英文政府。

也因此,自去年政黨輪替以來,為了「九二共識」(一個中國)的救亡圖存,北京頻頻出招,對蔡總統的五二○講話,先說過關,後來又不滿意;而後,持續至今,一路施壓每個有關的節慶日,追著要蔡英文「給個說法」。近的來說,針對十月十八日中共十九大的召開,至少就有十月十日以及十月十四日(三十年前這天,蔣經國在國民黨中常會上,宣布開放台灣民眾可以赴大陸探親)兩個時間點,對岸希望蔡英文藉機開腔,釋出善意。蔡總統如何回應?事前,不只中國涉台系統關心,甚至,美日主要國家也都在打探。

昨日,第一個答案面世。預料第二個答案,也不會差太遠。蔡總統在雙十講話中,以四九九字,表述了她的立場與態度。事後,國內有人說「老調」,沒有「新意」,此種評斷太失公允,中國建政以來,「一個中國」有換過調嗎?還是要像台灣前總統,一覺醒來,有的暴退、有的暴進般不可捉摸?兩岸關係,說白了就是一個各方利益達致平衡的穩定關係,當然要有可預測性,以建立互信,怎可隨便有「意外」。

即使如此,這四九九字中,蔡總統還是訴諸了一個「軟調」,那就是藉由「今年是台灣開放大陸探親三十週年」,表述了「那些『親人』見面的畫面,即使到今天,一起回想起來,依然深受感動」的話語。相對於柯文哲市長的「兩岸一家親」,縱使有主體客體之別,總是都有個「親」字,可見其已百般努力,泱泱大國如果還要繼續計較,那實在就太小器了。

習近平總書記應該重視蔡總統「兩岸領導人應該共同尋求兩岸互動新模式」的呼籲。這不是蔡總統第一次提議,今年五二○就說過了。北京與台灣歷任總統打交道,在原則不變的前提下,不都不斷有新的模式在創造。至於習近平時代與蔡英文時代應該要以什麼樣足以代表這個時代的模式開展兩岸關係,維護區域和平?做為大國,又是「強國」,理當有更積極的創意與彈性,不該是一味的懲罰與修理,所顯露的極度缺乏自信。

其實,就台灣主體論者來說,不想說破的是:只顧著打直球的中國,對台灣的今後歷史演進,不見得一定是壞事。既然是這樣,台灣不小的民意認為,不妨就隨他去,根本不在意到底有沒有什麼新模式。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