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 蔡總統的民調

 

民進黨執政,外交成果豐碩,特別是與美、日兩國外交關係,受到肯定、堅定支持;內政成績也很優秀,可是為什麼——「人民無感、小英總統民調直直落」呢?圖/資料照,張家銘攝

民進黨執政,外交成果豐碩,特別是與美、日兩國外交關係,受到肯定、堅定支持;內政成績也很優秀,可是為什麼——「人民無感、小英總統民調直直落」呢?圖/資料照,張家銘攝

蔡總統從2016勝選的超高民調支持率,到今日民進黨民調【不滿意度46.9、滿意度43.4】(8/23);台灣民意基金會民調【不滿意度49.9、滿意度33.3】(8/20);蔡總統說:「我不是為民調做事,我是為台灣做事」(2017.5.20.)、「我對很多事情看法有定見的,我對很多台灣所面臨的問題是有想法的。」(2008.8.5.台東)。

我相信、肯定、支持蔡總統的話;但,當民調顯示或有可能危急「本土政權」良善、愛生性政權永續發展時,這會是「國運關鍵、國安危機」,執政者、全民都要嚴肅看待。

蔡總統就職演說聲言:「維持現狀」。

兩年多來,她理性、信心、穩健、而隱忍地面對國內外情勢、沉著地領導「台灣」(中華民國),讓企圖製造麻煩、進逼台灣的國際反動勢力,及「情緒衝動」的部份反對黨人,無能、也無法阻礙民主改革、經濟發展,讓台灣股票持續上漲進佔上萬點的成果。

蔡英文總統「維持現狀」政策成果,已贏得美國、日本、歐洲、澳洲等國際信任、尊重、和讚揚:「台灣是民主成功的故事,也是世界上一股善良的力量。」(美國國務院發言人2018.8.23.)。

民進黨執政,外交成果豐碩,特別是與美、日兩國外交關係,受到肯定、堅定支持;內政成績也很優秀,可是為什麼——「人民無感、小英總統民調直直落」呢?筆者曾走訪城、鄉探聽,今簡述淺見:

一、轉型正義部分舉例:「司法改革」被嚴重質疑跳票;原《鳥籠公投法》只是「換湯不換藥的」由小的改變成較大型的「鳥籠」而已,人民普遍無感!(此部分,先擱下不談)。

二、執政者受制於「理性」教條、執著,「無法充分理解台灣人民的心裏感受」。這種文化層次的隔閡,造成:小英總統「做到流汗,被嫌到流涎」(台灣諺語);以理性數據,小英總統民主革新、進步、成績斐然;然,政府正向的作為,卻無法與人心共鳴 / 不是政府做不對,是策略、方法所產生的脈動,無法撼動人民的心、與民心契合。

舉例:宣佈與蕯爾瓦多斷交,外交部長第一時間在記者會上把整個事件來龍去脈、包括可公開的細節都講清楚、說明白後,人民心中立即自有想法、可以思考;假若政府也是「老套」的發表談話,儘管說正話,人民也瞭解是怎麼一回事;但,人民感受只是聽了一則新聞而已,民心無感,反而是挫折感的、怒氣難消的……,這政府當然有責任。

再舉例,說更通俗一點:兩個乘客同樣等候公車,A君有手機app知道公車再十分鐘會到,他會有想法、和因應的預期心理準備;B君不知道訊息,只能痴痴的等,這當中的心情變化,從理性的乖乖等待~到非理性的、或其他想法都有可能,或許焦躁不安……。所以政府與人民充分互動、溝通非常重要。

三、因此,同一件事、相同的本質、政府一樣都做對的、正向的事;只因為做的人心思、態度、方法的不同,和人民清楚報告,人民的感覺就不一樣!執政者的改革、作為人民無感,根本的問題在於兩者「文化層次隔閡的問題」,政府溝通不足,責任在執政者;所以,政務官要親近人民,勇於溝通論述。

四、台灣因為百多年來「受困」歷史的宿命,社會「一般性的生活型態」是「次理性的社會生活型態」——不是理性、不是非理性、也不是反理性的「次理性」(接近理性)的思考模式 / 即在求生存、安全護生的基點出發,「務實現實、懷抱理想、面向偉大」。從求生、護生,到再生(再生如:支持黨外、支持民進黨、宗教信仰、藝術創新……)。

結論:敬請執政團隊,調整心智模式,回到人民「次理性的思考模式」,同理心、積極的論述溝通、勇敢的面對問題,像外交部長吳釗燮處理宣佈與蕯爾瓦多斷交一樣,勇於任事——做就對了! 

< 資料來源:《民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