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當台灣人決定一起承擔,建國工作重量就會減輕,獨立新國家,既是所有台灣人的志業,台灣人也只有這條路可走,否則台灣最終就是被大中國主義淹沒,連「母親台灣」的名字也將失去。圖/民報資料照

當台灣人決定一起承擔,建國工作重量就會減輕,獨立新國家,既是所有台灣人的志業,台灣人也只有這條路可走,否則台灣最終就是被大中國主義淹沒,連「母親台灣」的名字也將失去。圖/民報資料照

 

這篇文章的標題,我想了很久,後來決定用米蘭昆德拉的作品為名,當然,除了這本書以外,我更喜歡他寫的《笑忘書》。

這本書有一個書外故事,1968年,蘇聯坦克開進布拉格,當時的詩人作家哈維爾在電台發起抗爭,這是所謂「布拉格之春」的開端,史稱「天鵝絨革命」,為了抵抗共產蘇聯的侵略,哈維爾起草77憲章,希望所有異議作家,可以一起聯署,但是,當時最有名氣的作家昆德拉拒絕連署,他說,「我的簽名輕如鵝毛,無法改變這個世界」,可以想見的是,所有聯署的作家,異議份子相繼被捕下獄,沒有聯署的昆德拉在1975年,為了逃避迫害,流亡法國,1993年,捷克人民回報哈維爾的承擔,送給他總統大位,沒有承擔的昆德拉,卻在文學上獲得成就,上帝沒有虧待任何人,這段故事其實只是引子。

3月16日立委補選,民進黨獲得兩席,但是,從選票來看,民進黨和台派都沒有高興的理由,基層選民在老共欺騙,洗腦下,對台灣應該脫離中國統治的抱負,已經嚴重鬆動,這是長期「不對等交流」的後果,簡單說,「不把共產黨視為敵人,或者接受老共統治也可以」,這樣心態的人民正在增加。

這幾天,陸續和幾位台派作家聚會,年輕時大家意氣風發,如今垂垂老矣,反而怨嘆更多,尤其對民進黨的抱怨,總是離不開民進黨背棄獨派團體,今天才會出現如此困頓下場,後來自己也反省一下,這句話只說對一半,民進黨執政後,對國家正常化,不進反退,選票上已經被教訓了,網路上只要談到國民黨最擅長欺騙,後面就跟著網民的話,「民進黨的台獨建國騙更大」,我雖然不是黨員,也自知無力辯駁,無可諱言,民進黨30年成長,就是在台獨招牌下庇蔭,很多支持者認為既然全面執政,應該會更大進步,沒想到事與願違,這樣的失望,換算成民進黨失去的百萬選票,也很相當,政黨承諾和商業投資報酬有點類似,當政黨不守信用,投報率「選票」自然就會降低,而且,一個政黨失去信用,想要重新被接受,也就更困難了,但是,話又說回來,即便民進黨把台灣獨立列入黨綱,但是,民進黨有能力背負一個國家獨立建國的大任嗎?我們的期待是否太超過?而在獨立路上,我們自己又做了多少努力呢?

民進黨不守信用 「投報率」降低

我嘗試為這樣的疑問,自我尋找答案,也為台獨運動受挫,尋找答案。

前幾天,看了奧斯卡電影《幸福綠皮書》,這一部電影是發生在1962年,黑白種族激烈衝突的年代,訴說一位牙買加鋼琴天才,唐納謝爾利的真實故事,謝爾利很小就展現鋼琴天分,於是被送到蘇聯學習古典鋼琴,尤其擅長貝多芬和蕭邦作品,長大後,謝爾利回美國發展,卻發現在黑白隔離時代,黑人鋼琴家不可以彈奏白人音樂家作品,為了生活,謝爾利只好組成一個三人室內重奏,以黑人靈魂樂為主,很快在美國走紅,白人上流社會爭相邀請,有一天,謝爾利突然決定到「仇黑」最嚴重的南方巡演,為了安全,經紀人為謝爾利找到一位白人司機兼保鑣,故事從旅途開始,圍繞在鋼琴家和司機之間的互動展開,司機一直有一個疑問,「鋼琴家很輕鬆,就可以在比較溫暖的北方賺大錢,何苦跑到南方受罪」,最後才知道,謝爾利為了打破黑白隔離,用行動做了示範,所以說,「行動的勇氣,比才華更重要」。

黑人在美國四百年受到壓迫,不停抗爭,爭取人權,就好像台灣人四百年來,追求一個正常的國家屢遭挫折一樣,但是,在一個黑人被汙名化的歷史中,依靠法律的保護,還不夠,比法律更重要的是文化上的說服,今天,讓白人逐漸放下「仇黑」心理,不是法律規定,而是文化上的感動,黑人以及同情黑人的白人,在這個領域上,做了很多努力,我們看過的電影,薛尼包迪主演的《惡夜追緝令》,《誰來晚餐》等等,感動很多美國影迷,在眼淚中改變心態,基本上,人們不容易被死硬的法律感動,卻可以被電影感動,才放下對黑人的敵意,作為台灣建國運動者,我們有想過這個問題嗎?同樣被汙名化的「台灣獨立」,長期被惡意冠上「台毒」的醜陋稱呼,這種惡意來自台灣,也有來自中國大中國意識的打壓,台獨就和黑人走過的歷史一樣,威權時代,台獨被視為國家的三合一敵人,現在則是老共的大敵,我們應該如何扭轉台灣人對獨立的懼怕和反感呢?如果這個問題無法解決,就等於台獨尚未準備好,解嚴後,民進黨可以用政治口號,呼喚短暫的激情,但是,真正感動人心,還是故事,而這些正是我們台派所缺乏的,也是必須背負的課業。

台獨運動需要新的創意

2016年,哥倫比亞總統桑托斯,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因為他任內結束了長達52年的內戰,桑托斯的榮耀來自幸運,因為哥倫比亞政府用盡各種方法,希望隱身在森林裡的叛軍投降,最後,這個工作卻是一部影片完成了,哥倫比亞廣告公司的總監賈西亞,製造了系列短片,名為《光之河,聖誕樹系列》,賈西亞的構思很簡單,利用聖誕節想家的心情,他把圓形塑膠盒子,放入聖誕節訊息,這個塑膠盒子在夜晚會發光,然後放進河中,漂流到森林裡面,接著是在森林林製造大型聖誕樹,發光的聖誕樹和河面發光的圓形物品,拍成浪漫溫馨的短片,放到網路上,很多游擊隊革命軍看到影片,也收到邀請回家的信,有1萬7千人決定離開森林向政府投降,於是,不需開一槍,就結束內戰了,這是影片感動力量的偉大,這個故事是否給台獨運動者,更多思考呢?這個世界需要創意,就算是台獨運動,也需要新的創意。

2017年,有一部黑人拍的紀錄片獲得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名字是,《我不是你的黑鬼》,這部紀錄片導演是海地人哈巫佩克,創意來自黑人作家詹姆斯包德溫的遺作《謹記此屋》,以此為藍本而拍攝,包德溫紀錄了1960年代,他的黑人好友埃佛斯、麥爾坎、馬丁路德金恩,在為黑人人權奔走的道路上,發生的點點滴滴,以及三人陸續被刺殺死亡的傷痛,紀錄片的片尾,用黑人靈歌唱出「我到伯明罕去示威,母親不必擔心,我有很多同伴,我們要求只是自由」,每次聽這首歌曲,每次令我動容,包德溫紀錄那個時代的黑人人權運動,他說,「黑人自救,並非哪一個政黨專屬,每一個黑人都有使命」,而台灣呢?我們多數只是坐在屋子,每天一樣工作,等待台灣獨立突然降臨,我們真的為這塊土地的自由,民主付出了嗎?

包德溫紀錄片中,有一段和司法部長羅伯甘迺迪的對話,甘迺迪說,「黑人持續努力,40年後,或許可以當上總統」,甘迺迪的話,終於被歐巴馬實現了,但是,走過辛酸的400年,好幾個世代黑人用血淚,用唱歌,用拍電影,寫作,運動,展示在文化上,運動上,音樂上的才華,感動更多白人,才有今天,台獨運動者呢?我們準備好了嗎?我們有甚麼可以感動一部分已經被洗成中國腦的人民覺醒呢?

年輕時代,我總是夢想有一天賺到錢,可以拍「簡吉的故事」,日治時代,簡吉帶領台灣農民運動,不斷抗爭,夜裡拉著小提琴,我總是幻想如此悲天憫人,浪漫的英雄畫面,能夠被台灣人知道,該有多好?還有林獻堂,陳智雄,謝雪紅,許多為台灣獨立奉獻生命的人,這些有血有肉的故事,才是台獨運動的養分,才能感動台灣人心,改造台灣人的中國腦。

去年,華府智庫的彼得來台,我們談了很多,我和彼得在莫斯科結識,當時他還是中情局亞洲地區資料分析員,晚年回到華府私人智庫,我問他台獨問題,他說,「美國希望朝鮮統一,台灣獨立,亞洲才能安定,這是構想,但是還要看造化」,我談到公投運動,彼得說,諮詢性公投不需政府來辦,民間就可以自己做,好像民調一般,但是,就算政府修改目前公投法,並且獨立公投也通過,也不表示台灣可以獨立,歷史上,不依靠任何公投,就獨立的國家也很多,因為台灣很特殊,一個國家的公投,如果關係鄰近國家利益,通常很難被支持,2019年,希臘公投政府樽節開支案,舉辦之前,被德國,法國阻止,就是一例,加泰隆尼亞公投通過,也無法獨立,也是例子,彼得說,「台灣獨立,絕對是在國際大國之間折衝下完成,不會是靠台灣人民公投」,彼得認為,台獨運動團體,應該暫停政治口號運動,從文化上作出更多,可以感動世界,以及引導台灣人認同台獨的故事,過去的口號動員,激情短暫,今天,在面對中國大規模文化侵略下,一下子就消失了,民進黨的失落正是如此,這個黨執政後,無法在文化上持續給予台獨養分,台獨失溫後,政黨就失去選票,正好是因果循環。

黑人奮鬥了400年,感人的故事充滿美國社會,使這個族群解放了自己,但是台灣獨立卻因為失去文化底蘊,走向失落,這不是一個政黨的事情,些是每一個台灣人的課題,除非你已經接受自己是中國人了。

哈維爾勇於承擔政治,拯救捷克,昆德拉逃避承擔,享譽文壇,這是個人生命選擇,但是,如他所寫的書,生命中有輕重之分,當台灣人決定一起承擔,建國工作重量就會減輕,獨立新國家,既是所有台灣人的志業,台灣人也只有這條路可走,否則台灣最終就是被大中國主義淹沒,連「母親台灣」的名字也將失去。

< 資料來源:《民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作者 洪博學

洪博學
曾任報社總編輯、國際公關公司主管,著作有「蔣介石支持台獨」、「籠蛇爭霸中國」等書,現為自由作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