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骸中,彷彿若有光--思索《殘骸書》與歷史記憶

陳列著作《殘骸書》(作者提供)

 

王美琇/自由作家

所有的事物都有生命,問題是如何喚起它的靈性。——馬奎斯《百年孤寂》

大選席捲全台,一切終於塵埃落定。有些長期被視而不見,卻深深影響民主鞏固的深層因素,或許此時此刻值得拿出來重新檢視。

檢視之始,我想鄭重向大家推薦一部去年榮獲台灣文學經典獎年度大獎、吳三連文學獎和諸多文學大獎的好書——陳列所著的《殘骸書》。這是書寫台灣白色恐怖歷史的散文書。在血跡斑斑的白色恐怖歷史逐漸被遺忘的今天,陳列用簡潔又深刻動人的筆觸,一次又一次潛入掩埋歷史殘骸的深海裡,緩緩撿拾、深深凝視與我們的成長和社會變遷息息相關的歷史記憶;讓讀者在歷史記憶與自我生命的碰撞中,重新思索台灣的命運和民主的起落。

在文學藝術性的表現上,《殘骸書》亦屬上乘之作,它的得獎並不意外。如果你了解日本文化藝術的精隨,最重要的是在於「侘」wabi(極簡)和「寂」sabi(孤寂)的極致表現。日本的茶屋就是wabi(極簡)的代表之作;而sabi(孤寂)則處處呈現在其藝術文學之中。陳列的《殘骸書》兼具了wabi和sabi的動人之處,這是非常困難同時達到的境界。

他在景美人權園區和綠島人權園區兩處白色恐怖時期羈押監禁政治犯的歷史空間裡,以自身的身體一而再再而三進入此場景,用這種極簡的方式在記憶空間裡去感受、去體悟、去觸摸歷國家暴力輾過無數生命(他自己也是政治受難者)的殘酷無情;他也以孤寂的身影不斷地在歷史長廊來回穿梭,在與周遭景物大自然的纖細互動裡,緩緩將自己融入又抽出,再以極簡細膩的文字引領讀者重新凝視這段傷痕歷史。

在書中,陳列更用深刻叩問直指問題的核心:「這麼多人的死亡,這麼多人失去或五年或十年或三十四年的人身自由,都是這四十多年間實實在在連續不斷發生的事,是一個關於壓迫和傷害的連續體,一個有如世界曾經長期無可奈何地遍體麟傷但只能顫抖著吞忍存在的真確模樣。」「竟然有這麼多大學生被以死刑或無期徒刑起訴?這個國家怎麼了?國家存在的目的是什麼?這是一個怎麼樣的政權?」「我們都是因為無以對抗的國家暴力的突如其來,而在倉促混亂之間告別青春歲月的;我們的人生都是在還來不及成熟之前就被打亂掉了。」「好像所有的一切過去就過去了。好像不曾有過這麼一回事。也好像不曾有過這些人;他們的存在無足輕重,毫無意義。」「我們像是活在自己國度裡的隱形人,甚至像是祕密的流浪人或流亡者。」

陳列的每一個叩問都令人揪心動容,他簡潔深刻的書寫也極具穿透力和感染力,引人想去探索和深思白色恐怖時期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年輕世代是否了解這段歷史?我們就這樣算了嗎?歷史記憶到底重不重要?對於一個民族、社會乃至於國家,歷史記憶又有什麼存在意義?

殘骸中彷彿若有光。那微弱的光似乎在引路,召喚著記憶,召喚著傷痕斑駁的歷史記憶。讓歷史記憶重新被喚醒,讓歷史記憶與現代對話,或許我們才能隱約梳理出,當今的政治社會亂象究竟從何而來。

二次大戰後中國國民黨遷佔台灣,引爆了台灣社會兩次非常重大的創傷:一個是二二八事件,一個是白色恐怖。白色恐怖時期長達四十二年,受害者多達兩萬多人,加上長期受到精神傷害的家屬親人和後代則多達二十幾萬人;而且受害者不只政治受難者和家屬,甚至整個社會也受到極大的創傷。我們在成長過程中不斷被長輩灌輸「絕對不能涉入政治」、「小孩子有耳無嘴」、「在外不要亂講話,會被警察抓起來」等等皆是,台灣人民因為白色恐怖而噤若寒蟬、嚇破膽。可是解嚴至今我們社會曾經對於這段歷史有過徹底的反省檢討嗎?從來沒有。如果悲愴的歷史從未被重新檢視就將之掩埋,不會有任何後遺症嗎?

年輕世代一代又一代上來,他們對於過往歷史的記憶模糊甚至淡漠無感,請問他們要如何去辨識國民黨和民進黨有何不同?如何辨識柯文哲的虛妄性?國民黨做為曾是黨國體制和白色恐怖統治的共犯結構,至今他們有任何人認錯悔改嗎?年輕世代若不了解過往歷史,他們要如何定位身分認同?如何思索做為一個台灣人的意義是什麼?

歷史記憶,在民族與國家的歷史裡,有著某種維繫文化特殊性的力量。遺忘的愈多、丟掉得愈多,是否也意味著往後探詢走過的痕跡將變得模糊不堪?國家與民族的面貌會不會更充滿不確定性?當一切都變得「沒有記憶和不確定」時,我們又該如何去確認「我是誰」和「我們是誰」?一個人失去了記憶,要如何定位自己?一個民族如果沒有歷史記憶,要如何定義自己的存在價值?沒有歷史記憶作為深厚基底的民主政治,難道不會搖搖晃晃、脆弱不堪?沒有歷史記憶的國家,又如何能夠成為一個健全正常的文明國家?

陳列的《殘骸書》最珍貴的價值在於,他讓這段已被掩埋在深海裡的傷痕歷史重新出土,讓後人可以去探索、去深思影響台灣社會極為深遠的過往歷史。這是記憶白色恐怖歷史的經典之作;也是值得台灣人世代相傳的記憶之書。

從歷史創傷裡重新檢視自己和社會,從歷史記憶裡重新去思索和建構台灣文化的特殊性,或許我們才能深切體悟民主的可貴和文明的重量,以及更深刻珍惜做為一個台灣人的存在價值與意義吧。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共和國》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