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國瑞相關文章

洪秀柱要的 國民黨沒有

洪秀柱要的 國民黨沒有

「拔柱」風暴成了新聞焦點,洪秀柱十三日晚間發表聲明說:「我需要的不是『起立、道歉』,而是民主制度能否在本黨真正的落實與展現。」對於洪陣營這「破壞民主」的指責,國民黨員的說詞是「先求生存再談價值」,悍然擺出「民主從來就不是國民黨的價值」的姿態。洪秀柱要得到國民黨的民主嗎? 百日前的國民黨總統候選人初選,號稱黨內民主化的一大步,畢竟這個百年政黨從沒有民主過。國民黨大費周章的提名程序,喧騰一時,台灣社會也「極力配合」,給了洪秀柱一個高民調。就在爾虞我詐的對峙氣氛中,洪秀柱莫名其妙的出線了。無論洪秀柱假戲真做或挺柱者信以為真,社會樂於支持他們的正當性,輿論也關注提名的程序正義。 然而,國民黨沒那種屁股,偏要吞這帖瀉藥,現在「朱柱之爭」讓國民黨進退兩難,黨內充滿假鬼假怪的氣息。不論主事者什麼樣的動機、最後換誰上場,整個事件充分凸顯的是,國民黨與民主互不相容的病入膏肓。 從太陽花學運及一一二九選舉的衝擊以來,國民黨想要順應時代的民主潮流,卻力不從心,黨機器被既有勢力綁架,外圍媒體配合叫囂,不斷否定當前台灣的民主現象,各方勢力又有著不同路線的聲音。百年傳承的威權體制造就了國民黨,偏偏弄個不相容的民主化機制,初選的民主程序變成「只具宣傳價值」,看不出哪個國民黨人把民主當真了! 老邁的國民黨,先被年輕的台灣民主潮流狠甩一巴掌,接著還想玩弄黨內民主,卻被倒打得滿頭包。這個缺乏民主素養的政黨,能否撐過今日台灣的民主檢驗,令人好奇! (作者從事文創工作,台北市民)
黃國瑞 2015-10-15
從高雄氣爆到台南登革熱

從高雄氣爆到台南登革熱

台南的登革熱疫情持續發展,防疫破口讓台灣各地都出現登革熱案例,沒有一個縣市能夠倖免。像這樣攸關人民健康、性命的大問題,執政的中國國民黨偏偏就用來當作地方政府的笑話。 疫情吃緊之後,受到壓力的疾管署勉為其難進駐台南,仍然堅持不設立中央指揮中心,看來還是要和台南市政府劃清界線。另一邊國民黨從政人員仍不斷砲轟賴清德市長,企圖從中獲取最大的政治效益。 國民黨這樣的執政態度,已經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這種分別心,只能用走火入魔來形容,從八八風災、高雄氣爆、八仙塵爆等對人命身家造成重大衝擊的災害中,一再重演相同的劇情:依照地方執政黨劃分敵友,再依照受害者是否是國民黨票源來決定政府的措施。 重大災害往往是「政府失能」的照妖鏡,台灣的公務人員水準不低,但卻呈現出奇的低效率,為什麼?基層公務人員只是聽命行事,真正的意志來自於中央執政集團,在意識形態與保護權力的前提下,任意扭曲公務體系的運作,表現「視民如草芥」的作為。 如同馬英九對三鶯部落的原住民所言「我把你當人看……」,更具歷史的是國軍將領對軍中不當管教回應「哪個地方不死人?」這都是國民黨執政心態鮮明的注解。 結果有如殖民者與原住民之間的不平等關係,殖民者對於非我族類毫無同情,也不會在意他們有多少苦難。 二次政黨輪替讓國民黨捲土重來,確實不少人對馬英九抱持中興改革的期盼,不過最終盼來的是國民黨菁英文化的復辟,這些自視菁英的人對於庶民無感,如同殖民者睥睨的心態,所以也難怪國民黨要走到只剩一小撮大中國主義的深藍族群,在台灣遭到天怒人怨的待遇。 歷史悠久的國民黨,這種殖民心態一直沒有改變,無須去給它貼上「外來」的標籤,因為這個黨在中國最後的歷史就是如此:日本戰敗,國民黨接收日本佔領區(包括台灣),就是以殖民者姿態出現,然後搶佔財產、存款充公、貨幣賤價轉換,國民黨向來就不管人民死活。 國民黨被中國人民推翻,今天在台灣似乎也難逃被視為仇寇的命運。 (作者為文創工作者,台北市民)
黃國瑞 2015-09-10
一個只會圍堵年輕世代的政黨

一個只會圍堵年輕世代的政黨

年輕世代/認同台灣/反國民黨,這一聯結是國民黨所恐懼的。 陳總統第二任期的兩顆子彈與弊案纏身,讓台灣認同陷入半停頓狀態。自信滿滿的馬英九接著就任,收押陳水扁後,便鼓吹九二共識,大步推進兩岸關係,外交休兵後的ECFA協議、開放交流與陸客,帶來和諧的氛圍與榮景。馬政府原本設想一舉翻轉台灣認同,無奈自他上任後,台灣認同卻叛逆地展開高速成長,未曾減緩。 馬總統大概做夢也沒想到,他第一任期內台灣認同比例成長8.5,竟然是陳水扁第二任期1.2的七倍!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對於這個馬政府難以接受的結果,國民黨智庫如此解讀: ⊙陳水扁的正名運動把「中國」扭曲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而非傳統的「中華民族」,造成大眾逐漸遠離中國認同、虛增了台灣認同。 ⊙陳水扁把偏激的台獨意識強加編入教科書,年輕人不知不覺中產生台灣與中國為兩個國家的假象,於是直覺就不再認同中國。 具體解決方案是:宣傳及官方用語避用「台灣」而改用「中華民國」,不能直接稱對岸為「中國」而改稱「大陸」。 歸責於年輕人 如此笑話般的拙劣解讀與建議,馬英九真的付諸推行,不厭其煩親自宣導,直到第一任期結束仍不見成效,於是矛頭轉向智庫解讀的第二點結論:教育。馬總統連任,即開始所謂「導正偏差史觀,撥亂反正」的一系列鋪陳,有台灣史併入中國史、「日治」與「日據」之爭,去年一整年進展到課綱微調準備階段,歷經各種公民社團抗議後,今年初教育部強行推出課綱微調。 結果呢?第二任期比第一任期成長更快,「化獨漸統」的努力到頭來落得徒勞無功,只能眼睜睜看著台灣認同逆~風~高~飛。 去年發生了太陽花運動與九合一國民黨潰敗兩件大事,其中年輕人扮演了主要的策動角色,這讓國民黨對年輕人與婉君,有著洪水猛獸般的心理陰影。姚立明在九合一估票論證是:老一輩凋零、新一代長成的「人口替代效果」,造成選舉的懸殊結果。這更讓國民黨深信不疑:年輕世代危害了馬政權。於是九合一大選衍生出公民年齡降為十八歲的議題,法案近日在立法院被國民黨杯葛掉了。 318佔領運動一景(圖片來源:Voice of America 來自維基共享資源,根據公有領域授權) 錯誤而偏執的解讀 按照國民黨智庫的說法:台灣認同高漲是前朝的錯。但陳水扁時代又是正名、又是一邊一國,結果對台灣認同提升卻是乏善可陳,又如何會在身繫囹圄的情況下造成台灣認同高漲?最後搬弄出正名的中華民國、中國大陸的狗皮膏藥解方,不得不令人佩服。 至於姚立明的人口替代說,真有如此效力嗎?其實不用引用其他數字,上述的數字已經說明馬任內七年的台灣認同成長16.9是陳總統八年4.1的四倍,人口替代說明不了前後任總統這個巨大差異,答案是在施政:馬政府施政造成馬英九年代的板塊移動。 國族認同是一種政治態度的總和,在馬英九執政下,人們對比出「那些人」與自己在價值與文化上的不同(那些人包括兩岸政商與中國政府,或許還更多),而且威脅並剝削了我們,人們雖不懂國族認同的理論,但卻可以明確感受出自己所屬的共同體「台灣」,於是整個社會板塊式地向認同光譜的台灣端挪移。國民黨智庫竟沒有檢討到執政,這個對政治態度影響的最大因素。 執政不力/社會態度/認同台灣/反國民黨,這個聯結才是國民黨所真正面對的。幾乎所有人都可以告訴馬總統一個答案:笨蛋!這是你的傾中和官商讓民眾覺醒的結果。 擋得住18歲公民,擋不住叛逆趨勢 去年度太陽花運動後,在台灣認同上仍是維持既定趨勢,沒有顯著突變,足證台灣社會的成熟,把這個運動視為常態,因此趨勢移動的能量不受干擾而耗散或擴大。更重要的是年輕人將政治態度轉換為行動對社會的啟示。 從馬英九執政以來,就維持對台灣認同一貫錯誤而偏執的解讀,把整體社會反彈的挪移現象推給年輕人,於是從課綱微調到杯葛十八歲公民權法案,國民黨築起高牆阻絕叛逆的年輕人危及他們的政權。 國民黨與台灣社會的距離相當遙遠,甚至說是陌生,當然年輕人的台灣認同度高,投票行為也傾向不利於國民黨,雖然我們說不出相關性有多高,直覺圍堵對國民黨有利。但別忘了年輕人有能力把政治態度轉為行動,在選舉時期影響人們的投票決定,最終國民黨短期也未必有利、長期則絕對不利。馬政權與國民黨似乎也只是延遲面對而已。
黃國瑞 2015-05-28
馬向統走 台灣向獨走

馬向統走 台灣向獨走

  如果回到課綱微調爭端的起源,就可以比較清楚看出國民黨的徒勞無功。 國族認同大概是政治態度的一個總反應。先引用政大選研中心的國族認同調查來看,馬英九首任期四年的台灣認同成長,竟是陳水扁八年認同成長的兩倍,這是令人不解的。大致數據為陳總統八年內的台灣認同比例由卅九.六增為四十三.七,共增加四.一(一九九九到二○○七),而馬總統首任期則由四十三.七增為五十二.二,共增八.五(二○○七到二○一一)。這對於「化獨漸統」的馬總統而言,就任後在九二共識大旗下,倡議外交休兵、積極推動兩岸開放,更教化民眾以民族大義與兩岸合併,但得到的竟是台灣認同快速成長,這是難以接受的結果。 對於這個結果最簡單的解釋就是歸諸教育,於是馬總統連任後,開始有所謂「導正偏差史觀,撥亂反正」的一系列鋪陳,有台灣史併入中國史、「日治」與「日據」之爭,去年一整年進展到課綱微調準備階段,各種公民社團不斷抗議,但今年初教育部仍然強行推出課綱微調。 在此不去討論微調了哪些內容,更重要的是事件的因果。馬政府把台灣認同高漲視為教育的影響,但是在他第二任期這個趨勢繼續延續,第二任三年成長八.四到六十.六的台灣認同(二○一一到二○一四),大概所有的人都可以告訴馬總統這個答案:笨蛋!這是你的傾中讓民眾覺醒的結果。 而九合一敗選後,國民黨對於年輕人、婉君等,有著洪水猛獸般的心理陰影,於是九合一大選衍生出公民年齡降為十八歲的議題,這個法案在近日立法院被國民黨杯葛掉了。姚立明在九合一估票的論證是:老一輩凋零、新一代長成的「人口替代效果」,造成選舉的懸殊結果。看來國民黨是深信不疑,但真的如此嗎?其實不用引用其他數字,上述的數字已經說明馬任內七年的台灣認同成長已經是陳總統任內的四倍,不是人口替代可以解說的,答案還是在施政。 國民黨與台灣社會的距離相當遙遠,甚至說是陌生,把整體社會反彈的挪移現象推給年輕人,對國民黨毫無助益。 (作者為文創工作者)
黃國瑞 2015-05-24
趙馬郝把政治搞得太可怕了

趙馬郝把政治搞得太可怕了

巨蛋安全的問題,同時打中趙藤雄與國民黨要害,兩者各忙著急救。 趙藤雄一句「政治太可怕了」,伴隨遠雄員工流下的眼淚,展現委屈的身段。有趣的是,這像對遠方的同伴發出呼救信號,於是看見紛紛冒出頭的,各司其職分別演出,市議會施壓調查廉政委員,中央部會為巨蛋的安全背書,國民黨立委悚言拆蛋會毀掉BOT制度,媒體上出現柯市府應依法處理巨蛋案的評論,非常負責而有組織,差就差在對遠雄的一句招呼「對不起,我們來晚了!」 北市府安檢報告出爐後,九成的民意支持拆蛋,宋楚瑜補上「該要改的就要改,該要拆的就要拆,該要查的就要查,該要關的就要關」,形成一面倒的輿論,這也就成為市府逼和遠雄的籌碼。遠雄被打中設計不良的要害,起始的無理強辯,在媒體無情圍攻下,轉為訴諸真心換絕情的哀兵,說自己滿臉豆花的笨,就是堅持遠雄完全沒有錯,柯市府有種拿錢換。相信趙藤雄被逼上談判桌的壓力與日俱增,越會堅持遠雄的無辜。 當國民黨在九合一慘敗之後,怨婉君、怪媒體、歸責北都三太子,最後終於切割馬英九以求止血,但早已陷入泥沼。今天馬府留下的巨蛋,除了實質的存廢或修改問題之外,其實在民眾心中,所有箭頭都會指向北市馬郝十六年的國民黨執政。馬政府被動挺身袒護遠雄,是希望遠雄被擊中要害之後,能挺住不再擴大波及到國民黨,但這注定於事無補。馬執政留下太多他的奮鬥遺蹟,國民黨在泥沼中勉力前行,前途依然泥濘臭腐,難以脫身。 其實民眾心中大概都有個心理準備:巨蛋案以折中方案解決,但始作俑的執政者就絕對要付出政治代價。 就像頂新案一般,民眾心知肚明,消滅黑心財團只是理想,財大氣粗的財團終究只會受到不對等的懲罰,所以執政的國民黨就必須付出代價,這個效應在九合一選舉中發酵並實現。選後魏應充交保引起民眾不滿,至今相關訴訟仍然進行,但已不再是媒體焦點了。人民無奈之餘給執政黨記上一筆,巨蛋更加一筆,國民黨官員與民代如今僅剩作戲應景的餘力。 (作者為文創工作者)
黃國瑞 2015-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