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笑談人生
鯨魚影音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國際大事
財經資訊
體育娛樂
藝文活動
綜合新聞
笑談人生
關於我們
鯨魚影音
首頁
作者相關文章 - (麥秋)
麥秋相關文章
到底是誰在撕裂族群?
筆者長年關心高雄的公民運動以及社會議題,無論立場價值為何,公民運動就是民主社會正在交流與進步的象徵,然而昨日上午在高雄的一場記者會,著實令筆者開了眼界。 近日高雄炒得沸沸揚揚的拍扁麵包師傅黃士福,以及號召公民監督的高督盟理事長陳銘彬,昨日上午夥同國民黨的議員們召開了一場「譴責市府違反人權」的記者會。黃士福,自稱沒有立場的中立公民記者,因為假拍扁,真打廣告被網友檢舉,進而遭中央查稅,事後跳出來說地方政府打壓他,並且絕口不提違法工作室的銷量在拍扁後天天賣到缺貨,其身分也在事後被網友踢爆根本是深藍背景,假被害人之名搏盡版面,大飽意外之財。 民主社會的寶貴之處在於求同存異,如今我們卻看到自稱被迫害的麵包師傅,消費人權及陳水扁,行銷成功,生意興隆。(記者陳文嬋攝) 記者會的另一個亮點,高督盟陳銘彬,昔日稱公平公正客觀監督市議員,其監督結果卻三番兩次被人發現私設立場,拿評鑑打壓異己。更被發現評鑑為優質的國民黨籍議員原來是在果菜市場拆遷案中一同話事的好哥們。不知情的公民團體們還以為找到了知音,力捧為上賓,卻在不知實情的情況下,成了工具人。 民主社會的寶貴之處在於求同存異,如今我們卻看到一個自稱被迫害的麵包師傅,消費人權也消費陳水扁,行銷成功,生意興隆;一個自稱超然中立,卻與國民黨各種纏綿的監督團體,打著聳動的標語,引發了不同族群間的憎恨與仇視,彼此謾罵攻擊。事實是,社會停滯不前,但有些人著實樂了。 (高雄市民)
麥秋
2016-11-11
高督盟:公民運動的先鋒,還是走向滅亡的吹笛手?
一個聯盟聲音不夠大,你有成立第二個嗎?繼高雄市公民監督公僕聯盟之後,理事長陳銘彬號召高雄各地的公民團體,成立「高雄市公民大聯盟」。究竟這些聯盟背後的成因,是公民的共識,還是又是一場私人的聯歡晚會? 南北大不同,高雄的抗議活動難以發酵? 從文林苑都更到苗栗大埔拆遷,顯見台灣人的公民意識已逐漸抬頭,不同於以往威權時期,民眾懂得在法理上爭取自身應有的權利,這是政府所不容冒犯的,在這兩個案例當中,都是政府以龐大的資源與力量在逼迫無力還手的人民,這點踩到了長年反感黑箱政治的台灣人痛處,進而起身反抗,執政者執迷不悟,法理上站不住腳就用行政力量蠻幹,最終招致民眾的力量反噬,丟了政權。 反觀高雄,在多起抗爭事件中,帶頭者既不是弱勢、也不是土地所有者,更不是當地居民,聽到有爭議的話題便跑來見縫插針,刷存在感,高雄人也不是笨蛋,稍微懂得自己查明事件始末的人,自然心裡有數,不會任由這些人予取予求。再者,高雄市政府在處理上依法辦理,做事有憑有據,自然經得起質疑與考驗。 高督盟理事長陳銘彬公布議員評鑑結果。(記者葛祐豪攝) 我龍心大悅,賞你個優質;若有不從,待觀察名單見! 高督盟的評鑑爭議行之有年,然而陳銘彬卻樂此不疲,彷彿只要掌握了話事權,誰能奈何得了他?府會皆為民意直選,自然受到這些民意的監督,施政滿意與否,選舉自然是無可作假的成績單,今天高雄的公眾利益與重大建設哪一項不是公聽會、地方陳情、議會審核的結果?舉著公眾利益的的大招牌,誘騙關心地方議題的公民團體,用自己的偏見來質問府會,恣意下戰帖,這些究竟是公民團體的訴求,還是陳理事長看不順眼的東西?總之,順你們的意才叫溝通,到底是誰比較鴨霸? 民粹踐踏民意,才是民主真正的濫觴 施政考量的最大公約數就是全體民眾利益,透過民意代表、公民團體與政府之間的交流才得出最終的執行方案,絕非陳銘彬一個人說了算,濫用公民團體的正義感來鬥爭民意代表與執政者,將自己的偏見暗渡陳倉,這不是民粹,什麼才是民粹? 陳理事長頻頻周旋於各黨團議員之間,道聽塗說,斷章取義。再來發聲明稿、挑戰書,至今已讓人看不清,究竟是公民團體的訴求,還是陳銘彬的個人意志? 高督盟,究竟是公民運動的先鋒,還是走向滅亡的吹笛手? (高雄市民)
麥秋
2016-11-03
高督盟現形記:投手兼裁判的公民監督制度
昨(25)日高雄市公民監督公僕聯盟公佈高雄市議會上一會期優質及待觀察議員名單,其中有數名議員被評為優質卻因為果菜市場拆遷案,同時被列為待觀察名單,不禁令人感到疑惑,高督盟究竟是用什麼樣的標準在評鑑這些議員,這件事不僅暴露出現今公民團體間監督機制的弊端,也讓想藉由議題綁架民意代表的「公民團體」一一現形。 高市府稍早拆除高雄果菜市場6戶抵觸戶。(記者張忠義攝) 高督盟的陳銘彬理事長表示,被列為「言行違背議員職權」的11位議員是因為在今年九月聯名發表對高雄果菜市場不義徵收自救會長的指控。陳銘彬則認為這是市府動員里長與議員聯合抹黑自救會長,便針對此事,硬是將11位議員列上了待觀察名單。至此不難看出高督盟究竟是用什麼樣的標準在評鑑民意代表,儘管理事長陳銘彬不斷強調,監督機制有其嚴格的標準,卻又因為議員的立場不同,硬是要編個名目給這些不聽話的議員難看;在高督盟的公開網站上,明訂評鑑時間是在2月1日到7月31日-第二屆第三會期期間;陳銘彬卻將9月多才發生的事情也列為評鑑指標,況且,評鑑規則中根本不存在「言行違背職權」與「特殊優良事蹟」兩項指標,高督盟評鑑機制儼然成為陳銘彬的私人刑場。 高督盟的公開網站上,明訂評鑑時間是在2月1日到7月31日-第二屆第三會期期間;陳銘彬卻將9月多才發生的事情也列為評鑑指標。(圖:作者提供) 再者,評鑑規則中明訂,結果公布前需以書面通知當事人,請其陳述意見,截至高督盟公布結果以前,完全沒有任何議員收到相關資訊,連自己訂立的規則都不願意遵守的人,令這份評鑑結果無法取信於民,更淪為陳理事長公審不同立場議員的假性評鑑。 今(26)日上午,陳銘彬在市議會要求議員針對果菜市場議題進行公開辯論,令人不禁好奇,不同於其他公民組織,高督盟每次活動似乎只有這位陳理事長一人作為代表,本次要求公開辯論究竟是他個人喜好,還是高督盟全體會員的共識,我們不得而知。 公民團體是為了公眾的利益而行動的組織。公民運動讓政府得以知道施政的不足,進而完善各方意見,令社會進步。如今卻有部分有心人士,濫用公民團體對於社會議題的正義感,用爭議性的議題綁架這些公民團體,再以此要脅市府、議會。高督盟透過議題的操作,讓這些不知情的公民團體為他的個人好惡背書,公民監督本來是美意一樁,卻淪為有心人士操弄的政治手段,用這種未盡公允的制度評鑑議員,不僅無助社會進步,更是對公民運動的重大傷害。 (高雄市民)
麥秋
2016-10-28
«
1
»
熱門文章
近三日
近一月
熱門
國民黨重回馬英九手中
林保華
亞塞拜然拒發簽證 國際法官協會聲援台灣
楊國文
始政日或光復節及歷史魅惑
李敏勇
川普「台灣就是台灣」——一句務實又漂亮的話
尤榛嚴
國民黨的「中國結」困境
李敏勇
習近平與鄭麗文電來電去的騙術
李筱峰
從剴剴案到花蓮救災 粉專怒轟鍾沛君冷血
自由時報
各自慶國慶 何必動干戈
李敏勇
扭扭捏捏的華獨 被逼選出鄭麗文
林保華
批用共產黨收拾民進黨太可怕!趙少康遭藍、紅軍出征
自由時報
給鐵藍家人的家書
Judy
館長、黑幫、中國黨
Mock Mayson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韓國瑜與他的黑道好朋友
曾韋禎
揭開蔣經國十大建設的歷史真相
彭淑禎
氣到現在,都無法原諒國民黨
陳增芝
熱門搜尋
請輸入標題、作者等關鍵字
開始搜尋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