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笑談人生
鯨魚影音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國際大事
財經資訊
體育娛樂
藝文活動
綜合新聞
笑談人生
關於我們
鯨魚影音
首頁
作者相關文章 - (石明謹)
石明謹相關文章
柯文哲什麼撐香港,都是選舉操作!
柯文哲怒斥:「什麼撐香港,全部都是選舉操作!」
石明謹
2020-08-13
你還不洗手不戴口罩嗎?
越南原本是少數武漢肺炎疫情控制比台灣好的國家,他們的入境管制比台灣嚴格,要先在所屬國家得到越南承認的醫療機構陰性檢測證明,才發給簽證。入國後強制隔離14天,這期間有症狀就必須篩檢。 從三月底開始,越南有超過100天無本土病例,境外移入也都保持在個位數。 把特,從七月底開始,越南開始出現不知感染源的病例,但是別忘了,這並不是無中生有,這病毒傳入會一直存在自然界中,只是還不到讓人發病的程度,在某一天某一個濃度剛好某個抵抗力差的人碰上了,它就會開始出現。疫情主要發生在近來湧入大批觀光客的峴港 「在100天沒有出現疫情後,人們不再採取預防措施,」廣通大學的公共衛生專家阮輝俄教授說。「他們沒有戴口罩,也沒有用肥皂洗手。人們開始去擁擠的地方。」 跟台灣感覺有點像,你還不洗手不戴口罩嗎?
石明謹
2020-08-05
病毒一直存在我們的周遭
其實政府應該不要再堅持沒有「本土感染」這件事,就算找不出感染源也沒有關係,就直接告訴大家又有本土病例了,過去也曾經有三例找不到感染源的例子,但是最終並沒有擴大感染,在那裡感染的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沒有阻止擴散,先前已經控制住疫情的越南、香港,這幾天又開始大爆發,這才是台灣應該憂心的。 我在很早之前的文章就說過,台灣一定有沒被發現的社區感染,也一定會有病毒一直存在我們的周遭,病毒傳過來之後,就是會一直存在自然界中,只是病毒不是吸一口就回甘,碰一下就得病,而是要看病毒的濃度、環境、接觸者的接觸量、身體狀況,才會決定是否染病。 突然有找不出傳染源的病例一點也不意外,就跟每年流感會消失一陣子,突然又有人發病一樣,就算台灣已經完全沒有病例,有一天無中生有又有人得病,在科學上也不奇怪,只要這病毒存在一天,這就只是機率問題而已。 我們每天在宣導的防疫措施,戴口罩、勤洗手、遠人群、練身體、常消毒,就是降低機率,但在沒有疫苗或是特效藥之前,這機率不會為零,就是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找不到源頭的病例,這是無可避免的,但是當有病例出現,或許就是給我們最好的警惕機會,趕快把鬆懈的心態收起來,重新武裝自己的防疫心態,有本土案例但大家戴口罩,跟宣稱沒有本土案例大家不戴口罩,我比較擔心後者。 至於又在高喊什麼普篩的,七月快到了,我建議你花點心思普渡比較實在。
石明謹
2020-08-02
還在羨慕新加坡?
不知道有沒有人記得「余澎杉」這個名字。 2015年李光耀過世,有一名年僅16歲的youtuber,錄製了一段影片叫「李光耀終於死了」,他在影片中認為李光耀是獨裁者、比賓拉登還不如,批評李光耀將新加坡建設成一個物質主義的國家,貧富差距極大、沒有言論自由。 新加坡警方將他逮捕之後,捆綁在精神病院的病床上,24小時用強光照射,限制其自由,任其在床上大小便,總共關押拘禁50天後才被釋放。 昨天晚上李登輝過世,有人在電視台開節目罵了一個晚上,今晚還可以再罵一次,然後他還在羨慕新加坡。 余澎杉表示,他的行為是要測試新加坡政府的底線,讓人們知道什麼可以說,而什麼說了要坐牢。(圖截取自CNN)
石明謹
2020-08-01
以前只有柯賜海會這招
宋楚瑜親赴北榮哽咽弔李登輝 宋楚瑜三度拿出「從威權邁向開放民主」書籍,強調一切的過往都在書中呈現。 很跟得上時代,出版業蕭條的時代,有機會就要打書,以前只有柯賜海會這招。
石明謹
2020-07-31
李登輝與李光耀最大的不同
同樣姓李,做為九零年代亞洲的政治強人,李登輝與李光耀最大的不同。 一個是坐在獨裁的位置上選擇了民主 一個是坐在民主的位置上選擇了獨裁 李光耀曾經跟李登輝這樣說: 「台灣太民主、太自由,再這樣下去,你們國家早晚要倒楣。」 李登輝則是如此形容李光耀: 「他是靠中國,但是我不愛靠中國,台灣應該靠自己站起來。」
石明謹
2020-07-31
南洋淡馬錫特別行政區特首
中華人民共和國南洋淡馬錫特別行政區特首說話了
石明謹
2020-07-30
台北市民 人在福中不知福
台北市民素質太差 人在福中不知福 愛叫車APP遲早取代UBER 結論:辣個已經沒用了啦!
石明謹
2020-07-28
為什麼國家機密必須最大限度公開
直接先說結論,這個是在散播錯誤訊息。 這兩天有人在盛傳這個書函,說蔡英文的人事跟論文資料保密超過30年,看了一下,其中有很多錯誤觀念。 內文我們先不討論,因為這照片沒有顯示,首先是這裡寫的密等跟期限,指的是這份教育部書函的密等跟期限,而不是蔡英文的升等論文及應備文件的保密期限。 其次,密件的保密期限是不是只能十年?答案是錯的,法務部93年8月9日法政字第0930027044號函示就有說明,所謂的保密期限,指的是政府機關行政運作過程須保密之事項 ,可於行政目的達成後予以解密外,其餘有關個人權益之保護,並無完成期限,依法即應持續保密。 舉個例子,某次警察機關去搜索A的住所,搜了老半天查無不法,在搜索過程派幾個警察去、搜查了那些東西,這是行政上的運作過程,列為密等後,十年後必須公開,但是搜索過程中有找到A的小三電話、A的日記本,這些內容依法無需公開也不應公開,所以保密是沒有期限的,跟密等「沒有關係」。 依據專科以上學校教師資格審定辦法第39條,蔡英文的論文跟備審資料並不是密件,而是「審查過程、審查人及審查意見」是密件,因為這涉及對個人的價值判斷跟隱私,也可能會影響審查意見的公正,所以沒有期限。 但是你要查蔡英文的備審資料跟論文是可以的,不能查的是當時評審委員的「意見」,所以從法理來說,這個函要分成三個部分來談: 1.這張照片上的期限跟密等,是給受文者看的,也就是陳學聖國會辦公室,除非陳學聖看不懂公文,至於實際上有沒有說蔡英文那些資料要不要保密,看不出來,因為沒有內文,看起來這書函有附件,可能有蔡英文的個人資料,所以列密等期限30年。 2.跟個人隱私與審查意見有關的內容,法律上並沒有規定保密期限,大家討論的30年、20年、10年的期限,是指「國家機密保護法」中的國家機密,國家機密之核定,應於必要之最小範圍內為之,而蔡英文的審查過程為「一般公務機密」,自沒有受限的必要。 3.可以公開的東西是什麼?蔡英文的論文跟備審資料是公開的,審查會的結果是通過或不通過,但當時參與審查的委員的意見,是不公開的。 最後一個法律小觀念,為什麼國家機密必須最大限度公開,而一般公務機密反而不用,因為政府資訊公開的原意是揭露政府的行政作為,而不是揭露政府所掌有的人民資料,被列為國家機密者,因為跟國家的重大運作息息相關,所以應該讓人民知曉,但是政府在行政過程中所掌握的人民資訊,則是反過來,應該是最小限度公開,甚至不予公開。
石明謹
2020-07-26
財政部跟環保署講好再來好嗎?
財政部是在哈囉?要課機車貨物稅就課,反正要不要課貨物稅都是你們說了算,大家過去也都乖乖繳了。 但是你去扯機車貨物稅是因為要負擔空污責任是那招?空污稅究竟是要隨車徵收還是隨油徵收吵了幾十年,你現在是出來承認雙重課稅嗎?車子要負擔空污責任,油也要負擔空污責任? 所以如果機車繳貨物稅是因為會製造空汙,那隨油徵收的稅是在繳三小?跟環保署講好再來好嗎?
石明謹
2020-07-25
幫妳寫論文的同學
「請問幫妳寫論文的同學是那位?」 「是一位日籍同學,富志 鐵さん」 PS.複製 貼上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3238036
石明謹
2020-07-24
越是大位,學歷越不重要
其實李眉蓁有點無辜,因為可能她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論文是抄的XDDDDD 很多人去唸碩博士,不是為了學東西只是為了刷學歷,手上有點資源的(不管是人或錢),找人捉刀是很常見的。 如果你只是擔任小職位,不太會有人去調查,唬弄過去也就這樣了,但是想拼大位,就得想清楚,是不是要冒這個風險,而且以前的資訊沒有這麼發達,查核比較不容易,現在很多東西都電子化,搜一搜你就GG了。 其實這是一件好事,首先是過去那些用各種不當方式取得學位的人,以後要出來秀學歷,得考慮再三,其次是我們應該要反思,學歷到底代表什麼?為什麼大家需要刷學歷?如果有個哈佛博士很了不起,絕不是因為他是哈佛博士而了不起,而是因為他唸了哈佛之後,有什麼偉大的發現或見解而了不起。 沒什麼見識的哈佛博士,跟很有見識的種田阿北,我寧願相信後者。 而且說實話,越是大位,學歷越不重要。
石明謹
2020-07-22
你是忘記了還是故意不想起來?
有人在質疑為什麼三倍券需要先付1000元,為何不是跟當年消費券一樣,直接領取?其實這正是三倍券跟當年的消費券相比,最大的進步。 首先要再度釐清一個很重要的觀念,那就是「紓困」跟「振興」,是兩件完全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事情,「紓困」是大家沒有錢活不下去,我要想辦法拿錢給你,而「振興」是大家有錢不拿出來花,我要想辦法叫你把錢掏出來。 所以,三倍券的目的不是要給你錢,相反的,是希望你把錢拿出來,所以才要你先拿1000元出來,這就跟你去買飲料,有買一送一的活動,他的目的並不是要送你飲料,而是希望你掏錢買飲料,買一送一只是個誘因,同樣的,花1000可以領3000,也是一個誘因,重點是要引誘你「花」,而不是「領」,之所以叫「三倍」,是因為你同樣要消費,同樣的錢,原本可以買一瓶汽水,現在可以買到三瓶,而這正是消費的誘因。 大家應該看過類似的宣傳,某某企業只要你每捐十元給慈善機構,他們就會也捐十元,如果這個企業真的要捐錢,自己捐不就得了?為什麼要你捐十元他捐十元?他的目的是要鼓勵大家一起捐款,如果你把台灣可能面臨的經濟蕭條,視為一個需要捐款救助的項目,那就是你捐1000,政府就捐2000,政府花了4百60億,人民花了2百30億,一起來救市。 如果你不想參與這個救市活動,你大可不必參加,買一送一很划算,但你還是可以選擇不買,沒人可以強迫你,當年消費券之所以效果不好,主因就是所有的錢都是政府拿出來的,人民沒有參與救市,一來支出政府全部買單,政府的財政負擔比較重,二來沒有直接「逼」人民想辦法「盡速消費」,對於市場的活絡幫助也減少。 至於紓困?政府直接給人民錢,紓困的程序早就已經發過了,有兩百多萬勞工領到紓困金,也有很多企業拿到了,你是忘記了還是故意不想起來?
石明謹
2020-07-17
人類真是容易遺忘的動物
人類真的是一種很容易遺忘的動物,說到領三倍券要排隊,不知道大家記不記得2009年馬政府發消費券是怎麼發的,當時是在1月18日星期日當天,在14000多個投開票所,不對,是發券所,像選舉一樣,所有人必須拿著印章跟身分證,回到戶籍地,像領選舉票一樣,到規定的地方排隊去領,而且只有當天可以領,錯過只能在2月7日-9日之間,或是之後在指定的時間,到指定的郵局領取,無法領取的人,必須填寫委託書,在現場出示委託人與被委託人的身分證,一一核對。 當天我負責台北市大安區幸安國小的安全維護,排隊領消費券的人,從教室排到校門口,原本預計發放到下午五點,結果當天幸安國小因為中間出現消費券短缺,數量跟預定發放人數不符,會計人員中間查了老半天,最後一直發放到晚上九點多,然後因為原本的勤務只排到1800,所以當天我們沒有便當,我們跑去跟行政組抗議,但負責的巡官跟我們說沒有編排這個預算,我沒吃便當餓到我都瘦了,所以我記得無敵清楚。 然後現在領三倍券可以預訂領取的超商跟時間,也可以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自由到郵局領取,許多人卻說好不方便,要排很長的隊。
石明謹
2020-07-16
吳益政下好大的一盤棋
以吳益政過去的資歷,不太可能一躍而上成為百里侯,之所以跳出來選市長,無非是民眾黨給予現成的資源,他覺得藉此機會擴大自己的勢力,對將來的議員選舉有幫助,對他來說,提高知名度,然後盡量不要得罪任何人,是最好的結局。 殊不知他上的是一艘賊船,船長夫妻每天輪流嘴砲罵陳菊,也不管地方上反應如何,本來以為叫他上戲台耍兩下花槍,要捧他當小生,誰知硬推給他一把菜刀,還叫他真的四處砍人,現在不要說擴張地盤,吳益政可能連原來的樁腳都跑光了,對於一個在地方跑攤的議員來說,肯定冷暖自知,感受最深。 陳菊執政這麼久,當然仇敵不少,但幫過的人可能更多,市長選不好,茉莉夫妻一定說是1450害的,但下次議員選舉你沈船可不干他們的事,畢竟是揉性政黨,揉一揉就丟馬桶了。 當然,也可能反過來,吳益政是下好大的一盤棋,一開始先假意答應代表民眾黨參選,等到鎂光燈有機會集中在他身上時,哽咽悲憤的說他最敬重陳菊,搶一把綠營同情票。
石明謹
2020-07-16
曾母暗沙是英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一個地方叫「曾母暗沙」,小時候我以為是曾國藩他媽發現的,不然幹嘛叫曾母,後來才知道原來這名字其實是英文「James」的音譯,以現在的譯法應該叫「詹姆士暗沙」才對。 這塊礁石是英國海軍在1892年發現的,當時婆羅洲的拉惹(當地土著的領袖),是一名叫James Brooke的英國探險家,他的故事我們下一期再講(?),因此以James 做為新發現的暗礁名稱,也就是「James Shoal 」,因此在東南亞的華語圈,這個暗礁名字叫「詹姆沙」,把詹姆翻譯成曾母,然後說是中國領土,就跟「羅納度」、「劉美夕」都是中國人,意思是一樣的。 因此,詹姆沙應該自古以來,就是英國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才對。 美國駐馬來西亞大使館昨天發了一個聲明,同時罕見的以殘體中文為主文,附上馬來文及英文翻譯,宣稱詹姆沙是一塊礁石,在國際法上沒有認何一個國家可以聲稱它是任何人的領土,這塊礁石距離馬來西亞50海浬,距離中國最近的地方也有1000海浬,北京不能對此主張任何的海上權利。
石明謹
2020-07-15
不給特殊待遇就是干預他家內政
有個年輕人身手矯健、頭腦靈活,在外面打工賺錢,很得賞識,大家都給他特殊待遇,多給他一些工資。 但是這個年輕人家中有個酗酒的父親,不但天天吃喝嫖賭、偷拐搶騙,還利用這年輕人的名號,在外詐騙錢財,同時有事沒事就家暴,把這年輕人打得頭破血流。 有鄰居看不過去,就開口撐年輕人,要他父親不要對年輕人這麼粗暴,有群人平常跟著這父親白吃白嫖,號稱一家親,這時候就跳出來說: 「嘴巴撐有什麼用?你把年輕人帶回家養啊!」 「年輕人就是要揍才會乖啦!」 「年輕人是他老爸的一部分,關你什麼事?」 有一天這年輕人被打得半死,於是出手擋了幾下父親的鞭子,他父親看到他反抗,氣得抓狂了,拿出鐵棍把年輕人的手腳全部打斷,曾經給年輕人特殊待遇的公司,看到他已經殘廢無法工作,於是不再聘用年輕人,也不再跟混帳父親往來做生意。 這群人又跳出來說: 「不給特殊待遇就是干預他家內政!」 「這些人怎麼那麼無情,不給年輕人工作!」 「這年輕人真是笨,被打幹嘛要反抗?」 「一定是跟外面的朋友學壞了!」
石明謹
2020-07-15
林佳龍真的很可憐
林佳龍真的很可憐,為了一面小牌子,搞得滿頭包。 身為一個部長,不應該管到這麼細的小事,但是就是這樣的一件小事,能夠搞到部長要出來坦,這才是大問題。 交通部是個很保守的機關,這件事其實是主要業務主管一句話就能解決的事,偏要搞到怒火燎原,什麼設置規則要變更需要會銜內政部,標誌規定只能橫書,所以只能這樣等等,其實都是不想承認自己之前做錯的藉口。 首先是設置規則並沒有規定一定要橫書,雖然例示只有橫書的樣子,但是規則內文並沒有規定書寫方向,其次是規則變更需要「會銜內政部」,但不要騙外行人不懂,主管機關是交通部,你要改規則,內政部不會有什麼意見的,會銜的意思翻成白話只是「朕知道了」。 就算,就算,你們做出的解釋是依圖例不能直書,然後內政部真的很機車不願意配合,導致交通部不能隨意變更樣式,其實也有更好的解決方案,只是交通部願不願意做而已,一面牌子都改不了,更別提什麼交通政策或是路權問題了。 林佳龍很無辜,因為他可能不會懂這些細節,也沒空管到一面牌子這種小事,只能聽下面的人跟他報告的結論,這次正好證明一件事,那就是你手下的人真的不行,或者是故意要害你,你不好好處理這個機關的文化,下一次你會再中槍,因為交通設施惡搞、亂搞四處可見,絕不只這一樁,如果這件事沒處理好,以後各種標誌設置問題,大家會全部怪到林佳龍頭上。 林佳龍說這專頁讚 12 小時 · 我知道這個標誌還不夠好,大家提供很多寶貴建議,我們會更努力讓使用者經驗變得更好。 然而難處是,目前全國指示標誌都是依照「道路交通標誌標線號誌設置規則」設置,規則中,對於字型大小、字體、排列方式(採橫式、上下排列)、語文(中英雙語)都有律定,並不是高公局可以直接更改設計就使用的。 因此這個牌面,我們盡量在 #符合現行規範⋯⋯ 更多
石明謹
2020-07-11
NBA停賽,英格蘭足總不能不表態?
等等……台灣又不是WHO 會員是要表態三小…… NBA停賽也影響重大,英格蘭足總不能不表態?
石明謹
2020-07-08
台北市是加倍的沒用?
所以台北市是……加倍的沒用?
石明謹
2020-07-06
«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熱門文章
近三日
近一月
熱門
國民黨重回馬英九手中
林保華
亞塞拜然拒發簽證 國際法官協會聲援台灣
楊國文
始政日或光復節及歷史魅惑
李敏勇
川普「台灣就是台灣」——一句務實又漂亮的話
尤榛嚴
國民黨的「中國結」困境
李敏勇
習近平與鄭麗文電來電去的騙術
李筱峰
從剴剴案到花蓮救災 粉專怒轟鍾沛君冷血
自由時報
各自慶國慶 何必動干戈
李敏勇
扭扭捏捏的華獨 被逼選出鄭麗文
林保華
批用共產黨收拾民進黨太可怕!趙少康遭藍、紅軍出征
自由時報
給鐵藍家人的家書
Judy
館長、黑幫、中國黨
Mock Mayson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韓國瑜與他的黑道好朋友
曾韋禎
揭開蔣經國十大建設的歷史真相
彭淑禎
氣到現在,都無法原諒國民黨
陳增芝
熱門搜尋
請輸入標題、作者等關鍵字
開始搜尋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