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政治

陸委會民調:88.2%台灣民眾反對「一國兩制」

陸委會民調:88.2%台灣民眾反對「一國兩制」

  陸委會今日公布最新民調。(記者陳鈺馥攝)   〔記者陳鈺馥/台北報導〕陸委會今日公布最新民調顯示,對於近期中共表示堅持「一國兩制」、「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及反對台獨等立場,高達74.9%的民眾不認同、認同僅14.6%;;88.2%民眾反對中共所提「一國兩制」統治台灣。 陸委會表示,有7成至8成民眾支持蔡總統強調在對等尊嚴原則下與北京當局促成有意義的對話,以支持在疫情有效控制後,政府研議逐步恢復兩岸人民正常有序交流往來,這也有8成以上。政府兩岸政策獲致主流民意支持,目前已依據疫情科學指標及兩岸關係發展,分階段研議相關人員及運輸往來措施。 陸委會指出,多數台灣民眾反對中共「一國兩制」佔88.2%,不認同「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等立場為74.9%,支持政府做好自我防衛,捍衛國家主權及台灣民主82.8%。對於中共近期通過修改香港選舉制度,7成以上民眾支持政府呼籲中共應停止打壓香港民主自由、維持香港高度自治。 陸委會強調,為維護交流秩序及因應中共推動所謂惠台、同等待遇等統戰融合措施,民調結果顯示7成以上支持政府參考其他國家做法,對中國人士來台加強安全管理有79.4%,及提醒民眾赴中投資可能風險有75.8%。 陸委會提及,對於中共因檢疫暫停台灣鳯梨進口,8成以上民眾贊成政府主張應透過兩岸協議平台溝通,應務實解決問題有81.9%。 另外,在長期觀察議題方面,主張「廣義維持現狀」民眾85.8%,仍占絕大多數,認為中共對我政府與民眾不友善態度,分別為77.2%、60.6%;支持台灣的未來及兩岸關係發展要由台灣2300萬人決定84.7%,維持長期穩定態勢。 陸委會發言人邱垂正呼籲,北京政府應正視現實與台灣民意,放棄強加於台灣的政治框架與軍事威嚇,透過務實尊重、善意理解解決問題,為開展交流互動做出相對努力,方才有助於兩岸關係正向發展。 本次民調為陸委會委託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在今年3月19日至23日以電話訪問台灣20歲以上成年民眾,有效樣本1078份,信賴度為95%,抽樣誤差在±2.99%。
陳鈺馥 2021-03-25
前南投縣長收回扣 李朝卿加判108年定讞

前南投縣長收回扣 李朝卿加判108年定讞

前南投縣長李朝卿被控利用災害搶救工程機會,收取廠商回扣,昨再新增9罪共108年刑期定讞。(資料照)   〔記者張文川/台北報導〕國民黨籍前南投縣長李朝卿、其妻舅簡瑞祺等,被控利用災害搶救工程機會,收取廠商回扣一一一次,其中八罪,李已於三年前被判刑十四年八月定讞入獄;更一審去年三月將其餘一○三罪併判廿一年,最高法院昨駁回其中九罪、各判十二年的上訴,李增加一○八年刑期定讞,其餘九十四罪撤銷發回更審。   利用災害搶救工程 收回扣逾百次   李朝卿已於二○一八年十一月發監執行先前八罪的十四餘年刑期,新增的九罪共一○八年刑期,將由台中高分院另行裁定,與前八罪合併定一應執行刑期,最多不會超過多罪合併有期徒刑的法定上限卅年。   最高院駁回9罪上訴 刑期皆12年   南投地院一審將李朝卿一一一罪合併判刑卅年,台中高分院二審改判廿二年,最高法院針對其中收取九四六萬元回扣的八罪判刑十四年八月確定,其餘一○三件共收受三二八萬元部分發回更審;台中高分院更一審去年三月將李朝卿依一○三罪合併判刑廿一年,褫奪公權九年,簡瑞祺則判刑十六年、褫奪公權九年。 最高法院昨認定其中九罪判決沒有違背法令,駁回上訴定讞,九罪刑期皆為十二年,案由包括南投縣觀光局主辦的劭族文化體驗區、埔里虎頭山景觀改善、信義賞櫻區設備等工程;其他九十四罪,則因回扣分配方式等事實有待釐清,攸關量刑,故撤銷發回台中高分院更二審。   定罪17案 合併執行刑期最高30年   李朝卿被控利用災害後道路搶修等一二○多項工程機會舞弊,收取廠商回扣,包括凡那比風災過後,發包的水里鄉文麓橋道路修復等,逐件向得標廠商收取回扣。法院更一審時痛批,南投山區每逢風雨之災,道路橋樑柔腸寸斷,李朝卿身為縣長,濫用職權收取回扣,謀取私利,危害修復工程品質,視法律為無物,「敗壞官箴,莫此為甚」。
張文川 2021-03-25
總統慰問致歉 羅尚樺父親:感謝國軍栽培我兒子

總統慰問致歉 羅尚樺父親:感謝國軍栽培我兒子

總統面對殉職飛官羅尚樺的父親,表情沉痛,羅父則感謝國軍栽培兒子,讓羅尚樺能完成捍衛彊土夢想。(記者黃明堂翻攝)       〔記者黃明堂/台東報導〕總統蔡英文今天下午台東殯儀館悼祭殉職飛官羅尚樺,慰問家屬。總統向羅父致歉:「抱歉讓你這麼好的兒子不能再回來」,羅父在喪子之痛中向總統說:「感謝國軍栽培我的兒子,讓他完成捍衛彊土的夢想!」令聞者鼻酸。 蔡英文總統在立委劉櫂豪、台東縣長饒慶鈴陪同下,到台東殯儀館致哀及慰問。 反映軍備問題 希望兒子是最後一位犧牲的 飛官羅尚樺的父親向總統說:「我們都知道這是軍備的問題,大家都知道癥結點,部隊都有在走,問題還是不斷出現,這個問題是大家最不想發生的,可以的話,希望我兒子是最後一位犧牲的」。 蔡英文握著羅父的手說,「每一次發生都是我們最痛的時刻,這樣好的年輕人這樣走掉,是國家最大損失,我們一直在跟時間比賽,裝備更新及訓練更好,但我們很盡力在做,還是發生了,真的很抱歉,你要承受這一切」。 羅父沉痛說,既然發生了就勇敢面對,但是,希望「今日公祭,明日忘記」的事不要再發生。 總統謝謝羅父培養這麼好的兒子,並向羅父致歉:「讓你最珍貴的兒子不能再回來」,羅父則感謝國軍栽培兒子,完成他的夢想。
黃明堂 2021-03-24
首座228紀念碑設計者 詹三原辭世

首座228紀念碑設計者 詹三原辭世

詹三原設計的嘉義市228紀念碑。(記者林宜樟攝)   〔記者林宜樟/嘉義報導〕全國第1座228紀念碑設計者,有「民主畫家」之稱的嘉義畫家詹三原,昨天(3月23日)在洗腎中途因嗆到心律不整,經搶救無效過世,享壽79歲。 詹三原致力於黨外運動多年,曾因挑戰國民黨威權而被捕入獄,一生致力於爭取民主,曾表示228建碑精神在引領台灣人民早日走出歷史陰影,期待在他有生之年見到轉型正義真正落實。 詹三原設計的嘉義市228紀念碑於1989年完成,原位於彌陀路,目前遷移至啟明路;詹三原曾在接受本報專訪時說,當年原打算在犧牲者罹難的嘉義火車站前立碑,曾打造一座二層樓高的和平鴿,趁夜晚架在廣場前,然而引發主張立碑的黨外人士與鎮暴部隊對峙,時任嘉義市長的張博雅同意讓和平鴿停放12天,期間黨外人士遊說張博雅,取得同意後,決定立碑紀念。 為籌措建碑經費,黨外人士結合長老教會等團體發起募款,1人最高捐獻1萬元,3個月籌足經費;詹三原擔任設計人,紀念碑呈現三角立體造型,高聳的柱體雕刻228事件發生年代「1947」字樣;詹三原回憶,立碑過程工程經常遭人潑油漆破壞,曾組成守夜隊,輪流看顧紀念碑。 詹三原曾在嘉義市中正公園幫蔣中正銅像披麻戴孝,挑戰國民黨政府權威,1992年時被以聚眾到陽明山中山樓滋擾國民大會的妨害公務罪名,在沒有傳票的情況下判刑1年6個月,服刑1年1個月後假釋出獄,曾吐血就醫,罹患肝硬化,後來進行換肝手術。 詹三原近年從事繪畫藝術及教學,在嘉義縣市多次開畫展;其子詹子藝昨於臉書上發佈父親過世訊息,「父親走得很平靜且乾脆,感謝上帝帶領」,告別式於4月10日下午2點於嘉義縣鹿滿教會舉行。 民主畫家詹三原是嘉義市228紀念碑的設計者。(資料照) 詹三原去年與家人出遊。(詹子藝提供)
林宜樟 2021-03-24
悼228英靈 台灣基進促嘉市中正路改名

悼228英靈 台灣基進促嘉市中正路改名

台灣基進嘉義黨部昨天在嘉義車站站前廣場,佈置白布條靈堂哀悼228先賢。(記者丁偉杰攝)   〔記者丁偉杰/嘉義報導〕74年前爆發「228事件」,國民政府軍隊在嘉義車站前接連3波槍決嘉義地區知名畫家陳澄波等16位本土菁英,史稱「3月屠殺」,台灣基進嘉義黨部昨在站前廣場佈置白布條哀悼先賢,呼籲嘉義市政府正視轉型正義,力促嘉義車站成為「不義遺址」,並把站前對面的中正路名稱改掉。對此,市府回應「尊重人人有主張、發表意見的自由」。 市府︰尊重發表意見自由 台灣基進嘉義黨部主委翁渙瑤與嘉義地區多位大學生志工昨上午在站前廣場召開記者會,並拉起白布條佈置靈堂對聯,橫批為「改路名祭英靈」、左右聯分別為「 本土菁英不長命」、「獨裁惡名遺百年」 ,向228受難者表達追思悼念。 促嘉義車站列「不義遺址」 翁渙瑤說,嘉義車站在74年前為國民黨政府用來屠殺台灣人的刑場,許多老一輩嘉義人對當時情景都還歷歷在目,嘉義黨部去年4月提出嘉義車站應列「不義遺址」,讓後人瞭解這段歷史。 翁渙瑤表示,當初下令槍決的國民政府主席蔣中正,其名字如今成為路名,正對著嘉義車站,如此衝突景象,讓受難者家屬情何以堪,也是對有「民主聖地」稱號的嘉市最大諷刺,疾呼轉型正義應從路名開始,改掉中正路名。 民團今於車站辦追思活動 此外,嘉市公民團體桃山人文館及受難者遺族等,今天上午10點半將在嘉義車站歷史現場舉行「諸羅天光」系列活動「台灣魂—寧鳴而生」,哀悼追思為公義和平而受難的前輩。
丁偉杰 2021-03-18
馬英九支持重啟核四 黃捷:可笑又無能

馬英九支持重啟核四 黃捷:可笑又無能

  馬英九表態支持重啟核四公投,遭黃捷譏可笑。(資料照,記者簡榮豐攝)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前總統馬英九日前表示台灣缺電,藻礁問題又無法解決,最好的辦法是重啟核四。對此,高雄市議員黃捷16日直言「可笑」,指馬英九任內親手將核四「封存」,下台後卻又突然可以「重啟」,痛批國民黨還有人盲目支持粗劣的重啟方案,不但忽視能原風險,也打臉馬英九任內的無能! 據本報報導,外傳馬英九認為核四應改在台中重啟,台中市長盧秀燕表示強烈反對;馬辦16日也嚴正駁斥,強調馬英九一貫主張核四重啟、以核養綠,且支持核四重啟公投,位於新北市貢寮區的核四廠與台中「風馬牛不相及」,還痛斥媒體斷章取義的行為相當惡劣。 對此,黃捷16日在臉書發文說,馬英九始終是擁核派,但在其任內核四卻接連發生失火、泡水、儀表介面失控等意外,導致亂花3000億卻無法通過安全審查,最後2015年馬英將核四廠「封存」,「可笑的是,馬英九親手將核四封存,卻在他下台後就突然可以『重啟』,現在甚至又提出重啟核四公投,國民黨還一票人盲目支持這粗劣的重啟方案,不僅忽視能源風險,也狠狠打臉馬英九在任內的無能。」 黃捷又批,盧秀燕一方面大讚朱立倫表態重啟核四,一方面又拒絕核四蓋台中,「難道「別人的囝死袂了」(別人孩子死不完)才是媽媽市長的真面目嗎?」;至於新北市長侯友宜,黃捷說,侯市長平常看似有魄力,現在面對次議題卻畏畏縮縮,不敢對核四表態,「只敢問中央新北市的核廢料還要放多久,如果侯市長也不喜歡核廢料,請大聲說出反對核四公投的立場,而不是只敢對外抱怨,卻不敢向黨內溝通。」 黃捷直言,國民黨對於能源議題自始至終都缺乏務實的論述能力,擁核團體與國民黨也一再鬼打牆稱要先有「核」才能來「養綠」,「實際上過去八年的國民黨執政,馬英九任內極盡打壓綠能發展,對綠能的評價只有『綠能是好事,但要再等等』。呼籲國民黨與馬英九們的擁核派,經過40幾年黨國核能的騙局,台灣人已經覺醒,台灣也即將邁向新的能源階段,拜託不要再用『以核養綠』、『核四重啟』這些政治詐術來拖累台灣了!」  
自由時報 2021-03-17
前國策顧問邱垂亮病逝 總統府致哀

前國策顧問邱垂亮病逝 總統府致哀

享譽國內外的台派政治學者、前國策顧問邱垂亮昨在澳洲病逝,享壽八十四歲。(資料照)   〔記者李欣芳、彭琬馨/台北報導〕享譽國內外的台派政治學者、前國策顧問邱垂亮昨在澳洲病逝,享壽八十四歲。總統蔡英文、副總統賴清德及許多台派人士紛表哀悼,蔡總統感念邱畢生奉獻於台灣民主運動,以其崇隆的國際學術成就,屢屢為台灣在國際領域堅定發聲。 蔡:感念畢生奉獻台灣民主運動 總統府表示,蔡總統感念邱垂亮長年來作育英才無數,不僅致力於客家文化的傳承,更對促進台澳友好關係貢獻良多。總統盼邱垂亮家屬節哀珍重,並責請外交部及駐處給予家屬必要協助。外交部則說,駐澳代表常以立已代表政府向家屬致哀慰問,駐布里斯本辦事處同仁也立即前往醫院慰問家屬、提供必要協助。 出生於一九三八年的邱垂亮,是苗栗公館客家人,一九六一年畢業於台大外文系,熱愛文學創作的他因決心要為台灣自由民主奉獻,決定改念政治。一九七一年邱垂亮獲加州大學政治學博士學位,並應澳洲昆士蘭大學政治系聘請,決定到澳洲任教。 外交部指出,邱垂亮在澳洲昆士蘭大學政治系執教四十多年,經常在國際研討會上為台灣發聲,也與許多澳洲政壇重量級人士建立良好關係,二○○三年更獲得澳洲聯邦政府頒發「澳洲建國百年特殊貢獻勳章」。 外交部表示,邱教授生前熱心服務澳洲僑社,曾擔任過僑界許多重要社團的主席及僑務委員,也多方協助外交部駐澳機構的工作。 外交部並說,邱垂亮長年關心台灣民主發展,與國內民主前輩建立緊密關係,與外交部長吳釗燮更是多年來相互鼓舞的好友。 台派學者李筱峰等人昨也紛表哀悼,並推崇邱垂亮對台灣民主的貢獻。
彭琬馨 2021-03-14
陳水扁讚黃芳彥抗煞英雄 當年立遺囑挺進專責醫院

陳水扁讚黃芳彥抗煞英雄 當年立遺囑挺進專責醫院

前總統陳水扁今晚在廣播節目中回憶起今年1月過世的黃芳彥醫師,當時黃立下遺囑以身作則率先進入專責醫院,是真正的抗煞無名英雄。(資料照)   〔記者簡惠茹/台北報導〕由前總統陳水扁擔任主持的廣播節目「有夢上水」,第10集邀請前三軍總醫院院長、軍醫局中將局長陳宏一擔任嘉賓,陳水扁在節目中回憶起今年1月過世的黃芳彥醫師,當時黃立下遺囑以身作則率先進入專責醫院,是真正的抗煞無名英雄,陳更透露黃最後給好友的訊息是2首歌曲。 陳水扁說,在台北市和平醫院封院後,黃芳彥醫師一直到官邸報告,跟他說要把院內的人救出來,後來黃芳彥奉總統之令,協調成立專責醫院,讓和平醫院的病人趕快移出來。 陳宏一指出,2003年4月24日和平醫院封院後,醫護人員甚至想跳樓的景象,國防部副部長林中斌要他到國防部,說接到高層指示要三軍總醫院當SARS專責醫院,但是陳宏一回應,三總是醫療教學研究,不適合擔任專責醫院,所以他建議哭軍總醫院有獨立大樓可以收治,嚴重插管者也可以送到三總。 陳宏一說,林中斌帶著他到行政院參加應變會議,7個醫學中心、6個院長都坐在裡面,時任行政院長的游錫堃表示和平醫院封院已經影響台灣國際形象,國際新聞一直播報,各醫院都在砲轟台北市政府封院措施,罵了1個多小時。 陳宏一指出,會議接下來換他報告,他當時說,國家有難,國軍和軍醫院義不容辭不能迴避,應該設立專責醫院,建議空軍總醫院,在場許多人都認為可以,當時他拜託各醫院出醫護人員,中央政府給資源,黃芳彥在場都協助協調。 陳水扁表示,黃芳彥當時作為總統醫療小組的執行長,請他到處協調各大醫院,了解是否要繼續封院或移出病人,站在第一線,黃芳彥奉總統之命來做這些事情, 陳水扁說,因為當時封院是時任台北市長馬英九的決定,能改變這個決定的只有總統,所以他在4月26日召開國安高層會議,晚上10點多開到凌晨,整合出一個結論,封院是錯誤決策,一定要把人救出來,所以他才下令36小時抗煞大作戰,把和平醫院的病患移出。 陳水扁也提到一個小故事,黃芳彥當時說有很多醫護人員會害怕,不敢去專責醫院工作,所以他以身作則進入,跟大家同生共死,更立下遺囑,萬一被感染的話要怎麼處理,抗煞期間真正無名英雄就是黃芳彥,希望歷史給黃芳彥一個公道。 陳水扁說,黃芳彥過世前傳給好友2首歌,一首是歌手施文彬的《再會啦心愛的無緣的人》,另一首歌是蘇格蘭詩歌《友誼地久天長》,相信是黃芳彥生前跟朋友想說的話。
簡惠茹 2021-03-13
民主前輩邱垂亮辭世 鄭文燦:邱教授感謝您

民主前輩邱垂亮辭世 鄭文燦:邱教授感謝您

鄭文燦參選首屆桃園市長,民進黨前主席林義雄(圖左)、前總統府國策顧問邱垂亮(圖右)前來總部為他加油打氣。(擷取自鄭文燦臉書)   [記者謝武雄/桃園報導]民主前輩、前總統府國策顧問邱垂亮今天於澳洲辭世,與邱熟捻的桃園市長鄭文燦晚間在臉書以「悼念永遠的民主哲人—邱垂亮教授」為題發文,更感謝邱以理性的大格局,為台灣尋找出路,以感性的台灣心,努力半世紀,寫下台灣知識分子的老派典範;最後鄭文燦更以感性的口吻說「邱教授,感謝您」。 鄭文燦提到2014年,他完成了翻轉桃園的使命,邱垂亮在選前幾天和民進黨前主席林義雄一同來助選,他告訴邱垂亮,桃園人會選擇改變,要結束政治家族的執政,因為,他代表的是民主的一代;他還告訴邱垂亮,台灣認同已經是台灣新生一代的主流,年輕人擁抱台灣,已經是民主台灣的基石。 鄭文燦說,邱垂亮的台灣之心,總是讓他感動不已,每次邱垂亮回台,不論行程多滿,兩人都會安排茶敘,在他的記憶中,邱垂亮個性幽默,甚至有點頑皮,會調侃別人,也會調侃自己,但是,只要談到台灣,就會收斂起笑容,邱垂亮談話主題只有一個,就是面對中國的威脅,台灣民主能不能更好、更強壯。 最後鄭文燦也提到,邱垂亮旅居澳洲超過40年,在澳洲昆士蘭大學教授比較政治學,邱認為共產中國還沒有接受全球化文明,而是把過去的大中華民族主義,新瓶裝舊酒,保留到現在,他很感謝邱垂亮對台灣的付出,最後還是要說一聲「邱教授,感謝您」。
謝武雄 2021-03-13
台灣知名國際學者邱垂亮病逝 台派哀悼

台灣知名國際學者邱垂亮病逝 台派哀悼

台灣知名國際學者邱垂亮(如圖,站立者)病逝,台派學者李筱峰等人哀悼。(圖取自李筱峰臉書)   〔記者李欣芳/台北報導〕旅居澳洲多年的台灣知名國際學者、前國策顧問邱垂亮今天凌晨在澳洲病逝,消息傳出,包括台派學者李筱峰、旅日台僑王輝生等台派人士紛紛哀悼,並推崇邱垂亮對台灣民主的貢獻。 學者李筱峰今天上午在臉書哀悼說:「敬悼邱垂亮教授,他為台灣的民主獨立鞠躬盡瘁。」 王輝生淚拜合掌說,邱垂亮有硬頸的客家本色,一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在凡間,為了故國而闡精竭慮,為了維護自由民主而昂首闊步,在天之靈,「想必魂歸故里,徘徊在我們所熱愛的台湾上空,繼續蔭庇您一生所追求的理想,邱p一路好走」。 出生於1938年的邱垂亮,是苗栗縣公館客家人,1961年畢業於台大外文系,同期外文系同學白先勇、陳若曦、王文興等人都投入文壇成為閃亮的明星,同樣熱愛文學創作的邱垂亮卻因天生反骨而改念政治,矢志振筆疾書,為台灣自由民主奉獻。1971邱垂亮歷經半工半讀的辛苦歲月,獲得加州大學政治學博士學位,並應澳洲昆士蘭大學政治系聘請,決定到澳洲任教。 邱垂亮過去在許多國際研討會上,經常替台灣發聲,他也與澳洲政壇不少重量級人士關係良好,使澳洲出現一批親台人士,關心台灣民主運動,熱愛台灣的他擔任過僑界許多重要社團的主席及僑務委員等工作,也曾出任台灣心會會長。 在澳洲任教多年的邱垂亮,以宏觀的自由民主觀念在澳洲作育英才,並努力促成澳洲與台灣文教經貿交流,備受澳洲朝野肯定,2003年獲澳洲聯邦政府頒發「澳洲建國百年特殊貢獻勳章」。在陳水扁執政時期獲聘為國策顧問的邱垂亮,更是畢生為台灣的民主自由而奮鬥。
李欣芳 2021-03-13
護理師1家7口染疫 王必勝:指揮官沒有忘

護理師1家7口染疫 王必勝:指揮官沒有忘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探視染疫護理師一家人。(王必勝提供;本報合成)   〔記者吳亮儀/台北報導〕今年一月部立桃園醫院爆發院內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群聚感染事件,一名護理師一家七口全染疫,婆婆也因此病逝;醫福會執行長王必勝在臉書發文,表示「當大家逐漸淡忘這事件,可是陳指揮官沒有忘」,還放上合照。 王必勝說,這次部桃事件受創最深的莫過於副護理長一家人,共7位確診,身心都受到巨大的壓力。副護理長本人痊癒後再繼續待在隔離病房照顧公公,一共在裡面待了40幾天,「很孝順,也真的辛苦了」。 「當大家逐漸淡忘這事件,可是陳指揮官(陳時中)沒有忘。」王必勝說,在這家人全都痊癒出院後,陳時中在百忙之中還是主動指示要去他們桃園家中拜訪慰勉。在閒話家常中,發現一家人都恢復的很好,也將陸續返回工作崗位,老先生也非常開心部長來訪。 王必勝說,除了訪視,指揮官也帶來了善心機構關懷的慰問金。一路幫忙的里長也有過來。 王必勝有感而發地說,常有人問:「台灣防疫為何做的那麼好?」他認為,最大的原因就是因為台灣人互相挺、互相幫忙、互相關心,這也是「Leave no one behind」(不拋下任何人)的精神。 王必勝臉書全文: 這次部桃事件受創最深的莫過於副護理長一家人,共7位確診,身心都受到巨大的壓力。副護理長本人痊癒後再繼續待在隔離病房照顧公公,一共在裡面待了40幾天,很孝順,也真的辛苦了。 當大家逐漸淡忘這事件,可是陳指揮官沒有忘。在這家人全都痊癒出院後,他在百忙之中還是主動指示要去他們桃園家中拜訪慰勉。在閒話家常中,發現一家人都恢復的很好,也將陸續返回工作崗位,老先生也非常開心部長來訪。 除了訪視,指揮官也帶來了善心機構關懷的慰問金。一路幫忙的里長也有過來。常有人問:台灣防疫為何做的那麼好?……我想最大的原因就是因為台灣人互相挺、互相幫忙、互相關心,這也是「Leave no one behind」的精神。 (PO文已獲當事人同意)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探視染疫護理師一家人。(王必勝提供)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探視染疫護理師一家人。(王必勝提供)
吳亮儀 2021-03-11
三接若因公投停建 中火減煤恐倒退

三接若因公投停建 中火減煤恐倒退

第三接收站新舊範圍比一比 〔記者黃佩君、李欣芳、楊淳卉/台北報導〕藻礁公投第二階段連署已達法定門檻,經濟部長王美花昨表示尊重公投結果,但若通過恐延宕大潭電廠八、九號機上路時程,造成電力缺口,並影響台中電廠減煤努力及空污季降載狀況;行政院長蘇貞昌則指示持續加強說明,強調蔡政府已盡最大努力保護藻礁,開發區域只剩原來的十分之一,若不增加污染較低的天然氣,就是要增加燃煤的使用。 藻礁公投連署突破三十五萬安全門檻,若通過八月二十八日舉辦的公投,目前中油在桃園觀塘所建的第三接收站就必須放棄既有進度並移位,且無法如期明年底供氣大潭電廠八、九號機組。 大潭新機組恐無氣可用 反年增500萬噸燃煤替代 王美花強調尊重公投結果,但若公投通過,三接替代方案從環評、施工到蓋港要十一年,「這段時間會是電力很大缺口」;目前政府努力增氣減煤,最重要課題是減少空污,若大潭電廠受影響,除南電北調將提高供電風險,過去減煤的努力很可能「會再回頭」。 她解釋,大潭七、八、九號機組的天然氣供應需仰賴三接,七號機勉強可自台中接收站引氣,但八、九號機無法,將影響共二二四萬瓩機組發電,即一年約一三七億度發電量,若以燃煤替代,將增加五百萬噸煤使用。 王美花說,過去中火努力減煤的成果是六百萬噸,若三接無法如期供應大潭機組,為確保供電穩定,非常可能需增加燃煤使用;目前中火雖未到除役時間,但在空污季已隨時配合空品降載,若大潭未能順利發電,可能影響中火降載情況。 日前經濟部臉書說明三接議題,遭環團指為「梗圖」引發爭議。王美花解釋,是政策說明的一環,圖片主要說明接收站開發位置非破壞藻礁,而是十八年前東鼎公司已填海造地,且較過去規劃減掉九成面積,對南邊的觀新藻礁生態保護區完全沒有影響。 藻礁公投案於網路發酵,民進黨主席、總統蔡英文昨在民進黨中常會表示,要請黨部及行政部門多與社會溝通。有中常委於會中指出,執政黨是否要提出對案因應?民進黨秘書長林錫耀回應,若提對案是否會造成反效果還要討論,盼大家不要互相攻訐。
楊淳卉 2021-03-04
國人熱烈預購鳳梨 4天超過去年銷中總量

國人熱烈預購鳳梨 4天超過去年銷中總量

  國人用行動支持國產鳳梨,企業暨個人訂購就有1230筆、達7187噸,加工業者共19家,數量達1.5萬噸,手搖飲業者共14家,數量4500公噸,量販通路行銷為1萬噸,外銷及海外團購為5千噸,到今天下午2點累計達4萬1687噸。圖為鳳梨示意圖。(資料照)   〔記者楊媛婷/台北報導〕中國無預警於2月26日以顯然非貿易理由對外宣布從3月起,禁止我國鳳梨進口,外銷到中國的鳳梨每年約5萬噸,農委會當天立刻祭出因應措施,其中3萬噸將轉銷他國、2萬噸則用多元加工、國內行銷等方式,消息暴露經96小時,主委陳吉仲表示,內外銷已超過4萬1687公噸,以5萬噸的目標來說,預購已占8成2,「採購的數量可望超過去年賣到中國的數量!」 當天消息披露後,許多國人用行動支持國產鳳梨,也有很多企業熱心預購,食品大廠義美、科技業者友達等、糕餅協會、手搖飲業者、冰品業與手搖飲業者等都迅速認購,企業暨個人訂購就有1230筆、達7187噸,加工業者共19家,數量達1.5萬噸,手搖飲業者共14家,數量4500公噸,量販通路行銷為1萬噸,外銷及海外團購為5千噸,到今天下午2點累計達4萬1687噸。 陳吉仲表示,這還不包含國外僑胞透過僑委會訂購的數量,日本訂單不到一天就增加62%,陳吉仲預計今年銷往日本的鳳梨數量會達5千公噸,陳吉仲表示,近年政府積極開發市場,台灣農產品外銷金額逐年增加,2019年外銷量達229萬公噸、市值達新台幣1726億元,包含生鮮水果、稻米、茶葉、養殖漁業、花卉等都有佳績,生鮮水果出口達10.4萬公噸,市值57億元。 農委會表示,近年外銷量逐年成長,去年雖受疫情影響,農產品出口金額為美金49.1億元,較上一年度衰退11.9%,但重要市場如美國、加拿大、新南向國家澳洲與新加坡仍分別成長7.5%、3.4%、1.8%、4.1%。 為降低農產品外銷過度集中單一國家的風險,農委會已針對不同目標市場提供海外拓銷獎勵,目前有在新加坡等國家超市設置台灣農產食品專區,也協助業者取得清真認證來開拓穆斯林市場。 電商平臺成立「臺灣農產嘉年華鳳梨專區」,2月27日上線後短短1天內,就銷售了23.364公噸;全聯往年年銷鳳梨約4千公噸,今年有信心達到1萬公噸,陳吉仲說,相信在國人的齊心合力下,即使面對變局,台灣農業能化危機為轉機。 強化農產品國際行銷穩定國內產銷與農民收益,農委會主任委員陳吉仲召開記者會,感謝許多企業、電商平台與消費者實際行動支持國產鳳梨。(記者王藝菘攝)
楊媛婷 2021-03-02
不敢說湯德章被誰抓 台南觀光導覽挨批

不敢說湯德章被誰抓 台南觀光導覽挨批

湯德章於228事件後被捕,遭嚴刑逼供,他為保護當時參加保安工作的台南菁英及成大學生拒絕透露任何名單,最後在民生綠園遭槍殺,年僅40歲。(記者蔡文居攝)   〔記者蔡文居/台南報導〕3月13日將是228受難者湯德章律師逝世74周年,台南市邱姓市民投訴,昨天228和平紀念日當天搭乘台南雙層觀光巴士遊覽舊城區,行經湯德章紀念公園(民生綠園)時,導覽員介紹湯德章生前事蹟,竟然不敢說湯德章是「被誰抓走的」,讓他無法接受。 台灣基進台南黨部今天接獲陳情,主委李宗霖要求市府應該避免類似事情再次發生,也不該自我審查,應加強導覽員的教育訓練,228事件元兇就是蔣介石,事情真相不需要幫忙掩飾。網友也質疑,「想不到在民進黨執政的台南市,導覽員竟然還懼怕回答這個簡單的問題。」 交通局表示,湯德章紀念公園是市府所設置,相關事件經過都有公開的說明,市府歷來也都有湯德章相關的簡介說明,這沒有什麼不能說的,應該是個人因素,該局會再來加強導覽員的教育。 李宗霖說,說出歷史是責任,但指認出原凶也是我們的義務! 以下為邱姓市民陳述昨日遇到的狀況: 「想了想,我還是不能接受。今天是和平紀念日,搭著雙層觀光巴士環繞著舊城區,聽著導覽,途徑湯德章紀念公園。『大家看一下我們前面就是湯德章紀念公園,湯德章是一位人權律師,他的逝世是在228之後,因為他不願意交出來名單,所以他被抓走了⋯(略)就在這裡立銅像紀念他』」 「『那他是誰被抓走的?』我大聲喊問了一次,導覽員沒有回應我。我只好走到他面前再問一次『所以湯德章律師是被誰抓走的?』只見他將麥克風移開嘴邊後放下,用左手心將麥克風頭包覆住,似乎擔心它收到音。『是國民政府,但是不好意思這涉及政治問題很敏感,所以我們不談論這個。』」 「74年了,縱然經過了這麼長的時間,真相猶未明白,殖民者仍然壓迫者,不能說、不能談論,劃在台灣人身上那一刀仍然那麼深,從未癒合,真的很討厭這些人。再回到銅像前,向湯律師鞠了躬:謝謝您!」 台南雙層觀光巴士繞行台南市區各主要景點。(記者蔡文居攝)
蔡文居 2021-03-01
誤寫228歷史挨轟加強血腥鎮壓合理性 柯P臉書悄悄改文修正

誤寫228歷史挨轟加強血腥鎮壓合理性 柯P臉書悄悄改文修正

柯文哲臉書的紀念文章嚴重誤寫歷史。(圖:擷自林瑋豐臉書)   〔記者郭安家/台北報導〕今天228紀念日,台北市長柯文哲今天上午騎自行車,下午要再返回台北參加228紀念活動,不過,柯文哲昨天在臉書的紀念文章卻嚴重誤寫歷史,把74年前的228事件處理委員會,寫成「反抗據點,號召起義」;柯引發群起抨擊,加強當年血腥鎮壓的合理性,台北市議員苗博雅還要求柯文哲道歉。柯並未道歉,但悄悄將文章改成處理委員會是「希望透過協商善後,並維護社會治安」。 柯文哲臉書的紀念文章。(取自臉書) 時代力量前發言人吳崢說,把228事件處理委員會打成叛亂據點,正是國民黨事後大舉逮捕、槍殺本地政治菁英的藉口;各地228處理委員會當時普遍由各地省參議員、國大代表、知識菁英、地方士紳等,為維繫地方秩序、保護民眾、向政府談判組成的代表團體,不是起義,市長紀念228很好,但應該掌握基本的歷史事實,不要散播假訊息,成了附和黨國口徑的幫兇。 228事件紀念基金會董事藍士博說,228事件處理委員會,是事件爆發後台灣社會領導階層居中協調、斡旋的機關,陳儀與國民黨政府利用社會對體制內改革的期待,鼓勵仕紳成立處理委員會,提出建言,等到故總統蔣介石要派兵,卻馬上翻臉不認人。藍說,柯文哲市長已經61歲、當6年多市長,什麼時候才願意把228事件搞清楚?至少請小編不要亂寫,好好做功課好嗎? 台北市議員苗博雅說,柯文哲文章曲歷史,大錯特錯!智商157,號稱讀很多書,又有大批幕僚團的首都市長,公開發言竟犯下這種錯誤,令人驚駭,扭曲史實,台灣社會要如何和解?首都市長竟然發出這種將國民政府羅織的欲加之罪合理化的文章,慘遭誘騙犧牲的臺灣英靈,該如何瞑目?這樣劣質消費,實在忍無可忍!請柯文哲有錯就改,正式更正道歉。 媒體人林瑋豐也說,韓國瑜把11年前的莫拉克風災,寫成20年前,成為大家笑柄,臉書也馬上就改正;不過柯文哲呢?北市府昨天跟隨國民黨、江宜樺等人,稱讚馬英九之後,今天柯文哲臉書提228事件,直接竄改史實,正好給了那些主張國民黨當初合理極權統治的人,最好的藉口,加強國民黨血腥鎮壓的合理性。 柯文哲臉書提及,「228之後,各地紛紛成立了228事件處理委員會等反抗據點,號召起義,政府則以國家機器開始一連串清鄉整肅」;引發眾怒後,柯文哲臉書也悄悄改成,「各地紛紛成立了228事件處理委員會,希望透過協商善後,並維護社會治安,政府則以國家機器開始一連串清鄉整肅」。
郭安家 2021-02-28
國安人事新佈局 蔡總統:發揮「三個鐵三角」最大戰力

國安人事新佈局 蔡總統:發揮「三個鐵三角」最大戰力

  蔡英文總統表示「國安團隊再部署,三個鐵三角就位!」。(圖取自蔡英文臉書;本報合成) 〔記者蘇永耀/台北報導〕總統府今天宣布新的國安人事,蔡英文總統透過臉書表示,這是「國安團隊再部署,三個鐵三角就位!」 蔡英文說,針對新一階段的區域及國際情勢,以及後疫情時代下,所牽動的全球政經變局,國安團隊必須進行任務與隊形的再部署。我們對外宣布了國安團隊的新人事:新任國安會諮詢委員嚴德發、新任國防部長邱國正、新任國安局長陳明通、新任陸委會主委邱太三。 蔡總統說,這四位國安團隊的重要成員,都有高度的專業素養,也有宏觀視野和豐富經驗,不用摸索就可以立刻上手,符合新一階段的任務需求。我也要期許全體國安團隊,在顧立雄秘書長帶領的國安會統籌戰略規劃下,發揮三個鐵三角的最大戰力,包括: 外交事務鐵三角:總統府秘書長李大維、外交部長吳釗燮、駐美代表蕭美琴。 兩岸事務鐵三角:國安局長陳明通、陸委會主委邱太三、海基會副董事長詹志宏。 國防安全鐵三角:國安會諮詢委員嚴德發、國防部長邱國正、參謀總長黃曙光。 總統強調,新的階段,我們將持續落實國防改革,強化國軍戰力,也將持續深化與理念相近國家的友好合作,並持續維護台海及區域的和平穩定、繁榮發展。國安團隊,繼續向前! 蔡英文總統表示「國安團隊再部署,三個鐵三角就位!」。(圖取自蔡英文臉書)
蘇永耀 2021-02-20
戴口罩、勤洗手 今年春節類流感、腹瀉近5年最低

戴口罩、勤洗手 今年春節類流感、腹瀉近5年最低

戴口罩、勤洗手,陳時中表示今年春節類流感、腹瀉近5年最低。(指揮中心提供)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往年春節連假期間,急診會有不少類流感、腹瀉等就診情況,但民眾落實戴口罩、勤洗手等措施,今年過年急診類流感、腹瀉就診人次為近5年同期最低;對於企業是否可辦春酒?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指出,仍要多小心,吃飯不要有太多不特定的人,沒吃飯的時候就戴口罩。 根據指揮中心統計,回顧近5年春節連假期間的就診狀況,總就診人次過去介於15.6萬至約19.2萬人次之間,今年則降至約12.3萬人次。在急診類流感方面,相較於過去約2.5萬至近4萬人次之間,今年下探9816人;在急診腹瀉方面,相較於過去近1.2萬至近1.7萬人次之間,今年也僅是1萬出頭的1萬0447人次。 陳時中指出,春節連假期間,大家口罩都有戴好,因此類流感就診人次下降很多,不管是武漢肺炎、類流感,口罩戴好,對身體就有幫助,而勤洗手也使得腹瀉減少很多,顯示防疫新生活的效益佳。 是否可辦春酒?陳時中︰不要有太多不特定的人 對於國內武漢肺炎疫情趨穩,是否能夠續辦春酒?陳時中則指出,桃醫事件讓大家非常緊張,但確實這段時間沒有再出現相關的案例,管制強度不會再增加,但仍要小心,吃飯的時候不要有太多不特定的人,沒吃飯的時候就戴好口罩。
林惠琴 2021-02-17
陳時中首度爆料500萬BNT疫苗為何沒了

陳時中首度爆料500萬BNT疫苗為何沒了

衛福部長陳時中今早接受電台訪問。(記者陳志曲攝)   〔記者吳亮儀/台北報導〕本來台灣可買到德國BNT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苗500萬劑,但後來被中國擋下、國內藍營政治人物訕笑唱衰;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首度說明,本來已經快簽訂了、新聞稿都寫了,「但有人不希望台灣太高興」,結果硬生生被攔截了。 陳時中今天接受電台專訪,談到疫苗問題,陳時中也首度曝光數月前本向德國購買BNT疫苗,簽約在即了、開記者會的時候很多人都看過新聞稿了,本來就即將要公布了,結果卻生變。 後來上海復興製藥公司硬生生攔截,讓台灣沒有BNT疫苗,許多藍營政治人物也從中方得知消息後一片訕笑。陳時中說,這打亂了我國的疫苗布局,至於為什麼?除了可能上海復興保護商業利益外,「有人不希望台灣太高興」,但陳時中未說明是誰。 後來陳時中講到疫苗採購進度總說要保密,又遭藍營政治人物和部分媒體批評「隱匿」、「不透明」,陳時中坦言,他是有苦難言。 他說,像是台灣參加WHA(世界衛生大會)等國際組織事務,常常會被「弄一下」,所以他得等到確定後才會公布。
吳亮儀 2021-02-17
蔡寬裕訪談錄 活著說出真相

蔡寬裕訪談錄 活著說出真相

〔記者陳昱勳/台北報導〕由國史館館長陳儀深訪談的《活著說出真相:蔡寬裕先生訪談錄》,回顧政治受難前輩蔡寬裕過去經歷的人事物、個人生活、推動轉型正義工作,此外也對「泰源事件」與「蘇東啟案」進行較為完整的論述與釋疑。 蔡寬裕於1933年出生,為東吳大學在台復校第一屆經濟系學生,1957年台北市發生「劉自然事件」,情治人員懷疑蔡寬裕鼓動同學罷課,將他拘押6個多月。蔡寬裕自大學畢業後在台中商職擔任老師,隨後到日本短期進修而接觸到台灣獨立運動先驅廖文毅的組織「台灣共和國臨時政府」,返台後接辦台中市新生商職並代理校長。 2018年2月陳儀深(左)與蔡寬裕參訪台東泰源監獄舊址前合照。(陳儀深提供)   期間,因友人李森榮曾在紙張書寫「獻身解放台灣民族獨立運動」,蔡寬裕受到牽連,1962年被捕,判刑10年,並在1964年移監泰源監獄,調醫務室服務。1975年出獄後,與難友合股於大里經營鞋廠,1983年結束鞋廠業務,到台北經營貿易公司。解嚴後積極推動政治受難者平反運動,現為「台灣政治受難者關懷協會」榮譽理事長。 陳儀深表示,政治受難者都有不同遭遇,蔡寬裕曾兩度入獄,接觸了形形色色的政治犯,因此就有許多故事可分享,此書前半段講述政治受難經驗,後半則分享他2000年之後推動轉型正義的過程,陳儀深認為,蔡寬裕引以為傲的是他在人權館擔任志工,對他來說,人權教育是與生命連結在一起。 《活著說出真相:蔡寬裕先生訪談錄》將蔡寬裕20多年來接受訪談、口述歷史彙整而成,是目前最完整的個人訪談錄,分為「家世與成長」、「個人受難經歷」、「我看蘇東啟案」、「我看泰源事件」、「出獄後的事業經營」、「政治受難者關懷協會」、「追求轉型正義」、「相關人物憶述」章節。 1970年,泰源監獄爆發武裝台獨行動「泰源事件」,原計畫由蔡寬裕負責打開大門接應,後因計畫失敗,蔡寬裕雖逃過一劫,卻於刑滿後又延訓3年,其中起事的鄭金河、陳良、詹天增、謝東榮、江炳興等5人則被判處死刑,陳儀深表示,起事者之一的鄭正成之所以活下來,是因為在搶衛兵的時候不在現場,罪刑與其他人不同,這與過去的口述紀錄有所不同。 《活著說出真相:蔡寬裕先生訪談錄》為蔡寬裕目前最完整的口述訪談紀錄。(前衛出版提供)   「我一直記住詹天增說的話,他要我活著,要我把真相說出來,這是我的使命,也是同志賦予我此生的任務。」身為事件見證者之一的蔡寬裕說,這些行動者們非常積極籌劃,詹天增曾告訴他,一旦發動,許多人大概都會犧牲,因此他並沒有被安排在第一線,就是為了活著將事情帶到社會上,要讓人們知道這些行動者的為何而死,使犧牲者不會死的不明不白,隨著訪談錄的出版,也能進一步讓年輕一代朋友了解真相。 陳儀深指出,外界也有出版過記錄泰源事件的書籍,但與歷史檔案差距太大,部分資訊更是憑想像撰述,準確度不足,例如參與行動的監獄阿兵哥有幾個人,此書就會講的比較清楚,並無外界所說的都有參與,此外佔領台東電台,是因要讓國際知道,台灣確實有政治犯,此外,泰源事件並非是台獨人士要殺統派分子,而是對台灣獨立的理想行動。
陳昱勳 2021-02-16
暌違109天 連2天零

暌違109天 連2天零

賴清德副總統(右二)與衛福部長陳時中(左)至台中,慰勉台中西屯檢疫所值勤人員。(記者張軒哲攝)   〔記者楊媛婷、張軒哲/綜合報導〕繼初二久違的「+○」回娘家後,昨天境外、境內武漢肺炎病例同樣零新增,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出,這是時隔一○九天的連續兩天境外、境內都零新增。指揮官陳時中特別感謝各地的集中檢疫所,認為疫情控制得當,是因為集中檢疫所築好重要防線。 去年二月三日、四日台商武漢包機回台後,陳時中曾到訪台中市西屯檢疫所,一年後的昨天,他陪同副總統賴清德再度走訪該地。陳時中透露,中國回台專機本來是要在北部檢疫,最後一秒才決定到西屯檢疫。賴清德也肯定集中檢疫場所的功能。 陳時中感謝集中檢疫所 築好堅強防線 陳時中向在場部立醫院和公立醫院人員溫馨喊話:「大家加油,防疫一定會成功。」他說,安全組、衛生組、後勤組都團結一致,才能讓集中檢疫所成為入境的延伸。陳時中說明,目前台灣所有確診者中的三分之一、三三一人,是在集中檢疫所發現。若沒檢疫所這道堅強的防線,只要漏掉幾個確診者到社區,對台灣防疫是極大的威脅。 賴清德也肯定集中檢疫場所的功能。衛福部醫福會簡報指出,目前已開設三十八處集中檢疫場所、共四二○六間,截至今年二月十三日止,累計收住人數兩萬九九七○人,經檢疫所確診送醫共三三一人,佔國內確診人數三十三.一九%。 國內確診者 有1/3在檢疫所發現攔堵 陳時中在疫情記者會補充,檢疫所除提供專案民眾入住隔離外,也接收部分違規居家檢疫規定的民眾。其中一人違反居家檢疫規定脫逃、警政系統查獲後,送入集中檢疫所,竟把房間弄得天翻地覆,工作人員得安撫該位民眾、每天定時量體溫等。這位不配合的民眾對安全後勤衛生團隊造成很大的威脅,而檢疫所工作人員的辛勞,實不足以用言語形容。
楊媛婷 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