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政治

陳珮琪批「硬拗」 陳時中:沒法強迫大家都看懂

陳珮琪批「硬拗」 陳時中:沒法強迫大家都看懂

台北市長柯文哲夫人陳珮琪在臉書稱台灣發函世衛警告太牽強,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有人看得懂,有人看不懂,沒辦法強迫大家都看得懂。(記者王涵平攝)   相關新聞 陳佩琪指台灣警告WHO是「硬拗」 自嘲會被罵逆時中 [記者王涵平/台南報導]台北市長柯文哲夫人陳珮琪今在臉書稱台灣發函世衛警告太牽強,還說「硬拗」這是有先知之明、警告世衛的信,想必又要人會罵她「逆時鐘」,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在例行記者會表示,相信信件都已經公開來了,有人看得懂,有人看不懂,沒辦法強迫大家都看得懂。每個人有不同見解,都予以尊重。 陳珮琪也質疑邊境防堵措施有政治考量,武漢國人回來是全程包機、集中檢疫等,歐美回來的幾乎不設防。 陳時中強調,防疫工作前期對疫情與病毒不夠了解,執行的方法一定更嚴格,現在則是顧及經濟的發展,以及對病毒更了解後,會有一定的放鬆,所有疫情一定都會以最高的警戒,也因如此才能控制,沒有說對中國比較嚴格或者對歐美比較不嚴格,是對疫情與病毒一定的了解所做的決定。
王涵平 2020-05-31
母喪百日靈前 陳時中:媽,您沒看錯!

母喪百日靈前 陳時中:媽,您沒看錯!

〔記者曾德蓉/台北報導〕台灣防疫表現備受國際肯定,疫情指揮官陳時中更一夕成為英雄,他近日接受壹電視《我是救星》主持人陳雅琳專訪,對於很多人力拱他參選2022雙北市長,阿中部長說「民調高高低低,不能當作依靠」,他大方稱讚新北市長侯友宜很有執行力與企圖心,並表示「侯市長有他寬廣的路」;但對於同為醫師的台北市長柯文哲,陳時中坦言過去曾經大力支持過柯,陳雅琳進一步追問,是否當時是認同柯文哲的本土理念?陳時中則是露出尷尬笑容。 陳時中(右)接受《我是救星》主持人陳雅琳專訪。(壹電視提供) 雖然各界對於陳時中的表現都給予高度肯定,但他在節目中憶及逝去雙親時,眼眶泛淚表示「我爸爸如果還在,他可能會看到我做不好的地方吧,還是會唸我,因為他總是要求精益求精。」至於母親,陳時中透露,媽媽在他小時候就認為「阿中將來會很了不起」,因此他在母喪百日時,特別到靈前跟母親說,「媽,您沒看錯!」言語間道盡父子之間說不出口的愛,也透露出告慰雙親在天之靈的感動。 談及此次防疫成果,陳時中驕傲表示,台灣是在「人性化」的情況下,控制住疫情,台灣「在民主的體制之下,仍然可以把隔離分流做得很好」。這一次抗疫經驗,讓全世界都在幫台灣講話,但針對台灣遭到中國打壓,屢次被拒於世界衛生大會門外,陳時中態度不卑不亢,再次重申台灣不願意被矮化,堅決捍衛主權尊嚴,「我們要讓WHO需要台灣,帶著榮譽跟世界的貢獻,帶著台灣好的體系,還有民主自由這樣的一個典範進到WHA去,而不是去懇求。」陳時中在專訪中更強調,台灣未來還是有機會進去WHA,但可能不會在他任內完成,需要長期抗戰,要一棒一棒接下去做,這是為什麼他上任衛福部長後每年率團直搗日內瓦,而且帶著年輕學生去,「因為要讓下一代了解台灣的世界處境」。
曾德蓉 2020-05-30
大法官宣告:刑法通姦罪違憲失效

大法官宣告:刑法通姦罪違憲失效

大法官29日首度在憲法法庭宣示第791解釋文,宣告通姦罪違憲,法令立即失效。(記者叢昌瑾攝) 〔記者吳政峰/台北報導〕19名法官及6位通姦罪當事人認為刑法第239條「通姦罪」及刑事訴訟法第239條但書「可單獨對配偶撤告」,違反憲法比例及平等原則,聲請釋憲,大法官29日為此首度在憲法法庭宣示第791解釋文,並破天荒由大法官會議主席、司法院長許宗力親自主持,揭櫫「兩條法令都違憲」,終結85年來的通姦罪刑罰。 刑訴法第239條但書違反平等原則 大法官解釋,刑法第239條違反性自主權及比例原則,刑訴法第239條但書違反平等原則,均違憲,故變更18年前做的554號解釋,法令即日起失其效力。 大法官指出,國家刑罰應有謙抑性,應處罰危害重大法益行為,而非用來懲罰損害個人感情的婚姻關係,否則就會干預人民隱私,嚴重侵害性自主權核心,且通姦相姦通常發生在私密領域,國家刑罰若長驅直入調查人民隱私,最後反而影響婚姻關係。 大法官強調,刑訴法第239條但書「可單獨對配偶撤告」,其立法目的原本促使婚姻關係延續,也就是只處罰相姦的第三者、不處罰通姦的外遇者,但在刑事調查期間,卻加深婚姻關係裂痕,且此差別待遇已違反平等權。 大法官表示,由於刑法第239條已宣告違憲,故刑訴法第239條連帶失其效力,經過審查,決議透過791號解釋變更554號的合憲解釋,相關法令即日失效;不過,並非所有大法官都同意違憲審查,吳陳鐶持不同意見,並另撰寫不同意見書。 我國通姦罪施行於1935年從未修正,而今大法官宣示違憲,6名聲請人將可持791號解釋,請檢察總長提起非常上訴;19名法官手上「停止審理」的通姦案,則可判決無罪,其餘仍在審理的案件,將諭知「免訴」判決。 刑法第239條通姦罪,以通姦罪處罰偷吃出軌者,以相姦罪處罰第三者,最重均可處1年徒刑,是目前世界上少數仍把通姦入罪的法規,法界長期以來都希望廢止,但礙於七成民意反對「沒人敢修」,而今大法官宣告違憲,等同立法機關解套,也讓不願意以刑罰插手家務事的法官及檢察官喘了一口氣。 刑法及刑訴法的主管機關分為法務部及司法院,兩機關將啟動修法。 大法官釋字第791號解釋全文 大法官今對通姦除罪釋憲案做出第791號解釋,且打破慣例,首度在憲法法庭由大法官會議主席、司法院長許宗力宣示釋憲文。(記者叢昌瑾攝)
吳政峰 2020-05-30
先砍腳掌再槍決! 台獨烈士陳智雄屏東房舍也遭沒收

先砍腳掌再槍決! 台獨烈士陳智雄屏東房舍也遭沒收

台灣戒嚴時期,調查局逮捕陳智雄後,拍攝正面、左右側面照片。(記者陳鈺馥翻攝調查局檔案)   〔記者陳鈺馥/台北報導〕主張台灣獨立遭處死刑,連房舍都被政府沒收!「台灣獨立運動第一烈士」陳智雄在57年前的白色恐怖時代,被國民黨政府以犯下「懲治叛亂條例」二條一叛亂罪槍決。為弔念台灣魂,本週六下午李登輝民主基金會、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台灣民族同盟等數個本土社團,將在二二八國家紀念館前作伙追思陳智雄暨泰源五烈士。 1963年5月28日,陳智雄被帶往刑場前夕,因神色凜然從容高喊「台灣獨立萬歲」,當場被國民黨爪牙的警衛室班長以斧頭砍斷雙腳掌,再拖行至刑場槍決,連位於屏東的一棟房舍財產也遭到警備總司令部沒收充公。 「台灣轉型正義資料庫」資料顯示,陳智雄被控犯行是1957年2月於日本東京參加「台灣獨立黨」,加入「意圖破壞國體,顛覆政府為目的」叛亂組織,並擔任該黨東南亞特使,在印尼雅加達各地從事活動。 1959年12月4日陳智雄返台後,與蕭坤汪、戴村澤等人籌組「同心會」,秘密從事「台灣獨立」運動,並主張分三階段實現台獨。一、摧毀國民黨的殘暴統治。二、恢復台灣人應有的政治經濟及社會平等的權利。三、最後爭取台灣人民的自由幸福與繁榮,建立台灣共和國。 陳智雄被捕後,遭軍方判處死刑,蕭、戴2人各判6年有期徒刑;而3人刑事有罪判決,在「促進轉型正義條例」制定後,促轉會已依法平反撤銷。 根據檔案局所徵集的政治檔案揭露,台灣警備總司令陳大慶發給前參謀總長彭孟緝的公文提及,警總沒收陳智雄名下坐落於屏東市永和里永和巷18號房屋一棟,已函請屏東縣政府辦理國有囑託登記,並將副本抄發警總的沒收財務處理委員會。 前台聯立委周伲安今日發文弔念指出,在軍法庭判決前,陳智雄正氣凜然當庭陳述,「生是台灣人,死是台灣魂。」面對外來壓迫族群的生命威脅,毫不畏懼,陳智雄為台灣付出的勇氣和決心,他,是台灣人永遠紀念的英雄。 台灣警備總司令部檔案顯示,前警總司令陳大慶發給前參謀總長彭孟緝公文提及,警總沒收陳智雄名下坐落於屏東市永和里永和巷18號房屋一棟,已函請屏東縣政府辦理國有囑託登記。(記者陳鈺馥翻攝) 陳智雄被國民黨政府以「懲治叛亂條例」二條一叛亂罪,在1963年5月28日執行槍決。圖為軍法局執行死刑完畢後所發出的公文。(記者陳鈺馥翻攝)
陳鈺馥 2020-05-28
蘇貞昌宣布:口罩出口禁令6月1日解除

蘇貞昌宣布:口罩出口禁令6月1日解除

行政院長蘇貞昌表示,口罩出口禁令6月1日解除。(取自蘇揆臉書)   〔記者李欣芳/台北報導〕行政院長蘇貞昌今天表示,他感恩口罩國家隊 不眠不休的努力、防疫團隊時時超前部署,台灣的口罩產量穩定達到每天兩千萬片,隨著國內疫情趨緩,月底口罩庫存將超過3億片,我們決定在6月1日起結束醫療口罩出口的禁令。 蘇貞昌今天傍晚在臉書表示,到時,在滿足口罩徵用額度後,廠商將可以自由將醫療口罩販賣出口,民眾也能自由把口罩寄送到海外去。 蘇貞昌並透過長輩圖,讓網友們了解口罩出口禁令將解除,不過,目前口罩實名制購買方式仍不會改變,蘇貞昌說,為了讓所有民眾都能用合理價格買到口罩,一片5塊錢、兩週9片的口罩實名制 照常供應不變。若大家有發現囤積哄抬的現象,也請撥1950專線檢舉。
李欣芳 2020-05-27
民調︰近8成以身為台灣人為榮

民調︰近8成以身為台灣人為榮

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說明最新民調結果。(記者黃欣柏攝)   〔記者黃欣柏/台北報導〕隨著台灣在國際上能見度提高,國人的民族驕傲感似乎也有長足進步。根據台灣民意基金會今發表的最新民調,對於「我以身為台灣人,不是中國人,而感到光榮和驕傲」此一命題,非常有同感者高達52.1%,25.6%認為還算有同感。換言之,有近7成8的人以身為台灣人而非中國人而感到光榮。 根據台灣民意基金會調查,對於「以身為台灣人,不是中國人,而感到光榮和驕傲」,有52.1%受訪者表示非常有同感,25.6%認為還算有同感,3%表示沒意見,9.4%不太有同感,7.3%表示一點也沒同感。 台灣民意基金會指出,此結果顯示有約7成8民眾以身為台灣人而非中國人感到光榮、驕傲,僅約1成7民眾沒有這種感覺,這是一項意義重大的發現,因為「以身為台灣人為榮」,其實預設了台灣認同的存在,這無疑是史上台灣民族驕傲感最強的時刻,比1995年國內首次進行這項實證研究時的39.73%,巨幅增加了37個百分點。 台灣民意基金會也表示,根據2016年「歐洲價值調查」,奧地利的數據為89%,荷蘭為86%,德國為75%,台灣的數據與世界先進民主國家相比已不遜色,也證明台灣作為主權獨立國家的心理條件已經完全成熟。 另外,台灣民意基金會也調查了國人對於「台灣與大陸同屬中華民國,兩岸統一是國家未來目標」法令的態度,結果有39.2%表示一點也不支持,27%表示不太支持,5.8%表示沒意見,13.1%表示還算支持,僅7.6%表示非常支持。 該基金會認為,此結果顯示「一國兩區,未來統一」的主張與法令,確已缺乏台灣民意基礎且違反社會主流民意。 本次調查是由台灣民意基金會委託山水民意研究公司進行,訪問期間為2020年5月20日、21日,以全國住宅電話用戶為抽樣架構,有效樣本1085人,抽樣誤差在95%信心水準下約正負2.98個百分點,並依內政部最新人口統計資料進行地區、性別、年齡及教育程度加權,以符合母體結構。
黃欣柏 2020-05-26
學中共稱「台灣執政黨當局」 時力立委挨轟致歉

學中共稱「台灣執政黨當局」 時力立委挨轟致歉

  時代力量立委陳椒華今日在立法院財政委員會提出臨時提案,竟以中共口吻稱我國政府為「台灣執政黨當局」,消息一出,遭到民進黨立委及台灣網友強烈批判。(記者陳鈺馥翻攝)   〔記者陳鈺馥/台北報導〕中國人大本週將強行通過「香港版國安法」惡法,引爆香港民眾走上街頭抗議,時代力量立委陳椒華今日在立法院財政委員會提出臨時提案,竟以中共口吻稱我國政府為「台灣執政黨當局」,消息一出,遭到民進黨立委及台灣網友強烈撻伐。 民進黨立委王定宇發文批評,「不會吧?台灣的國會怎麼會稱自己的政府叫『台灣執政黨當局』?這不是中共國台辦在用的語詞,去主權化的用法,在野黨怎麼會這樣提案?」 對此,陳椒華已在臉書發文致歉表示,原提案中「台灣執政黨當局」用語顯有不妥,於此跟大家致歉。 陳椒華指出,蔡英文總統粉絲頁昨日發文,提及港澳條例已有相關的規範,因此,她希望政府未來能夠有更多能量,足以承接住追求自由與民主價值的香港人,原提案要求陸委會能夠依港澳條例第18條編列預算,依照既有職權履行各部會的職責。 陳椒華提及,該案在委員會討論時,建請「總統府」編列預算、最後再改為「行政院研議」,截圖並非最終版本。另外,提案有一友黨委員簽署後撤簽,並未成案送出。「非常感謝各位的批評與指教,我們會繼續努力,也呼籲各界一起來撐住香港、撐住民主」。
陳鈺馥 2020-05-25
阿中挺墾丁竟被 東森《聯合報》抹黑

阿中挺墾丁竟被 東森《聯合報》抹黑

疫情中心首度移師外地,墾丁業者都感謝平反。(記者蔡宗憲攝)   〔記者蔡宗憲/屏東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首度移師墾丁進行「防疫新生活」,雖被開玩笑是「道歉之旅」,但指揮官陳時中除了醫療疫情本業,更跨領域從農產品、觀光全面推銷,卻有部分媒體報導「陳時中率防疫五月天挺墾丁,業者不買單開罵」,氣的屏東五大觀光協會漏夜發聲明,肯定防疫五月天力推墾丁,更有業者強調「本週末已經有客滿!」 「歡迎陳時中都來不及了!怎會開罵!歡迎防疫五月天擱再來!」屏東縣觀光協會、屏東縣民宿協會、屏東縣旅行商業同業公會、恆春半島觀光產業聯盟與屏東縣大鵬灣觀光產業聯盟,昨天深夜強烈澄清暨發表聯合聲明:「屏東縣觀光產業高度肯定陳時中率防疫五月天為墾丁站台、讚許屏東縣長潘孟安為觀光業找出路,以及交通部觀光局用紓困補助打強心針,並無某電視台報導『陳時中率防疫五月天挺墾丁,業者不買單開罵』或『有當地業者相當不滿……,直言都是中央害的』等情事」 週末阿中部長大動作宣布下墾丁,並首度將疫情中心記者會搬到觀光區,明顯有宣示國旅作用,受西南氣流帶來豪大雨前,被「冠名」入住的墾丁福華飯店,一度超過九成五訂房率,但豪大雨影響民眾出遊興致延期,住房回到八成上下,但後續「防疫屏東遊」效應正發酵。 「阿中部長來到墾丁旅遊,絕對有指標性作用!」墾丁福華總經理張積光說,這週受到豪大雨影響,許多民眾出遊興致受到影響,但往下週末看,已經出現久違的「客滿」,防疫團對南下的動作,確實讓有意到墾丁旅遊的民眾放心。 其他周邊旅宿業者同樣受惠「阿中」光環,平均都提昇兩成左右的住房率,雖主要仍是週末出遊住房,週間整體住房率仍低於五成,但業者都期盼「防疫五月天」威力,能延續到暑假旺季,也都感謝陳時中部長為墾丁「業配」。 阿中部長挺墾丁,地方感激。(記者蔡宗憲攝)   陳時中率「防疫五月天」挺墾丁 業者不買單開罵 EBC東森新聞 2020年5月24日 上午8:59 台灣目前已多日未新增本土案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也推出「防疫新生活運動」,希望在遵守防疫的前提下促進經濟發展,指揮官陳時中也於昨(23日)率領「防疫五月天」南下,進行2天的墾丁樂活行,但對此,卻有當地業者相當不滿,認為疫情趨緩,景氣僅有微幅上升,直言「都是中央害的。」 陳時中昨身著鮮豔花襯衫,率領「防疫五月天」實際走訪墾丁景點,首站便和屏東縣長潘孟安逛大街,為了推廣樂活防疫之旅,陳時中入場後猶如粉絲見面會,吸引大批民眾前來朝聖,台下甚至有人大喊「阿中部長讚讚讚」、「部長我愛你」等支持鼓勵的話。 但這樣的歡愉的氣氛卻沒有成功感染到某些業者,根據《聯合報》的報導,墾丁飯店業者在受訪時表示,墾丁是第一個被指揮中心用國家級警報點名的業者,因為某些遊客擔心結束旅行後,還要進行居家隔離14天,這樣的情況也嚇跑很多人。 該名業者坦言,即使祭出超低價的優惠,4月的住房率也只剩2成,低到讓人難以置信;除了這位業者大吐苦水外,報導還訪問另一名同行人士,他說道,由於目前疫情趨緩的緣故,墾丁飯店的訂房雖有些微上升,但仍不如花蓮台東,最令他火大的是,有些人還幫自己貼上「不顧防疫、只顧賺錢」的標籤,讓他直呼「想到怎能不生氣,都是中央害的。」
蔡宗憲 2020-05-25
穿花襯衫逛墾丁 陳時中:我台灣我驕傲!    

穿花襯衫逛墾丁 陳時中:我台灣我驕傲!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日抵達墾丁後,晚上在屏東縣長潘孟安的陪同下,與副指揮官陳宗彥、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發言人莊人祥等防疫人員以花襯衫亮相,走訪墾丁大街,並喊出「振興旅遊,從墾丁開始」。(指揮中心提供) 〔記者林惠琴/屏東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日抵達墾丁後,晚上在屏東縣長潘孟安的陪同下,與副指揮官陳宗彥、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發言人莊人祥等防疫人員以花襯衫亮相,走訪墾丁大街,並喊出「振興旅遊,從墾丁開始」。 造訪國境之南,陳時中與一票防疫人員穿著熱帶氣息的花襯衫一齊亮相,他提到自己雖然過去也有穿過花襯衫,但第一次穿這麼花的,很有夏天的感覺。 面對長時間等待的民眾,陳時中表示,大家都等很久,雨過、天氣正涼爽,時間剛剛好,並一一介紹參與成員,強調來到屏東很高興,現在疫情期中考,在非常努力下,應該算過關,已41天本土零個案,因此開始展開防疫新生活,包含戴口罩、勤洗手、維持社交距離,以及有生病休息、避免到人潮眾多的地方,就可以正常過日子。陳時中也提到,在清明連假時,墾丁大街人潮正多,結果指揮中心發布細胞簡訊提醒後,人都跑光光,很歹勢,因此這次從國境之南喊話「振興旅遊,從墾丁開始」,強調墾丁很好玩,但在玩的過程,要注意落時防疫新生活,並將屏東知名的「我屏東、我驕傲」口號改成「我台灣、我驕傲」,與民眾一起互動。 陳時中穿上木屐。(記者蔡宗憲攝) 陳時中品嘗生魚片。(記者蔡宗憲攝) 陳時中替大家簽名。(指揮中心提供)
林惠琴 2020-05-24
公車站牌貼「高雄不淹水」 反罷韓廣告慘變罷免文宣

公車站牌貼「高雄不淹水」 反罷韓廣告慘變罷免文宣

  高雄市公車「河堤公園」站的「反罷韓」廣告寫著「高雄不淹水」,被高雄網友罵爆。(圖取自公民割草行動)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西南氣流與滯留性鋒面本週影響台灣天氣,各地明顯出現降雨情況,高雄22日更是迎來超大豪雨,多個行政區出現淹水情況,網友在臉書貼出「反罷韓」廣告照片,內容寫道「高雄不淹水」,讓高雄網友大為不滿。 高雄22日迎來暴雨,不少網友在臉書社團「公民割草行動」、「爆料公社」、「爆廢公社」貼出災情照片,高雄市多個行政區街道淹成水鄉澤國,市民們想起市長韓國瑜多次強調的「路平、燈亮、水溝通」,痛批「水溝哪有通?」 臉書社團「公民割草行動」其中1位林姓版主,22日貼出先前相當火紅的「反罷韓」廣告照片,據了解,該文宣使用高雄市區各公車站牌的廣告空間,由於密集度相當高,近期還引發民怨。照片中的廣告標語位於「河堤公園」站,文宣寫著「高雄不淹水」,還放著1張韓國瑜視察清淤的照片。 林姓版主指出,按照廣告文宣的邏輯,「所以鹽埕、仁武、楠梓地下道只是積水?」該廣告曝光立刻引發不少高雄網友大罵:「之前說的都是唬爛而已」、「這廣告怎麼不先淹」、「韓粉表示,高雄不淹水,只是積水而已」、「可能會說剛好沒清到啦」、「遇水則發,高雄發大財」。
自由時報 2020-05-23
公懲法修正案三讀 公務員懲戒案採「公開審理」

公懲法修正案三讀 公務員懲戒案採「公開審理」

公懲會更名為懲戒法院,未來採公開審理。(記者吳政峰攝)   〔記者吳政峰/台北報導〕立法院22日三讀通過《公務員懲戒法修正草案》及《公務員懲戒委員會組織法修正草案》,除了把公懲會更名為「懲戒法院」,並新增一級二審,讓公務員可上訴,最重要的是,從原本的「閉門審理」改為「公開審理」,打開潘朵拉的盒子,增加透明度。 司法院指出,新法將公務員懲戒案改為公開審理為原則,僅在案件有妨害國家安全或當事人聲請不公開並經許可時,懲戒法庭始得不公開審理。透過公開審理,一般民眾將可旁聽審理過程,讓審判程序更為透明,強化審判公信力。 為避免公務員藉由資遣或退休、退伍以規避懲戒責任,新法明定,案件送監察院審查或移送懲戒時起,至懲戒處分生效時止,受懲戒的公務員「禁止」資遣或申請退休、退伍,亦即「防搶退條款」 新增「上訴審」及「抗告」程序,當事人不服一審(3名法官)事實審判決,得向二審(5名法官)法律審提起上訴救濟,均以行「言詞辯論」為原則。不服一審裁定,亦得向二審提起抗告救濟,使公務員權利獲得審級救濟制度的保障。 為避免公務員重複受懲處,新法明定受行政懲處後,再受司法懲戒時,原行政懲處處分失效。此外,若判罰款、減俸、剝奪退休金等金錢方面的懲戒,新法則明定執行期間,以免處於久懸不決的狀態。另增設約聘通譯,保障當事人訴訟權益。 由於已經改為一級二審,如果當事人提起再審,經裁判為無理由,即不應准許,以符合訴訟經濟。 新的公懲法新增22條、修正45條、異動67條,共103條;公懲組織法則新增5條,修正16條,刪除1條,共29條。
吳政峰 2020-05-22
立院三讀 公懲會更名懲戒法院 改採一級二審制

立院三讀 公懲會更名懲戒法院 改採一級二審制

  立法院長游錫堃22日敲下議事槌,三讀通過懲戒法院組織法。(記者叢昌瑾攝)   〔記者黃欣柏/台北報導〕立法院院會今三讀修正通過「公務員懲戒法修正案」及「公務員懲戒委員會組織法」,除將公務員懲戒委員會更名為懲戒法院,並由一級一審制改為一級二審制外,也微調現行「防搶退條款」,從案件審理中不得申請退休、退伍,改為移送後在不受懲戒、免議、不受理判決確定、懲戒處分生效或審查結束前,不得資遣或申請退休、退伍。 根據三讀條文,公務員懲戒委員會將更名為懲戒法院,並設有懲戒法庭,懲戒程序由原本一級一審制改為一級二審制,其中第二審將採取法律審。 移送懲戒或送監院審查 即不得資遣申退 過去「公懲法」僅規定公務員在懲戒案件審理中不得資遣或申請退休、退伍,本次三讀條文也做出微調,明定公務員只要被移送懲戒,或經主管機關送請監察院審查,在不受懲戒、免議、不受理判決確定、懲戒處分生效或審查結束前,不得資遣或申請退休、退伍,以強化懲戒實效。 此外,三讀條文也規定,懲戒法庭若認為移送懲戒案件的情節重大,得裁定先行停止被付懲戒人的職務,並通知其所屬主管機關,而當事人對於第一審的停職裁定可提起抗告。此外,若法官曾參與前審裁判,應自行迴避,但若是曾參與第二審裁判,對於該案的再審訴訟可不必迴避。 若對懲戒法庭第一審之判決不服,三讀條文規定,當事人得於判決送達後20日之不變期間內,上訴於懲戒法庭第二審。 至於懲戒法院的組成,條文中規定,懲戒法院將置院長1人,採特任制,另設法官9至15人。懲戒法庭第一審案件的審理及裁判,以法官3人合議行之,並由資深法官充審判長;第二審案件的審理及裁判,則以法官5人合議行之,並由院長充審判長。
黃欣柏 2020-05-22
期勉閣員 蘇揆:不要有呆人呆事呆料

期勉閣員 蘇揆:不要有呆人呆事呆料

行政院昨召開臨時院會,行政院長蘇貞昌拜託全體閣員一起為台灣的百年久遠,訂定大氣魄、大規劃。圖為蘇貞昌昨於總統府宣誓就職行政院長。(取自總統府官網)   〔記者李欣芳、彭琬馨/台北報導〕行政院昨召開臨時院會,行政院長蘇貞昌表示,團隊雖有小幅變動,但也是長久以來一起共事的好夥伴,他拜託全體閣員一起為台灣的百年久遠,訂定大氣魄、大規劃,在總統四年任期扎實地一步步來做,過去做出相當好的成績讓總統肯定、讓人民高興,拜託未來更要努力做出更好的成績。 今起與黨內立委餐敘 有人將反映紓困沒做好 蘇貞昌也說,他是「服理」的人,不會一意孤行,如果有不對的地方,請閣員務必告訴他,不然到時候,「我會反過來怪你當時怎麼不講,所以你一定要勇敢告訴我!」他並請閣員好好盤點業管的工作有哪些事,不要有呆人、呆事、呆料放在那裡。 蘇貞昌表示,要讓這時期行政院最有成績、最有效率、最成功,讓人民感覺有政府、可以安心,有政府、會做事,這也是蔡總統交付大家的任務,「讓我們做得更好、對得起人民、對得起國家,我要重重的拜託大家」。 蘇揆也期許閣員,趕快融入蔡總統交代幾個大的、未來這四年要做的工作,也藉這個機會,推動台灣區域整合、區域平衡發展、重大建設,所以要拜託大家,一起為台灣的百年久遠,訂定大氣魄、大規劃。 為讓政策推動更順利,蘇今起將與黨內立委分批餐敘。有立委透露,會向院長反映此次「紓困真的做得不太好」,盼未來振興政策能讓人民有不同的新氣象。
李欣芳 2020-05-21
高市民政局長曹桓榮涉妨害罷韓投票 雄檢證實已分案偵辦    

高市民政局長曹桓榮涉妨害罷韓投票 雄檢證實已分案偵辦    

高雄民政局長曹桓榮被控妨害罷韓投票,雄檢表示已分案偵辦。(記者黃佳琳翻攝)   〔記者黃佳琳/高雄報導〕高市民政局長曹桓榮傳爆出在line群組呼籲「不投票!但一定要監票,讓站出來的人有壓力」、「站出來投票就是要去罷韓」,雄檢今(20日)證實,已接獲民眾告發,已分案偵查曹桓榮涉嫌妨害罷韓投票。 民進黨立委沈發惠18日在立法院內政委員會質詢時,向內政部警政署刑事局長黃明昭「當面告發」曹桓榮涉嫌妨害投票案,刑事局南打指出,該案目前已與檢方取得共識,近期將有動作;至於罷韓團體指控的黑函滿天飛等部分,南打也和高市警局合作要揪出幕後黑手。 雄檢指出,19日晚間有高雄市民透過電話告發曹桓榮,雄檢已收案並分「選他字」案偵辦,民眾告發曹桓榮被控透過line群組呼籲「不投票!但一定要監票,讓站出來的人有壓力」、「站出來投票就是要去罷韓」等部分,是否構成妨害罷韓投票仍待調查。 至於國民黨籍立委陳玉珍呼籲韓粉到投票所外監票「看看到底哪一些人,到現在還想要罷免我們的市長」的部分是否涉及恐嚇或妨害投票,雄檢表示將交由專責小組進行研議。
黃佳琳 2020-05-20
群組對話曝光 蔡壁如:發言人都死了

群組對話曝光 蔡壁如:發言人都死了

蔡壁如(左)深受柯文哲(右)重用。(資料照)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台北市長柯文哲成立台灣民眾黨,不少昔日戰友相繼離去,1位民眾黨志工今(17日)在臉書貼出該黨LINE群組截圖,民眾黨立法委員蔡壁如一句「發言人都死了」,讓志工驚呼:「太后就是太后」。 民眾黨志工今在個人臉書貼出該黨LINE群組的對話截圖,能見到許多知名人士,如黃瀞瑩、吳怡萱等人,但只見黨內大老蔡壁如發出1篇媒體報導柯市府推出的「口罩販賣機」傳出災情,蔡壁如直接表示「發言人們都死了」,直接開罵黨內同志。 該位民眾黨志工陪同柯文哲打過選戰,見到蔡壁如這般發言,直呼「太后就是太后,幹譙人的氣勢就是不一樣」,並質疑「黨內勞工是她心中的一坨屎?」,形容這種行為簡直是「職場霸凌」,無疑「把發言人當狗罵」。 志工質疑柯文哲默許鬥蠱文化 據了解,台北市長柯文哲見到此事曝光,大為震怒,下令徹查外洩群組對話者,但PO文志工認為,柯這些年來默許鬥蠱文化,放任市府裡面的人互鬥,當年那些綠營的強將都被鬥走了,再也聽不見真心話,「你是否該認真想想為什麼你的命令出不了市長室?真正的消息進不了市長室?」 志工比喻,柯文哲的市長室「有東廠重重的人在擋」,「那些小朋友,沒有一個不怕太后的!你以為現在太后在立法院?不,太后依舊在你身邊」,從2014年到現在,敢說實話的人「算是都被殲滅光了」,若沒經過太后允許,誰也不敢踏進市長室。 民眾黨志工貼出該黨LINE對話截圖,可見到蔡壁如表示「發言人們都死了」。(民眾黨志工提供)
自由時報 2020-05-17
他背棄高雄卻不曾感到愧歉

他背棄高雄卻不曾感到愧歉

民進黨高市議員何權峰質疑韓國瑜,背棄高雄市民長達半年左右,對於高雄卻不曾感到愧歉。(記者王榮祥翻攝何權峰臉書)   〔記者王榮祥/高雄報導〕針對高雄市長韓國瑜發表心內話要韓粉別投票!民進黨高市議員何權峰直言,韓市長拋下高雄市、背棄高雄市民長達半年左右,對於高雄不曾感到愧歉,一直到罷免最後關頭、一直到裝乖最後一刻,還是不願為高雄道歉。 他說,在今晚韓國瑜發布的影片中,韓國瑜呼籲大家不要出來投票,但,為的其實是要降低投票率、讓罷韓的聲量縮小,一來能夠降低自己被罷免的機率,二來也能掩飾自己現在低迷的支持度,帶著虛假的聲量去競選下一個職位。 何權峰解讀,韓國瑜的每一步都是精打細算過,這次高雄人不能鬆懈、更不能再被這大騙子擺一道,一定要堅定6月6號,出來投票!
王榮祥 2020-05-15
8樂!連續8天零確診本土連33天+0

8樂!連續8天零確診本土連33天+0

國內今天連續第8天零確診,指揮官陳時中面前擺出8顆芭樂,象徵「8零」、「8樂」。(記者林惠琴攝)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國內今日仍無新增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病例,累計已經33天無本土個案,沒有境外移入、本土個案的完全零確診也連續達到8天,再度刷新疫情發生以來,連續完全零確診的最長天數,記者會上,指揮官陳時中面前也擺出8顆芭樂象徵「8零」、「8樂」。 陳時中一開始就笑說,「沒有什麼新聞可以講」,並指今天的芭樂代表8天來大家都很樂,如何實行防疫新生活讓「樂」繼續增加,期待「樂」下去,同時宣傳小農的芭樂。 指揮中心統計,目前國內累計440例確診武漢肺炎,分別為349例境外移入,55例本土病例及36例敦睦艦隊。在確診個案中,7人死亡,383人解除隔離,其餘持續住院隔離中。 有關129名印度返台民眾,目前1人後送就醫,其餘持續於集中檢疫所密切健康監測。 指揮中心再次提醒,民眾應做好手部衛生與咳嗽禮節;出門若無法保持社交距離,或是搭乘捷運、台鐵、高鐵等大眾交通運輸時,請全程佩戴口罩。自國外入境時,如有發燒、咳嗽等不適症狀,應主動通報機場及港口檢疫人員並配合防疫措施;返國後應落實14天居家檢疫,如出現疑似症狀,請聯繫衛生局或各縣市關懷中心,並依指示就醫,切勿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就醫時,請務必告知醫師旅遊史、職業別、接觸史及是否群聚(TOCC),以供及時診斷通報。
林惠琴 2020-05-15
質疑陳建仁「擇優」只顯得你可悲!

質疑陳建仁「擇優」只顯得你可悲!

副總統陳建仁將於本月20日卸任,而他本人放棄卸任禮遇,選擇回中研院工作,引起有聲音質疑陳建仁「擇優」領中研院較高的薪俸。(資料照,記者塗建榮攝)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副總統陳建仁即將卸任,他放棄卸任禮遇,選擇回中研院從事研究工作,外界卻有人質疑是「擇優」,想領中研院「特聘研究員」較高的待遇。對此,重症醫學科名醫陳志金跳出來抱不平,直言「質疑他,只會顯現你的可悲而已」! 依據我國「卸任總統副總統禮遇條例」規定,若卸任總統或副總統再任公職,依法停止適用相關禮遇條例,而陳建仁選擇放棄禮遇,回到中研院工作,引起議論。陳志金今晚在臉書就提到有人質疑陳建仁,訝異表示「竟然有人在攻擊陳建仁副總統?說他並不是放棄卸任副總統禮遇,而是『擇優』回中研院擔任特聘研究員!」 陳志金不以為然的表示,「如果他(陳建仁)的考量,是用這些世俗的人所關心的『錢』來衡量的話,那麼他可以擇的『優』可多了!不要說是各大公司排隊搶著找他當顧問,各國的研究機構,所開出的條件,也肯定是中研院的好幾倍!」 陳志金很是替陳建仁抱不平,「他是一位,值得我們大家尊敬的政治家和學者,請不要用你那低俗市儈眼光來看他!別以為你自己眼中只有利益,別人就一定得要跟你一樣,只在乎利益!」 他最後更怒批質疑聲音:「你把犧牲奉獻當傻瓜,把它當成不可能,那是因為以你那狹隘的格局,是永遠無法理解,做大事的人的格局與崇高理想!正因為他與你不同,所以他是副總統,而你只是一個會酸的人!一個只會用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人!質疑他,只會顯現你的可悲而已!」 另外,針對質疑聲音,民進黨副秘書長林鶴明也直言,「不用稱讚沒關係,但還在那邊酸的真的去看醫生」。 重症醫學科名醫陳志金跳出來替陳建仁抱不平,直言「質疑他,只會顯現你的可悲而已!」(資料照,記者萬于甄攝)
自由時報 2020-05-15
傅崐萁判刑2年10月定讞 確定入獄

傅崐萁判刑2年10月定讞 確定入獄

無黨籍區域立委傅崐萁。(資料照)   〔記者張文川/台北報導〕曾有「花蓮王」封稱的花蓮縣無黨籍區域立委傅崐萁,前年9月因合機炒股案被判8月定讞入獄,去年4月18日出獄後選上立委,但他另案被控炒作凱聚、華隆等上市公司股票案,纏訟20年後,高等法院更三審去年判傅2年10月徒刑;最高法院今駁回上訴定讞,傅確定要關2年10月,近日必須入獄,最高法院已通知檢方啟動防逃。 判決指出,綽號「小傅」的傅崐萁,於1997、98年間以投資股票為業,與時任台鳳公司負責人黃宗宏、已故股市金主黃任中等人,集資炒作凱聚、昱成、長億、華隆公司上市股票,黃宗宏另被控炒作台鳳股票。 傅崐萁與黃宗宏歷審都被判有罪,2013年高院更二審認定此案審理已13年,符合速審法「審理超過8年」的可減刑規定,改輕判黃宗宏4年徒刑、傅崐萁3年。 最高法院2015年8月駁回黃宗宏的上訴案定讞,但認為更二審只認定傅崐萁炒作凱聚、昱成、長億股票構成犯罪,但華隆的部分卻漏未裁判,因此將傅的部分撤銷發回高院更審,更三審判傅有罪,依證卷交易法操縱股價罪,判刑2年10月。 案經上訴,最高法院今駁回上訴定讞。
張文川 2020-05-14
美民調僅4%台灣人自認「中國人」 學者:大勢難逆

美民調僅4%台灣人自認「中國人」 學者:大勢難逆

  美國國際民調機構皮尤中心12日發布最新調查,早在今年2020總統大選和武漢肺炎之前,已有66%台灣民眾自認是「台灣人」,僅4%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示意圖。(資料照,記者陳志曲攝)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美國國際民調機構皮尤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昨(12)日發布最新調查,早在2020總統大選和武漢肺炎疫情之前,已有66%台灣民眾自認是「台灣人」,僅4%認同自己是「中國人」;對此,政治大學政治系副教授俞振華指出,從大趨勢來看,台灣「遠離中國」已經很難逆轉。 綜合媒體報導,總部位於華盛頓的皮尤中心近日首次對台灣進行民調,有超過3分之2的受訪者認同自己是「台灣人」,28%自認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而自我認同是「中國人」者僅有4%。 根據《自由亞洲電台》報導,皮尤研究中心指出,民調顯示兩岸前景不樂觀,有高達六成的台灣受訪者對中國抱持負面觀感,台灣的民調結果在整體上跟隨世界其他國家的趨勢。 政大選舉研究中心從1992年至2019年的民調,2005年認同自己僅是「台灣人」的比例提升到45%,首度超越自認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的43.4% ;2008年認同自己是「台灣人」達到48.4%,比例逐年上升,自認兩者皆是則為43.1%,數據逐年下降。 從政大研究中心的民調看來,台灣人的民族認同不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有歷史發展的軌跡;而民調的意義在於,民進黨2000至2008年的執政,確實強化台灣人民對民族「想像的共同體」的概念與追求。 中華民意研究協會理事俞振華認為,台灣人的自我認同感近年不斷上升,跟兩岸的政治氛圍有關,但從大趨勢看,這趨勢已經很難逆轉。 俞振華表示,族群認同並非台灣特有,世界各國的「認同政治」越來越嚴重,在這樣的大趨勢下,台灣人認同增加無可避免。 根據《美國之音》報導,皮尤中心在2019年10月16日至11月30日進行民調,針對台灣1562名成年者電話訪問,時間在今年1月總統大選及武漢肺炎疫情爆發之前。   從政大選舉研究中心1992年至2019年的民調指出,台灣人的民族認同不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有歷史發展的軌跡;而民調的意義在於,民進黨2000至2008年執政,確實強化台灣人民對民族「想像的共同體」的概念與追求。(資料照,美聯社)
自由時報 2020-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