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笑談人生
鯨魚影音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國際大事
財經資訊
體育娛樂
藝文活動
綜合新聞
笑談人生
關於我們
鯨魚影音
首頁
時事新聞
國際大事
國際大事
安倍登美軍「雷根」號航母突顯日美同盟
關於部署在當地的美軍「雷根」號航母,安倍在觀艦式上表示,「這是在東日本大地震時趕往災區的『朋友』,由衷歡迎。」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周日(18日)搭乘部署在美海軍橫須賀基地的「雷根」號核動力航空母艦。 據政府相關人士稱,這是日本在任首相首次搭乘美國航母。此舉是為了鑒於安保相關法成立彰顯牢固的日美同盟。 共同社報道,安倍當天出席了在神奈川縣近海相模灣舉行的海上自衛隊觀艦式,隨後乘坐海上自衛隊直升機轉移。 關於部署在當地的「雷根」號,安倍在觀艦式上表示,「這是在東日本大地震時趕往災區的『朋友』,由衷歡迎。」 考慮到安保法成立,安倍強調,「決心高舉積極和平主義的旗幟,為世界和平與繁榮作出比此前更多的貢獻。」 他還向自衛隊提出要求,稱「為了給孩子們創造一個沒有戰爭的和平日本,希望諸位進一步執行有關任務」。 在觀艦式上,隸屬美軍普天間飛機場的新型運輸機MV-22「魚鷹」也進行了飛行。 自衛隊36艘艦艇和37架飛機參加了觀艦式。除了美國和澳大利亞的海軍外,韓國、印度和法國的海軍艦船也首次接受了檢閱。 美國海軍「雷根號」航母最近抵達日本橫須賀基地受到歡迎。(資料圖片) 日美防衛合作 美國核動力航母「雷根號」10月1日停靠在日本的新家橫須賀海軍基地。 在新的保安法律下,日本試圖加強與美國的防禦合作。該法律也允許日本軍隊扮演更多的角色。 美國航母受到了日本官員的熱烈歡迎,它曾在2011年日本遭遇地震和海嘯後在救援行動中發揮過重要作用。 「雷根號」航母共有大約5000名船員,它取代了之前駐扎在日本的「喬治·華盛頓」號航母。 此外,今年晚些時候還將有3艘驅逐艦抵達日本橫須賀,使美國駐日本的戰艦達到14艘。 據報,這是自二戰以來美國在日本駐扎的最大規模的海軍。 日本首相安倍政府推動和提升了日本軍隊在國防以及國際維和中的角色。 上個月,日本議會通過了安保新法,允許日本軍隊保衛包括美國在內的海外盟友。 安倍說,日本需要一個增強其軍事能力的法律,尤其是在中國日益增長的軍事實力和強硬態度,以及朝鮮的導彈和核武野心的情況下。 但是,許多日本人擔心新安保法可能會使日本捲入以美國所主導的戰爭。 (撰稿/責編:路西)
BBC中文網
2015-10-19
誰說一定要中國點頭? 歐盟宣布將啟動對台經貿談判
陳文蔚/綜合報導 2015-10-15 08:46 歐盟15日公布名為「Trade for All」的未來經貿發展戰略藍圖,在中國小動作頻頻下,仍舊宣布將與香港、台灣展開投資談判。(圖片來源:歐洲經貿辦事處) 馬政府服貿謊言再被打臉!在中國阻撓頻頻下,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15日公布未來經貿發展戰略藍圖中宣布經貿新策略,表示將以目前與中、日、韓國即將開始的投資條款談判作為基礎,接下來將與香港及台灣展開投資談判。據了解,中國至公開前夕仍有意擋下這份戰略藍圖,但因台灣在亞洲以及與歐洲貿易量具相當地位下,歐盟仍宣布該項計畫。 馬政府在去年宣傳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之際,多次提及「台灣一定要簽署服貿,因為有意與我國洽簽FTA的談判對手國會怕中國,因此只有服貿盡快通過,才有繼續與其他國家談判的可能。」然而在服貿爭議引爆太陽花運動後,即便服貿至今仍處於停滯狀態,但歐盟依舊決定準備展開與台灣進行經貿談判,也等於搓破政府謊言。 歐盟執委會今日公布名為「全面貿易(Trade for All)-邁向負責的貿易投資政策」的歐盟貿易與投資戰略藍圖報告,報告中認為,歐盟與其他國家的雙邊經貿發展在日益一體化的區域供應鏈發展過程中,歐盟與區域間投資協議的簽定,將能使在東亞投資的歐盟投資人受益。 新策略強調三項原則:有效、透明、價值。同時也將推動符合現代經濟模式的貿易政策,以最公開透明的方式與其他經濟體進行談判,並透過貿易政策推廣如永續發展、人權、公平交易、反貪污等價值。 最重要的是,歐盟也在報告中明白表示,將建構於與中國等國的投資協商規範下,以目前與中國及日本以及與韓國即將開始的投資條款談判作為基礎,歐盟將與香港及台灣展開投資談判。不過該新策略藍圖仍須送歐盟理事會即歐洲議會接受審議。 據《中央社》來自比利時報導指出,主管貿易事務的歐盟執委馬姆斯壯(Cecilia Malmstrom)也在記者會上證實,歐盟確實有意與台灣、香港展開投資協商。不過,歐盟在這份報告上避用「雙邊投資協議」,而是以啟動投資協商替代,何時啟動,馬姆斯壯也不願多談。 此外,據報導,中國直至昨天仍積極想要擋下這部份內容,但歐盟認為,台灣是東亞經濟貿易圈不可或缺的一環,歐盟仍選擇在報告中宣布將與台灣展開投資協商。 而經濟部國貿局過去即積極想要推動歐盟與台灣洽簽雙邊投資協定(BIA),因此在消息傳出後,也隨即公開表示歡迎。根據國貿局統計,歐盟為台灣第5大貿易夥伴,雙邊貿易額近510億美元,其中歐盟為台灣第1大外資來源,累積在台投資金額達334億美元。尤其是2012年至今,台灣對歐投資金額逾25億美元,超過台灣對歐累計投資總額的一半,顯示歐洲市對台商重要性日益提高。 國貿局認為,洽簽雙邊投資協定(BIA)可提供雙方投資人更完整保障,彼此開放投資市場,促進彼此產業供應鏈更加緊密連結,有助吸引歐商來台投資及布局亞太市場,並有助台商投資布局歐洲,引進歐盟國家先進技術及管理經驗,加強台歐產業供應鏈聯結,協助台商拓展歐盟5億人口市場。
陳文蔚
2015-10-15
美澳嗆中國︰捍衛南海航行自由
牽制中國 美日印聯合軍演 〔編譯李信漢/綜合報導〕美國與澳洲十三日警告中國,他們對維護南海海域航行自由的承諾不變。與此同時,美國、日本、印度十四日起在印度南部海上舉行聯合軍演,日本派出護衛艦「冬月號」參與,日本媒體報導,此次三國聯合軍演是在牽制中國。 中國交通運輸部九日在南海華陽礁舉行華陽燈塔和赤瓜燈塔竣工發光儀式,宣布兩座大型多功能燈塔正式投入使用。越南十三日對此表達抗議,指控此舉嚴重侵犯越南主權。越南外交部發言人黎海平強調,越南對西沙與南沙群島(越稱黃沙與長沙群島)擁有「無可爭議」的主權,北京違背兩國高層達成的共識,使南海緊張情勢加劇。(美聯社) 美國、澳洲國防及外交部長在波士頓進行兩天的部長會談,美方代表有國務卿凱瑞和國防部長卡特,澳洲則有外長畢夏普(Julie Bishop)和國防部長潘恩(Marise Payne)出席會議。美、澳在本次會談中,針對中國在近來南海建造人工島礁進行意見交流。據一名不願具名的美方高級官員透露,華盛頓正在草擬計畫,將在未來幾天或數週內,派船隻在這些島礁周圍航行。美國的戰艦或船隻會航行通過中國宣稱擁有十二海里主權範圍的人工島礁,以表示不承認中國的說法。 美、澳官員在會議後發表聯合聲明,對於中國最近在南海填海造陸和興建設施表達「強烈關切」,並呼籲「所有主權聲索國停止填海造陸、興建設施和軍事化」。美、澳官員表示,兩國對於有關主權的法律爭議沒有意見,但警告會繼續支持航行自由權,並派船隻與飛機通過他們視為公海的區域。 卡特說,澳洲與美國希望維持與更新共榮共存的亞太區域安全架構。「但不要誤會,美國會派飛機、船隻,行使國際法所允許的航行自由權,如同我們在世界各地的作法一樣。南海不是、也將不會成為例外。」卡特還指出,這不僅只是美國的承諾,包括日本、菲律賓、印度和越南等盟國也會共同參與。 畢夏普則在記者會上表達支持美方的立場。她指出,澳、美在南海爭議上「立場一致」,並同時呼籲各方克制,不應採取片面行動升高區域緊張關係。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回應卡特的發言指出,一些國家在遠離他們本土範圍的南海水域上大規模部署攻擊性武力,才是衝突的問題所在。她希望相關國家停止升高在南海水域的衝突,並謹守承諾不介入南海領土爭議。 另外,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美國與印度定期舉行的軍演「馬拉巴」,十四日起在印度南部欽奈港進行六天演訓,而日本海上自衛隊也派出護衛艦「冬月號」前往參與演習。日本媒體「時事通信社」報導,該演習是日、美、印度在印度洋牽制中國。
李信漢
2015-10-15
阻美軍基地 沖繩撤銷邊野古施工許可
〔編譯林翠儀/綜合報導〕日本沖繩縣知事翁長雄志十三日正式撤銷名護市邊野古填海造地許可,試圖以此阻止美軍普天間機場遷移到此地。由於邊野古建設案早由前任知事批准,主體工程開工在即,防衛省將向主管機關國土交通省提出不服申訴。中央與地方若對簿公堂,展開全面對決,形勢對沖繩縣恐十分不利。 日本沖繩縣知事翁長雄志十三日宣布撤銷邊野古填海造地許可,阻止美軍普天間機場遷移。名護市美軍基地史瓦布營區前再度聚集反基地民眾抗議,與警方發生推擠。(美聯社) 美軍基地普天間機場位於沖繩縣宜野灣市,基於當地的城市發展考量,日美兩國在一九九六年開始討論基地遷移問題,後來敲定將機場遷至名護市邊野古沿海地區。二○一三年防衛省依法向沖繩縣府申請在邊野古進行一六○公頃的填海造地計畫,獲得當時知事仲井真弘多批准,防衛省沖繩防衛局也在隔年八月展開海底調查,主體工程預定今年秋天開工。 但反基地派的翁長雄志在去年十一月打敗仲井真當選知事,上台後即推翻前朝決議,下令禁止沖繩防衛局施工,今年九月十四日宣布將撤銷仲井真發出的填海造地許可,經過一個月的法定程序,十三日正式向沖繩防衛局發出通知。翁長在十三日的記者會上解釋撤銷的理由,是前知事仲井真批准的填海造地許可「存有瑕疵」,他並強調,今後也將盡全力實現不在邊野古新建基地的承諾。 對於翁長的說法,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在十三日的記者會上反駁指出,填海造地許可是前任知事的行政判斷,並無法津上的瑕疵,他也強調日本是法治國家,從行政延續性的觀點來看,已獲批准的填海工程理所當然會繼續進行。 日媒報導,地方與中央的攻防策略,下一步防衛省應會依「行政不服審查法」向國土交通相石井啟一提出審查請求,並申請停止撤銷許可的效力。若國交相批准防衛局的請求,在審查請求的審查期間,防衛局仍可繼續進行搬遷作業,並著手展開主體工程。屆時沖繩縣可能會向法院提出訴訟,地方與中央將對簿公堂。 日本共同社披露,翁長日前召集縣府幹部,由縣府顧問律師說明法律攻防戰的各種選項,點出即使上法庭也有可能被拒絕受理。報導引述翁長身邊人士說法,指翁長決心背水一戰,但縣廳事務人員認為發展到法庭鬥爭,「縣府形勢不妙」的悲觀看法根深柢固。
林翠儀
2015-10-14
研究消費影響力 有助減少貧窮
〔國際新聞中心/綜合報導〕二○一五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十二日揭曉,擁有英國和美國雙重國籍的普林斯頓大學教授迪頓(Angus Deaton),因在消費、貧窮與福祉方面的分析成果,重新界定貧窮的定義,「對人類福祉具有深遠的重要性」,有助於翻轉現代個體經濟學、總體經濟學和發展經濟學範疇而獲頒殊榮。他獲獎後表示十分高興,也很欣慰有關窮人的研究能獲得肯定。 迪頓(歐新社) 瑞典皇家科學院在頌詞中指出:「為制定增進福祉與減少貧窮的經濟政策,首先必須了解個體的消費選擇,在這方面,迪頓比任何人做得都多。他的研究強調個人細部選擇與整體經濟結果之間的關聯,有助翻轉個體經濟學、總體經濟學和發展經濟學等領域。」 迪頓一九四五年十月十九日出生於蘇格蘭愛丁堡,擁有劍橋大學博士學位,八三年起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任教,他將獨得八百萬瑞典克朗(約台幣三千兩百萬元)獎金。 皇家科學院表示,迪頓對世界經濟進程抱持樂觀態度,在二○一三年著作「大逃亡」(The Great Escape)中,迪頓提到人類整體福利隨時間提升許多,特別是在壽命與繁榮方面。 迪頓在三項領域的成就特別獲得推崇,包括一九八○年左右與同事米爾鮑爾(John Muellbauer)共同開發估計不同商品需求的系統;九○年左右研究消費與收入間的關聯;之後數十年間,佐以家戶調查數據,評估開發中國家生活水準與貧窮程度的關聯。他的研究解決三個關鍵問題:消費者如何將支出分配到不同商品上;社會的收入怎麼花用、有多少儲蓄下來;如何對福利與貧窮做出最好的評估與分析。 全球赤貧七億人 迪頓仍憂心 迪頓在獎項宣布後的記者會上表示,他預期全球的赤貧狀況會持續減少,「過去二、三十年有大幅減少,我確實認為會繼續下去」;但他說,根據世界銀行,全球極度赤貧的人口仍多達七億,因此他不會「一味地樂觀」。 他說,「印度成人和孩童的健康問題依舊嚴重,但近來已有大幅改善。」他還表示,貧窮狀況減少,可解決現今的難民危機,「我們所看到的是數百年不平等發展的結果…減少窮國的貧窮狀況,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但無法在短期內解決。」 諾貝爾獎最初的五個獎項並不包括經濟學獎,直到一九六八年瑞典中央銀行捐款給諾貝爾基金會,才增設經濟學獎,迄今已頒發四十七次。
自由時報
2015-10-13
獲諾貝爾經濟學獎感言 迪頓:貧富差距令人不安
2015-10-12 22:38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201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由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迪頓(Angus Deaton)以「對於消費、貧窮與社會福利的分析」(for his analysis of consumption, poverty, and welfare)獲獎。迪頓獲獎後十分高興,他很開心諾貝爾委員會肯定有關世界貧窮的研究,但他同時也指出,全球性的貧富差距呈上升趨勢,這令人感到不安,並預計未來極端貧窮人口會下降,但還不容樂觀。 迪頓在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後表示,「全球性的貧富差距呈上升趨勢,這一點令人不安。」(法新社) 迪頓獲獎後接受電話訪問表示,在過去的20年內,貧困率下降幅度很大,預料全球赤貧人口將會繼續下降。但他也提到,自己不是「盲目的樂觀派」,指出全球性的貧富差距呈上升趨勢,這令人感到不安。他也警告,氣候變遷會帶來難以解決的問題。 迪頓特別舉印度為例,指出印度的情況雖然有改善,不過成人和孩童仍有嚴重的健康問題,指出有半數的印度孩童「營養不良」。 現年69歲的迪頓具有英、美雙重國籍,他在劍橋大學取得學士、博士和碩士學位,並從1983年開始在普林斯頓大學任教。他著有多本著作,包括《理解消費》(Understanding Consumption)以及《大逃亡:健康、財富與不平等起源》(The Great Escape: Health, Wealth, and the Origins of Inequality)等。
自由時報
2015-10-13
維權律師王宇被捕 兒子遭中國警察跨國綁架
〔編譯管淑平/綜合報導〕中國維權律師王宇七月九日遭中國政府逮捕拘禁至今,她的未成年兒子包卓軒(包蒙蒙)六日傳出在緬甸失蹤,護送他的兩名維權人士唐志順、幸清賢也下落不明。香港人權組織「中國維權律師關注組」緊急呼籲外界關注此事。美國中文媒體「博訊新聞網」指出,多個跡象顯示,包卓軒是遭中國秘密警察越界綁架。 維權律師王宇被捕後,驚傳兒子(右圖,取自網路)遭到綁架。 16歲包卓軒赴美讀書 途經緬甸失蹤 中國維權律師關注組九日針對包卓軒等三人「被強迫失蹤」事件發表聲明,指出三人六日在緬甸猛拉市華都賓館房間內遭緬甸警方帶走。賓館老闆娘說,十多名警察出示緬甸警察證件後搜查客房,把人帶走。三人的朋友和律師次日趕到當地向執法機關查詢三人下落未果,已向警方報案。當地警方聲稱「沒有抓人」,但賓館老闆娘後來疑似被警方要求封口。 包卓軒由唐、幸兩人護送逃到緬甸,準備赴美讀書。流亡美國的六四學運領袖周鋒鎖說,「計畫是讓他到泰國,我會在那裡和他碰面,協助他爭取以難民身分入境美國」。中國維權律師關注組痛批,監控、限制年僅十六歲的包卓軒,已嚴重違反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 這三人失蹤後,幸清賢在四川成都的住處隨即遭警方搜查,查扣電腦、攝影機等物品,扣押清單上顯示「內蒙古烏蘭浩特興安盟公安局」,正是包卓軒外婆家所屬機關,顯示這三人或許受內蒙警方控制;警察搜查時曾口頭告知已抓到包卓軒。 中國恐把少年當人質 對付他母親 周鋒鎖說,唐志順的北京住家也被搜,指向一個事實,「可以肯定是越界抓捕」。他說,「我們知道此舉意圖是要利用他當人質對付他父母,兩人都是著名的人權捍衛者」。 紐約時報中文網報導,緬甸總統辦公室官員佐泰表示,緬甸政府不知、也未以任何方式參與此事,但又說「當然,猛拉鄰近中國」。猛拉毗鄰中國雲南,由緬甸反政府軍控制,中國公民即使沒有護照也能入境。美國之音中文網指出,當地警察透露,「他們這次是繞過緬甸政府與中國警方合作」。
管淑平
2015-10-12
土耳其遭恐攻 連環爆炸86死
數百人遊行被炸 土國史最慘 〔編譯管淑平/綜合報導〕土耳其十日遭逢該國史上最嚴重恐怖攻擊事件,在首都安卡拉中央火車站外準備參加和平示威遊行的數百名左派和庫德族運動人士,遭到兩起疑似是自殺炸彈的攻擊,造成至少八十六人死亡、一百八十六人受傷。在土國將於十一月一日重新改選國會之際,這場攻擊升高緊張情勢。 土耳其首都安卡拉中央火車站前10日發生炸彈連環爆炸,造成至少86人死亡,186人受傷,現場散落滿地遊行物品、旗幟。(法新社) 土耳其總統艾多根譴責爆炸事件是「恐怖行動」,「是針對我國的團結與和平的邪惡攻擊」。土國當局正調查炸彈攻擊是否為自殺炸彈客所為。 目擊者指出,上午十時剛過就接連發生兩次爆炸,相隔僅數秒,當時中央火車站前有數百人準備參加由產業總工會等組織發起的和平遊行。爆炸後現場許多死傷者倒臥血泊,示威旗幟、布條散落;罹難者遺體大致分成兩區,相距不到二十公尺,顯然是兩次爆炸點。在火車站書報攤工作的薩達爾說,「我先聽到一聲大爆炸,然後因為窗戶破了,試圖保護我自己」,「有哭喊、驚叫聲……我可以聞到燒焦的肉味」。 有些要參加遊行的人忙著照顧倒地的傷患,醫院有數百人湧入捐血。爆炸現場有小批人高喊「兇手艾多根」,「兇手AKP將究責」。衛生部、內政部長搭車到現場時,遭憤怒群眾丟瓶罐、報以噓聲,車隊迅速駛離。 親庫德族政黨 歸咎土國政府 當天遊行目的是抗議土耳其政府部隊與庫德族武裝份子在東南部的衝突。響應遊行的親庫德族反對派「人民民主黨」(HDP)發表聲明,指這次攻擊是針對該黨成員,黨魁德米塔斯稱此為「大屠殺」,並歸咎土國政府。該黨支持者在六月與七月都曾分別遭到炸彈攻擊,造成數十人死亡,當時沒有團體承認犯案,但土國政府說是「伊斯蘭國」所為。部份運動人士認為,這三起針對庫德族利益的攻擊都有政府著墨的痕跡,指控艾多根和執政黨「正義與發展黨」(AKP)想攪動反庫德族的民族主義情緒。 十日攻擊死傷規模超過二○○三年造成六十二人死亡的伊斯坦堡猶太會堂、匯豐銀行總部、英國領事館連環爆炸案,目前尚無任何人出面負責。 自從土國七月起空襲敘利亞伊斯蘭國份子、伊拉克武裝組織「庫德族工人黨」(PKK)據點,就一直處於高度警戒狀態。最近外界預期PKK將宣佈片面停火,但是安卡拉當局斥之為意在拉抬人民民主黨聲勢的選舉伎倆。
管淑平
2015-10-11
日媒頭版報導 安倍首相會見蔡英文
2015-10-09 12:03 〔駐日特派員張茂森、特派記者蘇芳禾/東京九日報導〕日本「產經新聞」九日頭版頭條報導「安倍首相與蔡英文非官方的見面」,雙方對政權可能移轉做假定,「進行日台間將來在哪些領域合作的可能性」,但日本政府與民進黨對此仍表否認。 日本「產經新聞」今天頭版頭條新聞報導安倍首相見面,就將來雙方的合作關係做非官方的討論。(駐日特派員張茂森攝) 該報導指出,在台灣的各項民調上,蔡英文始終處於優勢,「被認為是下屆台灣總統的最有力候選人」。 報導又說,中國曾強烈反對蔡英文訪日,此次安倍首相和蔡英文的見面若是屬實,中國將再度反彈,該報根據「日台相關管道」的談話指出,「蔡英文若當選總統將到日本,安倍首相與蔡英文兩人的見面只能在蔡上任之前」。 安倍首相今年七月也曾與訪日中的台灣前總統李登輝「密會」,日本官方與李登輝雙方也都提出否認。 另外,陪同蔡英文訪日的前國會安會秘書長邱義仁今天上午也秘密前往日本內閣府,據透露,邱義仁在國安會任秘書長時,與日本內閣調查室建立了極為密切的管道,今天前往內閣調查室連繫舊關係的成份濃厚。
蘇芳禾
2015-10-09
給歷史靈魂 白俄女記者獲諾貝爾文學獎
〔編譯顧佳欣/綜合報導〕以深度訪談敘事手法記錄二次大戰、阿富汗戰爭、車諾比核災等重大事件的白俄羅斯作家斯維拉娜.亞歷塞維奇(Svetlana Alexievich),八日榮膺二○一五年諾貝爾文學獎桂冠,成為第十四位獲得該獎項的女性,瑞典學院盛讚其寫作手法出眾,是一幀將人類聲音謹慎構築而成的拼貼畫,加深人們對整個世代的理解。 亞歷塞維奇作品「車諾比的悲鳴(Voices from Chernobyl)」繁體中譯本。(歐新社) 二○一五年諾貝爾文學獎由白俄羅斯記者作家斯維拉娜.亞歷塞維奇(Svetlana Alexievich)奪得,圖為她六日在白俄首都明斯克現身。(歐新社) 頌辭表彰亞歷塞維奇如音樂作曲般的複調(polyphonic)敘事寫作,「是當代苦難與勇氣的不朽之作。」亞歷塞維奇在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受訪時表示接到得獎通知時正在燙衣服,「得獎一方面很棒,不過又有點困擾。」但她感到高興,這個獎也屬於白俄羅斯。 被問及如何運用八百萬瑞典克朗(約台幣三一三八萬元)的獎金,亞歷塞維奇表示,「我只會做一件事:我要買我的自由。我花了很長的時間在寫書,五到十年不等。如今我有兩本新書的構想,我很高興現在我有撰寫新書的自由。」 現年六十七歲的亞歷塞維奇父親為白俄羅斯人、母親為烏克蘭人,大學主修新聞學,畢業後在波蘭邊界的布列斯特(Brest)擔任記者,透過走訪數千名當事人,以第一人稱證言記敘手法講述在二次大戰、俄羅斯入侵阿富汗、車諾比核災下人們的苦難與生活享譽國際。瑞典學院主任秘書戴紐斯(Sara Danius)讚美亞歷塞維奇帶給了我們「一部情感的歷史」、「靈魂的歷史」。 亞歷塞維奇一九七○年代就開始記錄二次世界大戰的紅軍女兵們,寫出「War’s Unwomanly Face」一書,但由於書中內容聚焦人物悲歌,又不著重共產主義,直到八五年改革後才得付梓出版。之後又記錄了蘇聯入侵阿富汗中失去子女的母親們,完成「Zinky Boys」。 亞歷塞維奇曾表示,「我需要捕捉到人們激動的時刻。當某人暢所欲言時,聆聽很重要,我總是打開我的耳朵。」她解釋其混合新聞學與文學的寫作技巧激發於俄國傳統口述故事,「我決定收集來自街上的聲音,在我身邊的素材。」 一九九八年,她出版了「車諾比的悲鳴(Voices from Chernobyl)」,透過十年來對超過五百位倖存者的訪談記錄了一九八六年這場核災,該書曾在台灣出版;而她最新的作品「Second-Hand Time」,以散文檢視了共產主義垮台後的二十年,二○一三年榮獲法國梅迪奇獎(Prix Médicis)。 因批評總統而遭禁止出版 亞歷塞維奇的作品都以俄文撰寫,由於批評九四年開始掌權的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書籍被禁止出版,她被迫靠著寫作獎金流亡義大利、德國等地。亞歷塞維奇不諱言指盧卡申科政權有著「令人毛骨悚然的審查」;在烏克蘭危機時,她也聲援反對亞努科維奇政權的抗議人士,「想與過去完全切割的渴望值得被尊重。」 亞歷塞維奇對白俄羅斯與俄國均不假辭色,八日被問及得獎後最想做的事時,她說:「我最想知道,現在盧卡申科還有什麼話好說?」她還嗆俄國總統普廷,說她愛俄國的芭蕾與文學,但不愛史達林、普廷的統治,「他們讓俄國沉淪。」
顧佳欣
2015-10-09
安倍內閣改組 射出新3箭拼經濟
新頭殼newtalk | 林序家 綜合報導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前排中)7日進行內閣改組,率領新內閣成員宣誓拼經濟的決心。圖片來源:達志影像/路透社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7日進行內閣改組,隨後在首相官邸(行政中心)召開記者會表示,拼經濟為優先考量,將儘速研擬對策,實現「1億總活躍社會」(全體國民發揮所長),並強力射出「新3箭」,達到國民生產毛額(GDP)600兆日圓(約新台幣165兆元)、出生率1.8、照護離職率0等3大施政目標。 安倍表示,這次改組後的新內閣可說是「挑戰未來的內閣」,今後一定要加強經濟政策,阻止少子高齡化,希望50年後也能維持人口有1億人,打造「1億總活躍社會」,每個人都能更往前踏出一步的社會。 安倍指出,今年內將儘早擬定「一億總活躍社會」所需的第一波對策,並立即付諸實行,因此內閣新設「1億總活躍社會」大臣,早日設立「1億總活躍國民會議」,擬定對策。 安倍改組後的內閣19名閣員中,留任的9名閣僚為:副首相兼財政大臣麻生太郎、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外務大臣岸田文雄、經濟再生大臣甘利明、防衛大臣中谷元、總務大臣高市早苗、厚生勞動大臣鹽崎恭久、地方創生大臣石破茂和奧運大臣遠藤利明。 新入閣的有:「1億總活躍社會」大臣加藤勝信、環境大臣丸川珠代、沖繩暨北方大臣島尻安伊子、經濟產業大臣林幹雄、文部科學大臣馳浩、國家公安委員長暨行政改革大臣河野太郎、法務大臣岩城光英、復興大臣高木毅、農林水產大臣森山裕、國土交通大臣石井啟一。 對安倍新內閣,最大在野黨民主黨幹事長枝野幸男表示「不值得一評」;維新黨黨魁松野賴久表示,不清楚什麼叫做「1億總活躍」。 共產黨書記局長山下芳生直指「了無新意」,痛批安倍內閣強行通過蹂躪立憲主義及民主主義的戰爭法(安保法),共產黨要求安倍政權下台。他盼組國民聯合政府,廢除戰爭法。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路透社)
林序家
2015-10-08
諾貝爾物理獎 日加2學者研究微中子獲殊榮
2015-10-06 17:57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2015年的諾貝爾物理獎由日本的天文、物理學家梶田隆章(Takaaki Kajita)和加拿大的物理學家亞瑟.麥克唐納(Arthur B. McDonald)奪得。他們以研究發現微中子振盪效應,顯示微中子也有質量的成就獲肯定。 2015年的諾貝爾物理獎由日本的Takaaki Kajita和加拿大的Arthur B. McDonald奪得。(圖擷取自諾貝爾官網) 發現「微中子振盪效應」 瑞典皇家科學院(Royal Swedish Academy of Sciences)在台灣時間今天下午5時45分宣布201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此次共有2人獲獎,將平分諾貝爾獎800萬瑞典克朗獎金(約96萬美元,約新台幣3160萬元)。 諾貝爾醫學獎5日揭曉,由日本科學家大村智、愛爾蘭裔美籍科學家康貝爾(William Campbell)及中國科學家屠呦呦,以研究導致對抗瘧疾、象皮病等寄生蟲疾病有效新藥的開發共同贏得。 其它獎項頒獎日期分別為:化學獎7日、文學獎8日、和平獎9日、經濟學獎12日揭曉。 直播網址
自由時報
2015-10-08
研究DNA修復 3人奪諾貝爾化學獎
可發展癌症新療法、治療遺傳疾病 〔編譯李信漢/綜合報導〕瑞典皇家科學院七日宣布,瑞典科學家林達爾(Tomas Lindahl)及兩名美國科學家默德里奇(Paul Modrich)、桑卡(Aziz Sancar),以「修復DNA的機制作用研究」, 共同獲得二○一五年諾貝爾化學獎。 林達爾(美聯社) 桑卡(路透) 默德里奇(路透) 諾貝爾委員會說,他們的研究對活體細胞如何運作,提供了重要的基礎知識,並揭露人體如何修復導致生病和老化的變異DNA,這些研究發現可用來發展新的癌症療法,以及治療數種因遺傳性基因引發的疾病。 DNA全名為去氧核糖核酸,是創造和維持生命的化學密碼。在人類一生中,細胞進行無數次的分製、複製過程。研究指出,我們的細胞基因組每天會出現數千次自發性的變異,同時紫外線和其它放射線、自由基和致癌物質都會傷害DNA,而細胞中有一種機制,可以修復受損的DNA。 在細胞分裂時,分子機制尋求完全複製DNA,但是隨機發生的錯誤會導致分裂出來的細胞死亡或運作不正常。而細胞中有一群蛋白質成分的「分子修復組」用來監看這個過程,驗證DNA並修復其間發生的損壞。三名得獎人便是成功描繪出整個修復過程。 瑞典皇家科學院說,一九七○年代以前科學家認為DNA是穩定的化學分子,直到林達爾提出證據,顯示DNA以極快的速度衰敗。林達爾最早從事這項研究,他辨識出分子修復工具箱裡的基本成分,也就是所謂的修復酶。桑卡描繪出細胞修復受紫外線傷害的機制,而默德里奇則展示當DNA分裂產生錯誤時,細胞如何修正這些錯誤。 七十七歲的林達爾目前在英國法蘭西斯克利克研究院(Francis Crick Institute)與克萊爾霍爾實驗室(Clare Hall Laboratory)工作。七十歲的默德里奇,任職霍華休斯醫學中心(HHMI),同時是北卡羅萊納州杜克大學醫學院教授。土耳其裔美籍的桑卡現年六十九歲,他現為北卡羅萊納大學教堂山分校醫學院教授。 林達爾在得知獲獎後接受記者訪問,表示自己「很驚訝」。對DNA修復讓外界好奇人類是否可以永生不死,他回覆說:「不,我不相信永生不死。」但他也指出,了解DNA修復機制,可以協助尋找好的治療方式。 正在度假的默德里奇是在宣布後兩小時才知道獲獎,他說自己目瞪口呆,並感謝當生物老師的父親引領他進入研究。至於桑卡是被太太叫醒告知獲獎,他說自己完全沒料到,十分驚訝。仍擁有土耳其國民身分的桑卡是土國第二位諾貝爾獎得主。 這是第七次從事DNA研究的學者榮獲諾貝爾獎,首次是在一九六二年。今年頒獎典禮將於十二月十日在斯德哥爾摩舉行,三人將共享八百萬瑞典克朗(約三二五六萬台幣)獎金。
李信漢
2015-10-08
BP墨灣漏油 6847億天價與美和解
〔編譯李信漢/綜合報導〕美國司法部長林奇(Loretta Lynch)五日表示,英國能源巨擘英國石油(BP)將支付創紀錄的二○八億美元(約六八四七億台幣)與美國政府和解,解決二○一○年墨西哥灣漏油汙染事件。 英國能源巨擘英國石油(BP)2010年墨西哥灣漏油汙染事件,以6847億台幣與美國和解。(法新社檔案照) 美國政府與英國石油在今年七月首度達成和解協議,五日於紐奧良聯邦法院拍板定案。和解項目包括公民對英國石油公司的申訴求償,和對五億公升致命原油外洩、汙染墨西哥灣二千公里沿岸海濱的賠償金。 此外,英國石油公司尚需負責灣區沿岸的大規模清淨項目,以恢復灣區的野生動物生態、棲息地和水質。和解案接下來將進入六十天的公眾審議期,之後法院就會通過這項和解案。 林奇在記者會上說:「此一歷史性解決方案,是對這宗美國史上最嚴重環境災難強而有力且適切的回應方案。」她還說:「英國石油得到應有的懲罰,而灣區環境與經濟所遭受的重創,也可從中獲得重大補償。」 英國石油的和解內容,包括美國淨水法(U.S. Clean Water Act)五十五億美元罰款,這是淨水法有史以來最高的罰金。八十一億美元投入恢復自然生態傷害,其中包含英國石油先前已承諾支付的十億美元復原費用。 而若灣區自然生態再遭到外洩原油傷害,英國石油願再支付額外的七億美元。其他的六億美元,為償付灣區自然生態損害評估及其他項目的研究經費。 此外,英國石油亦分別和灣區的阿拉巴馬、佛羅里達、路易斯安那、密西西比和德州達成和解,將支付總計四十九億美元的賠償金。對於其他數百個受到漏油影響的地方社區,也將支付多達十億美元的賠償金。 美國史上最高單一和解金 英國石油的和解案是美國司法部門有史以來最大的單一個案和解金額,而這起原油外洩案也徹底改變美國政府對石油產業的管理方式。林奇說,她希望英國石油支付的巨額和解金能給其他同業警惕。 二○一○年四月廿日,英國石油位在墨西哥灣路易斯安那州外海的深水地平線鑽油平台發生爆炸,造成十一名工人喪命,而外洩的原油從德州一路擴散到佛羅里達州海岸線,長達兩千公里。英國石油花了八十七天,才封住漏油的油井。
李信漢
2015-10-07
TPP敲定 歐巴馬:不能讓中訂全球經濟規則
12國GDP占全球近四成 〔編譯方琬庭/綜合報導〕由美國主導發起的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十二國經貿部長在亞特蘭大經過六天談判後,宣布達成協議,這是美國自一九九四年簽署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orth America Free Trade Agreement)以來最大規模協議,參與國合計占全球經濟規模近四成;美國總統歐巴馬透過聲明指出,「美國逾九十五%潛在客戶皆位於海外市場,不應放任中國制訂全球經濟遊戲規則。」 TPP小檔案 旨在促進亞太貿易及投資自由化的TPP,在歷經逾五年磋商後達成初步協議,估將消除美國逾一.八萬項產品關稅;歐巴馬表示,TPP將締結史上最高標準、最具進步意義的貿易協定。 台灣爭取擠進第二輪名單 TPP成員包括美國、日本、加拿大及澳洲等十二國,占全球經濟產值比重近四十%;台灣是否能擠進第二輪名單,目前仍是未知數。 據了解,成員國原定於週日公布協商結果,但因各方在生技製藥等領域難取得進展,決定將會議延到週一;美國與澳洲原對生技藥物專利意見分歧,美方主張新藥專利權應達十二年,但澳洲和紐西蘭要求保護期不得超過五年,最終各國同意藥品專利年限為八年。 牛肉關稅方面,現行規定關稅為卅九%,將於十五年內降至九%。汽車關稅原產地規定,成員國製造零件占汽車比重達四十五%門檻,便符合撤銷關稅的條件。 TPP未來仍須交付各國領袖批准,並經過國會辯論表決,勢必將點燃美國總統大選另一波戰火;美國共和黨民調領先的總統參選人川普日前表示,反對美國簽署TPP。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指出,達成TPP協議將惠及日本和亞太地區。 外媒指出,TPP尋求結合出口市場准入的雙邊自貿協定問題,以及從勞工權益到環境保護、智慧財產權、政府及外國投資者間的爭端解決機制等議題的通用標準,內含美國在亞洲平衡中國影響力的意涵,本次敲定協議為美國總統歐巴馬任內重大政治成就。 分析師認為,儘管TPP協議為美、中競逐權力的重要一環,但美國簽署TPP,也將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通路,預期詳細協議內容將於一個月後公布。
方琬庭
2015-10-06
TPP基本協議達成 佔全球4成巨大經濟圈將誕生
TPP今達成基本協議,圖為12成員國的貿易部長合影。 (路透) 2015-10-05 23:09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TPP(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h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的12個成員國在台灣時間5日晚間於亞特蘭大進行談判,據了解,在今晚8點時,會中已達成實質協議,這也代表規模占全球4成的巨大經濟圈將應運而生。 TPP今達成基本協議,圖為越南採茶農,由於越南為成員國之一,外界預料,這有助越南出口茶葉。(路透) 日媒《共同社》報導,在TPP基本協議達成後,日本可能會在「擴大出口汽車等工業品」,以及「進口食品降價」等方面受惠,不過隨著下調關稅等部分開放措施,日方恐將在農業領域遭受打擊。 TPP談判由2010年3月開始,日本則是在2013年7月才加入,談判爭取原則上取消所有產品的關稅,締結「歷史上標準最高、最具進步意義的貿易協定」。目前TPP成員國包括美國、加拿大、智利、墨西哥、秘魯、澳洲、汶萊、馬來西亞、紐西蘭、新加坡、越南、日本等12個國家。 台灣外交部晚間則表示,未來將會與經濟部等單位共同努力,爭取各國支持讓台灣加入TPP,為台灣開創更寬廣國際經貿空間。
自由時報
2015-10-06
香港前特首曾蔭權 涉貪起訴
〔編譯管淑平/綜合報導〕香港前任行政長官曾蔭權因在任內涉及貪污案件,五日遭香港廉政公署以兩項「公職人員行為失當罪」起訴,創下香港首位特首遭起訴的紀錄,也將成為港史上面臨刑事審判的最高階官員。曾蔭權五日出庭後強調自己清白,表示「問心無愧」。若兩罪成立,最高可判十四年徒刑。 曾蔭權五日下午在妻子陪同下,到香港東區裁判法院出庭。(路透) 香港前任行政長官曾蔭權五日被廉政公署起訴,下午獲准以十萬港幣交保,他步出法院後向大批記者表示「問心無愧」。(美聯社) 任內隱瞞與商界多項利益 曾蔭權五日上午前往廉政公署總部接受調查後,隨即遭正式起訴,並於下午在香港東區裁判法院出庭,獲准以十萬港幣交保。根據廉政公署的聲明,曾蔭權被控擔任特首期間,未向最高行政機構、由特首主持的行政會議申報或揭露他與商界的利益。兩項遭起訴罪行均涉及曾蔭權規劃當作退休住宅的深圳東海花園。 五日開庭歷時約一小時,說明案件調查進展、流程,並訂出下次於十一月十三日開庭。據香港「明報」報導,曾蔭權在庭上神情肅穆,兩眼直視前方,臉部肌肉不時抽動,雙手或交叉或垂直放下,不時轉換姿勢。他離開法院時,向大批守候在法院外的記者表示,他在過去三年半期間全面配合廉署調查,「問心無愧」、「深信法庭會還我清白」;陪同他出席的太太鮑笑薇說丈夫「絕對是一個正直、忠誠的人」。 二○一○年十一月二日到一二年一月二十日間,曾蔭權在行政會議商討、批准「雄濤廣播有限公司」多項申請案時,隱瞞他曾與雄濤大股東、地產商黃楚標商議承租深圳東海花園住宅,以及曾妻代表她和曾蔭權支付香港東海聯合集團公司八十萬人民幣一事。 黃楚標是東海聯合、深圳東海房地產發展公司等四家企業董事長,深圳東海花園為其旗下建案;雄濤廣播為香港數碼廣播公司前身。 另一項控罪涉及曾蔭權在一○年十二月到一一年七月期間,建議授勳予建築師何周禮,隱瞞何獲聘負責曾蔭權在深圳東海花園住宅的室內設計。 不到一年前,曾蔭權任內的政務司長許仕仁因收受地產大亨、新鴻基地產集團主席郭炳江賄賂,去年底被以貪污罪定罪判刑入獄,成為香港史上收賄遭定罪的最高層官員。在相對廉潔的香港,這幾起貪污案已加深民眾對港府與商界領袖良好關係的質疑。 學界質疑未辦梁振英收錢案 香港中文大學政治分析家林和立說,廉署在曾蔭權案上一直被批評拖延,因此拿這名中國所謂的「大老虎」開刀,乃改善其形象之道。不過,外界質疑,向廉署檢舉現任行政長官梁振英上任前不久曾接受一家澳洲公司五千萬港幣,為何迄今毫無進展? 他說,廉政公署受行政長官監督也是令人關切之處,而任何起訴都有可能事先獲得北京認可,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大舉肅貪之際,「一種說法是,北京要展現是其掌控香港…決定對這名前行政長官下重手。」 律政司長袁國強五日表示,起訴曾蔭權「絕對沒有政治考量」,本案「顯示香港現行法治和司法體系仍然運作良好」。
管淑平
2015-10-06
開發寄生蟲病藥 3人獲諾貝爾醫學獎
中國屠呦呦 提取青蒿素抗瘧疾 〔編譯魏國金/綜合報導〕日本科學家大村智、愛爾蘭裔美籍科學家康貝爾(William Campbell)及中國科學家屠呦呦,以研究導致對抗瘧疾、象皮病等寄生蟲疾病有效新藥的開發,五日共同贏得諾貝爾醫學獎。 2015年諾貝爾醫獎得主 八十五歲的康貝爾是美國德魯大學的榮譽研究員,八十歲的大村智是日本北里大學榮譽教授,八十四歲的屠呦呦則是中國中醫研究院的終身研究員兼首席研究員。總獎金八百萬瑞朗(台幣三一三八萬元),四百萬給了中國的屠呦呦,康貝爾與大村智則各得二百萬。 康貝爾、大村智 發現阿維菌素 屠呦呦發現青蒿素(artemisinin)能大幅降低瘧疾的死亡率;康貝爾與大村智發現的阿維菌素(avermectin)能有效降低河盲症(蟠尾絲蟲症)與淋巴絲蟲病(象皮病)的發病率。諾貝爾委員會指出:「這兩項發現提供人類強有力的方式,對抗這些令人虛弱、每年衝擊數億人口的疾病…就改善人類健康、降低痛苦而言,相關成果是無法計量的。」 河盲症是一種眼睛與皮膚疾病,最終恐導致失明,約九成發生在非洲。淋巴絲蟲病恐導致四肢與生殖器腫大,主要威脅非洲與亞洲地區,染病人數多達一億二千萬。 曾服務默克藥廠卅三年的康貝爾說:「這個獎是大驚喜,這是默克藥廠同僚達成的重大團隊成就。」大村智謙稱說:「我從微生物學習甚多,並且依賴微生物,我很願意將這個獎獻給微生物。」 屠呦呦從草藥中發現的青蒿素對瘧疾治療異常有效,瘧疾迄今每年仍造成約五十萬人死亡,其中多數在非洲。世衛指出,柬埔寨、寮國、緬甸、泰國及越南已出現青蒿素的抗藥性。專家研判青蒿素還可以有效運用五到十年。 屠呦呦是首位獲頒諾貝爾醫學獎的中國科學家,她說她是看電視才知道得獎,「有些意外,但也不是很意外」。北京大學生科院副院長李沈簡說:「這是對傳統中醫的肯定。」 本週將接續公布諾貝爾物理、化學與和平獎得主,十二日宣布經濟學獎,文學獎於十五日揭曉。
魏國金
2015-10-06
中國國慶前夕 廣西17起連環爆
包裹在數地引爆 7死51傷 〔編譯李信漢/綜合報導〕在十月一日中國國慶日前夕,廣西壯族自治區中南部的柳州市柳城縣,九月卅日下午發生至少十七起包裹連環爆炸案,多個裝在快遞包裹中的爆炸裝置,分別在當地政府大樓、醫院、超市、監獄等地引爆,造成至少七人死亡、兩人失聯,另有五十一人受傷。據稱現場仍有六十多個可疑包裹待警方排查。儘管警方聲稱已初步排除恐怖攻擊的可能性,但由於發生時機敏感,總部位於香港的「中國人權民運信息中心」指稱,此事極可能是恐怖攻擊,或與疆獨份子有關。 中國國慶日前夕,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柳城縣昨下午至少發生17起連環爆炸案, 街道上遍佈瓦礫,停在路邊的車輛也遭殃(左圖);一名被炸傷的民眾躺在地上,旁人趕忙急救(右上圖);一棟5層樓高的民宅被炸,近半崩塌(右下圖)。(取自網路) 人權組織稱 疆獨人士發動 事發後網路上充斥各種說法,有媒體一度指此事肇因於醫療糾紛,並已鎖定嫌疑人,但隨後遭新華社否認,指其為假消息。「新浪網」率先大篇幅直播報導,不到一小時後也突然喊停,反覆做法啟人疑竇。「中國人權民運信息中心」引述消息人士指稱,當局已確定本案為疆獨人士發動,目前全國各城市氣氛緊張,武警正集結待命。消息人士還說,炸彈製作精密,可能有超過十人組織製造,部分可能是定時炸彈,上千名武警抵達當地搜索。 新華社報導,柳城縣自下午約三時十五分起,短短兩個小時內陸續發生多起爆炸,包括政府機關、畜牧局宿舍、柳城監獄、公車站、超市、醫院等地都傳出災情。網路散佈的照片顯示,爆炸威力驚人,有建築物被炸得半邊倒塌,車輛被炸得翻側在路旁,街道濃煙瀰漫,政府建物的外牆及窗戶嚴重毀損。當地網友描述,事發後人心惶惶,居民在入夜後不敢外出,連喜宴都不敢參加。原定放假的醫護人員也被下令留守,不得外出。 起初,中國「界面新聞」晚間發佈「獨家報導」,指稱警方已鎖定一名「因醫療糾紛報復社會而起」的廣西融水縣籍嫌犯,此人先前已因醫療糾紛前往醫院滋事,已被警方鎖定,但不久遭新華社否認。中央電視台則說,柳州市公安局初步鎖定柳城縣大埔鎮的一名卅三歲韋姓男子,警方正調查犯案人員及其動機。深夜傳出嫌犯已經落網,但網友對於當局指稱嫌犯只有一人表示質疑,認為一個人如何能將柳城縣變成廢墟? 據香港經濟日報報導,據稱中共中宣部已要求各媒體,不得擅自派員報導本案,也不能開設專題;若要報導,須以新華社等發稿為準。
李信漢
2015-10-01
加泰隆尼亞獨派大勝 西國緊張
西班牙總理準備對話 〔駐歐特派記者胡蕙寧、國際新聞中心/綜合報導〕西班牙東北部自治區加泰隆尼亞(Catalonia)二十七日舉行議會選舉,支持脫離西班牙獨立陣營在計票尚未終結前就已篤定大勝—在一三五席中拿下絕對多數的七十二席,朝向脫離西班牙的獨立進程邁進一大步。加泰隆尼亞自治區主席馬斯,向激動的支持者高喊:「我們勝利了!」獨派選前表示,若選舉能以絕對多數勝出,將在未來十八個月內宣布獨立。西班牙總理拉霍伊二十八日表示,已準備好與加泰隆尼亞新政府合作,就廣泛議題展開談判,但必須「依法行事」。 義大利地緣政治學者卡拉丘羅(Lucio Caracciolo)指出,這場選舉是「公投替代案」,選民高度參與讓選舉結果猶如歐洲的「一場大地震」,讓那些「沒有國家的民族 」大受鼓舞。 這場選舉創下七成七的超高投票率,比二○一二年上屆議會選舉高出九%。馬斯領導的分離派聯盟「一起說要(Junts Pel Si)」奪得六十二席,激進左翼團體「人民團結代表黨(CUP)」則拿下十席,兩者合作即可在區議會取得絕對多數。不論在地方或國家層面,這場選舉都已撼動原有的憲政架構。 不過,獨派陣營的總得票數並未超過半數,在四百萬票中取得一九○萬票,反對獨立的政黨則拿下五十二%過半選票,導致反獨陣營聲稱,馬斯要將議會選舉當成間接獨立公投的企圖並未成功,馬德里中央政府將據此大做文章。 加泰隆尼亞揚言脫離西班牙獨立,過去一年來主導全國政局,也一直是馬斯和西班牙執政黨「人民黨(Popular Party)」的爭議焦點。總理拉霍伊領導的人民黨斷然否決加泰隆尼亞獨立的可能性,指稱此舉違憲。獨派在選後雖然信心大增,但前路依然未卜,馬德里當局已誓言將透過法庭來阻止獨派的任何獨立動作。 選舉結果可望讓獨派更積極地邁向獨立,猶如蘇格蘭獨派掌權後的模式。據統計,若加泰隆尼亞獨立成功,將帶走西班牙四分之一的國內生產毛額(GDP)與出口收入,會讓西班牙馬上陷入更危險的經濟動盪,導致西班牙在十二月就召開全國性大選。不論加泰隆尼亞獨立能否成功,這次獨派勝選勢將為其增加與中央在財政、稅收、擴大自主權方面的談判籌碼。
胡蕙寧
2015-09-29
«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
熱門文章
近三日
近一月
熱門
習近平與鄭麗文電來電去的騙術
李筱峰
批用共產黨收拾民進黨太可怕!趙少康遭藍、紅軍出征
自由時報
九二共識、一中原則 賴總統:無法得到和平
黃靖媗
扭扭捏捏的華獨 被逼選出鄭麗文
林保華
獨立國家 向右向左的自由
李敏勇
台灣國家正常化 脫離中國牢結
李敏勇
習近平點火 普廷玩火 接下來呢?
林保華
國民黨的「中國結」困境
李敏勇
張俊雄為美麗島辯護意外從政 卸下閣揆成平民志工晚年回歸樸實
溫貴香
徐榛蔚縣府太脫線!記者忍不住電爆官員影片掀熱議 網直呼解氣!
自由時報
從剴剴案到花蓮救災 粉專怒轟鍾沛君冷血
自由時報
給鐵藍家人的家書
Judy
館長、黑幫、中國黨
Mock Mayson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韓國瑜與他的黑道好朋友
曾韋禎
揭開蔣經國十大建設的歷史真相
彭淑禎
氣到現在,都無法原諒國民黨
陳增芝
熱門搜尋
請輸入標題、作者等關鍵字
開始搜尋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