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代劍/法律研究所學生 2014年3月18日,由於中國國民黨強勢通過「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讓各界譁然,也因此在當晚,引起學生起而抗爭,形成太陽花學運,也讓台灣人民全台串聯,陪著這一群學生,抵抗馬政府過度傾中的政策。 當時,服貿會引起這麼大的反彈,就是因為馬英九採用「先經後政」的統一策略,完全忽略了多數台灣人支持「維持現狀」的共識,根本沒想到,經濟如果完全依賴中國,將使台灣未來受制於中國,而毫無反抗能力。 畢竟就連小學生都知道,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是危險的,為何馬政府還要如此去做?更何況,當時就已經跟中國簽了一大堆的協定,但是我們的經濟卻越來越差,對中國的反感也越來越深。 沒想到在那個當時,政府只會一味抨擊,是在野黨的操弄,不願意去聽人民的心聲。 當時最嚴重的事情,就是時任行政院院長的江宜樺所下達的鎮壓令,造成許多學生負傷,當時警察動用棍棒爆打學生的許多畫面都被留存下來,成為鐵證。 但是,事隔五年之後,江宜樺受訪,竟然想要顛倒是非黑白,從警察輕拍肩膀,到學生自己撞到電線桿或跌倒,對於學生指他是鎮壓學運的「殺人院長」的指控,還駁斥說「請問這個事件死了哪些人?」 難道,江宜樺院長是希望有死人才夠得上嚴重嗎?當時如果有死人,這個事件還能這麼快就落幕嗎? 更重要的是,如果當時台灣的經濟環境夠好,大家有賺錢,國民黨要簽協議,怎麼會有這麼多人阻擋、站起來反馬政府?並且就讓當年國民黨的執政縣市大量翻盤! 或許,在江宜樺院長的眼裡,中國是美好的。但是很抱歉,在台灣人看來,那些經濟美好的背後,除了可能是假象以外,更重要的是那些富麗堂皇的表面,是依賴更多數被迫沉默、被壓榨在底層的那些人所造就而來。 台灣人要的是一個可以暢所欲言的自由社會,能說出對政府的不滿,也是一個可以自由選擇未來的人生,而非只能在一個強勢的政府領導下的假象美好。 我們並不害怕中國,我們只是更想要保衛台灣的民主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