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政者不該為個人利益踐踏文化

【從政者不該為個人利益踐踏文化】

台北市前市長柯文哲為了造勢募款,嘗試以「柯文哲個人演唱會」名義,商借台北流行音樂中心,被拒絕後對北市府開砲,表示他選北流為場地是「要讓大家看到(我的)政績」、然而「世態炎涼」、「卸任不到3個月,人家就不讓我在那裡辦」。並諷刺說「這種事由太監解決掉,不會到皇上那裡」,意思是北流是北市的太監。

附帶一提,「皇帝、太監」作為比喻,是柯前市長最常用的修辭方式之一,任內也多次以「皇帝」比喻自己。

然而,北流使用規章第十條中規範「不得涉及政治議題」,表演廳檔期申請及收費規範第三條更明定不得進行「總統、副總統、中央及地方公職人員選舉競選活動、政黨黨務活動」。北流亦說明,柯文哲辦公室承認活動「不敢保證沒有政治色彩」,因而回覆無法受理申請。

最好笑的是,不論是北流的法人化、董事長聘任、各類規範建立,都是在柯文哲市長任內。也就是柯文哲明知北流不能辦政治活動,卻因為覺得「是朕的政績」就想拿來用,不給過就把依法行政的同仁說成「太監」。令人不禁感嘆,還好柯文哲下臺了,不然一定更加濫用政府資源。

我們再多說一點,北流是不是柯文哲的政績呢?

固然北流在柯市長任內啟用,然而北流是在陳水扁政府游內閣任內提出計畫,由文化部出資籌建,北市府代辦工程。在柯市長前任的郝市長任內簽約、動工。同期的高雄流行音樂中心也是同樣模式,由扁政府提出,高市府代辦工程,陳菊市長任內動工,陳菊、陳其邁市長任內分段啟用。

陳其邁市長在海音完工時,致詞首先就感謝「期間透過許多人的共同努力」。更重要的是,陳其邁絕不敢表示海音是自己政績,就借海音來辦選舉募款演唱會,足見柯文哲的「特別」。(是說陳其邁辦演唱會的話,可能很有趣。)

最後我們還要多提一點高雄。

週六,總統府音樂會「跨海音」在高雄舉辦,蔡英文總統、陳菊院長、陳其邁市長都有出席。可能有一些柯市長的支持者會說,你看,蔡英文都可以用海音,我們柯主席為何不能用。

當然政府活動、儀典是包含在海音、北流的使用規範上,這些活動也不是為個人而舉辦。但我想更重要的是,總統府音樂會在李前總統任內開始,仿效美國白宮音樂會,邀請古典、傳統、流行等多元表演者獻藝;警消、體育、教育等各界人士入府聆聽,表示對音樂藝術的重視與推崇。蔡總統任內則把舞台拉出台北,來到新竹、彰化、嘉義、屏東,這次是第二次來到高雄,這些都代表了政府對文化的態度。

「跨海音」最後一曲是由全場全場大合唱《永遠存在的台灣》,包含阿美族歌手舒米恩、第二代馬蘭吟唱隊、阿跨面、馬克Savage.M.、米莎、周自從、米大吟唱隊、世紀合唱團、高市交、一青窈、原唱者之一的楊大正與吉董等150人共演。

「自由歌聲響徹周圍 從尚高山到西太平洋 番薯不驚落土爛 枝葉代代湠」

而在音樂會中,象徵國際友情的立陶宛世界合唱團Jazz Island登台演唱,台日混血的一青窈表演搭配台日歷年互動影像,都很令人感動。

音樂會的內容、題材,代表台灣對表演形式,藝術家族裔等多元價值的強調,也代表台灣外交的方向與友好國家,你說表演設計中有沒有政治,當然有政治價值的呈現。

另外不可否認,民進黨上台後,國家重要文化觀光活動,會較多在高雄等南部縣市舉辦,也會花較多預算在本土文化推廣,以及台北以外的文化軟硬體建設。你說這種施政方針是不是政治,當然也是政治的一部分。

也就是說,為政者當然可以從文化政策中,展現自己認同的價值觀與施政理念。

但不該只把文化當作自我宣傳,追求利益的工具,更不該把把遵守原則而忤逆自己的文化工作者,都當作「皇帝的太監」。

政治人物如果不會唱歌,最好請專業的來,好好當個聽眾。反而若要支持者來聽自己開唱,又開出不合理的高價,除了表面上的不尊重表演專業外,更可能隱含規避《政治獻金法》,透過「藝文包裝」與「線上donate」收取境外資金,規避追查的可能。一場音樂會,正好徹底顯露出政治人物踐踏文化專業、行政中立、規避選舉規範的多重問題。

文:Claudius

 

 

< 資料來源:高雄好過日 @takaogooday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