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笑談人生
鯨魚影音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國際大事
財經資訊
體育娛樂
藝文活動
綜合新聞
笑談人生
關於我們
鯨魚影音
首頁
作者相關文章 - (李忠憲)
李忠憲相關文章
香港和台灣的未來
我記得小時候,常常到一句話,「台灣有民主沒有自由,香港有自由沒有民主,中國沒有自由也沒有民主」,那時候台灣還在戒嚴,國會沒有全面改選,老國代和老立委依然把持著政權,只有樣板的增額立委和國代,還有地方選舉,即使反對黨贏得百分之一百的選票,依然無法撼動國民黨政權,台灣的民主就是從那樣子慢慢上來。那時候香港是英國的殖民地,有高度的自由和西方的人權價值,但是沒有民主的選舉,只有英國派駐的總督。 香港九七回歸中國的時候有不少的恐慌,那時候鄧小平保證香港50年不會改變,當年我的年紀雖然還小,但是也不免心中充滿疑問,中國共產黨是一個信守承諾的政府嗎?50年不變即使作到了,50年之後會變成怎樣?中國就會進步到跟西方的國家一樣的嗎?成為一個現代化重視人性尊嚴有自由民主人權的國家嗎?就歷史看起來,中國沒有受到香港的影響,最後的結果是香港內地化。 因為九七香港回歸中國,許多香港人紛紛逃離香港前往海外,加拿大、英國、荷蘭等等、甚至德國也來了非常多的香港人。後來中國經濟崛起,香港有些人後悔又回去了,現在情況應該大部分可以走的會走,一百多萬人跑出來抗議也沒有用,中國正在利用民族主義對抗美國的關頭,小學生當家不會考慮理性的其他選擇,征服宇宙、大躍進、建設武夷山穿越玉山到花蓮的高山高速公路等激情誇張的口號才是王道。 有朋友說香港也就是太自由了,才會造成今天這樣的情況,現在政治上和經濟上,中國都不需要香港,制度都已經鞏固好了,即使香港七百萬人通通都上街頭也改變不了什麼。其實這是最典型的溫水煮青蛙,能夠改變香港現在的局勢可能只有革命,但是毫無知覺的香港社會完全沒有任何這樣的動力,「至少我出來抗議過」大概就是這100萬人阿Q似的心情寫照,這應該就是中國人安身樂命政治哲學的香港版。 民主、自由、人權這些我們感覺不到的東西,一旦失去以後才會知道它曾經存在我們的社會。網路上常常流傳八零年代伊朗時尚浪漫男女的照片,原來伊朗這個國家以前是這樣進步! 香港看起來是沒救了,以後世界也會像伊朗一樣,流傳香港自由時代的照片,台灣正在加護病房當中,或許以後也會看到圖文描述台灣曾經是一個民主自由甚至允許同性婚姻的開放國家,希望永遠不會有那一天,可是看起來機會還不小! 我們面對歷史唯一的責任就是重寫它。 ~奧斯卡.王爾德
李忠憲
2019-06-11
今日香港、後天台灣之間
針對香港幾十萬人上街頭反對送中法,德國媒體一樣大幅度的報導,南德日報有一篇關於「中國的民主」的文章,主標題是「中國政府將會摧毁香港」。南德日報訪問25歲剛剛被德國政治庇護的香港年輕人黃仰台,他和27歲的李東昇是曾經參與「旺角騷亂」因而逃亡海外的香港公民,這是第一起因香港當地政治情勢不利,獲得外國庇護的案例。 從2012年香港的教育納入共產主義,不斷地強調共產主義優於民主主義,從那時候中國就十分積極的介入香港的政治。他的父親那一輩的人,一直很遺憾在六四沒有幫助中國民主化,今天的香港比他父執輩的情況要糟糕很多,幾乎每一區都在惡化,已經失去香港原有的獨特性。老人對年輕人不斷地抗議,往往不會介入干涉,其中有一個原因是自己有罪惡感,他們那一代對8964感到內疚。他們遺憾無法幫助北京的示威者,一次成功的抗議活動或許會改善香港的情況,同時香港許多人繼續希望中國民主化。許多批評者用「民族主義」的方式來扣上香港民主運動的帽子,黃仰台對此很不以為然。 民族主義真是獨裁者最好的藥方,台灣可能當總統的這些人,身為商人的郭台銘說:「一國兩制是失敗的」,剛剛去香港的中聯辦的韓國瑜,針對香港驚天動地的事情,答案是「不知道、不曉得」。香港和中國到底有沒有「一家親」,針對中國要隨時遣送香港的任何人,香港人是不是都不要有意見就沒有問題了。柯文哲說:如果一國兩制是香港模式,「台上一講,台下都跑光的啊」。這樣的意思是一國兩制還有台灣模式,還有可以討論和接受的空間? 有人說要幫助中國民主化,這句話真的很偉大,中國政府是強大的獨裁政府,用無數的金錢和任何正邪的方法來統戰想要收回台灣。幫助中國民主化的第一步就是要維護台灣的民主制度,就我看來台灣的民主是搖搖欲墜,在這樣的情況之下,還要奢言幫助中國民主化,實在是自我感覺良好。 實力不夠的時候,任何理想的事情都沒有能力做,台灣可以挺直腰桿繼續存活在這個世界上就很不容易,這麼多人要跪下去的時候,自己就要被「台灣式一國兩制」統一的前夕,到底要怎樣幫助中國民主化? 當魔鬼想要迷惑人時,他會利用理想主義。 ~馬基維利
李忠憲
2019-06-10
庶民政治與社會
那一天我偶然在某篇媒體文章上面的論戰看到我的一個朋友,他是這個領域的專家,有博士學位而且做了許多這方面的研究,但是可能因為寫了太多英語的學術論文,或是不熟悉網路上的論戰方式及中文,從一個旁觀者看來,這個朋友左支右絀很難招架。 資訊科技的發展打破了專業的圈地,社群媒體更使專業知識受到嚴重的挑戰,擅長三言兩語的網路語言,比起長篇大論的學者更能受到一般民眾的青睞,這不是台灣專有的現象,烏克蘭的喜劇演員總統發表的演說內容空泛,充斥中二的語言「把權力還給人民」、「我們站在這裡這表示我們做得到」等等,這種庶民總統所謂「台灣發大財」、「發財外交」式的言論反而能夠受到理解和支持。 以往知識圈地的環境當中,想要拿起麥克風和專業人士在媒體上對談,並不是件簡單的事情,現在這樣的論戰隨時隨地在任何網路的角落都會發生,不會庶民的語言充滿學術研究的言論在這些論戰裡面往往吃力不討好,也因此落居下風。 昨天排隊理論的時候上 Jackson network 的定理,一邊證明,一邊在想教這些東西到底是在幹嘛?會這些複雜的東西將來真的對學生有比較多的好處?早上收到奧地利親善大使楊佳恬分享自己的文章「奧地利就要燒起來了」,她特別註明:「文章頗長(我實在寫不了短文章),但如果您有約十分鐘的空檔,誠心歡迎閱讀!」這篇文章寫得非常得好,但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有多少人能夠看完這麼優質的非短文。 許多版上的年輕政治人物切記不要精進自己太多的能力,努力維持在中二的程度,這是現代資訊社會去專業圈地之後可能的生存之道! #成大電機發大財 #快來念就會有錢 #政治很簡單鬼扯即可
李忠憲
2019-06-04
凱道上的韓粉與民粹選民
韓國瑜真的是「台灣社會」百年難得一見的政治奇才,郭台銘、王金平、朱立倫等都不是對手! 韓的選民並非無腦支持韓的儍瓜,這是一種誤解,實際上,所謂的韓粉只接受他們所塑造敵人的形象,就是小英和民進黨的樣子。 韓的混、懶、無賴、花天酒地,甚至外遇小三生女的傳聞,對他的支持來說都不會有傷害。 年改、同婚等對立指責不只會在小英身上,即使賴出線,這些都會在民進黨身上,所以也會變成賴的致命缺點,因為這些選民只接受民粹政客所塑造敵人的形象,並不是像支持賴清德的朋友想說可以跟小英切割這麼簡單,定義這些東西的是對手,所謂百年難得一見的政治奇才。 同樣一件事情不同的詮釋有180度的不同,特種營業的小姐去念大學是上進,大學女生去做特種營業是墮落。
李忠憲
2019-06-02
人的階級與價值
早上到某 Cafe買杯美式咖啡的時候,門口旁邊陰涼的空地上坐了五、六個穿著橘色制服的清潔隊員,可能因為工作的空檔坐在那邊休息。我時間很趕沒有辦法進去坐著好好喝杯咖啡,於是就站在門口等外帶的美式咖啡,在門口等外帶最討厭的就是有人抽煙,這幾個清潔隊員年紀都很輕,並沒有在抽煙,或許抽煙也是一個經濟上蠻大的負擔吧。 就在這個時候突然有一個看起來最年輕的說:他好想能夠坐到裡面去吹冷氣喝一杯咖啡,他的同事跟他講:好像有最便宜的特價150塊的咖啡套餐,他說不行、時間不夠,而且這樣還是太貴、負擔不起。 我對於清潔隊員有一種說不出來的親切好感,小時候我們家的輪胎行負責嘉義市清潔隊所有車輛的輪胎工作,又髒又臭的清潔車如果在路上拋錨,我爸和我會去救援。清潔隊完成每天日常的工作,大概在晚上10點之後,車輛會回到一個集中的場所,簡單用水沖刷一下然後清潔隊員就下班,他們下班之後就是我們上班去換輪胎的時間。車子充滿那種混雜了各種垃圾萃取滴下來的味道,真是集人間的精華,盤子上的清潔劑是怎樣也比不上的。我爸和我就會在那個車子下面爬來爬去用千斤頂把輪胎頂高,然後更換調動不同輪子之間的輪胎。 那時候我記得三節的時候都會和我爸一起去送禮給承辦人員,一直到國中高中還會做這樣的事情,我問我爸做這個還要送禮?我爸說做這個還要送禮,但是真的只有簡單的禮盒,沒有什麼其他有的沒有的東西,這行業也是有競爭的,但是這種工作不是每個輪胎行都可以做得來。 我一直都不知道人的價值到底值多少錢,為什麼懂數學、物理、英文、德文的人一個月可以拿比較多的錢,只能付出勞力的人一個月只能拿那麼少的錢?我曾經問過女王這個問題,她說:「應該就是可取代性,如果這個工作容易被取代,薪水就會比較少。」 人工智慧將會取代白領,大部分的白領工作將不再有任何不可取代性,生活的壓迫、微薄的薪水、困苦的工作會不會讓人跳樓?這些都不是任何統計的數字可以解釋,人先是人,之後才會是清潔隊員、輪胎行工人、或是教授,無法生存、沒有人性尊嚴,在這樣的處境之下,不管是誰都可能會被逼上絕路。 這樣看待世界的角度實在太過痛苦,還是把世界區分成不同的人,自由的人、被奴役的人,有讀書的人、沒讀書的人,有錢的人、貧窮的人,該活著的人和該死的人。我們是左邊那一種,而且我們世世代代都是左邊那一種! 社會七大惡罪: 不用工作的財富。 沒有良心的快樂。 沒有品格的知識。 沒有道德的商業。 沒有人性的科學。 沒有犧牲的崇拜。 沒有原則的政治。 ~弗雷德里克.路易斯.唐納森 西敏寺大教堂 1925
李忠憲
2019-05-22
為什麼要吃草呢?
郭台銘那樣的表演有沒有用?從媽祖托夢、睡在地上、炸雞排、一直到吃草等等,雖然在我大部分的同溫層朋友裡面都認為是可笑的事情,這些做法其實有蠻大的用心,想要清洗郭台銘一直以來的專橫、霸道、血汗的老闆形象,這些喜劇演員般的表演當然會有一定的效果,花錢請的媒體公關公司也不全都在騙錢,「如果沒有用,韓國瑜就不會當選」,光用這一句話就不曉得可以騙到果凍多少錢。 人活在現代世界當中,事情千變萬化而且太過複雜,像郭台銘和韓國瑜這樣的人會想辦法為錯綜複雜的問題提供簡單的方法,反正高雄發大財就是所有問題的答案。民主中的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是對的,這就是為什麼每個人都想強加他的想法在別人身上。不同之處在於一般人會承認自己可能最終是錯了,接受反對的意見基本上有其他方面的邏輯思考。 但是民粹主義者並不這麼認為,這些都是原來的既得利益者和精英的陰謀。 世界經濟體系,現代時代太複雜,民粹主義者提供簡單的解決方案。所以你沒有辦法這些民粹主義的粉用太複雜的言語交談,但是如果認為用民粹主義的語言講話可以達到什麼樣的效果則是異想天開,最近很多人分享館長的言論,他以前那樣痛罵民進黨,現在罵韓國瑜和郭台銘,很多朋友感到高興,甚至有一種療癒的效果,亡國感這麼重,台獨華獨什麼獨都不重要,只要不被統一就好了。你怎麼知道這樣的言語下一次炮口會轉向何方,一堆館長粉最後會走向何處?用民粹打敗民粹是最民粹的方法,就我個人看起來效果並不會很好。 民粹主義支持者並不是沒有道德,相反地,如果沒有道德,民粹主義就無法發揮作用,民粹的意志不是經驗主義,而是道德主義的概念。關鍵是民粹主義政客假裝只是被動地形成現有的民意。事實上,民粹主義政客總是自己塑造這些民意。當年在太陽花運動的時候,很多人恍然大悟,原來反對服貿、不想和中國統一的民意才是多數,現在又在重複當年那樣的過程。 民粹主義政客聲稱為複雜問題提供簡單的解決方案,這些簡化對於成功的政治運動很有用,尤其作為「唯一真正的民意代表」,他們在言辭上明確區分了所謂的其他的立場,韓粉瘋狂的攻擊黨內外的反對者就展現了這樣的現象。 最近有一些人很有耐心的去面對自己的父母,周圍的朋友,甚至在各種的場合,用淺顯的生活道理去影響周邊的民粹主義支持粉,這些做起來很累,需要許多的耐心,實際面對很多的衝突,看起來有點像唐吉柯德,但這的確是唯一有用的方法,像館長那樣的言論大家會很爽,但是用民粹對抗民粹真的很民粹,可能有部分的效果,尤其當這個民粹轉彎的時候,我想可能是更大的民粹吧!
李忠憲
2019-05-12
廢話藝術家
最近河道上熱烈討論了各種的「廢話」,有研究生論文版本,也有教授計劃版本等等,每個人每天都產生大量的「廢話」,當然我寫過計劃,也審查過計劃,也貢獻了不少「廢話」。在現代的世界裡面對於假新聞欺騙等等都非常重視,但是不知道廢話對民主傷害嚴重的程度是比這些欺騙有過之而無不及。跟所有偉大的事情一樣廢話有一個偉大的理論,叫做「廢話不對稱原則」,所謂的Brandolini 定律: 「反駁廢話所需的能量比生產它所需的能量大一個數量級。」 有這個定律就可以知道對抗廢話是多麼困難的一件事情,可是要多一個數量以上的能量才能夠反駁廢話,想要做這樣的事實查核,尤其針對廢話的跳躍邏輯,累都累死了。知道事實因此我們可以辨別出謊言,廢話就沒有那麼簡單,基本上廢話的真假可分為兩類:「無法識別」和「無法澄清」。然後廢話本質也可以分為兩類:「作為過程的廢話」和「作為產品的廢話」,就是陳述中不斷修辭的廢話,和結果不斷重複的廢話。 廢話其實對民主的威脅相當的大,沒有辦法讓輿論導向理性互動的邏輯討論,在一團亂七八糟當中讓民粹主義有更多操弄的空間,對於假消息或假新聞的事實查核已經有相當大的難度,面對廢話就更加困難了。 想要擠升到上流社會,對於廢話的練習絕對不可少,這一夜,誰來說相聲中的廢話訓練段子『多少社會菁英都是受過嚴格廢話訓練的!』講都是真的,廢話的英文應該叫做 Bullshit,德文叫做 Quatsch,我曾經帶一隊人去德國魯爾區的埃森學習技轉資通產品檢測的技術,因為德國工程師一直講廢話,我就大聲地批評他「Quatsch」,然後造成了不小的風波,害了一個恩西西的官員最後的考試沒有過,如果我早知道「廢話不對稱原則」的理論,應該就不會做出這樣的事情來。 中文是廢話、英文是 Bullshit、德文是 Quatsch!
李忠憲
2019-05-09
一國兩制與葉公好龍
有朋友問我對黃珊珊、還有吳崑玉最近反對宋楚瑜一國兩制的看法。我的看法非常簡單,但是我想講一個故事,一個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發生在丹麥的故事。 台灣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會晤了北京中央駐港代表、中聯辦主任王志民;王志民向他說,「歡迎台灣朋友到訪中聯辦」。圖片來源:中央社 義大利雖然是德國盟邦,但是持續拒絕驅逐他們的猶太人,直到德國人佔領他們的國家之後,才開始驅逐猶太人。保加利亞人雖然從他們被德國人領土當中,交付了一萬一千個猶太人,但在 1943 年之後,他們一直抵抗關於驅逐保加利亞籍猶太人的政策。羅馬尼亞政府雖然摧毁了許多猶太社區,但是之後不再配合任何納粹的猶太政策,因為所有國家的人都知道德國即將戰敗。 丹麥是在二戰的時候是最保護猶太人的國家,1940 年丹麥就被德國佔領,但是猶太人一直勉強還可以存活。在 1943 年 8 月丹麥反抗軍逐漸增加,德國加強對丹麥的軍事控制,1943 年 9 月希特勒的代表 Werner Best (最好)博士到達丹麥,他已經在法國和波蘭滿手血腥地處理過猶太人的問題。他向眾所皆知對丹麥友善的德國外交官 Georg Ferdinand Duckwitz 說,丹麥 8000 個猶太人很快就會被逮捕驅逐出境,還給他固定的時間 10 月 1 日,外交官問他有沒有別的辦法,他說沒有了,秘密警察已經確認了這個時間。突然「最好博士」有了極大的轉變,胡扯說德國需要丹麥建條通往瑞典的大橋,這樣猶太人就可以找到一條路通往瑞典。駐丹麥的德國外交官回答說真好,這個橋一定會被建造起來。「最好博士」建議猶太人前往中立瑞典的暗示被外交官充分了解。 於是他通知了丹麥的政府官員,然後因此警告了在丹麥的猶太人,哥本哈根的猶太會堂在 1943 年 9 月 29 號牧師宣布,禮拜五晚上千萬不要留在家裏,很多丹麥的猶太人因此躲過了大難。 我想猜測中美貿易大戰的未來是原因之一,結果應該對中國不利。另外就是「一國兩制」真的非常接近了,大概就是那個所謂「葉公好龍」的成語,靠唬爛喜歡龍得到一點點好處是一回事,當龍要住進你家裡的時候,人可能會嚇得半死,我想「中國」和「一國兩制」也是一樣吧! 原文出自 李忠憲 臉書,芋傳媒經授權轉載。
李忠憲
2019-05-07
中美貿易大戰:25%推文
習近平不同意一項需要修改中國法律的貿易協議,但中國先前已同意在貿易協議上承諾中方願意修改其法律。中國此時轉變,對貿易協議結束,以及中國要求美國企業轉移技術和知識產權做法的部分產生重大影響。於是川普在推特上下最後通牒,星期五要提高關稅25%,中國的股市也全面直線下跌。 私底下怎麼讓利,對習近平來講並不重要,如果要中國修改法律有時間表讓美國控制國營事業補貼、市場控制和智慧財產權的問題,可能讓川普口中的皇帝在中國非常難堪,於是才有「習大大的我負全責」這樣的說法傳了出來。 全世界都被川普的25%的推特洗版,德國當然也不例外,一個小時前的明鏡周刊也對此作出評論,他們沒有煽情地用幾年前川普還沒有當總統時的25% MFK 視訊,但是引用他的書「交易的藝術」中的話,「有時候有點瘋狂是值得的」,25%的推文非常符合這種模式:「尋求對抗、驚嚇唬人、無法預測」。 德國智庫IFO認為中美貿易大戰對全球經濟會造成很大的傷害,交易量將明顯下降,而且不能排除進一步升級。並且計算出中國的經濟損失將是美國的三到四倍。隨著中美貿易大戰,歐洲出口行業的產品變得更具吸引力,歐盟將可以有小額的獲利收益。台灣也可能會因為中美貿易大戰造成一些傷害,但是我們應該和歐盟有相同的角色地位。 那是在經濟方面,在政治方面,中國的經濟力下降,一些全面性統戰補貼的旅遊措施將會減少,以商逼政的力量,對台灣紅統滲透的經費將會下降,如果中國能夠分成幾塊對台灣是最好,已經有人預估是五年,當然前提台灣要能夠撐過五年,尤其 2020 年!
李忠憲
2019-05-07
民粹選民無腦支持民粹政客
錯!實際上,他們只接受他們所塑造敵人的形象。 很多人不能了解像韓國瑜這樣的表現還有這麼多人支持,原因是有許多誤解,首先是以為民粹主義政客的選民支持的是韓的政治形象,其實不然,他們只接受民粹主義者所塑造的敵人形象。資進黨就是鎖國不會拼經濟,意識形態,貪汙腐敗,沒有邏輯不理性的反中…。 雖然韓天電視台一直造神,但是民粹主義政客的選民主要並不是因為韓好而支持他,而是接受民粹主義政客所塑造的敵人形象才投下他們的選票。 所以我有一堆台大畢業的同學都是韓粉,非常不可思議,這些這麼會念書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一般而言不會喜歡韓這樣的人,不要說挑他當女婿,連交朋友都不可能,為什麼會成為他的死忠支持者,這是最主要的原因。 另外假設民粹主義政客自己會消失,真理越辯越明,所謂「真理是時間的小孩,而不是謊言」。如果中產階級的知識分子不起身對抗民粹主義,他們不會自己消失,反而越來越多,尤其台灣比一般的民主國家更悲慘,中國就在旁邊利用這個世界民粹主義的浪潮,等著併吞台灣。 尤其最近韓國瑜因為自經區的問題有些自爆,於是有人認為讓民粹主義者證明他們缺乏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消除他們。這是天真的想法,民粹主義政客一定繼續在各種機會刻劃他們敵人的形象,消除民粹主義是一個漫長而費盡心力的過程。 而且失敗了,台灣就沒有了!
李忠憲
2019-05-05
如何對抗民粹主義政客
韓國瑜在高雄市議會被諮詢自經區的影片到處瘋傳,許多人用看好戲的心態來欣賞這個影片,如果韓國瑜是個喜劇演員,這件事情真的很好笑,可惜他是89萬人選出來的高雄市長,現在可能是台灣民調支持度最高的總統候選人,這件事情就變成悲哀,甚至非常糟糕。 像韓國瑜這樣的人面對選民或長官有超乎常人的忍耐力,這些平常吸收到的鳥氣,面對日常的工作、平輩或是下屬,不自覺地一定就會發洩出來,每個人都需要平衡,即使是失業17年、一皮天下無難事、超高EQ的韓國瑜,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也會惱羞成怒看起來像郭台銘。 面對擁有一大堆粉的民粹主義政客,很難用傳統菁英政治的方式來加以對抗,誠心、努力、經驗、成效等等在個人領域需要面對的難題,敵不過民粹主義三言兩語的政治宣傳,這是民主的危機,面對這樣的情況除了用看政治笑話或是無奈地面對以外,有沒有什麼別的辦法嗎? 首先要堅持主題,要把「自經區」成為政治攻防的重點,不要讓民粹主義者轉移議題,不管是民進黨或時代力量,一定要發揮「不然來辯論啊!」全面對國民黨「自經區」的政治主張開戰,而不是就這樣當成笑話讓民粹主義者脫離這個議題。 其次用簡單的方式針對性的提問,民粹主義者往往也不了解自己口號的意義是什麼,那是拿來呼嚨人民、爭取選票,通常不會有具體的執行步驟,問題真的要非常簡單,「自經區到底要開放哪些項目?」、「目前的限制是什麼?」這樣已經非常足夠,千萬不要問太複雜的問題。尤其不要幫民粹主義者注釋或上課,這樣會讓民粹主義選民的觀感相當不好,原來應該得分的題目反而失分。不要想在互動的場合佔上風,讓民粹主義的政治人物自己爆掉,讓支持民粹主義者選民的族群,隨著簡單問題呈現出來的尷尬場面,在恥度下修的同時,支持的選民人數也會大幅下降!
李忠憲
2019-05-04
人民有錢、國家安全
今天要講一個在波蘭羅茲發生的故事,這樣的故事會不會發生在台灣?去年我曾經去波蘭的羅茲參加一個研討會,羅茲這個城市現在非常漂亮,有個觀光的景點叫做叫做羅茲猶太區博物館,這個區域曾經有超過二十萬的猶太人,以前的猶太人也是有分等級的,德國的猶太人非常看不起波蘭的猶太人,當住在德國的猶太人被趕到波蘭這個地方來的時候,一開始有些德國的猶太人看到這樣貧民窟的地方非常受不了,沒想到到最後大家都一樣。 這個區域是由猶太人自己自治,有一個波蘭裔的猶太商人叫做Chaim Rumkowski(倫高斯基),他是一個成功的商人,曾經是孤兒院的院長,負責當這個區域的特首,應該不能叫特首叫教區長好了,因為他跟德國的商人有非常好的關係,也很會經營有的沒有的政商友誼,他擔任區長的時間把這個地方變成納粹德國的生產工廠,「(納粹)人民有錢,(德國)國家安全」,這個地方負責生產了從兒童的玩具一直到軍事的設備,曾經為納粹德國賺進了幾千萬的馬克。 羅茲猶太人區成為納粹戰爭機器的高效能區域,倫高斯基認為只要羅茲的猶太人繼續為納粹提供如此巨大的服務,為他們提供有價值的戰時商品,他們就會保持安全。畢竟,什麼樣的佔領者會想要傷害那些對他們如此有用的人呢? 但是真正的帝國總督弗里德里希·貝爾霍爾在1939年12月説,羅茲猶太人區與所有其他的貧民區一樣,“只是一種過渡性措施”,最終目標是清洗羅茲的瘟疫。倫高斯基有非常高的權力慾望,欺負跟自己一樣的猶太人,強佔已經不夠的食物資源和住房,騷擾許多十幾歲的猶太少女,甚至發行有自己圖像的郵票。 手握權力跟德國商人關係良好的猶太長老,惡名昭彰囂張了一段時間,他和納粹德國合作,認為這樣才是唯一能夠存活下來的做法,他曾經留下一個非常有名的演講 「Give Me Your Children」,配合納粹德國要求交出兩萬名的猶太兒童。 最後他和他的家族還是跟羅茲所有的猶太人一樣進入納粹的最終解決方案奧斯維茲集中營的毒氣室中。 (圖片來源:Armchairgeneral Forum)
李忠憲
2019-05-01
理工男戰人文女
看到柯文哲和張善政這兩個理工男戰蔡英文這個人文女,同樣身為理工男的我完全不認同這兩個人的意見! 自然科學背景的人不一定是比較好的政治人物,自然科學不牽涉到十分複雜的人,控制變數較少,很多情形可以在實驗室絕對掌握,提出的理論可以重複驗證,如果犯下錯誤,影響的層面較小,最多就是計畫失敗,沒有前途,或是整個團隊失業,這樣而已,不會影響社會其他人,所以常常要自然科學的研究人員,「大膽假設」,再慢慢「小心求證」。 社會科學就十分複雜,很多事情是「人事時地物」,一個參數不同,結果完全就不同,很多決策,沒有辦法完整的模擬,無法重複整個決策和影響的過程,結果更無法預測,很多是選擇和承擔責任的問題,甚至事後的檢討,也不知道成功或是失敗的關鍵決定因素,只能猜測,同樣的事情,正面陳敍的邏輯有道理,負面攻擊的邏輯也很有道理,完全無法在實驗室重來一次,檢驗假設和理論的正確性。 一戰爆發之後,德國學者們發表了一個文件《告文明世界宣言》,為軍國主義發動的戰爭辯護,包括普朗克和倫琴,這些包括許多諾貝爾獎得主的自然科學家,在自己領域內的貢獻,造福全世界,但是外溢出的影響力,也危害了全人類,這是德國軍國主義的濫觴。 我們這輩人所接受的教育訓練方式,因為黨國至上,再加上白色恐怖,書念的好,大部分不是念醫就是念工,然後鑽進去自己專業的領域,加上填鴨升學壓力,再也不關心什麼事,反正在這樣單一價值觀念下的台灣,只要我念的是第一志願,我永遠都是知識份子,自大的很,有沒有與時俱進,有沒有關心社會,或是有沒有被政治霸凌自己的專業,都無所謂。 雖然德國也是飽受民粹主義的傷害,但是大部分的德國人,也是常常看書關心國家社會的事。在台灣很累,除非看的開,否則自然科學的專業人士,大部分沒有時間看非專業的書,能夠看報紙就很不錯,睡覺都沒有時間,看軟性休閒的書,都很奢侈,更不要說什麼硬的內容,這樣的人,很多都傲慢又缺乏人文素養和關懷,沒有自由民主人權的基本常識。 在柏林理工科背景的同事,除了專業的工作外,也有很多興趣,柏林那樣多音樂廳、歌劇院、和博物館,就是這樣才能支撐,而且他們關心或是熱情參與社會公民運動,想到自己在德國算是一個普通的公民,在台灣竟然是少數的異類,真的覺得很悲哀。 在現代世界,社會科學的人要有自然科學的基本知識,自然科學的人要有社會科學的基本知識,領袖或是政治人物應該是這樣的通才,而且具有人文素養和弱勢關懷的人比較好,和什麼出身的是沒有相關。 #郭台銘算理工還是人文
李忠憲
2019-04-28
網路時代的政治宣傳
不曉得誰在幫賴院長操作網路這一塊,真的實在有夠糟糕,建議賴可以抽空去看一下「上流世界」,諷刺影射民粹主義大師、富豪身分從政的義大利前總理西爾維奧.貝魯斯柯尼,尤其他像民調一樣,隨便從電話抽一個號碼,打一通電話給一個被老公拋棄的女人賣房子那一段,真是寫實到不行的現代政治教材。為了要賣東西,可以天花亂墜到那樣的程度,這就是你們將來可能所要面對的對手。 一個非常會賣東西的人,手中有非常多的財富和資源,人生基本上是由所謂邪惡的底層當中建構上來,這種所謂的白手起家,是不會有任何禁忌和道德界線,會運用正面和負面的任何力量,想辦法把東西賣出去,不必顧忌任何售後服務,甚至其實這個東西完全不存在這個世界上,他也可以把它賣出去,這是他們的人生哲學和依賴存活的道德價值。 再加上人工智慧、大數據分析、客制化群組的政治宣傳、龐大的財富和律師團,不是講什麼中國因素或紅色帽子就能夠輕易地抵擋,這個人絕對比貝魯斯柯尼有過之而無不及。 親愛的賴院長,如果您有看到這一篇,真的要好好的想一下,我現在比較不擔心蔡的情形,她已經開始在轉型,看到您用傳統的方式來面對網路時代,您這樣下去是不行的,我建議您既然有空去看「復仇者聯盟」,不妨去看看這部「上流世界」,保證比較好看而且有很多深層網路時代的政治啟示在裡面! #這真的是建議不是批評
李忠憲
2019-04-26
後悔是什麼?
通常人年紀很大、快要死了、沒有阿茲海默之前,會問自己這輩子最後悔的事情到底是什麼?有沒有扮演好自己應該有的角色?選擇的工作到底對不對?有沒有愛過別人?有沒有被別人愛過?有沒有伴侶?有沒有小孩? 所謂的後悔好像是對自己的選擇產生的感覺,「如果我去當醫生就好了」、「如果找某某某當配偶就好了」、「如果(沒)有小孩就好了」等等,在某個人生的時間點選擇另外一條道路,把這件從來沒有發生的事情拿來後悔自己的選擇並不是一件合乎邏輯的事情,其實人的後悔並不是因為選擇,而是因為結果。 選擇放棄某個人、某件事或某份工作,結果可能有好有壞,如果結果是好的,人就不會後悔,但是結果萬一是壞的,人就因此會後悔,結果越壞後悔的程度就越高。所以後悔並不是決定所造成,而是結果造成的原因。我們並不是後悔我們的選擇,而是哀悼我們選擇之後所承受的結果。 根據富比士雜誌的一項調查,人死前最後悔的事情大概是這樣: 1. 工作太多犧牲了家庭和友誼 2. 在學校及社會,沒有勇氣起身對抗霸凌 3. 花太多時間在手機上 4. 跟真愛分手 5. ... 後悔無助於人生,它屬於過去,我們所擁有的只是現在。 我永遠生活在現在,不了解未來,也不再擁有過去。 ~佩索亞 #台灣人可能有一項2020投錯票
李忠憲
2019-04-25
黨國司令台:Stay Active, Stay Health!
看到黨國遺跡的司令台上面掛著「Stay Active, Stay Health」,這當然是東施效顰賈伯斯的「Stay Hungry, Stay Foolish」,當黨國已經投靠中國共產黨,不再捍衛台灣,不知道台灣人會不會覺醒,還是傻傻地順著黨國,把台灣送給共產黨。
李忠憲
2019-04-23
資訊科技:打破專業圈地之後
烏克蘭的總統大選結束,果然由喜劇演員澤倫斯基料當選,在總統大選辯論的時候,候選人全部跪在地上,就預告了這個神奇的結果。 對這件事情的本身我並不想有太多的評論,許多人在媒體上也可以看到這個喜劇演員的傳奇故事。這件以往完全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其實也跟資訊科技的革命有很大的關係。 資訊科技和網路的高度發展,原來少數人參與把持的專業領域,獨佔的知識和圈地的教育方式,都因為資訊化、網路化和移動化,有了巨大的改變,打破專業圈地是一開始產生最大的效應,在網路成為各種語言所建構出來的龐大即時資料庫,只要有心隨時可以掌握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識。在習慣了這樣的生活環境之後,快速隨手可得但不一定是正確的知識充斥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巨量的資訊排山倒海而來,生活的步調快速到無人能擋。在一隻充滿的資訊、影音、遊戲和人際互動等的手機旁邊,有多少人能夠好好看一本嚴肅的書,思考一個正經的問題,體會一句哲學家所說的格言,這是跟以往完全不同的世界,但是人們的思考邏輯和學校教育遠遠跟不上現在資訊革命之下的現實世界。 在專業領域圈地被資訊科技打破之後,鄙視專業或是達克效應普遍到了一個人類社會從來沒有過的高點。在所有的論述當中,每一個人、甚至談話機器人都可以和專業領域的人站在同樣的高度互相較勁,這些較勁的方式往往不是針對論述的本身,而是像喜劇般的荒謬對話台詞,「這個人沒有開過IC設計公司他怎麼知道如何經營」、「沒有當過兵的女人怎麼知道有沒有軍法」、「發大財才是唯一的目標」等等去脈絡化或人格謀殺的言論有廣大的市場。於是專業領域被視為非常簡單,不用門檻只需要所謂的「Google專家」就可以拯救及重建巴黎的聖母院,專業領域被鄙視到一種難以承受的地步。 現代人都有一支智慧型手機,資料性的問題都可以藉由這隻手機得到答案,知識隨手可得,我們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時候,知道 1968 年柏林工業大學建築系內的學生運動。但是有多少人可以在資訊爆炸充斥的環境當中,知道誰講的話有什麼問題?有沒有軍法?高雄一年觀光客有多少?總統要選誰嗎? 許多朋友都在關心台灣考試制度對貧窮家的小孩到底公不公平的問題,就我看起來這個問題一點都不嚴重,受傳統教育的這些人,如果不知道資訊時代的脈動,全部都會被淘汰!
李忠憲
2019-04-22
巫寧坤的「一滴淚」
正在看一本叫做「一滴淚」的書:這本書的內容其實很多我們小時候在國民黨的電視節目裡面都有看過! 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在中國任教的美國教授紛紛離開。 1951年伊始,正在芝加哥大學攻讀英美文學博士的巫寧坤收到燕京大學校長陸志韋電函,急聘巫寧坤到燕京大學任教;這是時任燕京大學西語系主任的師姐趙蘿蕤先生極力推薦的。 趙先生於1948年取得芝加哥大學博士,1949年初輾轉回到當時的圍城北平,出任燕京大學西語系教授。 面對祖國的需要和師姐的盛情邀請,巫寧坤毫不猶豫地放棄了完成一半的博士論文,於1951年7月從舊金山搭乘克利夫蘭總統號郵輪經香港回國。 一年前從芝加哥大學獲得博士學位的李政道也前去為巫寧坤送行。 對新中國充滿憧憬的巫寧坤不無幼稚地問李政道為什麼不回歸祖國,為建設新中國添磚加瓦。 李政道回答他不想被洗腦。對此巫寧坤一頭霧水,不明白腦子如何洗法;直到他自己回歸祖國月余之後捲入轟轟烈烈的思想改造運動——而且從此運動一個接一個,檢討一輪接一輪,他才慢慢懂得了什麼是「洗腦」。 1957年,巫寧坤被打成右派,投入大牢,後發送「北大荒」勞改。同年,大洋彼岸的李政道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李忠憲
2019-04-16
「言論自由」
1984 中「真理部」主要負責根據現實和宣傳需要,改寫歷史文獻,報紙,和文學著作,真理部的底下有個「忘懷洞」把文件扔進去,歷史就消失了。「真理部」負責宣傳和修改歷史,「友愛部」負責酷刑和洗腦,「富裕部」負責物資的分配與控制,「和平部」負責戰爭和暴行。 現在的世界比1984中所描述的場景還要更加進化,喬治歐威爾的時代並沒有現在這麼好的資訊科技,網路傳播工具和人工智慧,改寫歷史扭曲真相的工作,不用離線事後靠「忘懷洞」的處理,所有現在發生的事情就可以即時處理,完成「真理部」的任務。 「真理部」這樣有效地運作之後,「富裕部」只要用非常簡單的口號「發大財」、「人民有錢」,否定所有以前的成就,也不用有任何具體的方法,更荒謬的是一個失業接近二十年的人,告訴其他兢兢業業的人,你們這二十年都在混,大家也非常相信。聽到這句話我不免膽戰心驚地回憶我過去二十年到底都在做什麼,不免也自我懷疑,甚至自我否定了起來。經過了二十年,日子沒有變得比較好,反而變得比較窮了,因為時間是最寶貴的金錢。 「和平部」的工作真的非常成功,連全台灣最有錢的人都認為「國防靠和平」,這個不是比喬治.歐威爾的「戰爭即和平」還要更高的境界,連資源這麼多的人都想要用投降屈服的手段來得到和平,一般人還有什麼好害怕的? 台灣目前只剩下缺少「友愛部」的工作,其實中國人這麼多,這個部會沒有必要成立,效果也不會太好,用別的方法可能更加有效率,以前有些國家就已經嘗試過了,或許只需要附屬在真理部下面成立一個小規模的「友愛司」即可。 以前我看了不少李敖的節目,他總是拿著報紙在講歷史,我常常會懷疑報紙的報導就是真相嗎?活在現代的世界更驗證了我以前自己的懷疑有很大的道理。有些人嘲笑這些愚蠢媒體的報導,甚至有些人滿懷希望地認為很久以前高雄所謂白冰冰「不是人」的政治宣傳歷史可以重演,「會引人反感的」。 我倒是沒有那麼樂觀,在資訊科技高度發展的時代裡面,政治宣傳更加多元和複雜化,謊言講了一千次就變成真理,講了一百萬次會令人反感,講了一千萬次就變成宗教教義,這是過去的世界。在這一個客制化謊言的時代,不會讓人反感,甚至有所警覺。身處激烈戰況的資訊戰爭之中,光「言論自由」四個字的武器就會讓人招架不住,已經到亡國的邊緣,更不用講其他的手段。 假如自由真的有什麼意義,就是告訴人們他們不想聽的。 ~喬治‧歐威爾
李忠憲
2019-04-16
如何因應政治所引起的壓力
前陣子有個學弟,在臉書上發現一個叫做李忠憲的心理醫師,他寫了一些心理學相關的文章,學弟半諷刺的cue 我,問我是不是也開始轉戰心理學?其實人生只要懂得哲學以後,什麼學問都通了,連死亡和自殺的問題都有深刻思考和了解,其他的東西相較之下都顯得微不足道。 有個台大醫學系畢業的高中學長,昨天傳來這則訊息「最近因為英德的問題,心裡天天煩憂,如鯁在喉,很苦!」他不是心理醫生,而且好像把我當成心理醫師,我只好勉強寫篇文章來回應。 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叫做「在死亡的陰影下生活」,結論大概是這樣,知道人終將一死的事實會影響自己對於生命和價值的選擇,逃避不去思考這個問題不是一個理性的行為,但是時時刻刻把這個問題放在心上,也不是一個合適的作法。 柯市長曾經講過一段話:「榮華富貴不過是一坨大便,花了兩萬六在高級餐廳吃的東西和台大醫院地下室七十塊的自助餐,拉出來東西都是一模一樣,沒有差別!」這句話有些對有些不對,拉出來的東西一模一樣是結果,就跟人終究死亡一樣,你不能不想到最後這坨大便,但也不能時時刻刻想著這坨大便。 你不能不想到生與死的問題,但也不能一直想著這個問題,吃好吃的東西的時候不能想起大便,看到漂亮女生的時候不能想起屍體。思考死亡的事實和人生的終點,應該要有適合思考的時間和地點,不願意面對死亡的威脅和時時刻刻想著死亡的威脅,兩者都不是適當的反應。 明年的選舉對台灣而言,跟死亡有點類似,有非常大的可能是最後一次有意義的選舉,選完之後中國或許每年會來100萬人,不用多少年,台灣原來的這些選票會被稀釋的毫無意義,所以因應的方式,其實也跟死亡差不多。 面對因政治所引起的壓力,首先要計算你在政治上面所花的時間,確定觸發壓力的來源,計算自己花在閱讀,聆聽,觀看和參與政治討論的時間。是不是一直在臉書上看政治相關的評論?在媒體上看政治相關的新聞?不要政治冷漠,但是也不要想像自己有多大的影響力,每天花費好幾個小時沉浸在政治中,會讓人失去平衡。 針對特別的政治擔憂,把這些原本的政治時間分配到具體的積極行動上,參與遊行連署,甚至擔任志工或捐款,打電話給你選區的政治人物,告訴他們你的擔憂是什麼,轉移壓力給他們,壓力大的時候不要在臉書或社群媒體上回應想法,這樣的做法往往加深自己的壓力。 在分隔出適當的時間和地點,打造自己某段無政治區域的生活環境,然後要好好的照顧好自己,喝酒罵三字經不但不能解決任何問題,無法造成任何影響,反而傷害自己的身體,消滅對自己所重視政治議題的能量,這樣沒有什麼好處。 說到最後還是叫人去運動,散步、游泳、騎腳踏車、打球,當然可能的話去跑馬拉松,哈哈哈!
李忠憲
2019-04-12
«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
熱門文章
近三日
近一月
熱門
要和屎尿文明融合嗎? 香港大學:請勿在垃圾筒內大便
林保華
爭補助喊中央「放下屠刀」盧秀燕臉書被刷留言
蘇孟娟
新版財劃法爭議 國民黨團認有瑕疵:將盡快修法
劉宛琳
經長︰不可能、也不需分區供電
鍾麗華
亂世界的歷史投影
李敏勇
王家貞的「禮義廉」
李筱峰
抗日魔劇:民族主義的惡性發展
林保華
核三重啟公投 屏東農漁、觀光界喊不同意
葉永騫
滲透無所不在 台灣最大隱患
林保華
總統府憲兵、電指部 4軍人當共諜重判
楊國文
台灣的自由之路
李敏勇
給鐵藍家人的家書
Judy
館長、黑幫、中國黨
Mock Mayson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韓國瑜與他的黑道好朋友
曾韋禎
揭開蔣經國十大建設的歷史真相
彭淑禎
氣到現在,都無法原諒國民黨
陳增芝
熱門搜尋
請輸入標題、作者等關鍵字
開始搜尋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