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榛嚴相關文章

十三日「山谷」地方也有個全國第一場的「小罷免」

十三日「山谷」地方也有個全國第一場的「小罷免」

前國民黨縣議員蔡宜助領銜提出罷免現任民進黨縣議員陳玉鈴。圖片來源:蔡宜助臉書 立委國民黨24:民進黨0的大罷免案,近日風起雲湧、緊鑼密鼓的進行著,再過三個多星期即7月26日就要投票了。有人說「堅守民主精神要投不同意票」,錯了,罷免是於法有據的一項民主活動,罷不罷免某公職人員和民意代表,由選民自己決定,投同意票或投不同意票都是「堅守民主精神」才對。 大家別忘了,26日大罷免投票之前,13日也有個「小罷免」,全台只有一場only one,在南投縣竹山鎮、鹿谷鄉選區,由前國民黨縣議員蔡宜助領銜提出罷免現任民進黨縣議員陳玉鈴案,理由是陳議員「說謊成性」,未熱心服務選民;陳議員則不解為什麼會被罷免的理由,她解釋她在議會替選區爭取了很多建設,選民服務也有口皆碑,她也沒有違法犯什麼案子,可能是對公民團體提出罷免「常提爭議法案而未對地方實質有效」的立委游顥案(補件剛成案,8月23日投票)的報復,有一點「掃到風颱尾」(台語)的樣子,游委員指責陳議員「操作對立,是南投最大的傷痛」;不過換位思考,對方可能也指點游立委「操作對立」喔。 反正生米已煮成熟飯了,竹山鎮民和鹿谷鄉民將在十三日早上八點到下午四點投票,陳議員表示會正面、誠實的面對,國民黨提出的罷免案也將接受選民的公平公正的檢驗。民主的過程和功能,就是這麼一回事,不管罷免成不成,雙方都要坦然而「敬謹」的接受選民的意向和決定,投票過後,大好的前程和願景,仍然寬廣的展現在眼前,繼續努力如常的為民效勞、服務,「苦民之苦,樂民之樂」,不要有太高或過熱的得失之心,一言以蔽之,就是需始終維持一個「平常心」和「歡喜心」罷了! (服務業)
尤榛嚴 2025-07-04
把媽祖牽扯到「台獨」,馬英九不是笨是惡質 

把媽祖牽扯到「台獨」,馬英九不是笨是惡質 

圖片來源:取自中國官媒央視 前總統馬英九日前出席海峽論壇後繼續中國行,參訪廈門航空的媽祖展區時,以台語表示,台灣人信奉媽祖,「媽祖大陸來、台獨她不愛」,引發軒然大波。   這句話絕對不是馬英九的「脫口而出」的「口誤」,而是行前在台北早就熟練準備的「類對岸心戰空飄氣球洗腦標語資料」,不是唯一,而是「之一」, 一、兩個星期大陸行程內,陸陸續續有不少「傷台奉中」,假藉神明、祖先和民族復興的旨意,「哽咽」、「動容」、「淚流」的來對台灣人統戰、愚民,聰明人看得出來。 馬英九前總統日前在中國大陸公開發言提到「媽祖大陸來、台獨她不愛」,這番話在台灣引發了廣泛關注與爭議。我們可以從幾個角度來分析這段話的目的與台灣社會的觀感。   馬英九的說法目的: 1.政治表態與兩岸統一觀點的呼應 馬英九強調媽祖來自大陸,並說「台獨她不愛」,目的是強化「兩岸同文同種、宗教文化同源」的觀點,藉此否定台獨立場、主張兩岸關係應該更緊密。這也是中國當局一貫強調的統戰論述。   2.文化統戰的配合或呼應 利用媽祖信仰這種兩岸共同擁有的文化資產來傳遞政治訊息,對宗教文化進行政治詮釋。這與中共「以文化促統」的策略吻合。   3.為個人歷史定位或國民黨立場鋪路 馬英九過去一貫主張「反對台獨、維持現狀」,在其卸任後多次訪陸,可能也在為自己建立「和平推動者」的歷史形象,並為國民黨在兩岸議題上爭取中間選民。   馬英九的發言顯然具有政治意涵大於宗教情感,是以文化之名,進行政治表態。這樣的語言在台灣日益強調主體性、民主價值的社會氛圍中,容易引發反感與爭議。特別是在年輕世代或本土認同強烈的群體中,這種發言會被視為與台灣社會主流價值脫節。 媽祖慈悲為懷、普渡眾生,是兩岸很多人的共同信仰沒有錯,但這是宗教信仰自由,跟政治沒有什麼牽連,馬英九硬說出那樣違背常理的話而且還沾沾自喜、自鳴得意,我們要說,馬英九不是笨,而恐怕純粹就是「惡質」罷了。   (服務業)
尤榛嚴 2025-07-01
閱讀、聽音樂等,勝過老是盯著疫情報導

閱讀、聽音樂等,勝過老是盯著疫情報導

  新冠肺炎疫情近日高峰遞增,雙北高中以下停課兩周,教育部次日宣布全國各級學校皆停課至廿八日 ,家長可以請防疫假,居家或防疫所隔離的人愈來愈多了,吾人當然需要隨時留意疫情報導,以作日常生活的參考,但是心情卻要保持冷靜和淡定。 在家時間多了,可以挑一些平常想做卻沒有時間做的家事,或者閱讀一些內容較多想看而挪不出空檔閱讀的一些書刊雜誌,或者聽聽一些音樂,細細品味並放鬆,讓思索、想像的翅膀自由而充實的翱翔,比老是盯著電視和line等窮惶恐、慌張好得多吧? 一年多以來,很多台灣人民一定感受到,突然之間好多不如意的事接二連三的來臨,疫情受中國影響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本漸趨緩又達高峰,共機共艦不斷擾台,久旱無雨水情緊繃影響農工產業,然後股票陡降千餘點,又逢興達電廠出問題引發大停電等等,所受之困頓、艱苦及不便,眾人感同身受。 冥冥之中,似乎上蒼刻意給台灣人民諸多折磨與難處,考驗我們的意志、耐力和信心,只要我們團結心力,勇敢沉著的面對,必將克服種種難關,再現風調雨順、有情有義的台灣遠大前景!苦盡甘臨,盍興乎來! 配合防患疫情或線上教學之餘,不妨多閱讀、多思考、多欣賞藝文,可以蓄積生活的內涵和能量,何樂而不為!
尤榛嚴 2021-05-18
美美的台灣雨量圖

美美的台灣雨量圖

昨(廿九)日中央氣象局的台灣累績雨量圖,很美,除了部分台東縣以外,從台灣頭到台灣尾都下了雨,多雨區從基隆、新北、北市、桃園、新竹、苗栗、台中、南投、彰化、雲林、嘉義到台南,蜿蜒如一條飽吸春水的巨龍在普施甘霖,顏色由淺藍、深藍、深綠、草綠、米黃、淺褐而深褐,雨量也逐色遞增。 好幾個月台灣沒有這麼寬闊而量大的雨了,據統計全台一天進帳的總水量達一千萬噸,對極乾渴中的台灣不無小補。 台灣本是年雨量豐沛的海島型氣候,但因去年無颱風,加之中南部從去年中秋節後的乾季較明顯,多數水庫見底缺水嚴重,甚至影響農業、產業、民生等。這幾天乾旱區陸續傳來及時春雨,臉書、line和媒體傳播城鄉間降雨聲影的片子,令人喜出望外,動容不已,深感科技再進步、文明再發展,仍需珍惜老天爺基本的水資源,有水當思無水之苦,多多惜水、省水和儲水為生活要務。 好在氣象專家說,五月份即將到來的梅雨季,雨量將不小,大家可以期待、盼望。 (服務業)
尤榛嚴 2021-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