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政三相關文章

高跟鞋 烏腳病 布袋史

高跟鞋 烏腳病 布袋史

  自去年十月開工,迄今已大致完成的布袋高跟鞋教堂,才試開放,已經吸引不少民眾搶鮮,帶動了地方小鎮及周邊地區的觀光熱潮。 高跟鞋教堂初現媒體之時,曾招來文資建築學者的批評,但也引起地方文史工作者的反彈。從發展地方觀光、帶動地方經濟與能見度來看,高跟鞋教堂無疑是成功的;所能帶來的文化歷史體認,其實也可以更加深入,使其除了觀光之外,讓大家體會早期南部諸多海港的歷史、文化與發展過程,形成一個新地標。 布袋最早期的歷史意象在明代與荷蘭人的記載中是個叫「魍港」(Wan-kang)的小港,海盜大本營,比鄭芝龍更早的海盜或海商前輩起家、聚嘯之地;當然,她也是傳統漁撈整補之港。海盜加上漁民,通常不是早期基督教長老會或天主教道明會打得進去的地方。然後是清代船舶在附近遭遇海難,被當地人民搶奪之港,地方官吏不敢踏足之地。到了一九五○年代,出現了烏腳病。 當地漁民、農戶不管男女,穿的都是長筒雨鞋;穿高跟鞋的都出外打拚了。好不容易,終於有高跟鞋教堂,也帶來許多穿高跟鞋的時髦女士,搶踏布袋小鎮,去看象徵愛情的教堂之餘,不小心看到穿雨鞋的老先生、老阿嬤如何艱辛地過生活。馬雅各醫生、甘為霖牧師、郭德剛神父不敢妄想的教堂,終於矗立海盜之窩、漁民之鄉、烏腳病之港啊!這樣叫沒有文化意涵?評斷之前,了解布袋小鎮的過往與遭遇,或較清晰。至於教堂是否會成為淺碟型文化?在台灣很難說,但通常是的。 所以,有關單位、當地文史工作者,如能加深這方面的鋪陳,讓大家去看教堂、懷念結婚之時,讓滿懷期盼喜悅之情的新人,在教堂結婚之餘,都能或多或少吸收文化意涵與小港風華,這樣,當能讓新建築融入舊歷史文化與當地艱苦生活過程。如此或能加深高跟鞋教堂的觀光壽命與延續文化傳承。 (作者為台灣研究者,著有《福爾摩沙島的過去與現在》等書)
陳政三 2016-02-19
孫中山、馬英九與台灣

孫中山、馬英九與台灣

報載,國民黨於22日在新北市板橋舉辦121週年黨慶,總統馬英九除了上台幫該黨正副總統參選人朱立倫、王如玄造勢外,致詞時還提到「國父始終關心台灣」。還說,孫發起第一次革命是因為清廷把台灣割讓給日本,這是他對台灣「最有感情的一次」。 其實不只孫中山關心台灣,當天在台上的王如玄也很關心台灣「房地產」、朱立倫關心一定選不上之後的「黨主席之位」、還有關心歷史定位的總統,一再強調如何在「馬習會」堅持一個中國原則,貶抑台灣地位,強調,「我們不會表述到兩個中國、一中一台、或台灣獨立,因為中華民國憲法是不允許的。」他還說,「上任後努力改善兩岸關係,就是希望讓原來是『殺戮戰場』的台灣海峽,成為和平的大道。」 風兒陣陣吹~風兒陣陣吹~風兒陣~陣~吹~馬先生把作古近百年的國父挖起來背書,小編在這唱首老歌也是合情合理的。(記者廖耀東攝) 捧揚自己之餘,還把他的總裁蔣介石重新歷史定位,說其實孫中山對台灣「最有感情」的表現,不只一次:1927年2月5日,戴季陶在黃埔軍校講述〈孫中山與台灣〉,轉述孫中山臨終交代「台灣、高麗應自治,自設國會及政府」,並下此一結論:「因此,我們鼓吹台灣獨立。」1938年4月1日,蔣介石在國民黨臨代會也強調:「總理的意思,以為我們必須使高麗、台灣恢復獨立自主。」這才真的是「最有感情的一次」! 國民黨、共產黨在二戰初期均仍贊成「台灣應獨立」(詳見1935年「八一宣言」、1941年「關於紀念雙十節的決定」)。而國民黨係在1943年《開羅宣言》,面對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台灣,才「見利忘義」,違反總理遺訓;孫中山「統一」的標的從未包含台灣,這是猛向孫總理遺像鞠躬卻又拿孫中山當擋箭牌者,須反躬自省的。共產黨則在1949年3月16日《人民日報》社論〈中國人一定要解放台灣〉,首次公開推翻「台灣應獨立」原則。 1913年11月,討袁世凱之役失敗後,失意的孫中山與胡漢民訪台,曾到北投泡溫泉,中午點了「生魚片、燒魚、甘煮雞肉、青菜、蛤仔湯」這一道定食。奉勸馬總統即將卸任之際,無妨學學孫先生到北投泡個湯,吃同款定食,品味難得沉澱,思索卸任後可能的下場,這才正道。 (台灣研究者/著有《福爾摩沙島的過去與現在》、《紅毛探親記》、《翱翔福爾摩沙》、《美國油匠在台灣》《泡茶走西仔反》、《征臺紀事》等)
陳政三 2015-11-26
馬英九鬼扯 劉銘傳偷笑

馬英九鬼扯 劉銘傳偷笑

日前有媒體報導馬英九總統於十月二十四日,主持國防部「國家軍事博物館」宣告典禮時,表示將以八年時間打造該館,並舉例說,台灣巡撫劉銘傳擊退法軍的滬尾大捷,「如果不是劉銘傳守住滬尾,台灣人可能就講法文了。」 首先,對一個即將下台的總統來說,未來八年的重大建設,實在和他毫無關係,不應該「狗拿耗子」。其次,明年即將面臨的大選,國民黨被一路看衰,不自我檢討,還指東畫西,下起指導棋,令人有「馬不知臉長」之感! 再來要說說歷史常識了。光緒十年劉銘傳以欽差大臣身分被派到台灣領導抗法,是史實,但說他領兵「擊退法軍的滬尾大捷」,卻與事實大相逕庭。當時鎮守滬尾(淡水)、擊敗法國登陸部隊的是湘軍提督孫開華與台灣團練。劉銘傳督師基隆、敗退艋舺(萬華),本想再南逃竹塹(新竹),被艋舺人強攔住,才心不甘情不願地龜縮台北府。 這在「台灣烏龍茶之父」德約翰(John Dodd)的日記,以及大清淡水海關稅務司法來格(E. Farago)呈報總稅務司赫德(Robert Hart)多次報告中,都有詳細記載。法來格甚至說,「劉爵帥退至板加[艋舺]地方,該地人民怒而圍之;捉爵帥髮,由轎中拽出肆毆,且詬之為漢奸、為懦夫。」這些報告都由赫德轉呈清廷在案。 所以戰後劉銘傳上奏中傷孫開華,稱孫不修武備、毫無戰功等等,都無法撼動孫是敗法英雄的地位。反觀戰時敗逃基隆、躲在台北府,被艋舺人強攔,才未再南逃的劉銘傳,實在心胸太狹、攻於心計,光緒帝曾責其「督師不力,謗書盈筴」。孫開華保台、衛台有大功,但卻被大調過的歷史所故意忽略,也因此不為目前住在台灣的人所深知,連湖南人都刻意忘了他呢! 還有一事須向大家報告。清法戰爭期間,台灣團練表現相當突出,比正規軍還好。基隆最後輪陷,隔著一條暖暖溪與法軍對峙,要不是靠著台灣義勇林朝棟、王廷理、周玉謙、姜紹基等民間團練與少數可戰的清軍死守,台北府恐怕都會被攻破! 但劉銘傳很會寫公文,又會鬥爭,所以後來功勞好像都是他指揮有方的關係,朝廷不是不知道,問題是他有李鴻章力挺,所以大家也都和稀泥,反正贏了。孫開華差點被劉誣陷,幸好慈禧與光緒還算腦筋明白,根本不理劉銘傳一再構陷,最後把孫開華調回福建。 後來劉銘傳推動台灣建省,「疑似」涉入煤礦弊案,朝廷將他「革職留任」,為此他四度上遞辭呈,終於在一八九一年六月卸任,還算能告老返鄉。 不知歷史殷鑑、胡亂說史者,真不知其前途為何呢!(作者著有《泡茶走西仔反》、《征臺紀事》等書,前者即是記錄清法戰爭在台灣的故事)
陳政三 2015-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