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欽仁相關文章

對國際性棒球比賽的嚴正聲明

對國際性棒球比賽的嚴正聲明

一、此次國際性棒球比賽臺灣隊參加,不宜以鼠輩作風,竄名作中華隊。 此次國際性棒球比賽臺灣隊參加,不宜以鼠輩作風,竄名作中華隊。圖為2023世界棒球經典賽晚宴,台灣隊合照。(資料照)     二、一九四五年以來外來殖民地政權性格仍殘留在今日政黨輪替後的民進黨政權,抹殺臺灣人的尊嚴,除在此提出抗議要求正名,也要求撤換素來蔑視臺灣人之中華奧會。 三、以上堂堂正正的提議,不是要向蔡政權的訴願,而是以一個臺灣人的身分要行政當局立即對臺灣人的權宜予以復權。 四、希望臺灣各界志士立即響應,各提出自己的行動綱領,並立即付之施行,終結一九四五年來的外來殖民體制之殘餘。以上 函 各方志士與社團。 鄭欽仁 於二千二十三年三月四日 附 參考項目 一、旗幟 二、廣告 三、氣球:(一)贈送(二)放天空 四、天燈 五、傳單 六、社團各自或聯名發表聲明,請傳播各界。 (國立臺灣大學名譽教授)
鄭欽仁 2023-03-08
台灣需要「媽祖號」的潛艦

台灣需要「媽祖號」的潛艦

  普世慈悲的聖母,諒願意以庶民的捐款來鑄造或購入潛艦,以保護台海的安全。示意圖/擷自網路,民報合成   媽祖有天后、天上聖母之稱。祂是保護航海的女神;渡海人,尤其是以捕魚為業者祈求平安更為篤信。 媽祖信仰廣被於福建、浙江、台灣沿海一帶,台、澎是海島、海洋國家,幾世紀以來的信仰,今日更是篤信有加。 媽祖(林默娘)原是宋代人,因其靈驗,康熙19年在其故鄉湄州(湄州嶼)「勅建神祠」。現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是無神論的國家,在文化大革命時曾毀其神像。若說元神應該是在台灣,但是政客與地方的「頭兄」與盲從的信徒 ,迎媽祖「回」故鄉,讓中共的「統戰」佔了便宜 。 這兩年來中國從海、空侵入台灣國的領域,間諜滲透和紅、黑兩道配合。中國若掠得台、澎作為向世界侵略的前進基地,台灣人必被徵用作為向世界侵略的砲灰,老幼婦孺被流放到中國大陸的邊陲地帶,正如今日圖博人、維吾爾人的遭遇,家破人亡。 將信眾捐獻打造媽祖號潛艦 台灣是海洋國家,如上所述四面環海,不只是國民的生命財產需要保護,生態與海洋資源也需要保護;中國的侵略迫在眉睫,正在建造第三艘航空母艦,台海無形的戰爭早已開始,有形的「武力軍事戰」將要發生,對抗航空母艦最有效的是潛艦。當中國造第一艘航空母艦時,台灣就應該採購或製造潛艦,至少需要八、九艘,分佈在四周,但是因為當時有「馬桶」為總統,不顧國家的安全保障。 現在台灣製造潛艦,製造之速度與艦數之少恐怕緩不濟急,而另一方面財力有限。但媽祖廟受捐獻而富有,媽祖的神靈不必以黃金鑄造金身才會顯靈,媽祖護佑庶民也有幾個世紀,一個普世慈悲的聖母,諒願意以庶民的捐款來鑄造或購入潛艦,以保護海上的安全,這是新時代用新方策以護黎民。全台的媽祖廟執事齊心祈禱、護得聖旨,將捐獻鑄造媽祖號潛艦,甚至有多艘潛艦為「媽祖一號」、「媽祖二號」......等等,軍民防衛因有神靈之祐更有信心,媽祖之護國祐民的心願終於達成。倘若台中第二選區的顏家有此心志,脫胎換骨形象為之一新,會在歷史上留下一則美談。(2021.11.23) 媽祖有天后、天上聖母之稱。祂是保護航海的女神。圖/擷自大甲馬祖繞境活動臉書
鄭欽仁 2021-11-24
德國BNT疫苗的買賣,幫助中國帝國主義圈定「勢力範圍」

德國BNT疫苗的買賣,幫助中國帝國主義圈定「勢力範圍」

  國民黨要強迫政府經過「上海復星醫藥集團」才能取得BNT疫苗,就是逼台灣成為中國「附庸」的陰謀詭計,台灣人不需要自甘墮落,予以附會。示意圖/擷自網路,民報合成   (一) 中國播散的「武漢肺炎」禍害全球,德國BNT疫苗被認定是一種預防的疫苗。但德國BNT疫苗對澳門、香港、台灣等地的疫苗買賣,竟然授權給中國「上海復星醫藥集團」。 此行為不但構成全球疫情擴散的圍堵與捕滅速度的減緩,也幫助向全國全球擴散流行病毒的中國「以疫謀富」發了大財。 其次,復星集團背後是國台辦在指揮,阻擋台灣取得疫苗,該行為不論是對台灣人和在台灣認同習近平政權的中國人,發動「生化戰」企圖達成「以疫謀統」與「以疫謀霸」的目的,當然不會把在台的中國人的生命看在眼裡。 (二) 說到這裡,暫且先回溯台、中交涉的窗口問題。台灣的陸委會、海基會是當時李登輝總統突破國民黨的禁忌,先設立對中國的窗口,促成中共政權不得不跟進,設立國台辦與海協會。雙方設置的目的,不是處理政治性的問題,而是處理台、中之間的事務性問題,例如大陸人思鄉,鼓動探親、返鄉定居,或罪犯引渡等等問題,皆是事務性的問題。 但是中國國民黨是從中國「舶來」的政黨,蔣介石的「反共親美」政策因「人亡政息」,而現在的中國國民黨受到中國共產黨的引誘、收買已經是長久以來的情形,其高層的「利權」早已不能撼動,故製造「九二共識」、「一中各表」作為長期性的一貫政策, 企圖從本來是事務性的處理方針硬要導向政治談判,造成數十年來台灣國內的紛擾。 「九二共識」的解釋自從馬英九時代不論洪秀柱、吳敦義、朱立倫與黃復興黨部等,都早已自動放棄解釋的主導權,隨手舉一個例子,洪秀柱說:「不能說中華民國的存在」( 見2015年7月3日的自由時報);更早在2005年4月,連戰以中國國民黨主席身份去見胡錦濤,公開說要「聯共制台」。 現在的中國國民黨主席江啟臣對沒有國內市場的九二共識想修正說法,但是立即受到馬英九的掣肘。國台辦公然批評江啟臣,謂「九二共識」的核心是一個中國,不得曖昧,也不允許改變。中國國民黨已經成為中國共產黨對台灣施壓的工具。在這種情況下,台灣人應該覺醒,趕快退出中國的國民黨,不要成為漢奸、賣台集團的成員。 目前國民黨要強迫政府經過「上海復星醫藥集團」才能取得BNT疫苗,就是逼台灣成為中國「附庸」的陰謀詭計,台灣人不需要自甘墮落,予以附會。 (三) 話說回來,中國阻擋德國的BNT疫苗賣給台灣,國台辦宣傳台灣政府不顧台灣人民的死活。如上所說的,德國的B NT疫苗對台、港、澳的買賣要受制於上海復星集團,顯然自由民主國家已經陷入中國設定的「大中華勢力圈」,為虎作倀。換一句話說,就是幫助中國或者承認中國劃定的「勢力範圍」,用現在中國的常用語言是「核心利益」或是「戰略邊疆」。 台灣民族不是「中華民族」;目前被列入中華民族的維吾爾族民族、圖博民族、蒙古民族等,其民族與固有文化正面臨消滅(genocide)。西方民主國家應該糾正因為蔣介石集團佔領台灣所造成的陳腐觀念,即在心理上還存在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的觀念。台灣不屬於中國。 台灣就是台灣! 台灣不屬於中國。台灣就是台灣!圖/擷自Taiwan in Geneva臉書影片
鄭欽仁 2021-06-26
是「舒壓性的旅遊」而不是「報復性的旅遊」

是「舒壓性的旅遊」而不是「報復性的旅遊」

  作者指出,媒體與公眾人物近年用詞孟浪,最重要的是將國內旅遊稱作「報復性旅遊」。試問:對誰報復?應該訂正為「舒解壓力的旅遊」或「紓壓性旅遊」。圖/擷自公視新聞影片   近年來,電視媒體甚至政治人物在公眾場所對事物的陳述,用詞孟浪,實令人難以忍受。 各行各業因工作性質不同在心理上的壓力程度不同,有的為舒緩壓力,選擇聽音樂、觀劇、或旅遊,但有許多人選擇到國外旅遊。所以到國外,原因各有不同,但大部分人的體驗,國外的旅遊、住宿、車費與飲食種類等等因素,比國內便宜。尤其是旅館、民宿比國外昂貴,品質亦遜一等。還有外國旅館內的飯食有時比國內的民宿方便又便宜。國內的交通工具也不見得能順暢的接續,故造成一有放假選擇出國旅遊。筆者與家人赴日本,也有過這經驗。 目前因武漢肺炎,許多人不能出國,只能選擇在國內;這有一好處,即在過去教育上對自己生長的土地缺乏認識,而乘此機會認同自己的母親——台灣大地。但可惜的是:是否因此刺激本地旅遊業的改進?目前民眾的抱怨,其實是一個檢討與改進的機會。尤其是住宿方面的價格問題。一家五口同時出遊,負擔就重了。 話說回來,對於上述對媒體與公眾人物指出用詞孟浪,最重要的是國內旅遊稱作「報復性旅遊」。試問:對誰報復?應該訂正為「舒解壓力的旅遊」或「舒壓性旅遊」。這主要是需舒緩身心的壓力。難道一個醫生要治療一個患者的精神壓力、心理緊張,也要說是「報復性的治療」嗎? 再舉一個例子,有一位優秀學生將其筆記、讀書方法提供其他學生參考,依照我們的習俗都稱之為一位「秀才」(日本也與台灣用同樣的稱呼來讚美),但電視廣播竟稱作「學霸」。「霸」字的用語是高雅的嗎?霸凌、霸狼、惡霸等等用語是貶詞,並非贊語。我學識淺陋、寡聞,不知其由來。 東亞用漢字的國家甚多,現在用字最粗俗、用詞不當的是中國大陸的中共政權,我逐字讀過習近平在「中共十九大」的四萬一千字報告全文,看出習與其集團繼承毛的粗鄙與習本身的淺陋,漢字文化在中國大陸已經墮落;在「政治掛帥」下「有學者為無學者所欺」,就得讀中國共產黨那一套訓示和文告。天可憐見!總之,台灣識字者,不要把中共那一套八股搬到台灣來。讓台灣保存漢字文化,不管是學北亞遊牧民族史或其他地域的文明史者,來台灣學漢文可以使用漢字保存的文獻,嘉惠各國的研究者。(2021年1月19日晨) 作者指出,因武漢肺炎,許多人只能選擇在國內旅行,也可乘此機會認識台灣。期待因此可刺激本地旅遊業,是檢討與改進的機會。示意圖/擷自公視新聞影片  
鄭欽仁 2021-01-19
以開放的國民主義建立理想的台灣國家

以開放的國民主義建立理想的台灣國家

  林媽利說,中國東南沿海一直到北越,都屬於越族的範疇,五胡亂華或魏晉南北朝,雖然有不少中原漢人南遷,使部份中原基因滲入,但戰爭平息後,大部份南遷漢人又搬回北方。(圖 /大地文教基金會)   世上有許多民族主義(nationalism)的傑作;作品中有普遍性原理,也有研究對象本身的社會政治的「歷史的特殊條件」。但有一些學者往往祇執一家之言,忽略有其「歷史的特殊條件」,故未必適合台灣。本文內容所介紹之理論簡核,兼具反省歷史之糾葛,期能作為「共同見解」而普及認知。 自1945年10月以來,台灣被編入中華民國體制內,對於以「中國」為國號,以及「中國民族」或「中華民族」等舶來名稱,不盡然了解其由來;在政治教育與歷史教育的強制灌輸下,不論是接受與否都造成「認同」問題,即國家認同、國民(民族)認同的問題存在。 清末推動變法維新的梁啟超,於1901年主張以「中國」為國號,創造「中國民族」一詞,並認定「中國民族」即漢族。翌年開始用「中華民族」,從此普及化。梁啟超是提出「中華民族」詞彙的第一人,中華民族即漢族。孫文等的革命,首先主張「驅逐韃虜,恢復中華」;此中華即中國,是漢族的國家,「韃虜」不在內。 關於漢族,梁啟超在《中國史敘論》一文提到:「我輩現時遍佈于國中,所謂文明之冑,黃帝之子孫也。黃帝起于崑崙之墟,即自帕米爾高原,東行而入于中國,栖于黃河沿岸,次第蕃殖于西方。數千年,赫赫有聲于世界,所謂亞細亞之文明者,皆我種人自播之而自獲之者也。」 漢族是黃帝之冑,來自西方,入于中國,創造亞細亞文明;如此說來,中國民族,當然指的是漢族。但是概括在「中國史」範圍中之人種,梁以為不下數十,而舉出最著名有關係者有六。 所謂漢民族,從民族學的觀點,在學理上很難定義;有謂接受「漢字」文化,能納入該文化共同體而自認是漢人的,就是漢民族。論者以為從古代到現代,常發生「社會的漢族化」,即周邊的少數民族,接受中國文明而漢民族化,有的發生遺傳因子的混合。 馬偕醫院醫師林媽利指出,從血液組織抗原研究發現,台灣人在基因上屬於南方的亞洲人,也是中國東南沿海原住民越族的後代。中國的分子人類學家也指出,中國境內分類從北到南25個地區,發現漢人可分北方漢人、中部漢人及南方漢人三個地區,地理差距越大,基因距離也越大。透過血液的組織抗原研究,台灣的閩南人與客家人在血緣上幾乎一致,屬於東南亞洲人,和北方漢人與北亞洲人在遺傳基因上有相當大的距離。 林媽利說,中國東南沿海一直到北越,都屬於越族的範疇,五胡亂華或魏晉南北朝,雖然有不少中原漢人南遷,使部份中原基因滲入,但戰爭平息後,大部份南遷漢人又搬回北方。越族因經濟利益生存考量所以漢化。清朝時期越族又陸續遷移至台灣,在西海岸碰到屬於母系社會的平埔族,台灣人祖先就是「唐山公」與「平埔嬤」結合的故事,所以很多台灣人有平埔族的基因在身上。研究顯示,台灣人並不是傳統上「中原漢人」的後代。 若照梁啟超的說法,「黃河沿岸與揚子江沿岸,其文明各自發展,不相承襲。而甌、閩、兩粵之間,當秦漢時,亦既已繁盛,有獨立之姿。若其皆自河北移來,則其移住之歲月及其陳迹,既不可考矣。」(見《中國史敘論》)如此看來,有什麼血緣,可以與黃帝攀上關係?江南民族已攀不上關係,更不用說是台灣了。 但奇怪的是,距梁啟超的論點已有110年的今天,仍有人搬出神話愚弄人民(最近高中歷史教科書的「課程綱要」問題顯然是一個例證);對整個台灣來說,仍舊沒有放棄外來殖民地支配的本質,更何況1901、1902年的「中國民族」與「中華民族」的提出,台灣是在日本統治下,並不包括在刻意「設計」的內容之內。 自16世紀前半開始,從中國大陸的閩、粵地區紛紛移民到台灣。但這種現象,不祇是發生在台灣。不論在北方邊境或東南沿海,華人與周邊民族形成「邊境社會」,這是中心與邊陲發生移動的固有現象,也是發展成後來國際局勢的一個前兆。 從閩、粵地區的移民台灣者自認是漢人,嗣後受日本統治時有別於大和民族,自稱漢民族。但自1945年以後輸入「中華民族」、以及以炎黃為始祖的說法,不管漢民族或原住民,都莫名其妙的成為「炎黃子孫」了。也因此,中國共產黨政權頻頻招手,在中國國民黨推波助浪下,愚夫愚婦紛紛赴中國朝拜那捏造的黃帝陵、炎帝陵(神農氏),那些神像,也是不多年前出自想像而塑造的。 總之,自幾百年前以來,閩、越系的人移住台灣,有一些人要強調自己是漢民族,而且是從「中原」而來(中原民族),應是優越感在作祟。台灣人既非所謂「中華民族」,而是由許多不同的族群處在平等線上構成的獨特(unique)的命運共同體。 台灣人民必須要切記:中華民族一詞是在1902年的「造語」,台灣自始至今不屬中國所有;1945年蔣介石受聯軍之命佔領台灣,並不意味台灣為中國所有。中國國民黨是外來政權,承襲殖民地的差別統治政策「統制」台灣,以「三民主義」、「中華民族」等概念強制植入台灣人腦中,不論是意識或潛意識,有些人因「內化」而達到其「改造」目的,今日「買辦」的賣台即是其中一部份。 台灣有台灣的民族主義,這是作為台灣人必須認清楚的。民族主義的性質有兩類,一是「封閉的」民族主義,一是「開放的」民族主義。「開放的民族主義代表『近代』的模式,趨向於互助交流,基於地域(領土)的組織以及一個政治社會,組成國民國家,但不是基於人種和血統。」 「封閉的民族主義,則強調民族的土著本性、共同血緣(人種、血統)以及祖先土地的根。」但沒有一種民族主義,是純粹屬於兩者之一。開放的民族主義如美國之例,「其建國是基於解放、融合、互助交流、個人主義等因素」,開放的民族主義「對於將來建立起理想的國家,超越過去,強調個人的自由自決」;這是台灣需要的民族主義。 關於nationalism一詞,根據丸山真男的說法,有三種譯法:國家主義、民族主義與國民主義。台灣人民在這塊土地上,有意願要建構近代國家、國民國家(nation-state),自覺是這「命運共同體」的成員;這樣的國民意識形成台灣的「國民主義」,進而建立近代國家。 這樣的國民主義的主張,有別於「重現血緣傳統的漢人及所主張的民族主義,即『種族民族主義』,同時又是『漢民族中心主義』」的「中華民族論」的封閉性民族主義。正因國共兩黨的這種主張,造成中國大陸各民族受壓迫丶以及台灣被侵略的危機。這是台灣人必須拒絕接受的。
鄭欽仁 2018-01-03
島嶼戰略與台.日同盟

島嶼戰略與台.日同盟

為抑制中國之得逞,將沖繩以下台日所有的諸島串連起來作為監視與堵住中國航空母艦等艦隊的要塞,構成台灣防衛體系的一個環節,但其前提是台日双方必須有軍事合作。
鄭欽仁 2017-11-06
被偽證判的罪,怎麼關他?

被偽證判的罪,怎麼關他?

  陳水扁一案,證明台灣不可能有如德國的「司法轉型正義」,除非發生革命。圖/郭文宏攝   台灣「被光復」後,我還是少年,已經被迫體會到「白天進法院是需提燈籠的⋯⋯」 前總統陳水扁目前是保外就醫,被剝奪人身自由。對陳案的處理,輿論期待特赦,筆者不以為然。 理由是檢調單位赴日本強迫辜仲諒作偽證而定其罪,天下人沒有不知道的,如何掩人耳目,「將錯就錯」? 在帝王時代還有諫官可以彈劾,但在民主時代的台灣人還是被看作沒有市民權的「庶民」(老百姓),不得翻身,陳案即是如此(見證)。 孫中山摒棄三權分立而要「五權」,徒設「監察院」,不是也毀在他徒子徒孫手裡?如今由陳案證明那是無用的「長物」。 既然是以偽證定其罪,還有理由關他?檢調單位與法曹吃了案,光天化日之下作奸犯科,可以不被治罪? 陳水扁被囚禁時百般受虐待,也是眾人皆知的事情,尤其是反人道、以強光不分晝夜的照射,不僅要毀其身體,也要毀其神經與精神,企圖讓他生不如死,成為廢物。此等凶狠手段,若無過去毒辣的政治體制撐腰是不敢如此囂張,幹出如此傷天害理的事。 再說,用強光照射,這是「人道之罪」。(按:A是「和平之罪」,B是「戰爭之罪」,C是「對人道之罪」。)對陳水扁用這樣恐怖主義手段的官與吏,可以不被起訴、定罪與免職? 二十世紀國際上有「人權宣言」、「聯合國憲章」與聯合國的「A公約」與「B公約」,這些公約中華民國都簽署了,而今陳案不只是司法界、也是法學界的恥辱。 雖然台灣在表面上有政黨輪替,但陳案是「白色恐怖」與「國家恐怖主義」延續的案件。陳案也證明台灣不可能有如德國的「司法轉型正義」,除非發生革命。或有人以為我危言聳聽,但我以歷史家預做見證。說穿了,「白色恐怖」是在台灣境內中國人整肅台灣人的恐怖政策;做為「庶民(老百姓)」的台灣人一直不敢講出來,我仍舊要以歷史家的身分把它揭穿。讓假惺惺過日子的台灣人面對陽光!
鄭欽仁 2017-05-20
台灣是移民社會?

台灣是移民社會?

  一般認為台灣社會是「移民社會」,但這一句話只能指十六世紀以來有歷史記載的一個現象,古早的人群定居—原居或移居—的情形,並不能概括在內。強調「移民社會」的另一用意是容忍與接納戰後人群入居的情形。 過度強調「移民社會」實不足取,猶如不斷強調人與土地的疏離而自始至終以「客」居的身分存在,不能成為「認同土地的主人」,甚至有時顛覆本土的利益而喪盡人間應有的道義。在東亞史上的西晉與南朝帝國,曾經不斷的採取「土斷政策」(即將暫時性的「白籍」戶籍、以居土為斷,改作「黃籍」),以期落地生根。 移居,進而認同與本土化,本是很自然的事情,也是人間的道義,但對「中國人」來說何其難哉!終致動搖國本的國家主權。 (作者為台灣教授協會前會長)
鄭欽仁 2016-04-02
向國人積極呼籲 連署制定正式國歌

向國人積極呼籲 連署制定正式國歌

  孫文的「黃埔軍校訓詞」既是目前國民黨黨歌,也是中華民國國歌。但是黨歌、國歌不分,半個世紀前就引來爭議,多年來有不少人士提議另訂新國歌。(圖片: 維基百科,上傳者: Lukacs,20070414)   中華民國迄今已進入一百零五年,竟然沒有正式國歌。所以能夠這樣,是「威權統制」的遺蹟到目前還殘留,故能以「黨歌」充當「國歌」而綁架國民的心靈而使之不敢抗拒;有的政黨竟然還以外來殖民者君臨態勢,視不唱此偽國歌者大逆不道,殊不知此行為之幼稚。 有關以中國國民黨的「黨歌」充作「國歌」之事,早有李筱峰教授、近有年輕學者蘇瑞鏘之論著詳加說明,不遑多論。 簡單的說,該歌詞稱本是1924年孫文在黃埔軍校的訓詞,(成於何人之手已有專論)1928年經戴季陶在中國國民黨中常會提議通過作為該黨的黨歌。翌年教育部訓令將該黨歌的詞、曲通行各學校;1930年該黨中常會通過以黨歌「代用」作國歌,當時的時評已認為是「一黨專制」的象徵。其後的演變在此不予贅述。但1945年舶來台灣。 由上文已經知道目前的「國歌」是「黨國時代」的「黨國之歌」,其劈頭就是「三民主義,吾黨所宗」。 有關前者「三民主義」本是中國國民黨的「政治綱領」,不應該要國民歌唱。但可笑的是該黨以外的新黨、親民黨把它當作聖典,喪失另立政黨的意義。而民進黨員仍照唱不諱,令人費解。 其次,有關「吾黨所宗」所指的黨,當然是中國國民黨,與新黨、親民黨何干?兩黨對該歌詞竟無異議,也是不可思議的事情。 民進黨只避唱該句,其餘概括承受,也是阿Q!就是說「吾黨所宗」不能「普遍化」作為各政黨的歌,甚至是國歌。 如果各政黨以為可以用分贓式的妥協將「吾黨」當作他們自己的黨,但和我們人民大眾無關,我們普羅被看作「國民」也好、「老百姓」也好,大多數不是黨員;黨員在云云大眾中只是少數,卻不能用他們「黨」的意識加在我們這些普羅大眾身上。 過去的政客與御用學者硬要將黨歌當作國歌,對「黨」字費盡心思,強作能人。如當時有「原子部長」之稱的張其昀(當時張其昀任教育部長)便是一例。曲學阿世,費盡工夫。 總之,2016年新國會成立,茲鄭重要求每一位立法委員面對現實為國家建立制度以盡責。請立即議決制定正式國歌;其次,未制定國歌之前,請凍結現行「國歌」之唱誦,堅持國家應有之正常體制而不是旁門左道。 終結百年而無真正國歌的曠古未有之鬧劇,將為國會劃時代之成就。   文中提到人物之作品: 李筱峰-「哈哈!唱黃埔軍校校訓 變成臺獨」『自由時報』2004-6-19 蘇瑞鏘-「從黨歌到國歌──中華民國國歌的歷史形成及其爭議」 此文發表在臺灣歷史學會立20週年「殖民.再殖民.獨立自主」研討會。 主辦單位:臺灣歷史學會、臺灣教授協會、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 協辦單位:彭明敏文教基金會2015-10-24~25
鄭欽仁 2016-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