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佳龍相關文章

感謝老師傅,第八車廂順利移出了

感謝老師傅,第八車廂順利移出了

在搶救人員及工程團隊不分晝夜、輪班全力投入搶修後,事故中受損最嚴重的第八車廂終於移出了。 事發當下,在隧道中承受最猛烈撞擊的第八車廂,終於在今晚22:52移出隧道。工程團隊在開始拖移車廂前,特別焚香祭拜再行動工,祈求工程能夠順利平安進行。 在所有車廂移除隧道後,接下來還要鋪設鋼軌、枕木、重建電力設施、復原號誌等工作需要完成,再配合隧道結構安全檢測報告進行必要的補強,才能確保行車安全。 感謝各界馳援共同投入救災及修復工作,特別是正一鋼索的陳永郎老師傅,今年70歲也已經退休。但過去三天當工程越趨困難時,他卻義務到現場提供專業建議,讓今日第八車的拖吊任務,可以避免車體切割,改讓車體重置於轉向架上,使時間上至少節省了大概一天的時間。 除了陳永郎師傅,在這次事故中還有許多熱心民眾、公益、宗教團體到現場提供協助,他們或者提供物資,又或者默默地奉獻心力,我要特別感謝他們。 我也要謝謝上百名台鐵及工程團隊的努力,也盼在安全第一的前提下,能夠儘快恢復東正線的通行。修復的工作仍將持續進行,再次感謝搶修團隊的付出。  
林佳龍 2021-04-06
搶救工作告一段落,辭去交通部長

搶救工作告一段落,辭去交通部長

從得知消息到前往事故現場,我祈求上天眷顧,讓乘客平安獲救。然而,壞消息接著傳來,每多一個罹難者,就多一個心碎的家庭,我內心只有更自責,更愧疚。 作為交通部長,我責無旁貸,當然必須承擔起一切的責任,辭職下台是容易的事。我先是一個人,才是一個交通部長。在現場,每個人都很努力,想為罹難者、罹難者家屬及生還者多做一點事,盼望了解真相,盼望不會再有這樣的悲劇發生。 第一天我即說會承擔一切政治責任,如同今天媒體所報導,佳龍當時即已向總統及院長請辭。這數日的批評,我本應概括承受,我們做得不夠好,我們改革的腳步不夠快,必須接受社會批判。辭職是最基本的負責,我留下的日子不是戀棧,而是求能善後。我在現場看到的是不斷湧入的民間救援力量,這股善念超越所有政治口水,我期盼台灣社會能走出傷痛,回歸理性的國家政策討論。我們能給罹難者最大的補償就是加速改革腳步,讓搭乘台鐵的乘客能得到一份安心。 回首這段日子,政府團結一心,克服了不少艱鉅的挑戰,也在疫情衝擊之際,與社會各界攜手共度難關;而總是站在危機最前線的交通部同仁,更是日日夜夜都經歷著數不盡的考驗。 儘管我們想努力做到最好,但這次發生的太魯閣列車事故,代表我們的努力還是不夠。目前事故及工安仍待運安會及司法單位調查,但那麼多罹難與身心受創的旅客及家屬,以及全體國人共同受傷的心靈,都令佳龍內心極為痛楚與自責。 佳龍會堅守崗位做好善後工作,在搶救的工作暫告一段落之際,不戀棧職位、負起完全責任,辭去交通部長一職。很抱歉因為在第一線協助搶救,不便即時向大家報告這項決定。 此刻,佳龍仍會全力協助搶救、搶修、撫卹、疏運及配合調查。未來離開交通部之後,也仍舊會把這些心情帶著,持續用不同的方式,盡力撫平傷亡者及家屬、以及全體國人的共同傷痛。 再次向全體國人致歉,也向每一位投入搶救的醫護、警消與協勤、疏運的人員致謝。天祐台灣!
林佳龍 2021-04-04
所有人員全力搜救搶修中

所有人員全力搜救搶修中

在醫院探視傷者及向家屬關懷致意後,回到事故現場關心搜救的進行與搶修工作。 現場搜救機具與人員都已進駐進行搶修作業,前進指揮中心也配合檢察官、運安會,對隧道內的車廂做最後確認及蒐證工作,在完成搜救後也立即對於遭破壞的鋼軌、枕木、電車線進行鐵道搶修。 發生這樣的事故,萬分沉重傷痛,自責愧疚。我要再次感謝每一位來參與搜救的警消同仁,內政部空勤總隊、特搜隊、國軍、紅十字會,以及基隆、台北、新北、宜蘭縣、台東縣和在地的花蓮縣消防弟兄姊妹,快速抵達現場協助搜救的工作,也感謝鐵路警察協助維護現場秩序,還有所有辛苦的醫護人員。 面對罹難者與傷患,我已請台鐵局設立關懷服務小組,並且建立單一窗口,每一戶罹難者或傷患,都要有相對應的窗口,以協助家屬及傷患進行後續的理賠、醫療協助。 針對疏運因應,目前台鐵東正線無法行駛,會以西正線雙向列車的調度,也會強化公路系統的疏運。我也指示民航局協調增加花東航班。也要請國人能夠諒解,減少往返東部的車流,或者是採取從南部分流的措施,疏運方案請大家掌握即時資訊,再次感謝國人體諒與配合。所有人員全力搜救搶修中。
林佳龍 2021-04-02
桃園機場第三航廈,成功發包

桃園機場第三航廈,成功發包

桃園機場第三航廈,成功發包,指日可待! 自就任交通部長以來,「第三航廈何時可以順利發包?」的問題,就常常被詢問,我深知背負國人的期待,更期待不辜負國人。 第三航廈不僅是國門,更是近年國內最大型的公共工程,面對多次的流標,我選擇直接面對問題。因此,我多次向產業界請益、務實調整,反映合理的市場行情,酌予提高經費,且在兼顧台灣氣候與原設計理念前提下,調整部分設計,並獲得設計者同意,降低施工難度及風險。 同時配合營運維持需求,分3階段完工;因應廠商缺工,增加外籍移工引進人數;為促進廠商參與投標,改變招標方式;為減輕廠商資金壓力,增加估驗計價頻率等。 過程中,我也期待國內產業可以參與,因此也與國內廠商面對面討論,以了解他們的想法,以提高廠商投標的意願。終於在今天傳來好消息,雖然經歷小波折,但工程終於在國人的期待下,順利發包。 向大家介紹,第三航廈將由台灣榮工工程與韓國Samsung C&T Corporation所組成的跨國團隊承包,將與交通部的團隊,一起打造全新的國家門面!感謝桃機公司同仁的努力,工程預計2024年底完工,2025年試營運,敬請期待。 雖然,疫情期間國境嚴管,但國家重大建設並未因此停滯,交通部除了趁空擋修機場、改善機場跑道、空橋等硬體設備,也將旅客服務軟體升級,等待疫情過後,用最好的國門面貌,迎接世界各國旅客來台。 #桃機T3 桃園國際機場 Taoyuan International Airport  
林佳龍 2021-03-30
再論「首都減壓,國會先行」

再論「首都減壓,國會先行」

十多年來我一直主張「首都減壓、國會先行」,更曾在立委任內正式提案。這是經過嚴肅的思考,並非一時主張,更非向中央「喊價」。首都減壓乃攸關我國發展的百年大計,而立院遷建台中,則是關鍵的第一步。 首都需減壓的首要理由,是為了分散風險。台北早已承受過度發展的壓力,中央機構也太過集中於此。一旦有地震、核災等自然或人為之災害,後果將不可想像。遠的不說,針對最近對台南造成重大損害的地震,就有專家指出,如果發生在台北,估計會有四千棟房屋倒塌。再者,台北與核能發電廠的距離也過近。以總統府為例,距核一和核二廠都不超過卅公里;一旦發生核能外洩事故,根本來不及疏散。 首都應減壓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則是為了改善區域失衡。過去中央長久以來的重北輕南政策,導致區域與城鄉發展差距不斷擴大;而區域資源分配不均,更有破壞社會團結之虞。改善之道,其中之一,就是透過部分中央機關遷出台北,打造副首都,以追求均衡之國家發展,維護國家資源分配正義。韓國的行政首都世宗市,也是基於上述理由而誕生。 既然首都必須減壓,我進一步主張由國會先行。因為相較於其他行政機關,立法院遷建的阻力最小,而且一旦成功,能起示範作用。 況且,立法院為我國最高民意機關,是現代國家民主憲政之表徵,理應效法先進國家,擁有國會議事堂、國會圖書館及國會山莊等整體建築群體之莊嚴性。但由於歷史因素,立法院現址乃是借用台北市的學校用地。不僅長年需支付台北市政府高額租金,院區更散佈各處,廳舍益形龐雜,建築規劃與空間使用統合不易。而且,立院現址前身為「台北州立第二高等女學校」舊校舍,卻沒有列為古蹟,立法機關帶頭違法。總之,立院搬遷勢在必行,只是地點的問題。 事實上,從各種面向來看,台中是立院搬遷的理想地點。台中不僅擁有交通便利、氣候溫和、腹地廣大等優勢;而且過去省政府時代,省議會就設在霧峰。再加上,高鐵通車後形成一日生活圈的台灣,已朝北、中、南多都心國家的方向發展,而台中便是中核心之所在。 為展現本市迎接立院遷建台中之誠意,巿府已積極檢討高鐵烏日副都心的規劃,希望以最快的速度,促成目標之達成。 (作者現任台中市長)
林佳龍 2016-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