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弘相關文章

《星期專論》維持現狀與改變現狀的爭論

《星期專論》維持現狀與改變現狀的爭論

  蔡英文總統最受本土派質疑與批評的政策,應數「維持現狀」的承諾,但這些批評大多數是「做文章」,把「維持現狀」的定義包山包海,無限放大,並在語意上強調「現狀」無時無刻不在變,不可能維持。 不必維持現狀 努力改變現狀 做為辯論之詞,這種批評並非沒有道理,只是文不對題。美國要求不要片面改變現狀,和蔡總統承諾維持現狀,都只限於一個基本、特定的範圍,在這個範圍外,政府與民間當然可以努力「改變現狀」。 台灣對自己國家地位不能自由作為,根本問題在外有中國併吞的威脅,本身卻沒有獨力自衛的能力,需要盟國協助保障,而願意保障台灣安全的最重要盟邦美國,基於它本身的利益,選擇對它風險最低的保障台灣安全策略,那就是台海兩岸不能片面改變現狀。 維持「兩岸」分立的現狀,在蔣介石時代便已開始,它的定義因時勢變遷,說詞略有不同,但最基本的要素在認定「兩岸」政治關係未解決,兩個政治實體互不相隸屬,彼此不要惹事。 美國在韓戰爆發後,以第七艦隊巡航台海就是防範衝突,維持分離現狀。「中美」共同防衛條約的諒解,蔣介石承諾非經美國「同意」不能「反攻大陸」,也就是美國不准蔣介石以武力改變台海分離的現狀。 台海分離現狀 美國不准改變 沒有美國同意與支援,「反攻大陸」是夢想,只是蔣介石不敢把同意受限制維持現狀的實情告訴人民,因為一旦真相大白,跟他流亡者會叛離,台灣人民會要求民主。 在一九七○年代美國政策改變之前,蔣介石如有心還政於民,改「國號」、制定新憲法,以新會員申請加入聯合國,都不受維持現狀的限制。實際上,美國駐台北大使馬康衛曾向尼克森預言,台灣會走「獨立於大陸之外的不同軌道」,接受獨立(分離)的地位(separate status)。 美要聯中制蘇 台灣主權受限 尼克森也同意這項看法,但他要聯中制蘇,而中國對台灣主權的主張於法無據,只能炮製「一個中國」圈套,逼迫美國「認知」並調整「維持現狀」的定義,台灣對主權問題的作為便受到限制。 在一九七九年之前,美國只承認「中華民國」政府,台灣至少免於被「中華人民共和國」併吞;之後,美國撤銷承認「中華民國」,只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雖未承認台灣是它的一部份,但台灣處境居於劣勢。 李扁踩到紅線 招來美國干預 台灣民主化,美國不必擔心「反攻大陸」問題,卻擔心台灣宣佈獨立、制新憲、改國號會爆發衝突。李登輝執政的「兩國論」,陳水扁的「一邊一國」、正名制憲,便招來美國干預,畫定不能「改變現狀」的紅線:中國不能對台灣動武;台灣不能宣佈獨立、進行涉及主權問題的憲政改革、公投、或以台灣之名申請加入聯合國。 在這些限制下,蔡英文堅決拒絕接受「一個中國」原則,保障台灣與中國不相隸屬的主權國家現狀,已屬重要成就;除非能說服美國改變政策,否則要小英既抗拒中國,又衝撞保障台灣安全的美國,並不合台灣最佳利益。 但在美國紅線外,政府和民間仍有彰顯與鞏固台灣主權國家地位的空間。政府可多用台灣名稱,多提「我國」是主權國家;強化國防發展,即兼具提升自衛能力、宣示主權國家地位和促進經濟發展的作用;以經濟關係突破中國的孤立企圖;努力尋求各國依現狀與台灣關係正常化,並在國際組織發言聲援「台灣」入會。 政府駐外代表處名稱並不觸及美國紅線;既然是代表台灣,就應該以最直接的「台灣」作駐外機構的名稱;美國更應同意台灣駐美代表處的正名。 政府說話有責任、有後果,受到限制;民間可以有更多作為,不受干預。民間團體可以向國際社會、各國政府、國際組織和輿論直白陳述人民的意向與選擇、台灣獨立的法理與事實,以補政府工作受限之不足。 破解一中迷思 台灣不屬中國 隨中國的打壓升高,硬想把台灣框入「一個中國」,政府與民間應與友邦協調,破解「一中」迷思,凸顯台灣與中國不相隸屬的主權國家地位。 台灣的主張應以舊金山和約為法律基礎,提醒和約簽字國:台灣並不屬於中國,和約簽字國應承認台灣人民依和約規定,自由選擇的獨立主權國家現狀。 (作者王景弘,資深新聞工作者)
王景弘 2017-06-25
大國政權怕被小民顛覆!

大國政權怕被小民顛覆!

  習近平有「崛起」的中國夢,也有被顛覆的惡夢;他怕被薄熙來、「美帝」顛覆還容易理解,但怕被台灣一個小市民李明哲顛覆,便顯出他的美夢難圓,惡夢難醒。 習近平有個惡夢已成真:他希望所寄的國民黨被民主潮流衝垮。從「反攻大陸」,「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結束「動員戡亂」,到柱子主張被統,白先生承認,台灣要「統人」沒有能力,要「被統」不願意。老K節節敗退。 白先生好不容易說了一句真話,卻又回頭否認,實在太洩氣,其實,在習先生十九大之前,白先生招兵買馬推倒柱子事件,對習先生的政權才是最大的顛覆,如果老共黨員「見賢思齊」,要求自由選舉黨總書記,習政權命運會如何? 國民黨命運在台灣的轉折,讓習先生那一攤惡夢連連。毛澤東要誘美國上鉤,在一九七三年就說台灣不重要,而且「反動派太多」,中國現在不需要它,一百年以後再說。 鄧小平間接接受「和平解決」台灣問題,以易取美國建交,並把「統一大業」寄希望於「台灣人民」。當年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許家屯解釋,那是寄望於「外省及其第二代」。 但外省第一代被歲月自然淘汰,自命精英的第二代與台灣脫節,不但總統大位不保,連「黨主席」都被白先生奪走,再加上不當黨產要被充公,北京所寄望的國民黨「被統」派走上窮途末路。 國民黨的外省第一代,「黨國」一把抓,「以台制台,分而治之」,以少數統治多數,但終於不敵人民對民主的要求,難怪習先生的強國政權,心理上脆弱到怕被小民李明哲顛覆的地步,這種政權還是像國民黨一樣被顛覆掉算了!(作者王景弘,資深新聞工作者)
王景弘 2017-05-29
《星期專論》正常總統治理不正常國家

《星期專論》正常總統治理不正常國家

台灣民主受美國啟發,安全靠美國保障,但也因為美國的態度,台灣還不是正常國家。諷刺的是,去年總統大選,台灣選出一個正常總統,來治理一個不正常國家;美國卻選出「非典」的「不正常總統」要治理一個正常國家。 美選非典總統 治理正常國家 不正常的總統,在正常國家體制下,有正常法律與政治程序處理,川普集商人霸性、任性、賭性於一身,言行不顧法紀,仍帶反叛少年與玩家任性的驕狂,執政百日,已面對違法濫權的問題。 做為不正常國家的正常總統,蔡英文選擇改革過去幾十年不合民主的黨國體制殘餘,飽受挑戰,但批評者多半以「民調」低落作依據,反而更凸顯這個國家的不正常。 蔡英文要去除舊體制的不公義,必然得罪既得利益者;在凡事要求「神速」的時代,以民主程序改革,進度一定難符資訊時代人民的期待,民調「滿意度」不可能高。 民主國家領袖都面臨資訊快速流通、資金自由流動和速食文化的衝擊,這三個因素交互作用,使政治、社會運動者可以迅速傳播真假訊息和嚴苛批判,有利於動員;全球化與資金自由流通,讓企業家全力追求低成本高利潤,政府要處理經濟、勞資問題更加困難;網路時代,人民不但期望提高,單一議題多,而且要求「立等可取」的速效。 政黨只知反對 不甘心被淘汰 蔡英文政府不但要面對這些新因素,而且還要面對台灣國家不正常,威權體制殘餘興風作浪的險惡環境。台灣國家之不正常,最基本的是國家認同的分歧,黨國體制的所謂精英階級是既得利益者,認同中國,反對改革,對認同台灣者抱敵意。 不甘被淘汰的列寧政黨,不能適應民主的環境,更不能適應既得利益被改革。失去政權不知檢討自己,只知道反對新政府,反對制度改革與政策改變,這個政黨的支持者永遠不會對新政府表示滿意。 民團吝給掌聲 要求實現主張 相反的,民進黨支持者對改革的期望殷切,但潛意識仍受強人統治的影響,以為凡事可以一舉改弦更張,立竿見影,他們有標準台灣人性格,認為做好是應該的,吝於給掌聲,卻好人云亦云發牢騷,民進黨全面執政後,各種民團自以為是,什麼主張都要立即實現,否則就是滿口幹譙。 藍營不滿意受到改革,綠營不滿意改革不夠神速,或沒有把特定團體的主張放優先,各種紛擾與抗爭不斷,網上充斥各種鬼話,而一些別有用心,以誘導式問卷做的假民調盛行,執政「滿意度」不容易再過半。 用人成紛擾源 難脫黨派偏見 新政府最受批評的是用人。蔡英文宣示「不會整碗端去」,胸襟雖寬,卻是紛擾之源。特任官員額有限,僧多粥少,用藍就排擠綠,藍的不領情,綠的卻不爽;用學者常有專業無決斷,書讀多了,理論多,卻成糊塗的「一方面,另一方面」的兩面派。文人相輕,政客也相輕,說用人唯才,但誰是才,實難脫黨派、恩怨的偏見。 全方位進行改革,又不能速戰速決,也是罪名,這種指責言之成理,卻是打錯靶。司法改革、年金改革、追索不當黨產等都是急務,同時進行並不相排斥。新政府未備腹案強勢主導,而用「國是會議」討論,徒增紛擾是事實,但既要求民主,讓各方有發言權,也有它的優點。 改革要有輕重 太急徒增怨懟 新政府改革要有輕重緩急,但自認助選有功的社團抱單一議題,要求列最高優先,立即實現,例如同婚平權、「特赦陳水扁」、公投修法「制憲建國」,這些問題有的爭議太大,有的客觀條件不足,徒增怨懟。 陳水扁喜歡強調國家領導人要具備「霸性、賭性和韌性」,那與黑道老大無異,兩蔣獨裁強人更是典範,但當年反對運動者要打倒的就是獨裁強人。 小英溫和理性 有改革的決心 正常民主不是強人政治,主政者要依法律與正當程序治理國家,個人條件在正直、判斷力與無私的奉獻。台灣選民並不是因為蔡英文是強人才選她,而是因為蔡英文「溫和理性」,有改革的決心與能力。 就此而言,蔡總統在就職週年所作「為台灣做事,不是為民調做事」,和「為改革不怕得罪人」的宣示,值得人民喊加油。改革會得罪既得利益者,民調會被別有用心者扭曲,溫和的蔡英文瞭然於胸,講這兩句霸氣的話,可見她無私與改革的決心! (作者王景弘,資深新聞工作者)
王景弘 2017-05-28
楊公投.蔡公投.林公投

楊公投.蔡公投.林公投

  楊西崑是「蔣介石集團代表」被趕出聯合國時代的外交部次長;蔡同榮是老台獨,林義雄因從事反對運動受害,他們都提倡公投,證明公投權利的正當性。 「非洲先生」楊西崑,並未公開宣揚公投,而是對美國大使馬康衛私密透露,他在聯合國代表權潰敗後向蔣介石提出公投的對策。論內涵,楊公投的主張最徹底,內政外交一併解決。 「外省人」楊公投主張國會全部改選,國號改「中華台灣共和國」,與中國大陸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無關,那是百分之百「台獨」,只是當時尼克森政府政策已改變,不想多事,他的明智高見只成歷史紀錄。 蔡公投一九八六年在加州大學出版的「亞洲觀察」發表論文,指出台灣國際法地位未定,應以公民投票決定台灣的前途,這個論點得到美國國會參議員培爾公開支持。一九九○年,蔡公投在台灣成立「公民投票促進會」,主張公投入聯合國,轉彎宣示台灣主權國家地位。 二○○三年,國民黨見勢不可當,搞出一個鳥籠公投法,到二○○八年大選,陳水扁搞公投入聯,國民黨拉美國反對,事後謝長廷對美方抱怨,美國反對公投入聯,使他喪失許多選票。 鳥籠公投法的門檻高,適用範圍有限,對人民權利是一種剝削,民進黨既在國會贏得多數,理想主義的林義雄便以「接力絕食」,要求「補正」公投法。 無可否認的,公投是人民的權利,但公投必需能免於外力干預才有意義,台灣的環境還在易受外力左右的狀態,屬於「政治核子武器」的公投,可以備而不用,當前保障主權國家地位,最有效方式還是以選票打趴不認同台灣的政黨。 (作者王景弘,資深新聞工作者)
王景弘 2017-05-15
霸佔主席台與費力把事拖

霸佔主席台與費力把事拖

  台灣從黨國專制演變到民主,政府體制都在談改革,唯一繼續在亂的是立法院。國民黨不明是非,以民進黨的「先例」,動輒霸佔主席台,院長蘇嘉全不思建立公正、有尊嚴的議事規則,放任立委胡鬧,真有夠丟臉。 不錯,民主是一種拖死狗,效率低的制度,杯葛議事各國皆有,但霸佔主席台不是立法院的法定程序,也不是國民黨總理「民權初步」的「遺訓」。 議事從開始到終結,要有一套程序,否則便失控。美國國會參院依傳統及議事規則,有filibuster可供少數在一定限度內杯葛多數,有人把它漢譯成「費力把事拖」,音義都很傳神。 「費力把事拖」的遊戲規則,只要有四十一位參議員(五分之二加一)反對特定法案,他們便可以輪番作冗長辯論,沒有六十票(五分之三)的決議,不能終止辯論進行表決,這是以耗時間拖死法案的策略。 如果不讓法案胎死腹中,多數議員可以採取議事的「核子武器」來打破僵局,二○一三年,共和黨杯葛歐巴馬的人事任命,民主黨動用此項程序,以普通多數改變規則終止辯論,並通過人事同意案。川普任命的最高法院法官戈蘇奇受到民主黨無理杯葛,共和黨也以普通多數改變議事規則報復。 參院的議事核子武器是法定議事程序,萬不得已才使用,但有規矩可循;張牙舞爪霸佔主席台沒有秩序、沒有正當性,更沒有尊嚴。 在黨國體制下,民進黨無法以正常程序取得公平、公正待遇,訴諸粗暴抗爭,凸顯其不公,絕非正當傳統;現在民主制度建立,立法院應該重建正當程序,讓立委有尊嚴、負責任的問政,不能再把立法院當馬戲團。 (作者王景弘,資深新聞工作者)
王景弘 2017-05-01
《星期專論》川普當家百日:虛多於實

《星期專論》川普當家百日:虛多於實

在大選前,川普誇張成性,口不擇言,連他的死忠都承認他「沒有總統樣」,但保證他選後言行會改,「像個總統」。現在入主白宮百日,他卻是本性難移,表演多於真實,紛爭多於成就,外交勇於內政。 入主白宮百日 紛爭多於成就 川普選前承諾,施政百日會讓人耳目一新;保守派支持者也寄望他展現魄力,清除歐巴馬的溫吞,以美國優先,重建美國經濟與雄風。現在他卻改口,斥責以百日論斷施政成敗是荒謬,顯然有自知之明,他的百日執政,乏善可陳。 美國選民對川普的看法,現在仍然兩極,華盛頓郵報與ABC的民調,他的認可度四十二%,不認可度五十三%,那是從艾森豪以來,百日民調認可度最低,也是唯一不認可度超過認可度的總統。 當然,百日民調可能仍反映川普所得選民票遠低於希拉蕊的事實;希拉蕊的支持者仍心有未甘,而川普的支持者對他期望仍高,但這個政治素人給人的印象,確實是「玩家」成分高,「勤政」成分少。 新政府的成績,最先看人事安排與政策的出新。川普政府重要決策及執行官員,大部份仍虛懸,進度遠比歷任落後,一方面是因為他不是傳統政治人物,欠缺廣泛人脈,另一方面學界和前共和黨政府官員選前表態不看好他,甚至反對他,這些人不屑在他政府工作,他也記仇不重用,可用之人便大減。 人事尚未定位 政策還在衝撞 更嚴重的是他用的人,一開始便紛爭不斷:白宮國家安全顧問弗林與俄國大使有接觸,卻蓄意隱瞞和說謊,被迫去職;勞工部長剛獲提名便因為被指控剝削勞工而自退;他的高級白宮顧問破壞體制,硬擠進國安會,引發爭議,最後又被排擠出局;他「內舉不避親」,也不忌利益衝突,重用女兒、女婿,令人側目。 川普繼承父業搞房地產、開旅館、賭場、休閒中心,主辦選美,成搞笑電視明星,一生經歷都是接近輕鬆玩樂;他批評歐巴馬工作不力,沉迷高爾夫球,但他入主白宮後,空軍一號成玩具,週末便飛佛羅里達自家高爾夫球場休閒中心;朝鮮情勢緊張,他球照打、太陽照曬。 實質政策方面,最重要的競選支票仍未兌現:他誓言要廢除歐記健保,在共和黨掌握多數的國會仍遭挫敗;嚴行遞解非法移民的行政命令被法官一再裁決抵制,地方政府不配合執行;要墨西哥付錢建築美墨邊境圍牆,現在卻要國會撥款;個人及公司減稅案,二十六日才宣佈大原則;企業鬆綁仍在全面檢討。 外交事務果斷 反而最受喝彩 川普習慣的公司總裁、執行長作風,搬進白宮並不能運用自如,在內政上,國會與法官都有制衡的權力。他比較能發揮果斷氣魄,最受喝彩的反而是在外交事務上的作風。 「美國第一」的口號曾令盟國擔心他走向孤立主義,「北約已過時」的言論,造成歐洲震撼;要重新檢視「一中」政策、中國貿易不公、及對北韓約束不力,都讓中南海不安;他隨興所至,未經幕僚作業的「推特」,泛評時事,讓爭論不斷。 但他不可測的「狂人」性格,迫使習近平急忙登門拜訪,而川普更在與習近平會晤時,「談笑用兵」,發動對敘利亞飛彈攻擊,緊接著又以巨型炸彈攻擊阿富汗的伊斯蘭國基地,並派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攻擊群轉向威懾北韓;他也可以面不改色,強調北約組織的功能猶在,和中國沒有操作人民幣。 羅斯福的百日新政,不但人事就緒,重大改革立法也已經完成,這是川普所難望其項背。即使不能以百日論成敗,但川普總統的未來也充滿不確定。樂觀者預言他會受女婿幫的影響,回到傳統共和黨主流,挾共和黨在國會的多數,走向穩定執政。如此轉彎明顯失信、也失面子,但對他而言,代價不算高。 最壞的估計是他公私不分,女兒女婿也不知嚴守利益衝突的分寸,被抓到把柄,民主黨乘機反撲,在明年期中選舉奪回國會多數;甚至有一個非明星級教授,去年以獨創模型,料中被看衰的川普會當選,現在他更驚人預言,川普將會因為利益衝突問題被國會彈劾下台。 川普有人愛、有人恨,人生充滿戲劇性和不可預測性,執政百日人事未定位,政策還在衝撞,他真正的難題才剛開始。 (作者王景弘,資深新聞工作者)
王景弘 2017-04-30
不容暴力挑戰法律與秩序

不容暴力挑戰法律與秩序

  民主體制下,人民有集會、言論自由,這兩種權利合在一起使用,最常見的就是所謂「示威」,但這個從demonstration翻譯過來的詞,不幸帶有脅迫、暴力的誤導性意涵,反而是「表態」更接近它的意思。 反年金改革激進份子霸佔立法院大門,威脅、攻擊立委,那是赤裸裸的暴力犯罪,絕非「示威」,更非合情合理的「表態」。國會議員被脅迫與攻擊的事,在美國不會發生,公權力也不容許它發生。 這種叢林暴力行為,逾越法律紅線,小英政府應堅決重建法律與秩序,但一向衛護既得利益,反對改革的國民黨頭頭,居然有人說那是實現「公民不服從」;有人說那是反抗執政黨暴政,真是天大笑話。 提出「公民不服從」理論的梭羅,以反戰與反黑奴制度的道德理由,拒絕繳稅,心甘情願被逮進去坐牢;反年改者在立法院審議年改都還沒開始,就圍毆、脅迫立委,那叫什麼「不服從」?反抗什麼「暴政」? 民主體制保障個人、團體的發言權,對政府與國會議員的選舉權;政府依公正的法定程序立法、執法與行政;選民可以用選票制裁政黨或個別議員,卻不容許以暴力相脅迫。 在美國政治上最成功的「示威」是一九六○年代的「民權示威」,它原計畫用帶軍隊術語的March,邁向國會,但後來改成定點、較溫和的demonstration,在林肯紀念堂前集會,抗議種族歧視,贏得廣大支持。 團體、個人都有表態的權利,但要發生影響力,需要有正當性,手段和平理性,不踩暴力的紅線。反年金改革靠幾個老面孔煽動者耍嘴皮,說詞既缺合理性,行為又粗暴,那註定要被人民厭棄。 (作者王景弘,資深新聞工作者)
王景弘 2017-04-25
代主席的舉證能力

代主席的舉證能力

  在國民黨主席、副主席群互毆互咬之際,代主席林政則被中常委罵無所作為,實在有點冤枉他:雖然他對內不敢有所作為,對「外」卻勇敢舉證,批民進黨搞「文化台獨」! 他提出的證據是,小英政府執政一年,已經採取「去課綱微調」、「去孫中山」、「去蔣中正」、「去孔子」、「去黃帝」等「帶去中國意涵」的措施。 這些所謂「去中國化」的證據,課綱問題是刪除錯誤,面對真實;「去黃帝」屬於去神化;其他「三去」只能說林政則不知藏拙。 國民黨自吹孫中山領導革命,「推翻中國幾千年帝制」,這豈非罵他是「去中國化」的元凶?以「去中國化」捏造「中華民國」?孫大砲一下學英美,一下學蘇聯,搞「聯俄容共」,「去孫中山」並不能證明是「去中國化」。 蔣介石派兵鎮壓二二八抗暴、獨裁高壓統治台灣,搞白色恐怖,他的徒子徒孫卻替他蓋大廟,到處塑雕像,招來不斷抗議。但如果「去蔣中正」等於「去中國」,那毛家幫去蔣中正,全盤接受外來「馬列」思想,豈非更去中國化? 背國民黨教科書,孔老夫子是「魯國」人,「周遊列國」而與台灣幾萬竿子打不著;他在台灣享受香火、冷豬肉與「學術自由」,孔廟未見抗議,民進黨也沒有「去孔」政策。但如果「去孔」等於去中國化,那五四健將,包括長眠中央研究院的胡適,和搞文革鬧批孔的毛澤東更是搞「去中國化」。 戰後的台灣,蔣介石高壓執行「中國化」,但民主化後的台灣,吸收和融合不同文化,自然演變出自己的新格局,林政則的見識與邏輯竟是如此,恐怕多讀兩頁書的藍人都會感到丟人。(作者王景弘,資深新聞工作者)
王景弘 2017-04-18
王金平頭頭是「道」

王金平頭頭是「道」

  王金平只是一個年老的陽春立委,再消遣他實在沒什麼意思,也有點不好意思,但拿他來對比柯文哲,卻還有凸顯黨國教育遺毒的剩餘價值。 這兩個人,一個讀數學,一個讀醫學;一個老政客,一個小政客;共同特色是不務正業,對威權體制的教條,出口成章。 蔣介石負二二八屠殺責任,其雕像卻無所不在,有人砍雕像頭抗議,柯文哲竟說那是看人不順眼,便把人家幹掉的太保行為;他反對「去蔣化」,並嗆聲「那有助團結嗎?」 王金平論政像和尚唸經,滿口仁義道德,信口批小英沒有把國家「團結」起來,反而更分裂。他天馬行空,一口氣祭出「王道」、「仁道」、「中道」、「公道」,真是博大精深,只差一句「道可道,非常道」! 柯文哲不像市長,倒像當紅的酸民,所談不是市政,而是包山包海,國事家事、街頭哲學,以白目語錄佔據媒體版面。 這對王哥柳哥,不約而同碰到一個關鍵詞:團結。毫無疑問的,這是學自威權體制,只是他們不知道只有獨裁者才喊「團結」,「鞏固領導核心」,聽任他們使喚,不容許異議。 民主的價值在多元,爭取多數,尊重少數,談的是具體政策主張與選擇。國民黨強迫台灣人民接受它「團結反共」,在被人民淘汰後,反過來要人民接受它「團結降共」,有這種吃裡扒外的群體存在,還談什麼團結? 如果把雕像砍頭無助於「團結」,讓屠殺元凶的雕像到處站崗,對被害人後代終日嘲弄與傷害,更無助於「團結」。 王金平寧可打高空,坐以論「道」,卻不敢對具體政策表態,他「團結」的秘方是國民黨能混就混,能撈就撈的醬缸文化!(作者王景弘,資深新聞工作者)
王景弘 2017-04-11
《星期專論》美、日開始「挪動信封」

《星期專論》美、日開始「挪動信封」

美國外交界對採取謹慎的小動作改善與台灣關係,常說是push the envelope,從字面解釋就是不動聲色,小心的「挪動信封」,意指在重重限制下,做到可能的極限。 挪一挪信封當然是些微、低調、漸進的小動作,不符合台灣人喜愛「翻桌」的性格,但沒有天翻地覆的變化,外交上「翻桌」的行為很少見。 讓大國交互掩護 改善與台灣關係 隨內外情勢的變化,各國不能不調整步伐以因應新現實,美國與日本已經開始輕輕挪動信封,這些外交上的微妙變化,將來還會持續,中國將忙於抗議,美、日則重申「政策沒有改變」。 台灣要有耐心歡迎各主要國家政策的細部調整,讓大國交互掩護,改善與台灣關係。中國外長王毅嘲笑台灣的外交沒有正當性,因為台灣不代表中國;但未來各國與台灣關係的發展,顯然以台灣為主體,與中國無關。 中國外長王毅嘲笑台灣的外交沒有正當性,因為台灣不代表中國;但未來各國與台灣關係的發展,顯然以台灣為主體,與中國無關。(資料照,路透社) 「挪動信封」的連鎖反應,主要因為政局與世局的變化。民進黨在去年大選狂勝,有兩個重大意義:第一,台灣民主體制深化,政治架構更加成熟,人民享有自由選擇政府的權利;第二,台灣人民選擇的國家認同不是「中國」,而是自己的台灣。 有人責怪小英政府未趁此民意大勝,一舉「翻桌」,而是被動的等待大國的小動作,但台灣還沒有翻桌的大本錢,退而求其次,只能運用民主化的新情勢,敦促大國正視及尊重台灣的地位與權益。 美國去年大選,共和黨的政治素人、商場大亨川普獲勝。川普個性不按牌理出牌,「歐規川不隨」,要自打品牌。他經商致富,以擅長討價還價自豪,國際間常以鄙夷眼光視之。 中國把他當「生意人」,最高原則是獲利,容易以利誘對付,這種中國人傳統看不起商人的論調,搞錯了川普崛起的意義,也輕忽他重要顧問多偏向尊重台灣,及強勢對付中國的主張。 中國欠缺法治 奢談全球化領頭羊 川普「天威難測」,用以對付中國是其強項。從尼克森開始,雙方高調把關係拉到「戰略」層次,由最高層級秘密操作,但川普面對的情勢,中國在戰略上已失去意義,他祭出美國主義、美國優先、指控中國在全球化中搶走美國人工作機會,但雙方不再有當年對抗蘇聯的共同戰略利益。 獲全球化之利的中國,大力批判川普走向保護主義,也有人認為中國將取代美國領導全球化,這是罕見的政治笑話。中國並非自由市場經濟,欠缺法治,凡事政治控制,不公平競爭,不守法,侵權偽造商品氾濫;這種國家談什麼全球化領頭羊? 中國經貿專以不守規則、不公平競爭獲暴利,川普的「保護主義」重在「公平競爭」,中國如執意違規侵權,美國要強力報復。有人擔心這會引起貿易戰,造成雙輸,但中國可能更難承擔輸的後果。國務總理李克強坦承中國民眾的不滿情緒「已經很深刻和嚴重」。沒有美國市場,它的問題將更加惡化。 為維護東亞和平穩定,川普恢復美日聯盟優先,假想敵是以霸權取向,企圖打破現狀的中國及北韓。習近平落到急於找川普會談,只求比照日本首相安倍所享受的禮遇,氣勢已遜一籌。他想在台灣問題上進逼,怕無能為力,頂多換得「我們的一個中國政策並無改變」的官話。 台灣在過去近四十年,蔣經國想維持與美國「官方關係」未遂;李登輝要突破雙方關係也不順暢;陳水扁急於國家正常化,在小布希為伊拉克懊惱之際引發爭執;存心去國家化的馬英九以製造反美、反日、傾中為能事,使國際對台灣失去信心。 蔡政府也移動信封 「勢」在台這邊 蔡英文領導本土政權重返執政,川普率先挪動信封,通電話互相致賀,並以反恐聯盟名義,首度同意駐美代表高碩泰進入國務院;日本外交嗅覺敏銳,眼看美國挪動信封 ,它也同意交流協會正名台灣,並派總務副大臣訪台。 小英政府沒有翻桌的大動作,也沒有喊爽的「申請加入聯合國」,但積極進行國防自主與新南向政策,既求振興經濟,也帶宣示國家主權和捍衛國家獨立的意義,不像馬英九棄置象徵主權國家的外交與國防,把台灣自治區化。小英政府也移動了信封,「勢」在台灣的一邊! (作者王景弘,資深新聞工作者)
王景弘 2017-04-02
我們以前都很辛苦!

我們以前都很辛苦!

台灣之行,浮光掠影,聽到一些話,也看到一些事,不免有所感。 也許是偶然,機場進關時,持中國證件的「非國民」旅客雖然仍不少,但已經沒有兩年多前那次看到的野性嘶喊喧囂,插隊流竄,不知道是中國人也朝「文明化」進步,或馬朝下台,讓他們體會到台灣「並非中國的一部分」。 一個運將聲稱,因為民進黨政府的政策對中國「不友好」,中國遊客減少,這種制式反應是不知死活的國民黨論調。人家要搶你房子的所有權,你還要「友好」地拱手奉上;一個政府可以任意決定你的旅遊,這算什麼「人民政府」? 老朋友敘舊,雖未明言反對年金改革,卻丟下一句「當年公教人員生活很辛苦」,他忘了這不是賠償或補償當年「辛苦」的問題,而是因應當前國家財政負擔與公平的問題。當年何止公教人員辛苦,其他行業都很辛苦,我進新聞界第一個工作,待遇就比照公教人員。 老朋友敘舊,雖未明言反對年金改革,卻丟下一句「當年公教人員生活很辛苦」,他忘了這不是賠償或補償當年「辛苦」的問題,而是因應當前國家財政負擔與公平的問題。(資料照,記者廖振輝攝)   當年國民黨「徵召」台灣人入黨,常見稱許其人「有正義感」,也即「見義勇為」,有破除不公不義之心,現在國民黨的退休公教人員卻死抱超高的不合理退休待遇,而年輕國民黨棍還有臉指控要求改革不公不義者是製造仇恨與對立! 中國要台灣接受主權歸它所有,王金平說任何台灣政治領袖都不可能接受,馬英九卻一味奉承中國意旨,並鬥爭幫他騙取大位的王金平。在台北與老友見面,第一句話竟不是問候,而是「那隻馬已經被起訴了!」 有人憑空設定目標,當作批判小英政府的標準,然後得出「與馬政府有什麼不同」的唱衰論。不要被這種論調唬了:不同的國家定位與改革決心,已呈現不一樣的台灣! (作者王景弘,資深新聞工作者)
王景弘 2017-03-27
台灣人的風骨與軟骨

台灣人的風骨與軟骨

  拿白先生與彭明敏相比,實在太抬舉他,也對彭教授不敬,但他們兩人見識與風格的反差,正好突出威權統治下形成的兩種台灣人:骨質疏鬆的投機小政客,和高風亮節的台灣人知識份子。 白先生被蔣經國列為吹台青,幾十年後,為選黨主席,還對小蔣感激涕零,令人起雞皮疙瘩。這種從小就患軟骨症,只知仰人鼻息,期待外來統治者恩賜的小政客太多,阻礙台灣民主政治的發展。 彭明敏在還沒有「吹台青」之名以前,已經是學術上卓然有成的台灣青年,蔣介石要拿他當樣板,讓他成為台大政治系最年輕系主任、委以出席聯合國大會代表團「顧問」,要他對付「台獨」。 如果彭明敏只是白先生那般見識,「感恩圖報」,依國民黨劇本演出,那白先生之流算老幾?但他選擇知識份子的良知,發表「台灣人民自救宣言」,主張確認台灣與中國一邊一國的事實,及重新申請加入聯合國,十大傑出青年竟因此入獄。 國民黨的戒嚴統治是另類「文攻武嚇」:文攻靠教育、控制媒體進行洗腦;武嚇靠軍警、特務、黑道、司法打壓;罪名依「籍貫」區分為「共匪」或「台獨」。 兩蔣也許認為彭明敏一介書生,沒什麼路用,不如多養幾個軟骨政客,但對面攤的周恩來知道「台獨」與中共並非同路,也更了解知識份子的厲害。他與尼克森、季辛吉的密談,沒把蔣介石放在眼裡,怕的卻是彭明敏代表的「台獨」。 幾十年後,兩蔣去矣,白先生飽受同志奚落,還要靠軟骨哭靈爭鋒;彭明敏風骨剛毅,一路走來,為台灣這塊土地、這個國家忠誠奉獻,未居廟堂,卻引領風騷,催生了台灣新世代的「天然獨」! (作者王景弘,資深新聞工作者)
王景弘 2017-03-13
《星期專論》國民黨的美國朋友們

《星期專論》國民黨的美國朋友們

國民黨的黨國統治,獨霸外交事務,不容台灣人過問對美關係,但它靠蔣家及金錢拉攏的朋友已走進歷史,只有它懂外交的神話破滅,「後反共」時代支持台灣的朋友,不分黨派,主要都是基於自由民主的理念。 國民黨與自由民主的理念脫節 偏好國民黨的「美國朋友」消失,原因與國民黨的衰敗相同:國民黨變得與現實脫節,與自由民主的理念脫節,與保衛台灣的目標脫節。台灣選民失去支持國民黨的理由,美國人也失去偏好國民黨的理由。 大勢如此,國民黨主席洪秀柱訪美只求與藍僑取暖募款,但藍僑只知要錢,並沒有捐錢的習慣;馬英九訪美「演講」,如果只知批民進黨政府的中國政策,自吹他復辟八年親中促統、反美、反日,替中國打破戰後秩序的政策,那更是不識時務。 「勢」明顯不在國民黨統派那一邊,他們靠攏中國,到美國還批判民進黨的民主改革與保台,那是逆勢而行,打錯算盤。 一九四九年,國民黨政權被推翻,能獲美國支持,立足台灣,得力於冷戰、反共之「勢」。中共介入韓戰,與美軍交鋒,對美國造成強烈震撼,保守、反共、反杜魯門的共和黨人士藉機開始清算「誰失去中國」,讓蔣介石政權苟延殘喘。 當年蔣介石為保政權打反共牌 失去中國本土的蔣介石要保政權,撐持其政權的正當性,外交上當務之急在防範中共政權取代它在聯合國的席位,和阻止美國承認北京新政權。 蔣介石的堅定反共立場,與美國保守派信念相符,他領導的國民黨敗於中共之手,讓反共的保守派人士替他抱不平,他們先後成立兩個遊說組織,替他執行這兩項政治使命:「百萬人反對共產中國進入聯合國委員會」,和「自由中國委員會」。 「百萬人委員會」由早年從事醫療援華,與蔣介石有老交情的國會眾議員周以德(Walter Judd)領銜,包括諾蘭(William Knowland)在內的共和黨議員,在一九五三年十月廿二日見艾森豪總統,提出二百一十位傑出美國人士連署的請願書,要求艾森豪政府阻止中共進入聯合國。 他們透過美國勞工聯盟協助,只花九個月時間便完成百萬人簽名,正式成立「百萬人反對共產中國進入聯合國委員會」,趁反共氣氛和圍堵政策之勢,頓時成為美國最具勢力的壓力團體之一。 但中、蘇交惡,「百萬人委員會」又失去自由派支持,反共大將尼克森宣佈訪問中國,使其聲勢一落千丈。一九七一年十月廿五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取得聯合國的中國席位,「百萬人委員會」只好宣告解散。 第一項任務失敗,共和黨保守派把重點轉向阻止美國承認中共政權,在一九七二年尼克森訪問中國前夕,已經失去國會議員席次的周以德,拉高華德(Barry Goldwater)等保守派人物成立「自由中國委員會」,做為阻止美國承認中共政權的遊說團體。 但國際情勢丕變,美國承認中共已勢不可當,兩蔣的反共王牌使盡,「自由中國委員會」力抗到最後,也擋不住卡特政府撤銷對國民黨政府的承認,轉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 極右派殘暴壓制民主運動 美、中建交後,蔣經國的殘局,反共已不足恃,民主與保台才是重點,但國民黨極右派為保既得利益,不惜炮製美麗島事件、殘暴壓制民主運動、打壓言論、出版自由,情治單位謀殺林義雄的母女、江南、陳文成,讓國民黨的反共朋友有口難言。 一九八○年代,甘迺迪、培爾、索拉茲、李奇成為關心台灣戒嚴、民主與人權的另類台灣朋友。台灣民主化、總統直選、政黨輪替,獲美國兩黨一致稱許。陳水扁執政,國會「台灣連線」成立,成為不分黨派,關心和支持美台關係的台灣朋友。 親中行徑失去美國人信賴 國民黨統派看不清情勢,只知敵視台灣,在能撈就撈之後,抱「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心態,退將去跟解放軍交心,去當共諜,去屈膝聽訓,配合中國對台灣恐嚇,製造反日、反美情緒,美其名為不介入大國爭紛,其行徑已失去美國人信賴。 兩蔣還有「反共」的朋友,連戰、馬英九、洪秀柱的國民黨,卻寧可被共黨併吞,厚顏變色,把台灣當他們向北京輸誠的棋子,這種貨色在台灣沒有市場,在美國也沒有市場:他們既無兩蔣的反共朋友,也沒有崇尚民主的朋友! (作者王景弘,資深新聞工作者)
王景弘 2017-03-05
七十年,兩次「二二八」

七十年,兩次「二二八」

  過去七十年,台灣經歷兩次「二二八」:一九四七年的「二二八」,蔣介石佔領軍對台灣人民武力鎮壓;一九七二年的「二二八」,中國挾持美國強暴台灣人民的意願與權利。 第一次「二二八」是流血屠殺,也是台灣人民對中國殘暴佔領的反抗,台灣一代精英受難,人民的憤怒與失望,發出要求美國託管的聲音,也播下台灣獨立的種子。 台灣民主化使塵封的檔案、文獻、證據攤到陽光底下,「二二八」加害人、凶手已無可遁形,這是台灣人民透過民主手段與轉型正義可以解決的問題。 一九七二年,尼克森上了周恩來的當,在「二二八」發表「上海公報」,以「一個中國」和「中國人」的概念,強暴台灣的歸屬與台灣人的認同,這次不公不義,雖未流血,卻同樣壓制台灣民主,有待美國「解鈴」。 第一次「二二八」加害人的蔣介石集團,指控「共匪」挑起事端,現在習近平幫對應該悔過紀念的「六四」與「文革」不紀念,卻要插花紀念象徵台灣人民覺醒的「二二八」,那是虛偽! 習幫如果真正同情台灣人對外來勢力的反抗,它應該和美國一樣,面對台灣民主演變還知所反省,承認「上海公報」的一個中國原則已經過時。 前美國駐北京大使芮效儉說得最好:在一九七○到一九八○年代戒嚴體制下,「中華民國政府」的合法性基於「中華民國憲法」,現在則基於「選舉程序」,而且台灣人也不自認是「中國人」。 習近平是文革受難者,他應該開明的正視現實,管好自家事,紀念「六四」,放棄虛構與不義的「一中原則」,幫助療治七十年來台灣兩次「二二八」的傷痕。 (作者王景弘,資深新聞工作者)
王景弘 2017-02-27
高級台灣人陳庚金

高級台灣人陳庚金

  陳庚金一向是國民黨的樣板,出身「台中州」東勢小城,心儀封建「士農工商」之別,也略聞毛澤東「階級鬥爭」之論,更深諳國民黨能混就混、能撈就撈的腐敗文化,自己一路混到「中評會」主席,連「最後皇后」宋美齡也不過如此,真是高級台灣人! 但他會背國民黨的書,卻不知民主為何物。國民黨在中國搞假民主,黨籍地主、黑金、惡霸橫行剝削,讓老毛的階級鬥爭與農民革命有用武之地。他只學會國民黨的牽拖術,拿老毛革命來污衊民進黨對過去不公不義的民主改革。 民主體制下各種利益團體,對政策有不同意見與主張,彼此制衡,可以透過理性討論,取得多數人可以接受的妥協,或透過全民選擇,產生和平的政黨輪替。如果不能循民主過程進行改革,結果只會造成國家破產,或走向革命。 陳庚金在蔣家反共教育下長大,還讀了一個公共行政碩士,曾官拜行政院人事行政局長,滿腦子「學而優則士」封建思想,看扁農工商,在他眼裡,川普、郭台銘、張忠謀都只是「生意人」,居四「階級」之末,他的「士」才是天之驕子。 因為「士」高人一等,年金改革割到他們癡肥的肉,陳庚金便氣急敗壞,露出「士」階級的傲慢,亂咬民進黨在搞「階級鬥爭」,要現役公教人員能混就混、能撈就撈,要拖垮、「推翻」政府。 要拖垮改革的政府,就是不顧合不合理,不管國家財政能力,只想保住不公義的既得利益。不改革,年輕世代可能拿不到退休金;吃香喝辣混到年近八十的陳庚金,竟煽動現役公教人員跟他死混猛撈了此殘生,那是在替病入膏肓的國民黨拔管。 (作者王景弘,資深新聞工作者)
王景弘 2017-02-20
蔣公嘉言與柱婆真言

蔣公嘉言與柱婆真言

  理論上,黃復興與「黃二代」都是讀「蔣公嘉言」長大的反共鐵衛,但「蔣公」的牙刷主義和隔離主義,讓他們產生自以為是的偏見,不知道國民黨已變成見不得民主陽光的紅、藍、黑三色冰淇淋。 五個什麼咖爭黨主席,救黨廢話說了一大堆,所凸顯的惡症有兩個:「法統」和「中央」與「地方」的矛盾。這是無藥可救的政治癌症。 「蔣公」以神話包裝個人獨裁的正當性,自命是「魚湯」周公傳承下的「法統」, 對外要打倒毛家幫「偽政權」,對內要鎮壓與「共匪」勾結的「台獨」;台灣老住民居多數,卻只能搞「地方自治」,不能與聞「中央」大政。 法統鬼話傳到蔣經國便告中斷,李登輝被視為「法統」之敵,連、吳敗軍談何「法統」?馬英九復辟,但所謂「法統」已經不是「魚湯」,而是「黃復興」。 普遍的認知,黃復興是決定黨主席誰屬的關鍵,但黃復興與外界隔離,性質神秘,被稱「深藍」,「蔣公」時代反共聲音最大,現在卻以退將祭「中國」之名,向「偽政權」屈膝,哀求統一的行動最刺眼。 台灣主流民意要與中國各自為政,和平共存;「統一」既無正當性,也無市場。但柱婆為保主席權位,向黃復興及習近平喊話求救,不惜宣示她堅持「一個中國原則」,要積極追求「統一」。 她要保住「正統」,堅持地方黨部主委「直選」必須「配套」,以免「地方」出現「台灣國民黨」,與以黃復興為骨幹的「中國國民黨」「中央」發生對抗。 黃復興變色,法統神話不存,中央與地方矛盾無解,柱婆總算承認外來國民黨的居心與無可救藥的認同錯亂。 (作者王景弘,資深新聞工作者)
王景弘 2017-02-13
國民黨喊團結的時候

國民黨喊團結的時候

  國民黨主席之爭很熱鬧,會哭的,會罵人的,會笑的,會吵的,會自稱無色彩的,五人攪成一堆,最響亮的口號是「團結」,而且都認為要團結這個外來幫派政黨,「非我不行」。 五個候選人凸顯的「亮點」,有人靠血統與「同表」擁抱黃復興,有人靠哭靈回憶好漢當年,有人把「爸寶」寫在臉上,有人強調出身黃復興基層,也有人打「本土醫」招牌,要替國民黨贏回政權。 他們口喊團結,手段卻在搞分裂,臨時拉夫入黨,名冊黑箱灌水,選舉權可以隨時調整。 不論手段、過程、理念,他們都欠缺「團結」的本錢。不公正的競爭過程,只會製造更深的分裂;說不清的理念,只有製造更多對立。有人選擇「一中被統」,有人不敢說「統」,卻敢說反「獨」,基本路線衝突,「團結」為哪樁? 他們「團結」的目標在奪回執政,「本土醫」比老蕭有出息,說他不但競選黨主席,也要問鼎二○二○年總統大選,不願屈膝當「正統」的老二。但黨內爭權的「團結」與人民無關,也無效。 兩蔣威權、戒嚴統治時代,政權的合法性受國際挑戰時,也會喊「鞏固領導中心」,主要目標是「對外」,「反共」,「拒統」,對被馴服的台灣人民,兩害取其輕,還有賣點。 馬家國民黨由一批吃國民黨奶水長大的台籍政客背書,騙走選票,卻翻轉兩蔣親美、親日、反共、保台的鮮明對外政策,走反美、反日、降共的背叛台路線。 台灣如果不幸再被國民黨騙取政權,那便難逃被出賣、被中國併吞的命運。台灣需要新起的反對黨,但不能要老K這種黨,它還是走入歷史或遷回中國比較順乎自然。 (作者王景弘,資深新聞工作者)
王景弘 2017-02-06
《星期專論》川普應揚棄醜陋的政治權宜

《星期專論》川普應揚棄醜陋的政治權宜

  川普在當選美國總統後,曾說過他要檢討「一個中國」政策。如果他能拋棄這個過時的政治權宜,回歸堅實的法律基礎,與台灣關係正常化,那對飽受霸凌的台灣人民,將是遲來的正義。 美拋棄政治權宜 對台是遲來正義 無視舊金山對日和約的規定,國民黨、中共政權及國際社會以虛構與政治權宜,炮製「一個中國」原則,和「一個中國」政策,霸凌台灣人民已經六十五年。 國民黨政權自命「一中」法統,拒絕把政權交還台灣人民;在中國取代國民黨的中共政權,既未事實佔領台灣,也沒有主張主權的法律根據,便自訂「一個中國」原則,想藉政治強暴法律。 國際社會不顧國際條約,屈從中國,採取政治權宜,以模糊的「一個中國」政策,尋求與中國建交。即使台灣民主化之後,表明不接受外來政權的「一個中國」概念,美國卻不承認現狀,反要求「不要片面改變現狀」。 國民黨政權被選民唾棄,它「中國法統」的神話已成過去式;中國既沒有主張對台灣主權的法律基礎,只能繼續靠政治壓力脅迫各國屈從;但美國及國際社會,特別是舊金山和約的簽字國,應拋棄過時的政治權宜,重回法律的層面。 中國法統成過去 應重回法律層面 尼克森避開法律層面,以政治權宜打開中國之門,在解密文件上處處可見。一九七一年七月季辛吉秘密訪問北京之後,國務院提出「台灣前途」解決方案備忘錄,最大關鍵就是建議白宮「應盡可能避免法律的模式」。 它建議美國在官方文件不要再提台灣「地位未定」,如果被追問,便說「這個問題基本上是政治問題」。 三項公報未簽字 沒有法律約束力 這份東亞事務局研擬的備忘錄,經過法律顧問史塔(Robert Starr)會簽。史塔在一九七一年曾主稿提交國會的法律意見,認為台灣地位最確當的說法是「法律地位未定」,他對東亞局備忘錄主張美國應盡量避免採取法律模式,表示並無異議。 避開法律問題,採取政治權宜,在尼克森與周恩來會談中更露骨。尼克森表明,如果他控制得住美國官僚體系,以後美國政府不會再有「台灣地位未定」的聲明出現。換句話說,他並未否認法律規定,只是不准官方再說。 政治權宜不具法律基礎,最近更由前駐中國大使芮效儉(Stapleton Roy)證實:構成所謂「一個中國」政策的「三項公報」都沒有簽字,沒有法律約束力,因此,歷任美國政府都必須「重申」才有效。 中國尚未民主化 權宜理由不存在 因為政治權宜基礎脆弱,川普檢討「一中」政策的說法一出,親中派便驚慌失措,荒唐地把改變此項政策會招來中國「懲罰」台灣,損害兩岸關係,當作反對的理由,這根本不分是非,無視中國為併吞台灣從未停止的霸凌,為繼續任由中國不守國際規則的惡行找藉口。 美國歷任總統對中國的政治權宜,並非考量台灣利益,而是出於聯中制俄,和幻想以經濟交流改變中國,使它民主化及接受國際規則,但制俄已成過去,中國並未民主化,也未走自由市場經濟,而是以國家資本主義做不公平競爭,對內壓制,對外霸權,政治權宜已沒有存在的理由。 中台是不同國家 不影響美台關係 即使川普調整「一中」政策,最樂觀的估計,美國也不可能立即與台灣建交,但他應該依三個原則,開始與台灣關係正常化:第一,揚棄政治權宜,回歸堅實的法律基礎,確認台灣人民依舊金山和約享有自決的權利,拒絕中國對台灣主權的主張。 第二,以集體方式把台灣納入國際社會:台灣自成國家,卻被排除在國際組織之外,二千三百萬人民的權利被剝奪,美國與舊金山和約簽字國應集體合作,把台灣納入國際組織。 第三,以漸進方式,修補美台關係的缺失,逐步走向正常國家關係,確認台灣現狀與中國是不同的國家,美國與台灣的關係不受中國干預。 中國知道所謂「三公報」並非正式簽字的協議,「一中政策」與「一中原則」不同,美國自訂的政策,川普新政府有權改變。中國嘴硬,但以中國體制、政治與社會情勢的嚴重缺陷,如果選擇經濟對抗,或軍事對抗,結果可能是中國體制的內爆與改變。 美以法律為基礎 不能讓中國橫行 要改變中國及約制中國的行為,川普政府應堅持以法律為基礎的國際秩序,不再以政治權宜,任由中國的霸權主義與不公平競爭橫行。 (作者王景弘,資深新聞工作者)
王景弘 2017-02-05
怪胎把郭台銘比川普

怪胎把郭台銘比川普

  國民黨是最長於捕風捉影,喜歡把什麼比雞腿的怪胎,看到川普大爆冷門,有人便想像同樣財大氣粗的郭台銘可以替國民黨贏回政權。自稱不是「本土派」的白先生更宣示「如果」郭台銘有勝算,他當然支持。 郭台銘當然「有資格」競選總統,但他應該競選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總統」,與習近平拚場,因為他的貢獻在中國:替中國創造百萬就業機會,成中國第一納稅大戶。他剝削中國勞工,賺美國人的錢,對台灣只有怨言。 川普的口號以美國優先,優先買美國貨,優先雇用美國人;他以改變稅則及強勢勸說,促美國大公司留在美國,優先投資美國,共同改變美國,使美國回復強大;他帶濃烈的美國主義和保護主義。 郭台銘靠中國特權恩賜和美商的訂單賺錢,處處在迎合中國,怕失去經營的特權,他沒有種在台灣說川普那些大話。他要在台灣替國民黨「競選」,那只能幻想紅朝「一國兩制」成真,可以像董建華一樣,在台灣「選」欽定特首。 把郭台銘比川普,最大咖的是志在國民黨主席的白先生,他把蔣經國當年欽定他列名「吹台青」,在戒嚴統治御用榜上有名,當作最寶貴的政治資產,對蔣經國感激到老淚縱橫,手帕全濕,勇奪「吳哥哭」的藝名。 蔣經國看中他是南投「吹台青」,可以在國民黨當樣板唬台灣人,他卻打臉蔣經國,宣示他「不是本土派」,與王金平、詹啟賢、廖國棟者流劃清界線,向馬英九、黃復興靠攏,這也難怪他支持郭台銘選總統。 「吹台青」當黃復興,郭台銘比川普,對台灣而言,只有台南詩人謝星樓的那幾句對「比」最傳神! (作者王景弘,資深新聞工作者)
王景弘 2017-01-24
義和團的智商不高

義和團的智商不高

  中國買了一艘蘇聯要當廢鐵的航空母艦,拼拼湊湊,長年在「沿海」演訓,這次虛張聲勢,繞道台灣海峽,向「不沉的母艦」示威,真是小孩玩大車,不知天高地厚的義和團心態。 義和團自以為刀槍不入,現代義和團以為會沉的航空母艦,可以嚇沉「不沉的母艦」,而他們在台灣的同類還呼應遼寧號也是「雄三不入」,而且是來「保護」他們的。義和團的智商實在不高。 航空母艦的作用在遠洋作戰,而不是近海戲水,它要發揮威力,必須能掌控安全海域,而不能自限無用武之地,反暴露在對手可施展海、陸、空火力密集攻擊的狹窄水域。 美國航母攻擊群出巡,警戒海域兩百海里以上,一九九六年江澤民製造台海飛彈危機,美國兩個航母攻擊群,分別部署台灣南、北海域,而不是愚蠢到把艦隊開進台灣海峽。 江澤民放空包彈,美國國防部長裴利在電視訪問中警告,如果中國動手,它的海軍可能頃刻之間被摧毀。 拼裝的遼寧號,艦載機只有十五架,而有航艦起落經驗的飛行員有限,與美國航母艦載機七十五架,實小巫見大巫,開進「不沉母艦」近海,不但不足以構成威脅,反而有被甕中捉鱉的危險。義和團嘲諷希望雄三不要「誤射」,還有自知之明。 國民黨統派在崩盤後,甘為中國義和團的應聲蟲,胡言恐嚇台灣:誇張中國停止政治旅遊的衝擊,貿易分藍綠,揚言經濟封鎖、外交封鎖;現在連遼寧號那種骨董也搬出來招搖,卻自曝其短,落得被「全程監控」。 牌打到以會沉的母艦,進入「不沉母艦」的地盤,那不是威脅不沉的母艦,而是義和團自尋羞辱。 (作者王景弘,資深新聞工作者)
王景弘 2017-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