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弘相關文章

要正義,還是要特赦?

要正義,還是要特赦?

  綠營政治人物和扁迷,在新舊政府交接之際,提出要求馬英九特赦陳水扁,他們熱心有餘,卻見樹不見林,不以追求正義為重點,委屈求饒,只尋求阿扁恢復個人自由。 特赦是總統權力,可用以救濟法律僵局,但馬英九玩的是傳統中國政治,成王敗寇,趕盡殺絕,不知「和解」為何物。他不敢把阿扁整死,讓他成烈士,卻存心要把阿扁整到崩潰,認罪求赦。 國民黨的司法,把陳水扁上手銬,既羞辱阿扁,也恐嚇台灣意識;阿扁把上銬的雙手舉起來,抗議馬政府濫權,激起許多義憤、同情與支持。他在黑牢發出「關不住的聲音」,主張清白,也追求正義。 以「有助和解」之詞,請求馬英九特赦阿扁,那是對牛談琴,只有讓馬幫多一次機會,搬出司法未定讞和阿扁未認罪的理由,再次羞辱阿扁。 扁迷向馬英九求饒不成,壓力會轉向蔡英文,以福特總統特赦尼克森之例,要求小英行使總統權力,特赦陳水扁。但除非阿扁自己願意認罪,否則小英特赦的正當性不足,也不是執政第一要務:她競選政見並沒有列入特赦阿扁。 福特是繼位、而非民選的總統,他為了終結政治紛擾,未待彈劾成立,便特赦尼克森可能觸犯的一切罪責,致自己聲望慘跌,在一九七六年大選慘敗,共和黨也連帶遭殃。 在阿扁自認無罪、司法未定讞前,要求小英先無條件特赦阿扁並不適當,但可要求她依照尋求正義與司法改革的承諾,成立公正的特別委員會,全面調查司法濫權、不公案件,提出報告與建議,還被害人清白。 沒有正義的特赦,雖可滿足阿扁支持者的同情心,卻無法恢復他們的榮譽感! (作者王景弘,資深新聞工作者)
王景弘 2016-04-15
台灣人民不是魯蛇!

台灣人民不是魯蛇!

  大選結束,魯蛇理當尊重人民的選擇,準備政權轉移,但被民意唾棄的馬英九竟還東奔西跑,天天唸經,要逼新總統蔡英文就職時重申「九二共識」。 失去民心的魯蛇政府,沒有任何正當性對代表新民意的政府指手畫腳。蔡英文「維持現狀」獲選民普遍支持,更沒有理由屈從魯蛇的錯誤政策與虛構的「共識」。 馬英九自己知道、也說過「九二會談」沒有共識,現在卻吹噓他會晤美國訪客,每次都要重申「九二共識」,以免被認為政策改變。拜託,魯蛇!「九二共識」不但是虛構,而且對象不是美國! 馬英九自己失憶,美國外交檔案卻是白紙黑字:二○○七年十一月三十日,他向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薄瑞光表明,「一中各表」與「中國稱的九二共識」很接近,可以作為雙方談判進行的基礎。 這句話證明「九二」並沒有共識,而所謂「一中各表」,只是魯蛇對內欺騙的謊言,中國並沒有接受;馬英九政權掩藏「國旗」的行為,更證明中國不同意「各表」,「中華民國」國旗必須降下來! 有人不懂或裝不懂,要求小英把「維持現狀」說清楚。其實,前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處長楊甦隸早就告訴游錫堃「維持現狀」的定義:第一,中華人民共和國不能對台灣用武;第二,台灣不要宣佈獨立,或改變憲法主權條款。 小英提出維持現狀的要素,納入維持中華民國憲政體制,承認「九二會談」的史實,並堅持台灣的民主與普遍民意,已經顧及美國的關切、中國的面子和台灣人民對維持獨立主權地位的主張。 維持這樣的現狀是台灣人民作主的底線;台灣人民不願跟國民黨當魯蛇! (作者王景弘,資深新聞工作者)
王景弘 2016-04-11
國民黨在幽靈化!

國民黨在幽靈化!

  在今年大選崩盤後,國民黨內部對於何去何從,爭論不休,新任黨主席洪秀柱一上台,還沒任命秘書長,反而是大舉廉賣副秘書長,並把他們押到慈湖「謁靈」。 這一招本末倒置,明顯別有用心:她當「專職」黨主席,凡事要一把抓;她把副秘書長人數倍增,藉以收買有官癮卻無本事的小咖當班底;拉他們去折腰參拜「總裁」靈堂,突出她接班的正當性,並培養他們的奴性。 洪秀柱的新口號,要國民黨志工化,自己不領薪水,在清高度上,勝過「領過三個月」黨主席薪水的馬英九;但連戰也沒領薪水,卻有難以計算的活動開支或收入。 國民黨挾天文數字的黨產,善玩「黨營轉私營」的把戲,肥死大黨工;小黨工只能撿些生活費。現在黨主席喊要志工化,薪水比例降低; 黨要「轉型」成「理念政黨」;小黨工生活和心理都要受折磨。 這種「轉型」不脫她那幫人的中國意識形態,也師法習近平復辟毛澤東理念,以便國共接軌更密!但習近平一黨專制,搞獨裁與個人崇拜,都已面臨重大危機,台灣年輕人可以自創黨,何必附和國民黨這種「理念」? 國民黨喊過的各種「化」,只有李登輝的「民主化」與「本土化」,打破不公平的權力分配,在維持政權上算是成功,但既得利益者以堅持「理念」為名,反對本土化而成為「新黨化」,最後成為泡沫化的代名詞。 洪秀柱謁靈的起手式,自己凸顯國民黨的矛盾、僵化與幽靈化。她拜蔣而不反共,寧認同中國,拒絕本土化,卻要以黨職籠絡,靠一些地方派系人物抬轎選舉。黨國幽靈可以迷住一些眼睛睜不開的人,但吸引不了獨立自主的年輕世代! (作者王景弘,資深聞工作者)
王景弘 2016-04-08
國民黨封神會奇談

國民黨封神會奇談

  國民黨深怕外人不知道它的成員階層分明,一再重演凸顯它內部矛盾的把戲。小辣椒總統候選人資格,敗於地方派系;這次黨主席選舉大翻身,徹底打趴地方派系。 洪秀柱就任黨主席的場景,說好聽是「很民主化」;唱衰一點,那是國民黨回復真面目。對台灣人民來說,這是難得的好事,因為台灣人民被虛偽包裝的國民黨欺騙,已經騙夠了! 封神會喊改革與團結,卻顯得無精打采、離離落落:有人退黨;有人說不滿洪秀柱的人還很多;五位「本土」中常委缺席新主席的首次中常會;前任黨主席朱立倫見首不見尾;只有連爺爺擔綱唱些老調。 連爺爺顯然走不出兩度慘敗悲情,還在怪三一九兩顆子彈讓他黃袍泡湯。他不知交代他二○○○年花掉一百二十億元選總統,錢是怎麼花的?兩顆子彈那一年,又燒掉多少錢? 他要求國民黨,「對不公不義的事,絕對不低頭,要言所當言、為所當為」,真是拜託,國民黨在台灣幹了多少不公不義之事,吞沒多少國家財產,人民要求轉型正義,國民黨卻在負隅頑抗,難道這是「為所當為」? 連爺爺認為國民黨要「走老百姓的路,跟老百姓人民要站在一起,走人民的路」,這話很有「民主」味道,但洪秀柱那一夥人曾指罵這是民進黨走的「民粹」。連爺爺可曾記得,去年全國老百姓都勸你不要去當小弟陪習大大閱兵時,你怎麼置之不理? 在國民黨封神之際,陸委會發表的民調,七十二.七%受測者不認同「兩岸同屬一中」,洪秀柱幫卻是要「九二共識」、「一中同表」,與人民對幹,她的「中國國民黨」不屑跟台灣人民站在一起! (作者王景弘,資深新聞工作者)
王景弘 2016-04-01
習近平何不外交共存?

習近平何不外交共存?

  巴拿馬政府邀請中華民國新總統蔡英文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參加巴拿馬運河擴建竣工典禮,照舊思維,習近平可能「不屑」去;但北京如果能務實,這是習近平展現大國氣度,成就其「大大」的機會。 習近平應拋棄毛澤東、周恩來與兩蔣內戰爭奪中國合法政府的過時觀念,面對新的情勢,只要一念之差,便可藉此機會表現尊重台灣人民的選擇,創下外交共存,開展雙方交流正常化。 新的情勢是:中共早已打敗國民黨政權,取得聯合國的中國代表權;鄧小平改革開放得到相當成果;它多一個邦交國,少一個邦交國,都無助、無損其大國地位。 毛、蔣時代的零和遊戲,雙方都只有一個目的:毛想併吞台灣;蔣想「光復大陸」。但在台灣民主化之後,台灣的普遍民意是與中國和平共存,零和遊戲已失去意義。 在國際間,因舊金山和約未規定台灣的法律歸屬、台灣與中國長期互不相隸屬的事實,和台灣以實力與新思維進行實質外交,中國並不能靠拔光台灣邦交國,逼台灣接受它的併吞;它的外交戰反會因台灣及強國反彈,強化台灣的地位。 中國一向稱許尼克森是有眼光的政治家,敢不顧眾議與慣例,訪問沒有邦交的中國;而周恩來和鄧小平則堅持,不趕走國民黨駐美大使館,他們不能訪華府。他們逼美國與國民黨政府斷交的目的達到了,但美國與台灣的實質關係更緊密! 習近平最近對內高壓、不斷造神,想在歷史留下「大大」地位。如果他有眼光,就應該把握機會,表現大度,藉由巴拿馬政府的邀請,與蔡英文總統同台,開啟雙方外交共存的新時代。(作者王景弘,資深新聞工作者)
王景弘 2016-03-28
《星期專論》拜孫中山,知道在拜什麼?

《星期專論》拜孫中山,知道在拜什麼?

在童年時代,很多人都有隨母親、祖母去大廟小廟,拿香跟著拜的經驗,但都不知道在拜什麼,只聽大人說,有燒香就有保庇。   受兩蔣國民黨教育的世代,一上學便學會拜孫中山遺像,同樣都不知道在拜什麼,為什麼要拜,而且現在還有人積習難改。 國民黨地方角頭系統的立委張麗善,一聽有人提案要免拜孫中山,立即抓狂,拉行政院長與立法院長向孫中山像哈腰。可以打賭,她不知道自己在拜什麼。 立委陳學聖要競選國民黨主席,翻箱倒櫃,搬出「三民主義」當寶貝,國民黨的救命丹。他一定沒讀過非國民黨認可的三民主義評論。 一個拜神化偶像,或學習「繼承」鬥爭老套的政黨,不會有前途;被人洗腦,到資訊開放後仍麻醉在威權教科書的人,只能繼續當人家的奴才。 國民黨制定的憲法、教科書、獨裁決定,都把孫中山稱為「中華民國」的創造者,尊為「國父」,「三民主義」列入憲法,黨歌變成「國歌」。這些圖騰,在孫中山的祖國被拋棄,卻強加在與他的主張時空不相干的地方。 孫中山 不敢稱創立中華民國 孫中山自己都不敢說他創立中華民國:從一八九五年到辛亥革命的十六年中,他都流落在海外,所謂十次起義,他只有在第六次鎮南關起義,曾到革命軍占領的砲台陣地住過一夜,而那是他十六年間唯一一次回到大清統治下的中國。 辛亥革命他既未參與,也不知情,人在美國中西部丹佛,看報才知道武昌起義。撰寫「孫中山:他的一生與意義」的美國學者莎曼(Lyon Sharman),評價孫中山對革命的貢獻主要有二:宣傳革命與籌款。 推翻滿清 孫中山非直接行動者 十次起義,大多數是由同盟會的共同發起人黃興所領導。新軍在武昌起義扮演重要角色,而各省紛紛宣布獨立響應,漢族軍頭袁世凱挾兵權自重,得以逼清帝接受優厚條件退位;推翻滿清的革命,孫中山既非實力人物,也非直接行動人物。 推翻滿清只打倒一個大皇帝,卻產生許多小皇帝;軍閥、政客劃地稱王,並沒有「建立民國」之實。到了「民國十二年」,孫中山還只是退居家鄉廣東的小軍閥,想整軍「北閥」做第二次革命,卻成北上就醫,在北京去世。 以如此事實,中共稱孫中山是中國現代革命的「先行者」,比國民黨把他神化、尊為「國父」,更切合實際。國民黨替他造神,那是他手下爭奪繼承權的封建思維,而孫中山能被造神,是因「三民主義」被捧成國民黨的聖經。 蘇聯顧問建議 國民黨造神尊國父 莎曼認為,如果沒有「三民主義」,死後的造神運動便缺少可用的文獻。因為孫中山看列寧革命成功,他卻失敗,決心接受蘇聯顧問,仿列寧黨之制,一九二三年改組國民黨,把黨置於國之上,並以「聯俄容共」為新政策。芭庫拉(Hannah Pakula)在「最後的皇后:宋美齡與現代中國的誕生」一書,引用孔祥熙的回憶:國民黨依俄國顧問鮑羅廷的建議,孫中山身後要像列寧一樣加以神化。 神化的第一步就是立遺囑,由汪精衛執筆,在他去世前一天,趁他略甦醒時唸給他聽,由宋慶齡扶著他的手簽字。想爭奪繼承人地位的黨內要人,便拿遺囑造神,尊他為國民黨永遠的「總理」、「國父」,舉國上下要對他的遺像三鞠躬,朗讀遺囑,學習三民主義,成就了他在世之日沒有建立的地位。 三民主義 演講紀錄缺嚴謹思考 曾編輯孫中山英文文件的莎曼指出,以孫中山十六次演講紀錄出版的「三民主義」,屬於東拉西扯的漫談,缺乏嚴謹的思考,左右各派在它蕪雜的內容中,可各取所需,證明自己「正統」。他抄美國民主,卻三權變五權;講民主,卻搬列寧共黨專制;把民生主義等同社會主義、共產主義;革命既成功,卻還要「軍政、訓政」;他不是原創的思想家。 國民黨拜到亡國 還要台灣人跟拜 國民黨拜孫中山拜到亡國,流落台灣還要強迫人民跟著拜,但台灣的民主早已超越他的建國方略,台灣的自由市場經濟,與他的民生主義和共產主義南轅北轍,台灣自己國家的認同,也不接受他在推翻滿清後才虛構的「中華民族」。 孫中山遺囑和三民主義,不是針對台灣人,在近百年後的台灣更不適用,但居然還有人堅持拜他的遺像,崇拜他東抄西抄的三民主義,這種黨、這種黨員沒有救藥。(作者王景弘,資深新聞工作者)
王景弘 2016-03-27
洪奇昌與蘇起的西遊記

洪奇昌與蘇起的西遊記

  洪奇昌被蘇起當人頭,「帶」團跑上海與北京聽訓,回來發表意在脅迫小英的西遊記,被新潮流除籍,蘇起竟稱意外,為他「台北論壇」的綠色花瓶抱屈。 當然,蘇起杜撰「九二共識」,自陷一個中國圈套,誠信已經掃地;他抱屈既不能使人信服,也救不了洪奇昌。 蘇起粗魯的政治算計,選在蔡英文就職前,推出錢復與洪奇昌領軍,去聽中國「官學界」不問可知的「意見」,強調「九二共識」,企圖對小英施壓。在兩蔣時代,這種罪行叫「為匪張目」。 他曾官拜國安會秘書長,屈身聽中國官派學者的陳腔濫調,實自我作踐;錢復何等人物,豈甘與沒有言論及思想自由的老共「學者」耗時間,自然選擇不去上海,只到北京一遊。 蘇起的公信力已失,所寫的西遊報告,引述盡是「匿名氏」:一個權威學者、一個資深專家、某權威學者、上海權威學者,然後結論:從上海到北京,官員與學者「一致強調」現在球在台灣一邊,要看小英五二○就職演說如何回應。「西遊記」之心,路人皆知。 學者專家發表意見,竟要隱姓埋名,真是天大笑話,民主國家的學者與媒體都不會這樣做。中國沒有學術獨立與言論自由,所謂智庫學者怕出紕漏,言詞只會比官腔強硬,這就是西遊記宣傳恫嚇的居心。 中國對台灣的野心和策略,昭昭在人耳目,民進黨不是「不瞭解」,而是「不接受」。國民黨依中國的條件,逆來順受,要高舉白旗跟他們「一家親」,這算什麼本事? (作者王景弘,資深新聞工作者)
王景弘 2016-03-25
誰在賣吊繩給中國?

誰在賣吊繩給中國?

  列寧曾酸資本主義的貪婪,預言資本家自己找死,會賣繩子給共產主義者,讓共產主義者用來把他們絞死。台灣就有這樣的交易:馬幫舊勢力的「天然統」和唯利是圖的商人,正不斷向中國傾銷政治吊繩。 中國想併吞台灣,法理上要找一條叫「一個中國」的繩子,說是台灣自願把它綁在自己脖子上。一批兩蔣時代的權貴及所謂二代精英,過去以拉美國大腿,抗拒中國進逼為能事,民主化後失勢,心有未甘,便做起專銷吊繩的生意。 李登輝走本土化路線,第一個向中國賣吊繩的是陳立夫,這個「蔣家天下,陳家黨」的黨國專政老權貴,寫信給鄧小平,教他對台灣「不能放棄使用武力」,否則無法達到「統一」的目標。 連爺爺問鼎總統大位,連戰連敗,竟代表國民黨去與胡錦濤搞「五點」共識,接受「一個中國」。在馬英九復辟之前,他是吊繩的總經銷。 與民為敵的舊勢力,以「和平」、「穩定」、「愛台灣」包裝各種吊繩:虛構「九二共識」,鼓吹雙方貿易協定、建議中國觀光客湧入台灣、以政治採購與投資綁死台灣、高喊兩岸政策位階高於外交,要看人眼色,「外交休兵」。 他們不但賣繩子套住台灣,還做售後服務,在國民黨垮台後,替中國恐嚇台灣:新政府如果不把脖子伸進「九二共識」、「一個中國」的圈套,自己「套好套滿」,中國觀光客便不來了,外交也不休兵了,貿易及觀光生意也完了。 兩蔣時代對於友邦轉承認中國,習慣罵他們是「飲鴆止渴,自食惡果」。這八個字更適用於賣吊繩給中國的權貴「天然統」,他們背棄民主,喝巴拉松解渴,自食惡果! (作者王景弘,資深新聞工作者)
王景弘 2016-03-21
金平老矣,還知公道否?

金平老矣,還知公道否?

  先替王金平抱屈:他當陽春立委已經很落衰,沒事躺在立法院,也會中槍。也幫他找個回應:這是挑撥離間。 王金平當慣了「院長」,凡事搬出「議事中立」,便可以躲閃過去,不必對敏感問題表態;但回頭當國民黨的不分區陽春立委,角色就不一樣,不能再廝混呆坐,無語問蒼天。 新立法院開議,轉型正義、追討國民黨「不當黨產」是熱門議題。幾個走卒型的國民黨混混,厚著臉皮,牽拖東、牽拖西,抗拒追索不當黨產的立法,言詞醜態百出,老謀而資深的王金平,卻老僧入定! 王金平可以有三個選擇:裝聾作啞,不說話;「義不容辭」,昧著良心跟小混混異口同聲表示黨產已處理完畢,並拿什麼比雞腿,把非國民黨的法人組織全拖下水,「證明」藍綠都一樣;或者,拿出公道伯精神,要求國民黨把不當黨產歸還人民。 這個老油條不敢站在人民一邊,追索國民黨不當黨產,也不願違背良心替國民黨贓物護航,更不敢開罪國民黨,免得被開除黨籍,連在立法院躺的身分都喪失。他選擇不開金口,不作偽證。 當然,他可以說,批評他不站在人民的一邊,是挑撥他與人民的感情;指他不敢「大義滅黨」替人民追討國民黨不當黨產,是挑撥他與國民黨的感情;嗆他躺在立法院「無言以對」,是挑撥他與立法委員的感情。 但以事實分辨是非,評判公共人物,這種「挑撥是非」本來就是媒體的責任。王金平既不敢反映民意,也無顏反映腐敗的黨意,大把年紀混跡立法院,看年輕世代生猛游水,為改革拚命,自己應該感到慚愧。請借問:金平老矣,還知公道否? (作者王景弘,資深新聞工作者)
王景弘 2016-03-18
要研究,更要公開!

要研究,更要公開!

  外界不知道中央研究院「五、六年前」購得的「二二八」檔案,是否有關於受難人林茂生教授的資料,如果有,卻未公開,那對他的後代是無法彌補的遺憾:他的長子林宗義教授和么兒林宗光教授都在過去五年相繼辭世! 把檔案「半賣、半送」給中研院的胡先生,對中研院近史所「慢慢研究」,而未履行公開檔案的諾言,表示不滿。從人民期待轉型正義,被害者家屬時不我予,急於尋求真相的心情而言,胡先生有理由不滿。 這些文件需要整理與研究,但研究工作不能只限於一個機構,或特定學者。「二二八」慘劇,無辜被屠殺者數以萬計,在親歷其事的一代或被害人子女還在世之際,最急迫的工作是檔案的公開,而不是牛步般的研究。 歷史悲劇檔案的公開與研究,可以並行不悖;文件公開可以鼓勵有興趣的學者,從不同角度、不同範圍進行研究,不會流於少數學者整理出來的一家之言。 以現代文獻檔案影印、複製、數位化的技術,要保存原件,對外提供複製文件並非難事。美國政府文件在解密後,都經複製,交給國家檔案局對外開放,每天吸引數以百計的研究人員去調閱。 「二二八」事件及白色恐怖的部分檔案,失而復得,對清理國民黨政府不顧人權的暴力統治之責任,彌足珍貴。憲兵違反法紀,追索流失文件,行為及目的均不合民主體制,因此事而暴露的其他檔案,更應儘速公開。 人民要求轉型正義,就是要查明真相與責任,而檔案文件的公開是尋求真相的最重要一步。中研院所購及新出現的文件,都應複製,對外公開,不能以研究之名,造成繼續掩蔽真相之實。 (作者王景弘,資深新聞工作者)
王景弘 2016-03-14
果然沒有本土派!

果然沒有本土派!

  中國國民黨主席之爭,原被定位為本土派與統派的角力,但黃敏惠一開口,便證明國民黨並沒有「本土派」,他們一窩都是依附國民黨的統派。 國民黨看中黃敏惠,因為她有地方派系實力,可以當國民黨花瓶。這類依附國民黨的人,本來除偶爾跟外來幫主喊「反台獨」之外,其實也反對「統一」,與渴慕「祖國」的外來「正統」藍有別。 但對「統一」持抗拒或消極態度的台灣人,或老國民黨第二代、第三代,在國民黨內生存的空間正在消失,他們在政治上也有更多選擇。民進黨與時代力量的「拒統」立場,及其他社會及經濟政策,都更符合主流民意,他們何必違背重大原則,替國民黨賣命? 今年大選,國民黨曾因黨內抗拒統派的壓力而有「換柱」之舉,但接棒者也不脫統派路線,難逃敗局;民進黨更首創紀錄,贏得國會多數,以台灣為主體的時代力量崛起,人民的選擇很清楚。 國民黨要在民主的台灣有競爭力,只有改革,清除過去造成的不公不義,轉型為認同台灣的民主政黨。但它敗選後的黨主席選舉,卻在重演大選的戲碼,大選的「換柱」,變成黨主席的「防柱」。 如果國民黨「本土派」有存在的意義,那「防柱」的正當理由就在「拒統」,可是黃敏惠喊的口號,竟是統派一個中國的「九二共識」,與洪秀柱相同;她還反對國民黨改名,並聽信「資深黨員」所謂黨產是他們五毛一塊「黨費」的累積! 檢驗本土與非本土的唯一標準,在於是否接受中國對台灣的主權主張;接受虛構「九二共識」一個中國的人,就是統派,稱不上本土派;國民黨已經沒有本土派! (作者王景弘,資深新聞工作者)
王景弘 2016-03-11
孫中山與國民黨魔咒

孫中山與國民黨魔咒

王景弘 2016-03-07
沒有人比川普更白目!

沒有人比川普更白目!

  美國房地產大亨川普參選共和黨總統候選人提名,一度被認為是在搞笑,現在卻一路領先,還被視為「危險人物」。共和黨「防川」乏力,民主黨怕他葷素不忌,會絆倒希拉蕊。 幾十年來,美國政治人物沒有人比川普更白目,他帶有種族、性別歧視,狂妄自大,排外,罵媒體,批教宗,以羞辱對手為能事,自己謊言惑眾,卻以「相信我」作為口頭禪。 他不是堅持保守派或自由派的原則,行為更像學校霸凌的小霸王,用鬧劇、小學生語言在發飆。有人把川普現象比喻為戰前崛起的墨索里尼,但他更像清末排外自大的「義和拳」。 川普不管證據,硬指歐巴馬是出生於肯亞的回教徒,而成共和黨極右派寵兒。他詆毀墨西哥人,指控外國人搶走美國人工作,反對收容回教徒,要築牆擋非法移民。沒有人把他參選當一回事,只等他自己崩潰,他卻銳不可當。 川普現象反映美國選民的憤怒與挫折,因為歐巴馬成為美國第一位黑人總統,外交軟弱,內政太左,讓有白人優越感的選民怒火中燒。川普排外態度,和「相信我」會讓美國恢復強大,正符合選民的心理。 美國總統出身「安格魯.薩克遜族、白人」的傳統,早已被打破,但反當權派的思維,在這次大選盛行,共和黨「根正苗紅」的都已敗陣,剩下的克魯茲與魯比歐既是西班牙裔,又是現任參議員,川普罵盡天下蒼生,獨受憤怒白人的歡迎。 川普的白目,使共和黨深怕被他拖垮,也讓希拉蕊怕贏得很難看。選民也多數對希拉蕊持負面評價,並有「柯林頓疲勞」,他們夫婦的財與色,非議不少,碰上百無禁忌的川普,希拉蕊也高興不起來! (作者王景弘,資深新聞工作者)
王景弘 2016-03-04
各說各話 點到為止

各說各話 點到為止

  中國外長王毅在華府國際與戰略研究中心演講,「希望」台灣「新執政者」,「以她自己的方式」表明願意繼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願意接受「他們自己憲法」所規定的「大陸與台灣同屬一個中國」。 他選擇的地點、選擇用「憲法」包裝「一個中國」的訴求,明顯是在回應蔡英文去年六月三日於同一智庫所宣示的立場:她將在「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下,依循普遍民意」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 王毅與蔡英文的說詞,並非完全一致,但也不相牴觸,各說各話,自己的核心利益點到為止;「憲法」與「憲政」可以做不同包裝,「現狀」可以維持,交流可以繼續。 新的模式各有堅持,彼此無所失:台灣要的是「維持現狀」與穩定交流,而現狀可定義為獨立國家,拒絕中國併吞。中國要的是台灣不搞「法理台獨」,要保持穩定交流;不搞「法理台獨」,也就是「維持現狀」。 蔡英文從參選到當選,都以同樣語言宣示新政府的立場,包括「憲政體制」、民主原則、普遍民意等要素,但不陷入「一中」框架糾纏;王毅要把中華民國憲法定位為「一個中國」,那是他們的解釋,並非雙方「共識」。 中國不提「九二共識」,表現它的務實:民進黨大勝,國民黨慘敗,證明馬政權捏造的「九二共識」被人民唾棄。 王毅應該還記得,他當國台辦主任時,要求馬英九依中國模式宣示「一個中國」,但錢復告訴他,這個問題政治爭議很大,但「馬英九是你們的唯一希望」。 馬英九在第二任拔腿暴衝,中國的「唯一希望」被民意掃入歷史灰燼,中國豈能期望小英步馬英九的後塵? (作者王景弘,資深新聞工作者)
王景弘 2016-02-29
《星期專論》民主撼動「一中」政策的基礎

《星期專論》民主撼動「一中」政策的基礎

  美國「一個中國」政策的基礎,建立在「台海兩岸所有中國人」都主張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但台灣民主化之後的民調或選舉結果,都否定這個假設:台灣自認是中國人的居少數,而絕大多數人不接受台灣屬於中國。 這次大選民進黨大勝,並首次取得立法院多數,所凸顯的國際意義,就是直接衝擊「一個中國」政策的虛構基礎:台灣選民不認為、不主張、也不接受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當然,包括美國在內的主要國家,都還在重申其「一個中國」政策未變,與台灣只保持深厚的人民間關係,但是他們態度都在調整,對台灣的民主與人民的選擇,更願意公開稱許和支持。 美、日、英、法、德、加等大國都以外交部長或外交部聲明致賀,即使是表明「非官方關係」,卻不避諱稱台灣的「總統選舉」,形同事實承認台灣的國家地位,及承認台灣的新總統、新政府。 各國的賀詞異口同聲呼籲兩岸保持對話,維持地區和平與穩定,也凸顯他們認為這是雙方的共同責任,不是台灣單方面要負責去遷就中國的條件。 維持和平穩定 普獲選民認同大國接受 大國傳出的訊息,重點不在台海分歧的「解決」,而在對情勢的因應,所預期的只是降低緊張,維持和平穩定。新總統蔡英文主張「維持現狀」,以憲政體制、民主和普遍民意為基礎,願為台海和平與穩定共同努力,明顯獲選民認同,也獲大國接受。 國際輿情在大選之後也有明顯轉向。美國白宮和英國網路,都出現主張承認台灣是國家的連署;日本網路也在連署聲明「台灣不是中國,台灣就是台灣」;這種輿論反映國際間日益認為台灣二千三百萬人民獨立自主、能自由選擇自己的政府與生活方式,應該獲承認為國家。 美應提醒北京 美可與台建立官方交往 大國要求台灣保持事實獨立現狀,卻屈從中國,不肯承認台灣是國家,那是對民主價值和台灣的不公不義。國際間主張與台灣關係正常化,或承認台灣是國家的呼聲,將因為台灣大選所傳達的訊息而加強。 美國學界雖然仍有熊貓派看中國臉色在分析問題,但新的熱門立論強調台海緊張的責任不在台灣,而在中國的政策冥頑不靈。新的聲浪要求美國政府促使中國克制,以彈性、務實處理主權問題,而不是要求台灣讓步;美國智庫還重提「一中兩府」的構想。 當年聯合國「雙重代表權」案,就是「一國兩府」的設計,但中國不接受,現在台灣也不應接受會被視為中國地方政府的模式;但美國如果以此為政策,在政府的基礎上與台灣關係正常化,並幫助台灣進入國際組織,那是正面發展,應受歡迎。美國應該提醒北京,既然習近平與馬英九可以會談,為什麼美國不能與台灣政府建立官方交往? 大選後的國際氛圍如此,中國官方仍宣布其對台政策及立場不變,這並不意外。雖然有人夢想中國會民主化,改變國族主義思維,但沒有人預期它會一夕之間改變政策,放棄霸權主張,尊重台灣的民主選擇。 中國對台主張 將受國際社會更強約制 可以預期的是,中國對台灣的主權主張,和企圖實現其主張的行為,將受到國際社會更強力的約制。這一方面是因為台灣民主深化,另一方面也因為中國明顯的擴張主義、霸權與排外的民族主義,正試圖打破戰後國際秩序,引起地區國家不安。 中國對台灣動武,或以脅迫手段逼台灣就範,都碰到片面改變現狀的紅線。中國有能力以戰略武器摧毀台灣,但沒有以傳統空降、登陸作戰入侵台灣的能力或可行性;它經濟上的脆弱,與國際經貿的互相依賴,已形成共存關係,軍事冒險只會引爆經濟互毀。 國民黨統派幫中國恐嚇台灣,揚言如不接受「九二共識」,中國會以限制貿易、限制旅遊及拉走台灣邦交國等各種措施抵制台灣。當然,中國擅長政治手段干預經濟運作,但這種脅迫、強制手段,都是「台灣關係法」明訂美國所不容許的行為。 美國要求兩岸須以彼此可以接受的方式、進度及範圍,用和平手段解決分歧,也即台灣有權拒絕中國的脅迫。台灣選民展現堅持民主,支持蔡英文「維持現狀」的主張,值得美國和其他民主國家,以現狀為基礎,積極與台灣關係正常化。 (作者王景弘,資深新聞工作者)
王景弘 2016-02-28
「美國爸爸」不只一個!

「美國爸爸」不只一個!

  為延續封建殘餘,讓孫中山遺像高掛牆上,享受無辜官員和學生的宣誓效忠,國民黨黨棍已經語無倫次。 只會背國民黨教科書的發言人,硬說華盛頓是美國國父,拉他替孫中山壯膽;喊改革口號的黨主席候選人,硬把滿清權貴抗拒維新的「祖宗成法不可變」,掉包成「祖宗牌位」不可廢。 事實是:美國並沒有官定的「國父」;民間版推崇的「國父」是「複數」,稱 「國父們」,而華盛頓也不是「首席國父」。 美國的「爸爸們」,有人用「獨立宣言」簽字者為標準,那華盛頓榜上無名;有人用費城制憲會議代表為標準,那華盛頓有份。「美國爸爸」這麼多,也有歷史學者化繁為簡,選七位貢獻最大者為「國父們」,華盛頓敬陪末座。 在美京哥倫比亞特區,華盛頓紀念碑是一個凸出的地標,但他的遺像並沒有到處高掛讓人鞠躬;學生對國旗宣誓效忠,而不是對任何偶像宣誓效忠。拿華盛頓作孫中山的擋牌無效。 大清帝國滿族以少數統治多數的漢族,在門戶被列強打破之後,漢族大臣名流警覺到「三千年來一大變局」,需要變法維新才能保住大清江山,頑固派的回應就是「祖宗成法」不可變。 把「祖宗成法」換成「祖宗牌位」,那是利用民俗的騙術。自己的祖宗自己拜,並不能強迫別人跟著拜,更何況孫中山的「國父」名義是國民黨自己虛構:辛亥武昌起義時,孫中山人在美國,「看報才知道」。 更諷刺的是,國民黨搶「國父」遺像,共產黨卻贏得活「國母」。北京還爆料,「國母」曾向中共提出申請,要與美國男友結婚,但周恩來傳話:同居可以,結婚免談! (作者王景弘,資深新聞工作者)
王景弘 2016-02-26
國民「擋」賊性難改

國民「擋」賊性難改

戰後七十年,台灣的發展蒙受兩個「不當」之害:國民黨的「不當政權」和「不當黨產」。國民黨的賊性有始有終,死皮賴臉,能騙就騙,能偷就偷,能買就買,能壓就壓,能擋就擋,再不公不義,也要保持兩個「不當」。 佔領台灣、戒嚴統治、萬年國會、終身總統,以鎮壓維持「不當政權」,造成「二二八」、白色恐怖、高雄事件。人民要求解除戒嚴回歸民主,不當政權的手段就是「壓」與「擋」,最後擋不住了只好解嚴。 「不當黨產」是國民黨買選舉的保命丹。人民公意要求歸還,它的幫主承諾黨產歸零,但在國民黨失去多數,新國會要立法處理「不當黨產」時,國民黨的立委居然以「太政治」、「不當黨產」有針對性,顯露能擋就擋的賊性,大有與黨產皆亡的悲壯。 國民「擋」的賊性,也出現在他們阻撓政權交接條例,而且可以自打嘴巴,以前說「急」,現在說「不急」,因為馬英九厚著臉皮,還要濫花公帑出訪,想逍遙到五月二十日大限。 馬英九涉及若干在任期內免受起訴的司法案件,他應該慶幸民進黨沒有國民黨的賊性,未援國民黨之例,去警告美國在台協會「不能給馬英九政治庇護」,並在總統移交後立即由特偵組限制他出境。 人民在大選已經做了選擇,唾棄阻擋改革以保政權的國民「擋」,馬英九竟還有臉趴趴走,它的黨意立委更阿Q地在檢討民進黨,宣稱選民並不是「喜歡」民進黨;國民黨是垮在「執政失敗」。 這種無知的自戀狂,上自馬英九,下至黃復興,明顯是國民「擋」的集體症候群!只是不知道他們還能自戀「被愛」到幾時? (作者王景弘,資深新聞工作者)
王景弘 2016-02-22
主張自己是國家最重要!

主張自己是國家最重要!

  前總統李登輝的新書,主張台灣是實質獨立的國家,兩岸現狀台灣不隸屬於中國,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都「個別存在」,並不必宣告獨立。 李總統的「主張」,並非人人同意,至少有兩派人馬提出異議:國民黨死抱一九九二年以前帶內戰思維的死憲法,指斥李登輝的兩國論,要求蔡英文表態是否認同。 國民黨的流亡心態,自投「一個中國」羅網,自我絞殺,背叛台灣人民要維持獨立國家現狀,不被中國併吞的意願。中國要併吞台灣,所以「主張」一個中國;台灣要免於被併吞,第一步就是拒絕吃「一中」的毒藥。 台灣沒有權利「主張」有幾個中國,也無法叫中國不能主張「一個中國」,但有權利「主張」自己是國家,不隸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不同意台灣的「主張」,台灣也不同意中國的主張,這就是分歧所在。 主張「一步到位」的台獨派「自由台灣黨」,對李前總統的主張也有異議,但這一派的論述實際上已經修正,不但在黨名上未用「獨立」或「建國」這些字眼,對「獨立」也重新定義。 這個台獨派稱它所主張的「獨立」,不是宣布從中國「脫離」,因為不論事實或法理,台灣都不屬於中國;他們主張的「獨立」是要制定新憲法,擺脫流亡佔領之「中華民國」體制。 這種主張的最大盲點在於「中華民國」的定位,已經隨政治民主化而演變,台灣二千三百萬人民自己選出的政府,既不是中國的政府,也不是沒有正當性的中國流亡政府。 憲法應該修正,如何修正,何時修正,可以透過民主程序進行,現在最重要的是要「主張」自己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 (作者王景弘,資深新聞工作者)
王景弘 2016-02-19
幫人民贏的政黨才會贏

幫人民贏的政黨才會贏

  美國國會眾院被稱為「人民之家」,或「人民的議院」,因為它兩年一任,反映最新民意。台灣的立法院「行憲以來」就是「國民黨開的」,現在國民黨總算垮台,立法院有機會開創新局,成為人民的立法院。 國民黨這次大選慘敗,敗在水土不服,幾十年來只想保「法統」,不顧民意、不讓人民贏;人民對改革及幸福生活的期望,被國民黨獨斷地剝奪。 立法院有監督政府,及保障人民權益的責任,但在國民黨畸形體制下,不但萬年國會毫無代表性,只當投票部隊,在全面改選後、到這次大選之前,國民黨所掌握的多數,也是維護權貴「法統」的投票機器。 國民黨開的立法院,要利用派系角頭競選及聽命投票以保政權,而這些派系立委,需要國民黨幫他們謀立委職位,以保護他們的事業,這便註定會失職與腐敗。對這些派系立委而言,立委是兼職,只接受動員,聽國民黨權貴的指示投票。 一黨兩幫的互相勾結,權貴意志凌駕民意,目的只在它贏,而不是人民贏。但在民智大開之後,只有幫人民贏的政黨,在選舉中才會贏;阻止人民的願望,不讓人民贏的政黨,只會被淘汰。 新的立法院年輕化、專業化、全勤化,而在民進黨主導下的公開透明政策,可望打破國民黨的舊體制,讓立法院反映民意,讓人民贏。年輕有活力的立委,沒有自己事業的包袱,可以專心投入,活潑化委員會功能,結合民意與專家意見,推動立法與改革,讓立法院展現正常、屬於人民的面貌。 新國會給台灣民主轉型帶來新希望;不願意改革、不願意人民贏的政黨,在民主的浪潮下,終要被淹沒。 (作者王景弘,資深新聞工作者)
王景弘 2016-02-15
賴浩敏中了什麼邪?

賴浩敏中了什麼邪?

國民黨靠戒嚴、黨產與黑金,在台灣建構的統治體系,把三權分立與制衡,一黨完全包辦,直到此次大選才創紀錄,行政與立法兩權同時失守,只剩下司法的黨國陰魂不散。 列寧黨和獨裁者把司法當打擊異己的工具,不是維護正義之機制,許水德最經典的一句話:「法院是國民黨開的」;中國情況更荒謬,談法治,卻抓律師,審理歸審理,判決書卻依政治決定。 台灣選民打敗國民黨,贏回立法院之後,還需要立法院與公民團體合力清除黨國的司法體制,讓它回復公正、獨立,免於腐化與政治干預。 因為司法獨立的性質,法官並非民選,要改制度容易,要提高法官素質和改變長期累積的惡質文化卻困難,但要打破這一個黨國體制殘餘,絕不能手軟。 李登輝錯失第一次改革司法的機會,他任命的司法院長林洋港,政治地位夠,卻不懂司法弊病,只想當總統;陳水扁用的翁岳生,知道司法弊病,卻天生王金平性格,沒有改革的膽識。 司法院院長兼大法官賴浩敏。(資料照,記者林正堃攝) 馬英九開倒車,復辟黨國體制,不知去除腐化,還不斷干預司法,藉以打擊異己。他用的司法院長賴浩敏,三十歲出頭時,被美國大使館視為年輕一輩的改革先鋒,但一進馬政府,卻以當花瓶為樂,改革一事無成。 掉進國民黨大醬缸,注定就是滿身醬臭,跟兒戲總統一樣兒戲。賴浩敏這個年輕時批蔣經國不知改革的好漢,混了六年院長,乏善可陳,國民黨慘敗之後,竟只會當小丑,穿起「古裝」拜年;這種妝扮不是改革,只會讓人想到恐龍法官。 民進黨已經攻克兩權,必須回應社會對轉型正義的期待,解體黨國司法,使它恢復公正、獨立的常軌。 (作者王景弘,資深新聞工作者)
王景弘 2016-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