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明義相關文章

台灣本來就是我們的

台灣本來就是我們的

馬英九接受德國之聲訪問,說兩岸關係必須相信習近平,用最後一塊拚圖印證了國民黨的兩岸主張是什麼。 要選總統的侯友宜,主張開放大量陸生來台就學、就業,重啟服貿,這是要把台灣的經濟、民生鎖進中國。 以成為國會議長為目標的韓國瑜,說有飛彈的地方會被打最慘,這是要解除台灣的防衛意志和力量。 主導藍白合差一點成功的馬英九說兩岸關係必須相信習近平,這是把台灣的未來交到習近平手上。 把台灣的經濟命脈倚賴中共;把台灣的軍力解除到不抵抗;把台灣的未來交到習近平手上,這不是和平,而是投降,放棄自己一切主控權的投降。 以上,加上柯文哲自己也是中國希望出來競選的人,清楚說明了這次大選的真正本質。 我們不是在三個總統候選人之間選擇,我們是在臺灣是我們的臺灣,還是臺灣成為習近平的臺灣之間選擇。 1月13日請一定要出來投票。 請不要為了賭爛而不投票,或是因為賭爛而不思考就投票。 請不要加大臺灣成為習近平的臺灣的機會。 臺灣是我們的臺灣。 不用誰把臺灣還給你,臺灣本來就是我們的。
郝明義 2024-01-11
給苗博雅一次機會!

給苗博雅一次機會!

1. 台北市的大安區,可以說是整個台灣的縮影。 這裡有台灣繁華的商業活動,也有大量文教機構和人口;有最新的豪宅,也有數十年沒變的老舊民宅。 這裡有許多保守的中產階級,這裡也是台灣一代代衝撞威權體制的民主力量的起源和傳承地。到今天,大安區還保留著殷海光故居、紫藤廬這些代表性地點。 不過,大安區也有不同於台灣之處。 解嚴之後,即使台灣的政黨輪替都三次了,但是有深藍鐵票區之稱的大安區始終不動如山。 也因為國民黨對大安區是囊中之物太有把握了,所以光最近就做了兩件在其他區很難想像的事。 一是2022年蔣萬安就任台北市長,邀請大安區的國民黨立委林奕華當副市長的時候,特意把林奕華辭立委的時間安排得不必補選,結果讓大安區有一年多時間成了全國唯一沒有區域立委的選區。換了其他政黨在其他選區,會在乎選民的觀感而有顧忌,但是國民黨在大安區不必。 二是這次立委選舉,國民黨又推出羅智強代表參選。從2018年羅智強才剛在大安、文山區當選台北市議員第三天就宣布要參選總統開始,到他後來要參選台北市長,又後來甚至辭掉市議員職位把戶籍遷到桃園參選挑園市長,他一再證明自己根本不把服務大安區選民放在心上,只把選民的支持當成眺高望遠的跳板。換了其他其他政黨在其他選區,要在原地再提名這種政治人物出來選立委會有忌憚,但是國民黨在大安區不必。 國民黨相信大安區選民一定會買單,相信他們在大安區所謂派個西瓜出來選都會贏。 而這次國民黨終於感受到苗博雅緊迫的壓力後,羅智強要鞏固深藍鐵票的方法,就是把發生在新北市幫派進入校園引發的少年殺人案,移花接木到苗博雅身上大打對廢死的仇恨牌。 2. 所以,2024立委選舉,請讓我們大家一起來支持苗博雅在大安區當選。 除了苗博雅自己對政治和法律的深刻認識、清晰的邏輯分析、冷靜的問政能力之外,我看到至少有三個理由。 第一個理由是:民主政治應該讓候選人的能力和政見,而不是彼此的仇恨攻擊成為競選主軸。 這次的新北幫派進入校園殺人事件,苗博雅就一個立法委員應有的高度,提出了如何防範未來發生類似事件的立法、修法主張;以及如何監督主管機關的辦法。 而相對地,羅智強臉書上只有質疑苗博雅廢死的立場,激化廢死與否的對立。 而這種激化的結果,今天阿苗在臉書上說他聽到一位阿北說他希望阿苗死、被砍死、全家死..... 誠如阿苗所說,如果這次大安區的立委選舉就因這種仇恨的激化而決勝負,那以後政治人物都無須提出政見,只要專注操作仇恨的方法就好。而這絕不是民主社會裡該發生的現象。 讓苗博雅當選,可以讓大家相信理性問政還是可行的。這可以鼓勵更多政治人物,想要從政的人走上良性循環。 第二個理由是:繼續讓國民黨以為他們在大安區派個西瓜出來都能贏,對大安區選民不好,對國民黨自己也不好。 對大安區選民不好的理由是:一個前科累累證明自己無心服務大安區的人,發現竟然連這樣都可以再當上立法委員,那他還會再在意什麼? 對國民黨不好的理由是:一個黨有這麼舒適的安全圈,大家只要有辦法佔住安全圈的位子就好的話,培養不出真正的人才。 第三個理由是:苗博雅如果在大安區當選立委,他會深刻體認到自己將受到最嚴格的監督。當苗博雅知道他只有一次機會,絕沒有人會容忍他犯下任何錯誤的時候,他必定會全力以赴做好立委的工作。這會是大安區選民之福,也會是全國之福。 請大家就給苗博雅一次機會! 住大安區的人投給他,不住大安區的人請介紹給朋友投給他! 苗博雅 MiaoPoya  
郝明義 2024-01-10
三個理由

三個理由

不論政黨傾向如何,關心恩恩事件的人都應該在選前要求侯友宜市長實踐他負起責任的諾言,公布所有應該公布的資料。 這有三個理由: 1. 因為選前是任何候選人都最需要選票,最需要表現得謙卑、重視選民的時候,所以如果侯市長連選前都可以一直置之不理的話,選後肯定更不會。 2. 新北市在臺灣也稱得上首善之區。如果新北市府、消防局、衛生局三個機關都認定自己81分鐘沒有怠忽職守,那到底問題出在哪裡?未來的緊急通報,又要如何避免延誤?這應該屬於候選人不容迴避的重要政見。 3. 這次選舉,太多刻意模糊焦點、轉移話題的操作,使得許多候選人不需要拿出政見,選民也沒有機會了解政見,因而有人說這是場靜默無感的選舉。 恩恩事件的81分鐘,是相對比較容易聚焦,比較容易要求釐清的課題。 如果連這樣的課題都放任政治人物可以逃避的話,沒有問題是政治人物不能逃避的。這不是民主社會該發生的事。 #恩恩 #恩恩爸爸 Robert Lin
郝明義 2022-11-22
核電的危險在屁眼

核電的危險在屁眼

 郝明義╱前國策顧問我聽過一個滅鼠的方法:抓了老鼠把屁眼縫上,把牠餵得飽飽地放走,這隻老鼠回到窩裡肚子要爆炸,就會發瘋地亂咬,一個老鼠窩也就沒了。想出這種毒辣手段的人,真知道屁眼的重要。其實,核電的要害也在屁眼:核廢料。怎麼處理核廢料,不但是從開始發展核電就該準備的,也應該一直都當作最重要的課題。無法處理核廢料,卻一直誇口核能發電的好處,就好比只強調要吃得飽,卻不顧自己的屁眼被封了起來。談起核廢料,大家會想起蘭嶼。但核廢料其實有三種:高階、中階、低階。放在蘭嶼的,是最低階的,也就是在核電廠工作過的人的衣服和手套等;而最高階也最危險的核廢料,是已在核能反應爐裡使用過之後,退出來的燃料束。這些使用過的燃料束,需要小心保管和再處理。所謂小心保管,就是它們從反應爐裡退出來之後,得儲放在一個冷卻水池裡;所謂再處理,就是日後需要再從水池裡移轉出來,交給有能力處理的國家,去除那些可能成為核彈原料的成份,然後再另找地方貯存。多年來,我們政府一直強調核電的許多好處,卻一直隱瞞也逃避這些用過的燃料束問題。以核一廠為例,核一廠有兩個反應爐,去年底,一號反應爐的冷卻水池已經滿載;明年三月,二號反應爐的冷卻水池也即將滿載。滿載,就是反應爐到了該把一些使用過的燃料束退出來的時候,冷卻水池卻沒有空間可以容納了;換句話說,核一廠的屁眼被封住了。今天,政府還想把幾個核電廠延役。原來訂在二○一八年除役的核一廠,他們想設法再延役二十年。支持方的人,說是核一廠運轉多年穩定,善加保養再運轉也不是問題;即使反對方的人,許多也接受了核一廠在二○一八年除役的時間表。但不論說核一廠可以運轉到二○一八年或二○三八年,其實都沒考慮到核一廠冷卻水池在二○一五年的此刻就已滿載的問題。這好比說一個人的身體狀態還能再活個三五年,但他的屁眼卻現在就封住了;身體再好,屁眼被封的人怎麼活?核電廠性能再好,沒有冷卻水池可接納退出來的燃料束,要怎麼運作?去年十二月,核一的一號反應爐要歲修更換一批燃料束,而其中有大約三十束沒有水池空間可以容納的時候,我們的台電以及支持它的政府之對應方案是:把它們留在反應爐裡繼續燒。任何報廢的東西再繼續使用,都是危險的。反應爐裡有些用過的燃料束不退出來,還留在裡頭繼續燒,更不必說。全世界核電廠沒有任何這種紀錄可供參考,但我們的台電就準備這麼做。以核能專家賀立維為代表,很多人早就警告這會產生種種不可承受的危險,但台電就是不聽,堅持要在去年底歲修之後,今年一月中旬就啟動。只是,一月中旬之後,此事一直還沒發生。三月八日的新聞報導,台電終於說明原因了,原來台電在更換燃料束時發現金屬把手鬆脫。他們說,這不但是台灣有核電以來從沒見過的,也是國際上從沒發生過的案例,而他們將向採購商求償超過十五億的衍生成本。我們不能不說:這真是天佑台灣。台電想要破全世界核電廠的先例,把用過的燃料束留在反應爐裡燒的瘋狂行為,終因全世界核電廠從沒發生過的燃料束把手鬆脫事件發生在台電,得以暫時沒有進行。現在,台電既然發現全世界從沒發生過的問題發生在台灣了,那就更應該再也不要想在台灣做如此瘋狂的嘗試。核能專家,應該是科學家;科學家,應該是理性的人;理性的人,應該知道哪些危險是可以承受的,哪些是無法承受的。現在台電發現燃料束的把手鬆脫,還可對供應商求償十五億,如果台電自己把用過的燃料束繼續燒而爆發問題呢?不要說無從求償,我們承受得起這種危險嗎?三月十四日的反核大遊行,馬上要開始了。我建議大家就聚焦一件事情:堅決反對核一廠那些用過的燃料束再繼續燒。核一的一號機水池沒有空間容納退出來的燃料束了,就該就地除役;明年三月,二號機水池滿載了,也該就地除役。核一的除役,連二○一八年都不能等,更不必說像是毛治國行政院長上星期所說還要再考慮延役。大家別再擔心是否有足夠的替代能源,或是否來得及替代。那都是在擔心夠不夠吃的問題。而我們現在已經發生的危機是:我們的屁眼被封住了。老鼠的屁眼被縫上,是牠做不了主,無能為力,我們卻不能。我們不只為了後代子孫著想,也為了自己此刻就陷入如此巨大的危險之中,不能不拆掉台灣「核電廠沒屁眼」的爆炸引信。立即讓核一廠開始就地除役,只是第一步。
郝明義 2015-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