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回憶探險團相關文章

人類史上文化大浩劫 – 臺灣長達38年的戒嚴

人類史上文化大浩劫 – 臺灣長達38年的戒嚴

  7/15 是臺灣解嚴紀念日。 也許很多人不清楚什麼是戒嚴,簡單說就是政府為了因應國家特殊狀態所做的緊急軍事措施。在戒嚴下,人民的權利大幅限縮,包括言論、新聞、集會結社、遷徙、通訊…等等自由。 1949年5月20日,中華民國政權在臺灣頒佈了第三次的戒嚴令,名義上因應戰爭局勢,實為鞏固外來統治,竟不公不義的實施了38年,在不知多少人犧牲性命、家庭、人生的抗爭下,獨裁者蔣經國才在斃命前半年放手,於1987年7月15日解除戒嚴。 戒嚴在臺灣各種層面造成的影響可以說極其深遠。除了政治上的影響外,文化、教育、創意、價值觀、多元思想幾乎都被嚴重扼殺,外來威權統治者得以大搖大擺的將臺灣的一切抹去改造成中國。 多個世代的人們,不分臺灣人或戰後移民、被長期置於無孔不入思想改造的牢籠裡。解嚴後,這群被徹底改造的世代,進入臺灣社會各階層,維繫著外來政權中華民國的價值,原生臺灣的靈魂卻在打壓、醜化、刻意忽略下不斷消逝。這場歷經數十年以上的文化大浩劫,也成為往後幾十年甚至百年難以解決的問題。 至今我們不但聽不到一句道歉,反而常聽到黨國信徒這樣說:「這種戒嚴令很輕微沒什麼啦」「戒嚴超棒的社會一片祥和」「蔣經國解嚴你們還不快感恩」,見證了戒嚴思想改造的威力。 圖:戒嚴時期無孔不入的洗腦,臺灣歷史博物館特展「聽!臺灣在唱歌:聲音的臺灣史特展」展品 延伸閱讀: 【戒嚴生活記憶】陳翠蓮/一個黨國青年的成長過程 https://www.twreporter.org/a/memory-of-the-martial-law-period-tsui-lien-chen 美麗島事件抗爭者被捕,老師帶學生至現場歡呼叫好 https://goo.gl/eW4tRb 臺灣版與妻訣別書 http://www.twmemory.org/?p=8257 丁窈窕樹的故事 http://www.twmemory.org/?p=8229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7-07-16
郝柏村指示嚴懲逕赴中國投資者

郝柏村指示嚴懲逕赴中國投資者

  1990.7.13 行政院長郝柏村:「中共有意利用政治及經濟籌碼控制台灣,對大陸經貿,應列入管理」 1990.7.14 行政院長郝柏村指示嚴懲逕赴中國大陸投資者 1990.7.15 行政院長郝柏村:「無條件」歡迎台商 中共絕不是傻子 許多年過去…請問誰是傻子? 2017.7.6 郝柏村表示,他深信當前大陸正積極推動的「一帶一路」宏遠經濟合作計畫,將會帶動周邊沿線國家走向均富道路。 郝柏村還說,國共兩黨都是「大中華統一主義者」,只有制度上的差異,但沒有統獨的分歧。他認為,兩岸年輕世代都應該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和平共存、和平發展,並從中培育出「和平統一」的共識,這個路線才是兩岸人民互利雙贏的康莊大道。 #話都給你們說就飽了 #反正信徒還是會信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7-07-14
1935福建省主席陳儀率團來臺考察 – 林業篇

1935福建省主席陳儀率團來臺考察 – 林業篇

  1935年福建省主席陳儀率團來臺各地考察,回國後寫成《臺灣考察報告》,當中記述的日治臺灣,是什麼樣子呢? 黨國份子無所不用其極醜化日本時代,常聽到的話術之一就是「日本人盜採臺灣森林」、「日本人把臺灣的樹砍光了運往日本」、「日本經營臺灣都是為了榨取殖民地資源啦」。 奇怪,你們福建省主席陳儀率領的團隊,好像不是這麼說的耶? 《臺灣考察報告》林業的部份,介紹了日本在臺灣是怎麼經營林業的。從林業政策、什麼是視為保障國土安全的「保安林」、做過什麼調查研究、怎麼樣造林、祭出什麼獎勵、如何開採、….一直寫到如何實現林業教育。 而這部分的內容(p.127~p.169),大半內容都是在講如何落實造林、獎勵造林,除了避免森林資源持續開採耗竭的經濟林外,還有保育水土的保安林等等。裡面也附上不少圖表,如圖中條列了1928 ~ 1932的造林與伐木面積的數字,造林的面積都大於砍伐的面積。 如果陳儀率團如此記述的日治臺灣,還能被解讀為「盜採臺灣森林」「只是要榨乾殖民地」,那麼戰後不到30年就造成臺灣森林資源毀滅性浩劫的中華民國政權又算是什麼呢?這難道不是又一個「日治下臺灣人只能吃蕃薯籤」的歷史文盲笑柄嗎? 日本治臺並非完美,其中最具爭議的面向在於臺人無法與日人平起平坐的現實,要批判,必須基於客觀史實評述,才能得到有意義的結論,否則為了服務特定立場模糊了時代面貌,反而使得臺灣人真正值得思考自身處境的歷史失焦。而當時諸多施政,更是值得作為永續經營臺灣的借鏡,以及經營臺灣自我要求的標準。 ……..待續 圖右:福建省主席陳儀率團來臺考察,於阿里山留影 圖左:《臺灣考察報告》林業內容節錄 延伸閱讀: 1935年,福建省主席陳儀率團來臺考察所描述的日治臺灣 – part 1 https://goo.gl/f9rfDZ 由日本時代中國與臺灣的人均GDP比較,解析中華民國仇日心態的真相 https://goo.gl/SBJly4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7-07-12
1935年福建省主席陳儀率團來台考察

1935年福建省主席陳儀率團來台考察

  目前社會上存在一群標準令人費解的仇日份子,更精準的說這群人只針對「臺灣的日本時代」來醜化並仇恨,為數不少的人嘴上仇日卻用日劇/動漫頭像、追日追星哈日旅遊。 之前本團以日本時代中國與臺灣的人均GDP比較(詳見:http://www.twmemory.org/?p=11251),解析這是在於長期處於落後狀態的中華民國,二戰後陰錯陽差以殖民統治者之姿來到相對進步許多的臺灣,為了平衡內心的自卑以及避免謊言被拆穿導致統治基礎動搖…等等因素所衍生出來的怪現象。 但這些都是中華民國寄生到臺灣之後,落後政權統治進步地區人民發生的事,在中華民國政權尚未染指臺灣之前,中國人看待臺灣的方式可就不一樣了。在許多記錄中,都可以發現中國人嚮往日治臺灣進步的生活、羨慕臺灣人擁有更好用的國籍,甚至冒充臺灣籍民。接下來就來看看,1935年福建省主席陳儀率團來臺各地考察,大為驚艷,回去之後寫成的「臺灣考察報告」裡面怎麼說的吧: 總論一節寫道:「臺灣之幅員只為福建四分之一強,其發達之區為五州之西部,面積不及吾閩興泉漳三屬各縣之大。氣候相若、土壤相似,而其生產能力竟超過吾閩六倍以上。只米糖二項一年所產值價日金二萬五千圓,足抵吾閩全省三年生產而有餘。」 ….待續 圖左:福建省主席陳儀率團來臺考察 圖右:總論內容節錄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7-07-11
1911.7.9 士林北投水道舉行竣工式

1911.7.9 士林北投水道舉行竣工式

  在臺灣上下水道工程尚未建設的時代,因缺乏乾淨的飲用水及排水系統,時常爆發傳染病,又被稱為「瘴癘之地」。1896年,臺灣總督府委託英籍技師巴爾頓(William Kinninmond Burton)來臺進行衛生調查及水道建設規劃,開啟了臺灣自來水發展。 1899年,巴爾頓因視察工程感染瘧疾等多種疾病病逝,由學生濱野彌四郎接續執行。1907~1909年設置了觀音山淨水廠,之後唧筒室、取水口、輸配水管、淨水池、配水池陸續完成,淨水廠開始供水,臺北自來水邁入現代化。 除了可供應數十萬人的臺北水道,周邊還有數個水道網,如北投水道、士林水道、新莊水道、板橋水道、淡水水道。在1911年7月9日這一天,供應臺灣神社及士林街用水需求的士林水道及供應北投的北投水道舉辦竣工儀式,之後更將管線各自延伸以供應更大範圍的用水。 從水源地的大型建設、到密布城鎮地下的密密麻麻管線,供應日常用水同時也利用這些管線設立滅火用消防栓,有些地勢落差處甚至還設立發電所,當時臺灣的進步令人難以想像。反觀對岸甚至連中華民國都還沒成立。 透過龐大上下水道的建設,傳染病問題逐年獲得控制,供水區域也終於可享受乾淨便捷的自來水。這些背後都是數不盡人力物力的規劃與投入,絕非買個水龍頭黏到牆上就可以達成的。 圖出處:臺灣水道誌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7-07-10
7.7 臺灣畫家李石樵紀念日

7.7 臺灣畫家李石樵紀念日

  「藝術家如果不用心的話,等於宣佈死亡。從事藝術創作,就好比是參加賽跑,還沒有抵達終點時,是不知道勝負的。從那一天開始,我一直在衝刺。」 正如李石樵所說,從提起畫筆的當下開始,他就未曾在創作的路上有所停歇。 1923 年,李石樵 15 歲,考取臺北師範學校,並遇上了改變自己一生的人。在石川欽一郎的指導下,初次接受正規的美術教育的他在 19 歲那年就成功以《臺北橋》入選臺展,並且在畢業後前往東京深造。 他曾經兩次報考東京美術學校,卻都名落孫山,但他並沒有因此放棄,反而每天花超過十二個小時磨練自己的畫技,終於在第三年成功錄取,此後更連續五年入選象徵畫壇最高榮譽的日本帝展。 李石樵認為藝術不只要跟隨時代演進,更要與生活融合。例如在《田家樂》中,他描繪了 1949 年臺灣農民在豐收時節休息片刻的樣貌,藝術史研究者夏亞認為,李石樵此時期畫作反應了戰後國民政府治下的社會氛圍 – 收購米價過低、物價通膨嚴重的狀況,《田家樂》對於人物的暗色調處理,題名雖「樂」卻不見樂,表達了當時人民的無奈。 「我向來不畫空洞的東西。無法掌握的東西,是要如何畫呢?藝術若是離開了生活感情,畫家的作品又是怎麼樣讓看的人感動呢?」 李石樵身為臺灣第一代西畫家,日治時期協力創立臺陽美術協會,戰後更長期投身教育培育臺灣藝術人才,一生投身藝術領域六十多年創作大量經典作品獲得肯定。 7月7日為李石樵逝世紀念日,一起來緬懷這位在臺灣留下無數美麗的國寶級大師。 圖左:李石樵作品《田家(園)樂》 出自臺北市立美術館 延伸閱讀/參考資料: 李石樵畫作欣賞 – 尊彩藝術中心: http://www.lianggallery.com/?portfolio=%E6%9D%8E%E7%9F%B3%E6%A8%B5 李石樵畫作欣賞 – 視覺素養學習網: http://vr.theatre.ntu.edu.tw/fineart/painter-tw/lishinchiao/lishinchiao.htm 【每週一畫】人物群像寫實風格,李石樵《田家樂》 https://gushi.tw/%E3%80%90%E6%AF%8F%E9%80%B1%E4%B8%80%E7%95%AB%E3%80%91%E4%BA%BA%E7%89%A9%E7%BE%A4%E5%83%8F%E5%AF%AB%E5%AF%A6%E9%A2%A8%E6%A0%BC%EF%BC%8C%E6%9D%8E%E7%9F%B3%E6%A8%B5%E3%80%8A%E7%94%B0%E5%AE%B6%E6%A8%82/ 【人心人術】 台灣畫壇的萬米長跑者:李石樵 http://www.thinkingtaiwan.com/content/5318 追念台灣老畫家-李石樵 http://digitalarchives.tw/Exhibition/1261/1.html 石川欽一郎 http://www.twmemory.org/?p=10057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7-07-07
1901.7.4 臺灣總督府頒布臺灣公共埤圳規則

1901.7.4 臺灣總督府頒布臺灣公共埤圳規則

臺灣在清國消極統治兩百多年下,罕有建設,居民大多只能自己看著辦。在水利工程方面較知名的除了曹公圳為官方發起以外,其他大半為民間自己籌資管理興建。 到了日本時代開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1901年7月4日,臺灣總督府頒布「臺灣公共埤圳規則」,之後經過數次修正,將事關公共利益的埤圳均指定為「公共埤圳」,並將詳細的管理人、修繕法、水租、水源、流域、路線、灌溉範圍等等資訊登記,給予法律保障並加以整合,在法律規範下進行現代化管理,之後更賦予公共埤圳法人身分,得以向銀行融資進行開發投資。臺灣正式進入水權公共化、水利法制化的時代,公共埤圳的成長及灌溉面積也隨之快速展開。 圖:1901年起至1910年之公共埤圳灌溉面積、經費成長圖(右至左)。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7-07-04
1897.6.28 臺灣最高峰被命名為新高山

1897.6.28 臺灣最高峰被命名為新高山

  日本治臺後,開始對臺灣進行一系列的調查,包括土地調查、人口調查、測量山岳高度等等,現在我們能在臺灣很多地方看到的三角點,就是總督府進行土地調查時設置的。 丈量山岳的過程中發現,莫禮遜山(モリソン、玉山),這座臺灣最高峰比象徵日本精神的富士山還要更高,1897年6月28日,明治天皇將此山命名為「新高山」,亦即它是日本領土內最高的一座山。 新高山命名後,大量的踏查與研究活動蔚為風潮,登山的人從專業的登山好手逐漸拓展至一般的中小學生,甚至連石塚英藏及中川健藏兩位總督都曾經挑戰登頂,「新高山」也成為當時臺灣課本中不可或缺的內容。 圖:日本時代高校上課教導臺灣山岳及植物。 延伸閱讀: 登新高山簡史 http://www.ntl.edu.tw/public/Attachment/391810491611.pdf 雲深知處 – 台灣高山探考 http://knowledge.teldap.tw/focus/990125/index.htm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7-06-28
1895.6.26 劉永福繼任臺灣民主國總統

1895.6.26 劉永福繼任臺灣民主國總統

1894年清國與日本交戰,史稱甲午戰爭(日清戰爭)。看似強大的清國跌破眾人眼鏡被日本打趴求饒,最後割地賠款,臺灣澎湖讓給日本。臺灣人想繼續當清國人,無計可施下只好弄個臺灣民主國想讓列強介入,最後演變成日軍征臺戰役,日軍一登岸,被臺人推舉為總統的原清國臺灣巡撫唐景崧直接落跑,不死心的臺人續推駐守在臺灣南部的清國南澳鎮總兵劉永福繼任總統,以臺南城為根據地,幾個月後數次和日軍求和不成,在日軍進攻臺南城前夕棄城落跑,常被人酸為「阿婆仔弄港」。 這段歷史雖然多數人或多或少都有聽聞,卻普遍對劉永福存在一些誤解,這裡就整理一些相關小常識問答,相信看完會對這段歷史有多一點認識: Q.劉永福是自己搶著要當總統的? A.並不盡然。據《讓臺記》的說法,是生員李清泉在唐景崧落跑後前往鳳山請劉永福出任,並請各縣紳士擁戴。 Q.為什麼臺灣人要推唐景崧、劉永福當總統? A.唐景崧、劉永福都有清國官員身分,清國戰敗簽約讓臺,這些人本就該依命令回國。臺灣人之所以擁戴清國官員當總統,原因之一是為了表明心向清國,獨立是不得已的選擇。 Q.臺灣民主國的目標為回歸清國,是個不能說的祕密? A.錯了,在民主國成立前發表的「臺民布告」裡面寫得一清二楚。 Q.劉永福繼任民主國大總統後,積極和日軍作戰? A.並不算有,戰役多由各地臺人反抗勢力進行,犧牲者大多是臺灣人。 Q.當時臺灣人以竹竿菜刀等原始武力對抗日軍? A.錯了,當時反抗勢力武力以各式槍械為主。劉永福駐守的臺南城甚至有多管格林機關砲。 Q.劉永福躲在臺南城內擺爛不治理? A.據城內各式記錄在劉永福逃跑前,城內秩序良好,宣教師也肯定劉永福維持了城內秩序。 Q.劉永福真的扮成老婆婆逃跑「阿婆仔弄港」? A.據當時日本方面的記載頂多寫易容或剃掉鬍子。 Q.劉永福到安平港直接跳上英國船逃跑? A.其實是和親信先搭小船跑到海上等待時機,才上英國船。 Q.劉永福對外宣稱自己「了不起,負責」? A.劉在10月對日方的求和信,表示發生的戰鬥是「臺灣土人因受大清帝國皇帝感召的自發行為」,和他沒有關係,而且他從七月起就把兵往南調回了。 Q.解救臺灣都是劉永福的責任,落跑就是不對。 A.當然可以這樣認為,但人家一開始就可以不幫你。 Q.劉永福逃跑後,協議讓日軍和平進城的臺南仕紳都是臺奸? A.一臺車平常不保養好,出事要撞山才發現沒裝煞車、連司機都是臨時找來的外人,平常大家不把車子照顧好,出事才來怪人家跳車?歷史一再告訴你,要維護自己尊嚴、保障自己生活,只有建立真正屬於自己的國家,好好經營使其能保障這塊土地才是王道。 圖:1895年描述劉永福鎮守臺灣的版畫,代表了當時眾人對劉永福及黑旗軍的期待。(出自日本公文書圖書館) 延伸閱讀: 《乙未之役中文史料》http://gjtaiwan.com/rt/?id=185 交代劉永福在臺心路歷程書籍:《「小的」與1895》http://goods.ruten.com.tw/item/show?21542842018265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7-06-27
1905.6.24 發布臺灣土地登記規則施行規則

1905.6.24 發布臺灣土地登記規則施行規則

  在日本治臺以前,臺灣的土地交易往往是以地契進行交易,例如借錢的時候,就將地契交給對方作為抵押,成文的地契固然是一種保障,但也容易發生問題,像是地契被盜走、遭遇火災、保存不善等等,甚至有人會利用這種機會圖謀不軌,企圖拿偽造的地契牟利。 日治初期土地交易方式延續了清國時期的「舊慣」,但之後著手多次制定新的法令改變原有的模式,例如〈契稅規則〉、〈不動產登記規則〉、〈公證規則〉,而 1905年5月公布的〈臺灣土地登記規則〉 及同年 6月24日公布的施行細則可以說是其中的集大成,從此以後,凡是土地遇到典當、移轉之類的狀況,都必須先向法院進行登記否則無效。 透過這套制度,日本試著將傳統以契約文書為核心的交易形式,轉變為以法院為中心的登記制度,為臺灣史上的重大變革之一。 參考資料: 李文良〈土地行政與契約文書—臺灣總督府檔案抄存契約文書解題〉。 圖:1905年6月公布之「臺灣土地登記規則施行規則」部分內容,出自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7-06-23
1949.6.23 國立編譯館從中國廣州遷移至臺灣

1949.6.23 國立編譯館從中國廣州遷移至臺灣

1948年末,中華民國政權在國共內戰中兵敗如山倒,中央政府機關也開始逃竄。蔣介石下野前夕,已開始進行可能逃往臺灣的布局,命陳誠任臺灣省主席、蔣經國任中國國民黨臺灣省黨部主任委員,並開始思考停止以貨幣榨乾臺灣的作法以免到時沒地方逃,政府機關則分頭往廣州、重慶遷移。之後在國共談判失利、也等不到美方支持的情形下,局勢更加惡化,1949年中,部分之前逃竄到廣州的機關開始轉往臺灣。6月23日,惡名昭彰的國立編譯館自廣州來到臺北復館,此後,國立編譯館所編輯的課本、學術書籍、工具書…等等,徹底將好幾個世代的臺灣人改造成中國人,餘毒至今無解。 圖:國立編譯館各式各樣的愚民課本及洗腦教育內容,意圖將臺灣的一切換成中國 延伸閱讀: 若不是國民黨,臺灣將在聯合國託管下成為美國太平洋海島反共的戰略防線之一,並很可能由臺灣人建立國家 https://goo.gl/iZf8An 二戰後來臺的中華民國是什麼樣的政權? https://goo.gl/SBJly4 《重構二二八:戰後美中體制、中國統治模式與臺灣》陳翠蓮著 http://goods.ruten.com.tw/item/show?21708298595499 林炳炎《保衛大臺灣的美援》 http://goo.gl/Z7zQBB 要不是國民黨保衛臺灣,臺灣早就被中共佔領了? https://goo.gl/NSUPmX 破解二戰後黃金傳說神話 https://goo.gl/lRgx7H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7-06-23
1898.6.20 日治臺灣地方行政制度調整,三縣三廳制實施

1898.6.20 日治臺灣地方行政制度調整,三縣三廳制實施

  1895年日本領有臺灣起,依當時的情勢不斷改變行政區劃分及官制,初期幾乎是一年改一次的頻率在調整,如三縣一廳(臺北、臺中、臺南三縣及澎湖廳) ,後來考量範圍太大難以管理改為六縣三廳。 1898年,新總督兒玉源太郎上任,由於六縣三廳成本龐大,財政困難考量下,日本政府頒布勅令第百八號,重訂〈臺灣總督府地方官官制〉,撤銷新設的新竹、嘉義、鳳山三縣,將台灣由的六縣三廳制改為三縣三廳制(臺北、臺中、臺南三縣及宜蘭、臺東、澎湖三廳)。之後又不斷的進行行政區調整,這些變動,逐漸形塑了現代臺灣分區的樣貌。 而1898年兒玉源太郎就任總督的時代背景為日本取得臺灣後,受到各種傳染病侵襲,又有處理不完的反抗行動,陷入年年赤字的經營困境,於是衍生「乾脆把臺灣用一億元賣給法國」的主張。 兒玉源太郎認為不可輕易放棄臺灣,自願前往擔任總督,並帶來得力助手後藤新平。1898年3月赴臺就任後,充分授權民政長官後藤新平放手經營,終於使總督府的財政轉虧為盈,一掃是否該經營臺灣的懷疑。臺灣自此展開了驚人的加速現代化,許多施政也奠定了往後臺灣數十年的基礎至今。當然這樣的過程,可以有各式各樣正反的思辯,但日本時代不只是一個對臺灣影響甚鉅的時代,更是二戰後被中華民國政權統治下記憶、語言、文化被徹底抹去置換為中國的現實下,拾回臺灣真實記憶的關鍵時代。不管記憶是喜是悲,都值得我們去深入了解。 延伸閱讀: 臺灣近代化推手後藤新平 http://www.twmemory.org/?p=11105 圖:1901年三縣三廳時期臺灣地圖 出自:https://www.pinterest.com/pin/402016704220099973/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7-06-21
1907.6.19 濁水溪鐵橋通車

1907.6.19 濁水溪鐵橋通車

日本時代為了讓縱貫鐵道可以貫通南北,在臺灣西部密布的河川上建設了許多橋樑,其中初期第一大鐵橋即為全長一千一百多公尺的濁水溪鐵橋。在克服了又深又湍急的河水、大型機具缺乏各種困難後,將動輒數十公噸的橋架以純熟的鉚釘工藝一一連接,終於在1907年6月19日測試通車成功,也讓全島縱貫鐵道全線通車的目標又往前邁進一大步,隔年四月工程提前完成通車,自此原本以動輒月計的南北交通時間縮短為一天內可抵達,對臺灣造成了重大且深遠的影響。 可惜就如其他中華民國政權治下數不盡的文化資產命運,這條見證臺灣重要歷史的橋樑,戰後遭到拆除,目前僅存一座橋墩遺跡。 延伸閱讀: 1908年4月20日 臺灣縱貫鐵道全線通車 http://www.twmemory.org/?p=11121 1908年10月24日 臺灣縱貫鐵道全通式 http://www.twmemory.org/?p=7323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7-06-19
1960.6.18 美國總統艾森豪訪臺

1960.6.18 美國總統艾森豪訪臺

1960年6月18日,美國總統艾森豪自第七艦隊搭乘直升機抵達松山機場。 作為史上第一位踏上臺灣土地的現任美國總統,艾森豪的拜訪毫無意外的在當時掀起了旋風,兩天的時間內,他與蔣介石發表了聯合公報,重申落實《中美共同防禦條約》,表達了當時美國對於蔣政權的支持。 回顧歷史脈絡,在1948~1949國共內戰態勢漸趨明朗之下,美方有意轉而承認中共為中國合法政權。為了避免盟軍委託蔣介石軍事代管下的臺灣跟著淪陷成為太平洋防堵共產勢力的缺口,美方開始計畫將臺灣收回盟軍總部、或交聯合國 或由美國直接管理,亦考慮直接在臺灣建立在地政權取代蔣介石,而在中國兵敗如山倒的蔣介石則以臺灣作為籌碼要求美方相挺(國史館蔣中正總統文書:https://goo.gl/iZf8An),之後更率殘兵全面逃過來賴著不走。中華民國全面據臺後韓戰旋即爆發,臺灣地位更形重要,美方對蔣轉而支持,源源不絕的美援挹注下,使臺灣成為美國太平洋海島反共的戰略防線之一,同時也使得已在中國遭殲滅的中華民國政權得以長久寄生在臺灣續命。 而這些重要的歷史,在中華民國政權統治下,全部被替換成「帶來黃金解救臺灣、建設臺灣」「要不然臺灣早就被中共佔領了」之類的黨國神話,餘毒至今依然深植人心久久不散。 延伸閱讀: 林炳炎《保衛大臺灣的美援》 http://goo.gl/Z7zQBB 《重構二二八:戰後美中體制、中國統治模式與臺灣》陳翠蓮著 http://goods.ruten.com.tw/item/show?21708298595499 若不是國民黨,臺灣將在聯合國託管下成為美國太平洋海島反共的戰略防線之一,並很可能由臺灣人建立國家 https://goo.gl/iZf8An 二戰後來臺的中華民國是什麼樣的政權? https://goo.gl/SBJly4 要不是國民黨保衛臺灣,臺灣早就被中共佔領了? https://goo.gl/NSUPmX 破解二戰後黃金傳說神話 https://goo.gl/lRgx7H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7-06-19
1912.6.16 阿緱郵便局落成式

1912.6.16 阿緱郵便局落成式

圖中如童話城堡般夢幻的建築,為日本時代落成於1912年6月(明治45)的阿緱郵便局,位置大約在今屏東市復興路漢口街交叉口中華電信的位置。 每當介紹這類經典日治建築,總是會有「進步青年」出來酸這是媚日、皇民餘孽、或壓榨殖民地的象徵。但往往在對整個時代缺乏了解的情形下,為了批評而批評,認為這樣才是表現「臺灣主體意識」。 而真正有「臺灣主體意識」的人,會去思考日本是第一個有心全面治理臺灣的國家,日本幾年的施政就遠超過清國兩百多年,更不用說二戰後極端落後、毫無文化、無心經營、逃難來暫居、心不在此的中華民國政權。 到底一個正常國家會用什麼態度、什麼標準、什麼格局經營他的領土?為什麼連一間二等郵便局也能蓋成這樣?反觀中華民國的郵局又長什麼模樣?我們該用什麼態度和標準經營臺灣?這些不但是有志讓臺灣挺立的人所該知道的事,更是中華民國不想讓你知道的事。 當然也不能忘記日本經營臺灣的過程中,臺灣人的處境並無法與日人平起平坐(但程度也並非如黨國教育所宣傳的那樣)的現實,這不就告訴我們,想當一等公民,唯有建立真正屬於自己的國家嗎? 延伸閱讀: 秒懂某些人仇日心態的真相 https://goo.gl/SBJly4 約1911阿緱醫院影像 http://www.twmemory.org/?p=7731 新竹郵便局 http://www.twmemory.org/?p=8379 高雄郵便局 http://www.twmemory.org/?p=8371 虎尾郵便局 http://www.twmemory.org/?p=7863 嘉義郵便局 http://www.twmemory.org/?p=4249 臺北郵便局 http://www.twmemory.org/?p=2853 基隆郵便局 http://www.twmemory.org/?p=2021 臺南郵便局 http://www.twmemory.org/?p=123 淡水郵便局 http://www.twmemory.org/?p=7279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7-06-16
1949年6月15日 臺幣四萬換一塊紀念日

1949年6月15日 臺幣四萬換一塊紀念日

【1949年6月15日 臺幣四萬換一塊紀念日】 發生在1949年的「臺幣四萬換一塊」到底是什麼?為何有人說這是臺灣被洗劫一空?而中華民國卻說這是德政?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1945年10月25日,蔣介石派員代表盟軍來臺進行軍事代管。由於日本戰敗,臺灣原有貨幣管制措施結束,物價迅速恢復原有水位,幾個月內大約漲了10倍,可視為戰爭時期通貨膨脹的影響(詳見:吳聰敏在《台灣戰後的惡性物價膨脹》論文)。圖左為1946年6月的臺灣物價,時為中華民國代盟軍接管臺灣後約半年多,在這一年五月日本時代臺銀券被強制兌換為臺幣後即脫鉤,這時的物價雖然已較終戰時漲了一截,但大致上看起來平時花錢大約還是幾十元的規模。 之後在中國政權訂定不公平的臺幣對中國本土使用的法幣、金圓券匯兌條件,及瘋狂印臺幣支付他們中央政府支出等影響下,臺灣如被捲入無底洞一般被吸個精光。 無底洞到底有多恐怖?圖中為1949年4月,雞蛋一粒竟然要2800、豬肉一斤2萬、小罐裝(一磅)奶粉28萬!!(圖中,當時貨幣面額已出現一張10萬) 而在這個過程中,中華民國政權每隔幾天一直不斷告訴大家「已經實施xx對策平穩物價」、「物價很快就會穩住」、「其他省都漲9千倍了臺灣才漲幾十倍」,一路鬼扯直到1949年初,國共內戰局勢日漸明朗,中華民國必須找地方逃,不幸被選中的臺灣,才開始被正視金融遭中國惡性牽連的問題。於是中央改變了直接印臺幣支付政府支出的作法,另找經費墊款,讓臺灣省政府自己統籌調度進出口貿易和外匯,並撥黃金80萬兩作為改革幣制基金另借美金1000萬做進口貿易運用資金。最後於1949年6月15日,宣布四萬舊臺幣換一塊新臺幣嘗試止血(圖右,貨幣面額歸零重練),但數不盡臺灣人畢生心血早已化為烏有。 在他們眼中,我們只是免費的提款機,而且被榨個精光還要感恩。因為「我只捅你幾刀,如果我沒有停手你會更慘,所以你要感謝我」,更不用說,若不是需要逃來臺灣,他們會停手嗎? 中華民國帶給臺灣的,並非救贖,而是一整代菁英遭虐殺、財產遭掠奪、長期遭威權統治及白色恐怖、捲入內戰惹上凶惡仇家中國、至今揹著沈重包袱不被世界所承認,如此深不見底的痛苦。 期待黨國信徒願意認清歷史真相,收起高高在上施捨恩惠的統治者姿態,學習用合理的態度面對其他族群,這才是臺灣社會邁向和諧的關鍵。 延伸閱讀: 若不是國民黨,臺灣將在聯合國託管下成為美國太平洋海島反共的戰略防線之一,並很可能由臺灣人建立國家 https://goo.gl/iZf8An 要不是國民黨保衛臺灣,臺灣早就被中共佔領了? https://goo.gl/NSUPmX 破解二戰後黃金傳說神話 https://goo.gl/lRgx7H 《重構二二八:戰後美中體制、中國統治模式與臺灣》陳翠蓮著 http://goods.ruten.com.tw/item/show?21708298595499 林炳炎《保衛大臺灣的美援》 http://goo.gl/Z7zQBB 吳聰敏《台灣戰後的惡性物價膨脹》論文 http://homepage.ntu.edu.tw/~ntut019/ltes/BigInflation-Historica.pdf 歡迎加入Facebook、Google+ 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7-06-14
台灣被遺忘的1910

台灣被遺忘的1910

巴拿馬與中華民國政權斷交事件,立法院中國國民黨團指雙方在1910年與巴拿馬建立領事級外交關係,建交達「107年」,部分媒體甚至以「臺灣與巴拿馬107年友誼中斷」做標題。但1910年的臺灣早已在日本統治下,這類錯亂的論述不過是臺灣長期被中國覆蓋的現象之一。長久以來在中華民國統治下的臺灣,透過無孔不入的教育、媒體,將臺灣的一切抹去置換為中國。 在中華民國來臺前的臺灣歷史、文化、記憶彷彿憑空蒸發,許多人還以為自己跟著中華民國在對岸北伐抗戰然後「被日本空襲」,這種惡劣行徑導致許多臺灣人早已忘記自己是誰、這塊土地經歷過什麼,進而把中華民國的恩怨,當成自己的恩怨,痴痴付出無法計量的代價,為一個不被世界承認、寄生於此的外來政權續命。 你們中國的1910年,和我們臺灣無關。一起來回顧,我們自己的1910年。 1910(明治43)臺灣大事記: 1/19 | 德國大使ムシム男爵一行來臺視察。 1/22 | 花蓮港大地震,造成花蓮港廳廳舍火災。 1/29 | ガオガン原住民襲擊宜蘭叭哩沙支廳九芎湖駐在所,巡查堀川忠五郎及另外11名死傷。 1/30 | 臺灣銀行於阿緱、嘉義設置出張所。 1/30 | 臺北市內電話架設數目達713個。 2/11 | 臺灣全島撞球大會,於鐵道飯店舉行。 2/15 | 鹿港市場舉行落成典禮。 2/20 | 臺中運輸倉庫會社於台中設立。 3/15 | 臺南郵便局新舍落成。 3/20 | 南部短艇競賽會於打狗港舉行。 3/26 | 錫口成德學院舉行開院式。 3/27 | 員林魚菜市場舉行落成式。 4/1 | 郵便劃撥貯金施行。 4/1 | 官設埤圳水利組合規則發布。 4/1 | 富貴角無線電信柱,工事完工。 4/10 | 新竹後壠圳舉行竣工式。 4/19 | 小公學校兒童身體檢查規則發布。 4/3 | 全島自行車競走大會於臺中公園舉行。 5/28 | 曹洞宗臺北別院舉行入佛式。 6/1 | 花蓮港醫院舉行開院式。 6/14 | 南投、二水之間輕鐵開通。 6/15 | 安平海水浴場舉行開場式。 6/30 | 臺中、松岡、協和三家製糖工場合併為帝國製糖會社。 7/3 | 特命檢閱使東鄉平八郎一行搭乘軍艦滿州號抵達馬公。 7/3 | 體育俱樂部於古亭莊河畔設立水泳部。 8/1 | 臺中製冰合資會社舉行開業式。 10/11 | 富貴角無線電信局開始營運。 10/30 | 臺灣林野調查規則發布。 11/23 | 阿緱醫院舉行開院式。 11/23 | 基隆金比羅神社舉行地鎮式。 12/15 | 花蓮港鯉魚尾間鐵路,舉行開通式。 12/30 | 劇場朝日座舉行落成典禮。 圖右上:落成於1910的臺南郵便局 圖左上:日本時代撞球競技會 圖左下:落成於1910的臺北朝日座 圖右下:於1910舉辦開院式的阿緱(屏東)醫院 延伸閱讀: 1911年10月,台灣人是怎麼過的? http://www.twmemory.org/?p=7167 1911年臺灣的冰淇淋大戰回憶 http://www.twmemory.org/?p=8451 1911年10月清國革命,臺灣賞月 http://www.twmemory.org/?p=10079 中華民國成立時的台灣回憶 http://www.twmemory.org/?p=3457 對岸黃花崗起義時,臺灣在作什麼? http://www.twmemory.org/?p=5391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7-06-14
6月11日 臺灣歌謠之父 鄧雨賢紀念日

6月11日 臺灣歌謠之父 鄧雨賢紀念日

6月11日,是一生創作無數臺灣歌曲,被譽為臺灣歌謠之父的作曲家鄧雨賢紀念日(1906年7月21日 ~ 1944年6月11日)。 鄧雨賢出身桃園龍潭,1921年進入每間教室幾乎都有鋼琴的臺北師範學校就讀,在著名音樂家一條慎三郎啟蒙下,開啟了音樂之路。鄧雨賢師範畢業後於日新公學校教書,卻持續自修音樂,之後毅然辭職前往東京音樂學院進修。鄧雨賢返國後,正值臺灣開始吹起臺語流行歌曲浪潮,他以《大稻埕進行曲》初試啼聲受到矚目,獲聘為古倫美亞唱片公司專職作曲。之後一首又一首膾炙人口的好歌不斷問世,「四、月、望、雨」四季紅、月夜愁、望春風、雨夜花一時眾人傳唱,堪稱當時最受歡迎流行歌曲作家。日治後期在軍國主義狂潮下,鄧雨賢部分作品遭改為戰爭意味濃厚的歌曲,他於是辭去了古倫美亞的工作回到教職,在音樂教育上做出貢獻。1944年,二戰逐漸邁入尾聲,鄧雨賢因心肺疾病於6月11日逝世,年僅37歲。鄧雨賢萬萬想不到的是,這些傳世名作,竟然在之後遭中華民國政權列為禁歌禁止傳唱。 鄧雨賢的曲風以西方樂理融合臺灣民謠風味,詮釋了何謂臺灣風格流行音樂,不但獲得市場上的成功,更成為無數人世代傳唱的名曲。在戰後臺灣在中華民國政權統治下,記憶、文化、語言遭抹去置換為中國,不知臺灣為何物的「文創」常引來批判,鄧雨賢的作品,值得我們再次品味,思考如何找回這塊土地的靈魂。 一起來回顧鄧雨賢名作「四、月、望、雨」: http://youtu.be/B1P_B-rq-eI 四季紅 (純純/艷艷) http://youtu.be/Uw8lB93RKVI 月夜愁 (林氏好) http://youtu.be/R7sv7IB03R8 望春風 (純純) http://youtu.be/3QoaUKIn10s 雨夜花 (純純) 另一首由鄧雨賢作曲的名曲 http://youtu.be/fyddE-6kOwg 跳舞時代 (純純) 延伸閱讀: 台灣 日本時代的女歌手-純純 http://goo.gl/1f8d6 http://www.twmemory.org/?p=947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7-06-13
1900.6.12 小笠原富次郎完成阿里山林相調查報告

1900.6.12 小笠原富次郎完成阿里山林相調查報告

1900年,總督府殖產課技手小笠原富次郎前往調查傳說中的阿里山山脈森林,6月12日小笠原完成調查,報告於飯包服一帶發現看不到邊界的大森林,其資源之豐富,日本本土也找不到同等條件之地。幾年後小笠原又發現了阿里山神木。 講到這裡,大概又會冒出「日本人盜採臺灣森林、把樹砍個精光、壓榨殖民地」之類聽到耳朵長繭的傳說了吧? 但若仔細去探究過日本時代開採森林資源的史料,就會發現當時主要砍伐的經濟樹種為樟木,作為重要建築(如神社)為主的檜木較少砍伐。日本曾在臺開採森林資源是事實,但若詳讀日本時代造林計畫的規模,相信一定會大感驚訝,每年各地都會推出規模驚人的造林(獎勵)計畫。原來日本帝國將造林視為國土保安的大事業,臺灣既然為帝國新領土,自然而然就依照其方式來施行,另一方面也許與其神道信仰崇敬自然有關。諷刺的是,二戰後宣稱日本人盜光臺灣森林資源的中華民國政權,不到30年就造成臺灣森林資源毀滅性的浩劫。 許多人說起日本時代,就習慣性先批判一陣再說。當然日本時代有數不盡的點可以批評,但往往卻在對時代背景缺乏認識的情形下為了批評而批評,「都是為了壓榨殖民地」、「建設只有日本人能用」、「臺灣人只能吃蕃薯籤」,或是把日治初期或二戰尾聲的情境模糊成全貌。這些基於特定立場的偏頗論述,模糊了時代面貌,更使得臺灣人真正值得思考的歷史失焦。如果要批判,真正該思考的問題是 – 在日本建設臺灣的過程,臺灣人是否被公平的對待了?和日人的差別待遇,到底是差多少?生活水準,到底是差多少?日本時代投身抗爭的先輩,到底在爭取什麼?為何二戰結束時,臺人如此渴望要成為「一等公民」?如果還是習慣用中華民國對臺灣「榨乾了就要跑」的價值觀來看待日本時代,很容易就得到錯誤的結論,淪為諸如「臺灣人只能吃蕃薯籤」的笑柄,別忘了「日本從沒想過自己會離開臺灣,中華民國從沒想過自己離不開臺灣」。而對日本時代,我們更該去思考的是,別人用什麼樣的態度和標準在治理這塊土地,我們對自己的期待又該是什麼?若沒有真正屬於自己的國家,我們真的能成為「一等公民」嗎? 延伸閱讀: 臺灣歷史課本不提的森林史真相 https://www.facebook.com/ntu.viperidae/posts/818575424840206 圖:出自臺湾囯立公園寫真集(1939)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7-06-13
1912.6.9 基隆郵便局落成式

1912.6.9 基隆郵便局落成式

  1912年6月9日,基隆郵便局舉行落成式。 1909年(明治42),配合基隆市街改正,總督府決定於石牌街旁建設新郵便局,由連續完成總督府彩票局(後來改做圖書館)、國語學校(今北市大)、醫學校、日日新報社、新起街市場(西門紅樓)…等經典作品的總督府技師近藤十郎操刀設計。 1912年這棟有著華麗大圓頂與高塔的紅磚造郵便局終於完工,並於6月9日邀請重要官民兩百多人舉辦落成式,自此基隆港邊的經典地標又多了一棟,在許多明信片、觀光介紹中都可見到它的身影。 二戰爆發後,基隆遭到盟軍猛烈空襲,郵便局雖有毀損,戰後依然修復繼續使用,大致還維持原先樣貌。直到過了10幾年後,一如中華民國政權統治下其他數不盡文化資產的命運,1962年慘遭拆除改建為中華民國美學式的大樓,從此恐怕再也沒有人會多看兩眼。 回顧這類慘案,常有網友無法接受為何這種事情會發生?如果了解歷史,就不難理解,二戰後來到臺灣的中國政權,其背景是在清帝國瓦解後內外戰爭不斷長期停滯不前,不管是文化、經濟各種層面極端落後。這當然是中國歷史的悲劇,值得同情,但二戰後其代表盟軍對臺進行軍事代管開始,原本中國的悲劇變成了臺灣的悲劇。幾年後甚至因內戰失利全面逃過來賴著不走並長期進行威權統治,本身落後加上心不在此,更因為失去了幾乎原本所有領土,變本加厲將臺灣的一切抹去置換成中國,臺灣人失去了原有的記憶、文化、語言,許多人跟著統治者一起毀滅自己的文化,渾然不覺自己在作什麼。臺灣人的遭遇,根本比一般俗稱的被「殖民統治」更加悲慘百倍。 而直到今日,還是有為數不少的黨國信徒,以為中國帶來了黃金,解救了這塊土地,認為所有人都該對他們感恩,根本不把其他人放在眼裡。 社會要真正和諧,從認清真實的歷史開始。 圖:日本時代基隆郵便局 延伸閱讀: 秒懂仇日心態的真相 https://goo.gl/SBJly4 《重構二二八:戰後美中體制、中國統治模式與臺灣》陳翠蓮著 http://goods.ruten.com.tw/item/show?21708298595499 林炳炎《保衛大臺灣的美援》 http://goo.gl/Z7zQBB 若不是國民黨,臺灣將在聯合國託管下成為美國太平洋海島反共的戰略防線之一,並很可能由臺灣人建立國家 https://goo.gl/iZf8An 要不是國民黨保衛臺灣,臺灣早就被中共佔領了? https://goo.gl/NSUPmX 破解二戰後黃金傳說神話 https://goo.gl/lRgx7H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7-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