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回憶探險團相關文章

1951.6.8 臺灣廣播電臺遭中國廣播公司併吞

1951.6.8 臺灣廣播電臺遭中國廣播公司併吞

臺灣最早的廣播起源於日治時期。1925 年,臺灣總督府在始政 30 周年紀念展覽會上首次公開播放廣播,內容包括南管、童謠以及傳教師吳威廉牧師夫人演奏的鋼琴,獲得民眾喜愛,此後的幾次嘗試也都獲得正面的回響,使總督府決定在 1926 年頒佈「臺灣廣播收聽規則」,准許臺灣人收聽東京、大阪等地的廣播,更在 1928 年於臺北設立「臺北放送局」,使臺灣擁有了自己的廣播電台。 當時想收聽廣播得先申請才能擁有收音機,還需要繳交收聽費,但很快的,臺灣島內的收音機許可數量就從 1926 年的一百多部急速成長至 1929 年底的九千多部;從內容而言,主要以報導、教養、娛樂為主,後來甚至出現了臺語、廣東語、北京語、英語、越南語等等的多語言廣播。 日本戰敗後,隨著中華民國代表盟軍前來進行軍事代管,臺灣各地的放送局也被改組,例如臺北放送局被更名為「臺灣廣播電臺」,簡稱臺灣臺。 有趣的是,在二二八事件中,臺灣臺事實上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一方面是政府與民間的橋樑,也是一般民眾得知重要消息的管道,像是陳儀、蔣渭川、王添燈等人都曾經到這裡透過廣播發布聲明,也因此原臺灣臺建築在 1996 年被選定為臺北二二八紀念館的館址。 而「中國廣播公司」原為1928年在中國成立的「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廣播無綫電台」,戰後改組為「中國廣播公司」,1949年中華民國各機關開始陸續逃來臺灣,中廣也來到臺灣進行佔據資產的動作。1951年6月8日,臺灣廣播電臺被中國廣播公司正式併吞,於是臺灣臺變中國臺,之後長期為對臺灣灌輸中國價值做出貢獻,一直到2007年,連播報時間都還是強調「中原標準時間」呢。隨著臺灣逐漸民主化,2000年政黨輪替後,黨政軍退出媒體及不當黨產議題日漸發酵,中國廣播公司也被中國國民黨透過投資手法脫手變現,而這不過是臺灣資產被不合理掠奪案例的冰山一角。 延伸閱讀: 臺北放送局 http://www.twmemory.org/?p=6003 中廣被收回兩頻道來龍去脈 https://buzzorange.com/2017/04/17/broadcasting-corporation-of-china/ 參考資料: 林平,〈戰後初年臺灣廣播事業之接收與重建 (1945-1947)——以臺灣廣播電臺為中心〉 圖:日本時代臺北放送局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7-06-09
1934/6/3 日月潭水力發電廠工事完成

1934/6/3 日月潭水力發電廠工事完成

有幾個人知道,80多年前日治下的臺灣,曾有亞洲第一大發電所,供應全島源源不絕的無污染能源? 又有幾個人知道堪稱臺灣電力之父的松木幹一郎先生? 1895年日本治臺後,先於基隆及臺北等地以發電機小規模供電照明。經過篳路藍縷的各種波折,在1905年終於在龜山完成了臺灣史上第一座水力發電所並以輸電線連接古亭庄配電所供應臺北、大稻埕、艋舺地區用電。 之後用電需求爆增,各地發電廠林立,為了滿足更大規模的發電需求,總督府於1919年籌辦了「臺灣電力株式會社」,主要目標之一即為興建日月潭水力發電廠。在松木幹一郎社長任內大力任用臺籍人士,於1934年6月3日,日月潭第一發電所完工,之後又在下游取發電後的尾水興建電廠進行二次發電,為日月潭第二發電所。日月潭水力發電廠總發電量14萬3500瓩,為當時亞洲第一大發電所,在源源不絕無污染能源的挹注下,臺灣全島電力供應無虞,對臺灣工業化有決定性的影響,過剩的電力則衍生了如鐘淵曹達會社電解相關產業。日本時代的電力建設,到二戰結束為止,竟設立了多達62組各型大大小小發電機組,其中有近半數到現在都還在運轉中。 日本統治下日月潭電力計畫的完成,及新高港(今臺中港)都市建設計畫,企圖與基隆、高雄港串聯,一舉讓臺灣成為大東亞中心地並站上世界舞台。之後雖因戰爭爆發等因素新高港相關計畫未能完成,但不難理解日本對臺灣的期望,難以用某些人口中之「僅是用來壓榨資源的殖民地」來解讀,而臺灣人處在歷史巨輪的夾縫中,一方面看著臺灣飛躍性進步,卻又同時承受著無法與日人平起平坐、各式劇烈文化衝擊甚至後期捲入戰爭的痛苦,這些林林總總的面相,交織出日本時代臺灣的真實面貌。 圖:日本時代日月潭水力發電廠影像 延伸閱讀: 日月潭水電工事土木遺構大調查 http://cwhung.blogspot.tw/2015/01/blog-post_16.html 開發背後被犧牲的人們 – 日月潭邵族的故事 http://www.matataiwan.com/2013/09/07/extinction-of-thao/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7-06-04
黨國信徒仇日心態的真相

黨國信徒仇日心態的真相

從日常生活中常出現的日治遺跡破壞事件,或是時常有某些人留言發表標準令人費解的仇日言論。這類現象,小編曾經認為是中華民國帶來延續日中戰爭仇恨的價值觀影響,但觀察這些立場仇日的留言者,卻時常有人使用日式名稱,或是頭像使用日本動漫、明星、名人的照片,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要解析這種現象,必須從中華民國還未來台之前講起。附圖為1895-1945日本時代的台灣與中國的人均GDP比較圖,由圖可以看出日治初期台灣居民收入水準僅略高於中國,到了1905之後隨著衛生設施、水、電、鐵道、風俗、土地、戶口調查等等各種近代化建設一一進行後,開始飛躍性的進展,一直到1937年戰爭全面開打之後受到影響才逐漸下降。而中國方面在1911年革命爆發清帝國瓦解後,軍閥割據內戰,人均收入不斷衰退,到了日治中後期,兩岸的人均收入水準已呈現巨大差異。而我們在大量日本時代的台灣老照片,也不難觀察出當時街景美麗、文化素養令人驚訝,反觀現在無所不在的「中華民國美學」只能無奈嘆息。 戰後中華民國佔據台灣,為了鞏固其統治基礎,長期以「帶來黃金解救台灣」「保衛台灣免受共匪併吞」的神話無孔不入催眠人民,在這類謊言之下,黨國信徒如何能夠承認戰後逃來台灣的中華民國和前任統治者日本,不管從經濟、文化素養、治理能力是存在何等巨大的落差? 台灣絕大多數人並不期望被日本統治,回顧歷史的意義在於找回真正的記憶,卻時常引來黨國信徒謾罵「皇民餘孽」「倭寇走狗」「慰安婦後代」,其真正目的在於遮掩其各方面嚴重落差下的自卑,或是謊言遭拆穿導致統治基礎動搖。 所以不難理解,為何有人可以哈日旅遊追日劇追明星,卻不能接受台灣人去檢視過去的歷史。 他們沒有辦法接受眼中只能當奴隸、吃蕃薯籤、靠他們解救的台灣人,居然曾經過得比他們好。更不能接受台灣因中華民國到來陷入萬劫不復境地的真相。 當他們做出種種仇日行徑時,其實看不起的不是日本,而是台灣。 這就是黨國信徒仇日心態的真相。 延伸閱讀: 《重構二二八:戰後美中體制、中國統治模式與臺灣》陳翠蓮著 http://goods.ruten.com.tw/item/show?21708298595499 林炳炎《保衛大臺灣的美援》 http://goo.gl/Z7zQBB 若不是國民黨,臺灣將在聯合國託管下成為美國太平洋海島反共的戰略防線之一,並很可能由臺灣人建立國家 https://goo.gl/iZf8An 要不是國民黨保衛臺灣,臺灣早就被中共佔領了? https://goo.gl/NSUPmX 破解二戰後黃金傳說神話 https://goo.gl/lRgx7H 參考資料: 從平均每人所得的變動看台灣長期的經濟發展 – 吳聰敏 Maddison Historical GDP Data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7-06-02
5月28日 賴和日

5月28日 賴和日

  1894年5月28日,賴和在彰化出生,九歲就讀私塾,開始接受漢文教育,十三歲進入小逸堂學習漢文經典與四書五經,出生於馬關條約割台前一年的他,自小就身處於時代的夾縫中,與許多臺灣人同樣面臨著認同的困擾。 1909年,十六歲的賴和進入臺灣總督府醫學校學醫,畢業後,他輾轉回到家鄉開設了醫院,除了經常減免窮人的醫藥費以外,他還經常主動贈送昂貴的藥品,因此獲得「和仔仙」的美稱。 賴和最為人稱道的則是他在文學領域的成就,有感於五四運動的衝擊,他積極的在台灣推動新文學運動,希望將不屑與民眾為伍的「舊文學」改變成以民眾為對象的「大眾文學」;同時,他的健筆也往往刻劃者弱勢者的身影,如〈一桿稱仔〉、〈覺悟下的犧牲:寄二林的同志〉都是批判當時社會,為弱勢發聲的名作。 1941年末,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夕,長期在日治時期爭取臺人權益的賴和遭日本警方拘捕入獄約50日,1943年1月31日逝世。由賴和一生的縮影,不難看出日本時代臺灣人的痛苦之一,來自於無法與日人平起平坐的現實。這樣的歷史脈絡也延伸到二戰結束後,臺人將成為「一等公民」熱烈期待寄託在中華民國的到來,卻是無盡悲劇的開始。如今回想過去這些前人用生命換來的幾堂課,我們學到了什麼? 2010年,彰化市宣布訂5月28日為「賴和日」。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7-05-29
1957.5.24 五二四事件,台灣民眾攻擊美國大使館

1957.5.24 五二四事件,台灣民眾攻擊美國大使館

  「殺人者無罪嗎?!我控訴!我抗議!」 1957年5月24日上午十點,一位身穿黑色喪服的婦人奧特華舉著這塊用中英文書寫的看板,站在美國駐台北大使館抗議,由於她在中廣的哭訴,義憤填膺的民眾逐漸聚集,當天下午兩點,大約有六千人包圍了大使館。 一切都要從兩個月前的一場凶殺案說起,3月20日,中華民國革命實踐研究院少校學員劉自然返家的途中,在陽明山的美軍宿舍群外面遭到駐臺美軍羅伯特·雷諾槍擊,身中兩槍死亡。 雷諾聲稱是以為有人偷窺妻子洗澡才向劉自然開槍,然而驗屍報告顯示,劉自然是被正面近距離被射殺在大門前,也有人指出劉自然和雷諾勾結買賣美軍軍品,被「黑吃黑」殺掉。兩個月後,美軍法庭宣布雷諾為誤殺,無罪釋放。 群情激憤的民眾開始朝大使館丟石頭,甚至湧進大使館,砸毀汽車、家具,甚至燒毀裡面的機密文件,姍姍來遲的警方,終於在十小時後解決了混亂。 對此美方嚴重抗議,許多官員受到懲處,美方認為特務頭子蔣經國涉嫌策動其掌控之救國團煽動群眾製造暴動,蔣經國也因此被蔣介石調離情報系統,改任退輔會主委。 圖左:美國大使館遭民眾攻擊 圖右:劉自然之妻奧特華在美國大使館前與抗議告示牌的合照 圖出自https://udndata.com/ndapp/image/ImStory?topicid=2432&func=view&ChannelID=2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7-05-25
1949.5.24 立法院通過「懲治叛亂條例」

1949.5.24 立法院通過「懲治叛亂條例」

  1949.5.24 中華民國政權立法院通過「懲治叛亂條例」,使威權統治者得以隨意擴大解釋犯罪構成要件並判處死刑,只要與獨裁者政治主張不同、與要整肅目標有往來的人、甚至只是無端得罪人、財產被覬覦,都可能遭到橫禍,製造了無數冤獄事件。 一直到1991年調查局以「懲治叛亂條例」為由進入清大校園逮捕歷史研究所學生廖­偉程引發大規模抗爭之後,此一惡法才在5月17日於立法院三讀廢止。 延伸閱讀: 《無法送達的遺書:記那些在恐怖年代失落的人》: http://goo.gl/48geFG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7-05-24
1925.5.17 桃園大圳竣工

1925.5.17 桃園大圳竣工

  你以為八田與一的事蹟只有擘劃嘉南大圳?來看看桃園大圳的故事吧。 穩定水源的缺乏以及分布不均的雨量對於桃園臺地而言一直是個極大的困擾,即使利用埤塘蓄水,缺乏互相調節的灌溉系統仍然使桃園地區的農產量遠低於其他地區,1913年桃園地區發生的嚴重旱災,終於使日本當局下定決心。 1916年,桃園大圳正式動工,這個巨大的水利工程由八田與一及狩野三郎操刀設計,引大漢溪水灌溉,並串聯各個埤塘,1924年,桃園大圳竣工,並在隔年5月17日舉行了通水祝賀會。 此後,在 1929 年也曾發生過嚴重的旱災,但桃園大圳灌溉區內的農田卻未受影響,也是在桃園大圳的基礎上,才有了後來的石門水庫。 延伸閱讀: 桃園大圳的緣起 http://www.cles.tyc.edu.tw/sunkentsu/channel_ty.htm 嘉南大圳之父:八田與一傳 https://gjtaiwan.com/rt/?id=258 圖:日本時代桃園大圳影像 歡迎加入Facebook、Google+ 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7-05-17
1950.5.10 楊逵因「和平宣言」遭判刑12年

1950.5.10 楊逵因「和平宣言」遭判刑12年

  1949年1月,國民黨在內戰中節節敗退,臺灣則在一年前經歷了二二八大屠殺,惡性通貨膨脹愈演愈烈,社會情勢緊繃。就在這個敏感的時期,文學家楊逵執筆寫下了《和平宣言》,主張和平解決國共內戰、還政於民、保障言論以及集會結社自由、釋放政治犯、打破經濟分配不均等等,避免戰禍波及臺灣,期待使臺灣成為「和平建設的示範區」。 這份宣言經由上海《大公報》的刊載,輾轉流傳到了臺灣省主席陳誠手上,使他大為震怒,隨後楊逵便在四六事件中被捕,1950年5月10日,楊逵被判刑12年,直到1961年才自綠島獲釋。 楊逵為日本時代農運、工運、文藝等運動推動者,為了爭取臺人權益長期投身抗爭,戰後日本政權終於離開了,沒想到新來的中華民國卻更加惡劣。楊逵在《我的文學歷程中》回憶《和平宣言》,提到日本政府再嚴酷也必須依法辦罪,抗爭頂多也只坐牢二十幾天,回到「祖國懷抱」後,五六百字的《和平宣言》就讓你坐牢12年,一字可換五天牢飯,這可能是「全世界優渥的稿費」。 圖:楊逵於綠島坐牢時留影,翻攝自新化楊逵紀念館 歡迎加入Facebook、Google+ 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7-05-10
5月8日,嘉南平原水利之父八田與一紀念日

5月8日,嘉南平原水利之父八田與一紀念日

  今天5月8日,是嘉南平原水利之父八田與一紀念日。 謹以這張橫跨雲林、嘉義、臺南的「嘉南大圳平面圖」,追思這位率領臺日團隊在臺灣完成世界級偉大水利工程、對臺灣人一視同仁、翻轉嘉南平原百年命運的技師 – 八田與一先生。 #中國人努力醜化日本時代作為安慰自己的藉口 #臺灣人努力了解日本時代作為壯大自己的養分 延伸閱讀: 嘉南大圳之父:八田與一傳 https://gjtaiwan.com/rt/?id=258 1930.4.10 嘉南大圳開始通水 http://www.twmemory.org/?p=9265 嘉南大圳水道行船老照片 http://www.twmemory.org/?p=5871 日本時代烏山頭水庫老照片 http://www.twmemory.org/?p=5235 歡迎加入Facebook、Google+ 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7-05-08
1934.5.6 臺灣文藝聯盟成立

1934.5.6 臺灣文藝聯盟成立

  「今天是我們臺灣全島民眾所期待的日子,是臺灣文化史上很重要的一天,而且南北諸同志都能夠齊聚在一起,這更是很難得的一件事,希望大家不要客氣,個個都熱心地起來討論研究,把我們臺灣的文化和文藝的前途開拓吧!」 經過鄉土文學論戰所帶來多年的交流,臺灣文壇人士的努力終於開花結果,1934年5月6日,第一回臺灣全島文藝大會在臺中召開,總共有 82 位文壇人士與會,並在會議上決定成立「臺灣文藝聯盟」這個跨地域的組織,並由張深切擔任常務委員長。 與臺灣文藝聯盟一同誕生的,是在當年 11月5日創刊的《臺灣文藝》雜誌,這個雜誌的內容分為評論、小說、戲曲、詩、隨筆、學術研究六個部分,並且常在封面上使用畫家陳澄波、顏水龍、楊佐三郎等人的插畫。 1935 年,因為文學理念不合的緣故,楊逵獨自創辦《臺灣新文學》,這為聯盟帶來了巨大的打擊,《臺灣文藝》也在隔年八月停刊。 儘管時間不長,《臺灣文藝》仍然在臺灣的文學史上有著難以抹滅的重要地位,它打破先前《南音》 、《先發部隊》等雜誌在地域上的隔閡,使全島的作家有了緊密的聯繫以及發光發熱的舞台,成為當時知識份子心中的支柱。 附圖為《臺灣文藝》雜誌的創刊號,引用自新竹縣政府文化局網站。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7-05-06
1965.4.26 中華民國向日本借款一億五千萬美元

1965.4.26 中華民國向日本借款一億五千萬美元

  1965年4月26日,中華民國向日本借款相當於一億五千萬美元的日圓,並協定於臺北簽約。根據這份換文規定,兩國每年需要簽訂一項年度執行方案,例如曾文水庫計畫、臺電輸配電計畫等等,以確保貸款被合理使用。 談到這次的借貸,就不能忽略背後的歷史背景:吉田茂與他的《吉田書簡》。 1963年8月20日,日本池田內閣會議通過向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售一套維尼龍生產設備,對於大躍進後的中國,此舉對於生產力的提升,無異巨大的援助,因此遭到中華民國政權的強烈反彈,但仍然未能阻止;9月1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派遣的油壓機訪日代表團團員周鴻慶意圖前往中華民國大使館尋求政治庇護,卻誤入蘇聯大使館,池田內閣決定將其遣返中華人民共和國。日本對中華民國種種的不友好,使雙方關係瀕臨破裂邊緣。 當時美國依然承認中華民國,日本在美國壓力下與實質已無法代表中國的中華民國往來。1964年2月,日本前首相吉田茂訪臺與蔣介石會談,隨後發表《吉田書簡》,指出日方希望中華民國恢復包括貿易正常關係,並且無意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簽訂雙邊條約,才緩解了雙方的關係,1965 年,日本首相佐藤榮作以《吉田書簡》對日本政府有約束力為由,決定貸款給中華民國。 #曾文水庫最初為八田與一1939提出的構想 #連建設經費大半都是戰後跟日本借的 #大概又有人要崩潰不用水不用電不吃米了 附圖為吉田茂與蔣介石於日月潭會談終止後握手的照片,引用自:http://www.iza.ne.jp/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7-04-26
1960年4月25日 東西橫貫公路工程完工

1960年4月25日 東西橫貫公路工程完工

  1960年4月25日 東西橫貫公路工程完工。這條路的前身,源自於日本時代從1910年代的「橫斷道路」工程一直到1930年代的「合歡越道路」(圖左上)。戰後在美援大量資金、關鍵技術、鋼材建材及機具的挹注下進行軍援軍用道路計劃(圖右,美國大使藍欽主持破土儀式,碑上出現斗大的「中美合作」標誌),以此一道路進行路線調整及升級。當時參與工程建設的除了榮民工程總隊為主外,並包括中華民國陸軍、軍事監犯、職訓總隊、暑期學生戰鬥訓練之青年工程隊及各公民營廠商等。在工程中,因工程意外及天災約造成200多人死亡。此一工程,也提供了解決隨中華民國政權來臺軍人就業問題的方案,在工程完工後,大量退除役人員被安置在道路沿線各地,成為今日沿線新的族群及產業結構。 之後中華民國政權官方將這條路以「犧牲數不盡榮民完成的偉大道路」作為政治神話的宣傳素材,其他脈絡全數消失不提,反而陷參與開鑿工程的榮民於不義。 每一段這塊土地的記憶,都不應被刻意忽略。 延伸閱讀: 林炳炎《保衛大臺灣的美援》 http://goo.gl/Z7zQBB 消失四十年的國家公園 http://mapstalk.blogspot.tw/2009/10/blog-post_12.html 破解二戰後黃金傳說神話 https://goo.gl/lRgx7H 要不是國民黨保衛臺灣,臺灣早就被中共併吞了? https://goo.gl/1XOxtY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7-04-25
中國國民黨前監察院長王作榮談銅像

中國國民黨前監察院長王作榮談銅像

近來愈演愈烈的銅像爭議,來看看他們中國國民黨前監察院長王作榮,在其自傳中怎麼說: 「我是堅決反對搞個人崇拜的。一個無論多麼偉大的人物,一旦逝世,便應讓他平靜地走入歷史,一生功過是非,百年之後,公正的歷史家也許會給他一個定論,留名青史。華盛頓為美國開國國父,邱吉爾為拯救英國於危亡的功臣,還不都是平靜地走入歷史,留下一抔黃土,幾頁青史,供人憑弔而已。所以我一向主張,除非是出自廣大人民的自動自發,千萬不要用公權力與公帑搞什麼銅像、中山路、中正路、中正大學、中山大學、國父紀念館、中正紀念堂。尤其不必在公共場所就要掛四幅像,國父、老總統、經國先生的遺像都應該取下,只掛現任元首的像,表示對國家的尊敬。我也不贊成放紀念假,搞什麼謁陵,以前皇帝都並未如此。坦白地說,民主國家政權可以隨時轉手,一夕之間,可以全面更換,有什麼意義。我們既然號稱民主國家,就應該有一個民主國家的模樣。…..」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7-04-24
1908年4月20日 臺灣縱貫鐵道全線通車

1908年4月20日 臺灣縱貫鐵道全線通車

  日本統治臺灣前,臺灣鐵路由劉銘傳規劃興建,可惜因為種種因素,最後僅完成基隆<=>臺北、臺北<=>新竹兩線,日本治臺後,立即將縱貫鐵路的興建列為首要的施政計畫,首任總督樺山資紀請鐵路技師小山保政調查臺北到基隆之間的鐵路,發現狀況百出不堪使用;1899年(日明治32年)縱貫鐵路正式由南北兩端開工,路線的設計、規劃,則是由當時的臨時臺灣鐵道敷設部技師長「長谷川謹介」負責,將清國時期鐵道幾乎整個砍掉重練,1908年(日明治41年)4月20日南北兩端鐵路終於在中部接軌,全線通車。這條縱貫線能夠建成,重大推手之一的長谷川謹介功不可沒,親自掌管各項鐵路事務,又被稱為「臺灣鐵道之父」。 全線通車當天,已卸任民政長官的臺灣近代化關鍵人物後藤新平,來到日本青山的兒玉源太郎前總督墓前,報告臺灣縱貫鐵道已全面通車了。自此原本南北要好幾週的旅程,忽然一日之內就能到達,瞬間讓臺灣發展開了外掛,從經濟、產業、生活與文化上徹底改變了這個島嶼。半年後,10月24日臺灣總督府在臺中公園舉辦「縱貫鐵道全通式」,目前臺中公園內現存的湖心亭(舊名雙閣亭)即是當時通車典禮所興建的紀念建築。 題外話: 說到臺灣第一條貨、客運鐵道是誰建造的,猜想大家都可以正確回答是清巡撫劉銘傳,但若問起臺灣的縱貫鐵路是誰規劃修築的呢?根據隨機詢問周邊友人的經驗,多數人還是回答劉銘傳Orz 圖為1908年4月通車前夕的臺灣日日新報介紹縱貫鐵路,雖然整條鐵路砍掉重練,但也沒有把劉銘傳忽略掉。 延伸閱讀與參考資料: 清國時代鐵道路線圖 http://www.twmemory.org/?p=6079 1908年台中湖心亭老照片 http://www.twmemory.org/?p=4949 日本統治初期「臨時臺灣鐵道敷設部」老照片 http://www.twmemory.org/?p=6809 臺灣日本時代平交道事故安全宣導 http://www.twmemory.org/?p=4939 縱貫線 (鐵路) https://zh.wikipedia.org/wiki/縱貫線_(鐵路) 首選珍藏 : 縱貫鐵路原來如此 http://digitalarchives.tw/Exhibition/2364/1.html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7-04-20
1995.4.13 第一位臺籍電氣工程師朱江淮逝世紀念日

1995.4.13 第一位臺籍電氣工程師朱江淮逝世紀念日

長期的黨國神話告訴我們,戰後臺灣全靠孫運璿帶領一批學生在五個月內讓臺灣開始供電。當然有常識的人會了解,日本時代奠定了臺灣電力基礎,戰後初期所做的是復原因戰爭受損的電力,但即使是復原,背後真正的功臣又是誰呢? 1904年,朱江淮出生於大甲,1930年,他以第一名成績畢業於國立京都帝大電氣工程科,是第一位臺籍電氣工程師,回臺後,他參與了日月潭水力發電所的興建,並推廣用電。 1946年,蔣介石派員代盟軍軍事代管臺灣隔年,朱江淮帶領數百名臺北工專、臺南工學院學生參與搶修臺灣電力,其後升任台電公司協理,改革薪俸制度,使臺電員工生活安定,並推動臺電員工赴外考察,帶來科學管理、加強集水區保護、電費制度改進、農村電化等諸多革新,對臺灣電力體系貢獻良多。 1995年4月13日,朱江淮病逝,享年 92 歲。 (圖為1950年7月朱江淮與烏來電廠機組上留影,引用自臺電月刊) 延伸閱讀: 林炳炎《保衛大臺灣的美援》 http://goo.gl/Z7zQBB 臺灣的電是怎麼來的? http://www.twmemory.org/?p=8605 快來看看日月潭水電工事有多浩大 http://cwhung.blogspot.tw/2015/01/blog-post_16.html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7-04-13
1949.4.6 四六事件,臺大及師院學生遭大規模逮捕處決

1949.4.6 四六事件,臺大及師院學生遭大規模逮捕處決

1949年4月6日凌晨,蔣介石代盟軍軍事代管下的臺灣省政府主席陳誠,命令警備副司令「高雄屠夫」彭孟緝率警方前往臺大與師院的宿舍鎮壓抗議學生,是日,上百名學生被逮,其中七個人被冠上「職業學生」的罪名後槍決。 事情得從兩個人說起:臺灣大學學生何景岳,省立師院學生李元勳。 1949年3月20日,他們因為單車雙載被警方取締毆打,帶往第四分局拘留,學生自二二八事件壓抑至今的怒火就此被點燃。當晚,數百名學生前往警局抗議,要求警方釋放兩名學生、賠償醫藥費、嚴懲相關人員並登報道歉,隔日更有上千人前往市警局總局請願。 3月29日,臺大與師院學生串連成立的「台北市學生聯合會」提出「結束內戰和平救國」、「反對飢餓和迫害」、「要求民主自由」等訴求,引起官方高度關切,隨即展開鎮壓。 學生被羅織「職業學生」罪名遭槍決,諷刺的是,之後被許多留美學生指證的正牌「職業學生」卻一路當到中華民國政權總統。 圖左:日本時代臺北高校(後來的師院 / 師大)本館 圖右:日本時代臺北帝國大學(後來的臺大)圖書館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7-04-12
1981.4.11 臺灣唸歌先驅陳達逝世紀念日

1981.4.11 臺灣唸歌先驅陳達逝世紀念日

出身恆春,以月琴彈唱聞名的民謠歌手陳達(紅目達仔),1981年4月11日因車禍逝世。 未受學校教育,不識字也不識譜的陳達,當過採石工、泥水匠,卻自20歲起使用兄長的月琴吟唱恆春民謠,自編自唱引起矚目成為熱門民歌歌手,在日本時代走唱四十年自己創作的唸歌。戰後陳達持續走唱,卻貧病交加,1971年起受邀至臺北錄製出版唱片,蒼涼的歌聲搭配月琴,受到熱烈歡迎。可惜之後身體每況愈下,於1981年回到恆春,卻不幸遭超速車輛撞上最後於轉院途中傷重逝世。 知名音樂教育家許常惠將陳達譽為「未經人工改造的遊吟詩人」。 想知道更多臺灣唸歌? 來看看台灣說唱藝術工作室 https://www.facebook.com/apang.taioan 延伸閱讀: 三臺山下的遊唱詩人 http://musiciantw.ncfta.gov.tw/list.aspx?p=M039&c=&t=1 台灣的傳奇歌手….陳達和他的歌(思想起)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Bv2V0B-AO0 思想起(恆春民謠) http://library.taiwanschoolnet.org/cyberfair2001/C0118800001/f1.htm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7-04-12
由1975年蔣介石死亡看黨國教育的威力

由1975年蔣介石死亡看黨國教育的威力

  1975年4月獨裁者蔣介石死亡,中華民國政權官方宣布停止一切娛樂活動,全島人民陷入一片哀淒。當靈車經過時,許多人跪地痛哭的畫面,也成為一個時代的記憶。 當然無需以現今觀點譏笑那個年代種種荒謬的獨裁國家情境,值得思考的是,1975年距離中國政權全面逃亡來臺20多年期間,臺灣人的思想已在嚴密的控制下徹底改寫。 報導中孩子們失聲痛哭的情境,也許有人會質疑是造假,但若訪談過經歷那個時代的人們,就會發現不少人真的曾發自真心流淚。 蔣介石死後,無孔不入的思想控制依然持續著,黨國毒素殘留在好幾個世代人們腦中。這些世代的人不管從事各行各業、各種創作、擔任公職、甚至民意代表,繼續有意無意將文化、史觀、價值觀等等黨國毒素不斷發揚傳承下去,造成今日臺灣內部難解的困境,即使經歷解嚴、政黨輪替,也無法快速解決,不知道還要花多少個20年才能恢復正常。 這個需要漫長時間的正常化工程,該如何有效的加速推動,而不只是消極的等待世代交替一代代稀釋毒素?如何讓更多人願意去正視這些不合理的現象?值得你我來深思。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7-04-05
臺灣的北韓時光

臺灣的北韓時光

1975年4月5日,獨裁者蔣介石死亡,隔日上午中華民國政權副總統嚴家淦繼任總統,並發佈〈誌哀辦法〉,規定: 全國軍、公、教人員應綴配喪章一個月。 全國各部隊、機關、學校、軍艦及駐外使館等應自即日起下半旗誌哀三十日。 各要塞、部隊及軍艦均應自升旗時起至降旗時止,每隔半小時鳴放禮炮。 全國各娛樂場所應停止娛樂一個月。 於是電視畫面由彩色變黑白,並停播娛樂節目,節目全改為對獨裁者歌功頌德之內容。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7-04-05
81歲的機場,過67歲的生日?

81歲的機場,過67歲的生日?

2017年,松山機場照慣例舉辦站慶(圖右),延續多年來以戰後1950年4月臺北航空站成立為起點計算宣稱要「過67歲生日」,繼續無視原臺北飛行場成立於1936年3月的歷史(圖左,臺灣日日新報)。 請問若這座機場1950才出現,那麼1949年12月蔣介石父子逃竄來臺北搭乘的飛機,是迫降在淡水河上嗎? 這類舉不完的例子,如學校校慶、各式建設無視中華民國政權來臺之前的歷史脈絡,一方面是為了遮掩中國政權自己執政能力落差的自卑,另一方面則是營造「建設都是我做的」錯覺,要求臺灣人要感恩。更重要的是完全不讓你意識到原來臺灣有自己的歷史,讓人以為都跟著他們在對岸革命北伐抗戰。這種無恥至極的卑劣行為,即使在政黨已輪替的2017年,黨國毒素依然充斥在整個臺灣社會。 延伸閱讀: 地圖會說話 – 臺灣七大都市傳說之四:週年慶的起點不是1895年以前就是1945年以後 http://mapstalk.blogspot.tw/2016/03/18951945.html 洪致文 – 松山機場明年就八十歲囉! http://cwhung.blogspot.tw/2015/09/blog-post.html 臺北航空站67歲活動文宣 https://www.facebook.com/TSA.tw/posts/10155050658876067 歡迎加入Facebook台灣回憶探險團,一起來一場回憶探險吧!
台灣回憶探險團 2017-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