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勝利什麼

戰爭末期,日本在中國戰場兵力為110萬,在滿洲和朝鮮的兵力92萬,在本土和南洋對付英美的兵力為500萬。
    
1945年八月十五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但是,這是一個慘不忍睹的勝利,蔣介石知道準備日本投降時,內心反而焦慮不己,毫無興奮之情。因為當時的北平,上海,南京,武漢,廣州等戰略要地,還都在日本佔領之下。其實,抗戰勝利也是國民黨敗亡的同始,四年後,共軍就席捲整個大陸。

當時的中央日報以「國軍轉進一日千里,匪軍追趕不及」為標題,流傳一時,這一頁歷史,國軍不堪回首。但是中共以游擊戰自我吹噓,以抗日神劇自我娛樂,更難登大雅之堂。七十年過去了,抗日戰爭的真實情況,仍然充滿吹噓,一片混亂。

日本厚生省統計二戰期間,日本有185萬軍人戰死,加上被拘禁中死亡總數為213萬人。其中在中國關內死亡40萬,包括死於國軍30多萬多人,死於共軍1000人。在滿洲死於蘇聯紅軍12萬人。在緬甸死亡16萬人,其餘120萬死於太平洋戰場,其中在菲律賓就死了49萬,超過中國戰場。

日本人的統計不一定精確,但每一位戰死者的姓名,年齡,家鄉,部隊和死亡地點,都留在靖國神社。而中國尚未實施人囗普查,死亡人數難以確認,各種說法不一,連自己人都不太相信。

從日本的兵力分佈,可以看出日本因為輕視中國,並未把主力放在這裏,日本軍費投資重點是海軍。1941年偷襲珍珠港之後,不僅全部海軍投入對美作戰,陸軍精銳也投入南洋。

戰爭末期,日本在中國戰場兵力為110萬,在滿洲和朝鮮的兵力92萬,在本土和南洋對付英美的兵力為500萬,但是,美軍擁有絕對優勢的火力和技術裝備,日本向美國挑戰,等於同時向四十個國家為敵,無異於瘋狂地自取滅亡。

國軍不少將領英勇作戰,壯烈犧牲,並且贏得敵人尊敬,但是國軍在訓練裝備各方面差一大截,對日軍一般只能零打碎敲,八年抗戰中,雖然有幾次號稱大捷,但沒有全殲一個師團或旅團,只有在雲南騰沖殲滅團級單位,至今當地紀念館唯一高掛的是國民黨黨旗。

< 資料來源:《蘋果日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