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劍集》浪頭上的中央銀行

 

一九七○年代石油危機時,打擊通膨是各國中央銀行的首務,但時代變了,度過廿年低通膨的大穩健(Great Moderation)成長期,已沒有幾個人記得通膨的可怕;再經歷金融海嘯的折磨後,已使刺激低迷的景氣,成為全球政府最鮮明的責任,中央銀行無法置身事外,也難以迴避爭議。

金融海嘯後,全球經濟及金融受到衝擊,各國央行反應不同。美國行動迅速,聯準會(Fed)除了調降政策利率外,並及時推出量化寬鬆政策,急於搶救超過十%的失業率;而歐洲央行則相對溫和,又面對歐元國家經濟冷熱不一的牽制,後來雖然推出負利率及量化寬鬆政策,但速度及規模均有落後。

美國聯準會及歐洲央行的政策差異,一方面是因當時面對的政治經濟狀況不同,另外也是兩地對中央銀行的期待有別,所以顯示出進擊與保守的態度。歐陸與美國理念的不一致,透過貨幣政策相關的法規,更理所當然的表現在政策的執行上。

美國對貨幣政策的規範較為彈性且積極,聯邦儲備法(Federal Reserve Act)在規定貨幣政策目標時,要求聯準會及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應配合長期潛在產出的增加,維持適當的貨幣及信用總量的成長,以達成最大就業、物價穩定及適當的長期利率等目標,其中就業目標排在第一位。

歐元區則不一樣,歐盟國家整合了歐洲聯盟條約(Treaty on European Union)及相關運作條約而簽署的里斯本條約(Treaty of Lisbon),在其有關貨幣政策章節中的第一二七條規定,歐洲中央銀行體系(European System of Central Banks)的首要目標為物價穩定,且在不違反此目標的情況下,應支持歐盟內一般經濟政策,以達成永續發展、創造具競爭性的社會市場經濟,以及社會進步等目標。

歐洲中央銀行體系是由歐洲央行及歐盟會員國的中央銀行組成,包括歐盟境內歐元及非歐元國家所有貨幣政策的最高決策單位在內。歐洲央行認為歐盟目標相當多樣,貨幣政策能達成的最重要貢獻就是物價穩定,因為如此才能形成有利於經濟發展的環境,進而促進就業。

所有的中央銀行都重視物價穩定及經濟發展,但在排列優先順序時,有不同的政策抉擇。最近廿年,美國及主要工業化國家維持了低通膨的大穩健成長期,物價上漲率的波動降低了三分之二,通膨隱憂逐漸被淡忘;而全球經濟則因金融海嘯,陷入有效需求無法提振的困境,因此各界對央行更有促進經濟發展的期待。

主導量化寬鬆政策的前聯準會主席柏南克(Ben Bernanke)雖一再強調貨幣政策在提振景氣有極大限制,不過各國央行仍面臨壓力。歐洲央行堅守物價穩定優先的原則,但一直被批評過於溫和,而美國經濟雖穩定回升,聯準會上週也仍維持政策利率不變,避免提高利率衝擊經濟成長,向隱忍通膨的鴿派靠得更近。

金融海嘯已超過七年,全球經濟境況依然低迷且不穩定,大眾耐性磨損更甚。我國央行即將在週四召開理監事會,雖然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揚,國際油價也從低點反彈三成以上,但面對的國際經濟情勢與三個月前變動不大,國內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二月份又大跌至指數編製以來的新低,出口也依然大幅衰退,進一步調降利率的「心理」壓力,反而又更大了。

國際經濟情勢沒有突破,結構性因素也未有變化,可以預期貨幣政策效果有限。即使中央銀行是經濟遊戲中的重量級玩家,但不管是歐式或美式,都沒有操控勝負的能力,隊友的火力支援,才是闖進下一關卡的動力。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