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白色恐怖的臺灣到赤化的香港

 

 

1842年,清國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永久」割讓香港給英國,英國統治超過150年。國共內戰之後,中共無意拿取香港主權,以不干預「親國民黨」的難民和逃難軍人在港存活的條件,換取英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 

二戰後香港人口只有50萬人,國共內戰湧入難民後香港人口暴增到220萬,相比起臺灣,難民佔了香港人口77%,其中有大量親國民黨的知識分子如錢穆等人與近6000名軍人軍眷(安置在位於九龍半島東隅海畔的調景嶺),他們接受台灣的國民黨政權(名義上是「中國大陸災胞救濟總會」)支助,誓言跟隨國民黨反攻大陸和用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到處懸掛青天白日的黨徽,成為大中華主義、堅定反共的重鎮。 

1949年8月,毛澤東點名胡適傅斯年錢穆受美帝控制,兩個月後,錢穆擔憂遭到鬥爭,隨華僑大學南下香港,創辦新亞書院,一群流亡學者與學生才有個落腳處。著名學者如唐君毅、張丕介、徐復觀、張君勱、牟宗三、饒宗頤及李天命、羅時憲、霍韜晦。 

香港總督楊慕琦爵士在1946年5月結束了臨時軍法管治,擬推「楊慕琦計劃」,容許香港殖民地擁有高度自治權以至獨立,但國共兩黨都認為香港有任何獨立式的自治或民主進程,都會助長香港與中國分裂的殖民地獨立風潮,以至雙方動員香港的在地華人菁英,極力反對香港自治。 

香港雖是國共雙方爭奪地盤的灘頭,漢文教育上與「光復」(台灣讀做「劫收」)後的台灣一樣都特別強化「中華民族」的血緣,戮力消除中國人的自卑,特別愛強調中國人不平等條約的屈辱,同時吹捧中國文化的成就,企圖重建中國漢人本位的民族自信心。幸運的是香港沒有臺灣的白色恐怖,也沒有混入了大量黨國政治的意識形態,反而拜英國150年管治所賜,擁有華人社會所沒有的言論自由與開放多元。香港人不用唱生離死別的哀怨歌曲《望你早歸》、《孤戀花》、《秋風夜雨》、《鑼聲若響〉。 

雖然香港沒有臺灣的白色恐怖,但1997後的新世代因為赤化的焦慮開始產生變化,當一國兩制越來越破局,香港人就越來越能同理臺灣人對重新制憲與建國的嚮往。

香港具有統一的語言(廣東話)、有清楚定義的地理範圍、有共同的經濟生活,加上拒共思潮衍生的共同心理特徵,客觀條件與主觀想像結合,去年年初,港大學生會刊物《學苑》形塑出「香港公民民族主義」的書生意識:「香港民族並非以血緣為紐帶,而是以邊界、歷史、文化加上『逃離集權、追求自由』的共同心理界定」。 

延伸閱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466272023.A.5E5.html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466397769.A.DAB.html

< 資料來源:三際信息站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