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近綠島的在乎

 

 

這兩天把「Green Island」聽完了。Green Island,指的就是那白色恐怖時期關押政治犯的「綠島」,台灣,則是一個更大的綠島。在這裡,所有的台灣人都被迫當中國人,都要自認身上流的是中華民族的政治血統,死後墓碑也一律要慎終追遠到中國某個地方。 

作者楊小娜(Shawna Yang Ryan),出生在加州,父親是白人,出生在德國柏林,母親是台灣出生的1949移民第二代。兩人相遇在台灣,當時,正值越戰期間,父親跟部隊駐紮在台灣。 

為什麼要寫一本關於台灣的書?連她的母親都這麼問她:「為什麼不寫大家會想讀的,像哈利波特那樣的書?」她的編輯Carole Baron也寫了一篇文章分享剛接到草稿時的疑問:美國讀者會對台灣、福爾摩沙有興趣嗎? 

在新書發表會上,楊小娜回憶道,小學三年級,為了完成一個世界歷史課的作業,她決定訪問自己的母親,第一個問題就是:「妳在哪裡出生的?」母親說:「我在台灣出生。」她立刻說:「妳錯了,妳出生在中華民國。」母親說:「對,我出生在台灣。」她說:「可是明明是中華民國,妳出生在中國。」對於三年級的她來說,怎麼會有個國家又是中國又是台灣?實在太難理解了!母親試著解釋,又解釋不清,最後,兩人都感到十分沮喪,她大哭,然後決定訪問別人。 

這或許是她之所以想寫這本書,最早的線索。 

在美國成長的她,對台灣所知甚少,等到大學畢業,回到母親的故鄉,台北,無意間看到了二二八紀念館的特展「柯喬治(George Kerr)記錄的『三月屠殺』」,內心很震撼,後來,又讀了柯喬治《被出賣的台灣》,便下定決心要書寫這段歷史。 

2002年,她獲得Fulbright獎學金,來到台灣,學習中文,並開始收集資料,口訪,田調。當她對台灣有更多了解後,她發現,原來美國主流媒體上談到台灣時,用字很不精準,例如:「統一」,「台灣從中國分裂出來」等等,都是中國視角、受到中國政治宣傳所影響的敘述方式,她很希望透過自己的書,帶來這種敘述方式的改變,讓更多美國讀者從台灣的角度來理解台灣。 

說實話,要讀這本書之前,我沒有抱著太大的期待,想像一個美國人,要從一個台灣人的角度、書寫台灣人的生活,恐怕會因為不夠瞭解這裡的文化、和人際互動的細膩層次,而缺乏說服力,如果再差一點的,更可能充滿西方對東方的投射想像。 

然而,一開始讀,就感覺驚豔,感覺作者做足了功課,不論是歷史情節的刻畫,或是不同時代生活氛圍的細節,比如說,台北的計程車,曾經是紅色的,而非小黃。很快地,我融入了書中角色的情感,跟著他們一起呼吸。或許因為第一人稱敘事者,是一位女性,讀著讀著,竟然覺得我就是她,她所經歷的情感、掙扎,再熟悉不過了。 

她出生在1947年的2月28日,是家中么女。父親,蔡醫生,日治時期典型的台灣菁英,在228之後國民政府的清鄉報復中,被捕入獄,在綠島度過了十年的歲月。故事就圍繞著這個家庭展開,從日治末期、國府統治下的228、白色恐怖、戒嚴時期、冷戰與美援、一路書寫到解嚴後逐漸民主化的台灣社會,結束在2003年的SARS。前後近60年,主角的生命故事,與台灣的歷史,奇異地交錯重疊。 

身為讀者,我被邀請進入這個家庭,產生了一種「貼近的在乎」,在乎他們之間的愛、忠誠、以及艱難的生命抉擇,然而,作者也不時把視角拉遠擴大,帶我看見,這些極度個人的生命經驗,其實,是在某種政治體制、國際情勢、歷史事件的影響下,集體的身心狀態。「個人的,即政治的。」 

當年,我的母親自殺過世後,我決定回來台灣長住,正是因為這樣的直覺──母親的死,有很多來自整個社會的、集體的因素,不能切割來看。好好認識台灣,我才會理解母親生前所經歷的痛苦、掙扎,也才能真正地認識我自己。 

母親去世前,我總想要往外跑,成為一個在異國流浪的世界公民,母親去世,是我想要好好定下來、認識台灣的起點。 

< 資料來源:三際信息站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