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二二八事件看台灣政黨競爭的不對等

 

由於歷史資料受到執政者的掌握,許多過去的事件後人必須投入很大的心力才得以拼湊出當年的大致輪廓。(圖片來源:Wikipedia Commons)
由於歷史資料受到執政者的掌握,許多過去的事件後人必須投入很大的心力才得以拼湊出當年的大致輪廓。(圖片來源:Wikipedia Commons)

從1947年迄今,蔣介石政府派遣軍隊鎮壓屠殺臺灣民眾、逮捕及槍決臺灣士紳、知識分子的二二八事件已滿七十週年。文化部長鄭麗君2月25日宣佈將中正紀念堂商店中具威權統治者意象的商品下架、停售。此舉引來蔣介石後代蔣姓國民黨立委認為當前政府只講過不講功的批評。然而,蔣家後代若真的希望歷史應該正反併陳與理性討論,他應在其父親還是立委之時,就要求其父親應該還原歷史的真相,這樣他的談話也較具正當性。

由於國民黨的長期執政,在國民黨所編撰的教科書中,多數民眾或許多無法了解二二八的真相,只知道蔣介石看到魚兒往上游的勵志故事。由於歷史資料受到執政者的掌握,許多過去的事件後人必須投入很大的心力才得以拼湊出當年的大致輪廓。就像國民政府來台接受許多日本在台時期的資產一樣,原屬於國家的資產卻變成中國國民黨的黨產,也是俗稱的國庫通黨庫。

去年7月25日立法院三讀通過「政黨及其附隨組織不當取得財產處理條例」,同年8月31日行政院成立「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事實上,任何擁有不當黨產的政黨都是該委員會的業務範圍。當然,擁有最多資產且疑似接收許多日本政府在台資產的中國國民黨係為該委員會的首要目標。

就競爭市場而言,政黨的競爭與市場競爭一樣,必須要是一個具「可競爭性」的市場。若市場的廠商規模差異太大,大廠商必定主宰整個市場,當然,若大廠商是因努力研發創新而壯大,則市場將因廠商便得更有效率而受益;若廠商是因與政府維持良好關係而壯大,則對消費者必然帶來不利的影響。政黨競爭亦是如此,1987年7月15日台灣解除戒嚴,當時的民進黨雖已成立,但與國民黨相比,就像小蝦米遇到大白鯊一般,競爭地位是極度不對等的。此時,即使政府解除黨禁,政治這塊市場對新政黨而言,多數情況仍是看得到卻吃不到的。

2016年後,台灣雖已有第三次的政黨輪替,但國民黨黨產與民進黨仍有不小的落差,在這樣的競爭環境下,國民黨在政黨競爭上還輸給民進黨,可以顯見國民黨在政治治理上的無效率,使得民心思變。除了黨產的多寡所造成的競爭地位不對等外,國安局或調查局所掌握的台灣相關資訊應該是最精確的,因此,若這些單位的立場不公正,必然造成市場訊息的不對稱,近一步加深市場競爭的不對等。在經濟學上,擁有較多資訊的一方會有訂價權,二手車市場即是一例。許多人指控國民政府來台之時將國家機器當成政黨機器使用,也是競爭不對等的一例,這是因為其相較其他政黨多了一項工具。

由上述討論可知,台灣的民主政治要得以落實,必須要縮小政黨間競爭地位的不對稱性。不當黨產僅是其中一項,政府情報單位維持中立性也是相當重要的。沒有公平對等,不可能會有市場經濟。沒有公平對等的政黨競爭,不可能有真正的民主政治。黨產會的成立只是轉型正義的第一步,如何將過去台灣真正的歷史讓全民知道,也是人民給予新政府的重要任務。唯有政府去除台灣許多不公平與不透明的障礙,總統對轉型正義的承諾才得以實現。

 

蔡明芳 淡江大學產業經濟系與經濟系合聘副教授

< 資料來源:民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