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醒吧馬英九 台灣人不恨日本

前總統馬英九國慶前夕至碧潭空軍公墓致祭,致詞時引述牛津大學芮納.米德教授論述國民黨抗日對二戰盟軍勝利之貢獻。資料照片
  
昌昌/旅英造型師

當今政治學中,國民黨不及格的學分是「政治正確」(註:用詞與政治措施避免冒犯少數團體或持不同政見者),而近年民進黨又因太過用心於「政治正確」(規避統獨議題)而換得「立場不明確」之罵名。

國民黨想在台復興,首要認識的事實是「台灣人不恨日本」。

馬英九國慶前夕至碧潭空軍公墓致祭,致詞背板引用牛津大學芮納.米德教授論述國民黨抗日對二戰盟軍勝利之貢獻,引述慷慨激昂,台灣人聽了卻是不痛不癢,國民黨罵日本,很像夫妻把孩子賣給養父母,長大後接回孩子,說養父母壞話,問孩子為什麼不一起罵?因為沒有共鳴,所以連戰每罵柯文哲「皇民化」,柯民調就更高;談歷史並不會為國民黨加分,國民黨越罵日本,台灣人越反感。

國民黨要認識第二個事實是「台灣人沒有大中華情懷」,比起中華文化正統,新一代台灣人更關心「言論自由」,台灣文化根基來自中國無庸置疑,源自中國不一定就要受制於中國,追求國家認同(台灣獨立)不代表要放棄文化認同(中華文化),統派認為「刪減文言文」是「亡國滅種」前兆,國民黨總將國家認同與文化認同混為一談,事實上兩者並不衝突,書寫中文、讀文言文不代表嚮往「一個大中國」;馬英九認為「大中華主義」是所有華人應追求的最高理想,年輕人卻感受不到這理想甜頭,越是把「大中華主義」強加在台灣,得到反彈也越大。

國民黨若不能補修「政治正確」學分,發言時不但無法得到多數共鳴,並持續冒犯不同政見者,有如「天朝」心態,不只困在自己的同溫層,並樹敵更多。民主貴在包容不同聲音,若國民黨宗旨是「化獨漸統」,不是一味掐著他人脖子接受自己,學著怎麼拉攏人心、操作議題是心戰第一步。

< 資料來源:《蘋果日報》〈論壇〉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