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不到的疫苗永遠最香最甜


疫情再起,上千民眾天天塞爆台北車站的接種站,人群多到要發號碼牌。(攝影:王侑聖)


20天前,台灣有3批莫德納與BNT疫苗到期,超過27.8萬劑遭到銷毀。也不過20天後,上千民眾天天塞爆台北車站的接種站,人群多到要發號碼牌;在野黨還批評,為什麼不多買一些疫苗備用?過去兩年,這種隨著疫情起伏而改變疫苗需求的現象屢見不鮮,某種程度也的確是一種「人性」。不過,既然我們都希望儘快平穩地渡過疫情,在所謂的「人性」之外還是要問:身為民主社會共同體的一員,你自己的責任在哪裡?

台灣是全世界極少數可以自由選擇疫苗的國家,我們有英國的AZ,美國的莫德納,美國與德國合作的輝瑞BNT,即將來台的Novavax,還有台灣自己產製的高端。不同於多數國家給你什麼打什麼的疫苗政策,台灣這麼多種類的疫苗選擇,無非就是希望透過資訊的揭露與流通,可以提高民眾施打疫苗的意願。政府鼓勵民眾施打疫苗保護自己,但並不強制,連不打疫苗者自行負擔醫藥費的懲罰性作為也從不在考慮之列。

這場瘟疫滿兩年了,全世界哀鴻遍野,幾乎只有台灣過著著宛若平行世界的生活。而趁著邊境擋下病毒之際,台灣買了比多數國家種類更多更好的疫苗,也比其他國家做了更久更足的醫療整備,如果政府能做的都做了,身為這個國家的公民,卻連打疫苗這麼簡單的事,都是「不到黃河心不死,不見棺材不掉淚」,非得等到疫情蔓延、看到有人病死了才搶打,打不到再罵政府為什麼不多準備一點(來銷毀),這公平嗎?

過去兩年來,幾乎在每個疫情防控的行政作為裡,都可以看到同樣的案例。有疫苗時挑疫苗,沒疫苗時罵為什麼買不到疫苗,缺疫苗時說為何不買多一點,疫苗過期質疑為什麼這麼浪費。沒疫情時快篩試劑被棄若敝屣,搶用快篩時又罵為何不超前部署。兒童沒有打疫苗說是「別人的囝仔死不完」,核准了莫德納卻說「把孩子當白老鼠」,同一批人現在為了台灣沒有與莫德納同為mRNA疫苗的BNT到處抗議,因為那些打不到買不到的疫苗,對他們永遠最香最甜。

昨天發生的兩歲孩童染疫身亡事件也是一樣的事。一個兩歲生命的消逝令人悲痛,但這到底是「系統」或者是「單一」個案?在已發生的1萬多件Omicron案例裡出現這件嬰幼兒死亡個案代表什麼?比起流感侵襲兒童造成的傷亡,Omicron又有什麼差別?如果沒有這樣的數據,也看不到對病患後送作業流程的商榷與討論,卻急著推卸責任、嫁禍政敵,甚而不惜拿「孩子之死」挑起整個社會不必要的恐懼,一切要「政府負責」,那是何其卑鄙。

政府只是被選民選出來管理政治的組織,它既不是上帝,也不是神佛,它無法決定一個人的生死,也無法預判病毒大舉攻進台灣的時間點,它有時連預測疫情發展的走向與高峰點有時都有困難,更遑論能讓每個人免於瘟疫與疾病的侵襲。我們選擇政府監督政府卻也要知道政府的侷限,如果不知道這侷限劃在哪裡,什麼事都要政府「給個交代」,那是成天只想權利、不負責任的民主巨嬰,而充斥民主巨嬰的社會注定只配擁有低劣的民主。

民主政治是責任政治,但責任政治是相對的,我們要求政府向公民負責,但公民也有自己該負的責任。只有越多人善盡義務擔起責任,台灣才能夠順利穿越這場世紀瘟疫。

※作者為《上報》總主筆

< 資料來源:《上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