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笑談人生
鯨魚影音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國際大事
財經資訊
體育娛樂
藝文活動
綜合新聞
笑談人生
關於我們
鯨魚影音
首頁
作者相關文章 - (陳柏惟)
陳柏惟相關文章
從首任總士官長風範看國軍改革
【從首任總士官長風範看國軍改革】 在黑鷹事故悲劇後,故參謀總長沈一鳴上將、故于親文少將、洪鴻鈞少將、葉建儀中校、黃聖航少校、劉鎮富上尉及許鴻彬二等士官長7位英勇將士,因著有功績,總統分別頒贈勳、獎章,並依原階各追晉一階。 然而,國防部總士官長韓正宏,卻不追晉為軍官,而是提升勳章獎勵層級,核頒「雲麾勳章」,以表殊榮,這是為什麼呢? 這就要從「#總士官長」這個職位說起。 在軍中,傳統上軍官與士官兵在養成上、晉升上有天壤之別,因此,官校剛畢業、或考過預官的小少尉,也比服役二、三十年的一等士官長官階大,後者應向前者敬禮。但各位當過兵都知道,士官在軍隊中是一直位於基層,執掌作戰或裝備等重要職務,實務經驗遠比年輕軍官多,常常比較像是「顧問」而非「部屬」的角色,軍官也不敢對老士官長不客氣。 即便如此,軍官和士官之間溝通上還是有所隔閡,很難做到「官兵一體」,因應這個問題,特別資深的士官,就要作為軍官與士兵間的橋樑,而在二戰後,美軍在各部隊所設的特等士官長(Sergent Major,又譯總士官長)之上,在軍種總指揮部也引入一個特別職務,來作為指揮官的顧問,讓軍官了解士兵的狀況。 美國海軍陸戰隊在1957年創立海陸特等士官長(Sergent Major of the Marine Corps)之職務,陸軍部長也在1966年將此職位引入陸軍,接著是海軍、空軍、海岸防衛隊、國民兵、以及最後在2005年設立「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資深士官顧問」(Senior Enlisted Advisor to the Chairman, SEAC)一職。 以上各軍種的「資深士官顧問」,主要的功能是把基層心聲傳達給所有軍官,美軍的總士官長大部分時間都會花在巡視各基層單位,觀察訓練狀況,並和士兵與其家屬懇談,了解他們的狀況與需要。而層級最高等級的SEAC,就負責傳達全軍士兵的心聲給國防部長官,也是由擔任過軍種特等士官長的資深士官出任。 他們雖然不是軍官,但依據軍規,#地位高於除各軍種參謀部主任以外的所有中將(等於我國二級上將),在軍禮和優遇上均比照將領水準。 國軍在1994年開始推動「#精進士官制度」,但一直到2017年,才產生首任總士官長,直接聽命於參謀總長,就相當於美軍的SEAC,而首任總士官長韓正宏,歷經連、營、旅、軍團及司令部士官督導長等職,為人謙遜、認真負責,被選定為首任總士官長,任內四處走訪部隊,對國軍士官制度推動和士氣提升有很大貢獻。 而由於「總士官長」最大的意義就在於他是士官之首,協調三軍士官與士兵事務,地位不遜於將領,因此追晉為最基層軍官少尉,反而失去意義,蔡總統裁示不晉階而是提升勳章等級,完全符合設立此職位的精神,也能撫慰韓總士官長在天之靈。 而從「總士官長」的設立,其實也可看到國軍許多制度貼近美軍的趨勢。這次殉職的軍令總長沈一鳴一級上將,也是留美、知美派,美國參謀聯席會議主席以及AIT也都即刻傳來悼念慰問,可見近年來,國軍與我國最重要盟邦美軍在情指互動、訓練交流上,都已經更深一步。 在沈一鳴總長、韓總士官長等軍人殉職後,許多已經退伍的基層士官兵,紛紛發表對這幾位長官為人、帶兵之道的懷念,失去這些英才固然令人痛心,但這些真實的聲音其實也顯示,在蔡英文總統推動軍隊改革、推動國防安全上,任人唯才,擇將得當。 未來的國軍人才培育,仍然會繼續朝專業化邁進,並與盟軍在印太戰略框架上,繼續緊密合作,捍衛國家安全。我們應該給予辛苦的國軍掌聲,也給近年來最重視國防力量提升的蔡總統肯定!
陳柏惟
2020-01-03
悼念一位為保衛國家而飛翔的軍人
【悼念一位為保衛國家而飛翔的軍人】 昨天是我們國家哀傷的一天,參謀總長沈一鳴上將等八位軍人,在前往宜蘭基地宣慰部隊途中,不幸因黑鷹事故意外殉職。 沈一鳴總長經歷台海危機,軍備與軍制改革,不論是部屬、長官甚或盟國,都對他的領導專業和為人倍感推崇。 但最打動我、最讓我動容的,還是昨天蔡總統安慰和沈夫人談話後,蔡總統這樣引述「沈總長的夫人是我看過最堅強的女性」,「她會堅強,她非常以丈夫沈一鳴為榮」。 以下,我就要告訴各位,這句話背後多麼不容易,隱藏著多大為國奉獻的意志,就僅以此文,紀念一位為捍衛台灣奉獻青春,奉獻生命,事業如千里長空,卻在空中殞落的將星-沈一鳴將軍。 沈一鳴將軍,是空軍官校1979年畢業班的第一名,也就是同屆裡的菁英飛官。 畢業時,時值台美斷交,我國空軍處境艱難,面對共軍日益增強的威脅,戰機備戰演訓不能暫停,但供應料源青黃不接,導致老舊的F-104必須擔任空防要任,卻有著相當高的失事率,有「飛行棺材」,「寡婦製造機」之稱,前後114架飛機墜機,66位飛官殉職,事故率佔所有機隊46% (114/247),但作為當時保衛空防唯一的高速攔截機,飛官們咬著牙還是得上陣,隨時面對不確定的風險。 雖然沈將軍當時飛的應是較新的F-5E/F (當時機齡10年以下),但那時服役的空軍飛官和家屬,在台灣生存處境艱難下,都對於承擔空防重任的高風險,有著相當的認知。今天丈夫出門,晚上可能沒有回來,這就是受惡鄰威脅國家的命運,一定要有一群人,枕戈達旦,保衛廣大的國民。 曾有老飛行員形容:「我們必須去,但不一定回來」,可見他們保衛國家的付出。 也正是在台美斷交的情勢下,沙烏地阿拉伯成為台灣最大邦交國,在1979年,台灣和沙烏地阿拉伯開始了一項秘密軍事合作,在沙國請求以及半以邦交國要脅下,台灣派遣飛行員穿著沙國軍服,軍援北葉門空軍,對抗親蘇的南葉門人民民主共和國。 而沈一鳴將軍,作為同梯裡的菁英飛官,就在這項「大漠計畫」的派遣名單內,當時我國在北葉門的飛官,雖然以F-5系列戰機訓練教官的二線角色為主,但因當地情勢複雜,在訓練中遇上雷達鎖定等危險狀況也實所多有,甚至可能因政治情勢改變,這批偽裝成沙軍在北葉門作戰的台灣軍人會有被捕被俘危險,比現今美軍派赴駐紮中東戰場風險還高。 我不知道當時才30歲的沈將軍結婚了沒,如果已經成家,又或者已有了論及婚嫁的女友,又不知是怎樣告訴妻子這樣的消息。 我只知道,國家需要他,他就去了。 這四十年來,國家需要他時,他去過法國,接收最新的幻象-2000與學習空戰戰術;去過美國,試飛F-16、在美國空軍戰爭學院研習戰略;在中共屢屢犯我之際,他駕駛過戰機捍衛空防、擔任教官訓練後進、擔任我國自主研發的IDF戰術開發任務。他是友軍眼中的外交家,是長官心目中使命必達的人選。 沈將軍的領導統御能力,良好的外語能力,曾經留美培養的戰略能力與對美關係,是蔡總統在我國佈局印太戰略上,拔擢沈將軍領導軍令的最大原因。 去年7月,蔡英文總統在沈總長上任時,交給他三個任務:「落實整體防衛構想、務實戰訓本務」、「培養未來人才,為創新的國防改革奠定基礎」、「帶領國軍為區域和平安全穩定善盡責任」。 如今,台灣和美日的同盟關係是40年來最好的時候,實質共同演訓與交換情報都在進行,陸海空三軍各項軍備研發與採購持續推動。沈將軍,雖然時間太短,但您的任務,已經完成了,國軍後進會繼承您的遺志,繼續捍衛台灣的天空、台灣的海洋、台灣的土地。 我們會記得,保衛我們國家的,就是像是沈將軍您一樣,不論危險,不怕死難的軍人。 您一路好走。
陳柏惟
2020-01-03
我會贏 因為3個3%
【我會贏 因為3個3%】-1 剛剛有一份東森民調被公布了,趁這個機會跟大家說一下很多人關心的我的民調,本文不帶情緒,而是使用我理性分析我大學以及工作上最擅長的學科 「資料庫」。 首先,我一直刻意不公布民調是真的,從剛登陸選區的0%->14%->24%->31%,一直正面發展,其中最有趣的是對手的民調從54%->42%,本來就算我打到全選區都認識我,我也只會有54:46的敗況,現在已經儼然出現勝機。 截至12/16為止,只剩下11%的差距,這周又發生了幾件事情,我的對手大本營,也就是落後最多的地方沙鹿、龍井後援會成立,眾大咖掃街,在地面上扎扎實實打出兩個大洞;以及本周最密集的抽號碼車掃行程,還不知道參選的鄉親開始尋找與比較;空戰與全國上包含老天鵝、前線廣告、館長直播影片發酵;大環境的南北大長征,都是正面影響。 最扯的是我買電話拜票兩通,電話公司還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買一送一幫我一家都打了四通。 講的這麼好聽那為什麼不公布民調? 我跟大家報告,到投票那一天我民調也不會贏,原因有三 1.3%不在家但投我,不只是年輕人,還有外出工作的人,能不能回來投票是關鍵影響。 2.3%不表態但投我,內心已經決定好了,但擔心對手試探式民調,所以自我防衛很重,等待雲過天晴。 3.3%不知道但投我,在民調中有一個數字是你知道陳柏惟嗎?不知道;你會投給陳柏惟嗎?會。這樣的數字佔了3% 這場戰役只要公布民調就會變相打擊我方士氣,這是事實,也是被稱為艱困選區的原因之一,但我要跟各位支持者保證,我依然信心爆棚,尤其有一個很重要的指標,在沙鹿的大造勢上,我們沒有一台遊覽車,一台都沒有,你問看看對手敢不敢保證這件事情。 有人最近緊鑼密鼓利用上班時間拜訪公司行號,目的不言而喻,總部的BUFFET也從來沒有停過,某些組織去廈門喝紅酒吃龍蝦鼓勵投票總不會是鼓勵投給我,這些行為顯示對方從來沒有鬆懈過,我都不緊張惹,請大家也不要緊張。 我們仍然在通往勝利的道路上,我是真的覺得都照我們的步調走,雖然還沒走完,但路一直都在,我們沒有走歪,遠方的光線,越來越明朗,只要我們把最後三件事情做完。 最後三周,你能怎麼幫助我 1.一定要去投票,台中第二選區要挑戰全台最高投票率,我的對手投票率一定高,我們中二支持者能去多少直接決定勝負。 2.繼續埋伏,我理解不敢表態的困難,但我也知道走進投票所的時候只有你知道你投給誰,所以請臥底的朋友們有福同享,有票投我。 3.討厭對手的要檯面化,請參與我們最後幾周的活動,繼續幫我拉票,我絕對不會讓你失望。 4個月從無到有的累積,中二團隊絕對是做得最好的前幾名,也是最受矚目的前幾名,所有的努力就在這三個禮拜全力衝刺。 有些細節跟最新民調今晚公布,謝謝浩宇做球 參與我的選戰路程,絕對是今年度最好看的實境電影,我不是只有嘴巴厲害而已。 上集打出氣勢與知名度繼續撥放 下集更多大咖、拔樁與政治風暴高潮 即、將、上、映 我們、還在會贏的路上。 3Q.
陳柏惟
2019-12-23
難怪議場變秀場
我長大才不要變成這樣 這些人當立委真的是難怪議場變秀場。 起因是自己製造假新聞 然後抗議假新聞去外交部秀一波 還拍推女警被調查 最後體力不好夾到手指頭住院 一群人還不忘拍張照說明手指頭有多痛 這說明了中國國民跟中國國民黨都很愛台灣健保。
陳柏惟
2019-12-07
殺人魔在哪?其實你們通通都知道
【殺人魔在哪?其實你們通通都知道】 最近,看到很多人非常努力地攻擊我,只因我講出他們禁忌,怕到骨子裡的話題。既然他們這麼害怕,那麼,睡前再多講個故事好了: 這個故事來自戴達衛(David Demes)所述,他是德國人,目前在清大讀博士,也是法蘭克福邦高等法院授權的翻譯師。 話說,德國的教育裡面一定會讓學童了解大屠殺的歷史與祖先犯下的錯,戴達衛中學的時候就曾參觀哈達瑪爾(Hadamar)的安樂死中心,顧名思義,就是殺人魔納粹黨政權大規模屠殺的地方。 結果在演講Q&A的時候,有個當地的阿嬤就站起來發言,激動的說:「當年我們都被矇在鼓裡」,然後就開始幫自己和當地人無視納粹罪行而辯護,當她跳針N次「我們並不知道⋯⋯」時,坐後面的另一位阿嬤突然站起來,開始大聲打臉: 「當年,我們誰沒有發現我們鄰居的兒女被帶走!誰不知道那些天天經過市中心的灰色巴士是在運輸誰!誰不知道巴士上山後的黃昏,精神病院的煙囪在冒著煙,全城都是人肉被燒掉的惡味。我們通通都知道!」 在德國,儘管已經「去納粹化」,仍然有不少人不願意面對這段歷史,既然事情已經過去了,自己曾經容忍甚至支持納粹的事,就裝作不知道,自己心裡也好過。 這是納粹被法定為非法組織的德國,那反民主的殺人政黨仍然有權角逐執政權的台灣呢? 對啊,當年經歷白色恐怖的人,誰不知道:「 為什麼有些人半夜會突然消失? 市郊新的亂葬岡裡面埋什麼? 公教機關裡面『人二』是在做什麼?為什麼不能批評中國國民黨政府?為什麼要叫自己的小孩不要管政治?中國黨花大錢選舉都在幹嘛?」 特別是某些既得利益的政N代家族,你們更 #不可能不知道誰是殺人魔!你們裝作不知道的原因,不是和庶民一樣被子彈嚇怕了,而只是因為 #有權有利可圖,所以完全不敢批判50年的殖民統治,不敢主張從人民搶來的錢要還給人民,也不敢表態「#殺害自己的人民」是不對的! 要讓後人了解歷史,從中牢記教訓,不是那麼簡單的事,在有轉型正義的德國都不容易了,何況是轉型正義被中國黨全力杯葛抵制的台灣? 正是如此,作為政治工作者,我就有義務,幫殺人魔辯護的裝傻一次,我就要打他的臉一次! 圖片來源:美國大屠殺遇難者紀念館(United States Holocaust Memorial Museum)
陳柏惟
2019-11-01
返校看了是該哭
返校看了是該哭,但不是因為劇情。 而是打人、開槍、刑求的,可能還在工作崗位上 或是還在破壞民主中。 你說那是夢境?我說這是現實。
陳柏惟
2019-09-28
潘潘,用心良苦
謝謝臥底黑韓大將潘內卜,在高雄市府幹了八個月,終於忍不住連發黑韓。 我們回顧潘恆旭發言,早在2月,他就率先以一連串失言,引誘網友嗆聲,再對網友喊出「你罷免我啊!」 雖然表面上這句話好像與法律牴觸,但實際上,要罷免他的唯一方式就是罷免市長。潘其實是在用激將法,利用各種離譜的發言,犧牲自己號召市民站出來罷免韓國瑜。 接著,當韓還在那邊假惺惺的我不會溜之大吉,「不考慮2020」時,他就首先發難,放出韓會被中國黨徵召的流言,想要凸顯老闆想要落跑的真心。 雖然被韓國瑜訓斥要「謹言慎行」,又被韓說「把工作做好就功德無量!」 但潘恆旭不死心,之後堅持他「政治評論家」的本分,繼續放砲,來降低韓市府的信用,把韓市府小丑化。 也就是,潘恆旭才是在韓還沒參選前就搓破他假掰謊言。在民間還沒發起罷韓前,就率先登高一嗆,活生生是個鼓動罷韓情緒的韓黑大將! 這也難怪,到了4、5月,隨著潘亂搞觀光支票亂跳,什麼旗津滿月趴50億商機,再說春吶也有50億,又吹貓熊有60億商機,每個月都失言,真的很為大局犧牲,不斷對外發言降低市府威信,韓終於忍不住要他話講少點。而其他人都看出潘是臥底,還有黨籍要員要求開除潘,韓國瑜卻因為總總因素不敢下手。 終於,在我參選之後,潘恆旭指桑罵槐,痛批韓國瑜言行不一、落跑唯一、落選唯一。還點出顏寬恒很喜歡把人做成消波塊的黑歷史。 潘潘,你辛苦了,為了殲滅惡勢力,你每天裝瘋賣傻,現在還立flag發雞排,真是不容易啊! 我們會每天整理你搞垮韓市府的豐功偉業,到時候韓國瑜落選兼被罷免,我一定幫你平反,讓你消除汙點,回歸正常的生活! #去去雞排走 #陳柏惟
陳柏惟
2019-08-08
固守台灣主權、支持民進黨總統候選人
4/12的『政經看民視』,我,陳柏惟本人,以政治參與者,也以一個觀察者身份,期望反應泛綠支持者,普遍焦慮不安的心情,與各方不同的意見。我一直認為,要溝通、要合作,必得對話,我期望能打開對話的門。但我也必須承認,這段節目出來的效果,的確不如我的預期,這是我本人仍須持續改進,得虛心接納各界對我的指教與意見。 我期望賴派能理解年輕人的心聲,賴派能彎下腰瞭解為什麼年輕人支持英,而英派能理解基層的意見,英派能回頭望見這群人的存在。不論是哪派,要能贏得民心,都得檢視自己的弱處,從而掌握真正的大眾脈動。不論是英派或賴派,找回過去支持的隊友和民眾,永遠比爭取國民黨票容易。而國民黨之說,只是想表達,現在外界敵視方是如此的觀感。 也請讓我還原我本來的初衷。 一直以來,我個人都秉持泛綠不能輸的理念,絕對不能讓國民黨拿回政權。我們最大的敵人一直都是中國。因深入政治活動,我很清楚小英總統的政績表現,也明白賴院長的民意基礎,因此我的論述,是在基進支持者為基礎的「排藍民調」,想跟雙方表達,現況的泛綠世界觀。 我希望能以對話找出台派大局的問題,和可能解決方式,我不認為泛綠有分裂的本錢!因此說明表態與延後初選可能造成的傷害與後果,而這個延後的決定,我也從未認為是哪一個候選人該負起的責任,也絕對不該是候選人的問題。我的發言造成不同聯想,我本人該承受,但若因此被拿去當藍營的子彈,我會非常懊悔,但起心動念沒有變,就是我們絕對沒有分裂的本錢! 今天造成許多人的誤解或傷害,只能在此致歉。但我真的希望,為了台灣的未來,一定要保留支持未來出線候選人的能量,千萬不要撕裂,不要互相傷害,我們的對手是中國,他們正開心愉快地看我們互相仇恨。我明白大家都各有委屈,各有不滿,但這不該是指責誰是戰犯的時刻,這是起身團結和中國對抗的時刻。我本人也會持續在線上與線下,盡力對話溝通。 而關於我本人意向,我不只是陳柏惟,也是基進的發言人,無法做出大家期望的直接表態。我的立場只有一個「固守台灣主權、支持民進黨總統候選人。」憂心的是,只要民進黨新聞多是內鬥;韓國瑜的新聞都是去哈佛哈哈、去賣菜拿訂單。一般人的印象,就此日以繼夜地被洗去。 我也要請兩邊支持者按耐一下。沈伯洋老師曾經說過:「俄羅斯的資訊戰,不是支持某個特定的候選人,而是在每個陣營見縫插針、搧風點火。激化對立、從中獲利。」 我們都會有心目中最好的候選人,但是當傷口撕裂,最後的贏家只有中國。 再次為我的發言可能造成的傷害,深深抱歉。但請不要放棄團結的可能,不要放棄彼此,我們只有一個台灣,莫忘台派初衷。
陳柏惟
2019-04-13
燈會不是商展、市政不是經營假新聞媒體
週日午夜前,屏東縣潘孟安縣長親自送走最後一車遊客後,今年的台灣燈會畫下句點,很多人說,今年的台灣燈會是史上最成功的一次,也已經有好幾篇深入專業的分析,解析今年燈會的眾多優點。我很推薦大家去看看,但講過的不再重複。 在我來看,燈會成功的原因很簡單,但是很明顯仍然有人、或說有縣市首長不懂,這些人,我們只好依據常識,稱呼他們為認知功能障礙者了。 2019 台灣燈會獲得優等的花燈。圖片來源:高雄好過日 臉書 心得如下: 燈會主角要有燈 顧名思義,燈會是以燈為核心,這可以是傳統的花燈,可以做各種造型變化,可以進階到結合科技和 3 度空間的光影呈現,不斷的在傳統上創新突破,但重點這還是燈節、不是廟會、不是夜市、不是選舉晚會。 所以如果有燈會最大的面積是小吃攤,其他只有幾座廠商贊助、學生製作的燈放在旁邊,這就叫做「流動攤販集中場」,不叫燈會,這道理應該幼稚園學童也知道吧。 如果本來是燈會,後來變成攤販集中場,久而久之,燈會的傳統和觀光價值就滅亡了,我家旁邊每週一都有商展,每天都能去逛其他夜市,那我幹嘛沒事跑去? 外國觀光客幹嘛來看到處都有的攤販集中場? 今年屏東台灣燈會的燈王,跟金銀河夜市有天壤之別。圖片來源:高雄好過日 臉書 大型活動要妥善規劃 屏東 2017 年就爭取承辦 2018 年台灣燈會,結果不成,只爭取到 2019 年的舉辦權。也就是說,從 2017 年 7 月底起,屏東用了約一年半的時間來籌辦,且場地一開始就鎖定大鵬灣。 英特爾無人機表演,從 2018 年 4 月一路開始洽談;主燈和燈區規劃,也都是 2018 年上半年就開始進行,2018 年 10 月 22 日開工,才能把 38 公頃的燈區佈置完整。 山豬和生命樹。圖片來源:高雄好過日 原本,潘縣長擔心 2018 年底選舉,會影響上萬名志工的招募培訓,但最後在屏東鄉親對家鄉的高度認同下,也都順利完成,這也是提前好幾個月就要敲定的。 如果,屏東上次選舉結果不一樣,政黨輪替後新縣長大筆一揮,說大鵬灣不有名,我要廢棄原有規劃,移師墾丁舉辦燈會,改名叫金銀沙灘燈會,原本的場地造景都不要了,請問台灣燈會可能辦得好嗎? 高雄金銀河燈會其中一角。圖片來源:打馬悍將粉絲團 政治人物要對施政負責隨時檢討 在燈會期間,因為人潮太多,每天 12 點遊客離場後,縣府團隊都要熬夜修正隔天的疏運動線計畫,並且透過 app 和各種媒體即時發布,壓力之大可想而知。而潘縣長,更因為疏運不及,公開向大眾致歉,並且在之後的三天,立即改善了現場交通。 反之,如果燈會期間出現任何狀況,市長是請假睡覺,寫公出但其實是蹺班,局長是怒嗆網友「罷免我啊」。這種施政態度,有可能把活動或其他政務做好嗎? 花錢要有永續效益 過去台灣燈會或地方燈會,常常被批評為大拜拜慶典式活動,結束後沒留下什麼。 然而也有例外,其中之一就是大家熟悉的家鄉高雄,2001 年台灣燈會首次移師高雄舉辦,興建主燈鰲躍龍翔,就成為愛河重要地標,往後燈會常常出場。更重要的是,愛河整治與景觀美化後打開知名度,重振觀光名聲,帶動觀光客人數大增,也陸續增加了遊河等沿線玩法。 今年台灣燈會,主燈考慮「十二生肖」容易失去時效性,改採當地特色的「黑鮪魚」以利保存,副燈也考慮永久保存採取堅固的 FRP 材質,而非過去的布面材質。而首次辦在屏東,也吸引許多遊客首次光臨大鵬灣,對潟湖美景留下印象,燈會結束後,海上公路航線也立即增班加密,串連小琉球,未來大鵬灣的觀光仍大有可為。 而如果只是辦了一場夜市,大家吃吃喝喝一哄而散,人再多又有什麼永續效益呢? 主燈以黑鮪魚為造型。圖片來源:高雄好過日 臉書 你不可能永遠愚弄所有人 政治本來原則很簡單,行政首長率領行政團隊,把該做的事做好,提出可行政策認真兌現;代議士認真監督施政,把關預算,也提出法案和政策建議。 有些政見,一聽就是豪洨,當選後跳票就該負政治責任,不是叫選民不要期望太高。施政出包,首長概括承受,就該低頭道歉立刻改善,不是說這是小問題怒嗆選民。 台灣燈會飛機展望台塞滿人群。圖片來源:高雄好過日 臉書 更重要的是,經營市政不是經營假新聞媒體,完全不需要認真做事,只需要把假的說成真的,市政不會變好,長久累積只會拉市民下地獄陪葬。 亞伯拉罕.林肯曾說:「你可於短期內愚弄所有人,你甚至可以永遠愚弄某些人,但你不可能永遠愚弄所有人」林肯說得對,但是台灣有一點不一樣,短期內愚弄所有人,你就選上了,而且,不久後的未來有可能再也不用選舉了。 屏東縣長不過是在燈會施政上,做到了政治人物的基本功,就讓大家看到了天壤之別的差異。但就算這樣,各種扭曲的媒體報導仍然 24 小時播放,讓我仍然對台灣的未來惶惶不安。 只能相信,好的價值仍會被看見,無論如何大家一起努力! 原文出自高雄好過日臉書,芋傳媒經授權轉載。 相關報導: 燈會受好評 潘孟安:庄腳囝仔埋頭苦幹終被看見(2019/03/04) 台灣燈會人與燈一樣美 讓屏東人驕傲(2019/03/03) 台灣燈會單日人數 182 萬人再創新高!3 日迎壓軸閉幕(2019/03/02) 單日 169 萬人入園!東京迪士尼的 20 倍 史上最強屏東燈會如何創奇蹟?(2019/03/02)
陳柏惟
2019-03-06
看看屏東是怎樣發大財的
#看看屏東是怎樣發大財的 #我屏東我驕傲 文:3Q 陳柏惟 昨天去了趟台灣燈會大鵬灣燈區,人潮再破紀錄達182萬人次,感覺高雄人和攤販也全部都跑來了,高雄沒發大財,屏東先發一波! 這次燈會最令人感動的,不是燈多美、表演多有質感,而是屏東全縣團結想把燈會辦好的氣氛。這樣的氣氛,18年前台灣燈會第一次在高雄登場時感受得到;10年前高雄燈會人數結合捷運疏運、環港煙火,單屆衝破800萬的時候感受得到;然而,今年除了攤商叫賣的口號外,那種很想要把高雄的美介紹出去的市民共識,已經非常稀薄了。 到底燈會能帶來多大的效應呢? 2016年,桃園燈會號稱產值達150億,參觀人次2050萬。這樣的參觀人數,過去一直被質疑。從去年嘉義台灣燈會開始,主辦單位和中華電信合作,透過手機訊號定位,乘以中華電信市佔率權重去估算人次,讓參加人次能準確被掌握,也不會重複計算,讓人次估計可信度大增。因此,去年的1007萬人次,和今年到昨天為止的1190萬人次,大概都沒什麼問題。反而像高雄金銀河夜市前後矛盾的數據,才令人懷疑。 原本,屏東對台北天龍觀點來看,是交通不便的偏遠地方,因此今年燈會開幕前,評估參觀人數800-1000萬人,觀光產值是比去年少的100億。沒想到尚未結束人數已遠超千萬人,觀光效益也可能更高! 就拿攤商來說,現場幾乎每攤攤位都得排隊才能買到,位置較佳的攤位燈會期間營業額破200萬,幾乎是工作半個月抵全年的意思(有網友提出例外那攤我們就不多提了)。 連立場偏頗的聯合重工udn新聞,都不得不報導: 「這幾天連續假日,手根本沒停過,業績加倍成長」;還有東港、小琉球及恆春半島也相繼感受到燈會威力,228連假的前兩天幾乎是一房難求,「人潮幾乎就要滿出來了」。 在縣府和縣民的通力合作下,屏東這次真的發大財,確實令我這個「元.高雄人」非常佩服也羨慕。 #我高雄人我慚愧 然而,另一方面,我們也看到大鵬灣觀光的潛力,大鵬灣廣大的海陸空間,結合賽車場、水上活動、休閒飯店,其實有非常大的發展潛力。在前瞻計畫中,連通大鵬灣到東港的軌道運輸一但建成,透過穩定的交通服務,吸引更多投資,將能帶進更多遊客,讓屏東發大財。 一列電聯車,可以載運30-40台以上的遊覽車客群,運量更高,不受塞車影響,服務更穩定,從這次燈會疏運就可看出軌道運輸的重要。但正是某陣營,長年阻擋前瞻計畫、反對交通發展。誰想讓台灣發大財,誰阻礙台灣的觀光與經濟發展,從一場燈會,其實也可以分辨出來了!
陳柏惟
2019-03-04
從日本時代到「十大建設」,臺灣鐵路是如何蓋成的?
最近臉書上流傳一段傳說:「十大建設只有核電廠跟國道一號是新蓋的,其他八大都是日本時代就蓋好了放著 30 年才整理一下,剪綵當成他們做的。」 這句話有沒有道理呢?我先吊個胃口,慢慢來跟大家談談所謂的「十大建設」從何而來,中間又有怎樣的玄機。 「今天不做,明天就後悔」這句蔣經國的名言,幾乎被奉為「先知的教誨」一樣廣為流傳。但在十大建設推出的 1973 年,在臺灣的中國國民黨政府,比較擔心的應該是還有沒有明天。 1969 年 9 月 16 日,蔣介石在陽明山車禍重傷後,胸腔遭撞擊從此元氣大傷,大多臥病在床。蔣經國加速接班。然而,國際情勢卻讓中國國民黨感受越來越大的壓力,1971 年,多次拒絕雙重代表、自找死路的「中華民國」終於退出聯合國;1973 年 10 月,全球發生第一次石油危機,造成全球經濟不景氣,臺灣也陷入經濟危機。 當時任行政院長,也是中國國民黨政權實質行政首腦的蔣經國,為了提振經濟,在 11 月 12 日中國國民黨四中全會,發表 5 年內將完成「九項國家重要建設」。 疑,十項建設怎麼少了一項? 原來,當時的九大建設,並不包含已經動工的核電廠在內。但其實大部份的建設,例如中船、中鋼、中油、鐵路電氣化、機場、臺中港等,均已計畫多年,十大建設可以說是以類似「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方式加速推動,而非全然創新。 1974 年 10 月 31 日起發行的「九項建設」郵票。(Source:作者提供) 不過蔣經國在黨大會上慷慨宣言,下面的官員們卻是膽戰心驚。財政部長李國鼎在口述歷史中,自述事前對「十大建設」一無所知,雖然後來全力配合籌款,但在也以「好大喜功」、「歪打正著」形容這種公共建設。 誠然,蔣經國在經濟危機時,加碼舉債投資基礎建設來緩解經濟壓力的方式,不過是「擴大內需」凱恩斯經濟學的延伸。但同樣的政策,在使用獨裁的方式決策下,某個政黨歌頌為英明聖武;但爾後用民主方式決策時,同一個政黨則是罵成債留子孫,一無是處。 不過,不論殖民或獨裁,要評價都不能用扁平化的單純好壞來帶過。我們還是先平心靜氣下來,一一看這十大建設的內容吧。 在十大建設中,有五項和高雄沾得上邊,包含三大重工事業中油、中船、中鋼,以及兩項貫穿全臺的交通動脈鐵路電氣化和高速公路。說來話長,今天我們從源頭最古老的一項:鐵路電氣化說起。 晚了一甲子的臺灣鐵路電氣化 1979 年 6 月 26 日鐵路電氣化全線完工,同年7月1日全線電氣化啟用。(Source:作者提供) 縱貫鐵路電氣化的討論出現的非常早,早在 1908 年全線通車時,就已經有輿論提到。當時,鐵路電氣化的技術已經實現將近 30 年,日本也已有京都等地行駛路面電車,一般鐵道也有甲武鐵道已完成電氣化,並正準備推行幹線鐵道電氣化的工程,技術已經不成問題。 而當時日本殖民政府在全臺有築港、灌溉、鐵道等十六年計畫之大事業,加上臺灣發展水力發電如日月潭電廠,足夠供應全臺鐵道電氣化之能源所需,因此多有時論認為應該從部分電氣化開始實行,臺北到基隆、臺北到淡水、打狗到臺南以及臺中到苗栗區間都曾被提及。 然而,最大的障礙還是經費。 昭和初年,曾經估計過臺灣鐵道全部電氣化的經費大概需要 2700 萬元左右,幾乎是總督府年度預算一半。其中,一臺電氣機關車造價約是蒸汽機關車五倍,且鐵道部擔心若天然災害時全臺輸電網被破壞,應變困難。1924 年鐵道部速水技師就在日日新報上撰文表示「本島鐵道之電化,前途尚屬遼遠」可見,官方對於電氣化疑慮仍多。 1930 年代,鐵道部先行引進機動化、不需大型機車頭的汽油機動車,在全臺各地開行載客服務。這種可以單節行駛、加速度快、速度最快達每小時 80 公里、又沒有油煙的火車頗受歡迎,因此總督府有進一步引入柴電車組(DEMU)取代蒸汽火車的計畫。此種從蒸汽–燃油–再到電氣化的發展,和臺灣戰後的狀況其實已相符。但因 1930 年代末日本進入戰時體制,且石油取得日漸困難,因而柴電化有沒有繼續推行,而在太平洋戰爭時期,縱貫鐵路更被美軍的戰略轟炸破壞個嚴重,需要一段時間復原。 戰後,在國民政府殖民時期之下,臺鐵技術的後援從日本變成美國,1960 年代,利用美援更新車輛與提升路線等級,同時也推動柴油化,相當於完成了 1930 年代日本因戰爭未完成的計畫。 但在經濟快速成長下,因蒸汽、柴油機關車動力輸出不足、數量也不夠,造成嚴重誤點等服務能力低落現象,因此在 1973 年起,以邊營運邊施工方式,在 6 年內完成縱貫鐵路全程電氣化工程,直到 1979 年全線完工。 1980 年發行的 10 項建設郵票,此時工程均已完成,因此郵票呈現的圖面也接近現實。(Source:作者提供) 臺鐵電氣化了還是臺鐵 電氣化完工後,臺鐵陸續引入美國奇異公司 E200 型、E300 型電力機車以及 EMU-100 等新列車組,成了筆者從小到大對臺鐵的主要回憶。然而,1980 年代臺鐵多次重大事故,以及電氣化後仍未改善並每況愈下的服務水準,讓臺鐵在城際與通勤客運均逐漸被公路運輸所取代,貨運也在公路普及下節節敗退,讓臺鐵虧損日益增加,陷入了軌道運輸的黑暗時期。 當時在國土軌道規劃中,中央政府僅重視臺鐵「南北大動脈客貨運」角色,而未充分掌握快速城市化下,不同國土層級的運輸需求,因而不論產業支線或市郊支線均只能廢線,僅淡水與北投線原路廊改建為捷運,較早廢線的新店線則在旁興建平行捷運路線,和日本朝向通勤鐵路捷運化、立體化的原地升級、直通運轉概念大不同。兩國鐵道發展對比下,顯然是目光短淺了。 好啦,這一項建設,似乎符合了中國殖民政府只是承襲日本殖民政府規劃的說法,那麼其他的建設是否也是如此? 還是會有新突破呢? 想必大家看到這邊已經頭昏眼花,那麼早點睡覺,我們明天見! 三民惟新 陳柏惟
陳柏惟
2018-12-05
彭蔭剛廣告與東奧正名
中國航運董事長彭蔭剛在報紙刊登廣告,對陸委會出訪美國,提出「我大中國有五千年歷史,有足夠的智慧解決家務事」,把中國與台灣混為一談,還把美國目前諸多友台、保台政策說成「是蓄意挑起台灣與大陸間的戰爭」,甚至說自己是住在台北市的中國公民。這些話語讓我們深刻體認到轉型正義仍遠在天邊,更可惡的是這樣政商關係發達的人士,仍掌握了相當的話語權,企圖影響台海現況,並將台灣奉送給中國。 太陽花運動之後,我們雖然看到了台灣公民意識越來越強,但仍然不能輕忽「大中國」意識對台灣的傷害。尤其國民黨因在野獲得喘息,不須一直被監督,而民進黨則因執政包袱導致聲勢下滑,現在又加上無黨籍的柯文哲與林義豐南北興浪,還有像彭蔭剛、新黨、統促黨等統派組織,無所不用其極的要把台灣綁回中國,我們必須慎重地說,身為台灣人,絕對一刻都不能鬆懈!至於自認是住在台北市的中國公民,就請回中國去吧。 由紀政女士發起的「東京奧運正名運動」,就是可從國際體育賽事中先一步切斷與中國連結的重要契機,就像這次獲得世足亞軍的克羅埃西亞一樣,優異的表現成功贏得國際社會的掌聲。我們想像,如果「中華台北」也在國際賽事上表現亮麗,則國際人士也只因此認識中國或台北,無助於台灣的國際地位,也沒有辦法提升台灣聲譽。因此筆者極力建議民進黨政府,應積極協助推動東奧正名,讓此公投案能順利完成,不要讓支持者覺得過去堅持台灣意識的民進黨,執政之後就忘了初衷,讓人心寒! (作者為基進黨高雄黨部主委、電影製片)
陳柏惟
2018-07-18
«
1
2
3
»
熱門文章
近三日
近一月
熱門
國民黨重回馬英九手中
林保華
亞塞拜然拒發簽證 國際法官協會聲援台灣
楊國文
始政日或光復節及歷史魅惑
李敏勇
川普「台灣就是台灣」——一句務實又漂亮的話
尤榛嚴
國民黨的「中國結」困境
李敏勇
習近平與鄭麗文電來電去的騙術
李筱峰
從剴剴案到花蓮救災 粉專怒轟鍾沛君冷血
自由時報
各自慶國慶 何必動干戈
李敏勇
扭扭捏捏的華獨 被逼選出鄭麗文
林保華
批用共產黨收拾民進黨太可怕!趙少康遭藍、紅軍出征
自由時報
給鐵藍家人的家書
Judy
館長、黑幫、中國黨
Mock Mayson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韓國瑜與他的黑道好朋友
曾韋禎
揭開蔣經國十大建設的歷史真相
彭淑禎
氣到現在,都無法原諒國民黨
陳增芝
熱門搜尋
請輸入標題、作者等關鍵字
開始搜尋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