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新煌相關文章

台灣本土派就只是派系?

台灣本土派就只是派系?

  宋楚瑜說愛台灣,重本土,卻只看到地方派系、地方議會在相挺他,卻沒看到從南到北的倡議型公民社會團體,或是從北到南,從東到西的改革派知識份子出來支持這位當年的「省長」,就可以一窺宋其實沒有真正落實本土化和自我改革化。(圖:中央社資料照,民報合成)   我一直不看好國民黨的本土派,也從不認為本土派是代表國民黨內部的改革派,甚至從來就懷疑所謂本土派有什麼勇氣敢去奪取黨內的領導權,讓中國國民黨的黨性本土化。頂多他們只是在國民黨內分食權力和黨產的附庸而已。 我的觀察可以從這幾個月來國民黨總統大選候選人登記和提名過程得到完全的證實。所謂本土派大老王金平想選而且自估得人望,竟因得不到政敵馬英九的點頭而最終縮頭抽手。所謂半本土派中生代朱立倫不是不想爭大位,但算盤算太精,不敢打硬仗而滑頭怯戰。這兩位本土派大老和中生代可以說是改革無力,革命無膽,結果真是被中國國民黨的外省掛、鐵桿藍、和黃復興黨部之流看破手腳,落得洪秀柱竟然出馬代表國民黨。洪出馬對台灣再次政黨輪替的大契機,其實是善事一樁,但卻讓很多國人對台灣第一大黨國民黨內的「台灣」本土派人才竟落魄失魂到如此地步,不勝唏噓。 截至目前為止,我敢再一次論斷,國民黨裡只有台灣籍(閩、客、原)的黨內族群(分權)派系,但不是有能力高舉改革旗幟的本土派,當然更沒有所謂的外省籍的改革派了。 以上是國民黨內本土派的大體解剖,接下來讓我們再來對媒體和部份名嘴眼中的台灣本土派加以解謎。這從宋楚瑜公開參選總統之後,勤跑「地方」說起,媒體和名嘴看到宋楚瑜到屏東,國民黨七個縣議員出來迎接,在雲林,與大咖張榮味相擁,又在台中,與大咖顏清標咬耳朵,就論述說這是宋與台灣本土派結合了。殊不知,這三個與「本土」聯絡的事例,只不過是說明宋故意與台灣地方派系(暫不論黑白)公開接觸,展示他仍有跑地方的人面和能耐。這與「本土派」一詞實在差得遠,因為「地方派系」不等於「本土派」,地方派系一向政治性格保守,唯派系利益是圖,講究權力交易,不問政治改革、國家利益,或是社會進步。他們或許有動員地方選票的能力,但卻沒有號召國家政治改革的理念和企圖。 宋楚瑜說愛台灣,重本土,卻只看到地方派系、地方議會在相挺他,卻沒看到從南到北的倡議型公民社會團體,或是從北到南,從東到西的改革派知識份子出來支持這位當年的「省長」,就可以一窺宋其實沒有真正落實本土化和自我改革化。這也不禁讓人再度想起他在2000年時選總統被質疑為什麼總喜歡與黑金站在一起的不良回憶。 因此,我深深覺得我們的輿論界和政界要對國民黨或台灣的「本土派」,要有更精確的定義,和更批判性的認識。
蕭新煌 2015-08-18
反統一就是維持現狀

反統一就是維持現狀

蕭新煌/中研院社會所特聘研究員   李登輝前總統訪日,在國會眾議員第一會館演講,講的是「台灣的典範轉移」,重點是明確告訴日本朝野,台灣人的國家認同經過民主化的洗禮之後,已有了大轉變,從空泛的大中國(華)認同,落實到有感有情的台灣本土認同。現階段的兩岸關係,是真真實實的「台灣是台灣、中國是中國」,而為了台灣的長治久安,他主張「應該徹底釐清台灣與中國延續半世紀以上的曖昧關係」。顯然他反對馬英九仍著迷「一中各表」的那種「模糊的創見」。 我贊成李前總統將這種新台灣國家認同的形成和鞏固視為一種典範的移轉。此典範的移轉,也一再反映在為數甚多的民意調查資料,以7月17日才公佈的新台灣國策智庫民調為例,已有高達七十六%的台灣公民,認同台灣現況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而且是在過去一年來,有了相當明顯的躍升(上升十五%),看來太陽花運動對提升台灣國家的主權獨立意識,以及感到有責任去捍衛我國國家的意志,的確有直接的貢獻。 既然台灣主流民意是,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當然不同屬一國,在新國家典範下,也當然不會接受「一中各表」,更別說「一中同表」了。對台灣絕大多數國民來說,不管是什麼形式表述的「一中」國家定位,都是不相容於「台灣才是我們國家」的深刻體認。當太陽花運動宣示「自己國家自己救」時,那個國家絕不是台灣以外的任何他國或外國。 既然台灣是我們的國家,這個國家的國民,當然不會是別國的人民,也因此在台灣自認是中國人的比例從去年到現在,都只在七%上下徘徊,而自認為台灣人的比例已逼近九成,其中以二十到三十九歲的台灣認同最高,高達九十五%左右,而在這些新世代台灣人當中,平均也只有一%會自稱是「中國人」,尤有甚者,在二十到二十九歲人口中,表示未來願意與中國統一的,已低到只有七.五%。 台灣年輕人愈來愈讓我佩服,年輕人主導的太陽花運動反服貿,讓台灣免於進一步陷入「一中深淵」,也逼使台灣的代議民主懸崖勒馬,免於萬劫不復的沉淪。而剛剛落幕的高中生反課綱運動,也一樣是反政府(從總統府到教育部)的黑箱決策,更高舉揚棄扭曲台灣史、獨尊大一統一中基調的篡改課綱,他們要的是真實以台灣為主體,為國家認同對象的歷史課綱。 年輕人、中年人或是年長台灣人,只要有足夠的「台灣經驗」,都會深深體會以下事實:不提日治,光是從戰後到現在,中華民國政府若不是還靠著有台灣和澎湖金馬,哪能存活到現在?中華民國是台灣這個國家的國名,台灣和澎湖金馬才是中華民國唯一能行使治權、展現主權的國家領土!台灣是中華民國的實,中華民國是台灣的名,也只有讓台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主體時,中華民國才有國家的生命!維持台灣的獨立性,才能讓中華民國獨立! 那些「反台獨」的恐懼或恐嚇論調,在中國是意識形態,更是文攻武嚇的工具,因為中國一向有統一、併吞台灣的野心。但在台灣自己的國家裡,竟然還有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以「反台獨」做為核心理念,她不但污衊原有課綱是所謂「台獨」的課綱,還竟然公開坦承「不能說中華民國存在」,心裡更是「反對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這種既反台灣,又不承認中華民國的候選人,還想在台灣當這個國家的總統,真令人不可思議。 如果台灣轉型為一個主權獨立國家的共識已扎實存在,它也是一個台灣新典範,那麼,任何動搖、破壞、扭曲此一現狀的舉措,都應該被制止、被抗拒。維護在台灣的國家主權完整、捍衛台灣的國家利益,就是維持現狀的正當行為;也因此反統一、反併吞的立場和信念,當然就是維持現狀的必要集體意識和力量。
蕭新煌 2015-08-10
根本沒臉再提「九二共識」

根本沒臉再提「九二共識」

蕭新煌/中研院社會所所長   三一八運動有一句震撼人心的話,至今讓我感動不已,那就是「自己國家,自己救」。我相信這句話明顯指涉幾件大問題,一是我們這個國家已面臨危機,馬上需要被救;二是要有人站出來救我們的國家。三一八運動的展現,也清楚告訴我們當前台灣有兩大危機,一是新民主的破壞,二是國家主權的沉淪。同時,二○一四年的這場公民不服從大行動,是由年輕大學生、研究生主導,許許多多中老年公民社會團體的領導幹部都出來守護,也陪著長期抗爭,還有五十萬全國公民上街頭支持和聲援。台灣人新集體覺醒於焉成形。 國家主權雖不能保證民主,但國家主權受到侵蝕絕對傷害民主;依這樣的邏輯,我們也可以說,當民主不彰且國家主權受損時,只有先從捍衛民主開始。嚴格監督執政黨對內要尊民主,對外要護主權;如果看破執政黨已經無可救藥,就該立即用民主選票來換政黨,再透過政黨輪替來救民主,救國家主權。 讓我們來檢驗現在執政七年的國民黨(或直接說馬英九政權),在民主與主權這兩個被國民賦予的使命,到底及不及格?從馬英九上任第一年的表現,我就目睹和看破這個政府的施政本質嚴重犯了「無視傷主權、有意害民主」的罪過。這條罪的基本基礎就是馬(政權)的「終極統一」意識形態在作祟,為統一不擇手段,既不努力以對等立場「駕馭中國」,又自甘陷入「傾中」、「親中」、甚至「媚中」的泥淖之中。第一條罪狀就是二○○八年底「中國特使陳雲林來台風波」。這個事件暴露馬英九視中國為「天朝」,在中國面前,我國可以「無格」,自己是總統卻也可以「無名」。但面對台灣人民民主「抗中」行動時,竟又下重手,壓抑台灣民主聲音和力量。結果就是前述的「傷主權、害民主」。   虛構「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大傷主權   接著從第二年開始,馬政府一再透過對內宣示一些表面要「統對方的虛招」,底子卻是傷了自己國家主權的口號和立場,如「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兩岸不是國與國的關係」、和「一國兩區」等。這些立場只在馬英自己的幻想中有意義,幻想明明只在台灣有主權宣示和有效治權的中華民國就是那「一中」和那「一國」,而兩岸或兩區都不過是那虛構的「一中」、「一國」的一部份,亦即台灣在那一中一國之內。殊不知這正中中國的下懷,因為在國際政壇,尤其是那些與中國建交的國家眼中,那「一國」或「一中」是在中國大陸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而不是在台灣的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更是代表那一中或一國的唯一合法政府。遺憾的是,馬政府七年來從不敢講「台灣代表的是,以中華民國為國號的主權國家」,反而一味白目「反台獨」,更不敢明白指出中國要併吞台灣的野心,卻騙人騙己說「中國不是外國」,更不敢說「中國是敵國」。結果就是讓中國更看不起,愈發深信國民黨主宰下的台灣,真的不過是地方政府。對這個侵門踏戶的中國,馬政府百依百順的另一後果,就是造成台灣部分軍方敵我不分,共諜事件層出不窮、軍心渙散、軍紀鬆弛。 把焦點放回三一八公民運動的肇因,那不就是馬政府為討好中共政權,拉攏特權買辦台商財團而不顧民主公開程序與中國密簽服貿協議嗎?那紙服貿協議絕對是喪權辱國的不平等協約。服貿被人民力量阻擋,反而是救了台灣經濟主權,也救了民主的契機。 最近中國主導的亞投行籌備處,透過中國「對台辦」拒絕台灣(意願書竟未署國名)加入成為「創始會員國」,又是另一樁馬政府七年來捧著「九二共識」、「一中各表」自吹自擂為「六十六年來兩岸最和平穩定關係」下,自取其辱的真相。真相大白,台灣被拒是因為「中國不承認我們是主權獨立國家」(陸委會主委夏立言在立法院坦言)。七年來落到這種被中國再一次明目張膽向世界宣示台灣(中華民國)不是主權國家,這不就說明「九二共識」、「一中各表」是謀殺台灣國家主權的催命符嗎?中國喜歡「九二共識」,還一再逼台灣繼續承認,不正因為這是讓中國掌握了向全世界壓抑台灣國格的屠刀嗎? 因此,九二共識其實已破功,完全失敗,國民黨根本應該沒臉再提「九二共識」或「一中各表」,更沒資格逼問任何挑戰的反對黨有什麼兩岸政策的「牛肉」。有膽、有格的反對黨只要揚棄「九二共識」或「一中原則」,就是有牛肉的好政策。   敵友不分,獨立主權流失   日前我在一個討論國家安全的研討會中,聽到金門大學的邱垂正博士引述德國政治哲學家Carl Schmitt的一句名言,「如果國家沒有辦法決定誰是敵人,誰是朋友,甚至把這樣的決定權力交給他國或他者,那麼這樣的國家就沒主權,就不是獨立國家」。我一聽恍然大悟,七年來在馬英九的國民黨主政下的台灣,不已淪陷成為一個獨立主權逐漸流失的國家了嗎? 面對一個無能保護國家獨立主權的政府和一個不敢向中國說「不」的國民黨,有良知、有愛國心的台灣公民,還能坐視不管嗎?
蕭新煌 2015-05-04
台灣的底線

台灣的底線

蕭新煌/中研院社會所所長       三月十七日英國的「經濟學人」寫了一篇文章,針對中國三位高官習近平、李克強和俞正聲在三月初中國人大會中連番發表的對台立場,而以「中國的底線」來描寫眼前中國的台灣政策。中國共產黨要併吞台灣的意圖明顯,路人皆知,「經濟學人」的筆調則是轉述北京政權的恐嚇口吻要台灣接招,尤其是要目前聲勢占上風、被預期可再度於二○一六執政的台灣民進黨迎面回應。 所謂「底線」就是談判的「底線」,有最後通牒的意味,超過此一底線,後果就要對方負責。中國的「底線」其實都是老套,而且是幾個口號輪番上陣,甚至看需要調換優先順序,目的都是在玩弄談判伎倆。一則要混淆台灣心無定見的傾(親)中的國民黨政治人物,二則想藉機先威脅可能會是下一輪談判對手的民進黨政治人物。 常常被中共提出來「威嚇」台灣的這些口號,包括「一國兩制」、「一個中國」(又稱「一中框架」)、「九二共識」等三個。對一些傾中、懼中、媚中的國民黨人士來說,上述三個方程式好像是從緊到鬆、從難到易。其實,在我看來,三者毫無差別,其核心不外就是中共併吞台灣、成為「一中」,這種「底線」絕非我們要的「底線」。   只剩「一中」,沒有「各表」   中國共產黨跟中國國民黨在過去幾年來的親密交往,就是在上述三個方程式玩來玩去。當中共宣示「一國兩制」或「一個中國」時,國民黨就拿出「一中各表」來擋;中共隨即不理「各表」,只重申「一中」。因此,國民黨人就以為自己很聰明地以「九二共識」來凸顯「一中各表」的立場,而讓各說各話。然而,中共近年來之所以偶爾會接受「九二共識」,是因為已假設、甚至強迫國民黨同意「九二共識」的前半段,即「雙方都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亦即台灣和中國都堅持要統一的立場);對於後半段,即「雙方可以不同的口頭方式表達」,中共根本不屑一顧。因為北京政權心知肚明,只要台灣接受了前半段的「一中」(不管是框架、架構或屋頂),那就坐實「統一為一國」是台灣唯一選項。而那一國在中共心中,無疑就是他們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絕非這邊的「中華民國」;國際社會也絕對不會理解有所謂「各表」,或表述成台灣的中華民國也可以是一中。換言之,「九二共識」只剩「一中」,毫無「各表」餘地。 可是,很遺憾地、也很不幸地,馬政府卻一再像恍神地呼應用「九二共識」的後半段(各表)去自欺欺人;蘇起更是馬營中的馬前卒,自以為已獲得中共首肯有所謂「各表」的共識。若干傾中和親大黨的國際人士,也以「有用的虛構」來肯定它,但那恐怕不過是站在中方立場來騙台灣的。 但只要稍微認真去檢驗,過去近六年來,在所謂台海兩邊以「九二共識」做為交手的方程式下,中華民國(或台灣)有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對我國起碼的尊重嗎?台灣(或中華民國)在國際上有爭取到比較多的政治和經濟生存空間嗎?中華民國(或台灣)的總統、副總統、行政院長、部長,在國際組織和外交場合又可以有比較多和更自由的活動嗎?答案都是完全沒有。 馬政府在「九二共識」的虛假處方下,不但沒有回神,反而更中邪;被打壓、被欺負、被霸凌,還竊喜「雙方終於有正面發展」;大言不慚地騙台灣國民,過去六年來兩岸關係穩定和平。只要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六年來台灣是一直「穩定」地被壓制;同時,兩岸只不過是共同虛構出完全假象的「和平」而已。究其道理,是因為台灣政府的立場太軟弱了,已一味向中共輸誠,中國當然樂得有這種「穩定和平」可以「予取予求」。六年多來,贏家是中共,輸家是台灣,不但海峽航線由中共片面制定,連台灣總統怎麼出國弔唁外國政要,都要聽北京指示。但馬政府卻似乎沒有什麼感覺,還自我感覺良好,毫不反省,也無任何積極作為替台灣在兩岸交手中爭取應有的權益,徒讓中共占盡便宜,而使台灣人民徒呼負負。後果就是逼台灣新的一代和公民社會站出來抗議,這就是劃時代的三一八公民運動!   台灣底線六要件   顯然,台灣人民已不接受國共兩黨片面接受的「底線」。為今之道,台灣也必須要提出自己的「底線」,做為今後重新出發的兩岸談判教戰大戰略。 台灣人民其實在過去十年已建構出以下幾個對中底線: 一、台灣的民主絕不容被打折、被犧牲。 二、台灣的前途由台灣二千三百萬人民決定。 三、現況的兩岸是台灣(中華民國)和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代表、互不隸屬的現實狀況。 四、兩岸現況要維持,兩岸關係也應該和平穩定發展。 五、維持兩岸現況就是不接受以統一為唯一前提(或選項)的「一中」、「一國」原則或架構。 六、兩岸未來關係的對話、交流和談判,必須在民主、和平、安全和透明四原則之下進行。 台灣的各政黨當然不可違背台灣人民的上述底線;中國的共產黨既然說要「寄望於台灣人民」,那就必須尊重台灣人民的這些底線。
蕭新煌 2015-03-30
廢人團法

廢人團法

公民可以有不服從的公民權,那麼面對現行「人民團體法」對公民團體的箝制,當然要反制、要大修。(民報資料照,記者黃謙賢攝) 「318運動」不能只以學生運動來定義它,它是以學生為主體的「公民社會運動」。學生、年輕一代的公民社會力量被迫以「公民不服從」精神集結動員佔領國會,抗議國民黨立院黨團以「強姦民意」強行通過兩岸服貿協議,更抗議國民黨政府違背民主、公開、透明原則與中國簽訂為數甚多的「協議」,美其名為兩岸和平發展,實則不顧台灣主流民意,一再破壞現況,又一面倒向中國,國格受辱和尊嚴喪失。 近日發生的中國M503航路爭議,陸委會主委竟還在立法院公然屈辱接受,他說「基於兩岸關係的正面發展,我們表示可以接受他們這樣的作法」,更說「航安不是問題」,近6年來馬政府對很多在兩岸互動中,明明是中國霸凌台灣受辱的事,全都以上述的兩段話作為藉口,自取其辱、唾面自乾。但看到台灣國民眼中,真不是滋味,心想有這種政府,還需要敵國嗎? 既然我們主張公民可以有不服從的公民權,那麼面對現行「人民團體法」對公民團體的箝制,當然要反制、要大修,甚至廢除重訂。我的理由可分條簡述如下: 一、既然憲法第十四條明文保障「人民有集會及結社之自由」,那麼任何相關法律就須以「保障」人民結社權為目標,現行人團法卻公然說要「指導、監督」人民結社,整法67竟然完全沒出現「保障」或「促進」字眼,這種「人團法」不要也罷。 二、人團法將人民團體分為三種,一是職業團體(亦即工商團體,或稱同業公會),二是社會團體(這才是公民社會組織),三是政治團體(也就是政黨)。這種三合一的人團法,要面對三種不同宗旨和目的的人民結社團體,本身就是自找麻煩。誠想工商同業公會以累積企業的經濟利益為目標,政黨是以奪取政治權力為目的,這兩種團體的旨趣未必就是整個社會的集體公益,可保障他們的部門利益,但更須約束,以免小利害大利。但被列為社會團體的公民組織雖被正確定義為「以公益為目的」的團體,但卻與上述工商同業團體和政黨被一視同仁,這根本就是「誤解」和「勉強湊合」,要用一法去監督,更是錯誤。 三、尤有甚者,以「奪取政治權力」為旨的政黨可以報備立案,無須政府主管機關核准。但對以推展文化、學術、醫療、衛生、宗教、慈善、體育、聯誼、社會服務為公益目的的社會團體卻「須經主管機關之核准」,這不但是大小眼,更是「黨黨相護」下的扭曲結果,重政治、輕社會;怕權力、壓公益。這種人團法立意當然不正確。     所以我主張廢現行人團法,重新訂定三個獨立的法律,一是政黨法,二是工商同業公會法(以與工會法對照),三就是公民團體法(或稱第三部門法、非營利團體法和非政府組織法)。
蕭新煌 2015-03-25
台灣人都悶

台灣人都悶

馬總統在回答一位美國Fulbright學者提問說接觸很多台灣人都感覺「悶」時的這個答覆,顯然是不認為台灣應該有人感到悶。(中央社資料照) 沒有一個國家正常的總統會脫口說出「誰很悶?讓我知道,我來和他們談一談」。但是我們的馬總統卻會。 他在回答一位美國Fulbright學者提問說接觸很多台灣人都感覺「悶」時的這個答覆,顯然是不認為台灣應該有人感到悶。這馬上讓想起他自以為聰明地告訴「吃一個便當吃不飽」的大學生,「去吃兩個便當」的答覆,以及浮現他有點悻悻地告訴一位八八風災災民抱怨他來晚時說了那句「我不是來了嗎?」的表情。 馬英九在第一夫人周美青眼裡是「不會關心別人」的人,在一些從年輕看到大的老朋友心中更是「自傲」和「冷漠」,在絕大多數台灣國民心中,他已是一個「自我感覺良好」、「脫離民意」、「不食人間煙火」和「不知人間疾苦」的跛腳總統。 連續幾天來,民間、在野和公民團體的反應可想而知。有人直指他是「水母總統」,有人批他「三蠢」,窮忙族、外食族和無殼族都跳起來說「我很悶」,老師和家長團體也站出來直稱「很悶」,網友更倡議要設立「我很悶辦公室」,要天天告訴馬總統「誰悶」。 「悶」是什麼? 「悶」就是「鬱卒」! 勞工鬱卒,他們對國民黨立委為了2016選舉,高調調漲基本工資的作秀,根本沒信心,直批K黨又再騙選票。中產階級鬱卒,他們看不到馬政府在就業、升遷、社會安全、稅制、政治清廉、行政效率和台灣出路的前景有什麼對策。青年人鬱卒,他們對馬政府和國會完全失去信任,直批政客都帶假面具,尤其對國民黨的兩岸政策更是深感不滿,318佔領國會行政即是具體明證;他們對中台經貿交往只造就出兩岸特權買辦階級從中的得利,尤感痛恨。他們又不甘願被逼到飛去中國求發展。想到自己的國家竟不能,更不願保障年輕人的前途,哪能不悶? 要說現在是全民皆悶,或許言過其辭。但可以證實的是平民小百姓很鬱卒,沒在兩岸特權經濟敗壞結構中賺到政治錢的很鬱卒,看到台灣的國格和國安被中國凌辱和踐踏的很鬱卒……。我也看到下面一些跟馬英九同黨國的黨國之子一樣很悶、很鬱卒。 朱立倫很悶,因為馬英九還在操弄國民黨的權力結構。王金平很悶,因為朱立倫打假球,還在玩弄他的黨籍官司案。國民黨立委很悶,因為他們看到黨國高層離心離德,人民厭惡黨國,他們憂心自己的政治生命會被斷送。國民黨的支持群眾很悶,看不到朱立倫接掌下的國民黨有什麼改革氣象,好像「攏是假」。國民黨裡頭的保守統派也很悶,因為他們知道雖然馬一心想統,嘴巴卻不明言,而且到頭來好像只是為自己留名,賺到與中共頭子的會面權。國民黨裡頭的所謂本土派更悶,因為在馬主政近6年來,台派已被排擠到政治邊緣,分不到黨國權力霸大餅。國民黨總統府和行政院團隊看來也很悶,有的已跳船求生,留下來的卻不少是五日京兆,不敢有什麼作為,毛閣似乎就是這麼一位典型的代表人物。 國民黨裡或許真的只剩下馬英九不悶、不鬱卒。但真的是這樣嗎?從去年318以來的這一年,他能不悶、不鬱卒嗎?如果連馬英九也悶,誰又能跟他談一談?
蕭新煌 2015-03-24
不容扭曲「維持現狀」的真諦

不容扭曲「維持現狀」的真諦

 蕭新煌/中研院社會所所長  「維持現狀」是台灣公民在面對與中國關係時,最時時掛在嘴邊的概念,既是體認也是態度,更是對策。近年來,台灣自主意識的提升和台民意識的上揚,對於「現狀」的定義和「維持」的作法,也明顯地發展出一系列邏輯互通、內容嚴謹的意索(ethos)潮流或民意結構。惟有認真釐清和掌握這些台灣國民意識、潮流和民意的核心內涵之後,才能建立必要的集體心防防衛行動,讓國人進一步確信自己的立場和信念,防範部分政黨和政客違規賣台和阻止中國越界侵犯。依據各種長期民意調查資料,我們不難整理出以下各項所謂「維持現狀」民意在台灣人心目中的內涵和真諦。兩岸各有國家認同首先,台灣人對台海兩岸與中台關係現狀的立場,是採取政治現況的解讀和國家體制的異同分析,而非緬懷文化、民族、歷史淵源或源流泛論。所以在台灣智庫(二○一四年六月廿八日)公布的最新資料就出現兩項重要真實民意,一是七十三.八%台灣人主張兩岸是國(家)與國(家)的關係。二是有高達八十二.九%台灣人眼中,兩岸早已存在著各自獨立的國家,一邊是中華民國(台灣),另一邊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再對照政大選研中心的國族認同數據,在二○一四年已有六十.六%台灣國民只認定自己是台灣人,不是雙重台灣人和中國人(卅二.五%),更不是中國人(只有三.五%)的證據看來,對台灣人而言,兩岸各有自己的國家認同,也了然於心。如果參照前兩年前由二十一世紀基金會所做民調,當時就有四十六%台灣人相信「台灣是台灣,中國是中國,彼此互不隸屬」, 廿四%主張「中華民國在台灣」,另有廿%主張「中華民國是台灣」,這三者加起來已高達九十%的台灣人體認到兩岸的確各有一個不同的國家體制,而非同屬一個國家,更絕不承認「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只有二%作如是觀)。因此所謂「一國」的架構、框架或屋頂,看在當下台灣國人眼裡,都是謬論。台灣人的心中,兩岸不同國,是再清楚不過的現實,這就是「現狀」。接下來是現況如何「維持」的大哉問。既然台海兩邊各有一個國家,互不隸屬、互不代表、互不重疊;各有國號、各有國境、各有關稅,我們的國民自然就不是他們的國民,他們的國民也不應該是我們的國民。維持現況不就是維持上述這些「不同」嗎?根據政大選研中心民調中「維持現狀」的作法和選項就包括「永遠維持現狀」、「維持現狀再決定」、「維持現狀但偏向獨立」、「維持現狀偏向統一」,在二○一四年已高達八十五.四%(事實上,在廿年前的一九九四年就已有七十二%了)就是在維持上述的「兩岸不同國」的現狀。政大二○一四年的民調也顯示近半數台灣人有「拒統」傾向,而同樣的,台灣智庫的二○一四年民調已透露五十七%台灣人根本不能接受台灣走向中國片面主張的「一國兩制」。更具體地說,任何向中國傾斜的「傾統」,對台灣人來說,都是最嚴重的破壞現狀。至於要不要宣布台灣獨立,或是改國號為台灣,台灣人也會說,那是我們國家的事。所以說拒絕與中國統一或簡稱「拒統」、「反統」和「不統」,就是明確表態「維持現狀」的最關鍵之途。如果台灣主流民意是維持台灣自主獨立的國際地位,所謂「一國兩制」的想像當然不能被接受。然而在中共威脅之下,馬政府為了虛名的「馬習會」,竟然公開宣稱「不推動兩個中國;一中一台」那已是違背台灣民意的不當言論。所謂「一國兩區」的台海兩岸關係定位更是萬萬不該與民為敵的行徑。也因此,只有在台灣的台灣國民才能決定台灣前途。所謂台灣前途「由全中國人決定」或是「兩岸人民共同決定」都是主流民意所排斥的誤國之論。因此,台灣人民絕不會任憑國民黨和共產黨來片面主宰台灣國家前途和人民命運。修憲保護台灣現狀或許有政黨和政客會說,現行的「中華民國憲法」畢竟還是一個「兩岸同屬一國」的憲法格局,因此,馬政府自二○○八年以來就一再引以為據,做為他「傾中」、「親中」施政的藉口。破解此一迷思的利器,就是藉上述主流民意之力,使力去修憲;讓這部「不合時宜」的過時憲法部分條文再次翻修,修到能符合台灣此時此刻的現狀,也好讓修好的憲法能真正保護台灣現狀,而不是一再被人耍詐去做為破壞台灣現狀的工具。
蕭新煌 2015-03-02
李光耀天下的雙重標準

李光耀天下的雙重標準

 李光耀對台灣前途的「命定論」不只是只有片面結論而無合理分析,更違背了他自許的「人民信任論」。(網路資料,民報合成)我一向很注意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的言論,尤其是他對於中國、台灣和兩岸關係的諸多看法。坦白說,有異於一些台灣的保守政客和現實的媒體人物,我常常都很難苟同他的「見識」,而且我相信,李光耀看兩岸問題真的充斥著嚴重的盲點、偏見和誤解。李光耀常以敢言、坦率出名,而被其他政治人物「佩服」,但我覺得他卻是對「被統治者」敢言,對「自己的意識形態」坦率,而且看天下事總掩蓋不了他那一套「雙重標準」,這種雙重標準其實就是上述盲點、偏見和誤解的最佳詮釋。今夏出版的「李光耀觀天下」中文版的各章,透過訪談稿,就透露了李光耀「這個人的天下觀」(one man’s view of the world)。他先挑中國談起,不是偶然,十足暴露出他現在的世界觀重心在那裡,接著看美國、歐洲再回到亞洲的日本、韓國和印度,然後才是他身處的東南亞(馬來西亞、印尼、泰國、越南和緬甸)。直到第6章才內視自己的國家新加坡。最後,談的地區是中東。李光耀的這本新書其實並不企圖遮掩他的雙重標準,展現在下面幾個層面:一是討好強國,即使有所評論也是點到為止,對其他小國卻是說三道四和指指點點;二是堅持自己國家要有治國理想主義和信仰,卻對別國堅持某種理念時,卻給予冷言冷語和澆冷水;三是對自己所處的東南亞國家政經變局語多保留,刻意中立、不介入,甚至只能放「馬後炮」;四是在評論和觀察兩件本質相同的社會政治現象時,卻會有截然不同的矛盾價值去分析其前因後果;五是總括上述四種觀天下的偏差,其實就是李光耀一生從政所依循的那種事事刻刻都在「計算利害」的「現實主義」。我更發現在這本書中,當他在評論「台灣-中國」關係時,上述五種雙重標準的謬誤更是暴露無遺。首先他那段「台灣與大陸的重新統一是時間的問題,這是任何國家無法阻擋的。………李登輝當總統時他發起台灣化進程,強調該島脫離中國。………但這也不會改變最終統一的結果,這樣做只能使台灣人民在重新統一實際發生時『更加痛苦』。」就充斥對兩岸變局的複雜和變化的無知和膚淺,似乎只知一昧討好中國,完全無視台灣做為一個獨立自主國家的存在事實,這真是讓人直覺他是在「欺善怕惡」。李光耀對台灣前途的「命定論」不只是只有片面結論而無合理分析,更違背了他自許的「人民信任論」。他在書中說「台灣無法自主命運,就算台灣民意支持獨立的人比統一的人多,這種民調「毫無意義」,因為台灣的前途不是根據台灣人民的意願確定,而是由台灣與中國力量對比的現實及美國是否打算干預和確定,這不是以民意調查來決定」。這段話不但干預他國國家事務,汙衊台灣人民民意,違反台灣民主,更違背他同樣在書中所說的「政治家要成就任何事之前,先得爭取人民的信任」。為什麼新加坡的民意和信任重要,台灣的民意和信任就不值一顧?李光耀還以下面這段話做為本書廣告詞,「無論世界怎麼樣,新加坡都得去接受它,因為它實在小得無法改變世界。不過,我們可以在有限的空間常是最大限度的利用,在本區域的巨樹之間穿梭」。為什麼新加坡這個國家一定要能有自處和爭生存的權力,台灣這個國家就沒有?更讓讀者氣絕的是他在書中未分析兩德統一是因為和西德的自由生活方式對照下的「囚犯」東德人渴望與西德統一。讀來李光耀真的認為統一兩德的是民主、自由的勝利,是民主的西德贏了不民主的東德。但一轉眼看台海兩岸「前途」卻反而變成不自由的中國終將併吞自由的台灣。這不是雙重標準,什麼是雙重標準?
蕭新煌 2014-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