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phist4ever相關文章

蒙古騎兵在西藏揮舞日本刀!

蒙古騎兵在西藏揮舞日本刀!

親中政治人物所主張的「兩岸和平協議」真的有用嗎?軍方的高階退役將領以兩岸和平之名投共,真能換來台灣永遠的和平與安全嗎?或許也曾簽下和平協議的藏人、曾向共產黨投降的蒙古騎兵,已經給台灣人答案了。
sophist4ever 2017-09-29
蔡英文、賴清德與柯文哲的上下交相賊!

蔡英文、賴清德與柯文哲的上下交相賊!

從國安局到底有沒有看過柯文哲的講稿,到最新警察人事的調任事件,柯文哲與民進黨的關係看來是急轉直下,已經箭拔弩張,但仔細想想,雙方會故意繼續放話,讓彼此關係越來越差,其關鍵的原因很可能是這樣的緊張情勢,對大家都是有好處的,所以才會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畢竟雙方又不是沒有任何溝通管道,甚至前北市府發言人現在就在總統府當發言人,難道替前老闆與現在的老闆傳個話,稍微溝通一下都沒辦法?最合理的推測,是蔡英文、賴清德與柯文哲這三個人現在是上下交相賊,正利用這場衝突來取得彼此的政治利益。 對柯文哲來說,第一次選上是靠綠營的全力支持與中間、淺藍的游離票,但是隨著執政所累積的民怨,民調也在上任一年多以後開始下滑。柯文哲心知肚明一旦藍綠雙方歸隊,以目前台北市的選民結果來看,他第二任是完全沒有機會的,因此他迫切需要挖藍營的票,這也是他過去努力去經營雙城論壇,塑造自己是可以跟中國打道,溫和理性講道理的形象,好吸引中間與淺藍的票。柯文哲在雙城論壇的講稿,只要讀一讀就知道他想要幹什麼,就算國安局或民進黨要求他不要這樣講,他會願意改嗎?世大運以後柯文哲的民調慢慢回升,但以藍大於綠的選民結構,加上現在深綠非常的討厭他,所以不用太聰明也能看出來,目前柯文哲這種高支持度,一定有很大一部份是來自中間與淺藍的票,他設定的目標是有慢慢達成的。 綠營再討厭柯文哲,頂多不出來投票,也絕對不會投給國民黨的候選人,而且現在民進黨繼續禮讓柯文哲的機會很大,一旦如此,綠營選民最後還是會投給柯文哲的,以避免國民黨的候選人當選。但是中間與淺藍的票,如果不努力穩住,他們會很容易跑回去國民黨那邊,特別是國民黨如果真的能推出強棒候選人,而不是連勝文之流的,柯文哲就將陷入苦戰,所以目前的當務之急當然就是要先穩住這一塊中間與淺藍的票,攻擊民進黨的執政缺失,形塑自己並不是民進黨的同路人,而是就事論事,理性講實話的政治人物,對柯文哲而言,有非常實際的選票利益。等穩定中間與淺藍的票,到了選前再流個淚、使出最近柯文哲也學會了的哽咽新招,多講幾句好聽話,多數綠營選民一樣會票票入匭的,再讓柯文哲順利連任的。 對蔡英文而言,有柯文哲這樣的人變成目前深綠獨派的公敵,簡直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蔡英文執政前期因為重用林全當閣揆,已讓深綠獨派非常不滿,如果不是有柯文哲不時白目發言來分擔火力,蔡英文就要承擔全部炮火了。而且柯文哲為爭取中間與淺藍的票,與中國眉來眼去,走的比蔡英文政府更遠,更讓深綠獨派跳腳,而忽略了蔡英文目前的溫和不挑釁政策,其實也不符合深綠獨派的期望,畢竟如李明哲案、兆豐案、台灣加入聯合國的活動等,蔡英文政府都採取冷處理。柯文哲若能在台北市再擋下國民黨四年,則接下來四年內將沒有一個國民黨的新共主能掌握龐大行政資源,出來挑戰蔡英文政府,等蔡英文八年兩任結束,轉形正義推的差不多了,全面斬斷國民黨的金脈與人脈,這個黨說不定已經完全泡沫化,不足為懼了。 再者,蔡英文政府一方面不希望台灣內部沒有人可以跟中國打交道,另一方面也希望可以斷絕國民黨壟斷兩岸的交流主導權。因為如果今天中國政府只剩下國民黨這個選擇,則中國政府勢必要力挺國民黨到底,那民進黨政府希望藉著完成轉形正義讓國民黨完全走向泡沫化的目標,說不定就會受到更大的阻礙,但若中國認為國民黨走向泡沫化沒有關係,反正還有柯文哲這個明日之星可以成為統戰目標,願意與中國合作,繼續維持兩岸交流,並成為制衡民進黨的力量,那國民黨就危矣。柯文哲與中國越好,挖中間與淺藍的牆角挖的越大塊,國民黨就被邊緣化,而且說實話,就以台灣的最大利益來說,若由柯文哲擔任這個與中國溝通的橋梁,應該遠比由國民黨人壟斷要安全許多。 對賴清德而言,他很清楚這個閣揆並不好做,深綠獨派對於蔡英文政府已經沒有什麼耐心了,而他一上任又馬上為了要安撫軍公教而提出公務員加薪案,讓深綠獨派頗為不爽,再加上之前「親中愛台」的爭議,他迫切需要找一個人來祭旗。台北市警察局長在世大運的表現被深綠獨派視為頭號戰犯,在動不了民選首長下,先動手拔除這個歸內政部管的台北市警察局長,並且還用這麼不給情面的方式動手,很明顯就是要做為深綠獨派看的,想必深綠獨派必定是額手稱慶,大讚還是賴清德有魄力,是自己人,敢動手。這對賴清德接下來能不能獲得深綠支持、穩定執政並提升支持率有很大的關係。賴清德這任閣揆本來就是選舉戰鬥內閣,負有讓綠營基本盤歸隊的任務,經此一役,已先佔上風。賴清德應該也很清楚,在綠營裡要站穩接班者大位,是少不了深綠獨派支持的。 至於柯文哲會不會出來選總統,就目前來看,二○二○年的機率應該是不高,但是二○二四年就很難說了,所以柯文哲的確是賴清德的潛在敵手,但現在柯文哲與民進黨的關係緊張,其實也正中賴清德的下懷。台北市是因為選民的結構特殊,再加上民進黨的刻意禮讓,柯文哲才有機會,一旦出了台北市,進入全國範圍的選舉,柯文哲在綠營對其有疑慮,不會再全力相挺,而會回頭支持自己綠營候選人的情況下,是很難跟賴清德競爭的。而且以目前柯文哲的走勢,一旦他出馬競選,瓜分的恐怕一大部份會是中間與淺藍的票,因此賴清德與柯文哲若持續這樣的競爭纏鬥關係,說不定未來新聞版面會全部是賴清德與柯文哲,自然而然形成賴清德與柯文哲競爭二○二四年總統的格局,互鬥其實是互相拉抬的戲碼,這個賴清德應該再熟悉也不過了。而二○二四年若是三強鼎立,柯文哲又大瓜分藍營的票,對賴清德而言將是最完美的情況。 政治本來就是高明的表演術,柯文哲學的很快,而蔡英文早是箇中老手,只是習於檯面下運作,慢功出細活而已,賴清德則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對局勢的判斷非常精準,想要快速開闢出對自己有利的情勢。雙城論壇的講稿事件是柯文哲先出手,府院配合,警界人事調動則是賴清德出手,柯文哲再回應,雙方雖然隔空交火,但是都站在對自己的最大利益上來操作,誰都不吃虧。只是這是「甲乙互毆,丙傷丁亡」的格局,對國民黨來說很不妙,非常不妙,因為前有民進黨圍剿,後有柯文哲在挖牆角,內有分裂隱憂,而時代力量因為很糟的政治判斷力,已白白錯失了最關鍵的擴展期,沒有成功大量吸納綠營的支持者,目前看來前途堪慮,也很有可能在民進黨與柯文哲的這場大戲中被徹底邊緣化。在後國民黨時代的競逐中,能制衡民進黨的力量,目前仍以柯文哲挾龐大的行政資源與精準的局勢判斷能力,遙遙領先。 不過就民主政治的良性發展來說,這樣的上下交相賊就非常不好了。
sophist4ever 2017-09-21
蒙古大軍是寬容還是殘暴!

蒙古大軍是寬容還是殘暴!

  是說長期以來,成吉思汗的蒙古大軍都擁有極其暴虐的形象,史書上也的確不止一次記載了蒙古鐵騎在打敗敵人以後,血洗屠城,男女老幼全部殺光的恐怖行為,但是有趣的是,在這種形象之外,在某些蒙古史專家寫的書中,又會提到蒙古統治時期並不如我們後代所想像的那樣,相反的,蒙古帝國的治理態度相對開明寬容,比如賦稅極低,各民族擁有宗教自由,極力保障商業與交通安全,甚至還說蒙古軍其實極力避免作戰,完全不像那種我們印象中,那種習慣以戰養戰,四處掠劫的蒙古遊牧軍團。 那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落差,哪一方說的是對的,蒙古帝國的統治到底是暴虐還是寬容??目前最有趣的理論是,這兩個形象其實都是對的,是蒙古帝國的一體兩面,而且還是成吉思汗故意塑造出來的,而這一切就要從蒙古軍的本質說起。蒙古軍這種遊牧民族軍團最大的弱點,就是在人數上遠遠比不過農耕帝國,特別是大型農耕帝國通常可以蓄養大量軍隊,甚至在戰況危急時,進行特別動員。這都是遠離家鄉作戰,以遊牧為經濟基礎的蒙古人,所無法望其項背的,因此蒙古軍最大的弱點就是人數總是處於劣勢。 而成吉思汗要彌補這樣的人數劣勢,採用的第一個方法就是高度重視機動力,將遊牧民族的特點發揮到極致,所以蒙古士兵一個人往往擁有三、四匹馬,可供行軍作戰時輪流換乘。而第二個方法就是,避免硬碰硬的決戰。是的,蒙古軍是非常避免直接大軍團作戰、特別是攻城的,因為這對人數總是處於劣勢的蒙古軍來說,非常不利。那如何在避免作戰的情況下,讓敵人自己投降,靠的就是恐怖戰術了。成吉思汗使用的是一手善意招降,一手恐怖威嚇的策略,也就是在開戰之前,就盡全力招降敵方,絕不輕易兵戎相見。 這種策略要有效,就要有兩個配合的因素,第一就是要言而有信,投降不止可保全城平安,而且還有額外的利益,而且蒙古人還會保證絕對不會食言。第二也是言而有信,但是卻是保證如果不願投降,蒙古人破城以後一定進行大屠殺,男女老幼全不放過。蒙古人執行這樣的政策非常徹底,最早放棄抵抗,馬上與蒙古人結盟的畏兀兒人,在蒙古帝國中可謂吃香喝辣,是第一級的盟友。女真人建立金國時,大量收編被擊敗的遼國部隊,這些契丹人在後來遇到蒙古軍隊勸降時,大概想了三秒就決定不要拿自己的全家姓命開玩笑,開城迎接蒙古軍,導致金國快速地潰敗,而契丹人後來也成為蒙古的重要盟友。 成吉思汗非常重視這種「言而有信」,因為這本身就是一種最有效的政治「廣告」,他一向善待乖乖開城投降的人,蒙古人本來就少,根本無法全面管理他們所佔來的大片土地,往往只能象徵性地駐紮極少量的軍隊。成吉思汗通常只要求三件事,第一是保證該區的交易與交通安全,因為蒙古人高度重視商業貿易。第二是該交的稅記得交,而且稅往往還不重,以鼓勵商業發展。第三是尊重大汗,不要搞叛變。除此之外,你們愛信什麼教,就信什麼教,愛幹什麼就幹什麼,一切照舊,蒙古人沒有人力去管,也根本不想管。但是先說好,如果一旦有人叛亂,蒙古大軍來了,就是全部殺光,男女老少一個不留。 所以說為什麼蒙古帝國會將人種分為四等人,這其實與投降結盟的先後有很大關係,也是蒙古人「言而有信」的表現。蒙古諸部最先加盟成吉思汗,是創業時的夥伴,因此地位最高,至於前面說到的畏兀兒人,也是早早就與蒙古結盟,因此色目人的地位第二高。而同樣是漢人,北方在金朝統治下,先一步投降的漢人們,其地位就是第三高,而南方在南宋統治下,一直頑抗到底的漢人,也就是後來被稱為「南人」的這些人,其地位就最低,因為蒙古人給過你機會投降,只是你不肯投降,還跟蒙古大軍打了這麼多年的仗,沒有全部屠城血洗,那已經算是忽必烈太過佛心,沒有徹底貫徹成吉思汗的恐怖政策了。 這種恐怖與寬容併存的策略,就是蒙古人可以快速擴張的關鍵原因,多數的民族不會與蒙古人周旋到底,因為開城投降後的生活說不定比過去更好,而少數因為各種理由決定與蒙古人戰到底的國家,蒙古人也的確實踐了他們戰前的諾言,在破城以後,進行了非常恐怖的屠殺。同時蒙古人也從不避諱自己的暴行,甚至有心讓別人看到不開城投降的下場。成吉思汗的這種策略在當時是極其有效的,因此人數並不多的蒙古大軍,成了恐怖的代名詞,而早早就決定開城投降的民族,則成了蒙古軍繼續擴張領土的盟友與幫手。 所以蒙古帝國到底是恐怖暴虐,還是寬容自由,就看你在接到蒙古大軍的勸降書時所做的決定了。不過這整篇文章的重點劃在,這種策略之所以有效,在於成吉思汗的誠信,在於蒙古人說到作到的性格。至於那種跟你保證一國兩制,五十年制度不變,結果沒十年就全部都變的,根本連考慮都不必考慮,戰到底就對了。
sophist4ever 2017-09-02
蒙古大軍是寬容還是殘暴!

蒙古大軍是寬容還是殘暴!

  是說長期以來,成吉思汗的蒙古大軍都擁有極其暴虐的形象,史書上也的確不止一次記載了蒙古鐵騎在打敗敵人以後,血洗屠城,男女老幼全部殺光的恐怖行為,但是有趣的是,在這種形象之外,在某些蒙古史專家寫的書中,又會提到蒙古統治時期並不如我們後代所想像的那樣,相反的,蒙古帝國的治理態度相對開明寬容,比如賦稅極低,各民族擁有宗教自由,極力保障商業與交通安全,甚至還說蒙古軍其實極力避免作戰,完全不像那種我們印象中,那種習慣以戰養戰,四處掠劫的蒙古遊牧軍團。 那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落差,哪一方說的是對的,蒙古帝國的統治到底是暴虐還是寬容??目前最有趣的理論是,這兩個形象其實都是對的,是蒙古帝國的一體兩面,而且還是成吉思汗故意塑造出來的,而這一切就要從蒙古軍的本質說起。蒙古軍這種遊牧民族軍團最大的弱點,就是在人數上遠遠比不過農耕帝國,特別是大型農耕帝國通常可以蓄養大量軍隊,甚至在戰況危急時,進行特別動員。這都是遠離家鄉作戰,以遊牧為經濟基礎的蒙古人,所無法望其項背的,因此蒙古軍最大的弱點就是人數總是處於劣勢。 而成吉思汗要彌補這樣的人數劣勢,採用的第一個方法就是高度重視機動力,將遊牧民族的特點發揮到極致,所以蒙古士兵一個人往往擁有三、四匹馬,可供行軍作戰時輪流換乘。而第二個方法就是,避免硬碰硬的決戰。是的,蒙古軍是非常避免直接大軍團作戰、特別是攻城的,因為這對人數總是處於劣勢的蒙古軍來說,非常不利。那如何在避免作戰的情況下,讓敵人自己投降,靠的就是恐怖戰術了。成吉思汗使用的是一手善意招降,一手恐怖威嚇的策略,也就是在開戰之前,就盡全力招降敵方,絕不輕易兵戎相見。 這種策略要有效,就要有兩個配合的因素,第一就是要言而有信,投降不止可保全城平安,而且還有額外的利益,而且蒙古人還會保證絕對不會食言。第二也是言而有信,但是卻是保證如果不願投降,蒙古人破城以後一定進行大屠殺,男女老幼全不放過。蒙古人執行這樣的政策非常徹底,最早放棄抵抗,馬上與蒙古人結盟的畏兀兒人,在蒙古帝國中可謂吃香喝辣,是第一級的盟友。女真人建立金國時,大量收編被擊敗的遼國部隊,這些契丹人在後來遇到蒙古軍隊勸降時,大概想了三秒就決定不要拿自己的全家姓命開玩笑,開城迎接蒙古軍,導致金國快速地潰敗,而契丹人後來也成為蒙古的重要盟友。 成吉思汗非常重視這種「言而有信」,因為這本身就是一種最有效的政治「廣告」,他一向善待乖乖開城投降的人,蒙古人本來就少,根本無法全面管理他們所佔來的大片土地,往往只能象徵性地駐紮極少量的軍隊。成吉思汗通常只要求三件事,第一是保證該區的交易與交通安全,因為蒙古人高度重視商業貿易。第二是該交的稅記得交,而且稅往往還不重,以鼓勵商業發展。第三是尊重大汗,不要搞叛變。除此之外,你們愛信什麼教,就信什麼教,愛幹什麼就幹什麼,一切照舊,蒙古人沒有人力去管,也根本不想管。但是先說好,如果一旦有人叛亂,蒙古大軍來了,就是全部殺光,男女老少一個不留。 所以說為什麼蒙古帝國會將人種分為四等人,這其實與投降結盟的先後有很大關係,也是蒙古人「言而有信」的表現。蒙古諸部最先加盟成吉思汗,是創業時的夥伴,因此地位最高,至於前面說到的畏兀兒人,也是早早就與蒙古結盟,因此色目人的地位第二高。而同樣是漢人,北方在金朝統治下,先一步投降的漢人們,其地位就是第三高,而南方在南宋統治下,一直頑抗到底的漢人,也就是後來被稱為「南人」的這些人,其地位就最低,因為蒙古人給過你機會投降,只是你不肯投降,還跟蒙古大軍打了這麼多年的仗,沒有全部屠城血洗,那已經算是忽必烈太過佛心,沒有徹底貫徹成吉思汗的恐怖政策了。 這種恐怖與寬容併存的策略,就是蒙古人可以快速擴張的關鍵原因,多數的民族不會與蒙古人周旋到底,因為開城投降後的生活說不定比過去更好,而少數因為各種理由決定與蒙古人戰到底的國家,蒙古人也的確實踐了他們戰前的諾言,在破城以後,進行了非常恐怖的屠殺。同時蒙古人也從不避諱自己的暴行,甚至有心讓別人看到不開城投降的下場。成吉思汗的這種策略在當時是極其有效的,因此人數並不多的蒙古大軍,成了恐怖的代名詞,而早早就決定開城投降的民族,則成了蒙古軍繼續擴張領土的盟友與幫手。 所以蒙古帝國到底是恐怖暴虐,還是寬容自由,就看你在接到蒙古大軍的勸降書時所做的決定了。不過這整篇文章的重點劃在,這種策略之所以有效,在於成吉思汗的誠信,在於蒙古人說到作到的性格。至於那種跟你保證一國兩制,五十年制度不變,結果沒十年就全部都變的,根本連考慮都不必考慮,戰到底就對了。
sophist4ever 2017-09-02
中國歷史的本質!

中國歷史的本質!

是說長期以來,一直不斷有網友說這個部落格很奇怪,是極少數談歷史,也同時談軍武科技、地緣戰略的部落格。多數談歷史的,多少會提到重大戰役對歷史進程的影響,但不會談軍武;多數關注軍武議題的,也常會聊到軍武發展史,但並不會專門去談歷史。只有這裡,不止愛講歷史,也常講軍武,乍看之下,這似乎只是巧合,就好像有人喜愛美妝,有時也會發些美食文;電子產品的開箱團購達人,有時也會介紹一下旅遊心得一樣。只是,這其實並不是巧合,歷史與軍事的關係,其實就好像牛肉麵與牛肉一樣。沒有牛肉的牛肉麵不能稱之為牛肉麵,不討論軍事問題的歷史根本不能稱之為歷史,那些隻字片語就淡淡帶過重大戰役的歷史課本,根本只是騙人的牛肉湯麵。   會有這種想法,起源於中學的求學時期,在發現歷史課本裡的官方說法有邏輯上的矛盾以後,去圖書館找了一堆相關書籍,想弄懂自己想不通的部份,結果看了更多的書以後,卻發現仍然找不到答案。會有這樣的情況,一直到很後來我才逐漸明白,原因在於;第一、中國式史書的起手式與邏輯套路都幾乎相同,所以不論你讀了幾本,只要不跳出這個框架,你就永遠陷在文字迷宮中。第二個原因更關鍵,中國式史書通常不太談戰爭對歷史進程的影響,就算有也只是草草一段記載,如「○○年,因○○之禍,爆發○○之戰,○○戰敗,退守○○。」常常不會記載戰爭爆發的遠因近因,就算有也往往全推給單一事件或個人,幾乎很少深入談及戰爭的勝敗關鍵,或戰後對於民間社會的影響。 可是只要曾去深思歷史問題,結果就一定會發現,戰爭影響了每一個重要的關鍵進程,不止在最後兵戎相見的衝突階段直接左右了歷史的轉折,在戰爭爆發前的軍事戰略決策、戰爭結束後對整個社會民生的衝擊,都是極其巨大的,但是中國歷史卻很少去仔細記載討論過這些事。隨手舉個例子,中國歷朝歷代中有北方邊患問題的不在少數,長的年戌邊備戰,結果直接拖垮國家財政的也不是沒有,大大小小的戰事更是難以計數,但是請問你記得幾個中國歷史上的有名將軍?你可能會記起來的范仲淹、王陽明應該都不是因為軍事上的功績讓你記住他們,而最有名的岳飛與文天祥,會歷史留名則是因為戲曲與政治宣傳上的需求,他們兩個在軍事上的表現,就是平庸,甚至史可法還可以算得上是庸臣誤國。 中國歷史就是一碗被拿掉牛肉的牛肉湯麵,被抽離關鍵問題的歷史文本。我在中學時期隱隱約約感覺到了這件事,雖然自己想的還不是很清楚,卻也因此開始讀戰史,希望去瞭解每場戰爭的前因後果,幾年下來更進一步確信自己想的應該沒有錯,這就是中國歷史書籍中遺落的那塊拼圖,然後由冷兵器時代的戰史讀到火藥時代的戰史,從單純記載戰爭歷史的戰史,再進入與科技、戰略戰術相關的軍武領域。而對於軍事、戰史有更進一步的瞭解後,就會覺得中國歷史中有太多謊言,特別是中國近代史根本就是鬼話連篇。俗話說「讀史鑑今」,勘破了那些歷史謊言,就會覺得今日某些自許為中華文化傳承者的政治人物,實在無比虛偽可笑。 過去,我一直就是抱持著這樣的觀點,但是想的並不清楚,也不明白為什麼中國歷史會有這樣的情況,直到有天讀到岡田英弘所寫的「世界史的誕生,蒙古的發展與傳統」,才整個豁然開朗。作者在書中寫到:「科舉考試的範圍為儒教的『五經』,雖然儒教被道教取代,對於現實的政治也沒有任何的影響力,但儒教的政治用語與觀念依舊保留了下來,影響了科舉出身的文人官僚在整理史料時的價值判斷。也因此,唐朝以後的『正史』出現了許多非現實的面向。輕視歷史的軍事面便是最好的例子。」 「中國無論哪一個王朝,其政權的基礎都是軍隊,真正的最高權力通常掌握在圍繞皇帝身邊的軍人手裡,從中華人民共和國真正的最高權力機關是中央軍事委員會,而非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中也可以看出端倪。然而,軍人不具有文字的知識,與紀錄更是無緣。因此軍人的說法通常不會現在『正史』之中,相反地,科舉出身的文人官僚,充其量不過是皇帝的佣人,他們所寫的『正史』卻給人科舉官僚才是支撐皇帝權力的基礎,中國政治是科舉官僚的文人政治,這樣的錯誤印象,這雖然只是反應出了儒教的理想論,但殊不知這對於理解中國文明歷史文化的真相造成多大的妨礙。」 岡田英弘的這段話真是擲地有聲,不止解答了我過去多年的疑惑,也清楚說明了為什麼過去的馬英九政府堅持要恢復高中生必選必讀「中華文化基本教材」,因為這東西可以影響你的價值判斷,也就是有洗腦的功能,而且在過去一千多年的中國歷史中,已證明極其有效。
sophist4ever 2016-08-09
【中國一瞥】錯過的機遇與未來的挑戰!

【中國一瞥】錯過的機遇與未來的挑戰!

  是說從來沒有想過,這個部落格可以存在這麼久,但也因為存在很久,所以可以從過往的文章,驗證整個思維脈胳。過去,我們一直認為從二○○八年到二○一二年是中國難得的戰略機遇期,當時中國的國力正快速上昇,日本經濟疲弱,美國對日本的控制仍然強而有力,南韓為了聯中制平壤而對中國百般示好,東協諸國則期待與中國的進一步交往,建立世界最大的自由貿易區,台灣剛由親中的馬英九當選主政,不止西太平洋尚未出現挑戰的敵手,充滿了機遇,整個世界也希望與中國發展更緊密的經貿關係。此時的中國如果是由一個「正常」的民選政府主政,就算無法大開大合,創造偉大盛世,至少在反對黨與社會輿論牽制下,也不會犯下大錯。可惜,中國卻是由中國共產黨一黨專政,將共產黨的利益放在中國之前,而犯下了一步又一步的錯誤,對中國的傷害恐怕既深且遠,將會影響中國未來的發展甚巨。 日本與中國開始交惡之時,多數的「觀察家」都認為這只是兩國的短暫齟齬,日本為了經濟利益,不久即會與中國握手言和,但我們研判不會,而認為兩國的關係只會繼續惡化到變成全面的戰略性對抗。美國與中國開始就南海問題出現爭端時,多數的「觀察家」也認為,南海問題只是小問題,絕對不會影響大局,更不會出現危險衝突,但隨著美國強力主張自由航行權,以機艦持續逼近中國所主張的領海領空,中國也派出戰機攔截,南海已成為雙方隨時可能擦槍走火,爆發武裝衝突的熱點。然後台灣爆發太陽花學運,香港爆發雨傘革命,台灣再由民進黨拿回政權,日本解禁集體自衛權,美國宣誓重返亞洲,積極拉攏東協諸國,租借菲律賓基地,解除對越南的軍武禁運,籌組泛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這每一件事,若你都把它看成單一事件,那看不出來問題在哪裡,但是如果放在一起看,就會發現中國的問題在哪裡。 中國最大的問題,就是外交政策往往只是內部問題的延伸,共產黨考慮外交政策時最優先的是共產黨的統治利益,而非中國的國家利益,這直接導致了中國外交政策的接連失誤,這我們已經論述過太多次,亦已無法挽回,就不再贅述,但中國接下來的問題是,犯了錯就一定會付出代價,而這代價會不會高到中國無法承受?就目前的情勢看來,牌並不握在中國手上,因為從二○一六年開始,恐怕風水輪流轉,已經進入了日本的戰略機遇期。日本在沒有遭遇到太大阻力下,成功解禁集體自衛權,其實就已預示了這件事的到來,而此次的美國大選對日本而言更是從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川普主張要日本承擔更多的防衛責任,負擔更多的經費,對美國的利益而言,這是極為短視近利的,但隨著川普成為正式候選人,代表這種新型孤立主義是有選票市場的,這恐怕也會逼使民主黨跟進,兩黨的差別可能只在程度的大小。 講難聽一點,花了九牛二虎之力,無數的犧牲血戰,最後終於將這頭老虎套上鐵鍊,讓牠成為看家護院的猛犬,也因此得到極為龐大的利益,結果後來竟然嫌老虎的飼料費太貴,要老虎自己出去覓食,但綁著鐵鍊的老虎無法外出打獵,於是就鬆開了老虎脖子上的鐵鍊,還自以為聰明。中國人有一句成語形容這件事,還蠻傳神的,就叫「縱虎歸山」。 因為這件事很重要,所以再講一遍,美國的這種政策走向,就是不折不扣的「縱虎歸山」,雖然美國最強的就是它是一個言論自由又有反對黨的國家,也因此錯誤的政策很快就會更正,但這在大選之時是個例外,在二○一六年的美國總統大選落幕之前,這種新型孤立主義,絕對會一直有市場的,而這就讓日本擁有了可趁之機。日本能趁這機會走多遠,要到多少東西,要看日本能否把握機會,與川普熱潮還能持續多久,若川普最後真的當選,就一般歷史上狂人政客隕落的時間來看,川普要收斂起他的狂人姿態,回歸到正常外交政策軌道上,最少要一、兩年的時間,而他的錯誤政策一定會影響到第一個任期。因此若川普未能選,日本最少有一、兩年的時間,若川普當選,則最少有近四、五年的時間。 日本的戰略機遇,就是中國未來的挑戰,因為目前日本的假想敵是誰,答案你知我知,日本會不會也一樣犯錯,而錯失這樣的機會,目前無人可知,但是從過去的經驗來看,日本的首相與政務官雖然更換頻繁,但是常任文官實力堅強,國家政策的延續性很高,目標也一直很明確。但相反的,直到今日為止,中國仍然不知道自己錯失如此重要的戰略機遇的問題點在哪裡,同一批顢頇官僚依然佔據高位,完全沒有內部監控與反省的機制,未來仍然繼續犯錯的可能性實在太高。當然,這麼講許多中國朋友一定不同意,會以官方的制式宣傳反擊,說中國近年來經濟崛起,國際地位大增,都是共產黨英明領導所致。對於這種論調只能說,中國是擁有十四億勤奮人民的大國,還擁有核子武器與豐富天然資源,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六十餘年,竟然到近幾年前才開始經濟起飛,時至今日中國人仍然飽受歧視,中國人你們覺得合理嗎? 當中國遇上戰略機遇時,錯過了,只是浪費了好機會,但當中國面臨挑戰時,這樣的政策錯誤,可能會賠上整個國家的未來,並付出極大的代價,而這些苦果最後都要由中國人民來承擔,絕對不會是由那些共產黨高官來負責的。我們不是預言家,都可以斬釘截鐵的說共產黨絕對不會永遠執政,因為世界歷史的定律就是如此,中國人是該好好想想,未來要如何收拾共產黨留下的爛攤子了,因為接下來的挑戰,肯定又快又急,中國人準備好了嗎?至於處在旋渦中心點的台灣,隨著新政府上台,肯定會調整對外的政策,對中關係的急速冷卻,除了是考量國家安全,分散台灣的政經風險外,在某種程度上,其實也是反映了中國錯失了機會後,日本擁有了新的戰略機遇。這也就是為什麼台灣的新政府沒有以一般外交任命,派出常任外交官擔任駐日代表,而以政治任命的方式,派出曾任行政院長的大老級的政治人物駐日,答案已不言可喻。
sophist4ever 2016-05-25
從帝吧遠征事件談網路戰的勝與負!

從帝吧遠征事件談網路戰的勝與負!

是說台灣的總統與立委大選已經結束,勝負已分,各方評論不在話下,照例本部落格不討論熱門新聞,因此反而想要說說一件主流媒體可能沒有注意,但是在網路上也掀起一陣討論的網路事件,就是「中國帝吧遠征台灣臉書戰役」。因為可能有很多台灣人不太清楚中國的網路生態,與事情的前因後果,因此在此先簡略的說明一下背景。中國因為封鎖臉書與谷歌,因此他們使用的社群平台與外界大不相同,其中百度就是替代谷歌的最大搜索引擎,一樣提供了很多不同的線上服務,其中的討論區服務就稱為「百度貼吧」,每個不同主題的子討論區就被稱為「某某吧」,如討論美食的就叫「美食吧」。其中,有個中國足球員李毅的粉絲討論區叫「李毅吧」,因為這個足球員的暱稱又叫大帝,因此李毅吧又通稱「帝吧」,帝吧的參與網友非常多,達到二千多萬人,甚至比台灣的總人口還略勝一籌,在中國網路上擁有不小的號召力與影響力。 台灣大選的結果與周子瑜事件,讓許多中國網友覺得「台獨勢力太猖狂了」,因此套句中國式的詞彙,要想辦法「打擊一下台獨份子的氣焰」,因此帝吧就有領袖人物登高一呼,準備遠征臉書,攻擊特定目標。為什麼說「遠征」?相信多數的台灣人也不懂,因為台灣網友上各種網站,只要連結點過去,一秒鐘內就會打開網頁,但是中國因為有網路長城,封鎖了全世界三分之一共產黨不喜歡的網頁與社群平台,因此對中國的網友來說,要繞過中國的網路長城來攻擊台獨份子是很麻煩的,即便他們是要「打擊台獨份子」,都要使用各種翻牆軟體才能緩慢的連上臉書,而且這些軟體與背後的伺服器也不一定完全可靠,往往常常斷線,讓連上臉書變成了困難的遠征。帝吧的熱血網友們也不是有勇無謀,在策畫「出擊部隊」時,還分為情報蒐集、主力打擊、後勤支援等組別,各以中國網路常用的即時通訊軟體QQ來指揮,報名參與這場遠征的人還不在少數,有興趣的可以參考這篇中國網友記錄的文章,瞭解一下「帝吧遠征軍」的事前準備工作。 在過去,因為帝吧人多勢眾,一呼百應,因此在中國網路世界可謂戰無不勝,自稱「帝吧出征,寸草不生。」但是這一次的出征結果感覺並不如他們所預期,因為臉書是他們陌生的平台,外面是他們陌生的環境,而且外面還少了他們過去最重要的助手,也就是中國的網警、網管與網評員。先從臉書平台談起,臉書與中國常用的論壇不同,不會因為大量的洗版式留言而讓最上面的文章消失,反而會因為積極的留言而使原來的文章變的更熱門,更慘的是當留言變的多,臉書還會自動幫你隱藏留言,讓正常使用者根本不會看到那些洗板式留言,真要看還得不斷按「顯示更多留言」,才能看到。結果原本帝吧遠征軍討厭的文章或粉絲專頁變的更熱門,賺到更多點擊數,而那些帝吧遠征軍辛苦貼上的洗版式留言卻只有最新的幾則才會出現,可以說在事先的情報蒐集方面,出現很嚴重的錯誤。 再來是外面的網路環境。台灣的藍綠互鬥史,幾乎就跟網路的發展歷史相同,台灣網路開始普及的時候,也幾乎就是台灣藍綠陣營開始壁壘分明的年代。還記得個人第一次申辦固接式網路,可以二十四小時掛網上,不必再用舊式數據機緩慢撥接的那一天,正是陳水扁第一次參選總統的時候,那幾乎是工人早上前來施工開通,下午就已經上網去逛各討論區,看大家對大選的看法,晚上已經被捲入雙方戰局。我們這一代是如此,新一代的台灣網友更不用說了,除非從不上網,不然看個新聞也能看到底下留言區的各種對戰與漫罵。可以這麼說,這已經是台灣網友再熟悉不過的世界,如果有一天,這些對戰與漫罵不見了,可能還有很多人會不適應。讓台灣網友覺得有趣的是,帝吧遠征軍轉貼一大堆制式宣傳文章或各式貼圖來洗版,那是遠古時代的武器了,這在台灣的網路世界裡,一開始也曾出現過,但是因為效果不彰,又惹人討厭,這種洗版的作法已被淘汰許久,現在大概只在十五歲以下玩的網路遊戲中還偶而還會看到。 為什麼說洗版是一種遠古時代的無效武器,因為只要仔細想想你在網路上打筆戰的最終目的,就可以輕易發現答案。打筆仗的最終目的不在打倒對方,而在宣傳己方的理念,點出對手論點的邏輯謬誤之處,拉攏更多人加入己方的陣營,形成對己方有利的輿論氛圍,或扭轉目前對自己不利的輿論方向,也因此台灣的網路世界發展出所謂的「懶人包」、「打臉文」、「圖文KUSO」等新式武器。所謂的「懶人包」就是將爭議議題的來龍去脈,以儘量精簡有趣的圖文呈現方式一次講清楚,這種武器的主要目標,就是第一次接觸這個議題的網友,爭取這些網友的支持。「懶人包」之所以威力強大,是因為這很容易引導那些對這個議題不瞭解、第一次接觸相關新聞的網友,認同並加入己方的陣營。在大埔徵地案、服貿爭議與太陽花運動時,「懶人包」就曾發揮很大的效力,曾讓台灣政府感嘆自己就是敗在「懶人包」這種網路武器上。 而「打臉文」就是針對對手提出的論點或說法,蒐集詳盡的資料或證據,作出反擊,一次駁倒對手。高明又有效的「打臉文」絕對不會流於漫罵,而是理性的提出簡單易懂又鐵證如山的證據,讓對手看起來就像是不誠實的騙子。一旦能讓對方信用破產,則勝敗已定,最有名的例子大概就是邱毅,在香蕉太陽花事件中已經受傷極深,在此次選戰中又否認有當庭道歉,卻遭對手公佈道歉錄音打臉,堪稱經典。這些「懶人包」與「打臉文」的撰寫製作,都需要對議題掌握精準且圖文製作技術精良的厲害網友,這些厲害網友都是在一次又一次的藍綠戰役中不斷磨練出行家的技術,能在極精簡的圖文中,以KUSO搞笑、對比、簡明圖表的方式來突顯問題,傳達理念。而來自中國帝吧的遠征軍為什麼缺乏這種訓練,還在使用遠古的洗板武器,就我們對中國網路長期的觀察,其關鍵原因不外乎中國特有的網警、網管、網評員三位一體制度。 中國網路長期以來也有民主派與憤青之爭,雙方一樣壁壘分明,但是很明顯民主派的言論是受到中國政府壓制的。連「自由」、「民主」、「選舉」這些詞彙都會被屏蔽,批評共產黨政府還會被「跨省追捕」,就知道民主派的處境有多艱難了,為了不要因言賈禍,入獄坐牢,多數的中國網友在網路上發言時都會先自我審查一番。也因此憤青陣營往往聲勢浩大,幾乎沒有敵手,民主派的聲音卻極弱極小,雖然並不是不存在,但是有多少人會想要因網上筆戰而惹上麻煩。因此在網警、網管、網評員的保護下,帝吧的憤青是戰無不勝的,所過之處的確寸草不生,就算戰的是美食、地域文化等議題,憑著人數優勢,一樣攻無不克,既然靠著舊武器就能贏了,何必要升級自己手上的武器。但這樣的結果,遠征人生地不熟的臉書,就會出現問題了。雖然帝吧遠征軍們可能認為自己的強力洗版,已經給了台獨份子一個教訓,但是真的是如此嗎?帝吧遠征軍你們達到你們的目標了嗎?真實的情況可能會讓帝吧遠征軍很難過吧。 說實話,帝吧遠征軍沒有說服任何人,用這種制式轉貼的文章或罐頭貼圖你能說服什麼人?反而是有些天兵鬧出來的笑話,被許多台灣網友截圖轉載,成為今日一整天的網路笑點。就這樣,這次的帝吧遠征也許滿足了某些人的心理,但是成果是負的,還更印證了台灣與中國果然不一樣,中國人果然不理性,我們不要跟他們統一的論述。網路本來就是虛擬的東西,勝與負如何計算,看來困難,但又說來容易,爭取到更多人支持己方的論點,形成輿論壓力,達到自己的目標,這就是勝利。而讓更多人變的討厭己方,也形成輿論風向,讓自己的形象破產,甚至成為網路公敵,這就是慘敗。以這個標準來看,周子瑜事件對中國而言,是勝是負,不就一清二楚了!
sophist4ever 2016-01-22
 【昨天的似曾相識】中華民國十八年十二月十八日!

【昨天的似曾相識】中華民國十八年十二月十八日!

  是說中華民國十八年十二月十八的那一天,中國的「順天時報」國內新聞版的重點新聞,是蔣介石控制的中央政府正在聲討叛服無常的將領唐生智。當時的時空背景是蔣介石與馮玉祥、閻錫山、李宗仁這幾個地方軍閥結盟,成功擊敗從中華民國建立以後,就掌握一直中央政府的北洋軍閥,把國旗從五色旗改成了青天白日旗,並開始宣稱中華民國是國民黨所建立的。但是中國其實並沒有因為這樣而進入台灣歷史課本所宣稱的「黃金建設十年」中,因為這幾個表面上都說「有黨無我」的國民黨天王們,其實私底下是勾心鬥角,蔣介石想要弄掉馮玉祥、閻錫山、李宗仁,而這些人則一邊醞釀「換蔣」,一邊還互鬥。當時的中國讀者若覺得看國民黨內鬥很煩,翻到下一頁,就會在國外新聞版看到日本前總理若槻禮次郞在參加倫敦海軍會議之前,先受邀訪問美國,就裁軍問題與美國協商。雖然倫敦海軍會議是限制各國軍備競爭的裁軍會議,但是大家都知道,已逐漸在亞洲展露霸權野心的日本,是整場會議的重點,當時尚未成為世界霸主的美國,已察覺在西太平洋的海洋利益受到嚴重挑戰,因此在日本代表團前往倫敦之前,邀請日本代表團先訪問美國,就裁軍問題探探日本的底線。 中華民國十八年十二月十八日這一天的報紙,在今日看來真是似曾相識,特別是這份「順天時報」其實是日資控制的親日媒體,過去北京舊稱順天府,「順天時報」的發行地點就是北京與大半個華北地區。當時日本圖謀中國的東北、華北地區已久,與今天意圖併吞台灣的中國一樣,日本人也在當時全力扶植親日媒體來為其宣傳。那時有一批親日的中國媒體人、中國政客、中國商人,形成了一股龐大的勢力。當時的「兩岸同屬一中、經濟合作互利」是叫作「中日親善、經濟提攜」,鼓吹東北、華北脫離蔣介石所把持的南京中央政府,走向親日自治。說實話,這樣的宣傳其實還蠻有吸引力的,因為看著幾無寧日的內戰,國民黨內部的明爭暗鬥,動輒兵戒相見,還不如投向進步又繁榮的日本。「順天時報」常常報導一些日本文明又進步的新聞,對中國的政治內鬥感到厭煩,同時也不斷鼓吹隨著日本崛起,中國絕對不能忽略日本的存在,中國不能鎖國等論調。而最有趣的是,當時的中國人也發起過抵制「順天時報」的運動,痛斥「順天時報」親日賣國的惡行,這讓「順天時報」受到很大的打擊,最後不得不在一九三○年三月宣布結束發行。 中華民國十八年十二月十八日這一天,離「順天時報」最後結束發行只剩不到四個月,而「順天時報」的讀者們可能也不知道,自己馬上就要大禍臨頭了。因為也自稱忠貞國民黨員的唐生智,正打算聯合軍閥石友三及其他地方派系軍閥,一起反叛蔣介石為首的黨中央,並約定共推閻錫山來「換蔣」。唐生智等軍閥自稱是「護黨救國軍」,通電反蔣,但是這些地方派系軍閥本就互相猜疑,唐生智自己也有心大位,在唐生智公開反蔣以後,蔣介石的黨中央開始威嚇利誘這些地方派系軍閥,讓這些地方派系軍閥紛紛否認曾參與唐生智的「護黨救國軍」,眼看唐生智孤掌難鳴,連早就已經說好等唐生智發難,再來演黃袍加身的山西王閻錫山,也轉而「服從黨中央領導」,出兵進攻唐生智。這也才會有這一天「因避晉軍之攻擊,唐軍棄鄭退許昌」的新聞標題。而當時「換蔣」風潮正烈,西北軍的馮玉祥也早與蔣介石惡鬥中,所以旁邊的新聞是「中央第一步計畫,先一舉擊破唐軍,克豫後續討西北」的標題。但是這樣的國民黨忠貞黨員大亂鬥,其實只是先聲,因為隨著蔣介石的民意支持度持續探底,「換蔣」聲浪越演越烈,這些鬥來鬥去的國民黨忠貞黨員最後發現,不團結起來,是絕對無法鬥倒蔣介石的,於是他們終於喬好條件,組成了反蔣集團,在幾個月後掀起了中國內戰史上最血腥的「中原大戰」,上百萬平民死於戰火,千萬人流離失所,戰區綿延數省,比今天的敘利亞還慘。 中華民國十八年十二月十八日這一天,更沒有人知道人類史上最大的浩劫已經悄悄埋下引線,因為眼看各國代表團都將出席倫敦海軍會議,裁軍協議有望,各方評論也都認為美國與日本在經濟與各種事務上互相需要,絕對不會因為小衝突而全面開戰,美國對日本的態度友好,雙方「鬥而不破」。「順天時報」在報導日本代表團抵達美國並與美國總統會面的新聞時,還作了一個配稿是「抵華盛頓站時各方之歡迎」,其陣仗規格不比今日習近平訪美時差。當時美國雖然已經知道日本將會是未來的敵手,並且在海軍的未來二十年造艦計畫將日本列為太平洋上的頭號假想敵,但是要到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七日的那個禮拜天早晨,才會發現自己準備的遠遠不夠。美國東岸比夏威夷的時間早了五個小時,當珍珠港的士兵還在睡覺,太平洋上的日軍航母艦隊正忙著裝彈準備起飛攻擊時,美國總統羅斯福則同時在白宮召見當時的中國駐美大使胡適,告訴他本來美日快要喬好了,但是在最後一刻還是談不攏,戰爭就要開始了。胡適才離開白宮,說不定還沒回到大使館,在夏威夷的珍珠港就被炸了,幾年後美國在日本投下了兩顆原子彈,才結束了這場戰爭。 中華民國十八年十二月十八日這一天,在歷史上無足輕重,是很平凡的一天。當天的電影廣告說來福戲院要上映離奇偵探、驚悚武俠、絕妙機關的國產大片「就是我」,而在生活版則刊出了尋常街市的照片,說年關將至,路上的行人都急急忙忙。社論則是「須善為收拾時局,所望於蔣閻兩司令者」,分析了為什麼唐生智主導的「換蔣」計畫不成功,更期望國民黨不要再內鬥,和平能早日到來,真正為建設國家盡一分心力。雖然這份八十幾年前的社論在今日看來無疑是對牛彈琴,但是其實可以從字裡行間讀到主筆對於時局的殷殷期昐,可惜最後他一定是失望了。河南、河北是中原大戰的重災區之一,那張照片中正趕買年貨的人,不知道有幾個能熬過中原大戰、中日十五年戰爭、國共內戰、三反五反加文化大革命。他們在中華民國十八年十二月十八日這一天不知道會不會想到,中華民國這個國家會讓他們如此失望,這很有可能是他們最後一個可以平安渡過的春節。如果當時他們已經預見了自己的未來,不知道會不會也喊出「國民黨不倒,中國不會好」的口號,反抗那些親日賣中的媒體人、政客與紅頂商人,為自己的未來找出路,還是他們會繼續執迷不悟,放任國民黨的惡行與內鬥,未來的悲慘命運一樣都無法改變。
sophist4ever 2015-11-02
關於平埔族人口比例的幾點推斷!

關於平埔族人口比例的幾點推斷!

是說目前台灣人到底有多少是平埔族的後裔,一直是個爭論不休的話題,除了相關的統計史料很少這個原因外,還因為這個敏感的話題已經變的很政治化,更難以讓各方心平氣和的討論。不過是這樣,關於台灣人口的統計,統治台灣的荷蘭人與日本人都有比較詳盡的調查記錄,甚至準確到個位數,但是中國人統治台灣的清領時期,就完全沒有任何可信的統計資料,只能靠一些當時著作中提到的大略人口情況,來進行粗略的推估,因此誤差可能極大。偏偏清領時期又長達二百多年,這一大片空白斷層,要等到日本人接收台灣,進入日治時期,才又有了大規模的人口普查。所以不論你贊同或反對「多數台灣人擁有平埔族基因」這個說法,目前雙方的論點都只是推測,雖然現在已拜遺傳醫學研究突飛猛進之賜,而有了更多的證據,但是仍然無法一錘定音,可以說誰也無法說服誰。這一篇文章依然只是個人的推斷,並希望將兩方說法並陳,由讀者自己去判斷那一邊說的比較有道理。 許多支持「多數台灣人擁有平埔族基因」這個論點的文章,會說荷據時期台灣最少有三、四十萬平埔人,但是反對方會提出一項很重要的證據來反駁,那就是荷蘭人當時曾經統計過自己治下有多少平埔族人口。六次的調查中,以一六五○年的 68567 人為最多,其後因為荷蘭東印度公司削減在台灣的荷蘭駐軍人數等種種原因,使其控制的區域縮小,因此統計的人數反而下降。此外,反對者還認為這個統計數字包含山地原住民,若將山地番社的人口扣去,即使在統計人數最多的一六五○年,平埔族的人數也只有 46000 人左右,這才是真正的數字。由於當時只有四萬六千多人的平埔族人,人數實在太少,實在不成比例,因此「多數台灣人擁有平埔族基因」的論點當然不成立。但是有趣的是,這個反方論點其實有一個很大、很大、很大的漏洞,那就是「人數太少,不成比例」是跟誰比?也許一般讀者會想,四萬六千人與台灣兩千三百萬人口相比,真的只是少數啊,只是問題是能把一六五○年的情況跟二○一五年相比嗎?在一六五○年的時候,台灣的總人口有二千三百萬人嗎?用膝蓋想就知道當然是沒有。 那一六五○年的台灣總人口有多少?荷蘭人長駐在台灣的人數,大約只有1200人至1500人左右,就以目前文獻中找得到最多的記錄2000人為計算標準好了。而漢人在荷據初期可能不到一萬人,這一直要到一六四六年,荷蘭人開始以減稅為優惠手段吸引漢人墾民後,到一六六○年時,人口數才逐漸上升到 25000人至 30000人,就以荷據時期最高峰的三萬人來計算好了。至於剩下的日本人、朝鮮人、東南亞等各國來的移民,都是少數,在此通算 1000人。那當時台灣非平埔族或高山族的總人口,以最寬鬆的標準來看,大約是 33000 人。你有沒有發現,就算以最嚴荷的標準來計算平埔族人口,以最寬鬆的方式來計算荷蘭人、漢人人口,當時平埔族的人數還是比荷蘭人、漢人加起來還要多上很多。綜合以上的資料,若不計入當時高山族的人口,就以平原區的總人口數是 79000人,平埔族佔人口構成比例的58%,若計入高山族,則包含平埔族與高山族的原住民佔總人口比例高達67%。 所以單以人口數來看,不會覺得當時的平埔族人口多,這是現代人以現代的背景知識背景去讀史料時,常犯的常見錯誤。只要把「數字」換成「比例」,你就會知道當時平埔族人佔台灣總人口的大多數,而且這還是嚴苛計算平埔族人,寬鬆計算荷蘭人與漢人移民的結果,荷蘭人在一六五○年最盛時,雖然已有能力大致以軍事力量大致掌握全島,但是對台灣中北部的控制仍然薄弱,許多地方仍被荷蘭人視為狀態不明。同時在一六五○年時,漢人移民絕對不到三萬人,平日長駐在台灣的荷蘭人也很少達到二千人,真實平埔族人佔當時台灣總人口的比例絕對只會更高,不會更低。若不受外力干擾,發展到今天,那今日台灣的人口中,有平埔族血統的人應該也會極高,但是這就是接下來要講的另一個爭議,也就是其後台灣人口成長的問題。為什麼這會是爭議,因為在鄭成功擊敗荷蘭人佔領台灣以後,以及接下來長達二百多年的清領時期,中國人都完全沒有作過什麼詳細的大規模人口調查,也因此等到一八九五年日本人接收台灣以後,第一次臨時人口普查時,就出現了一個很詭異又無法解釋的數字。 一八九五年日本人接收台灣時,調查的台灣全島人口數約三百萬左右,而登記為熟番,也就是平埔族的人,卻一樣只有四萬六千多人,竟然與二四五年前幾乎沒一模一樣,於是反對方就推斷,平埔族的人口沒有成長,新增的全部都是漢人移民,或漢人移民的後代,因此「多數台灣人擁有平埔族基因」不成立,日本人的普查記錄已經證明了這一點。老實說,這樣的推論,實在太過武斷了:第一,人口當然會自然成長,除了有大屠殺的證據或大規模的天災人禍,不然人口數出現停滯不前,一定有其原因。第二,鄭成功的確帶來了漢人部隊與家眷,在後來中國沿海出現大飢荒時,鄭氏王朝也鼓勵其控制區內的災民渡海來台開墾,其總數目大概在數萬之間,但是可別忘了,清朝在擊敗鄭氏王朝後,也曾大規模的將鄭氏王朝的大小官員及其家眷、部隊,地方富有士紳,全部強制遷回中國,以便就近監視,數量亦有數萬之多。第三,清朝與鄭氏王朝對峙時,厲行海禁,不准一般民眾隨意出海,情況之嚴重,至使台灣島內,女子極度缺乏,甚至已成國安問題,在拙作「男多女少的國家安全問題」裡,就有講到這方面的情況,因此在鄭氏王朝領台時期,大規模的漢人移民是不存在的。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清政府在擊敗鄭氏王朝以後,對於經營台灣的政策是「極度防範」,極力避免再出現叛亂,除了將鄭氏舊部遷回中國,更以「渡海三禁」的政策來控制人口,渡海除了要有許可證以外,還不能攜帶女眷,其目的當然就是要控制人口的成長,避免漢人移民在台灣落地生根。其間雖然也不是沒有偷渡等情事,或在禁令較為鬆馳時大家便宜行事,但是大體來說,清政府的管制政策是有效的,這也是為什麼中國沿海過去一直有溺死女嬰的可怕陋習,但台灣在清領時期的前、中期卻沒有這樣的情況,要一直到一八七五年,渡海三禁廢除後,台灣的社會才開始出現這樣的問題,原因十分簡單,在禁海三禁仍然存在時,台灣的男女比例嚴重失衡,女人可是奇貨可居,女嬰當然十分珍貴。這在拙作「清領時期的對台政策」裡,亦有相關討論。而渡海三禁解除時的一八七五年,離中國將台灣割讓給日本的一八九五年,只有二十年了。 連橫的台灣通史記載,台灣在鄭氏王朝覆滅時,總人口已接近二十萬人,假如不以人廢言,連橫的估計值沒有太離譜,那清領時期二百多年來,台灣人的人口總共成長了近二百八十萬,這二百八十萬當然不全是移民而來,因為我們已經知道渡海三禁嚴格的限制漢人移民台灣,就算成功來台,也禁止攜帶女眷。在禁令廢除後至台灣割讓給日本只有二十年,這二十年間亦未見百萬人大規模移民台灣的歷史記載,因此若我們推測,有數十萬人在禁令廢除後,渡海到台灣,剩下的是原本人口的自然成長,是較合邏輯的。那若是人口的自然成長,則在過去佔有台灣人口比例多數的平埔族人口,肯定也會隨人口自然成長而增多。過去在一六五○年最少佔台灣總人口比例達 58%的平埔族,怎麼會在一八九五年的人口普查中只剩下1.5%呢?除了鄭氏軍隊在征伐中部的平埔族時,曾經出現過滅村屠殺記錄外,我們不曾在史料上看過針對平埔族的全島式的瘋狂大屠殺,清領時期二百多年也沒有出現過。所以如果你要說服我,在一八九五年的人口普查中,真的只有四萬六千多人是平埔族人,剩下的全是漢人移民,那必需要在下列幾個情況齊備下才會發生: 《1》平埔族人天生有缺陷,人口不會自然成長。 《2》渡海三禁根本沒有效用,大批漢人移民無視政府禁令,不斷攜家帶眷移民台灣,或在渡海三禁解除後的二十年間,有超過兩百萬漢人移民到台灣。 《3》即使在男女比例嚴重失衡下,在台灣的大量單身漢人男子仍然沒有與平埔族女子頻繁通婚。 主張「日治時期一八九五年人口普查時,登記為平埔族人只有四萬六千多人,平埔族人口經過二百多年,完全沒有隨著台灣島內人口的自然成長而增加,因此多數台灣人並未帶有平埔族血統」的人,必需要證明上述三點都同時成立,才能站的住腳。但是主張「多數台灣人擁有平埔族基因」則不然,因為在近代避孕用品發明普及之前,若沒有大規模的疫病或戰爭屠殺,人口是一定會自然成長的,這是自然規律,根本不用證明。清政府在擊敗鄭氏王朝前,厲從海禁,在進入清領時期以後,渡海三禁也真實存在,渡海移民來台灣很困難,史書多有記載,這也不必再次證明。古代的木造船隻噸量極小,船隻可以載運的移民不過上百人,渡海亦是風險很大事,故有「十去六死三留一回頭」的俗諺,不可能在短短二十年間內擁入大量百萬移民,而史書一無記載。同時渡海三禁也同時造成台灣男女比例長期失衡,單身漢人男子會不會與當地人通婚,只要看潰逃來台的中華民國部隊,大量單身男性軍士與台籍女子通婚,就知道答案是什麼,其理甚明,亦不必多加證明,「有唐山公無唐山嬤」的俗諺亦已流傳百年。 而且有太多戶口的實例證明,平埔族人為了避免被漢人政府歧視,選擇漢化,平埔族女子在與單身漢人男子通婚後,也會融入漢人社會。這才能解釋平埔族人在這兩百多年間,人口比例從 58%下降到1.5%。這也代表台灣社會中帶有平埔族血源的人數,可能遠遠超乎我們的想像。雖然這也只是推論,但是感覺比較合邏輯不是嗎?
sophist4ever 2015-09-02
難堪的抗戰勝利七十周年紀念!

難堪的抗戰勝利七十周年紀念!

是說國防部這幾天應該很悶,因為花了大錢的抗戰勝利七十周年紀念活動,除了特定族群與媒體以外,台灣社會的反應可謂冷淡。甚至軍方在彩繪紀念機上繪製代表擊墜數的日本國旗,還遭日本施壓,最後被迫塗掉,狼狽至極,但台灣社會亦無任何聲援,反而還有嘲諷之聲。對此,國防部應該是覺得很委屈,這從發言人的記者會發言與新聞稿裡,可以清楚讀到。只是,這也代表國防部高層與台灣社會有多麼遙遠,有時會戲稱中華民國國軍為「黃埔軍」,因為真心覺得國軍來台已經七十年,卻還以為自己身在廣州黃埔,這種時空錯置的結果,就是與台灣社會格格不入。老實講,國防部的抗戰勝利七十周年紀念活動,根本感動不了大多數人,只變成少數特定群族的慶典。理論上,對於這樣的活動,像我們這種長期關注軍事新聞、歷史、戰史的人,應該會最踴躍響應,但是卻沒有。原因很簡單,就是我們讀過太多戰史了,才會覺得黃埔軍你們的抗戰勝利七十周年紀念活動,根本就是在繼續捏造假歷史,這種活動令人生厭,更何況還是花我們納稅人的血汗錢來捏造歷史,更讓人不爽到極點。 國民黨版的「八年抗戰史」謊言一堆,光是為什麼明明與日本前前後後打了十五年,但國民黨卻硬稱其為「八年抗戰」,就可以先寫好幾篇,談蔣介石初期的不抵抗策略,再扯到「一二八事變」的主角第十九路軍,是如何從抗日英雄變成發動「閩變」全面反蔣的「叛軍」。前國發會主委管中閔日前批評,軍方的態度消極,許多八年抗戰的戰史都未紀錄。只是管前主委不知道的是,如果真的要好好寫,把真相寫出來,也許最難堪的會是國民黨,其次會是黃埔軍。歷史是把雙刃劍,真相非常傷人,很多東西寫出會讓老兵們無臉見人,比如○○師在國共內戰敗退時劫掠地方,姦淫擄掠樣樣都來,如果真要把真相寫出,就要面對這不堪的一頁。與蔣介石分分合合、亦敵亦友的李宗仁,在回憶錄裡白紙黑字指證當時黃埔軍在戰時貪污腐敗、貪生怕死,甚至在戰場上強姦民女,還威脅長官,而南京保衛戰時,潰逃的中國士兵一樣由兵變匪,殺害不少百姓。這些歷史是國民黨所絕口不提,講了黨國神話破滅,但不講的話,所謂的抗戰勝利七十周年根本就是在繼續捏造歷史。 國外的人很坦然的面對歷史傷痕,如美國人常反省他們在二戰時將日裔美國人關進集中營的不人道行為、越戰時的屠村事件、冷戰時進行核爆實驗時罔顧士兵健康的種種錯誤,把這些傷口都攤在陽光下,才會有癒和的一天,沒人會因此輕視美軍。但是黃埔軍絕口不提戰爭中所犯下的錯誤,更不願意認知黃埔軍已經來到台灣的事實,一昧的想要維持黨國神話,其結果就是與整個台灣社會脫節。而這不僅僅讓黃埔軍的抗戰勝利七十周年記念活動乏人問津,更重要的是,黃埔軍也因此得不到整個社會的支持。這是很可悲的一件事,黃埔軍今天的兵源都來自台灣,預算來自台灣的納稅人,所有的基地設施都在台灣,但卻與台灣社會沒有連結,連一句「國軍為台灣而戰」都說不出口。日前有則新聞提到美軍觀察團在看過漢光兵推以後,建議黃埔軍要加強戰時宣傳與心戰能力,實在是切中要點,因為美軍觀察團看到了黃埔軍不受台灣社會支持與認同的困境。但是頑冥不化的黃埔軍卻將之解讀為要加強政戰兵力,實在可笑。 從退役政戰主任整天往中國跑,就知道整個政戰系統是失敗的,雖然美軍觀察團的建議是對的,但是解決的方法絕對不是加強政戰兵力,而是黃埔軍要徹底認清現實,瞭解要贏得台灣社會的支持,關鍵就是停止敷衍造假,停止那些黨國歷史神話,真心與台灣這塊土地共存亡。面對才二十幾歲的尉級軍官與士官,講什麼黃埔精神根本沒有任何意義,你拿地圖給他們看,保證他們連黃埔在哪裡都指不出來。萬一有個莒光課沒打磕睡的人,真的在休假時認真上網Google了何謂「黃埔建軍」,說不定會還連到這個部落格,發現黃埔精神就是孫大炮聯共賣國,間接養大了中國共產黨。面對全部是在台灣出生長大的士官兵,最有效的一句話就是「國軍為保衛台灣而戰」、「為保衛台灣的民主自由而戰」、「為保衛生活在台灣的父母家人而戰」,如此簡單明瞭又有效的口號,黃埔軍竟然不斷抗拒,除了陳水扁統統執政八年間曾曇花一現以外,到今天仍然說不出口。當在台灣的部隊與台灣這塊土地沒有連結,又處處弊案,事事造假時,是要如何能得到這個社會支持?黃埔軍花大錢搞抗戰勝利七十周年紀念活動,只是再一次突顯出中華民國政府是個外來殖民政權的可悲事實。 更何況,稍微唸過一點戰史就知道,戰爭的中後期以後,日軍的主力根本不在中國戰場,然後就算是這樣,日軍靠著老弱殘兵在中國戰場發動一號作戰,企圖打通大陸南北交通線時,黃埔軍還能創下「豫湘貴大潰敗」的難堪記錄。打贏日軍的不是國民黨,更不是共產黨,真正打贏日軍的是美國人。
sophist4ever 2015-07-05
台灣的「和平」迷思!

台灣的「和平」迷思!

是說在美蘇冷戰結束後,「和平紅利」的說法就開始大行其道。所謂的「和平紅利」是指各國不再需要為冷戰負擔大筆國防經費,也不會因為世界分裂成美蘇兩大陣營而阻礙自由經濟,這樣的結果將大幅促進經濟發展,人人可以享受到冷戰結束後帶來的繁榮與利益。只是凡事都有一體兩面,絕對不是所有人都因為「和平紅利」而受益,至少軍火商們就經歷了一段大蕭條。同樣的,因為冷戰時的軍事部署,有些原本一窮二白的城鎮,因為戰略位置重要或臨近大型的軍事基地而開始繁榮興盛,光是作那些駐軍與軍眷的生意,就足以養活整個地方,更別說為了國防需求而展開的交通建設,也同時帶動了周邊地區的發展。這種因為冷戰而得到的好處,估且就稱為「冷戰紅利」吧,「冷戰紅利」這個名詞並不是我發明的,只是很少有人膽敢公開談論「冷戰紅利」這件事,因為這就好像是在認同戰爭,鼓吹衝突一樣的不道德,更何況很多時候「冷戰紅利」是建立在多數人的痛苦之上。當多數人因冷戰而受苦,但有少數人卻因冷戰而得利時,談論「冷戰紅利」似乎冷血又無恥,只是很多台灣人真的都喝過「冷戰紅利」的奶水-這裡說的奶水並不是抽象比喻,有種東西叫「美援奶粉」大家應該有聽過吧! 如果沒有冷戰,第一島鍊就不重要,如果第一島鍊不重要,台灣的戰略地位也就無足輕重,而如果台灣得戰略地位無足輕重,那就不會有第七艦隊協防台灣,也不會有大批隨之而來的美援物資。說到這裡,應該就可以輕易明白,我們常常把「台灣戰略位置重要」與「世界和平」掛在嘴邊有多矛盾,台灣人似乎從來沒有仔細想過,一個地方之所以會戰略位置重要,當然是因為周邊緊張情勢緊張,讓這個地方成為兵家必爭之地,才會「戰略地置」重要啊。試想如果東亞無事,天下太平,那有什麼地方的戰略位置重要?只是這是一個禁忌話題,公開討論就有「危恐天下不亂」、「鼓吹戰爭」、「意圖破壞兩岸和平」之嫌。只是大家如果可以仔細想想,在美蘇冷戰結束以後,第一島鍊的重要性不若以往,台灣的戰略重要性開始大幅下降,這使得台灣失去了賴以為生的「冷戰紅利」,但是中國卻又從未放棄以武力犯台,讓台灣仍然需要負擔鉅額的國防支出,亦未得「和平紅利」,而被視為是兩岸關係和緩後最大成就的兩岸經貿往來,讓大批台商西進中國,就目前看來,亦是掏空台灣產業與薪資水準年年倒退的關鍵原因。這二十幾年來,是不是讓人感覺台灣每況愈下,若要一句話說完,也許就是「沒拿到和平紅利,卻丟掉了冷戰紅利」。 只是天佑台灣,就算是最憋腳的觀察家今天都可以斬釘截鐵地告訴你中美關係已經急轉直下,甚至連「新冷戰」這個名詞都已經出籠。蔡英文訪美的成功、美中在南海問題上的齟齬、日本與菲律賓首次進行的聯合演習,都已經是顯而易見的徵候。很多人說這是因為中國在南海填島造陸引發的新一輪緊張,這其實是「倒果為因」,因為就像之前的中日關係惡化一樣,都不是因為某件衝突而導致關係惡化,而且關係已經要惡化,因此就某件事作出劇烈反應。中美關係即將惡化這在二○一三年時就可以猜到,在拙作「淺談日本的戰術轉向」這篇文章中就說明了中日關係的惡化並不是因為中國與日本之間對於釣於魚或二戰史觀的衝突,而是因為日本察覺到風向變了,因此提前作出外交反應與戰略佈局。這樣的情況簡單易懂,再說一次,當過去日本搶先跟台灣斷交,就可以預知美國與台灣斷交只是時間上的問題,當日本與中國關係嚴重惡化,就可以預知美國與中國的關係惡化也只是時間上的問題。 講這些並不是要鼓吹兩岸戰爭,戰爭是非常殘忍恐怖的事,我們希望永遠不要發生,而就是希望永無戰火,台灣需要隨時關注外界的變化,靈活調整自己的戰略戰術,以獲取最大的戰略利益與保障國家安全。如無意外,蔡英文可能會當選下一任的台灣總統,而這代表她將接下史上最爛的屎缺,就想像你的前任是個無能白痴、自以為是、只會內鬥耍手段的爛人,已經搞砸了所有的事,而你要接手這個王八蛋的工作,幫他擦屁股,就知道這個任務有多艱難了。只是最壞的時代有時也會是最好的機會,外在的情勢慢慢轉變的對台灣有利,問題只在於台灣能不能看清楚這樣的機會。緊張情勢不一定對台灣不利,「冷戰紅利」絕對是台灣可以積極把握的機會。或許應該這麼說,「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不論台灣喜不喜歡,東亞新一輪的緊張情勢就要來臨,這不是兩、三年間的短時間衝突,而會是十年、二十年的長時間變化。日本已經搶先抓住這個機會,藉機讓自己逐步成為正常國家,那台灣在這樣的情勢下,已經想好了新的戰略佈局嗎?
sophist4ever 2015-06-29
圖解維持現狀!!

圖解維持現狀!!

是說絕大多數台灣人應該都搞不清楚「一中各表」、「同屬一中」、「不獨不統不武」、「一中一台」這幾個名詞之間有什麼不同。而這絕對不是你的錯,因為這本來就是政客們故意要講到讓你搞不清楚,這且還有個專有的名詞叫「創造性模糊」,意思就是在講不清楚中可以混水摸魚,創造自己的利益。在這樣子的情況下,我們想到利用圖解的方式來說明,也許會比較簡單易懂,就目前多數民意最支持的所謂「維持現狀」,闡明一些我們的看法,因為我們認為長期以來台灣社會對於「維持現狀」是有錯誤認知的,多數人所認為的「獨立、統一、與維持現狀」是如下圖的狀態: 但是事實上,所謂的「維持現狀」,並不是一個維持不變的情況,相反的,現狀其實一直變來變去,這比較類似一個連續的光譜,就如下圖的狀態: 我們舉個例子,你就很快能瞭解了。台灣在陳水扁與馬英九兩位總統的任內,都沒有與中國統一,也沒有宣布法理獨立,應該大家都同意台灣這十六年一直都處於「維持現狀」的情況下,但是卻又好像有那麼一點點不同。在陳水扁總統的時代,所謂「四不一沒有」的維持現狀,是如下圖的狀態,陳水扁時代的維持現狀是在大約這個位置: 但是馬英九時代的「不統不獨不武」,一樣也是「維持現狀」,卻是跑來這個位置了,如下圖所示,快速向法理統一來靠攏: 在圖解說明完以後,問題的癥結就很清楚了,同樣是「維持現狀」,但怎麼維持其實有很大的不同,我們目前在馬英九的八年執政下,已經離「法理統一」只有一步之遙了,那如果你支持與中國馬上統一,可能會覺得可喜可賀,只是多數的台灣人目前並不想與中國統一,那要如何來扭轉這個危險的局面?很多獨派的人認為,台灣走向獨立才是最終的答案,這我們也同意,相信絕大多數的人也都認同,只是我們在知道這在目前的國際情勢下有其困難。那既然馬上走向獨立有其困難,我們想退而求其次,那應該怎麼作? 當然就是最少能回到陳水扁時代的「維持現狀」,蔡英文在此時提出的「維持現狀」,感覺其目標就是如此,但許多心繫台灣的人士一聽到「維持現狀」,就以為這就是馬英九的「維持現狀」,其實就犯了第一張圖的邏輯錯誤,不理解台灣的「維持現狀」,其實是一個變來變去的動態過程。 此外,蔡英文的「維持現狀」說,當然與大選有關,因為在目前國民黨與共產黨沆瀣一氣,逼迫台灣要承認一中架構下,不斷逼使綠營的總統候選人就這個問題表態,其目的也在操弄大選。民進黨此時往中間移動,不失為一個好的辦法,特別在太陽花學運與國民黨在九合一大選潰敗後,第三勢力快速興起,這極有機會可以打破如下圖所示的,過去五五比四五的傳統藍綠板塊。 只是,打破板塊,要能讓台派勢力整個超過百分之五十才有用,而這就需要民進黨逐步向中間移動,才能讓有效擠壓泛藍的勢力。有趣的是,朱立倫在這樣的情況下,竟然自投羅網的在朱習會中提出「兩岸同屬一中」的新論述,更往法理統一靠攏,合理推測,這是朱立倫帶給北京的「伴手禮」,好取得「朱習會」的門票。只是這就形成了一個很妙的新情況,就是民進黨主張維持現狀,而國民黨主張一中急統,若台派未來能有效擴張這個論述,在目前七成以上的台灣人主張維持現狀的情況下,將可有效地壓縮泛藍的空間,達到我們理想的狀態,也就是民進黨加上主張台獨的政黨可以穩定過半,如此一來,即可有效制衡泛藍,更可有效制衡民進黨(笑)。 當然,讓台灣走向完全獨立,是我們這一輩人的理想,這除了要靠我們的努力以外,也需靜待國際情勢的轉變,在對台灣最有利的情況下發動,以最小的成本達到目標。在還未能達到目標前,台灣需要的是隨時作好所有準備,因此未來最理想的「維持現狀」,就是如下圖的情況: 只是這並不是一個容易達到的目標,要達成這個目標還很困難,更別說要一步到位進行法理獨立了。歷史常常告訴我們,要完全一個大的計畫,往往需要戰略與步驟,分階段來完成。前一個步驟都是為下一個步驟作準備,而如果連前一個步驟都無法達成,又如何能推進到下一個步驟呢?台派應該要認知到這一點,若在這個階段就對蔡英文的「維持現狀」產生反彈,不去鼓勵民進黨開始緩步向中間移動,又如何能達成這個階段性的目標呢? 二○一六年的大選是一個很好的機會,相信許多有識之士,也是看到這一點才紛紛投入籌組第三勢力政黨,這些第三勢力政黨有的高舉台獨大旗,有的則訴諸菁英理性,而無論這些第三勢力政黨的主要論述是什麼,重要的是積極宣傳自己的理念,打破目前藍綠的板塊現狀,若只是一直批評蔡英文,牽制民進黨往中間移動,這將不是一個聰明的辦法,因為這只是協助國民黨在這一波變動中,可以進一步親中,卻又維持住自己的勢力版圖。 而民進黨也要明白,自己朝中間移動,是朝希望鞏固台灣意識,但又想要穩健而行的主流民意移動,並不是讓民進黨朝共產黨移動。許多綠營的過氣政客,面對共產黨的招手,也是心癢難耐,躍躍欲試,想要利用自己最後的一點政治生命來獲取利益,因而醜態百出,這其實大家都看在眼裡。昔日的天王最後會淪為票房毒藥,並不是因為民意如流水,而是因為逆水而行,已經被看破手腳啊。
sophist4ever 2015-05-07
自甘下流也是一種自由!

自甘下流也是一種自由!

是說一直有種感覺,就是台灣這兩、三年來網路公民社會的快速崛起與台灣電子新聞媒體的素質低下,是同一現象的一體兩面。若要說明這個情況,應該從要媒體閱聽人的分流來說起。在十年前,網路與行動裝置還沒有如此發達時,絕大多數人取得資訊的方式,多半還是仰賴傳統的電子新聞媒體,這代表當時看新聞台的人,水準還有高有低,而在市場導向下,有什麼樣的收視族群,新聞台就會作出什麼樣的新聞,因此當時的新聞台雖然已受批評,但是還勉強像個樣子,但是一進入到行動資訊時代,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的大量出現,目前幾乎已是人手一機,同時寬頻網路的普級與速度,也都達到成熟階段,這讓很多人取得資訊的方式,已經完全仰賴網路新聞,於是形成閱聽人的全面分流。也就是說,覺得想要看新聞的人,自己會利用電腦或行動裝置來搜尋新聞,或是從各種社群平台看到朋友群所推薦的新聞,其結果就是還仰賴傳統新聞台提供資訊的人變的越來越小眾,甚至我們可以大膽假設某些人收視的動機也已經變的不一樣。 為什麼會這麼說,因為我們可以輕易地發現,會關心國家大事,希望取得最新最快新聞資訊或深入報導的人,都已經離開電視機前,進入了互動性更高的網路世界,而這恐怕也是網路公民社會快速崛起的關鍵。那剩下誰還在電視機前看電視新聞?合理推測,仍然會看新聞台的人有幾種原因:第一是對國家大事漠不關心的人,這些人在整個社會中仍佔有很大的比例,他們需要的是八卦娛樂新聞。第二是對政治感到反感,已有特定立場,對於政治新聞看到厭煩的人。第三是已經從網路取得過新聞資訊,但是回家吃飯或吃完飯的閒暇時間,想要陪家人看看電視,他們需要的只是輕鬆有趣的新聞。第四是無力與無心從網路或平面媒體取得新聞來源的人,他們屬於最傳統的收視族群,通常也是最弱勢或最沉漠一群。綜合分析以上四種仍然看電視新聞的人,你會發現除了第四類以外,這些收視者根本不需要,甚至就是不希望在新聞台看到嚴肅新聞的人,而第四類又太弱勢、太沉默,根本無法反映出他們的需求。而如果我們照這樣的思路一直推演下來,就會發現台灣新聞台的自甘下流竟然是對,因為這完全符合市場的需求。 上述的這個理論,完美的解釋了「台灣快速興起的網路公民力量」與「電子新聞媒體的自甘墮落」這看似互相衝突的現像。這個現像出現的的原因,在於數位資訊時代,閱聽者已經在不知不覺中自我分流了。也就是自己認為需要更快更好資訊的人,他們就會利用手邊便捷的工具去取得更快更好的新聞來源。老實說,若今天對國際情勢與政治新聞有興趣,加入社群網站中的相關群組,每日可以看到的新聞品質可以說是又快又好,評論更是百家爭鳴。相反的,傳統新聞媒體的速度通常會晚上半天或一天,評論更是充滿了既定的意識形態與政治操作的斧鑿之痕。而不想要或不需要看新聞的人,打開新聞台期待的其實是各種娛樂八卦,輕鬆趣聞。過去台灣的新聞台每遇到批評,常常會辯解說製作嚴肅深入的新聞也沒有人看,從這個角度來看,新聞台的這種說詞也不算是狡辯,因為事實恐怕真是如此,閱聽人的分流,已經讓想看嚴肅新聞的觀眾離開了,甚至我們還可以進一步說,真的還選擇傳統電子媒體,又想看真正新聞的人,最少也還有公視的早中晚新聞可以選擇。 忘了誰說過,所謂的自由,是包括自甘下流的自由。若有部份的閱聽人選擇想要無知墮落,也是其神聖不可剝奪的權利(笑),更別說那種早就從網路上取得各種資訊,回到家只想與家人看點輕鬆節目,平靜吃頓晚餐的辛苦上班族了。因此台灣的新聞台走向娛樂化,滿足這種閱聽人的需求,其實也不能算錯,畢竟有需求必有其供應者。只是電子新聞媒體也必需要體認,當新聞台選擇當下流娛樂的內容提供者,其手中的第四權就得乖乖交出來,畢竟SOD也從來不會標榜自己是社會公器,其行業有多麼神聖。閱聽者分流的另一個結果,就是已興起的網路公民力量,快速取代了傳統媒體成為新興的第四權,只是傳統媒體似乎仍然無法忘懷自己曾經是無冕王,因此在這一波「女模特兒遭霸凌自殺身亡事件」中,積極地批評網路輿論是不負責任的、是社會的亂源,這其實一定程度反應出這些傳統媒體的焦慮感。 雖然說,在學理上新聞媒體是監督政府的力量,但在其實媒體也往往是惡質政媒結構的共犯之一,特別是那些曾經在專制時代擔任過獨裁者鷹犬的媒體人,經歷過民主化的「陣痛」後,又要經歷這次資訊化的「凌遲」,早已經逐漸淪為無足輕重的丑角,這些丑角若還想挾境外勢力,指點江山,恐怕才是這個社會的真正亂源了。
sophist4ever 2015-05-04
字裡行間的無聲殺戮!

字裡行間的無聲殺戮!

是說最近在讀日本遊牧史學者杉山正明寫的一系列書籍,非常有趣,內容有空再講,想先聊的是,杉山正明不止一次在書中批評中國的史書有極其強烈的意識形態,閱讀的時候必需要非常小心。老實說,我非常同意杉山正明的這個觀察,因為就我閱讀中國歷史書籍的經驗,恐怖的真相往往藏在看起來平淡無奇的字裡行間。隨手舉個「小」例子,我們在上歷史課時,都曾讀過「乾隆平定準噶爾」這一段,歷史課本裡簡單幾句輕輕帶過,絕多數的學生大概不知道乾隆平定準噶爾以後發生什麼事,清軍隨後將整個準噶爾部夷平,保守估計有二十萬戶,六十萬的準噶爾人一夕消失,雖然說「大兵之年必有大災」,當時水痘等疫病亦在準噶爾部橫行,許多人死於傳染病;也有部份人為了保命,逃離兵災疫病,向北遁入俄羅斯境內,但是直接死於清兵刀下的,恐怕也有二、三十萬人。整個準噶爾部遭到滅族,從歷史上消失,如此恐怖血腥之事,曾讓作家柏楊感嘆,中國人是不是因此而受到詛咒,但是在歷史課本上,卻從不曾被詳細提及。   再舉個例子,在「新疆史論」這本書中,總共有整整兩章在討論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其中提到「1960~1962年,兵團經濟出現困難,而1962年一至五月,蘇聯駐伊寧領事館副領事曾非法多次接見新疆維吾爾、哈薩克各族人民進行蠱惑煽動。誘騙維、哈各族離開新疆進入蘇聯,大約有萬餘維、哈人進入俄境,致使北疆一些農地、牧場荒廢,這就是所謂「伊塔邊民越境」事件。(註一)」、「1962年一月至五月,蘇聯駐伊寧領事館副領事就曾多次接見新疆維吾爾、哈薩克不滿中共措施者六千多人,從中挑撥、離間,並發給這些不滿的人『召喚書』、『邀請函』、『出生證』以及『僑民證』等文件,鼓勵這些人逃離新疆。(註二)」從後來各方史料來推估,當時越境離開中國的人應該有數萬之多,若一般的讀者只是讀過這段記錄,恐怕就會視這些人為受蘇聯煽動的可惡叛徒了。不過,如果仔細深入一點研究,就會發現這件事是發生在一九六○年至一九六二年間,而這段時間發生什麼事?答案就是中共建政以後最難以啟齒的「三年困難時期」。 因為一連串的人禍,讓這三、四年的時間裡,活活餓死數千萬人,連最保守的估計都達到一千萬人以上,而中共為了卸責,往往稱其為「三年自然災害」,其實根本就是因為決策錯誤所造成的人禍。你或許會問,為什麼中國人會這麼笨,竟然不會逃,活活餓死。因為在當時的高壓統治下,整個中國都是如此,沒有人有辦法逃,唯一有機會的,就是住在國境邊緣的維吾爾族、哈薩克族人,蘇聯當然心懷不軌,想要趁這個機會培植自己的勢力,但是若不是中共自己先搞出空前絕後的全國性餓荒,蘇聯又有何機會可以「蠱惑」這些人離開家園。沒逃、沒辦法逃的活活餓死了,而逃出生天的人,卻從此被視為叛徒。書上輕輕的用「兵團出現經濟困難」來淡化這慘絕人寰的三年大飢荒,但易地而處,若是你今天面臨全家可能活活餓死的處境,你逃不逃?可悲可嘆的是,書上未交待這些人出逃的真正原因,只指責他們背棄了中國,可是這難道不是因為中國先背棄了他們,讓他們連在自己的土地上吃飽、活下去的卑微權利都被剝奪,他們才被迫選擇挺而走險的嗎? 無論是哪一本歷史書籍,都無法寫明一切的前因後果,這我們都知道,因為每一個歷史事件的成因往往都很複雜,而紙本的空間又有限,但是故意忽略最重要的事件,這就不是取捨的問題了。可惜在中華文化的「薰陶」下,中文寫作的歷史書籍,往往就是如此。俗話說,面對問題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中國史書以各種方法迴避不堪的過去,似乎就在預告著同樣的慘劇將會再度發生。因為讀這些史書的學生註定會是失去記憶的一代,永遠無法反省,只會再重蹈覆轍,這就是柏楊所說的詛咒吧。目前台灣的教育部正打算延續這樣的詛咒,以極度爭議黑箱的手段,拿掉歷史課本中「白色恐怖」與「二二八事件」的內容。策畫這一切的人彷彿受到詛咒一般,執迷不誤,即使上一任部長已經因為論文抄襲案而身敗名裂下台,這一任的部長卻依然毫無悔悟之意,繼續違法蠻幹。真的只能說這就是詛咒吧,來自中華文化的恐怖詛咒,註定將會永遠糾纏所謂的中華文化圈。 註一:「新疆史論」,劉學銚著,知書房出版社,《再論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260頁。 註二:「新疆史論」,劉學銚著,知書房出版社,《從屯墾戍邊到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224頁。
sophist4ever 2015-04-22
 也談磐石號快速油彈補給艦下水交艦!

也談磐石號快速油彈補給艦下水交艦!

是說台灣的第二艘快速油彈補給艦已經下水交艦了,台灣終於擁有了第二艘的快速油彈補給艦,擺脫了以前只要武夷艦入塢保養歲修,海軍就無法遠航作戰的窘境。媒體新聞也都不約而同的在磐石艦下水交艦的新聞中提到,之前台灣本來有機會派遣海軍艦隊前往索馬利亞外海進行護漁任務,但是因為當時武夷艦正在歲修,海軍無法成行,讓台灣白白喪失躍上國際舞台,與它國海軍接觸,並進行遠洋任務獲取作戰經驗的大好良機,這才讓軍方痛定思痛,決心籌獲第二艘油彈補給艦。只不過,這樣的窘境難道是在海軍無法成行以後大家才發現嗎?如果過去略有關心台灣的國防新聞,就會知道海軍缺乏足夠油彈補給艦的問題長期以來就不斷被提起,只是海軍一直以台灣是守勢作戰,因此不是非常迫切需要油彈補給艦,來回應外界的質疑。如此故步自封的心態,一直要到白白錯失良機,才想到要亡羊補牢,實在令人扼腕。當然,我們知道在親中又不重視國防的馬英九政府主政下,國防經費短缺是一切問題的根源,但是想要強調的是,國防部高層不應該拋棄自己的專業,不據理力爭外,還每每承仰上意,迎合當道。如之前批評過很多次的,國防部在二○○八年「欣然」配合馬政府停止太平島機場與碼頭擴建工程,這在今日看來是如何的誤國顢頇已經不必多說,再蠢之人在二○○八年時都可以知道中國等周邊國家積極擴建南海基地只是早晚之事,馬英九政府作下如此愚昧的決策,立法委員無知配合,國防部不犯顏力諫,竟然還發新聞稿說「樂觀其成」,實在可笑,難道國防部舉部上下無一幕僚知道此舉萬萬不可嗎?國防部要讓人尊重,不是砸錢去辦什麼紀念抗戰勝利六十周年的活動,先撇開在這個資訊如此發達的年代,還有沒有人會相信過去的黨國抗戰史觀,如果軍人只會逢迎拍馬,務虛造假,不真正戮力戰備本務,是沒有人會真正尊敬國軍的。遠的不說,就再舉個例子,當全世界都知道國軍各型甲車妥善率極低,恐怕無法發揮戰力時,國軍可曾想出過解決的方法?還是繼續相信基層報上來的數字,認為一切都在合理的範圍內?同樣的情況,國軍目前正積極籌建新型的兩棲登陸艦,可見國防部也知道過去長期漠視海軍陸戰隊與兩棲作戰能力的後果,現在得快點補救,因為南海情況越來越緊張,而且台灣逐步將外島駐軍收攏回本島,萬一未來有事急需快速馳援,還是得靠兩棲部隊打頭陣。同時軍方也放出消息,希望建造有全通飛行甲板的兩棲突擊艦,但在同篇報導裡,軍方也不諱言在目前的情況下,這樣的希望是遙遙無期。雖然說要不要建造有全通飛行甲板的兩棲突擊艦恐怕會兩派不同意見,但是我們對此是持正面的態度,因為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台灣籌建有全通飛行甲板的兩棲突擊艦,有其戰略上與戰術上的極大意義。軍方既然放了風向球,就應該據理力爭,說服舉國上下,台灣的確需要一艘擁有全通飛行甲板的兩棲突擊艦,而不是自憐自艾,劃地自限,將責任全推給目前馬政府廢馳國防,軍方無足夠的支持與資源推動此項計畫。講一句不好聽的,任何人都知道馬英九政府已時日無多,在大選潰敗後已令不出總統府,過去執政的各種失敗,已成全民共識。國防部難道還要繼續沉溺於「兩岸關係和緩,中國對台充滿善意」的謊言中嗎?還是應該真正醒來,檢視這七年以來中斷的軍事建設,檢討抗戰結束六十年來黃埔軍傳承下來的虛偽風氣,好好振作改革一下了。
sophist4ever 2015-01-27
一面旗子戳破的兩面謊言!

一面旗子戳破的兩面謊言!

 是說馬英九政府一直以來,最重要也最自豪的外交政績,就是對美國施行「零意外」政策,並自認為化解了中國與台灣的緊張關係,馬英九政府還多次宣稱前者取得了美國的高度信任,後者為台灣爭取到了諸多和平紅利。但是光從這次一個小小的雙橡園升旗風波,就已經完全戳破了馬英九政府的謊言。中國根本從未對台灣釋出任何善意,連台灣在自己的代表處升旗,都遭到中國的嚴厲打壓;而台灣對美國的零意外政策,只是全面的陷縮自己的外交空間,連一個升旗事件都能升級成「重大的意外」,就能顯示出所謂的「零意外」政策,只是馬英九政府的一廂情願。再加上馬英九執政後宣稱的「外交休兵」,兩個任期下來已抹殺了過去許多台灣人所做的努力。可想而知,未來下一任總統上任時,將會嘗到馬英九這種錯誤政策下所帶來的苦果,台灣的外交處境將會比過去嚴峻許多,這從這幾天中國片面劃設緊臨海峽中線的新航線,且根本從未與台灣協商,並嚴重危害台灣的飛安與國防安全,就可一葉之秋。對比中國嚴厲打壓台灣駐美代表處舉行元旦升旗,且未與台灣協商就蠻橫劃設新航線等事件,馬英九政府卻仍然放任中國的統戰官員在台灣四處活動,且迫不及待地想與中國簽署各種經濟協定,就知道馬英九政府的嚴重傾中與顢頇無能,因為台灣對中國並非完全沒有反制的手段,只是馬英九政府不願意對中國的步步進逼作出回應。一來這可能與國民黨要員們在中國的龐大商業利益有關,二來馬英九政府應該也怕一旦展開反制,就將戳破自己的謊言,原來馬英九視為自己任內最大政績的兩岸關係,竟是如此弱不禁風,中國過去所謂的善意,原來只是馬英九政府自欺欺人的假像。馬英九政府愚蠢的地方在於,相信中國的善意將真正改變兩岸關係,但是中國的善意一直就只是統戰的一環,相信中國的善意,就是放任中國藉統戰手段打入台灣社會。與集權國家交往與跟民主國家交往不一樣,民主國家的政策才會有延續性,因為每一任政府都有在野黨與社會輿論的監督,不論哪一黨執政都很難片面推翻前任政府的重大外交政策與承諾。但是中國完全不一樣,沒有任何人可以監督的中國政府,這讓中國政府可以隨時可以收回他們的善意與承諾,香港難道不就是最血淋淋的例子嗎?馬英九政府犧牲台灣的主體性與外交空間,結果換來的就只是這種可以說變就變的善意,實在可笑。最糟的是,這套完全錯誤的外交政策恐怕還將一直延續到二○一六年,因為從馬英九政府過去的記錄,這個政府從來不會承認或反省自己的任何錯誤,更別說要亡羊補牢了。中國政府這樣百般欺凌台灣,仍然得到馬英九的笑臉相迎,各級統戰官員繼續在台灣四處走透透,對中國而言,馬英九政府執政這八年可以說是百年一遇的千賜良機,就如富邦銀行能以小併大,吃掉台北銀行,美河市案可以任由建商取走大部份的利潤一樣,全民的利益就這樣被馬英九輕易的賣掉了。而發明九二共識的前國安會秘書長蘇起,還在不久之前抱怨馬英九政府未向台灣民眾解釋馬英九的中國政策所能產生的安全利紅、政治紅利、國際紅利,實在令人莞爾。蘇起曾任馬英九政府的重要國安官員,他所說的安全紅利難道就是中國蠻橫壓縮台灣的空防安全嗎?國際紅利就是中國全力打壓台灣駐美代表處的升旗典禮嗎?不過,政治紅利倒是真的,在馬英九政府執政後,中國或明或暗的介入台灣選舉,已經嚴重威脅台灣的民主制度,但對國民黨而言,中國的幫助,或許就是一種政治紅利,也是馬英九政府無論如何不敢跟中國嚴正抗議的原因吧。幸好馬英九朝思暮想的「馬習會」沒有成功,不然這樣的紅利恐怕不是台灣人消受的起的。
sophist4ever 2015-01-15
不是結束的結束!!!

不是結束的結束!!!

 是說我們在太陽花學運結束一段時間後,曾經問了一個問題,「這是開始還是結束?」而我想這次的九合一大選,已經給了我們十分清楚的答案。當時我們會問這個問題,在於推論太陽花學運之前的「1985」公民教召,雖然有二十五萬人集體向國防部抗議未果,但卻為後來的太陽花學運累積了經驗與能量,而太陽花學運佔領立法院的行動,當時雖然未能讓馬英九政府讓步,但是我們今日已經可以很肯定的說,太陽花運動結束後所累積的能量,已經進一步改變了台灣大選的樣貌。因此就如我們此前所說的,歷史上的重大群眾運動都不是畢其功於一役,而會是一個漫長而接連不斷的過程,未來的歷史學家談及這次改變台灣政治版圖的九合一大選時,恐怕也是得從洪仲丘冤死案與「1985」的公民教召談起,才能清楚爬梳這次大選的前因後果。憤怒會尋找出口,這是不變的道理,古代中國人就說:「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川壅而潰,傷人必多,民亦如之。」棍棒可以暫時驅離憤怒的民眾,但是無法永遠解決問題,這股憤怒隨時會反撲的。不過,九合一大選國民黨雖然慘敗,但是俗話說「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從選後國民黨「用盡辦法」拿下新北市與台南市的議長寶座,就知道國民黨這次的敗選並未真正傷到筋骨,也未得到教訓。提議修憲什麼的,都是假議題,只是想修改遊戲規則繼續執政罷了,對於真正重要的黨產,新的藍營共主朱立倫可是埾持的很,完全不肯鬆口,國民黨立院黨團仍然藉立法院的程序委員會封殺政黨法與不當黨產處理條例。老實說,台灣修成什麼制都沒有用,只要國民黨仍然坐擁鉅額黨產,可以藉此操弄選舉,就永遠不是公平的競爭,那又何來真正的民主與政黨政治。好笑的是民進黨也一頭熱的參與修憲,更有人積極穿梭藍綠,以促成內閣制,看來被天上掉下來的禮物砸到頭,意外撿到勝選的民進黨,根本也還不知道如何運用這股民氣以促成有效的改革。蔡英文雖有呼籲國民黨脫下黨產這個魔戒,但是歷史上享有特權的人願意自己放棄特權的例子實在太少,更何況黨產是國民黨賴以團結的根本,一旦拔除,國民黨勢必樹倒猴孫散,因此對國民黨而言這是生死存亡的問題,不是社會觀感的問題而已。朱立倫雖然因緣際會成為藍營的新共主,接下國民黨黨主席一職已成定數。但是論才幹,就目前看來恐怕還在馬英九之下,而馬英九的「造王者」金溥聰與馬英九尚是平輩關係,但朱立倫的「造王者」是其岳父高育仁,朱立倫只是其一手栽培的「半子」,高育仁擁有龐大政商帝國,且穿梭兩岸,未來高育仁極有機會成為台灣的新執政者,若由精明能幹的高育仁來執政,恐怕比顢頇無能的馬英九政府更為傾中,統合手法更為高明。朱立倫這個人其實沒有什麼好討論的,你想得起來朱立倫曾有任何的出色政績或杰出貢獻嗎?未來我們應該要關心的是高育仁才對,未來我們應該要關心的是高育仁才對,未來我們應該要關心的是高育仁才對,因為很重要所以要講三遍,他才是接下來影響政局的關鍵。想當然耳,高育仁是不會放棄黨產的,而且未來高育仁完全控制黨機器以後,利用黨產來收編地方派系的速度恐怕還會進一步加快。九合一大選結束後,許多人都認為這次一敗塗地的國民黨,很難在二○一六年繼續執政,不過世事如棋,很多事很難說。我們並不認為九合一大選已經完全擊敗國民黨,甚至有擊敗馬英九,但我們已經確定了新一波的公民運動已然展開,未來會如何發展,說實話沒人知道。而且對民進黨而言,這也不一定是正面的,因為這一波運動也讓民進黨史無前例的被強烈邊緣化。國民黨抗拒新時代的公民政潮,民進黨是不知道如何回應新時代的公民政潮,這從民進黨又主張召開老掉牙的國是會議就可一窺一二。在這個網路發達的時代,人心所向還不清楚嗎?改革的方向應該朝哪裡走還不知道嗎?還需要召開國是會議凝聚共識?還需要有人穿梭藍綠來喬未來修憲方向?套一句網路流行用語,人家都已經上太空了,你們還殺豬公,而且還在喬殺完豬公以後怎麼分豬肉。國民黨想要用這些肉塞民進黨的嘴,好讓他們忘了國民黨黨還有數千億身家。對國民黨而言,數千億黨產的身家才是重點,這盤修憲豬肉根本就不重要,但餓久了的民進黨死盯著這盤豬肉,還以為弄到了這盤豬肉,炒幾個菜出來,就可以被好好稱讚幾句呢!選舉的公平性才是重點,公平的選舉才是重點,這也是北京死都不肯讓香港人擁有真普選的原因。而且說真的,你覺得台灣人有真普選嗎?從台南市議會的議長選舉你就知道答案了吧,基層的民意根本無法決定議長人選。北京用特首的提名委員會來控制特首人選,國民黨則利用黨產來控制各級選舉的人選,而令人難過的是,目前這招都是奏效的。不過,令人繼續抱有希望的是,這兩地的人民都不認命,而且反抗的浪潮一波接一波。台灣人其實不用對九合一大選的結果感到太開心,因為想要撥雲見日,還需更多的努力,那些人不會自己良心發現的;香港朋友也不必為了佔中的失敗結束而哀傷,因為就歷史的經驗,這些種到土地裡的種子,總有一天會發芽,只是會從什麼地方,以什麼方式冒出來,我們目前還不知道罷了。 
sophist4ever 2015-01-08
中國召見的台灣媒體名單!

中國召見的台灣媒體名單!

是說轉載一則新聞,中國海協會會長陳德銘目前正在台灣展開八天的訪問,將召見台灣媒體,依周刊報導與陳德銘見面的台灣媒體名單如下:中天電視董事長馬永睿旺報社長黃清龍三立電視台總經理張榮華聯合報總編輯游美月東森新聞雲董事長李傳偉風傳媒總主筆夏珍民視執行副總編廖季方經濟日報社長翁得元東森電視總經理歐陽劭瑋中央社副總編輯谷澄TVBS新聞部副總監沈文慈相關新聞報導「陳德銘訪台會媒體高層 傳播中國意志」,令人不意外的是台灣重要媒體幾乎全部涵蓋在內,令人意外的是中央社身為國家通訊社,由全體納稅人出資維持營運,竟然也在召見名單之列。情況清楚易懂,已無多加評論之必要!(以下空白)  
sophist4ever 2014-12-11
網路霸凌與財團霸凌!

網路霸凌與財團霸凌!

是說選戰已經結束,後續效應卻持續醱酵中,假圖天國一向儘力避免評論正在發生中的熱門議題,因此且先按下不表。但是卻很想講另外一個故事,就是有一所學校的霸凌問題非常嚴重,班上有錢有勢的同學常常欺負弱小的同學,但是校長老師卻一直視而不見,放任霸凌問題長期存在,因為這些有錢有勢的同學逢年過節都會送校長老師禮物,校長老師也因此特別偏袒那些有錢有勢的同學,其他同學只能敢怒不敢言。有一次有個有錢有勢的同學要出來選班長,校長老師也都屬意這個有錢有勢的同學,只是班上多數同學都討厭這個有錢有勢的同學,認為他若不是有錢有勢,憑品德與學業表現,根本不可能當班長,因此常常找機會對這個想選班長的同學冷言冷語,還嘲笑他之前作過的一些蠢事,結果這讓校長老師怒不可遏,大罵這些同學行為偏差,竟然集體霸凌這位想選班長的同學,還開始在校內進行反霸凌的宣導教育,要同學不可以有如此偏差的霸凌行為。很好笑的故事吧,不過這難道不就是今日台灣的寫照嗎?有錢有勢的財團長期霸凌一般民眾,卻罕見政府官員與那某些所謂的「社會清流」出面制止。但是在選戰中,選民對候選人有所批評,卻讓這些人突然地大抱不平,紛紛出面指責這些批評是「網路集體霸凌」,還搬出了各種理論,告訴大家這樣的霸凌行為是不對的。但是就在同一個時刻,被財團霸凌的收費員們正在絕食抗議,政府官員們不止不聞不問,警察還先縱容民眾攻擊這些示威抗議的收費員,最後甚至自己動手。這些批評網路集體霸凌的人,見不得網路上選舉人對候選人的討論與批評,卻見不到這個社會上更大的不公不義,其為權貴說項的嘴臉與字裡行間的偏袒護航,實在令人作嘔。說台灣社會長期被財團霸凌,相信多數人都會心有戚戚焉,因為台灣人長期吃財團賣的塑化劑、銅葉綠素、毒油、假油與餿水油,呼吸被財團污染的空氣,喝被財團污染的水、買被財團炒高的房子,看被財團置入性行銷的假新聞。當財團吃香喝辣的,與政府官員杯觥交錯,動不動還威脅要離開台灣,一般民眾卻吃毒吃「噴」,被政府官員隨意糟蹋,一輩子也無法離開台灣。在台灣是誰在霸凌誰,難道還不清楚嗎?只是這個社會長期以來忽略並漠視這個問題,因為過去這個社會的發言權被握在擁有媒體與財團與政府官員手上。只是當網路時代來臨,每一個人都擁有發言權,社會的不滿集體爆發出來,既得利益者們看到那位想選班長的有權有勢同學,竟然被眾人憤怒的聲音所淹沒時,感到驚慌失措,忿恨不平。其實平心而論,就算在網路時代,每一個網友的聲音還是小的可憐,遠遠比不上擁有報紙、電視台的大財團,與官員勾結的大財團,而之所以會形成一股無法讓人忽視的輿論力量,還不是因為「你他媽的作到天怒人怨,得罪大多數人」,那些微小的憤怒,才會積累成巨大的浪潮。要消滅這頭怪獸的方法其實很簡單,只要不要作這麼多壞事,不要張牙舞爪到令人無法忍受,但這對台灣那些財團來說,可能真的很難辦到。而那些跳出來指責網路霸凌的官員、名嘴、社會清流們,在面對掌控媒體、通路、系統台的財團時,有勇氣批評他們長期霸凌台灣社會,所作所為不公不義嗎?台灣社會長期的兩套標準,在此次選戰中實在表露無遺,甚至在大選結束後,幾家報社的社論都不約而同呼籲民進黨黨主席蔡英文應該以國家為念,主動釋出善意,與馬英九會面,但說來可笑,馬英九已擔任總統一職六年有餘,握有所有行政資源,卻沒有人呼籲馬英九應該先釋出善意,在敗選後爭取與最大在野黨黨主席會面,以共商國是。報社的社論還叫蔡英文要有高度,要有胸襟,卻沒叫馬英九作一個總統,也要有高度,也要有胸襟。這種國民黨完全敗選,民進黨完全負責,無視大財團的長期霸凌,卻痛責小網友的網路言論,其實不也都是相同邏輯嗎?
sophist4ever 2014-12-04
中日關係邁向新頁!

中日關係邁向新頁!

 是說很多介紹重大歷史事件的書藉,一開始都不會直接談那個歷史事件,反而會從事件發生之前,某個外交場合的一件插曲,或是某一個小衝突,來作為全書的引子,藉此帶著讀者爬梳整個事件發生前的遠因、近因、當時的社會背景與國際情勢。習近平與安倍晉三在此次亞太經合會的臭臉相對,肯定會是未來某本歷史書籍第一章的開頭故事,雖然我們不知道未來這本書會怎麼講這個故事、這個故事會如何落幕,但是可以知道風雲已起,大家都無法回頭了。目前中日關係的惡化,是明擺著的事實,只是一開始時,有太多人都認為那只是短時間的齟齬,就算後來已經演變成長期的僵持情勢,很多人還是認為中日關係不可能無限期惡化下去。因此在此次的亞太經合會前,絕大多數的觀察家,也都認為這次的中日領袖高峰會,將會是中日關係改善的轉捩點,綜觀各家報紙社論與媒體,也多抱持著這樣的看法。當然,這樣的看法是有其立論的基礎,只是如果以拙作「淺談日本的戰術轉向」中的論點來看,中日關係的惡化,是日本整體國家戰略方向的改變所致,並不只是短時間內的政治操作而已,自然也不會因為一次的峰會,就能出現轉機。中國在峰會上的強硬態度,很多人事後解讀這只是要安撫國內的鷹派與激進民族主義份子,不需要過份解讀。只是先談一點,為了安撫國內鷹派,而以近乎羞辱他國元首的方式來展示強硬姿態,難道未來不需要付出任何政治代價嗎?在另一篇拙作「境子裡的決策」中,就談到中國政府為了滿足國內輿論的需要,常會作出不合常理的對外決策,雖然有利於中國共產黨政權,但卻傷害了整個國家的利益,此次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除此之外,習近平為什麼會如此不顧外交禮儀,選擇惡臉相向,這背後可能有很多的談判角力,也許要等很多年後,才能從當事人或事件參與者的回憶錄中一窺內幕。但是最有可能的情況是,中國與日本在峰會之前的談判已經破局,才會讓習近平決定如此向日本表達不悅,順勢操作國內輿論,安撫鷹派,將這次一事無成的中日峰會作最後的利用。因為像這類的領袖峰會,見面時間如此之短,數十分鐘內是不可能深談什麼議題的,往往都是雙方的幕僚在會前,已經就雙方的立場進行過多次談判與協商,並敲定雙方都能接受的共同聲明。但從這次雙方乏味至極的共同聲明來看,雙方並沒有任何的重大進展,事先傳出日方可能會讓步妥協的部份,全部未見。對於中國來說,中國所要求的「外交禮物」,日本可能一概不讓,最後雙方共同聲明說的重回戰略關係原點、平等互惠云云,都只是空泛的外交詞彙,這也難怪習近平沒有給安倍晉三好臉色了。當習近平與安倍晉三冷漠握手的照片傳遍全世界時,媒體卻是兩樣情,中國媒體紛紛以習近平修理、冷落日本,來強調中國的崛起與實力,但是外面的媒體與觀察家們,面對自己前幾天才說中日峰會將會有所突破的社論與特稿,未免有幾分的尷尬,只能草草說中日峰會還是有所進展,重申中日關係不可能無限制惡化下去的論調。這其實讓人想起中國與日本建交時的媒體輿論,雖然當時有些媒體已經提出警訊,但是多數的社論與觀察家們還是認為,在冷戰架構不變下,中美建交仍然遙遙無期,而這樣的論調要一直持續到中美建交前夕,整個輿論風向才倏然轉向,留下錯愕的台灣百姓。這並不是批評這些媒體與觀察家無能,而是想說明一個現像,就是當時那些熟悉國際事務的專家,都是在冷戰架構下訓練出來的人,他們的思維與考量,都以冷戰為出發點,同時當時整個大環境的氛圍就是如此,因此他們的判斷與論述不易改變,甚至會避免改變,以免出現重大的預測失誤。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今天,因為今天的媒體與觀察家們,許多都是在中美建交後、日本親中派當道的輿論氛圍中成長受訓練的,或是年紀稍長,親歷過中美建交後關係正常化、日本由親中派當權的三、四十年時間,這些人已經十分瞭解這個架構,甚至相信這個架構將會繼續存在,就像他們的前輩會認為在冷戰的大環境不改變下,情勢不會有大的變化一樣。只是套一句老套的台詞「世事如棋,乾坤莫測」,人類的歷史往往不會順著常軌走。未來有一天肯定會有一本書寫著「要談這段歷史之前,要先說一個故事,那是在二十一世紀初期時,二○一四年的亞太經合會。那一年的中日峰會出現一個小插曲,中國國國主席習近平會見當時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時,不顧外交禮節而故意冷落安倍晉三,突顯了當時已逐漸惡化的中日關係,當時這張雙方尷尬握手的照片已經預示了未來的發展…………」 
sophist4ever 2014-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