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笑談人生
鯨魚影音
首頁
最近更新
鯨魚觀點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國際大事
財經資訊
體育娛樂
藝文活動
綜合新聞
笑談人生
關於我們
鯨魚影音
首頁
作者相關文章 - (劉國棟)
劉國棟相關文章
「前總統」的腦筋
大年初三,自由時報的「冷眼集」談論前總統的舌頭。我覺得很有意思,於是興起也來說說「前總統」之腦筋的念頭。 下台之後的總統,若是舌頭不緊,隨便放鬆說話,招徠的只是人民不良的觀感,自討沒趣而已。然而,若是腦筋不靈,胡思亂想的話,那就茲事體大了。 腦筋是人體功能的總司令,腦筋若失靈,人體的內外功能也就跟著「亂調」了。其中,記憶和學習這兩件事,益發顯得重要,那是藉由神經網路(Neural Network)的興奮與抑制作用來進行的。 下台之後的「前總統」,若是記憶衰退,又失去學習能力的話,就表示他/她的神經網路之興奮與抑制功能失靈了,就會亂說話,記憶不清,前後矛盾;神經網路連結不佳,學習新知的能力就會衰退。 比方說,台灣開放「美國萊牛」進口,是哪位總統在位時的事?有人忘記了;現在,積極呼籲採用「中國疫苗」,無視使用效果甚至使用弊害的人,又是誰?明顯地,那位前總統學習新知的能力,已然失去。 一旦產生「牛前」失憶和「馬後」學習障礙的前總統,最好三緘其口,以免失憶又失言鬧笑話;也奉勸他繼續學習,以免新知不足,貽笑大方。 (作者為EMS退休人員,台北市民)
劉國棟
2021-02-17
民主的智民vs.專制的愚民
回顧人類由早期的「帝制」亦即「專制」,經過無數次革命流血試煉,才逐漸轉向今天的「民主」。然而,今天中共利用「數位」的人類科技進步成果,不但用來治理中國,而且還用來滲透及顛覆全球的民主國家,甚至把箭頭指向民主制度健全的美國。這正是自由時報社論「紅色滲透重災區」令筆者最有所感之處。 「專制」與「民主」的最重要分野,就是「愚民」與「智民」的不同。愚民就是製造「順民」,因為人民無知和恐懼就容易管理;智民就是「良民」,有知識會思考,可以監督政府施政的良窳。 中國幾千年來的國家治理,崇尚愚民或說順民的帝制或專制,直到今天,仍然不敢採行「民主」制度。一言以蔽之,就是中共缺乏「民主」管理能力,只好繼續使用高壓威嚇手段,讓人民恐懼順從。其結果會是什麼呢?簡單說,就是收到「愚民」順從的效果,讓「高手在民間」的說法被否定。因為專制的愚民統治方式,產生不了「會思考」的人民,不容易會有「智民」的出現。 愚民與智民,就是專制與民主之間最重要的分野。台灣不願與中國統一而要獨立,最大理由不是不願維持「遠親近鄰」的和睦關係,而是台灣人不肯在專制統治下,各個變成無知的順民。 大家要以美國不幸成為了「紅色滲透重災區」為戒! (作者為EMS企業退休人員,台北市民)
劉國棟
2020-12-20
在台灣,誰不是「台獨份子」?
中共在制定台獨頑固份子清單,然而,只要終身住在台灣的人,有誰不是「台獨份子」? 若有,那也只是一群身在台灣,心在中國的「身心分離者」而已。「身心分離」的台灣人,是值得同情的。因為,他們身在台灣,過得並不快樂;心懷中國,手拿台灣護照和國民身分證,卻不被中國認同,只能一廂情願,落寞以終。 中國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 七十多年來,台灣人面臨兩大政治問題,至今沒能解決。一是「國家認同」,另一是「藍綠對抗」。這兩個問題,都與中國國民黨有關。 「國家認同」不完全歸罪KMT,因為那是國際政治角力的結果,台灣不被國際社會接納為一個法理獨立國家,KMT自己也無能為力;但「藍綠對抗」則全然是KMT的問題。 因為,被中國共產黨打敗的中國國民黨,受二戰盟軍所託暫管台灣,一直心懷「反攻大陸」的美夢,也有一絲歷史使命感,不情願讓台灣分離中國而獨立。這「藍色的憂鬱」迄今仍在台灣餘波盪漾,也是當今「藍綠對抗」的根源。 話說「台獨份子」的定義和本質,舉凡住在台灣,手拿中華民國台灣護照與國民身分證,不想移居中國大陸,換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的台灣住民,都是「台獨份子」。 誰才算是「台獨戰犯」?只要是台灣政府的公務人員,上自總統,下至鄉鎮公所的員工,人人都是「台獨戰犯」,因為,這些公務人員都在為「台獨份子」工作。 我認為,中國原本可以是一個在國際社會中,受人敬重的國家,不只是她所累積的「時間」人文資產,還有她遼闊的「空間」天然資產,都具有眾多國家難以相比的條件和價值,可惜,中國的帝王思想和中共的愚民統治,糟蹋了中國的珍貴資產。 如何解決台灣政治沉痾的「國家認同」和「藍綠對抗」?藥方有二帖,一帖是讓中共服用「清醒劑」,認清台灣並非「中國的一部分」;另一帖是讓台灣的「身心分離者」服用「身心黏合劑」,治癒身心分離的病痛。如此,「藍綠對抗」的病情就會自然消失,而台灣遲早也會被國際社會接納,成為一個「法理獨立」的國家。 (作者為EMS企業退休人員,台北市民)
劉國棟
2020-11-27
不加入RCEP 是好事
拜讀黃天麟先進的立論「RCEP確立中樞中國,邊陲日韓」一文,值得深思。其實,「邊陲化定律」還不足以說明「中樞中國」對區域經濟的不良影響,「黑洞效應」才是會員國之間長期交流的最終結局。 黑洞的形成,是老化巨星的生命終結現象。它的龐大重力,可以吸入任何物體,甚至光線,形成一個暗黑的區域,任何物體一旦被黑洞吸入,就會消失於無形。台灣沒有加入RCEP的區域經濟組織,反倒是好事。因為,台灣不會受到「黑洞效應」的不良影響。 中樞中國的「黑洞效應」,其不良影響有三: 一、「劣幣驅逐良幣」 中國聲稱歷史悠久,當然也是最為老化的國家。老化的最明顯現象,就是缺乏「創新」的意欲和能力,技術不靠自己研發,而靠搭人便車。高速動車、商用飛機的製造,都想以低價搶生意,就是「劣幣驅逐良幣」的最佳寫照。 二、「八○/二○的市場定律」 RCEP十五個會員國,人口合計約廿二億,中國佔去近七成。從「八○/二○定律」來看,經濟資源的消耗,七十%在中國,三十%在其他十四個國家。RCEP區域內的資源分配,長期下來必然供需失衡。 三、「人民幣魅影」 中國一直想讓人民幣在國際金融市場上出頭,以與關鍵貨幣的美元匹敵。當中國在RCEP區域經濟組織中,出現八○/二○定律時,人民幣魅影就會出現,主導區域貿易的支付工具。一旦如此,中國對匯率的操控,將可左右區域貿易的流量和流向,只利中國,不利其他會員國,最令人擔憂。 台灣不在RCEP之內,經濟該如何發展和成長呢?我們有三條路可走,而且可以走得很順暢。 一、在技術面深耕,讓歐美市場需要台灣。例如半導體的研發與製造、生技醫療、綠能和循環經濟的開發等,都能讓台灣立足於世界經濟中。 二、民間企業可到東協十國內陸去投資與設廠。「台商在地化」是去除關稅障礙的良方。 三、台灣政府要協助國內的中小企業,到東協去和已在當地生根展葉的台商配合,讓台商不再單打獨鬥,而能形成集團力量,發揮資源整合的綜效。 總之,台灣不加入RCEP,不但不是悲劇,反倒是一齣喜劇。因為我們避開了中樞中國的「黑洞效應」。 (作者為EMS企業退休人員)
劉國棟
2020-11-25
統獨言論逆轉 正常化國家起步
最近公布的民調,自認是台灣人的比重升抵八十三%,自認是中國人的比例,已經低於五%。這個民調所顯現的重大意義有二:台灣的「統獨言論」已經逆轉,台灣住民集體認同我們是「主權獨立」的國家。 台灣民意基金會公布最新2月份全國民調。在中國武漢肺炎疫情爆發背景下,台灣人民族認同飆升到83.2%,是1991年以來的歷史新高點。(翻攝自台灣民意基金會民調報告) 八十三%自認是台灣人,著實令人興奮。因為,統獨言論的逆轉,讓台灣終於踏出了邁向「正常化國家」的第一步。這一步蹉跎了七十四年之久。 一、「台獨噤聲」的時代:從一九四七年的二二八事件到一九八八年元月蔣經國逝世,這四十一年期間,台灣全體住民的思想、言論、行為是被中國國民黨嚴格箝制和扭曲的時期。「台獨噤聲」也連帶造成許多政治上「不正常」的認知和言行。 二、「不統不獨」的時代:蔣經國逝世,由副總統李登輝繼位,開始糾正台灣的「不正常」現象,「國統綱領」和「兩國論」同時存在,乃是「不統不獨」的先聲。二○○○年民主進步黨陳水扁執政,並未廢除「國統綱領」,又推出「一邊一國論」;二○○八年馬英九的「九二共識,各自表述」之ROC台獨論;基本上,這些都是「不統不獨」的言行表達。可以說,李登輝總統就任後的二十八年期間,乃是台灣「不正常」和「正常化」之間的拔河拉鋸戰。 三、「統一噤聲」的時代:二○一六年民進黨從病榻中復元,蔡英文當選總統執政。秉持的大政方針是維持現狀(Status Quo)政策,不去挑釁中國,在「中華民國台灣」的既成事實下,進行幾項重大的政經社改革,獲得美國的政策支持。 蔡政府大膽的年金改革,雖然招來深藍族群的怨懟,卻也贏得多數人普遍的共鳴,在二○二○年元月十一日贏得總統大選,即將繼續下一個四年的任期。她承諾,要交給下一代一個「更美好」的國家。其實,我們所期待的「更美好」很簡單,就是讓在台的五%中國人「統一噤聲」,便是功德一件了。 集體認同台灣是個「主權獨立」的國家, 我們是台灣人,不是中國人。這個集體認同,正是台灣邁向政治「正常化」的力道。我們期待,這個認同度能很快再向上推升十七%,成為百分之百的全民共識與意志。 (作者為EMS企業退休人員,歐美派駐十二年)
劉國棟
2020-03-14
「天然獨」元年
二○二○年可視為台灣「天然獨」元年。因為,年輕人和首投族用選票表達了台灣新世代的政治意向。正如中國國民黨青年部主任蕭敬嚴所說,國民黨大敗主因是「依舊懷抱『九二共識』、論述『一中各表』,讓台灣民眾、特別是年輕世代認為國民黨就是『中共同路人』。所以在這次的大選中,大家把對中國(中共)的怒氣,全力出在國民黨身上」。 美國媒體報導,香港示威浪潮讓台灣「天然獨」的千禧世代堅信「一國兩制」不可能適用於台灣。圖為11月17日「撐香港要自由」演唱會。(中央社檔案照片) 從一九四九到二○一九年,台灣七十年來的中國國民黨「黨國政治」,總算告一段落。追隨蔣介石退守台灣的二百萬老一輩「中國人」,行將退居幕後,所剩餘年清楚自知將終老台灣,回不去、甚至也不想回去中國大陸了。其後代也不願在中國共產黨的獨裁統治下生活,於是,團結固守台灣,不讓台灣淪入中國共產黨之手,成了台灣全體「天然獨」年輕族群的共識。 七十年的KMT黨國政治,對台灣造成的不良影響有三:「反攻大陸」政策,讓台灣與中國形成長期的對立。「漢賊不兩立」的思維,讓台灣退出聯合國,成為國際孤兒。「中華民族」的觀念,阻礙了台灣自己當家作主的道路。 台灣在過去七十年的政治掙扎中,藉經濟發展站穩了腳跟,也在台灣海峽自由通行是美日兩國共同利益的地緣條件下,維持著「自力更生」的現狀。然而,「維持現狀」畢竟會面臨改變的時刻。台灣的「天然獨」族群,應該如何應對未來的變化呢? 筆者認為,「天然獨」的未來使命有三: 一、讓台灣成為「聯合國」的會員國,加入國際社會的各項活動。只有讓台灣成為國際社會普遍承認的「法理國家」,才可能達成這個目標。 二、讓台灣成為「高科技」的國際重鎮,在資訊與生技兩大領域,扮演重要角色,台灣就可立於不敗。 三、讓台灣成為「自由民主」政治制度的世界典範,影響中國人民對台灣的觀感,期待中國的政治制度改變,以消除台灣與中國的敵意。要達到此目的,「天然獨」族群必須增進知識,提高民主素養,加強英語溝通能力,才可能成為受國際社會敬重的「台灣人」。 以上是我對台灣「天然獨」族群的期許和期待。 (作者為EMS企業退休人員,歐美派駐十二年)
劉國棟
2020-01-14
全力顧台灣
基於《顧台灣》的理念,民進黨總統初選民調落幕後,無論蔡賴誰出線,台灣人手中的那一票,絕對不能投給「親中」或「友中」的總統候選人。
劉國棟
2019-06-13
英德誰贏都好 我在乎的是公平
蔡英文或賴清德誰會出線,就看民進黨人如何看待台灣的「三國參數」:國家、國防、國安三大面向,新總統將會如何作為?這是民進黨人在選擇上該思考的問題。
劉國棟
2019-04-09
台海hold住天然獨
無論從經濟,軍事或地緣政治的角度來看,國際社會沒人願見台灣落入中國手中。也因此,台灣海峽終究是中國無法奪取台灣的「天然獨」屏障。
劉國棟
2019-03-31
驅逐劣幣 民進黨需要「牛頓」
牛頓的大名大家耳熟能詳,都知道他是「萬有引力」的發現者;不過,牛頓在其最後三十年的餘生裡,一直在英國的鑄幣局裡擔任監事和局長,則非人盡皆知。他的功勞就是將偽幣組織的頭目繩之以法,讓鑄造偽幣的犯罪遽降。 牛頓( Isaac Newton)維基百科 「劣幣驅良幣」的現象,在「票票等值」的選舉制度下也會發生,經濟上的「劣幣驅良幣」有三個條件︰一、面值相同,但質地成分不同;二、在市面上都被接受,都可流通;三、結果,真幣被收藏熔化,偽幣則大行其道。 「劣幣驅良幣」套用到政治的選舉上時, 三個條件如下︰一、票票等值,但國家認同歧異;二、護台或親中者都可投票;三、結果護台者落選,親中者當選。 政治上的「劣幣驅良幣」,背後會是甚麼結果呢? 一、選舉素質日趨低落,只要聳動的口號,提出空泛的政見仍能當選;二、靠口號當選者,上任後提不出對台有益的良策;三、護台者漸感失落,親中者氣燄囂張,結果,台灣的主權意識逐漸淡化,民主自由制度受到威脅。 這種結果,難道是台灣全民所希望的嗎?若否,那該怎麼「良幣驅劣幣」呢?方法有三個︰一、選民要能辨識真偽,別被口說愛台卻內心傾中者的口號所惑;二、護台的政治人物要勇於為台灣辯護,敢與親中者正面對壘;三、護台的執政黨要大力取締傾中的言論和行為。 現在,民進黨在國會過半下執政,若還任由政治上的「劣幣驅良幣」繼續發生,明年的總統大選可能就無法「良幣驅劣幣」了。民進黨中有無像「牛頓」這種人才,既能發現護台選民的「萬有引力」,又能將偽幣組織的頭目繩之以法的戰將呢?期待之。 (作者為企業界退休人士)
劉國棟
2019-03-17
«
1
»
熱門文章
近三日
近一月
熱門
中國對台滲透統戰無孔不入 賴清德:盼朝野支持國安十法修法
陳政宇
立院三讀》行政區新設或調整 擴大民眾參與
林哲遠
感謝有您!攜手前進!
楊黃美幸
不只是紀念,更是延續彭明敏教授的精神
鄭義和
台灣若遭軍事侵略 賴:戰敗或投降都是假訊息
陳政宇
台灣國家正常化 脫離中國牢結
李敏勇
習近平點火 普廷玩火 接下來呢?
林保華
國民黨的「中國結」困境
李敏勇
張俊雄為美麗島辯護意外從政 卸下閣揆成平民志工晚年回歸樸實
溫貴香
統促黨副秘書長、主委當共諜 3人判刑定讞
張文川
給鐵藍家人的家書
Judy
館長、黑幫、中國黨
Mock Mayson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韓國瑜與他的黑道好朋友
曾韋禎
揭開蔣經國十大建設的歷史真相
彭淑禎
氣到現在,都無法原諒國民黨
陳增芝
熱門搜尋
請輸入標題、作者等關鍵字
開始搜尋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