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鴻達相關文章

香港人談陳同佳案

香港人談陳同佳案

在台灣殺害潘曉穎引發大風波的陳同佳刑滿出獄,港府欲硬塞他到台灣自首,台灣政府作出的回應和向港府發出的要求,被國共聯手煽動「台灣政府讓殺人兇手逍遙法外」的輿論,還說可能會引起港人的不滿。然而就我所觀察到的情況,台灣政府實無需過慮。 香港籍男子陳同佳(左)與女友潘曉穎去年來台旅行,潘女慘遭陳男殺害棄屍。(擷取自臉書)   首先,早在四個多月以前,單是香港政界已經提出多個可行、甚至「政治正確」顧全北京顏面的處理方案,但港共卻視而不見,強推「送中惡法」。因此,港人早就看穿港府不過是拿陳同佳作政治工具,以「法治」為藉口,打壓香港的民主、人權和自由,並趁機向台灣上下其手。 第二,港共當時拒絕交出陳同佳,今天卻打算「強送自首」,港人不單更清楚港府和共匪的政治企圖,更會想到要是這次的先例一開,形同「送中惡法」捲土重來,甚至是變本加厲的先行在港判刑再「強送自首」。 所以,事實真相是:港人不是在陳同佳逍遙法外或「強送自首」之間作取捨,而是不能單為他一人的罪行而斷送香港的法治。簡單說,港人普遍認同必須按法治原則和制度公正處理,更絕不容港共拿陳同佳政治操作。 港共在政治操作、建構「台灣縱容殺人犯逍遙法外」的輿論過程當中,還加入陳同佳信奉基督教的戲碼。表面看沒不妥當,但聲稱為他「決志」的所謂牧師,是多年來不斷拿著聖經為共匪塗脂抹粉、擁有政協名銜的管浩鳴。我不論斷陳的決志是否真誠,但是以管浩鳴的背景,就是無法排除他在為港共加入宗教元素,強化抹黑任何反對陳同佳「自首」的聲音。可見港共的心腸歹毒。 港共如此急於要陳同佳「繩之於法」,說穿了不過是試圖以「由他演變出的大風波,就由他去平息」進行佈局,將四個多月以來亂局的責任推卸,並同時予共匪對香港和台灣在整場大風波的政治目標繼續行動。只是港府和共匪沒想到港人並沒有如想像中的愚蠢,因而未能成事,只能繼續「台灣縱容殺人犯逍遙法外」的輿論戰。 再說一遍,港人不是在陳同佳逍遙法外或「自首」之間作取捨,而是堅持以法治原則和制度公正處理他的罪行。希望台灣鄉親們能明白這個真相,不要被國、共迷惑誤導。 (作者為香港時事評論員)
林鴻達 2019-10-23
從「石棺藏屍案」談反送中

從「石棺藏屍案」談反送中

移民署二○一六年四月將香港「石棺藏屍案」主嫌押解至桃園機場。(資料照)   首先,雖然筆者一介平民,但代表港人感謝台灣鄉親支持,和台灣政府的行動,讓港人在「送中惡法」抗爭中沒有感到孤單。 無可否認,台、港之間未有司法合作協議,使兩地的執法存在漏洞,除了潘曉穎被殺案的嫌犯未引渡至台灣,過去有不少港人犯案後潛逃至台灣也未引渡返港,例如「五億探長」呂樂,或是同樣涉貪的警員、藝人曾志偉父親曾啟榮,或是涉嫌販毒的報業經營者馬惜珍等,但都不是完全無計可施,也並非沒有先例可援。 就以這次「送中惡法」的「藉口」為例,台、港兩地的法律專業都提出多個可行方案,但港共都斷然拒絕,已毫無道理。可是逃到台灣的香港嫌犯也不是如前述的例子全部逍遙法外,例如二○一六年香港的「石棺藏屍案」,四名嫌犯跑路到台灣,香港警方向台灣政府尋求協助,最後由移民署以嫌犯的簽證到期為由強制遣送離境,交到香港警察手上。不單反映台灣沒有對由香港潛逃的嫌犯袖手旁觀,台灣的處理手法,還考慮到港府對台立場問題,這件事證明香港無需修訂《逃犯條例》,就能處理台、港兩地的罪嫌潛逃問題。 對於潘曉穎被殺案,撇除台、港兩地刑罰差異(台灣有死刑,香港則已廢除)的技術問題,港府不單沒有與台灣合作,最後還要對台灣「栽贓嫁禍」,推出送中惡法,簡直對台灣恩將仇報。送中惡法連台灣社會也惹毛,就是港共的報應。 林鄭月娥雖然十八日記者會說了道歉二字,但並無回應港人就送中惡法的五大訴求,根本上還是欠香港人真實的道歉,更是欠台灣社會道歉。我認為台灣政府應該禁止港共官員和支持惡法的政客入境,反正港共也常禁止台灣官員、立委入境。半澤直樹的以牙還牙、十倍奉還,是對付共匪的必要手段。何況大選在即,得嚴防共匪滋擾,國家安全更是天大的理由。 (作者為香港時事評論員)
林鴻達 2019-06-19
香港人談「勾結共匪」

香港人談「勾結共匪」

  蔣介石在位時期,為防範和打擊中國共產黨的滲透,禁止官員、黨員與中共有任何接觸,否則一律視作共諜,輕則收監,重則槍斃。蔣介石在1972年一句「漢賊不兩立」拂袖離開聯合國,這句話本意是國民黨永久視中共為敵。要是嚴守這個原則,國民黨人是不能接觸任何中共人物。只不過,國際政治形勢變化,國共之間難免要有溝通交流。例如汪辜會或馬習會。 韓國瑜以高雄市長身分訪問香港,走進中聯辦跟王志民閉門密談,以中聯辦的實質角色和任務,加上王志民肯定是中共黨員,以蔣介石的論調,根本可視韓國瑜「私通共匪」。韓國瑜該慶幸現任總統是蔡英文,因為要是蔣介石在位,他回到小港機場之後必定沒有好下場。 即使如前述的國共溝通交流需要,韓國瑜只是高雄市長,對比汪辜會或馬習會,其身分來得名不正言不順;而以國民黨的所謂黨內政治倫理去看,除非得到老K高層同意或是委派他作密使代表,否則韓國瑜走入中聯辦就是越權所為,可視之「私通共匪」。相反地,要符合老K的政治倫理,就可理解成國民黨透過韓國瑜進行國共合作。 翻閱過去近二十年的新聞,見到歷任中聯辦主要官員對香港的胡作非為,有形無形的介入港府的管治,甚至前任中聯辦主任張曉明曾明言中聯辦是香港第二個權力中心,就肯定中聯辦實際上是共匪在香港的權力實施單位,絕不是表面上的「中共在香港的聯絡處」。因此,說成「勾結共匪」言不為過。也因此,縱已不是威權時期,但客觀上已有足夠理據在韓國瑜返國時立即拘捕,甚至清查國民黨,為台灣社會免除後患。 而不論是韓國瑜「私通共匪」還是國民黨圖「國共合作」,這次「韓王會」清楚反映國民黨為求政治私利,就連國民黨「尊崇」的蔣介石的「祖訓」都拋諸腦後,已不惜與中共擠眉弄眼。這個政黨仍存留於世只會遺禍蒼生是肯定的。 (作者為香港時事評論員)
林鴻達 2019-03-24
第三次國共合作? 香港人看高雄選舉

第三次國共合作? 香港人看高雄選舉

  韓國瑜的「網軍」被揭發有來自中共的參與,已能推斷中共介入高雄市長選舉。而韓國瑜的「不准再有意識形態的抗議,要集中拚經濟」說法,其實是中共在香港喊了二十多年,導致香港人普遍只顧追逐財富功名並政治冷感,使中共可以胡作非為的「口號」。韓國瑜沒跟共匪過從甚密,怎能喊出共匪的話?還反映高雄的選情以至這次選舉有著「國共合作」的情況存在。 台師大范世平教授日前指中共對高雄市長選舉有著「一石三鳥」意圖的貼文,其中第二點和第三點的前半部,完全吻合中共的意識形態鬥爭思想。因為中共所想的是,把民進黨逐出客觀認為是民進黨的根源的高雄,猶如摧毀民進黨的政治能量根基,能打擊士氣;不管蔡英文之後會不會辭掉黨主席,民進黨必出現內亂,有利國民黨重新拓展,和之後中共在台的鬥爭,勾畫出「國共合作」存在的條件。 歷史記載的兩次國共合作,背景都是共產黨和國民黨有著共同敵人,第一次是北洋軍閥,第二次是二戰時的日本;而且目標都是為了穩住權力或掃除擴張障礙。套用在這次選舉,民進黨就是國共的共同敵人;老K的目標是圖東山再起,而共匪想擴充在台勢力,剛好都與歷史不謀而合!歷史還記載著,孫大砲、蔣光頭有安排國民黨員加入中共以促成合作,或許能解釋老K在高雄以至整場選舉的操作,都能看到共匪的蹤跡。 更關鍵的是,中共的中遠集團已奪取了高雄港碼頭的控制權。高雄港在軍事層面的重要性極高,可說中共已取得有利據點;隔著鼓山北面就是左營軍港。台灣應該看清楚中共對高雄的企圖,也應該明白高雄的選情將造成的影響會遍及全台灣。 筆者看到民進黨在高雄、或是二○一六年之後執政的不足,也明白民主真義之一,是通過選票表達對執政者的不滿。但台灣的最大威脅是來自中共,老K共匪混在一起就是肯定的,所以筆者認為選民對民進黨只能「戒急用忍」,把阻堵國民黨得利列為最優先,尤其高雄更要嚴防死守,免得「國共合作」而大開中門。 (作者為香港時事評論員,祖籍金門烈嶼)
林鴻達 2018-11-15
蔣介石應隨希特勒而去

蔣介石應隨希特勒而去

  中正路、中正學校的名稱存廢,有人認為矯枉過正得太超過,但是從意識形態和歷史角度去看,可能是必需的。 德國在二戰後轉型正義的工作重點,就是消除希特勒和納粹主義。較多人認識的做法是通過揭露納粹的歷史,使國民從學習中承認真相和責任,導正社會意識形態氣氛,尤其是種族方面的問題。但還有一個做法,是鏟除希特勒個人崇拜的事物。以配合教育和立法禁止宣揚納粹主義,盡量杜絕任何死灰復燃的機會。 蔣介石率領中國國民黨來到台灣後,對台灣人民的所作所為,單是二二八、白色恐怖、黨禁,已顯得其惡臭不遜於希特勒。以「中正」或「介壽」之名不僅是有如毛匪、斯大林等在宣示威權,更是宣示的過程必包含建立個人崇拜的元素。另外,以蔣介石死亡的一九七五年時的政治氣氛看待中正紀念堂的出現,為鞏固蔣經國(以至整個蔣家)和老K的權力和政治地位是人所共知,該還見到有如把蔣的威權作無限延續,甚至是「神明化」。 以德國的情況類比,就是因為老K根本就在利用蔣介石的威權餘蔭胡作非為,所以,完全去掉「中正」是必需的且要做得徹徹底底。拆光全台所有蔣像是必要,拆卸中正紀念堂更是無議價空間,因為只有把蔣的威權意識連根拔起,才能配合立法、政策及教育杜絕「中正」之燼重燃,破壞轉型成果。 有人擔心,道路和學校改名對日常生活有廣泛影響。但二○○六年桃園國際機場去掉「中正」之名,就證明台灣人是有能力應付和最終適應過來。 (作者為香港時事評論員)
林鴻達 2017-12-09
香港旅遊 無聊的真相

香港旅遊 無聊的真相

  柯文哲不時衝口而出「失言」,平常心的看都見怪不怪。前幾天說到香港旅遊很無聊,引起了香港社會出現不滿。但以筆者從事旅遊業的經驗,是完全同意柯P所言,只不過背後有一個耐人尋味的「真相」。 或先反問的去想,到香港旅遊真的沒有樂趣可言嗎?事實上,香港縱使沒有溫泉、名山,但是從一般層次的美食、玩樂去處,到高一層的探索城市景致,例如包含歷史文化因素的建築,再到所謂民間文化體驗的深度旅遊,應有盡有,旅遊元素多不勝數。 只不過九七後,北京要建立香港經濟依賴中國的殖民手段,就從政策制訂和執行使各行各業都要與中國扯上關係,甚至只有中國一條「財路」的狀況,旅遊業不單是其中之一,更可謂首當其衝。 負責香港旅遊政策執行和推廣的旅遊發展局,港共政權在二○○○年委任自由黨元老周梁淑怡擔任主席之後,就不斷淡化非中國籍遊客訪港的吸引元素,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只強調「購物天堂」的口號。這口號的問題所在不僅是來香港只有購物,更是購物只能來香港嗎? 與此同時,旅發局更玩弄旅客消費統計數據,造出中國訪客有最高人均消費的報表,然後吹噓中國籍遊客如何支撐起香港旅遊業。到自由黨另一高層田北俊在二○○七年接任旅發局主席之後,變本加厲偏向中國市場,進一步否定「購物」以外香港的旅遊元素。久而久之,連商場都千篇一律的是中國暴發戶喜愛的高消費品商店,更形成藥房滿街,隨之走私奶粉尿片肆虐,同時使香港人腦袋忘掉了香港到底有何旅遊元素。 由此可見,柯P沒有講錯,「失言」背後的真相是北京搞出來的。 (作者為香港時事評論員)
林鴻達 2017-04-01
拼裝車背後的拼圖

拼裝車背後的拼圖

  遊覽車起火意外,有人指車體廠造出的「拼裝車」是危險主因,認為該放寬關稅和進口限制,使能引入如國光灰狗的「一體成型車」,才可保障乘客安全。可是,全球的大客車工業的運作模式,「拼裝車」就是絕大多數。 歐洲、北美的大客車車體工廠,都是採取方形鋼管焊接成型結構,然後外側和車頂以焊接或黏合鋪上鋼板或鋁板,和安裝玻璃、座椅等工序,生產概念根本與台灣車體廠大同小異。至於日本的車廠,因為生產技術觀念不同,是採取分段式沖壓件焊接成型;在結構上,根本沒有「一體成型」的大客車。 在歐洲,底盤和車體是兩個獨立但互有關連工業,也和台灣一樣有很多家車體廠商,從「車廠」採購底盤後打造車身。「車廠」為節省運送成本,只會造出極短小的底盤,且大樑早已經分割,以最多二十顆高拉力螺絲做臨時固定,以便車體廠因應客戶要求,和按照底盤廠商指定的技術參數,造出長度九米至十四.五米不等的大客車。另外有數家車體廠能只用鋼樑焊接成型,歐洲稱為Monocoque、香港稱為「無大樑結構」的大客車。例如台灣車體業者會較熟識的Neoplan,但車價較「底盤車體分工」的貴最少六十%。 那些評論指的「一體成型車」或許是指這一種在外國完成打造車體後才赴運的客車,但即使是較便宜的一類,在歐洲的離岸價近一千萬台幣,試問即使免除進口關稅,誰會購置?要整車進口還有一個來源地,就是中國!在香港,一部長十二米的中國製遊覽車,加上三.七%稅款後的「掛牌價」,折算只約五百萬台幣。而匪車的所謂「CKD」赴運來台灣前,只欠幾個簡單、由維修員就能弄妥的工序。那些批評「拼裝車」的言論,是否企圖向政府施壓,要給中國大客車整車進口? (作者為香港時事評論員)
林鴻達 2016-07-23
「篤魚蛋」串起香港民怨

「篤魚蛋」串起香港民怨

外媒對香港年初一晚的騷亂冠以「魚蛋革命」一詞,源於香港俗俚對光顧街頭熱食攤販叫作「篤魚蛋」。典故是攤販最常賣的食品,是以沙嗲醬做主料的香辣熱湯泡熟的魚蛋(丸)。粵語「篤」是形容販賣過程中,販子用竹籤逐一將從熱湯搯起六至八粒魚蛋串起來。 熱食攤販在香港因觸犯「阻街」及「無牌售賣食物」,的確是違法的。掃蕩拘捕販子在英治年代也會出現,但過年三至四天假期,政府的衛生糾察休假,攤販會大舉出動賺「新年財」。九七年中共接管香港之後,改組街道衛生工作編制,更把糾察值班安排改為年中無休。不過往年在過年假期間對熱食攤販大多儘量容忍,只是六八九登位後的這幾年,當局的態度變成「殺無赦」。其實去年在旺角鄰區的深水埗發生過衝突,只是食環署糾察和警員敵不過大量民眾的洶湧群情而退陣,沒發生更激烈的場面。 攤販的污水、油煙等衛生問題,和妨礙交通確是事實,港共從年頭到晚都進行掃蕩,表因也是如此,但更有著背後思維是攤販不用租店經營,無須向地主「進貢」,容讓攤販有生存空間即是「虧待」了與中共友好的地產商賈。社會上早有意見批評港共一邊廂沒糾正英治政府的錯誤,另一邊廂就全力打壓攤販的生存空間,是今次騷亂的遠因。 至於近因,是港共徹底推翻以往過年時處理攤販的「潛規則」,港人想著幹嘛要趕盡殺絕而生反感。還有從遠因衍生出想到攤販經營不用面對地主見生意好就加租的可惡嘴臉,靠自己雙手賺到生活的自食其力的覺醒,無形中出現一種自主獨立的身分認同。這兩個情況,都與中共的政治和金錢利益扯上關聯。綜合起來,不幸地與台灣二二八的背景因素近乎完全相同。而中共打算如老K準備在香港大開殺戒,似乎是預計之中。只冀台灣人能以受過的難,給港人支持和啟發如何應付。 (作者為香港時事評論員)
林鴻達 2016-02-15
為何香港泛民憎恨「本土派」?

為何香港泛民憎恨「本土派」?

香港網媒《聚言時報》編輯老駱週二投書談及「香港民進黨」一文,筆者可替老駱「加持」確定內容真確。 基礎背景因素在於傳統泛民把持著「建設民主中國」思想,認定香港與中國是一體的觀念,與本土主義當中的「港中區隔」主張對立。加上近年港中矛盾問題,支持本土主義的人士、群體都能迅速產生行動效果,例如限奶令保障了香港父母哺育嬰孩需要,「驅蝗行動」迫使中共取消深圳居民的「一簽多行」;相反地傳統泛民政客要不是沒有行動,就是嚷著要和平理性非暴力非粗口,甚至是要港人包容「同胞」、批評針對中國人的主張和行為的人都是「歧視排外法西斯」。相對「本土派」幾乎每次出手都能做出根治的結果,泛民政客就失去了公眾話語權並惹起港人的反感,面對巨大的政治壓力。加上中共不可能民主化的現實,本土派無疑把傳統泛民政客迫向死角,泛民唯有不斷打擊、抹黑「本土派」以自保。 中共黨史中常見的鬥爭手法之一,就是假扮敵人並故意造出謬誤以消減政治對手的影響力。「香港民進黨」是否如此,筆者念在與楊繼昌及「花生台」台長陶君行一場相識而不下定論,但對台灣人民或有思考、參考的價值。 (作者為香港籍時事評論員)
林鴻達 2015-12-16
挑撥省籍衝高藍調?

挑撥省籍衝高藍調?

  來台旅遊時,我總把握機會了解民情。可能因為我習慣用只曉「淡薄」的閩南話打開話匣,接觸到的人都很樂意跟我聊,有時更會談到政治。其中一次坐計程車,聲稱是外省籍第二代的司機跟我說︰「省籍問題在平時無人講,不管母語是國語、閩南話、客家話,人人都會溝通和友好相處,但每當選舉就必定有政客拿出來炒作。」洪秀柱邀請蔡英文用閩南語辯論,正中了這番民間智慧的批評。 挑動族群矛盾確實是很容易撈到政治本錢的手段,先撇開中共在新疆、西藏所做的,看馬來西亞執政黨巫統為保權力,選舉舞弊之餘還挑動馬來人和華人的矛盾。即使「五一三暴亂」之後鮮有大規模種族衝突,但兩大主要族群面和心不和,及長期的種族政治爭拗,就是大馬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大大落後於拒絕認同沙文主義而被驅逐的新加坡的事實。 雖然新加坡處理族群矛盾和語言問題的手法值得商榷,但確實成功解決種族危機,締造國家的成功。證明只有接納族群之間的不同,建立溝通和互相尊重渠道,推動族群融洽,才是防止社會穩定危機的唯一方法。反觀大馬、中共甚至是中東諸國,就證明挑動族裔矛盾只會帶來動盪。 另一方面,歐洲不同國家的文字、語言都有差異,但基礎都是拉丁語系;甚至奧地利國內有兩種德文口語和法語共三個族群,政府沒有要求「統一」,或褒這貶那,這就是台灣前路的最佳借鏡。 現在公車、捷運以四種語言廣播,本是體現社會變遷和推動族群融合之象。但洪秀柱背道而馳,再度挑動省籍問題,非常不負責任;而且,國民黨遷台時帶入本為中國北方胡語的「國語」並打壓閩南話,更可視洪秀柱在侮辱台灣人。因此,那管國民黨最終派誰參選,用選票給老K重擊,要他們承受挑動省籍問題和傾向中共的兩岸立場的後果是必須的,也才是使台灣正式邁向多元共融的關鍵起步,台灣人千萬要緊握這個機會,讓國家開始走向成功。 (作者為香港時事評論員)
林鴻達 2015-06-14
曹格們

曹格們

  中國慣常以掙錢機會利誘做統戰,不少港、台商人藝人為此獻媚,肆無忌憚發表讚許中國,或貶低港、台的言論,屢見不鮮。生於馬來西亞沙巴州的曹格,最近也加入行列。 最近,有香港網民翻出曹格在三月份北京衛視的《音樂大師課》節目中,指導兩名參賽者的時候說想像「香港『回歸』(主權移交) 就像母子失散了一百五十五年,回到媽媽懷抱那一刻的感覺」去演出;而且他更說自己是中國人。他媚共得毫無底線,並對香港人、南洋華裔非常侮辱。 香港市民對近年不斷逼迫港人要承認是中國人和大量相關的政治操作,已感到非常討厭,並由此而生對九七年主權移交的種種不滿,曹格之言有如在港人的傷口上撒鹽,對於南洋華裔構成兩個負面影響。 第一,大馬執政黨巫統玩弄種族和沙文主義,但華人大多仍有著「祖先來自中國」的思想,而未有與非華裔有真正的融合,大馬國內的族群嫌隙根本未有真正化解,曹格之言無疑火上澆油。 第二,香港有不少在一九五○年代因馬來亞共產黨煽動而出走到中國的華人及其後裔 (筆者父母就在當中),但這些被稱為「愛國僑胞」的大馬國籍遭褫奪而只能流落香港終老。曹格身為大馬華人,這番言論就是無視這段歷史,更是對有過這段慘痛人生經歷的人,不論在香港還是大馬,造成二次傷害,是很不負責任的。 (香港時事評論員)
林鴻達 2015-05-25
從香港看童振源的「民主統一」

從香港看童振源的「民主統一」

 一九九○年代是民進黨要員的童振源,一月五日發表「民進黨應凍獨 改倡民主統一」。筆者即時想到發生在一九八○年代、弄得香港今天淪喪於中共手上的「民主回歸論」。童振源在文中的主張,都與香港「民主回歸論」的路套非常類近。凍結《台獨黨綱》、通過《中華民國決議文》,簽署《國家前途民主決定公約》與成立兩岸和平發展委員會,就如當年香港「否定《南京條約》,認為香港與中國本是一體;因歷史分開逾一個世紀,該透過談判解決香港前途」;推動「憲法各表」,就如當年香港認同鄧小平提出一國兩制,構築台灣和中國的政治關係的發展藍圖。主張「民主中國」與「華人認同」,與「民主回歸論」的建基於民族主義、大一統。文章以兩岸民主統一和「促進大陸民主化才能提供兩岸問題解決的途徑」作結,完全與「民主回歸論」認為促進中國的民主化發展才能確保香港在民主制度之下與中國共存。文章總體內容、筆鋒手法和思維路徑與「民主回歸論」同出一轍,充其量只是換湯不換藥。童振源撰文的意圖,該是擔綱著劉迺強的角色,為中共鋪排在台重演「民主回歸論」的戲碼。當年提倡和大力推動「民主回歸論」的人,今天即使非為中共走狗,他們的言行都相當怪異。例如民主黨,面對港中關係時(例如搶購奶粉、過量大陸遊客影響社會等事件),很自然地站在中國的一邊;或是政治爭拗的發言,總是以中國擁有香港主權、香港不容挑戰中央為基礎;例如黨高層張文光日前在電台表示「香港的民主不能危及國家安全」。而民主黨主導的抗議行動,有不少港人批評他們只是作秀、不會以達到目的而志在消耗民情,暗中替中共維穩。當下的香港就證明「民主回歸論」只是一個圈套,更看著「民主回歸論」在當年不知不覺間,取代了當年兩個民調結果都是逾七成人支持繼續英國管治的民意,成為主流輿論,使英國在香港前途談判過程中處於下風的形勢發展,就該知道童振源「民主統一」的想法極為危險,勢必遺禍台灣。(作者為香港時事評論員)
林鴻達 2015-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