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政治

監委巡察東沙 半數中途落跑

監委巡察東沙 半數中途落跑

〔記者李欣芳/台北報導〕監委外出巡察惹議! 由監察院國防、內政委員會組成的十五位監委三月卅日進行為期兩天的巡察,軍方慎重安排福克五十行政專機先載監委從台北松山軍機場前往東沙島巡察後,再轉飛往屏東巡察四三九空軍混合聯隊時,當天下午竟有多達逾半數的八位監委決定提前走人,飛機因此提前從屏東飛返台北,導致軍方作業大亂,看不下去的監委直批說:「這種做法有礙社會觀瞻。」 十五位監委上月底赴東沙巡察再轉飛屏東後,竟有超過半數的八位監委提前走人,看不下去的監委直批說「這種做法有礙社會觀瞻」。圖為監察院大門。(資料照) 15位參加 竟有8人提前走人 對於第一天的巡察到當天下午二、三點,就只剩七位監委,同樣在場的監察院長張博雅也訝異說:「怎麼走掉那麼多人!」 本屆監察院現有監委十八位,而這次安排巡察共有十五位監委參加。 同行監委直批 有礙社會觀瞻 有監委批評,當天走掉的八位監委,除兩位監委事先就登記表明只巡察一天外,其餘六人是見到當場有監委吆喝要走,就跟著走,這種半途走掉大批人的做法,衝擊受巡機關的安排與作業,包括隔天已安排好的監委座次、交通車輛都因而大亂,徒增受巡機關的困擾,監委應檢討自我。 監院國防、內政委員會是在三月卅、卅一日赴東沙島、屏東空軍基地與高雄兵工廠等地巡察,國防部與海巡署分別派副部長陳永康、副署長尤明錫等副首長層級官員接待。 監院國防委員召集人方萬富受訪表示,三月卅日下午二、三點,有些監委要從屏東返回台北批公文、看調查報告,因此又坐飛機返回台北。 他說,由於三月下旬監院各委員會密集安排到各地巡察,卅日當週監委幾乎都在外地,部分監委有返回台北處理公務的必要,這次有一些監委無法繼續巡察,「確實比較特殊」,但這對受巡機關應該影響不大。 不過,監院日前召開談話會時,有監委質疑這種巡察半途走人的做法對受巡機關很不禮貌,更讓人措手不及,會中張博雅也說,若無法繼續巡察,事先要早點說;監委高鳳仙則表示,不少地方她上一屆已巡察過,因此這次就沒去,監院日後可考慮減少巡察的次數。
李欣芳 2016-04-10
張林會 達共識 政權交接前 人事、預算暫緩

張林會 達共識 政權交接前 人事、預算暫緩

國公營事業人事 尊重新政府 〔記者陳慧萍、李欣芳/台北報導〕在上週三「雙英會」後,行政院長張善政與準閣揆林全昨會面,據轉述,林全主動提出,在政權交接的過渡期間,國營、公營事業及公股事業的高層人事如需更換,盼能尊重新政府的意見;跨年度預算除非緊急事項,應暫緩核定。張揆正面回應表示,政院已行文各部會,要求特別注意此事。 行政院長張善政(右)與準行政院長林全(左)昨天下午舉行「張林會」,兩人就各項議題交換意見,會談七十分鐘。(記者羅沛德攝) 林全昨與張善政在行政院接待室會面,歷時七十分鐘,會後雙方各自召開記者會說明。 張揆盼新內閣 施政超水準 張揆首先表示,林全願意扛下這個擔子膽識過人,會非常辛苦,相信以林全能力與幕僚的輔佐能力,處理起來沒什麼問題。他期待林全上任後與所有閣員表現出超水準的施政,將是全民百姓的福氣。 林全表示,張揆提到這是一個非常有挑戰性的困難工作,他完全同意,面對這個局勢,一定要勇往直前,不要辜負大家的期待。未來行政院大門敞開,希望張揆卸任後回到行政院,共同商量公共事務。 民進黨政策會副執行長施克和轉述,雙方對人事、預算及業務三方面交接達成共識,首先是國、公營事業,以及政府捐助財團法人,在交接期間若有董監事面臨人事選任,基於對未來配合政府政策推動需求,盼能與新政府進行溝通。 行政院發言人孫立群指出,這項建議是林全提出;孫立群也明確表示,行政院在這段期間不會核定國營、公營事業董事長、總經理等新人事案;行政院副院長杜紫軍表明下週一在行政院召開各部會的交接小組會議時,將要求部會內部相關人事案,須秉持和行政院一樣的處理原則。 據了解,包括中鋼、中華電信與證券交易所,及台灣金、華銀金、兆豐金等金控公司,今年都面臨董監事任期屆滿,不少公司近期就會召開董監事會議改選。 跨年度計劃 張也同意暫停 對於跨年度計劃,林全希望暫時停住,張揆表示同意。不過兩人也有共識,其中土壤液化解決方案的安家固園計劃與老舊建物檢查兩大跨年度計劃,涉及今年台南大地震後的緊急事項辦理不能停;林全也希望瞭解這兩項計劃的具體內容,張揆當場表示,會請內政部向新內閣團隊報告。 「張林會」雙方成員,行政院包括張善政、杜紫軍、行政院秘書長簡太郎、副秘書長宋餘俠、發言人孫立群;新政府方面則是林全、準行政院副院長林錫耀、施克和及民進黨新聞部主任黃重諺。
陳慧萍、李欣芳 2016-04-09
特赦扁?賴清德:不用勉強馬 民進黨可以自己做

特赦扁?賴清德:不用勉強馬 民進黨可以自己做

2016-04-08  20:15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馬英九總統卸任在即,是否特赦陳水扁前總統也成為熱門議題。台南市長賴清德認為,如果程序符合且社會有需要,民進黨可以自己做,「不必勉強馬英九」。 台南市長賴清德認為,不必勉強馬英九總統,有必要的話,民進黨可以自己特赦陳前總統。(資料照,記者洪瑞琴攝) 台南市長賴清德認為,不必勉強馬英九總統,有必要的話,民進黨可以自己特赦陳前總統。(圖擷自年代新聞) 根據《年代新聞》報導,賴清德表示,不一定要勉強馬英九總統,因為民進黨已經當選了,如果程序符合,且社會有需要,民進黨可以自己做,「不必硬要馬英九在有限的時間內去做這個事情。」 不過民進黨立委莊瑞雄則有不同看法。他認為,陳前總統是在馬總統任內入獄,如果在馬總統任內特赦,「做一次解決,總是一件好事。」
自由時報 2016-04-08
顧立雄:化解朝野那根刺 建議小英特赦阿扁

顧立雄:化解朝野那根刺 建議小英特赦阿扁

    曾為前總統陳水扁辯護律師的顧立雄8日表示,會建議準總統蔡英文特赦阿扁。   圖:林朝億/攝   高雄市議會7日上午決議呼籲特赦前總統陳水扁;高雄市長陳菊8日也呼應表示同意。對此,曾為陳水扁辯護律師的民進黨不分區立委顧立雄8日受訪表示,這個時刻應該是時機點。他同意應該特赦,但他對馬英九總統沒有期待;因此,會建議準總統蔡英文特赦阿扁。   顧立雄說,扁案好像是在這個省籍、族群間「一根無法化解的刺」。現在是特赦阿扁的時機,透過特赦阿扁,可以讓此事早日落幕,也可以不要讓阿扁一直處於保外就醫的狀態。   同時,民進黨立委李俊俋也表示,特赦陳水扁是大家共同期待。而且以扁的身體,大家都希望越快越好。如果馬英九願意在他卸任前做,這也不是壞事;但如果馬英九不做,他想蔡英文也會做。 民進黨立委李俊俋8日呼籲,現在是特赦阿扁的時機了。   圖:林朝億/攝
林朝億 2016-04-08
追思鄭南榕 蔡︰4.7訂為言論自由日

追思鄭南榕 蔡︰4.7訂為言論自由日

〔記者林欣漢、涂鉅旻/綜合報導〕昨天是鄭南榕為爭取言論自由殉道廿七週年,準總統蔡英文昨與他的遺孀葉菊蘭等人前往鄭南榕墓園追思。蔡英文說,去年曾在此承諾,要把四月七日訂為言論自由日,今年執政後,會立刻交代相關單位研擬辦理,「明年當我再一次站在這裡時,所有台灣人都會記得這一天,不只是鄭南榕殉道的日子,也是台灣的言論自由日。」 總統當選人蔡英文(左二)昨出席鄭南榕殉道二十七週年紀念追思會,與遺孀葉菊蘭(右二)、立法院長蘇嘉全(右一)默哀。(記者林欣漢攝) 立法院長蘇嘉全、立委林昶佐、姚文智、李應元、國會觀察基金會董事長姚立明等人,昨天也都前往位於金山的鄭南榕自由之翼紀念墓園追思,音樂人陳明章受邀演唱「早安台灣」、「伊是咱的寶貝」等歌曲。 蔡英文說,鄭南榕生在一個黑暗的世代,但是再黑暗的地方,也有光指出方向,鄭南榕用生命照亮黑暗,他和葉菊蘭身上有著無法形容的堅強,「人的一生,甘為深愛的土地、深信的價值堅強起來,這就是鄭南榕給我們的啟發。」 小英表示,雖然沒機會在鄭南榕生前認識他、與他共事,「但我們用不同的方式懷念他,我們仍然記得他說過的話、寫過的文字,永遠在我們身邊,和我們一起並肩作戰,提醒我們要更堅強。」 即將就任總統,且是完全執政,蔡英文說,這是鄭南榕當年難以想像的歷史契機,如果沒有像鄭南榕這樣的民主前輩努力,也不會有這樣的機會,她相信,他在天上看到這一刻,也會為台灣感到驕傲。 蔡︰實現鄭好國好民理想 「面對時代的挑戰,我沒有推託的藉口。」小英指出,鄭南榕說台灣人是好國好民,她想要告訴鄭南榕,讓台灣成為好國好民,接下來就是她跟大家共同的責任,國民對國家的光榮,不在於國家土地的大小,而是這個國家所堅持的價值,是否讓人民感到驕傲。 林昶佐說,會以時代力量為黨名,就是鄭南榕「時代」雜誌的啟發,台灣史上才會首次誕生新國會,但還不到結果的時刻,他相信鄭南榕如果還在世,也會持續催促要同志不能鬆懈,持續推動著台灣的時代巨輪向前進。 言論自由日 綠委提案付委 對於四月七日訂為「言論自由日」,民進黨立委王定宇日前已提案並交付委員會審查,民進黨立委管碧玲則選在昨天提案連署「國定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草案」,其中將鄭南榕自焚殉道日訂為言論自由日,以紀念他對台灣言論自由的奉獻犧牲。 對此,國民黨立委李彥秀、黃昭順則都認為,民進黨應先著眼於其他民生議題,不該挑起意識形態議題,否則會讓中間選民觀感很不好。
林欣漢、涂鉅旻 2016-04-08
首波新內閣公布 林奏延掌衛福部

首波新內閣公布 林奏延掌衛福部

〔記者陳慧萍、林惠琴、吳亮儀/台北報導〕新政府昨公布首波內閣人事,準閣揆林全宣布衛福部長由六十七歲的前衛福部政務次長林奏延回鍋升任。林全同時表示,林奏延將出席今年世界衛生大會(WHA);過去民進黨強烈質疑馬政府參與WHA是接受中國與世衛密約,將台灣矮化為「中國的一省」,林全表示,目前先「維持現狀」,現有的部分先接受,未來再看能如何改善。 新政府昨公布首波內閣人事,前衛福部政務次長林奏延回鍋升任衛福部長,代表新政府出席五月的WHA,成為林奏延上任後首要任務。(資料照) 上任首務 5月出席WHA 代表新政府出席五月廿三舉行的WHA,成為林奏延上任後首要任務。林奏延昨受訪則表示,從未參加過WHA,但相關專業算是熟悉,會請交接小組溝通配合,已在進行中。至於外界質疑馬政府參與WHA有一中矮化密約,林則避而不談,僅稱收到WHA邀請函後,再向現任部長蔣丙煌請益。 林全也表示,出席WHA是五月下旬的事情,很快就到了,因此新政府原則上就是「維持現狀」,意思是現有的部分先接受,新政府現在出席,是期待過去的做法在五二○之後能夠接續,等出席後再來看,這裡面有沒有可以改善的部分。 林全昨公布新內閣第一波人事,包括行政院副院長林錫耀、衛福部長林奏延,以及林萬億、施俊吉、張景森、許璋瑤、林美珠等五名政務委員,曾任陸委會副主委的政大教授童振源則擔任行政院發言人。 林奏延畢業於台北醫學院醫學系,曾在美國兒童醫院擔任小兒感染科研究員,回國後任職長庚並接手兒童醫院,是首位長庚體系出身、專長兒科的衛生首長。 回鍋升任部長 林:真歹做 不少歷任衛生首長看好對業務熟悉的林奏延,但他卻直言:「這真歹做!」強調會建立一個「溝通」團隊,創造民眾、醫界、社福三贏局面。 林奏延坦言去年十二月已退休的他再次回鍋最大理由,就是自己有想要推動的項目,期待改善醫護就業環境、偏鄉醫療及兒童、老人與身障福利問題,因此儘管老婆不同意,仍以「我已好命三個多月」說服她。 不過林奏延曾力推「醫糾法」遭醫界反對,如今接任部長,醫勞盟理事長張志華指出,醫糾要改善,但不能用錢解決,並呼籲醫院評鑑與健保脫鉤、住院醫師納勞基法、護病比合理化。 醫改會董事長劉淑瓊認為,林奏延要正視過去施政遭阻經驗,擴大開放民眾或醫師參與政策,且總統、行政院長要尊重專業,不宜多加干預,否則一罵就縮、一問就倒,永遠難以推行新政,且提醒須多花心力在預防保健、心理健康與社福領域。 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秘書長陳景寧建議,發展長照,除了被照顧者,也要關心照顧者,同時注意資源分配與因地制宜等問題。
自由時報 2016-04-08
「鄭南榕以生命照亮黑暗」蔡英文允諾訂言論自由日

「鄭南榕以生命照亮黑暗」蔡英文允諾訂言論自由日

記者林冠妙/台北報導  總統當選人蔡英文7日出席鄭南榕追思會,允諾執政後會將鄭南榕殉道的4月7日訂為言論自由日。(黃謙賢攝)   4月7日是鄭南榕為「爭取100%言論自由」的日子,鄭南榕基金會致力推動設立4月7日為言論自由日,2012年至今,全台已有九縣市響應,總統當選人蔡英文今日出席鄭南榕追思活動時公開宣誓,執政之後,將立刻交辦,她表示,鄭南榕身處在一個黑暗的時代,但是再怎麼黑暗的地方也會有光,可以幫我們指出方向,鄭南榕用自己的生命照亮了黑暗。 鄭南榕基金會今天於金寶山自由之翼墓園舉辦「鄭南榕殉道27周年追思紀念」,除基金會董事長許章賢致及董事、鄭南榕妻子葉菊蘭、女兒鄭竹梅及家屬出席外,民進黨主席、總統當選人蔡英文、立法院長蘇嘉全、宜蘭縣長林聰賢、立委李應元、姚文智、林昶佐等人也到現場追思,音樂創作人陳明章也以歌聲緬懷鄭南榕,蔡英文由葉菊蘭陪同步行至鄭南榕之墓「自由之翼紀念碑」與盧修一之墓「蘆葦與劍紀念碑」前獻花致意。 蔡英文致詞時表示,去年追思會她曾說,國民對國家的光榮感,不在於國家的大小,而是在這個國家所堅持的價值,是不是讓人民感到驕傲,就像鄭南榕說的,我們是好國好民,現在,這個歷史責任在她跟大家的肩上,她想告訴Nylon(鄭南榕,讓台灣成為好國好民,「接下來,就是我跟我們大家共同的責任」。 她說,鄭南榕曾經寫過一句話「爭取正義與公理 理當即知即行」,意思是說,不管在任何政治環境當中,為了正義和公理,不需要有太多權謀和計算,最重要的是勇敢採取行動。 「再過一個多月,我就要就任總統職務,這是我們第一次完全執政」,蔡英文說,她知道台灣人民的期待很深,此刻,是鄭南榕當年難以想像的歷史契機,但若沒有像Nylon這樣的民主前輩的努力,我們不會有這樣的機會,因此,面對時代的挑戰,她沒有推託的藉口,「我一定是所有國民之中,最勇敢的那一個」。 蔡英文表示,每一年的此時此刻,很多人都會想起一本書,那是胡慧玲寫的「我喜歡這樣想你」,很多人告訴她,讀這本書,想起那個時代,那些人,他們都會留下眼淚。雖然,Nylon走很久了,但是我們用不同的方式來懷念他,我們仍然記得他說的話、寫過的文字,Nylon永遠在我們身邊,和我們一起並肩作戰,提醒我們應該要更堅強,應該要懂得擇善固執。 蔡英文說,我們今天會記得「Nylon」是因為葉菊蘭的努力,二十幾年前為了讓「Nylon」的成仁更有意義,葉菊蘭離開了優沃的廣告圈,投入了民主改革的行列,葉菊蘭投入政治圈的時候,大家提起她都說她是「Nylon」的太太,但是今天,當人們提起「Nylon」的時候都會說,他是葉菊蘭的先生,她說,那種思念,很痛,但,正是這樣的痛,讓她更堅強的投入將這個國家變成一個好國好民的志業。 蔡英文指出,在追求自由民主的過程中,我們不是生下來就很堅強,我們總是要歷經很多的考驗,經過了很長期、很深刻的思考後,才會慢慢的學到,唯有堅強我們才能挺身守護我們所心愛的事與物,在「Nylon」的身上我們看到了無法形容的堅強,同時她也在葉菊蘭的身上看到了這樣的堅強。 她強調,人的一生要為深愛的土地、深信的價值、要守護的人民堅強起來,「這就是鄭南榕給我們、尤其是我的啟發」,鄭南榕身處在一個黑暗的時代,但是再怎麼黑暗的地方也會有光,可以幫我們指出方向,鄭南榕用自己的生命照亮了黑暗,我們要謝謝他,也要謝謝葉菊蘭。 最後,蔡英文說,昨天她看到媒體報導,鄭南榕基金會執行董事鄭清華,希望新政府將4月7日訂為言論自由日,去年她也是在此地為這件事有過承諾,她要藉此機會再次宣誓,有關言論自由日的訂定,執政之後,她會立刻交待相關單位研擬辦理,希望明年的4月7日,她再一次的站在這裡的時候,所有的台灣人民都會記得這一天,不只是鄭南榕殉道的日子,更是台灣的「言論自由日」。
林冠妙 2016-04-07
禁書還原:侯友宜踹開鐵門後…鄭南榕自焚殉道

禁書還原:侯友宜踹開鐵門後…鄭南榕自焚殉道

1989年黨外雜誌以黑色封面專題悼念犧牲的鄭南榕烈士。(記者陳鈺馥攝) 2016-04-07  10:11 〔記者陳鈺馥/台北報導〕台灣民主烈士鄭南榕於4月7日自焚殉道,至今27週年,1989年的今日,中山分局受上級指令,發動拘提鄭南榕的「四七行動」,根據被警總查禁的黨外雜誌,時任中山分局刑事組組長侯友宜率員警踹開鐵門,鄭隨後自焚,實踐自己「Over my dead body」承諾。 鄭自焚後,案發所在地自由雜誌社被燒得面目全非,由鄭南榕創辦的鄉土時代週刊雜誌,以黑色為封面,出刊第272期紀念專輯,悼念為台灣建國犧牲的烈士,無法忍受言論自由的警備總部,隨即將下一期雜誌勒令停刊。 黨外雜誌還原事發過程,4月7日上午5點多,上百名鎮暴警察便躲在中山國中校園待命,而早一個月前,警方即令雜誌社樓上住戶搬離,由便衣人員「進駐」作為摧毀雜誌社的「指揮總部」。 根據流出來的警方蒐證錄影帶畫面,今北市中正一分局分局長、時任中山分局民權二派出所主管的張奇文,上午9點不到,便來到雜誌社樓下表示,「奉台灣高等法院地命令,來拘提鄭南榕先生」,並要求開門。 同時,電信局也將雜誌社社內8線電話全部「控制」,讓社內人員無法對外撥電話,時任刑事組長的侯友宜,則率領幾名員警將一樓鐵門踹開,鎮暴警察隨即上樓抓人,遭遇被鄭南榕要求先離開的雜誌社員工,隨即一陣拳打腳踢,押回警備隊;而鄭則將自己反鎖在總編輯室內自焚。 黨外雜誌批判,台灣「末代軍職」前警政署長羅張,在立院備詢聲稱鄭丟出多枚汽油彈,警方慣用的抹黑「汽油彈劇本」又再現。 據了解,負責督軍「四七行動」的前中山分局長王郡,後來官運亨通一路當到警政署副署長、海巡署長,前刑事組長侯友宜也當上警政署長,前民權二派出所主管張奇文,現在則坐鎮中正一分局分局長職務。
陳鈺馥 2016-04-07
立院初審 刪禁貼台灣國護照條款

立院初審 刪禁貼台灣國護照條款

〔記者陳伃軒/台北報導〕外交部去年底修改「護照條例施行細則」,規定不得擅自在護照封面及內頁增刪塗改或加蓋圖戳,遭質疑針對「台灣國貼紙」而來。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昨審查本案,決議刪除上述「台灣國貼紙條款」。本案將提報立法院院會處理。 外交部去年底修改「護照條例施行細則」,規定不得擅自在護照封面及內頁增刪塗改或加蓋圖戳,遭質疑針對「台灣國貼紙」,民眾為此還赴領事事務局抗議。立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昨決議刪除上述條文。 (資料照) 委員會決議刪除施行細則第三條,有關不得擅自在護照封面及內頁增刪塗改或加蓋圖戳的規定。 外交部領務局長龔中誠對此表示,一切尊重新國會決定,外交部之後還是會繼續做善意提醒與規勸。過去因為有案例顯示,民眾在護照上貼台灣國貼紙,入境新加坡時遭遣返,他身為事務官員,有責任事先善意提醒國人。龔中誠說,若多數民意覺得這不是問題,他也尊重民意判斷。 林昶佐籲外交部勿刁難國人 時代力量立委林昶佐質詢指出,有加拿大公民在護照上貼「毛毛蟲」,將國名蓋掉,另外也有美國公民在護照上貼墨西哥國徽,試問外交部是否據此認定這些護照沒有公信力,而約談或將他們遣送出境?外交部次長侯清山表示,「不會」。 林昶佐接著批評,反觀台灣民眾在護照封面貼貼紙,卻被自己的海關刁難,人民的基本表現自由與言論自由都受到損害,呼籲外交部不要再針對國人的護照封面刻意刁難。 針對民眾護照封面貼上「台灣國」貼紙,駐美代表沈呂巡日前表示,「台灣國」並不存在,貼上貼紙可能會被美國認為是偽造護照資訊,對此,民進黨立委羅致政批評「不宜」,並詢問龔中誠上述說法是否有問題?龔中誠則回應,因沈是政治任命的緣故。 羅致政追問,如果民眾在護照封面貼上「馬英九支持率九成」,這是否允許?龔表示,這也是不允許的,按照施行細則規定,護照上基本上不能貼任何東西,與貼的內容無關。
陳伃軒 2016-04-07
交接條例初審 重大政策須諮詢總統當選人

交接條例初審 重大政策須諮詢總統當選人

〔記者張筱笛/台北報導〕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昨初審通過「總統交接條例草案」,草案規定,總統及中央行政機關就重大政策、特別預算、締結條約或簽署兩岸協議前,應先諮詢總統當選人的意見;總統當選人並得擬具書面意見,送交接小組協商,若經立法院院會決議者,中央行政機關應即依其決議辦理。 交接條例草案最快下週五交由院會討論,國民黨團書記長林德福說,屆時將會拉下協商,因此確定不適用此次交接。(資料照,記者張嘉明攝) 國民黨將要求協商 民進黨籍司委會召委段宜康表示,交接條例草案最快下週五交由院會討論,若國民黨團要求交付協商,約五二○前後才能處理。國民黨團書記長林德福則說,屆時在院會將會拉下協商,因此確定不適用此次交接。 五二○來不及適用 在草案審查過程中,民進黨團、國民黨團針對總統當選人的被諮詢權、提交協商權、國會決議約束力等條文意見分歧,雙方攻防不斷。 國民黨立委賴士葆質疑,總統當選人可對重大政策擬具意見並送交協商,權力過大,涉及違憲,此條文儼然是「總統當選人擴權條例」。 民進黨立委顧立雄反駁表示,交接小組就政策、預算相關事宜做交接,總統當選人當然可以表示意見,並無違憲問題,「不然交接期間要做什麼事?」 有關國會決議的約束力,賴士葆質疑,立法院本就監督行政院,沒必要特地規範。段宜康則說,若總統與總統當選人在政策、意見上有衝突,應有爭議解決的機制,即交由立法院決議。 朝野多次協商仍有歧異,最後訴諸表決,民進黨團以五票勝過國民黨團的四票,通過顧立雄等所提的修正動議。草案規定,總統及中央行政機關就重大政策、特別預算、締結條約或簽署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所訂協議前,應先諮詢總統當選人的意見。總統當選人就重大政策、預算,得擬具書面意見送交接小組,並由交接小組協商之。若經立法院院會決議者,中央行政機關應即依其決議辦理。 至於總統應移交事項、正副總統當選人「與聞國政」規定及交接期間人事凍結等,司委會已於上月通過初審。 草案規定,總統應移交之事項,包括印信、國安或兩岸相關文書、總統府與公務有關檔案,以及總統府與中央各機關所屬簡任第十二職等以上或相當層級之人員名冊。 正、副總統當選人得針對總統職權所涉及國家安全有關大政方針,及中央行政機關主管業務,要求提供資料或做說明,並由總統指定適當機關,向總統、副總統當選人進行簡報。 至於交接期間的人事凍結,草案規定總統及各機關首長於交接期間,不得任用、遷調或核定公務人員、陸海空軍上校以上軍官,以及公營事業與泛公股事業之負責人,但不包括董監事屆期改選。
張筱笛 2016-04-07
二備金遭濫用 動支8.3億/立委︰馬拿國人救命錢 5次賑捐中國

二備金遭濫用 動支8.3億/立委︰馬拿國人救命錢 5次賑捐中國

〔記者鍾麗華 /台北報導〕馬政府任期僅剩一個多月,但檢視其八年來,不僅法定債務增加一兆八三五四億元,每年「第二預備金」的支出也毫不手軟,對於中國賑災,八年中就有四年支出五筆,共計八.三億元。此外,為讓故宮南院在總統大選前開幕剪綵,也是動支總計超過一億元的二備金,編列工作人員薪資。 馬政府分別在九十七年、九十九年、一○二年與一○三年,針對中國境內地震災害,動用二備金共捐出八.三億元,被立委批「拿國人的救命錢援中」;圖為九十七年中國汶川大地震,馬英九夫婦參加台灣舉辦的賑災晚會,為災區募款。 (資料照,中央社) 為選舉 支應故宮南院薪資 民進黨立委黃偉哲說,二備金是「人民的救命錢」,但「中華民國政府的二備金竟用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不僅違法,也無法對國人交代,馬政府三番兩次把台灣人辛苦的納稅錢拿去援中,但前年發生高雄氣爆,行政院卻不願動支處理,心態可議;馬政府對二備金的支出標準「玩法弄法」、「救非所救」,完全扭曲二備金的精神。 八年來 平均動支率為91.7% 中央政府每年編列八十億元或七十五億元不等的二備金,而馬政府八年來,二備金平均動支率為九十一.七%,除在九十八年與一○一年,動支約七十九.二%與七十一.七%之外,一○○年與一○二年更達九十九.六%,幾乎花光光;至於去年編列七十五億元,支出九成三,剩餘五.二億元。 不過,二備金的支出顯然沒有花在刀口上,最為國人詬病的是,馬政府分別在九十七年、九十九年、一○二年與一○三年,針對中國四川、青海玉樹、甘肅省舟曲縣、四川省雅安市蘆山縣與雲南省昭通市魯甸縣地震,動用二備金,對中國總共捐出八.三億元,拿國人的救命錢援中。 而馬政府不做年金改革,放任軍公教退撫收支赤字持續擴大,錢不夠就從二備金支出,從一○○年起,二備金年年支出軍公教退休撫恤給付,五年被「挖走」近五十億元。不僅公務員、軍人因退休人數增加,由二備金支付,近兩年還有司法官退休退養給付。 此外,為趕在一月總統大選前,讓故宮南院去年底能順利開幕剪綵,以便列為馬政府政績,去年與前年連續兩年,分別把四十一名與十一名員額所需經費編在二備金中,總計花了超過一億元。連總統府主管的國史館工程訴訟和解案二千三百多萬元,也由二備金支出。 主計總處表示,動用二備金均符合預算法規定,包括原列計畫若因修訂、增加業務量或因應政事臨時需要,導致經費不夠時,才能報請行政院核准;如果金額超過五千萬元,則會送立法院備查。
鍾麗華 2016-04-06
綠委揭浩鼎借券獲暴利 14萬賺6億

綠委揭浩鼎借券獲暴利 14萬賺6億

2016-04-06  11:00 〔記者曾韋禎/台北報導〕浩鼎解盲前有4千餘張的借券,究竟是誰在放空?民進黨立委許智傑、林俊憲揭露,其中4成共1965張是議價借券,費率只需0.01%,等於只花14萬元就能賺取6億元暴利。他們質疑,只有符合資格的外資能借券,也指有大股東有券可借,直指前經濟部長楊世緘參與其中。 許智傑指出,浩鼎在解盲前共有4906張借券,其中有4成共1965張是議價借券,費率只需0.01%,相較於競價借券的8.5%,根本是無本生意。(資料照,記者陳志曲攝) 許智傑、林俊憲今早召開記者會。許智傑指出,浩鼎在解盲前共有4906張借券,其中有4成共1965張是議價借券,費率只需0.01%,相較於競價借券的8.5%,根本是無本生意;等於只花70元就能借券放空,這1965張的成本就只要14萬元。 他表示,不是任何人或大股東都可以借券,只有符合資格的外資才可以;而浩鼎的股權非常集中,要查出是哪位大股東出借,一定查得出來。 他指出,浩鼎的大股東之一全球策略公司,透過兩度改名,最早在2012年以英屬開曼群島所登記的公司持有4000張;在2013年改以薩摩亞所登記的公司持有3697張,此時的代表人就是楊世緘;2015年改以永豐商銀託管薩摩亞全球策略公司擁有2383張,代表人還是楊世緘。 他解釋,這家全球策略創投公司的董監事,除了楊世緘,包括楊在元、葛之剛等,都是前經濟部高官。 他質疑,是不是楊世緘這個代表前國民黨經濟部高層的集團在參與炒作?金管會為什麼不查? 他批評,國民黨最近猛烈攻擊浩鼎案,一方面就是想藉機壓低股價,賺取借券的龐大價差;另方面就是趁機抹黑翁啟惠來達成他們想要的政治效果。 林俊憲認為,解盲前只賣出10張的翁啟惠,與龐大的股市禿鷹集團相比,根本不成比例,翁只是擋箭牌而已。為什麼金管會到現在還查不出,是誰借券?又是誰借出的?
曾韋禎 2016-04-06
浩鼎股票疑雲 週刊爆:傳有藍營大咖捲入

浩鼎股票疑雲 週刊爆:傳有藍營大咖捲入

2016-04-06  07:07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中研院長翁啟惠捲入浩鼎股票內線交易疑雲,檢調追查翁是否涉及內線交易外,也將一併瞭解浩鼎股票借券放空部分是否涉嫌炒作及內線。 中研院長翁啟惠捲入浩鼎股票內線交易疑雲。(圖片取自浩鼎網站) 現任國策顧問楊世緘。(圖片取自國策顧問網站) 今天出刊的《壹週刊》爆料,檢調掌握2015年浩鼎兩大外資股東資料,一為英屬維京群島商Alpha corporate Holding,持股為5700多張,為第三大股東;另一則為永豐商銀託管薩摩亞全球策略公司投資專戶,持股2400餘張,為第六大股東。 《壹週刊》指出,永豐商銀託管薩摩亞全球策略公司投資專戶,代表人竟是藍營大咖、前經濟部次長楊世緘,他同時也是現任國策顧問。《壹周刊》致電給楊世緘,但未接電話。
自由時報 2016-04-06
台版巴拿馬文件將公開?鍵盤柯南查國民黨產

台版巴拿馬文件將公開?鍵盤柯南查國民黨產

2016-04-05  16:58 〔記者陳慧萍/台北報導〕國際調查記者同盟(ICIJ)公布「巴拿馬文件」,揭露全球政要利用境外公司隱匿財富,引發軒然大波;台灣究竟有多少政商名流擁有境外財產?有PTT鄉民秉持「鍵盤柯南」精神,親自上ICIJ網站調查,沒想到隨手一查,就查到國民黨大老徐立德擔任董事長的環宇公司也入列,讓鄉民覺得毛毛的,高喊「拜託不要查我IP」。 有PTT鄉民秉持「鍵盤柯南」精神,親自上ICIJ網站調查台灣究竟有多少政商名流擁有境外財產。(畫面擷自ptt) 台灣參與ICIJ團隊的天下雜誌近日將公布台灣版的「巴拿馬文件」,ICIJ網站目前能查到跟台灣有關案件共1萬6785筆,資料庫顯示,台灣富豪有境外財產者,至少有:旺旺蔡家、富邦蔡家、頂新集團魏家、新光吳家、京城建設蔡家、台達電鄭家、佳格曹家、和信辜家、中信辜家、聯合報系王家、達芙妮陳家、全興精機吳家等十二個家族。 有PTT鄉民發揮鍵盤柯南精神上網調查,(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459840695.A.629.html),發現國民黨大老徐立德擔任董事長的環宇投資(Global Investment Holdings Co., Ltd.)也列名資料庫(http://offshoreleaks.icij.org/nodes/81686),讓鄉民大嘆,「KMT才是洗錢之王」。
陳慧萍 2016-04-05
花大錢修國父紀念館 學者批馬抗拒轉型正義

花大錢修國父紀念館 學者批馬抗拒轉型正義

〔記者鍾麗華/台北報導〕新國會上任後,民進黨立委曾提出廢除國父遺像提案,引發各界討論,不過,即將下台的馬政府卻在看守期間決定花大錢翻修國父紀念館,以超過十一.六億元經費進行「加值跨域計畫」。對此,學者李筱峰質疑,政黨輪替之際,馬政府藉此鞏固、加強孫文在台灣的地位,抗拒轉型正義。 馬政府在看守期間,核准總經費超過十一.六億元的「國父紀念館加值跨域計畫」,遭學者質疑,馬政府想藉此鞏固孫文在台灣的地位,抗拒轉型正義。(資料照) 看守期核准11.6億「加值計畫」 扁政府時代,國父紀念館一度被列為「正名」對象,不過,當時未達成共識;馬政府上任後,國父紀念館成為中國觀光客造訪熱門景點之一,館方還曾調查,中客造訪最喜歡看儀隊交接與國父史蹟展覽室。 由文化部提出的「國父紀念館加值跨域計畫」,行政院於一月廿九日核准,計畫內容指出,該館定位為表彰國父事功,以及兼具多功能場館,希望藉此增進兩岸文化交流、對話與理解,促進海峽雙邊和平發展。 不過,該館開館至今四十四年,每年入園民眾達七百萬人次以上,但展場多屬小型、設施老舊,有安全疑慮,大巨蛋營運後也將帶來衝擊,有必要重新整建。 該計畫五年總經費超過十一.六億元,將用在大會堂及周邊設施升級、整修典藏庫房、中央區辦公室及圖書館閱覽區遷移,同時建置具恆溫恆濕空調、優質化大型展場等。不過,館方須自籌卅二%經費,因此計畫書載明,明年將收取門票每人五十元、優待票與團體票每人卅元。 計畫書列明年將收門票50元 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教授李筱峰認為,看守內閣期間,核定那麼多經費,馬政府顯然害怕未來孫文的地位被否定。但國父名稱、國父遺像及國父紀念館等,也涉及「轉型正義」,所謂的轉型正義,就是要把過去非民主的都要送走,轉型到民主的標準與價值。 李筱峰建議,國父紀念館可先正名為「孫文紀念館」或「孫逸仙紀念館」、「革命先烈紀念館」,而推動轉型正義,沒有要否定孫文地位,是否適合稱孫文為國父,才是討論的重點。孫文來台三次,加起來一個多月,台灣人叫他國父,他地下有知恐怕也覺得很奇怪。可惜新政府對此議題妥協,不敢清楚論述,「改變不會影響民生經濟,但卻可以導正民眾觀念」。 館方:前年即送件 依審查程序 館方則表示,該計畫是在二○一四年即送出,原計畫希望擴充地下空間,但國發會有意見,遭退回,因此去年七月再送件,完全依照審查程序,並非在看守期間偷渡。
鍾麗華 2016-04-05
王如玄夫漏報房貸被罰定讞 提再審仍判敗

王如玄夫漏報房貸被罰定讞 提再審仍判敗

2016-04-03  17:58 〔記者楊國文/台北報導〕前國民黨副總統候選人、前勞委會主任委員(勞動部長前身)王如玄丈夫、檢察官黃東焄漏報840萬貸款,遭監察院開罰180萬元,黃打行政訴訟敗訴定讞,又提起再審,台北高等行政法院認為不符再審要件,予以駁回。 王如玄丈夫、檢察官黃東焄漏報840萬貸款,遭監察院開罰180萬元,黃打行政訴訟敗訴定讞,又提起再審,台北高等行政法院認為不符再審要件,予以駁回。(資料照,記者簡榮豐攝) 此漏報財產疑雲在今年初總統大選前爆發後,原已升任司法院政風處長新職的黃東焄,已請辭下台,歸建高檢署檢察官。 黃東焄是於98年間任職高檢署檢察官時,向監察院辦理98年度公職人員財產申報後,遭監院查出漏報以太太王如玄名義購買健華新城軍宅,而向銀行貸款的840萬元債務,遭監察院認定涉故意申報不實,而以違反公職人員財產申報法第12條等規定,裁罰18萬元罰鍰。 事後,黃東焄不服,提起訴願遭駁回後,提出行政訴訟抗罰指稱,原本不知此貸款案,經他詢問,才知太太在98年3月和莫姓男子簽訂軍宅不動產預定買賣契約書,並在同月下旬向遠東商銀辦理擔保貸款840萬元,但實際購屋者是王如玄的胞妹王如慧,借貸事宜都由王如慧承擔,太太認為事不關已,才未告知他,並非故意漏報公務人員財產資料,但台北高等行政法院認定裁罰於法有據,判黃敗訴定讞。 黃東焄仍不服聲請再審,堅稱事先不知該筆貸款,並非故意漏報,台北高等行政院認為黃並未提出新事證,且原先判決並無錯誤、或判決理由有不備之處,日前駁回再審聲請。
楊國文 2016-04-04
阿扁現在的黑頭車 讓他想掉淚…..

阿扁現在的黑頭車 讓他想掉淚…..

前總統陳水扁醫療小組成員、高雄長庚醫院副院長陳順勝今在臉書撰文《讓人想掉淚的阿扁總統現在的黑頭車》,並PO出歷任總統座車以及陳水扁現在座車,指扁自2010年卸任禮遇遭刪後,現已無座車、隨扈,多數是由支持者自動自發接送,現在阿扁的黑頭車最讓人感動的是有資深計程車司機,把自己的車漆成「阿扁無罪」、「扁案是政治破壞」專車,任勞任怨為阿扁服務,讓他快熱淚盈眶。 陳順勝在臉書細數歷任總統的座車,包括李登輝的就是凱迪拉克(Cadillac fleetwood),陳水扁的林肯(LINCOLN),馬英九的BMW 740Li及未來總統蔡英文的AudiA8L。   陳順勝也說,2010年立法院取消扁卸任禮遇,現在扁無座車、無隨扈。扁看病他都盡量過去居家治療,但是每個月一至兩次有半天來醫院診療,每次都是支持者自動自發,開車接他,兩三位市府派的與地區警員當臨時警衛,也只是做一般的維安,照顧他的是依失能鑑定自己請的印傭。有時臨時醫療需要,臨時來醫院,則由他親自開車。   陳順勝說,現在阿扁的黑頭車最讓人感動的是有資深計程車司機,把自己的車漆成「阿扁無罪」、「扁案是政治破壞」專車,任勞任怨為阿扁服務。他說,台灣的基層對阿扁的死忠實在令人感動,再想起馬政權對阿扁的羞辱凌虐,以及民進黨對阿扁總統的漠視,兩相比較下,都快熱淚盈眶。現在還幸好在高雄,菊姐有兄弟之情加上高雄人的照顧,政府不照顧阿扁總統,只好民間來做,希望新政府接任後有所改善! (政治中心/台北報導)     陳水扁支持者接送陳水扁。翻攝陳順勝臉書 陳水扁支持者接送陳水扁。翻攝陳順勝臉書 陳水扁支持者接送陳水扁。翻攝陳順勝臉書
蘋果日報 2016-04-03
段宜康質疑洪秀柱漏報億元股票

段宜康質疑洪秀柱漏報億元股票

洪︰誤植股數 已依法更正 〔記者曾韋禎、施曉光/台北報導〕民進黨立委段宜康昨日根據「公務人員財產申報專刊」質疑,洪在一九九九年補申報兩年前擁有的一萬張股票,總值至少一億元,錢從哪來?怎麼後來就沒繼續申報了?洪幕僚轉述洪秀柱的回應指出,去年競選總統期間,幕僚為求慎重,調閱歷年財產申報資料,核對後發現當年度的更正申報誤植股數,已依法再申請更正完成。 民進黨立委段宜康。(記者陳志曲攝) 洪幕僚︰監院資料公開透明 洪幕僚表示,洪秀柱感謝段宜康的指教,但此事為個人事務,與黨務無關,如果有需要,會請律師出面說明,她並提醒媒體,若想了解所有來龍去脈,可以向監察院調閱資料,其中都有完整的記載,全部公開透明。 段宜康指出,二○○○年出版的「公務人員財產申報專刊」第八十五期,刊登洪秀柱於一九九九年補正的資料。洪補報在一九九七年持有的象山傳播股票三二四○張、木橋傳播股票七千張,若只以票額十元計算,總值至少一億元。 他表示,象山與木橋的老闆,就是洪的好友江道生,也是前總統府副秘書長羅智強的大陳同鄉,那兩年剛好又是集團擴張、一片榮景的時候。 段︰洪未交代股票交易流向 他質疑,洪那年怎麼會突然多了至少一億元的股票,錢哪來的?為何之後沒再申報了?若是賣掉了,錢又到哪去? 對於洪秀柱幕僚稱,當時的更正申報係誤植股數,已再申請更正完成。段笑稱,怎麼補申報還繼續報錯?居然監察院就沒發現。他要求洪秀柱說清楚,若不是面額一億元的股票,那究竟是多少錢?段也自嘲,忘記在黨主席投票前,就把相關資料提供給陳學聖與李新。
曾韋禎、施曉光 2016-04-02
胡志強小舅子收賄 邵國寧判3年半要坐牢

胡志強小舅子收賄 邵國寧判3年半要坐牢

2016-04-01  11:05 〔記者項程鎮/台北報導〕前台中市長胡志強的妻舅、前署立台中、彰化醫院院長邵國寧,利用採購弊端收賄,最高法院維持高等法院見解,痛批邵男敗壞官箴、情節重大,但考量他承認收賄、有悔意,且繳回犯罪所得663萬餘元,輕判邵男3年6月、褫奪公權5年,已繳回不法所得全數沒收,全案定讞。 邵國寧承認收賄、有悔意,且繳回犯罪所得663萬餘元,被輕判3年6月、褫奪公權5年,已繳回不法所得全數沒收,全案定讞。(資料照,記者王藝菘攝) 判決指出,邵國寧被控93年1月起至98年12月16日擔任彰化醫院院長、98年12月16日起任職台中醫院院長期間,在醫院採購數位彩色心臟超音波、數位式乳房攝影系統、標靶控制輸液全靜脈系統等9件採購案,收取廠商10%至15%不等的「回扣」。 一審重判邵國寧9年、褫奪公權5年,上訴後,高院認為他身為公立醫院院長卻收賄,嚴重腐蝕國民對公務員不可收買性、廉潔性的信賴,且收賄金額不少、敗壞官箴情節嚴重,但考量他認罪、繳回賄款,改輕判3年6月、褫奪公權5年,上訴後被最高法院駁回定讞。
項程鎮 2016-04-01
呂秀蓮:不考慮在新政府謀公職

呂秀蓮:不考慮在新政府謀公職

〔記者陳慧萍/台北報導〕蔡英文新政府外交佈局傳出將由前副總統呂秀蓮駐巴拿馬,前行政院長蘇貞昌駐新加坡,前行政院長謝長廷駐日本,呂秀蓮昨天發表聲明表示:「本人從未,也絕不考慮在新政府營謀任何公職,只願擔任台灣的良心志工。但要呼籲新政府善用國家名器,尊重政治倫理與專業經驗,切勿徇私弄權。 傳駐星 蘇辦︰無所悉 蘇貞昌辦公室表示,一無所悉。親近蘇人士表示,蘇貞昌沒有被徵詢過,也沒有意願。 蘇貞昌女兒、立委蘇巧慧說,看到這則新聞嚇了好大一跳,「下巴掉到咖啡裡」;她忍不住打電話詢問,結果父親表示,從沒有任何人就這件事情跟他有過討論,實在不知道這個消息是怎麼出來的,非常驚訝。 前外交部長、民進黨國際部主任黃志芳也傳將駐印尼,黃昨表示,沒有人跟他談過,不做任何評論和推斷。
陳慧萍 2016-04-01